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73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annabella-oral

Post on 30-Dec-2015

15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扇贝半人工采苗 扇贝的人工育苗 扇贝的养殖 扇贝的收获与加工.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1 、养殖扇贝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扇贝科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行亚纲、珍珠贝目。属于海产八珍之一。(鲍、干贝、鱼翅、燕窝、海参、鱼肚、鱼唇、鱼籽) 栉孔扇贝 贝壳 — 般紫色或淡褐色,间有黄褐色、杏红色或灰白色。壳高略大于壳长。前耳长度约为后耳的二倍。前耳腹面有一凹陷,形成 一孔即为栉孔,在孔的腹面右壳上端边缘生有小形栉状齿 6--10 枚。具足丝。贝壳表面有放射肋,其中左壳表面主要放射肋约 10 条,具棘,右壳主要放射肋较多。.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扇贝半人工采苗– 扇贝的人工育苗– 扇贝的养殖– 扇贝的收获与加工

Page 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1 、养殖扇贝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扇贝科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行亚纲、珍珠贝目。属于海产八珍之一。(鲍、干贝、鱼翅、燕窝、海参、鱼肚、鱼唇、鱼籽)

–栉孔扇贝 贝壳—般紫色或淡褐色,间有黄褐色、杏红色或灰白色。壳高略大于壳长。前耳长度约为后耳的二倍。前耳腹面有一凹陷,形成 一孔即为栉孔,在孔的腹面右壳上端边缘生有小形栉状齿6--10 枚。具足丝。贝壳表面有放射肋,其中左壳表面主要放射肋约 10 条,具棘,右壳主要放射肋较多。

Page 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1 、养殖扇贝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 华贵栉孔扇贝 壳面呈淡紫褐色、黄褐色、淡红色或具枣红色云斑纹。壳高与壳长约略相等。放射肋巨大,约 23条。同心生长轮脉细密形成相当密而翘起的小鳞片。两肋间夹有3条细的放射肋,肋间距小于肋宽。具足丝孔

Page 4: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1 、养殖扇贝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海湾扇贝 贝壳中等大小,壳表黄褐色,左右壳较凸,具浅是丝孔,成体无足丝。壳表放射肋 20 条左右。肋较宽而高起,肋上无棘。生长纹较明显。中顶,前耳大,

后耳小。

Page 5: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1 、养殖扇贝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虾夷扇贝 贝壳大型,壳高可超过 20 厘米,右壳较凸,黄白色;左壳稍平,较右壳稍小,呈紫褐色,壳近圆形。壳顶两侧前后具有同样大小的耳突起。右壳的

前耳有浅的足丝孔,壳表有 15-20 条放射肋,右壳肋宽而低矮,肋 间狭。左壳肋较细,肋间较宽, 有的有网目雕刻。壳内面白色, 壳顶下方有三角形的内韧带,闭 壳肌大,位于壳的中后部

Page 6: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2 、扇贝的生态习性– 栉孔扇贝 自然分布于辽宁、山东沿海。栖息于低潮线

以下,水流较急、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水深 10-30 米的石礁或有贝壳砂砾的硬质海底。用足丝附着于附着基上,常成群栖息互相附着,形成群聚。有时可以切断足丝,利用贝壳张闭.的排水力量和海流的力量作短距离的移动,待它在新的环境适应以后,重新分泌足丝进行附着。

扇贝是滤食性贝类,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以及有机碎屑等。生长速度以 1—2龄为最快,老成个体生长较慢。一般在水温较高的月份生长迅速,而水温较低月份生长较慢,在寒冷季节完全停止生长。饵料丰富的海区扇贝生长速度较,陕。

Page 7: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2 、 扇贝的生态习性 海湾扇贝 自然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浅水区, 1982年引进到我国。对温度、盐度适应的范围较广,它在 -1--31℃均可存活, 5℃以下停止生长, 10℃以下生长缓慢, 18--28℃生长较快。耐盐度的范围为, 16--43 ,适宜范围为 21—35 。一般从商品苗 (壳高 5毫米 ) 到养成商品贝 (壳高 5 厘米 )作业过程约需 5--6个月。我国北方 4 月份产卵培育的苗,当年 11月下旬一般平均壳高达 5 . 3 厘米,重 34. 5克。 4 月底 5月初采卵培育的苗, 12月上旬达 5 . 2 厘米,重 37. 6克。一般高温期生长快,壳高月生长约 1厘米。在我国南方海区适于海湾扇贝生长的时间长,对海湾扇贝的养殖十分有利。

Page 8: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2 、扇贝的生态习性 华贵栉孔扇贝

自然分布于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广东潮阳海门、海丰遮浪、澳头、广海、闸坡、海南岛的新村等地。自低潮线至 369米的海底都有分布,但多发现于 2--4米深、有岩石及碎石块的砂质浅海底。

在温度年幅度为 18—30 ℃时,均可正常发育生长,属高温狭温性种类;盐度的适应范围为 23. 6--31 . 4,属高盐种类。生长速度较快,在饵料丰富的海区,满 1龄可生长至壳高 7.4厘米,重 68. 4 克; 1. 5年可达8. 8厘米,重 115 . 4 克。

Page 9: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2 、扇贝的生态习性 虾夷扇贝

我国养殖的虾夷扇贝是从日本引进的低温种类,适温范围在 0—20℃,最适温度在 10--16℃,对盐度的适宜范围 24-40,分布于盐度较高、无淡水注入的内湾。主要在我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进行养殖。生长速度较慢,从稚贝开始至壳高 1l--12 厘米,最短时间需 1年零 7个月。据记载,最大壳高可达 27.94厘米,其寿命约在 25年。

Page 10: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3 、扇贝的繁殖习性 性别与性比 扇贝一般为雌雄异体,如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等,少数种类为雌雄同体,如海湾扇贝。在性腺未成熟或非繁殖季节,雌雄性腺宏观上完全相同,呈无色半透明状。在繁殖季节性腺特别肥满,雌雄性腺颜色完全不同,通过性腺颜色来辨别雌雄。

雌雄异体种类,幼龄扇贝雌雄性比相差较大,一般雄的多,老成个体雌雄比较接近。如栉孔扇贝幼龄个体雄性约占 63 . 24 %,老成个体雄性占 51 . 33%,有时雌性个体比例略大。

Page 1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3 、扇贝的繁殖习性 繁殖年龄 扇贝繁殖年龄因种类不同而异,短者 5~ 6个月龄,如华贵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长者 2年龄以上,如虾夷扇贝一般 1龄左右达性成熟,开始繁殖,如栉孔扇贝。栉孔扇贝生物学最小型为壳高 1. 8厘米。

Page 1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3 、扇贝的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 不同种类的扇贝繁殖期不同。即使同一种扇贝也因地区和海况不同而异。此外,在同一种群同一海区中,已达性成熟的较小个体,性腺指数上升快,产卵早;个体过大,性腺指数上升慢,产卵晚。当然,同一年龄个体中,也因体质强弱、饵料丰欠有所不同,体质较强的个体,在饵料丰富条件下,较早参加繁殖。

Page 1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3 、扇贝的繁殖习性• 繁殖方式• 雄性个体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所以排精常先于产卵。由于精子在水中出现,也能诱导雌性扇贝产卵。扇贝在产卵、排精前,将双壳张开至最大限度,外套膜尽力舒张并作波浪式摆动,外套膜触手向外伸出进行充分蠕动,在后耳部的外套膜舒张尤为显著。外套眼全部翻出于壳外,显示十分华丽动的景象。雌性扇贝在产卵时,左右两壳急剧开闭,使外套膜中的海水骤然排出,大量的卵便从后耳的下方随水流猛涌而出。雄性个体排精也由同一个地方排出,精液喷出时,起初在海水中形成一条细烟状,以后逐渐散开。

Page 14: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3 、扇贝的繁殖习性• 产卵量• 扇贝具有较强的繁殖力,怀卵量与产卵量很大。第一次产卵或排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可继续产卵或排精,但以第一次产卵最多。据报道,虾夷扇贝一次产卵可达 1千万至 3千万粒。华贵栉孔扇贝可产卵 300万 -1500万粒。

Page 15: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3 、扇贝的繁殖习性• 扇贝的胚胎发生

Page 16: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Page 17: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二、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Page 18: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 在繁殖盛期,用人工方法向自然海区投放适宜的附着基,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以获得养殖所需的苗种。

• 采苗海区 应有自然生长的成贝或有人工养殖的扇贝。要求海区水质澄清、浮泥少、透明度平均为 4-7米,无淡水流入,盐度较高 (32 左右 ),春季水温为15~ 18 ℃ ,秋季水温为 22℃左右,无工业污染,杂藻较少,海水 pH7.9-8.2 ;海区有回湾流或旋涡流,风浪较小,流速每秒为 20—40 厘米。

Page 19: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 采苗季节 栉孔扇贝每年有两次繁殖期和附苗高峰。在山东长岛县北部海区采苗的盛期 (水温为 15-18℃),9 月中旬以后采苗量陡然下降,采苗应以春季为主。采苗的高峰期亦因海区不同而各异。

• 采苗水层 扇贝幼虫多分布于水深 2 米以下,一般 3—5 米处最多。适宜的采苗水层因海区而不同。投挂深层的采苗器要防止触底磨破,若浅则杂藻丛生,浮泥河贻贝等附着多。

Page 20: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 常用的采苗器有采苗袋和采苗笼• (1)采苗袋,是用网目 1.2-1.5毫米聚乙烯窗纱制成

长 40 厘米、宽 30 厘米的袋,袋内装 50-150克废旧的尼龙网片或聚乙烯或挤塑网片。

• (2)采苗笼:长 60-100 厘米,直径 25-30 厘米,采苗笼分成多层,层与层之间间隔 20 厘米。网笼网目同采苗袋,每层内放 15克网片或挤塑网片。聚乙烯或尼龙网衣单丝直径在 1毫米左右,挤塑网衣单股直径在 1 . 5~ 2毫米左右,废 18网片要搓洗干净方可使用。

Page 2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

• (3) 不同附着基质采苗效果是不同的,聚乙烯网片采苗优于塑料板和泥瓦片。

• (4)采苗袋采苗技术的优越性:栉孔扇贝自然海区采苹使用网目约为 1.2-1.5毫米制成的采苗袋,内放适量的尼龙网衣、塑料网衣或挤塑网衣,可以减缓水流,利于幼虫从浮游进入匍匐生活,并为其附着和变态提供良好的附着基,同时还可以防止敌害侵袭和稚贝脱落逃逸。因此这种采苗器是较理想的采苗与保苗工具。也适用于采集多种海产贝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苗种。

• (5)影响采苗袋 (笼 )采苗量的因素主要有:海水透明度的大小、海水中浮泥的多少;海区亲贝和幼虫出现的数量多少;能否准确掌握采苗期、利用适宜的水层及时投放采苗器;使用网目的大小是否合适;附着基的面积大小或空隙多少等。

Page 2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

• 采苗时间• (1)采苗时间的预测:简单的方法是根据水温和物候征象进行预测。当水温上升至 16‘C和小麦将发黄时,要特别注意扇贝排放精卵。或者与有关的预测预报部门联系,听从采苗预报的统一指挥。

• (2)成熟性腺的鉴别:性腺肥满,雌性腺呈鲜艳的桔红色,雄性腺呈乳白色,是性腺成熟的标志。如果肥满鲜艳的性腺突然变瘦,色泽变浅,则证明已产卵。充分成熟的亲贝常因为降雨、大风浪、大潮、降温或升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大批排放。一般情况下,排放后 8—9天投入采苗器为宜。

• (3)试采:在预测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时间试采的方式,摸索本海区适宜的采苗时间,从而指导生产。

Page 2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

• 进行扇贝半人工采苗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浮泥较多的海区不宜投挂采苗器。• (2)采苗袋或采苗笼网目不宜过大,一般为 1.2—1.5毫米左右,袋内或笼内附着基要支撑开,袋口或笼口用尼龙线扎好。

• (3) 不要将采苗器投挂在海带架子上,应在专门的架子上投挂或在扇贝养殖区投挂,筏身要牢固。

• (4)采苗器投放要适时,不宜过早或过晚。• (5)采苗器投放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提离水面或搅动采苗袋和采苗笼。

Page 24: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半人工采苗(栉孔扇贝 )

• 收苗时间 – 9 月下旬取样,检查生长状况和数量, 10月上、中旬全面收获。利用网目 1厘米的网筛,将 1 厘米以上大贝苗和 1 厘米以下较小贝苗分笼或分筒进行中间筏式育成,或将收获的苗种出售给养殖单位进行养殖。

Page 25: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三、扇贝人工育苗(虾夷扇贝)

• 生物学特性• 亲贝的选择与蓄养• 产卵与孵化• 幼体培育• 附着基的投放• 出池暂养

Page 26: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1 、虾夷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虾夷扇贝为冷水性贝类。原主要产于日本、苏联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分布于底质坚硬、淤沙少和水深不超过 40m的沿岸海区,正常生活水温为 5—23℃。虾夷扇贝在我国北方繁殖季节为 3—4 月份,产卵水温为 3—10℃,自然种群雌∶雄为 6∶4左右。

• 虾夷扇贝受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后不断发育,初期D型幼虫壳长 110—120μm;经过浮游幼虫阶段,当幼虫平均壳长达到 220—240μm时出现眼点,随即附着变态,稚贝壳长达 3—4cm,足丝腺退化。

Page 27: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2 、亲贝的选择与蓄养

• 壳长 8—13cm的 3—4令贝均可做亲贝,一般按每立方米水体购置 5个左右亲贝就可以了(其中雄贝占 3—5%)。亲贝运输要在低温季节进行。在气温 5℃以下,将亲贝装入麻袋中,麻袋用海水湿透、扎紧。海上运输 15 小时,成活率可达 100%。

• 暂养密度 30—40个 / 立方米,暂养水温 5—7℃。以小硅藻为主要饵料,畏投少量金藻和扁藻。日投饵量 300000-400000个 /ml,每 6 小时投饵一次;日换水 4 次,每次 1/3 。亲贝暂养期间,一般不倒池、不充气。

Page 28: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3 、产卵、孵化

• 成熟的虾夷扇贝性腺十分饱满。雌贝性腺呈桔红色或桃红色,雄性呈乳白色。当性腺指数达 13%以上,正常换水发现有少量亲贝排放时,采用同温下倒池的方法产卵,不进行其他刺激。亲贝第一次平均产卵量低于 300000/ 只,可留下亲贝再继续暂养 3—5天,则又可大量排放。

• 孵化水温 8—11℃,孵化期间每隔 1 小时人工搅动一次;经 90—70 小时,当 60—70%幼虫达到 D形幼虫时,用 200 目拖网及时选优。

Page 29: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4 、幼体培育

• 密度: D形幼虫培育密度前期控制在 8—10个 /ml,后期 6-7 个 /ml。

• 饵料:金藻 3011 、 8701均是虾夷扇贝优质的开口饵料。采用金藻与硅藻混合投喂,日投饵量 10000-60000/个 ml。投放附着基后饵料可改为以扁藻为主,并适当增加投饵量。

• 水温:幼虫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为 15℃左右, D形幼虫选出后每天以 0.5℃的速度将水温升至 15℃,达到稚贝后可降温培育,以利向海上过渡。

• 换水:培育期间换水 2—3次 /日,前期每次 1/3 ,后期每次 1/2 ,并适当充气,每天吸底一次。

Page 30: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5 、附着基的投放

• 幼虫平均生长 7μm左右,选育后 18—20天,幼虫平均壳长达到 220—240 ,最大壳长达 300μm,大部分幼虫即可出现眼点。当有 20%左右幼虫眼点变圆,壳缘增厚时,应倒池投放附着基。棕绳、网衣经彻底处理,附苗效果都很好。

• 为便于管理可结合幼虫附着时倒池,用 120 目筛绢将眼点幼虫筛选一遍,经筛选的幼虫规格大、眼点幼虫比例增加,附着时间缩短。

Page 3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6 、出池暂养

• 1 )、出池规格• 由于小稚贝和幼贝很不稳定,容易切断足丝,移向他处,下海时,环境条件突然改变,也就造成了附着型贝类下海掉苗,目前附着型贝类下海后保苗率均较低,贻贝较好可达 50~ 60%,扇贝 20~ 30%,因此向海上过渡是目前人工育苗中较关键的一环。扇贝幼体在室内培育至壳高 600μm的附着稚贝时,便可移至室外进行中间暂养。为适应室内和海上水温差异,出池前逐渐降低水温至接近自然水温,此时贝苗因个体较小,降温后附着力减弱,极易从附着基质脱落,加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所以在长到 2mm前为死亡高峰期,此阶段也是苗种中间暂养的关键。

Page 3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6 、出池暂养

• 2)、海区选择– 稚贝暂养海区应选择浪小,水流平缓,流速一般在20—30cm/秒,海水透明度在1.5—2m以上,无淡水注入,海水理化因子稳定,附近无工农业污染,生物饵料丰富,水温回升快的内湾较为理想。

• 3)、出池时间– 当暂养海区水温达 10—13℃以上,贝苗即可由室内移至海上进行中间暂养。因海区受风浪、气象影响较大,贝苗下海前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在大汛潮后的3—4天无大风影响的天气下海较好,否则一旦受大风浪影响,贝苗会大批脱落,堆集,互相咬合死亡,或因风浪造成海水浑浊使稚贝的鳃被泥砂复盖粘连,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和水流交换而致死。在贝苗下海的最初一周内有无风浪的影响及风浪大小对苗种中间暂养保苗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

Page 3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6 、出池暂养

• 4 )、暂养方法– 采用外层 40目大袋,内层 30目小袋的双层袋保苗,海上中间育成前期,水温低、附着物少,管理上主要是清除浮泥,适时脱掉外层大袋,以及及时分苗。

– 虾夷扇贝稚贝下海后生长很快,升温培育后苗种海上中间育成期要分苗二次。第一次在5月底—6月上旬,将小苗分到20—30目网袋,每小袋 1000—1500粒为宜;第二次分苗在7月中旬,每天的早上和晚上进行。稚贝经过筛选,按每袋500左右,装入 15—20目袋中,并开始向深海转移以利渡夏。

– 进入 10月份,水温已下降到 20℃左右。虾夷扇贝又进入本年度的第二个最适生长期,此时稚贝平均规格达 2cm以上,这时要将稚贝及时分到网目为1—1.5cm的暂养笼中疏稀培育( 7~ 10层笼,每层 100~ 200粒)

– 。

Page 34: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5 )、稚贝出池时应注意事项

• ①选择适宜的网目规格。• ②选择风浪小、无污染、饵料丰富的海区作为培育海区,抓住小汛潮、无风浪天气出池下海。

• ③出池时,海上水温在 5C以上为好,这样才能保证稚贝的正常生理活动。

• ④运输稚贝时,要防止风干、日晒、雨淋,防止脱落,防止机械损伤,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

Page 35: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7 、幼贝 ( 中间 ) 培育

• 1 ).幼贝 (中间 ) 培育的概念 虾夷扇贝幼贝 (中间 ) 培育,是指将刚刚出池壳高为 600微米的稚贝,培育至 2~ 3 厘米大小的幼贝,可作为养殖或底播增殖大规格幼贝的整个过程。

• 幼贝 (中间 ) 培育,经历的时间为 5~ 6个月。幼贝(中间 ) 培育可分为 3个阶段。

Page 36: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1)一级培育 从 600微米左右的稚贝,培育成平均壳高为 3毫米的过程。一级培育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的海区,随着水温的不同、出池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黄海北部, 4 月初出池的稚贝,一级培育时间约 60天左右, 5月上旬出池的稚贝,需 40天左右。

• (2)二级培育 从平均壳高为 3毫米的稚贝,培育为平均壳高为 5毫米稚贝的过程。二级培育经 60天或 40天。在培育中,网孔被浮泥杂藻等堵塞,水流不畅,阻碍了稚贝的正常滤食,影响生长。因此,需及时倒袋,更换网目,疏散密度,让其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生长成 5毫米大小的稚贝。

• (3)三级培育 将平均壳高为 5毫米的稚贝,培育成 3 厘米大小幼贝的过程。当稚贝壳高达 5毫米时,应及时筛选进入培育笼中。三级培育的时间较长,还需渡夏。因此,技术要求比较高。

Page 37: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2 ).幼贝 ( 中间 ) 培育

• (1)一级培育 一级培育海区,应选择在风浪小的内湾,如果有适合的虾池,可作为培育池。一级培育密度,在 30 厘米 X 40 厘米的网袋中,每袋装稚贝 1 . 5万一 2万个;在 40 厘米 X40 厘米 X70 厘米网箱中,装稚贝 5万~ 6万个较为适宜。培育的水深,以 3~ 6 米为宜。一级培育网目对角线长度,以绝大多数出池稚贝不流失为原则,越大越好。一级培育的管理,重点在于保证浮筏安全,及时清除附着物。

Page 38: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2)二级培育 二级培育的个体,目标是达到 5毫米。培育的器材为网目孔径 1 . 4 毫米左右的网袋,规格为 30厘米 X40 厘米,每袋装 3毫米稚贝 1 500~ 2000个。二级培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分苗操作。要求迅速、细致,避免日晒、风干、雨淋和机械损伤。分苗时,装苗容器要大些,容器内要常流水,随分随挂,不攒苗。

Page 39: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3)三级培育 养殖单位从育苗场购到平均壳高为 5毫米的稚贝后,运回育苗场继续培育至平均壳高为 3 厘米大小的幼贝,用于增养殖。这段时间较长,需要渡夏,技术要求比较高。在这段时间内,对于出苗数量至关重要。因此,三级培育技术必须从运输、下海、分苗、合理投放密度、渡夏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做好工作。

Page 40: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①运输: 5毫米即可运输,宁早勿晚。运输利用早、晚气候凉爽的时候进行,做到防风、防干、防日晒、防雨淋。运到目的地,要及时下海。

• ②培育器材和培育密度:下海缓苗后,应及时筛选进人培育笼。培育笼为三级培育器材,即直径为 30厘米或 34厘米聚乙烯圆盘,盘上有孔径 5毫米的孔眼,外包孔径为 3毫米的机织网,每个网笼 10—15层,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 15 厘米,每层放苗密度: 30 厘米的圆盘为 80~ 100个; 34厘米的圆盘为 100 - 150个。

Page 4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③分苗:分苗操作时,气温较高。因此,要利用早晚时间操作。提倡在海上操作,水新、水活、不致缺氧;随分、随挂,不致聚堆胶合。分苗操作时,要搭棚,避免日晒。陆上分苗时,强调要流水,不攒苗,及时分装,切忌粗暴操作。

• ④渡夏:渡夏海区,应选择在水深、流大的外排,水深至少在 17—18米,从筏子结构而言,应采用活浮暗筏。活浮绠长 8 ~ 10 米,吊绳 1~1 . 5 米,使培育筏处在 10 米的水深之下。为保证其稳定,坠石要大,重 2 . 5千克左右。坠石还要均匀,以免绞缠。在高温期间,要减少提动。

Page 4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三、扇贝人工育苗(栉孔扇贝)

• 亲贝的选择与蓄养• 产卵与孵化• 幼体培养

Page 4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亲贝的选择与蓄养

• 采捕亲贝最好在就近海区,海区资源贝和人工养殖贝均可为亲贝。一般亲贝选择 2—3龄,体型大,活力强,无损伤,附着生物无或少的个体为亲贝。入池后每次换水前后,都要检查是否有亲贝产卵、一发现产卵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蓄养期间每天要换水二次,每次 1/2 或全量,注意换水温差不要过大。水温 9.6—18.5℃,培养密度 60-80/立方米。此外,还应注意检出死亡个体、清除粪便及污物。

Page 44: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产卵与孵化

• 栉孔扇贝有在傍晚或夜间集中产卵的习性,所以性腺成熟的种贝在傍晚换水催产后便能自然排放精卵,进行人工授精。目前,生产上已广泛应用诱导方法来同步获取精卵。其常见的做法有阴干法、 流水法、温差诱导法、变温刺激法、精液诱导。

• 孵化可在原池内进行,孵化密度以每毫升水体不超过 100个卵子为宜,过密要及时分池。孵化过程中,除加满水改善水质外,要每隔 1 小时左右搅动海水一次,或用微弱充气代替搅拌,以防止卵沾降堆积池底,影响孵化。受精卵在 18℃的温度下,约经 40 小时便孵化成能游泳的担轮幼虫。健康的担轮幼虫聚集于水的中、上层,此时不需投饵。

Page 45: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幼体培养

• 1 、 幼虫生长发育的理化指标– 水温: 14—24℃,以 17—20℃最适。换水温差最好不超过 1.0℃,最大不应超过 3.0℃。

– 海水比重: 1.018—1.024。– pH值: 7.9—8.4,短期高于 8.44或低于7.45 无大妨碍。

– 光照: 500—1000 米烛光,附着前以少于500 米烛光为好。光照应均匀,避免直射。

– 溶氧: 4.0毫升 /升以上。– 氨氮: 200毫升 / 立方米以下。

Page 46: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幼体培养

• 2 、幼虫密度:– 幼虫的培育密度以育苗池的实用水体计算。静水方式育苗,一般每毫升放育面盘幼虫 4—10个,即每立方米水体放养 400—1000万,选育分池时,密度有较大出入者,应适当调整。

• 3 、投饵:– 幼虫进入面盘期,卵黄物质已逐渐耗尽,消化器官也已逐渐形成,因此 1—2天后幼虫便开始摄食。此时,应及时投喂适宜饵料。幼虫的饵料主要为活体单细胞藻类,品种有湛江叉鞭金藻、等鞭金藻、扁藻和角毛藻等。一般投饵后 2—4小时,检查幼虫摄食情况和水中饵料剩余量,并根据余缺,进行调整。在培育过程中,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 1/3—1/2 , 4—5天倒池一次。

Page 47: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幼体培养

• 4 、投放附着基:– 当幼虫发育至壳顶后期,部分幼虫已出现眼点时,标志着幼虫将由浮游生活转入附着生活,此时应及时投放附着基。

• 5 、管理:– 除换水倒池外,日常的管理工作还有两项。第一项是监测水质,即测定水温、比重、溶氧、 pH值等的变化情况。第二项是幼虫生长生活情况的检查观察。

Page 48: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四、扇贝的养殖技术

Page 49: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一)、贝苗的中间育成

• 中间育成又称贝苗暂养,它是指壳高 0 . 5 ~ 1 厘米的商品苗育成壳高 2—3 厘米左右幼贝 ( 亦称贝种 ) 的过程。

Page 50: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1 .贝苗中间育成的一般方法

• (1) 暂养海区:应选择水清流缓、无大风浪、饵料丰富的海区或利用养成扇贝的海区。

• (2) 暂养时间与分苗:当贝苗达到 0 . 5 厘米以上时,就可用网筛将 0 . 5 厘米以上者筛出,装入暂养笼中。小于 0 . 5 厘米者继续在网袋中暂养,过段时间再进行筛选。贝苗在笼中暂养 1 ~ 2 个月,壳高达2 厘米以上,应筛选分苗,入养成笼养成。早分苗是缩短养殖周期非常重要的措施。分苗时应尽量在室内或搭篷操作,防风吹、日晒。筛 ( 网目可大于养成笼网目 ) 的动作要轻,应在有水条件下筛苗,避免贝苗受伤死亡。应经常更换海水,水温不要超过 25℃ ,保持水质新鲜。分苗时要拣去敌害生物。海湾扇贝在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暂养结束。

Page 5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3) 中间育成的方法:主要有网笼、塑料筒和网袋育成三

种方法:• ① 网笼育成:圆形网笼,直径 30 厘米左右,分为 6 ~

7 层,每层间距 15 厘米,网目为 4 ~ 8 毫米。壳高小于 1.5 厘米的苗种,每层放 500 个。壳高大于 1.5 厘米的苗种,每层放 200—300 个 , 一个长 60 米浮绠可挂 100 笼。

• ② 塑料筒育成:塑料筒长 80 厘米,直径 25 厘米,用网目 4 ~ 8 毫米的网片包扎筒的两头。每筒放壳高小于 1 .5 厘米的苗种 1000 个,或放壳高大于 1.5 厘米的苗种 300 ~ 500 个。每 3 个筒为一组,一个筏长 60 米的浮绠可挂 50 组。挂于 1.5 米深的水层。也有将上述塑料筒钻孔,孔径 1 厘米,孔距 5 厘米,行距 10 厘米。可以增加水流交换机会,适于培育较大苗种。

• ③ 网袋育成:这种方法利用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袋或人工育苗过渡的网袋,长 40—50 厘米,宽 30 ~ 40 厘米,网目大小为 1 . 5 ~ 2 毫米。每袋可装 300—500 个,每串可挂 10 袋。

Page 5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4) 育成期间的海上管理:海上中间育成是缩短养殖周期的关键,应及时分苗,合理疏养,助苗快长。暂养水层一般在水深 2 ~ 3 米。暂养期间要经常检查浮绠、浮球、吊绳、网笼等是否安全,经常洗刷网笼,清除淤泥和附着生物。

Page 5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扇贝套网笼法是利用大网目养成笼,外套小网目廉价的聚丙烯挤塑网。将扇贝提前稀疏分苗,从而促进了扇贝生长,提高了产量,并适时将外套网脱掉,清除了笼外附着物,节省了小网目养成笼,减少了分笼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2 .扇贝套网笼育成法

Page 54: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套网笼法是扇贝个体小于养成笼网目 (2 . 5—3 厘米 )而大于外套网目 (1—1 . 2 厘米 ) 时,便将扇贝提前稀疏分苗,改变了过去先在小网目笼中高密度放养,然后逐渐稀疏到大网目笼中养成的传统方法,充分发挥了扇贝个体生长潜力。特别是海湾扇贝,由于生长快,生长期短,足丝不发达,在笼或袋中分布不均匀,往往堆积在一起,影响成活与生长。

• 套网笼养减少了分笼次数,可一次分苗,一次养成,扇贝成活率提高 5%以上。套网笼养不仅可清除网笼上的附着物,而且因不倒笼、晒笼,提高了养成笼的寿命。

Page 55: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二)、扇贝的养殖

• 1 .海区的选择 • (1)底质:以平坦的泥底或砂泥底为最好,稀软泥底也可以。凹凸不平的岩礁海底不适合。底质较软的海底,可打橛下筏,过硬的砂底,可采用石砣、铁锚等固定筏架。

• (2)盐度:扇贝喜欢栖息于盐度较高的海区。河口附近,有大量淡水注入,盐度变化太大的海区是不适合养殖扇贝的。

• (3) 水深:一般选择水较深的海区,大潮干潮时水深保持 7 ~ 8 米以上的海区,养殖的网笼以不触碰海底为原则。

Page 56: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4)潮流:应选择潮流畅通且风浪不大的海区。一般选用大潮满潮时流速在每秒 0 . 1 ~ 0 . 5 米,设置浮筏的数量要根据流速大小来计划。流缓的海区,要多留航道,加大筏问和区间距,以保证潮流畅通、饵料丰富。

• (5)透明度:海水混浊,透明度太低的水域不适合扇贝养殖。应选择透明度终年保持在 3—4 米以上的海区为宜。

• (6) 水温:一般夏季不超过 30℃ ,冬季无长期冰冻。因种类不同,对水温具体要求不一。华贵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系高温种类,低于 10℃ 生长受到抑制。虾夷扇贝系低温种类,夏季水温一般不应超过 23℃ 。

• (7) 水质:养殖海区无工业污水排入,无工业和生活污染的海区。

• (8)其他:水肥,饵料丰富,灾敌害较少。

Page 57: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2 .浮筏的结构和养殖器材

Page 58: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Page 59: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3 .方式

• (1) 笼养:它是利用聚乙烯网衣及粗铁丝圈或塑料盘制成的数层 ( 一般 5--10 层 ) 圆柱网笼。网衣网目大小视扇贝个体大小而异,以不漏掉扇贝为原则。层与层的间距 20 ~ 25 厘米。每层一般放养栉孔扇贝贝苗 20 ~ 25 个。每 1/ 15公顷可养 400 笼。悬挂水层 l一 6 米。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无足丝,海湾扇贝每层 25—20 个,虾夷扇贝每层 15 ~ 20 个。

• 在生产中为了助苗快长,可在养成笼外罩孔径为 0 . 5—1 厘米的聚丙烯挤塑网。这种方法把暂养笼和养成笼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扇贝生长速度。

• 笼养法养殖扇贝,生长较快,可以防除大型敌害,但易磨损,栉孔扇贝也因无固定附着基,影响其取食、生长,个体互相碰撞。此外,笼上常常附着很多杂藻需要经常洗刷,而且成本较高。

Page 60: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2)串耳吊养:又称耳吊法养殖。该法是在壳高 3 厘米左右

扇贝的前耳钻 2 毫米的洞穴,利用直径 0 . 7 ~ 0 . 8 毫米尼龙线或 3× 5单丝的聚乙烯线穿扇贝前耳,再系于主干绳上垂养。主干绳一般利用直径 2 ~ 3 厘米的棕绳或直径 0 .6 ~ l厘米的聚乙烯绳。每小串可串几个至 10余个小扇贝。串间距 20 厘米左右。每一主干绳可挂 20—30串。每 1/ 15公顷可垂挂 500绳左右。附着绳长 1 . 5 ~ 2 米,每米吊养 80—100 个,筏架上绳距 0 . 5 米左右,投挂水层 2 ~ 3米。每 1/ 15公顷挂养 10万苗。

• 串耳吊养一般在春季 4 ~ 5 月份进行,水温 7—10℃ ,水温太低或过高对幼贝均不利。

• 串耳吊养生产成本低,抗风浪性好。扇贝滤食较好,所以生长速度快,鲜贝能增重 25%以上,干贝的产量能增加约 30%。但是,这种方法扇贝脱落率较高,操作费工,杂藻及其他生物易大量附着,清除工作较难进行。

• 此外,也有利用旧车胎作为扇贝附着基。将穿耳的扇贝象海带夹苗一样一个个均匀夹在或缠在旧车胎上,然后吊挂在浮筏下养殖。

Page 6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3) 筒养:它是根据扇贝的生活习性特点和栖息自然规律而试行的一种养殖方法。筒养器 (壁厚 2 ~ 3 毫米 )直径 27 ~ 30 厘米,长 85 ~ 90 厘米。筒两端用网目1—2 厘米的网衣套扎。筒顺流平挂于 1 ~ 5 米的水层中,每筒可放养幼贝数百个。

• 筒养有许多优越性:扇贝在筒内全部成附着生长状态,符合其生活习性。由于筒内光线较暗,藻类得不到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扇贝不致于受杂藻附生而影响生长。因此,贝壳较新鲜干净,可减少洗刷和清除次数。扇贝在阴暗的条件下,滤水快,摄食量大,生长快。此法尤其对小贝生长较有利。筒养的缺点是成本高,需要浮力大。

Page 6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4)粘着养殖:• 粘着养殖采用环氧树脂作粘着剂,将壳高 2—3 厘米

的稚贝—个个粘着在养殖设施上。此法扇贝生长较快,并可避免在耳吊和网笼内的扇贝因风浪、摩擦造成的损伤。该法成活率从 80%提高到 88.9 %,而且壳长的平均增长率 ( 生长速度 ) 和肥满度也大为增加。如果用这种方法养殖扇贝。则可比笼养方式提前半年甚至 1年的时间上市,而且死亡很少,几乎没有不正常个体,其缺点是粘着作业太费事,需要把小扇贝一个个取下来在用粘着剂粘在养殖器上。

• (5) 网包养:• 使用网目 2 厘米,横向 30 目,纵向 35 行的网片,四角对合而成。先缝合三面,吊绳自包心穿入,包顶与包底固定,顶底相距 15 厘米,包间距 7 厘米,每吊 10 包,每包装 20 个扇贝,每串贝苗 200 个,挂于筏架上养成,挂养水层 2 ~ 3 米。

Page 6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4. 养成管理

• (1)调节养殖水层:春季将网笼处于 3 米以下的水层,以防浮泥杂藻附着。夏季为防贻贝苗的附着,水深可以降到 5 米以下的水层。但严忌网笼沉底,以免磨损和敌害侵袭。

• (2) 清除附着物:要勤洗刷网笼,勤清除贝壳的附着物。避免在严冬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工作。

• (3)确保安全:在养成期间,由于个体不断长大,需及时调整浮力,防止浮架下沉。要勤观察架子和吊绳是否安全。夏季、严冬,特别是大潮汛期间,遇上狂风,最易发“海”,必要时可采取吊漂防风和坠石防风。

• (4) 换笼:随着扇贝的生长,附着和固着生物的增长,水流交换不好,因此,应及时作好更换网笼和筒养网目的工作。

Page 64: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5 .改进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 (1) 扇贝与海藻套养:海带或裙带菜采取筏间浅水层平挂,栉孔扇贝筏下垂挂。

• (2) 扇贝与对虾混养:在养虾池中,混养海湾扇贝,可 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 (3) 扇贝与海参混养:以网笼养殖栉孔扇贝为主,除了正常的放养密度外,再在每层网笼养 1 ~ 2 头刺参·,这样 1/ 15公顷产干参 30余斤。刺参吃食杂藻,可以起到清洁网笼的作用,·扇贝的粪便也是刺参的良好饵料。

• (4) 扇贝与海藻轮养:这是根据海湾扇贝与海带生产季节的不同,利用同一海区浮绠,一个时期养海湾扇贝,另一时期养海带。海湾扇贝生长速度快,从 6 月分苗至 11 月份便可收获,而海带是每年 11 月分苗,次年 6 月份收获,轮养既可改善海区环境,又可充分利用海上浮筏设施,提高生产效益。

Page 65: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6 .扇贝的地播养殖 • (1)地播粗养:将幼贝直接撒播在选好的海区中粗放养殖,为了增

加地播效果,应将地播海区中海星、红螺及其他敌害清除出去。目前地播粗养只用于栉孔扇贝。地播的扇贝大都附着在石砾、贝壳及其他物体上。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贝苗损失较大,扇贝容易流失,而移向他处。从增殖和半人工采苗的角度上看,地播粗养对增加扇贝生产是一项积极措施。

• (2) 扇贝与对虾混养:在养虾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海湾扇贝,不仅净化了虾池的水质,而且有利于虾池中浮游生物转化成扇贝的蛋白质,扇贝加工的副产品——干贝边子又是对虾的良好饵料。可使贝、虾两旺。

• 海湾扇贝地播养殖是虾池中混养扇贝的主要方式之一。地播不需要增加设备。每 1/ 15公顷放养 0 . 5万~ l 万个。地播底质要求硬、泥少砂多的泥砂底。一般地播的海湾扇贝苗种壳高 1 . 5—2 厘米为好。地播中应留出投饵区,地播面积约 1/ 3 左右。虾池养扇贝大约只有 3 个月时间,但在 10 月收虾时,扇贝平均壳高能达到 5 厘米以上,出柱率比较高,平均能达到 11%~ 13%, 1/ 15公顷产鲜贝200 ~ 300公斤,成活率可达 80%~ 90%。

Page 66: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五、扇贝的收获与加工

Page 67: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一 )收获

• 扇贝的产品主要是利用其闭壳肌,考虑收获时间应选择扇贝较肥的季节,并使扇贝能得到产卵繁殖的机会。近海的栉孔扇贝繁殖期在 5 ~ 6 月份,在外海繁殖期为 6 ~ 7 月份,捕捞大小应限定在体高 6 厘米以上 (含 6 厘米 ) 。一般不超过 9 ~ 10 厘米。因为老成个体生长速度慢,甚至有少数个体将衰老死亡。海湾扇贝捕捞规格为壳高 5 厘米以上 (含 5 厘米 ) 。

Page 68: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二 ) 加工

• 1 .干贝加工 干贝的加工过程简单,用左手执扇贝,使它的右壳在上 .然后用右手执刀从足丝孔深入两壳之间,把闭壳肌和右壳相连的部分切断,这时贝壳即张开,把石壳去掉,随后将扇贝翻开,使肉体向上,把外套膜及内脏去掉,最后用刀将闭壳肌从左壳上割下。闭壳肌取下来后,用海水洗—一下,然后放入煮沸的海水中。闭壳肌放入水中后不要搅动 (搅动后闭壳肌成扁平状:形成次品 ) ,待水又开后 ?取出来,摘除足部肌肉、杂质,再放到海水里洗一下。捞出放在筐棚上晾干、晒干。

Page 69: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干贝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1)干贝加工前后必须要海水洗,去掉粘膜、杂质,保持漂亮的光泽。干贝漂亮与否,关键在洗(煮后刁;用海水洗则成灰色,不好看 ) 。

(2)干贝表面平滑为好,平与不平关键在煮,若煮轻了,干贝四周高起,中央低,若太过火了,干贝则产生破裂现象,所以要火候合适。在煮闭壳肌时,不要搅动。

• (3) 晒干时要大小分开 ( 小的易晒、大的难晒 ) ,要频翻勤扫,否则易形成松树篓状。晒时要求风流畅通,否则易形成一层硬膜,闭壳肌内部不干,易变坏,也易产生龟裂。

Page 70: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 干贝的色泽以淡黄色为好,产生次色原因是在较湿的地面上晒或因捂得不好造成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确保加工质量。

• 此外,干贝加工的油汤,加上佐料可制成干贝精油。• 干贝产量的高低与其肥瘦有关,在繁殖期临前捕扇

贝加工, 25公斤带壳鲜贝可加工出 0.5公斤于贝, 7月中旬、下旬至 8 、 9 月. 25公斤可出 0 . 6—0 .65公斤干贝, 10 月份 25公斤鲜贝只出 0 . 4—0 . 45公斤。从个体来讲,出干贝多少与个体大小有关,一般高者 250--270 个扇贝可出 0 . 5公斤干闪。

• 干贝加工后,常常有损于其原味,是其缺点。

Page 71: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2 .扇贝罐头

• 将新鲜活扇贝用不锈钢刀开壳取下闭壳肌,用 2%精盐海水漂洗干净,然后预煮。要注意预煮不要过度,开锅即可捞出。捞出后迅速地用流动水冷却,装罐,固形物 ( 指闭壳肌 ) 与汤的比例为 6 : 5 ,并加食盐、味精,调好酸碱度;封罐,钩合要严密;高温达 120℃ 以上进行高温灭困;冷却至常温,进行罐头标准检查;最后商品入库。

Page 72: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

3 .鲜冻扇贝柱

• 将新鲜扇贝壳面上的浮泥洗刷干净。用不锈钢刀开壳取出闭壳肌,去掉内脏块和外套膜。用干净海水将闭壳肌漂洗干净,沥水 5 分钟,再用乳酸浸泡半分钟,直接装盘在 -20℃ 下进行速冻。冰块厚度不要超过 5 厘米。用这种方法加工出的扇贝柱 (闭壳肌 )冻块,保鲜效果好,运输方便。在鲜冻扇贝柱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淡水浸泡,以防影响扇贝柱应有的鲜度和味道。

Page 73: 第十二章  扇贝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