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23
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 【】 媒 媒 媒 媒 媒 媒 广广广 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 广广 《》

Upload: myrna

Post on 16-Jan-2016

14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文学院 《 媒介素养教育 》 课程组 讲授.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第一节 客观环境与信息环境 第二节 信息污染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媒体应对. 第三章 媒介与信息. 第一节 客观环境与信息环境. 一、信息与媒介信息 1 、信息的概念 香农和韦弗的信息定义 ——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和韦弗 1948 年在 《 通信的数学理论 》 中给信息下的定义是:凡是在一种情况下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 information )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文学院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组 讲授

Page 2: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第一节 客观环境与信息环境第一节 客观环境与信息环境

第二节 信息污染第二节 信息污染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媒体应对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媒体应对

第三章 媒介与信息第三章 媒介与信息

Page 3: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第一节 客观环境与信息环境

一、信息与媒介信息1 、信息的概念 香农和韦弗的信息定义——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和韦弗 1948 年在《通

信的数学理论》中给信息下的定义是:凡是在一种情况下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 information ) .

维纳的信息定义——控制论专家 N .维纳 ( 右图 ) 的信息概念是从信息发送、传输、接收的过程中,客体和接收(认识)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定义的。他说,“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信息定义——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Page 4: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2 、信息的特点 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的传递性

信息的扩充性 信息的浓缩性 信息的替代性

Page 5: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3 、媒介信息的种类、定义及特点

1 )媒介信息定义

经由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用以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类符

号体系的总和。

Page 6: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2 )媒介信息的种类 大众传播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广大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

信息。按照信息内容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大众传播信息分为以下几类:

2.1 新闻性信息; 2.2 评论性信息: 2.3 舆论性信息:指受众的声音,表达受众对社会上某些重

大问题、某些事件的看法、意见和要求。大众传播媒介一方面可以为受众提供信息来源和表达意见的场所,另一方面又可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4 教育性信息、娱乐性信息、服务性信息、商业性信息。

Page 7: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3 )媒介信息的本征

新闻性 娱悦性 知识性

价值性 真实性 时效性

Page 8: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二、信息环境

1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与“地球村”说

“ 媒介即讯息”这一论断,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讯息。换句话说,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

播和其他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

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

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正是这个工具引起了社会深刻的变革。

Page 9: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2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说

1) “ 拟态环境”定义:

美国政治专栏作家李普曼在他的经典之作《公共舆论》中把大众传

媒向我们提供的环境称之为“拟态环境”,它不是客观环境“镜子

式”的反映,更不能等同于客观环境。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

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Page 10: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客观环境传媒报道制造拟态环境 人类认知及行为

图 3-1: 信息社会传媒在人与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Page 11: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2 )拟态环境与人认知、行为的关系

由于传媒的报道具有隐蔽性和日常性,庞大的真实环境又难以通过

人们的直接体验加以检验,因此人们往往会把“拟态环境”看作是客

观环境本身,潜移默化地根据传媒所设置的“框架”去认知和理解社

会现实,再通过各种行为作用于客观环境,使得现实社会越来越多地

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Page 12: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图 3-2: 长期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

Page 13: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3 )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

信息社会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在信息社会里,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人们的认识范围日益扩大,但人们通过

自身活动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范围与之相比仍然十分狭小,因此直接认识社会的

能力也非常有限,超越人类活动范围的知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大众传

媒的新闻报道来获取,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

Page 14: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案例:食品安全引发信任危机

地沟油、立顿红茶氟超标事件 高露洁“三氯生”致癌的新闻 雀巢奶粉的碘超标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 双汇事件 肯德基外包装荧光剂 据调查,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 50%.

Page 15: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三、客观环境与信息环境

媒介环境是对客观环境的符号化再现。 无论媒介从业者多么地小心翼翼,它都带有人为操纵的痕迹。我们不能去强求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应该顺应客观规律,媒介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媒介真实无限地逼近客观真实。每个媒体从业者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传播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方面,要承认自己决不可能不带一丝主观痕迹地复制客观,不给受众许下绝对真实的诺言;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能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创造,而是必须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Page 16: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第二节 信息污染

一、信息污染及表现

1 、信息污染

由于信息来源广泛,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良的信息传播严重,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

Page 17: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2 、信息污染的表现 

有害性和有毒性信息。

虚假性和伪劣性信息。

重复性和图像性信息。

Page 18: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3 、信息污染的治理 坚持“绿色”原则,即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污染; 坚持多样原则; 坚持平衡原则,即既不要造成信息富集、信息超载,也不要形成信息盆地、信息饥渴;

坚持循环原则,即保持信息良性循环,加强文化活力; 坚持“扎根”原则,即在“扎根”中国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弘扬优秀

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和世界文化。

Page 19: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媒体应对

一、媒介信息极度繁荣的得与失

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媒介信息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媒介信息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人的思考能力。

媒介信息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

媒介信息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Page 20: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Page 21: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新闻价值取向多元化,避免同质化。

把握新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

新闻价值要素多态化,同时杜绝新闻媒体的“四大公害”即有偿新闻、

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

二、媒体在信息时代如何做新闻?

Page 22: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三、大学生如何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加强自我政治思想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建设。

培养正确的意识。

民族意识、国际意识、民主意识、竞争与协作意识

多实践、多求证、多探讨、多交流。

熟练掌握数字时代信息传播技能,深刻理解信息传播规律。

Page 23: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课后思考

参考书目与课后训练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2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3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年4 、张咏华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课后思考与训练课后思考与训练:1 、大学生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现实?2 、面对信息失实所造成的公众信任危机,你认为媒体从业者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