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62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kaia

Post on 22-Jan-2016

9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1 单 跨 静 定 梁 §2-2 多 跨 静 定 梁 §2-3 静 定 刚 架. §3-1 单 跨 静 定 梁. 单跨静定梁的类型:简支梁、伸臂梁、悬臂梁 一、截面法求某一指定截面的内力 1、内力概念 内力是结构承受荷载及变形的能力的体现,可理解为在各种外因用下结构内部材料的一种响应。内力是看不见的,但可由结构上受有荷载和结构发生变形(变形体)体现。. 2、截面法   若要求某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用一平面沿杆轴垂直方向将该截面截开,使结构成两部分;在截开后暴露的截面上用力(内力)代替原相互的约束。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1  单 跨 静 定 梁§2-2  多 跨 静 定 梁

§2-3  静 定 刚 架

Page 2: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单跨静定梁的类型:简支梁、伸臂梁、悬臂梁单跨静定梁的类型:简支梁、伸臂梁、悬臂梁

一、截面法求某一指定截面的内力一、截面法求某一指定截面的内力

1、内力概念1、内力概念

内力是结构承受荷载及变形的能力的体现,可理解为在各种外因用内力是结构承受荷载及变形的能力的体现,可理解为在各种外因用

下结构内部材料的一种响应。内力是看不见的,但可由结构上受有荷下结构内部材料的一种响应。内力是看不见的,但可由结构上受有荷

载和结构发生变形(变形体)体现。载和结构发生变形(变形体)体现。

§3-1 单 跨 静 定 梁

Page 3: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截面法2、截面法

  若要求某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用一平面沿杆轴垂直方向将该  若要求某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假想用一平面沿杆轴垂直方向将该

截面截开,使结构成两部分;在截开后暴露的截面上用力(内力)代截面截开,使结构成两部分;在截开后暴露的截面上用力(内力)代

替原相互的约束。替原相互的约束。

  对于截开后结构的两部分上,截面上的内力已成为外力,因此,  对于截开后结构的两部分上,截面上的内力已成为外力,因此,

由任一部分的静力平衡条件,均可列出含有截面内力的静力平衡方程。由任一部分的静力平衡条件,均可列出含有截面内力的静力平衡方程。

解该方程即将内力求出。解该方程即将内力求出。

Page 4: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3、截面内力3、截面内力

 截开一根梁式杆件的截面上有三个内力(分量),即:轴力F 截开一根梁式杆件的截面上有三个内力(分量),即:轴力F NN 、、

剪力F剪力F QQ 和弯矩和弯矩 Μ Μ 。。

1、内力的定义 1、内力的定义

FF NN :截面上平行于截面外法线方向的正应力的代数和,一般以受拉:截面上平行于截面外法线方向的正应力的代数和,一般以受拉

为正。为正。FF QQ :截面上垂直于截面法 :截面上垂直于截面法

线方向的切应力的代数和,以使隔 线方向的切应力的代数和,以使隔离体产生顺时针转动为正。离体产生顺时针转动为正。

ΜΜ :截面上正应力对截面中性轴的力:截面上正应力对截面中性轴的力矩代数和,对 梁一般规定使其下部受矩代数和,对 梁一般规定使其下部受拉为正。拉为正。

Page 5: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2)内力计算式内力计算式(用截面一侧上外力表达的方式):(用截面一侧上外力表达的方式):FF NN =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在杆轴平行方向上投影的代数和。左左为正,=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在杆轴平行方向上投影的代数和。左左为正,

右右为正。右右为正。FF QQ =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在杆轴垂直方向上投影的代数和。左上为正,=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在杆轴垂直方向上投影的代数和。左上为正,

右下为正。右下为正。 Μ Μ =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代数和。弯矩的竖标画在杆=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代数和。弯矩的竖标画在杆件受拉一侧。件受拉一侧。

Page 6: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 3-1-1  求图( a )所示简支梁在图示荷载下截面的内力。

解: 1 )支座反力 ∑ ΜA=0 FBy×4﹣10×4×2﹣100×(4/5)×2=0 Fb

y=60kN (↑)   ∑ ΜB=0 FAy=60kN (↑)     ∑ Fx= 0 FAx+100×(3/5)=0 FAx= - 60kN (← )

由 ∑F y= 0  校核,满足。

Page 7: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C截面内力∑F x=0   F NC - 60=0 F NC=60 kN ∑ F y=0   F QC - 60+10×1.5 =0 F QC=45kN∑ΜC=0 ΜC - 60×1.5 - 10×1.5×(1.5/2)=0 ΜC = 101.25 kNm (下侧受拉)

Page 8: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1)计算支座反力 

 去掉梁的支座约束,代以支座约束反力,并假定反力的方向,建

立梁的整体平衡方程。

2)求 C 截面的内力

 切开过 C 点的横截面,将梁分成两部分。取左侧部分考虑,其暴

露的截面上按规定的内力的正方向将内力示出,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Page 9: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说明:计算内力要点:说明:计算内力要点:1)所取的隔离体(包括结构的整体、截面法截取的局部),其隔离1)所取的隔离体(包括结构的整体、截面法截取的局部),其隔离体周围的所有约束必须全部切断并代以约束力、内力。体周围的所有约束必须全部切断并代以约束力、内力。2)对未知外力(如支座反力),可先假定其方向,由计算后所得结2)对未知外力(如支座反力),可先假定其方向,由计算后所得结果的正负判断所求力的实际方向,并要求在计算结果后的圆括号内用果的正负判断所求力的实际方向,并要求在计算结果后的圆括号内用箭线表示实际方向。箭线表示实际方向。3)计算截面的内力时,截面两侧的隔离体可任取其一,一般按其上3)计算截面的内力时,截面两侧的隔离体可任取其一,一般按其上外力最简原则选择。截面内力均按规定的正方向画出。外力最简原则选择。截面内力均按规定的正方向画出。

二、荷载与内力的关系 二、荷载与内力的关系 1、内力图概念1、内力图概念 表示结构上所有截面的轴力、剪力和弯矩分布的图形称为内力图。 表示结构上所有截面的轴力、剪力和弯矩分布的图形称为内力图。 作内力图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按内力函数作内力图。  作内力图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按内力函数作内力图。 

Page 10: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1)建立表示截面位置的1)建立表示截面位置的 xx坐标坐标

2)取2)取 xx处的(即处的(即 KK 截面)以右部分建立平衡方程   ∑F截面)以右部分建立平衡方程   ∑F yy= 0= 0

  得梁AC段的剪力函数:  得梁AC段的剪力函数:

             FFQkQk == 70-20x 70-20x        ( 0≤x≤4)( 0≤x≤4)

梁AC段的剪力图是一条梁AC段的剪力图是一条斜直线,取该区段内任意斜直线,取该区段内任意两截面的座标值代入函数,两截面的座标值代入函数,既可画出该区段的剪力图。既可画出该区段的剪力图。内力函数是分段的连续函内力函数是分段的连续函数。数。

Page 11: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荷载与内力的关系2、荷载与内力的关系微分关系:微分关系:

dFdFNN/dx=-q/dx=-qxx

dF dFQQ/dx=-q/dx=-qyy

dM/dx=Q dM/dx=Q

d d22M/dxM/dx22=-q=-qyy

增量关系:增量关系:

DFDFNN=-F=-FPxPx

DF DFQQ=-F=-FPyPy

DM=m DM=m

Page 12: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1)微分关系及几何意义:1)微分关系及几何意义:

dFdFNN/dx=-q/dx=-qxx

dF dFQQ/dx=-q/dx=-qyy

dM/dx=Q dM/dx=Q d d22M/dxM/dx22=-q=-qyy

(1)在无荷载区段,F(1)在无荷载区段,F QQ 图为水平直线;图为水平直线;

当F 当F QQ≠≠ 0时,0时, ΜΜ 图为斜直线图为斜直线 ;;

当F当F QQ =0时,=0时, ΜΜ 图为水平直线。图为水平直线。

(2)在均布荷载区段,F(2)在均布荷载区段,F QQ 图为斜直线;图为斜直线; ΜΜ 图为抛   物线,且图为抛   物线,且

凸向与荷载指向相同。凸向与荷载指向相同。

Page 13: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2 ) ) 增量关系及几何意义:增量关系及几何意义:

    DFDFNN=-F=-FPxPx

DF DFQQ=-F=-FPyPy

DM=m DM=m

(( 1)水平集中力1)水平集中力 FFPxPx 作用点两侧截面作用点两侧截面 FFNN 图有突变, 其突变值等于图有突变, 其突变值等于

FFPxPx 。。 FFQQ 图和图和 ΜΜ 图不受影响。图不受影响。

(2)竖向集中力(2)竖向集中力 FFPyPy 作用点两侧截面作用点两侧截面 FFQQ 图有突变, 其突变值等于图有突变, 其突变值等于 FF

PyPy 。。 ΜΜ 图有折点,其折点的尖角与 图有折点,其折点的尖角与 FFPyPy 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FFNN 图不受影响。图不受影响。

(3)集中力偶(3)集中力偶 ΜΜ 作用点两侧截面的作用点两侧截面的 ΜΜ 图有突变, 其突变值等于图有突变, 其突变值等于 ΜΜ

;; FFNN 图和图和 FFQQ 图不受影响。图不受影响。

Page 14: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3、利用荷载和内力关系的几何意义3、利用荷载和内力关系的几何意义 ,,可由荷载的分布和类型定性可由荷载的分布和类型定性地判断或校核区段上的内力图形状以及突变点和突变值的大小。地判断或校核区段上的内力图形状以及突变点和突变值的大小。

Page 15: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Page 16: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三、叠加法作弯矩图三、叠加法作弯矩图11 、简支梁的弯矩图叠加法、简支梁的弯矩图叠加法

Page 17: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弯矩图叠加的实质: 指弯矩竖标的叠加(而不是图形的简单叠加),当同一截面在两个弯矩竖标在基线不同侧时,叠加后是两个竖标绝对值相减,弯矩竖标画在绝对值大的一侧;当两个竖标在基线同一侧时,则叠加后是两个竖标绝对值相加,竖标画在同侧。 基线接力法概念。

3、直杆段弯矩图的区段叠加法直杆区段的弯矩图叠加可利用简支梁的弯矩图叠加法。其步骤是:(1)计算直杆区段两端的最后弯矩值,以杆轴为基线画出这两个值的竖标,并将两竖标连一直线;(2)将所连直线作为新的基线,叠加相应简支梁在跨间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Page 18: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Page 19: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1-23-1-2  作图示简支梁的内力图。 作图示简支梁的内力图。

解:(1)求支座反力解:(1)求支座反力  (2)求控制截面内力  (2)求控制截面内力取截面C以左: 取截面C以左: FQC=70-20×4=FQC=70-20×4= -- 10 kN10 kN MC=70×4 MC=70×4 -- 20×4×2=120kNm (20×4×2=120kNm ( 下侧受拉下侧受拉 ))

Page 20: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取截面D取截面DRR以右: 以右:   F  F QDBQDB =-=- 50kN50kN Μ Μ DD BB == 50×50× 2=2= 100kNm (100kNm ( 下侧受拉下侧受拉 ))取截面D取截面DLL以右: 以右: F F QDCQDC =-=- 5050 ++ 4040 =-=- 10kN10kN(3(3 )作内力图)作内力图

Page 21: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区段叠加法求E、D截面弯矩;区段叠加法求E、D截面弯矩;ΜΜEE == 20×420×422/8/8 ++ 120/2120/2 == 100kNm (100kNm ( 下侧受拉下侧受拉 ))ΜΜ DD== 40×4/440×4/4 ++ 120/2120/2 == 100kNm (100kNm ( 下侧受拉下侧受拉 ))

说明:集中力或集中力偶作用点,注意对有突变的  内力应考虑说明:集中力或集中力偶作用点,注意对有突变的  内力应考虑分两侧截面分别计算。分两侧截面分别计算。

Page 22: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1-3 3-1-3 求作图示伸臂梁的F求作图示伸臂梁的FQQ、M图。、M图。

分析:仅有竖向荷载作用时,梁的内力只有弯矩和剪 力。剪力图分析:仅有竖向荷载作用时,梁的内力只有弯矩和剪 力。剪力图的控制截面在C、D的控制截面在C、DLL和D和DRR,而弯矩 图取截面C即可,综合考虑,,而弯矩 图取截面C即可,综合考虑,取控制截面为截面C、 D取控制截面为截面C、 DLL和D和DRR。。

Page 23: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解:(1)支座反力 梁的整体平衡方程∑ ΜA =0 F B y=140.67 kN(↑) ∑Μ B =0 F A y=27.33 kN (↑)

∑ F x=0

F A x= 36 kN (→) 由∑F y=0  校核,满足。(( 22 )计算控制截面的剪力并作)计算控制截面的剪力并作 FFQQ

图图取支座B以左: 取支座B以左: FFQBCQBC= 60×4/5= 48 kN= 60×4/5= 48 kN取支座B以左:取支座B以左:FFQBDQBD = 60×4/5 = 60×4/5     –    – 140.67140.67       = = - - 92.67 kN92.67 kN

Page 24: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3) (3) 计算控制截面的弯矩并作M图计算控制截面的弯矩并作M图取截面C取截面C LL 以左:以左: M MCACA== 27.33×427.33×4 -- 20×4×2=20×4×2= -- 50.68 kNm50.68 kNm ( ( 上侧受拉上侧受拉 ))取截面C取截面C RR 以左: 以左: M MCC BB == 27.33×427.33×4 -- 20×4×2+100 =49.32 kNm20×4×2+100 =49.32 kNm ( ( 下侧受拉下侧受拉 ))取截面取截面 BB 以右:以右: M MCC BB =M=MCC BB=60×4×2/5 =96 kNm (=60×4×2/5 =96 kNm ( 上侧受拉)上侧受拉)

Page 25: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 3-1-4  比较图示斜梁和简支梁的异同。

分析:(1)支座反力相同。(2)两梁的内力由内力函  数比较简支梁: F0

Nx=0   F0

Qx=ql/2 - qx    M0

x=qlx/2 - qx2/2 斜梁 : FNx= - (ql/2qx)sina = - F0

Qx sina FQx=(ql/2 - qx)cosa = F0

Qx cosa      Mx

=qlx/2 - qx2/2     = M0

x

Page 26: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Page 27: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要求:要求:

 1)理解内力、内力图的概念; 1)理解内力、内力图的概念;

 2)了解梁的主要受力、变形特点; 2)了解梁的主要受力、变形特点;

 3)理解并掌握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 3)理解并掌握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

 4)熟练掌握用叠加法做直杆段的弯矩图。 4)熟练掌握用叠加法做直杆段的弯矩图。

本节难点及重点:本节难点及重点:

 1)内力正、负号的判断; 1)内力正、负号的判断;

 2)叠加法做弯矩图。 2)叠加法做弯矩图。

单跨静定梁小结

Page 28: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3-2  多跨静定梁

Page 29: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多跨静定梁由相互在端部铰接、水平放置的若干直杆件与大地一起多跨静定梁由相互在端部铰接、水平放置的若干直杆件与大地一起

构成的结构。构成的结构。一、多跨静定梁的组成及传力特征一、多跨静定梁的组成及传力特征

  对上图所示梁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对上图所示梁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D杆与大地按两个刚片的规则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AD杆与大地按两个刚片的规则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可独立承受荷载;然后杆DF和杆FG也分别按两个刚片的规则依次可独立承受荷载;然后杆DF和杆FG也分别按两个刚片的规则依次扩大先前已形成的几何不变体。显然,杆DF是依赖于D以右的部分扩大先前已形成的几何不变体。显然,杆DF是依赖于D以右的部分才能承受荷载,而杆FG是依赖于F以右的部分才能承受荷载的。或才能承受荷载,而杆FG是依赖于F以右的部分才能承受荷载的。或者说,杆FG被杆DF支承,杆DF被杆AD支承。根据各杆之间这者说,杆FG被杆DF支承,杆DF被杆AD支承。根据各杆之间这种依赖、支承关系,引入以下两个概念:种依赖、支承关系,引入以下两个概念:

Page 30: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基本部分基本部分: : 结构中不依赖于其它部分而独立与大地形成几何不变的结构中不依赖于其它部分而独立与大地形成几何不变的部分部分。。 附属部分附属部分: : 结构中依赖基本部分的支承才能保持几何不变的部分。结构中依赖基本部分的支承才能保持几何不变的部分。

把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这种依赖、支承关系形象的画成如图示的把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这种依赖、支承关系形象的画成如图示的层层叠图叠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可以清楚的看出多跨静定梁所多跨静定梁所具有具有的的如下如下特征特征:: 1 1 ) ) 组成顺序:先基本部分组成顺序:先基本部分,后,后附属部分附属部分;; 2 2 ) ) 传力顺序: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传力顺序: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

由于这种多跨静定梁的层叠图象阶梯,可称为阶梯形多跨静定梁。由于这种多跨静定梁的层叠图象阶梯,可称为阶梯形多跨静定梁。

Page 31: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二、 二、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总能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出。关键是按怎样的途径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总能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出。关键是按怎样的途径使计算概念清晰、简明。使计算概念清晰、简明。 例 例 3-2-13-2-1  计算图示多跨静定梁,并作内力图。 计算图示多跨静定梁,并作内力图。

Page 32: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解:按层叠图依次取各单跨梁计算解:按层叠图依次取各单跨梁计算

∑∑MMAA=0=0     FFCyCy×4+(10×4+(10 -- 5×√2×√2/2)×6+20=05×√2×√2/2)×6+20=0

FFCyCy== -- 12.5kN (↓)12.5kN (↓)

∑∑MMCC== 0  0   FFAyAy×4×4 -- 2020+(5×√2×√2/2+(5×√2×√2/2 -- 10)×10)×22=0=0        FFAyAy=7.5 kN (↑)=7.5 kN (↑)∑∑FFxx= 0= 0          FFAxAx+5×√+5×√2×√2/2=0 F2×√2/2=0 FAxAx== -- 5kN 5kN (←)(←)   

Page 33: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Page 34: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说明: 说明: (1)按层叠图从上往下的顺序,画各单跨梁的受力图,并按这个顺(1)按层叠图从上往下的顺序,画各单跨梁的受力图,并按这个顺序逐一计算各单跨梁的约束力。序逐一计算各单跨梁的约束力。

杆FG的约束力有3个,如简支梁的计算。杆FG的约束力有3个,如简支梁的计算。

杆DF上没有直接作用的外荷载(注意铰D上作用的集中荷载杆DF上没有直接作用的外荷载(注意铰D上作用的集中荷载 FFPP 可可

放在铰的任意侧),但在F处有杆FG部分传来的已知约束力放在铰的任意侧),但在F处有杆FG部分传来的已知约束力 FFPyPy 。。

该杆的计算相当于伸臂梁的计算,其上的荷载即是由其上的附属部分该杆的计算相当于伸臂梁的计算,其上的荷载即是由其上的附属部分由约束处传来的已知约束力。由约束处传来的已知约束力。

杆AD是整个梁的基本部分,有三个与大地相连的待求的支座约束杆AD是整个梁的基本部分,有三个与大地相连的待求的支座约束力,其上除了有在D处由D以右部分传来的已知约束力,还有直接作力,其上除了有在D处由D以右部分传来的已知约束力,还有直接作

用的外荷载用的外荷载 FFP P 和和 mm 。该杆仍是伸臂梁的计算。。该杆仍是伸臂梁的计算。

Page 35: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 将所有单根梁的约束力求得后,即可将各单跨梁的内力图作(2) 将所有单根梁的约束力求得后,即可将各单跨梁的内力图作

出后汇集,也可先汇集成整体再一次作内力图。注意AC段上集中力出后汇集,也可先汇集成整体再一次作内力图。注意AC段上集中力

偶作用时弯矩图的叠加特点。偶作用时弯矩图的叠加特点。

(3)(3)当多跨静定梁的附属部分上有外荷载时,该外荷载将使该附属当多跨静定梁的附属部分上有外荷载时,该外荷载将使该附属

部分产生内力,并传给它以下的基本部分使其也产生内力;当在其基部分产生内力,并传给它以下的基本部分使其也产生内力;当在其基

本部分上有外荷载时,该外荷载仅使该基本部分(及以下)产生内力本部分上有外荷载时,该外荷载仅使该基本部分(及以下)产生内力

,对其上的附属部分不产生内力,对其上的附属部分不产生内力。。

Page 36: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2-23-2-2  分析图示多跨静定梁可分解成单跨梁分别计算的条件,并 分析图示多跨静定梁可分解成单跨梁分别计算的条件,并作梁的作梁的 FFQQ 、、 MM 图。图。

Page 37: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分析:(1)图示梁的荷载以及约束的方向,是竖向平行力系。一个分析:(1)图示梁的荷载以及约束的方向,是竖向平行力系。一个平面平行力系只能列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解两个未知数。平面平行力系只能列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解两个未知数。(2)杆CE有两个与大地相连的竖向支座链杆,当仅在竖向荷载作(2)杆CE有两个与大地相连的竖向支座链杆,当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时,可维持这个平行力系的平衡。所以,杆CE在仅有竖向荷载用下时,可维持这个平行力系的平衡。所以,杆CE在仅有竖向荷载的作用下,可视为与杆AB同等的基本部分。的作用下,可视为与杆AB同等的基本部分。

Page 38: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解:(1)画层叠图  (2)计算各单跨梁的约束力  按层叠图以次画出各单跨梁的受力图,注意杆BC在杆端只有竖向约束力,并按由上向下的顺序分别计算。 (3)作内力图

Page 39: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说明:本例中杆BC是不直接与大地相连的杆件, 称这类杆为说明:本例中杆BC是不直接与大地相连的杆件, 称这类杆为有悬有悬跨多跨静定梁跨多跨静定梁。当仅有竖向荷载作用时,悬跨梁可视为附属部分;当。当仅有竖向荷载作用时,悬跨梁可视为附属部分;当是任意的一般荷载作用时,杆BC不能视为附属部分,杆CE部分也是任意的一般荷载作用时,杆BC不能视为附属部分,杆CE部分也不能作为基本部分。不能作为基本部分。

      多跨静定梁小结      多跨静定梁小结 了解多跨静定梁两种基本类型的几何组成特点。多跨静定梁分层计 了解多跨静定梁两种基本类型的几何组成特点。多跨静定梁分层计算的目的,为了不解联立方程。算的目的,为了不解联立方程。 计算要点:按先附属,后基本的顺序。 计算要点:按先附属,后基本的顺序。

Page 40: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刚架一般指由若干横(梁或斜梁)杆、竖(柱)杆构成的,可围刚架一般指由若干横(梁或斜梁)杆、竖(柱)杆构成的,可围

成较大空间的结构形式。刚架的杆件主要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梁式杆。成较大空间的结构形式。刚架的杆件主要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梁式杆。

刚架的特点在于它的刚结点。刚架可按支座形式和几何构造特点分为:刚架的特点在于它的刚结点。刚架可按支座形式和几何构造特点分为:

简支刚架、悬臂刚架、三铰刚架和复合刚架。 简支刚架、悬臂刚架、三铰刚架和复合刚架。

前三类是可仅用一次两各刚片或三个刚片的规律组成的几何不变体, 前三类是可仅用一次两各刚片或三个刚片的规律组成的几何不变体,

可统称为简单刚架;而复合刚架是多次用两各刚片或三个刚片的规律可统称为简单刚架;而复合刚架是多次用两各刚片或三个刚片的规律

确定的几何不变体。确定的几何不变体。

显然,简单刚架的分析是复合刚架分析的基础。 显然,简单刚架的分析是复合刚架分析的基础。

§3-3§3-3  静定刚架 静定刚架

Page 41: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静定刚架的计算步骤:静定刚架的计算步骤:(1)计算支座反力(或约束力);(1)计算支座反力(或约束力);(2)计算杆端截面内力(简称杆端力)和控制截面内力;(2)计算杆端截面内力(简称杆端力)和控制截面内力;(3)画各内力图。(3)画各内力图。

例例 3-3-1 3-3-1 计算图示静定刚架的内力,并作内力图。计算图示静定刚架的内力,并作内力图。

分析:图示刚架由分析:图示刚架由 33 个支座链杆个支座链杆按两个刚片的规则与大地相连,按两个刚片的规则与大地相连,这种形式的刚架为简单刚架。由这种形式的刚架为简单刚架。由于其与简支梁的支座类似,又称于其与简支梁的支座类似,又称为简支刚架。为简支刚架。

Page 42: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解:(1)求支座反力解:(1)求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 由整体平衡:∑ MMAA=0 =0    FFDyDy×4×4 -- 40×40× 22    -    - 20×4×220×4×2 == 00   FFDyDy == 60kN (↑)60kN (↑)∑M∑MOO=0 =0    FFAyAy×4×4 -- 40×240×2   +   + 20×4×220×4×2 == 00     FFAyAy == -20kN (↓)-20kN (↓)∑F∑Fxx=0=0        FFAxAx -- 20×420×4 == 00        FFAxAx == 80kN (←)80kN (←)由 ∑F由 ∑F yy= 0= 0  校核,满足。 校核,满足。

Page 43: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计算杆端力(2)计算杆端力取取 ABAB 杆杆 BB 截面以下部分,计算该杆B端杆端力:截面以下部分,计算该杆B端杆端力: ∑ ∑ FFxx=0=0     FFQBAQBA+20×4+20×4 -- 80=0 80=0     FFQBAQBA=0=0 ∑F ∑Fyy=0 F=0 FNBANBA-20=0 F-20=0 FNBANBA=20 kN =20 kN ∑M ∑MBB=0 M=0 MBABA+20×4×2-80×4=0 +20×4×2-80×4=0             MMBABA=160=160 kNm (kNm ( 右侧受拉右侧受拉 ))

Page 44: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取取 BDBD 杆杆 BB 截面以右部分,计算该杆截面以右部分,计算该杆 BB 端杆端力:端杆端力:∑∑ FFxx=0=0     FFNBDNBD=0 =0 ∑F∑Fyy=0 F=0 FQBDQBD -- 40+60=0 F40+60=0 FQBDQBD== -- 20kN 20kN ∑M∑MBB=0 M=0 MBDBD+40×2+40×2 -- 60×4=0 60×4=0     MMBDBD = 160 = 160 kNm (kNm ( 下侧受拉下侧受拉 ))由结点由结点 BB 校核 ∑校核 ∑ FFxx=0=0  ∑ ∑ FFyy=0 ∑M=0 ∑MBB=0=0  满足。 满足。

Page 45: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3)绘制内力图3)绘制内力图 由已求得各杆端力,分别按各杆件作内力图。 由已求得各杆端力,分别按各杆件作内力图。弯矩图可由已知杆端弯矩,按直杆段的区段叠加法作杆件的弯矩图。弯矩图可由已知杆端弯矩,按直杆段的区段叠加法作杆件的弯矩图。

说明:在刚架中,各杆件杆端是作为内力的控制截面的。杆端力,即说明:在刚架中,各杆件杆端是作为内力的控制截面的。杆端力,即杆端内力。刚架的内力正负号规定同梁。刚结点传递弯矩(归边原杆端内力。刚架的内力正负号规定同梁。刚结点传递弯矩(归边原理)。理)。 为了区分汇交于同一结点的不同杆端的杆端力,用内力符号加两个 为了区分汇交于同一结点的不同杆端的杆端力,用内力符号加两个下标(杆件两端结点编号)表示杆端力。如用下标(杆件两端结点编号)表示杆端力。如用 MMBABA 表示刚架中表示刚架中 ABAB 杆杆在在 BB 端的弯矩。端的弯矩。

Page 46: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3-2 3-3-2 计算图示悬臂刚架,并作内力图。计算图示悬臂刚架,并作内力图。

分析:悬臂刚架的特点是,支座反力集中在刚架的 一个杆端,因分析:悬臂刚架的特点是,支座反力集中在刚架的 一个杆端,因此可由截面的悬臂一侧的平衡条件求出该截面的全部内力,即不需此可由截面的悬臂一侧的平衡条件求出该截面的全部内力,即不需计算支座反力。计算支座反力。

Page 47: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1) 1) 计算各杆端弯矩,并作弯矩图计算各杆端弯矩,并作弯矩图    MMBCBC=10×3×3/2=45=10×3×3/2=45 kNm kNm     ( ( 上侧受拉 上侧受拉 ))    MMBDBD=5×2=10kNm ( =5×2=10kNm ( 右侧受拉 右侧受拉 )) M MBABA=10×3×3/2=10×3×3/2 -- 5×2=35kNm ( 5×2=35kNm ( 左侧受拉 左侧受拉 )) M MABAB=10×6×3=10×6×3 -- 5×6=150kNm ( 5×6=150kNm ( 左侧受拉 左侧受拉 ))

Page 48: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2)(2) 计算各杆端剪力,并作剪力图:计算各杆端剪力,并作剪力图:FFQBCQBC=10×3 =30=10×3 =30 kN FkN FQBDQBD== -- 55 kNkN  ∑ ∑ MMAA == 0 0                FFQBAQBA×5+35+1×5+35+10×3×3/2=00×3×3/2=0FFQBAQBA== -- 1616 kNkN ∑M ∑MBB == 0 0 F FQABQAB×5×5 -- 150150 -- 10×3×3/2=010×3×3/2=0 F FQABQAB=39kN=39kN

FQBA

FQAB

Page 49: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3) (3) 计算各杆端轴力,并作轴力图:计算各杆端轴力,并作轴力图: 由结点B的平衡条件,建立沿AB杆 由结点B的平衡条件,建立沿AB杆方向的投影方程,得:方向的投影方程,得:FFNBANBA+5×3/5+30×4/5=0 F+5×3/5+30×4/5=0 FNBANBA== -- 2727kNkNFFNABNAB -- 2727 -- 10×3×4/5=0 F10×3×4/5=0 FNABNAB= 51 = 51 kNkN (压力)(压力)

Page 50: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说明: 本例计算和作内力图的过程是: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说明: 本例计算和作内力图的过程是: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当刚架上所有的外力已知时先作弯矩图;再截开杆件两端取出杆件为当刚架上所有的外力已知时先作弯矩图;再截开杆件两端取出杆件为

隔离体,对两杆端截面形心分别建立力矩方程求出杆端剪力,作剪力隔离体,对两杆端截面形心分别建立力矩方程求出杆端剪力,作剪力

图;最后取结点为隔离体,利用结点的投影平衡方程求杆端轴力,作图;最后取结点为隔离体,利用结点的投影平衡方程求杆端轴力,作

轴力图。轴力图。

Page 51: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3-3 3-3-3 求图示三铰刚架的支座反力。求图示三铰刚架的支座反力。

分析:三铰刚架共有四个支座反分析:三铰刚架共有四个支座反力,除了利用整体的三个平衡方力,除了利用整体的三个平衡方程,还要考虑铰C(两侧截面)程,还要考虑铰C(两侧截面)处弯矩为零的条件。处弯矩为零的条件。

解:由刚架整体平衡条件:解:由刚架整体平衡条件:∑∑ MMAA=0=0      FFBxBx×2+F×2+FByBy×4×4 -- 20×2×120×2×1       -       - 40×240×2 -- 10=10=00由铰C右侧: 由铰C右侧: ∑∑ MMCC == 0 F0 FBxBx×2-F×2-FByBy×2+10=0×2+10=0

Page 52: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整理后得关于支座B上两个支座反力的联立方程:整理后得关于支座B上两个支座反力的联立方程: FFBxBx+2F+2FBy-By-- 65=0- 65=0  解得 解得 : F: FByBy = 23.33 kN (↑) = 23.33 kN (↑)

F FBxBx- F- FByBy + 5 = 0 + 5 = 0         FFBxBx = 18.33 kN (←) = 18.33 kN (←)

再由刚架整体的平衡条件,求A支座的两个支座反力:再由刚架整体的平衡条件,求A支座的两个支座反力: ∑ ∑ FFxx=0=0     FFAxAx=18.33=18.33 -- 40 =40 = -- 21.67 kN (←)21.67 kN (←)

∑F ∑Fyy=0 F=0 FBxBx== -- 23.33+40=16.67 kN (↑)23.33+40=16.67 kN (↑)

Page 53: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说明:本例研究的三铰刚架的三个铰的相对位置可  以是任意的,说明:本例研究的三铰刚架的三个铰的相对位置可  以是任意的,

因此是这类(有推力)结构的一  般形式,它的支座反力的计算方因此是这类(有推力)结构的一  般形式,它的支座反力的计算方

法也具有一般  性。容易看出,本例求支座反力时必须解联立  法也具有一般  性。容易看出,本例求支座反力时必须解联立  

方程。本例采用的方法的原则是,集中先求一  个铰的两个约束力方程。本例采用的方法的原则是,集中先求一  个铰的两个约束力。。

即以另外两个铰的铰心为  矩心分别建立关于这两个约束力的二元即以另外两个铰的铰心为  矩心分别建立关于这两个约束力的二元

一次联  立方程,求解后再计算其它铰处的约束力。一次联  立方程,求解后再计算其它铰处的约束力。

Page 54: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3-4 3-3-4  计算图示刚架,并作其弯矩图。 计算图示刚架,并作其弯矩图。

分析:图示刚架是由基本部分分析:图示刚架是由基本部分 AAGFB GFB 和附属部分和附属部分 EDCEDC 构成的复构成的复合刚架,可按多跨静定梁先附合刚架,可按多跨静定梁先附属后基础的顺序计算。属后基础的顺序计算。

Page 55: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解:(1)计算EDC部分的约束力 解:(1)计算EDC部分的约束力 

∑ ∑ MMEE == 0 F0 FCyCy=10×4×2/4=20 kN (↑)=10×4×2/4=20 kN (↑)

∑F ∑Fxx=0=0     FFExEx=10×4=40kN (→)=10×4=40kN (→)

∑F ∑Fyy=0 F=0 FEyEy== -- FFCyCy== -- 20 kN (↓)20 kN (↓)

Page 56: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 2)计算AGFB部分的2)计算AGFB部分的约束力 约束力  根据作用和反作用定理, 根据作用和反作用定理,由上面得出的E铰处的约束由上面得出的E铰处的约束力要反向作用到AGFB部力要反向作用到AGFB部分上按实际方法示出。分上按实际方法示出。

∑∑MMAA == 0 F0 FByBy=(20×4-40×4-30×6)/4=-65kN (↓) ∑M=(20×4-40×4-30×6)/4=-65kN (↓) ∑MBB == 0 F0 FAyAy

=(40×4 + 30×6)/4=85kN (↑) =(40×4 + 30×6)/4=85kN (↑)

∑F∑Fxx=0=0     FFAxAx=70 kN (→)=70 kN (→)

由 ∑由 ∑ FFyy = 0 = 0  校核,满足。 校核,满足。

(3) (3) 作弯矩图作弯矩图

Page 57: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3-5 3-3-5 计算图示刚架,并作弯矩图。计算图示刚架,并作弯矩图。

分析:这是复合刚架,基本部分为内部 GKHDJC ,附属部分为两侧的三铰刚架 GIEAC 和 HLFBD。可以看出,刚架及刚架上的外力(荷载和支座反力)均对称于中间竖杆 KJ。容易分析出,刚架的内力也对称于杆 KJ。因此,计算杆 KJ及它的任一侧即可由对称性得知另一侧。支座反力见图。

Page 58: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解:(1)求刚架内力解:(1)求刚架内力 计算 计算 GIEACGIEAC 部分: 部分:  ∑ ∑ MMCC == 0 F0 FGxGx=(qa=(qa22/2-2qa/2-2qa22)/(2a)=)/(2a)= -- 3qa/4kN (←)3qa/4kN (←)

∑M ∑MGG == 0 F0 FCxCx=-(qa=-(qa /2-2qa/2-2qa22)/(2a)= 3qa)/(2a)= 3qa /4 kN (→)/4 kN (→)

Page 59: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由铰E以下部分的平衡条件由铰E以下部分的平衡条件 ∑ ∑ MMEE == 0 F0 FCC=F=FCxCx=3qa=3qa /4kN (↓) /4kN (↓) 由铰E以上部分的平衡条件由铰E以上部分的平衡条件 ∑ ∑ MMEE == 0 F0 FGyGy== -- FFGG -- qa/2=qa/4kN(↓) qa/2=qa/4kN(↓) 由该部分的整体平衡条件 ∑由该部分的整体平衡条件 ∑ FFxx=0=0   ∑  ∑ FFyy=0 =0 校核,满足。校核,满足。(3)计算杆端弯矩(3)计算杆端弯矩 ,, 作刚架弯矩图作刚架弯矩图 MMIGIG == qaqa22/4+qa/4+qa22/2=3qa/2=3qa22/4 kN (/4 kN ( 上侧受拉上侧受拉 )) M MKGKG == qaqa22/4+qa/4+qa22/2=/2= -- qaqa22/4 kN (/4 kN ( 上侧受拉上侧受拉 ))

Page 60: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例例 3-3-63-3-6  分析下列图示刚架。 分析下列图示刚架。

Page 61: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Page 62: 第三章 :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

1、要求了解组成刚架的构件及构件的受力特征;刚结点的传力、位1、要求了解组成刚架的构件及构件的受力特征;刚结点的传力、位移特征;简单刚架和复合刚架的概念;内力正负号规定。移特征;简单刚架和复合刚架的概念;内力正负号规定。2、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地应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简单刚架的内力,进2、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地应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简单刚架的内力,进一步巩固直杆的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掌握复合刚架的内力计一步巩固直杆的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掌握复合刚架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制作方法、途径。算和内力图制作方法、途径。3、 刚架内力计算基本步骤:3、 刚架内力计算基本步骤:(1)计算刚架的支座反力和约束力;(1)计算刚架的支座反力和约束力;(2) 计算杆端力;(2) 计算杆端力;(3) 作内力图(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3) 作内力图(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4) 校核。(4) 校核。

静定刚架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