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122
鹿野鄉志 1044 第十篇 宗教篇 趙川明 第一章 日治時代的宗教 ............................................................................................ 1046 第一節 漢人的宗教信仰 .................................................................................... 1046 第二節 國家神道:神社 .................................................................................... 1053 第三節 日本人的宗教生活 ................................................................................ 1057 第二章 戰後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組織 .................................................................... 1060 第一節 福德正神的信仰 .................................................................................... 1060 第二節 聚落庄廟 ................................................................................................ 1081 第三節 有應祠 .................................................................................................... 1100 第三章 佛教 ................................................................................................................ 1103 第一節 寺院 ........................................................................................................ 1103 第二節 道場 ........................................................................................................ 1106 第四章 新興教派 ........................................................................................................ 1110 第一節 西王母信仰 ............................................................................................ 1110 第二節 一貫道 .................................................................................................... 1119 第五章 私廟及神壇 .................................................................................................... 1124 第一節 私廟 ........................................................................................................ 1124 第二節 神壇 ........................................................................................................ 1128 第六章 基督教派 ........................................................................................................ 1131 第一節 天主教 .................................................................................................... 1132 第二節 基督長老教會 ........................................................................................ 1149 第三節 萬國聖經研究會(耶和華見証人 Jehovah’s Witnesses.................. 1156 第四節 真耶穌教 ................................................................................................ 1159 參考資料 ........................................................................................................................ 1163

Upload: luye-library

Post on 30-Mar-2016

28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6 download

DESCRIPTION

台灣台東縣鹿野鄉鄉志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TRANSCRIPT

Page 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44

第十篇 宗教篇

趙川明

目 錄

第一章 日治時代的宗教 ............................................................................................ 1046

第一節 漢人的宗教信仰 .................................................................................... 1046

第二節 國家神道:神社 .................................................................................... 1053

第三節 日本人的宗教生活 ................................................................................ 1057

第二章 戰後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組織 .................................................................... 1060

第一節 福德正神的信仰 .................................................................................... 1060

第二節 聚落庄廟 ................................................................................................ 1081

第三節 有應祠 .................................................................................................... 1100

第三章 佛教 ................................................................................................................ 1103

第一節 寺院 ........................................................................................................ 1103

第二節 道場 ........................................................................................................ 1106

第四章 新興教派 ........................................................................................................ 1110

第一節 西王母信仰 ............................................................................................ 1110

第二節 一貫道 .................................................................................................... 1119

第五章 私廟及神壇 .................................................................................................... 1124

第一節 私廟 ........................................................................................................ 1124

第二節 神壇 ........................................................................................................ 1128

第六章 基督教派 ........................................................................................................ 1131

第一節 天主教 .................................................................................................... 1132

第二節 基督長老教會 ........................................................................................ 1149

第三節 萬國聖經研究會(耶和華見証人 Jehovah’s Witnesses) .................. 1156

第四節 真耶穌教 ................................................................................................ 1159

參考資料 ........................................................................................................................ 1163

表 次

Page 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45

表 1:大正 7 年臺東廳宗教團體 ................................................................................. 1048

表 2:日治時代皇民運動寺廟整理狀況 ..................................................................... 1051

表 3:日治時代皇民運動臺東廳寺廟整理狀況 ......................................................... 1052

表 4:鹿野鄉庄廟概況 ................................................................................................. 1082

表 5:鹿野鄉金母信仰概況 ......................................................................................... 1114

表 6:鹿野鄉神壇概況 ................................................................................................. 1130

表 7:民國 49 年鹿野鄉寺廟教堂概況 ....................................................................... 1131

表 8:鹿野鄉天主堂 ..................................................................................................... 1140

Page 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46

第一章 日治時代的宗教

第一節 漢人的宗教信仰

臺灣孤懸海外,原本洪荒未闢,與大陸一水相隔,有險惡的黑水溝,漢人先民

迫於生計,常冒九死一生之險,渡凶惡黑水溝,抵洪荒之地,又受瘴厲之氣,拓墾

之初,又有族群衝突,天災人禍頻傳,因有「埋冤」之稱。在惡劣生存條件下,神

明的信仰,成為先民不可缺乏的精神依託。先民渡海之初,為求安寧順利,常從本

籍攜帶原鄉信奉神明之香火或神像,抵臺之後常供奉於墾地家宅,朝夕膜拜,久之

成為左鄰右舍共同信仰中心,待聚落形成,墾民經濟能力改善,於是集資擇地建廟,

臺灣寺廟的形成,多緣於此模式。

臺灣的開發,在咸豐、同治年間外人勢力正式進入之前,政府多採消極態度,

康熙時代更有「渡臺三禁」的政策(禁渡臺者攜眷、禁潮、惠客民赴臺、內地人民

渡臺須領臺廈道頒給的路照等),雍正以後雖准接眷來臺,但限制仍多,任先民自

生自滅,但閩、粵之人來臺者仍源源相繼。清朝領臺之初,臺灣漢人不過數十萬,

嘉慶 16 年(1811)已達二百萬人,墾殖區域由嘉南平原逐漸擴展到新竹、臺北及宜

蘭,此種開拓成果,主要靠民間力量。在孤立無援的惡劣環境之下,寺廟自然成為

部落信仰,自治與防衛中心,在開發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臺東地處臺灣邊陲,漢人移墾始於同、光年間封山政策的開禁,官方居於主導

地位,即使是日治時代,官方仍扮演重要角色。由於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早

Page 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47

期的移墾事業並不成功,直到日治時代後期,臺東社會環境日趨安定,移墾人數才

較速增加,以鹿野地區而言,直到昭和 5 年(1938),漢族移民人口始有緩慢的成

長,日治末期(昭和 20 年),也僅有 1629 人。而且臺東為二次移民社會,移墾之

人多來自臺灣西部各地,與臺灣早期移民直接來自中國大陸閩、粵不同,其寺廟之

形成與發展當有自己的特色,寺廟的形成不僅較遲,其功能常僅是地方信仰中心。

日治時期鹿野地區的漢人,均為為二次、甚至三次移民,不僅漢人聚落形成甚

遲,漢人口數也不多,歲時祭儀與臺灣西部並無太大差異,由於拓墾生活困苦,歲

時祭儀甚至較為簡約。除了家中設有祖先牌位,逢年過節、祖先忌日祭拜祖先外,

歲時節慶,較重要的僅有春節過年、清明、端午等,而且多在家中行祭。各庄廟尚

未形成,雖多有用石塊堆砌成或在樹下立石為神的簡易土地公廟,但多為個人自由

祭拜,並無公眾祭祀與組織。根據撰者的田野調查,日治時代,鹿野地區的廟宇,

僅有新良的三寶佛寺與新七腳川的帝爺廟,其中帝爺廟尚為竹造茅草屋。

大正 4~7 年(1915~1918)間,臺灣總督府正式進行臺灣第一次宗教調查,編

訂「寺廟臺帳」(即寺廟登記總簿),調查結果,由總督府編修丸井圭治郎編成《臺

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進呈總督。根據調查報告書,當時臺東廳共有寺廟 18

座(寺廟 8,小祠 10),神明會 18 個(如表 1),寺廟中創立於清代的有 7 座,日

治時代的有 1 座1,根據《臺灣宗教調查書》(丸井圭治郎,1919)附錄的主祀神明

表、《臺東縣寺廟專輯》(後山文化工作協會,1996)以及撰者個人田野調查所得

1 丸井圭治郎,1919,《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 附錄》,頁 6、10。

Page 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48

的推論,清代的 7 座寺廟應是今日臺東市天后宮、海山寺、蘭鄉祠(土地公廟),

關山鎮的觀音媽廟(南山寺前身)、成功鎮成廣澳的天后宮、長濱鄉彭仔存的三山

國王廟(今寧城宮)、加走灣頭庄(忠勇村)的上帝公廟(今保安宮),建於日治

時代的則為大武鄉的福安宮。至於 10 座小祠,《調查報告書》並無詳細資料,個人

推測,這 10 座小祠,應是指類似池上萬安的五穀爺廟、關山鎮早期的天后宮等(或

因為簡陋小廟、或尚祀於民宅),以及漢人聚落的土地公廟。

表 1:大正 7 年臺東廳宗教團體

地區

神類 直 轄 里壠支廳 巴塱衛支廳 成廣澳支廳 共 計

寺廟 3 1 1 3 8

小祠 4 5 1 0 10

神明會 2 5 3 8 18

資料來源:丸井圭治郎,1919,《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附錄頁 1、6。

大正 7 年(1918)之前,鹿野地區的漢人聚落僅有義安庄一處,明治 38 年(1905),

臺灣開始有戶籍登記後,義安庄的人口,最多時也僅有 58 人,因環境惡劣,謀生困

難,移民逐漸離去,大正 2 年,已成廢村,大正 7 年,臺東製糖株式會社,開始在

鹿野地區大原、鹿寮、新良等地設立本島人移民村,引進移民 93 戶 279 人,大正 11

年,鹿野日人移民村,移入漢人 22 戶 47 人,在鹿野村外圍的形成五十戶仔、九戶

仔兩個小聚落,同樣因謀生不易而逐漸離去,大正 14 年(1925),會社移民僅剩 45

戶 191 人,同年底的國勢調查,鹿野地區的漢人,連自由移民,共計 418 人2,由此

2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頁 33。

Page 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49

推論,在昭和時代之前,鹿野地區,除移民在聚落邊緣利用立石以為土地公膜拜之

外,鹿野地區應無寺廟。

大正 15 年(1926)3 月臺東線鐵道全線通車,鹿野地區客觀條件逐漸改善,會

社移民雖仍逐漸減少,自由移民卻急速成長,昭和 10 年(1935)底,閩、客及已漢

化的平埔人已有 331 戶,1549 人3,阿緱寮、新良、大埔尾、大原、新七腳川等漢人

聚落逐漸形成,鹿野地區開始有建廟的條件與需要,鹿野地區寺廟的興建,應當在

此時期之後。

根據撰者的田野調查,此時期鹿野地區的寺廟,主要有二:新良的三寶佛寺,

新七腳川的帝爺廟。新良三寶佛寺為客家人彭禮所建,彭禮原在臺東街榮町開設「南

陽館」旅社,昭和年間遷到鹿野村九戶仔,在家供奉三寶佛,後來相地建廟,選擇

地勢高亢、視野遼闊的今瑞隆村新良鳳凰山妙修禪院現址建廟,據稱所用石材均為

唐山石,雕工也頗講究,建廟時曾得附近移民張阿勝等人協助,根據宮本延人所撰

《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ゐ寺廟整理問題》所列資料推測,新良三寶佛寺應為齋堂。

新七腳川原為阿美族部落,明治 41 年(1908)12 月,花蓮港廳爆發南勢阿美族

七腳川社抗日事件,事平之後,七腳川社共有 120 戶 349 人,被迫南遷到大埔尾原

野建立的新社,後來因不堪附近布農族人威脅而逐漸離去,在大正 13 年(1924)開

始有漢籍自由移民及會社移民移入,逐漸取代阿美族人。新七腳川「帝爺廟」的關

3 昭和 10 年,《臺灣常住人口統計》。

Page 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50

聖帝君,原係具有乩童身分的移民私人供奉,後來才建竹架茅草屋供庄民祭祀,址

在今日新源路 315 號林猛仔家宅附近。根據村中耆老莊謙鈿的回憶,昭和 10 年(1935)

他們舉家移入時帝君廟就已存在4。

除三寶佛寺、帝爺廟外,根據撰者的田野調查,日治時代鹿野村的五十戶仔、

九戶仔、鹿野火車站前,大原村的大原、大埔尾、新良、新七腳川等聚落,都已有

「土地公廟」的存在,唯多為在大樹下立石膜拜或以石板堆砌成的簡易小廟。

昭和 12 年(1937)7 月,中日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厲行「皇民化運動」,為

消滅漢人民族思想,採取嚴厲強制手段,諸如強制正廳的改善、神宮大麻的祀奉、

寺廟整理的實施等,其中以寺廟的整理最為激烈。臺灣的寺廟一直是部落居民生活

重心,扮演重要角色,為日本神社中心主義最大障礙,臺灣總督府欲藉寺廟整理的

手段,來達到消滅漢人固有宗教信仰的目標,很多寺廟被拆、被移作其他用途、神

像被焚毀,神明會、祖公會、齋堂被迫解散,是日治時代臺灣宗教最大浩劫5。

由於總督府並未擬定統一辦法,任由各州廳決定,其政策的推行,常因地方官

的態度而不同:如臺北州並未積極推行,幾無寺廟被毀;臺中州、高雄州、澎湖廳

等,州廳不立方針對策,任憑下屬郡守自行決定,因此同一州廳之下各郡寺廟受損

情況不一:新竹州、臺南州、臺東廳、花蓮港廳,由州廳決定方針,令地方下屬嚴

4 2004 年 12 月,莊謙鈿訪談。

5 趙川明,2001,〈臺東寺廟發展與移民拓墾關係〉,《東部地區歷史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頁 3。

Page 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51

厲施行結果,寺廟受損最為嚴重。各州廳施行結果,差距頗大,其整理成績最高的

為臺東廳,高達 93%,而澎湖廳始終無任何措施,寺廟完全無損。6(參見表 2)

從昭和 12 年(1937)到 17 年(1942)間,臺東廳歷經寺廟整理之浩劫,原有

寺廟,僅存臺東市及關山鎮的天后宮兩座(參見表 3),臺東天后宮是因仕紳吳金玉

等人力爭之下得以原貌倖存,關山的天后宮則被迫改祀西方三聖,並更名為關山寺,

成為佛教寺廟,始得保存7。

關山郡(含今池上、關山、鹿野三鄉鎮)被拆的有寺廟三座、齋堂一座,被移

他用的齋堂一座8。被拆的三座寺廟應是池上的保安宮、月野的中月宮、新七腳川的

帝爺廟,被移用的齋堂則為南山寺,被改作罪犯移送地,而神像則被燒毀或集中到

關山寺,被拆的齋堂應為新良三寶佛寺。根據地方耆老莊謙佃、徐真鳳等人的說法,

約在昭和 16 年間,新良三寶佛寺的三寶佛,因為佛教神而被送到關山的關山寺集中

供奉,鹿野地區其他神像,則被送到三寶佛寺集中燒毀,新七腳川帝爺廟的帝爺神

像因庄民暗中藏匿而逃過一劫,至於三寶佛寺、帝爺廟則被拆除,現今建於三寶佛

寺舊址的妙修禪院,尚保有當時被拆除的三根青石柱,以及一座可能為門斗戶樞上

裝飾的獅首石雕9。

表 2:日治時代皇民運動寺廟整理狀況 (昭和十七年十月末日現在)

6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頁 251-253。

7 趙川明,2001,〈臺東寺廟發展與移民拓墾關係〉,《東部地區歷史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頁 10。

8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ゐ寺廟整理問題》,頁 145。

9 林韻梅等,1996,《臺東縣寺廟專輯》,頁 106,這批遺物已被妙修禪院置入地下當鎮殿之基。

Page 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52

花蓮港廳

昭和十一年末現在數

520 387 786 1088 447 13 10 153 3403

36 67 57 37 41 3 1 4 246

神明會

1243 1057 914 72 1024 15 57 324 5345

昭和十二年以降整理數

2 171 75 620 259 12 1 - 1140

2 12 4 9 4 2 - - 33

神明會

23 177 161 419 799 14 - - 1593

昭和十七年十月末現在數

524 216 762 474 188 2 9 152 2327

35 55 60 31 37 1 1 4 224

神明會

1242 880 784 505 225 - 57 324 4017

資料來源:宮本延人,1988,《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ゐ寺廟整理問題》,頁 87。

表 3:日治時代皇民運動臺東廳寺廟整理狀況

種 別

郡 別

建築物的處分 神像的處分

破壞 移供他用 移住他處 燒(搗)毀

寺廟 齋堂 寺廟 齋堂 寺廟 神像 齋堂 神像 寺廟 神像 齋堂 神像

臺東郡 4 - 3 - 3 222 - - 1 6 - -

關山郡 3 1 - 1 3 16 - 6 1 1 1 1

新港郡 2 - 3 - 2 32 - - 2 54 - 54

計 9 1 6 1 8 270 - 6 4 61 1 55

資料來源:宮本延人,1988,《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ゐ寺廟整理問題》,頁 145。

Page 1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53

第二節 國家神道:神社

神社原為日本民族特有的神道信仰,西元 1868 年,明治維新之後,因王政復古

與軍國主義之興起,逐漸演變成「國家神道」,在第二次大戰前後,更隨著向海外

的積極侵略,而大量移植到海外殖民地,做為思想改造,教化殖民地百姓的重要工

具10。

日本領臺之後,開始實施一連串的殖民體制,而神社則是其統治體系的一環,

也是代表國家神道侵略性格的宗教設施。明治 30 年(1897)1 月,在最初的殖民統

治上,為充分掌握臺灣民心,抬出具有日本血統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以作為日本統

治臺灣的正當化理由,而將「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列為國祀,成為臺灣第

一座神社。明治 29 年,日本國會且通過建議案,建議在臺建立具有官幣社格的臺灣

神社,明治 34 年 1 月,座落在今臺北市圓山的臺灣神社竣工,神社殖民體制在臺建

立,逐漸擴充到臺灣各地。昭和元年(1926)以後,為配合日本向外侵略發展與戰

時體制的推動,神社的興建直線上升,到昭和 17 年(1942)年底,根據官方統計資

料,臺灣地區大、小神社共有 198 座11。

臺東地區的神社建立的很早,明治 44 年(1911)即在臺東街建立臺東神社,大

正 13 年(1924),列為縣社,昭和 5 年(1930),因原為原野地的神社所在,已發

展成市街中心,民家和神社境內相接,恐有污神社尊嚴,加上建物蟻害嚴重,有被

10

陳鸞鳳,2002,〈日據時期在臺神社社域特徵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第 15 期,頁 91。

11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頁 143-156,194。

Page 1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54

颱風吹倒之虞而遷建鯉魚山。大正 11 年(1922)起,臺灣總督府藉由原住民自治機

構(如青年會、頭目勢力會議、國語講習會等),推動傳統家屋改造運動,勸導原

住民由室內葬改為屋外葬,於原住民聚落附近設置共同墓地,除改變原住民對於祖

靈之關係外,全島原住民比例最高的臺東廳、花蓮港廳,更積極開始於原住民部落

附近,興建「蕃地神社」,尤其是臺東廳內,自大正 12 年(1923)至昭和 6 年(1931)

的 9 年間,至少興建 25 座「蕃地神社」,佔當時全島「蕃地神社」的 71%。12昭和

6 年(1931)九一八事件發生之後,臺東廳神社的建築再掀高潮,至昭和 12 年止,

臺東廳的神社,連深山中的小祠、遙拜所,至少有 40 座13,仍居全臺之冠。

鹿野地區,日治時期的神社,共有四座:鹿野神社、鹿寮神社、大原神社以及

擺子擺神社,前二者位在內地人(日本人)移民村,為日本人的神社,崇拜者以日

本人為主,後二者位於原住民部落,為「蕃地神社」,崇拜者以原住民及附近學校、

機關的教職員生為主。四座神社除鹿野神社為「無格社」外,其餘都為「小祠」14,

都未設神官,神社的建築也都很簡單,都僅有本殿、鳥居、手水舍等主建築。

明治 41 年(1908)總督府通信局長鹿子木小五郎至東部視察時,吳全城(賀田

組)農場寂寞蕭條的景象令他深刻印象:一戶日本移民農家後園,設置 3、4 尺見方

的壇臺,上面插著白紙旗竿,宛如墳墓,他見狀怪而問之,原來是祭祀「稻荷神祇」

(日本民眾之守護神),園中間立著小小的鳥居,豎著紅白旗模擬神殿之貌,這個

12

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頁 75-76。

13 同註 10,頁 194;毛利之俊,1933,《東臺灣展望》全書,以及撰者田調所得之數。

14 日本神社社格分為官社(官幣、國幣社)及諸社(府、縣、鄉、村社及無格社),此外的多稱為祠。

Page 1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55

日本農家思鄉之情,讓鹿子木小五郎心生憐憫,認為賀田組農場居住環境的缺乏日

本農村特色,是內地人不能定居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議總督府應建立日式農村,以

減少日本人的鄉愁。15此後在臺灣的內地人移民村,無論官營或私營,大多建有神社。

鹿野神社由臺東製糖會社出資,鹿野村日本移民義務出役共同修建,在大正 12

(1923)7 月 10 日鎮座,原址在今龍田部落北方靠近馬背附近的山腳下,即北龍六

路向北直抵山腳處。昭和 6 年(1931)11 月 13 日遷到今崑慈堂所在地。鹿野神社為

無格社,屬國家神道系統,由臺東神社神官兼管,平常由鹿野村民會會長田久保健

治代理,由於區(庄)役場、學校、派出所等機關,都位於移民村內,每逢神社例

祭日,各機關學校職員師生都要參加,因此鹿野神社為鹿野區最重要的神社16。

鹿寮神社位於今永安村下鹿寮的老人俱樂部、福德祠現址,文獻上並無此神社

的記載,根據撰者之田野調查,是在昭和年間,由會社出資,移民以義務勞動方式

參與共建,由移民領袖大瀧利一郎負責管理。由於與鹿寮社相鄰,除日本移民外,

每逢例祭日鹿寮社阿美族人的青年會、婦女會等成員亦須參祭朝拜17。

大原神社由擔任保正的漢人蔡水來與大埔尾社阿美族人共同捐款、出工興建,

昭和 8 年(1933)3 月 8 日舉行鎮座,其址即今瑞源真耶穌教會。大原神社由鹿野區

15

鹿子木小五郎,1912,《臺東廳管內視察覆命書》,頁 61。

16 2004 年 5 月,林錦章訪談。

17 同上註;2005 年 3 月,林秀英訪談。

Page 1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56

役場管理,大原派出所警察代理神職人員。每逢神社例祭日,大埔尾社阿美族人的

青年會、婦女會等成員及大原公學校的師生都要參拜18。

擺子擺神社在文獻上亦無記載,其興建過程及年代已不易考據,根據部落長老

指稱:神社位於今鹿野村和平部落社區活動中心,平常由部落頭目管理,部落收穫

祭、族人婚禮都要在神社舉行19,但國家重要慶典及例祭日,族人仍須到鹿野神社參

拜。

鹿野區的四座神社,都供奉造化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及能

久親王。造化三神為日本的國神,對於國土的開發貢獻很大,因此近代日本在新開

發地、新領土,都以祭祀此三神為主,希望藉此三神,協助其國土的經營。能久親

王則為日本派兵據臺之時近衛師團的統帥,病死在臺南,日治時代臺灣神社的祭神,

幾乎都有能久親王。20神社的祭典主要有紀元日、祈年祭、天長節,每逢祭典日,除

了日本移民、管內的公私機關,如區(庄)役場、派出所、會社事務所、小學校、

公學校等職員、師生都要參加外,原住民部落的青年會、婦女會等成員亦須參祭。

本島漢人雖不強迫參拜,但須參與神社環境的整理工作,否則會受警察處罰21。

鹿野區(庄)的神社,除了是日本移民在家鄉信仰的延伸外,並不具宗教意義。

日本政府強迫原住民參拜神社,鼓勵原住民在神社舉行婚禮、出征前在神社舉行歡

18

2004 年 5 月,林錦章訪談。

19 廖曉菁,2005,《祖先、家與天主教:以鹿野鄉阿美族和平部落為例》,頁 34。

20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頁 169。

21 2004 年 5 月,林錦章訪談。

Page 1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57

送儀式,甚至收穫祭亦在神社舉行,其目的在於所謂「敬神崇祖淳風之振興,國體

明徵與國民精神之涵養,以期培養皇國民」,「作為生活陶冶、精神教化之中心」,

22神社之於本島人,僅是其統治體系的一環,代表國家神道侵略性的宗教措施23。

第三節 日本人的宗教生活

大正 4 年(1915)起,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先後在鹿野區設立鹿野、鹿寮兩個內

地人(日本人)移民村,因此鹿野地區日本人的人口數在臺東廳內高居第二(人口

比率則高居第一),僅次於廳治所在的臺東街,大正 8 年 12 月,日本農業移民達到

高峰,永住移民 201 戶 654 人,連同季節性移民共 1350 餘人。此後雖因移民事業失

敗,日本移民逐漸離去,但一直到昭和 9 年(1934),新港區因漁港的修築、日本

漁民移民村的設立,日本人的人口總數,才超過鹿野區,鹿野區日本人人口總數,

退居第三,昭和 14 年,關山庄因有杉原株式會社紙漿工廠的設立,引進日本工人,

日人總數超過鹿野庄,24鹿野庄再度退居第四,但以人口比率而言,鹿野庄(區)的

日人比率,在臺東廳內同級行政區中,大致高居第一或第二25。

來自新潟縣的日本移民,與傳統日本農人一樣,家中都設有神龕,供奉神宮大

麻、祖先牌位,亦有供奉天皇夫婦肖像的,主要的宗教活動有元始祭(元旦)、盂

盆蘭會(7 月 15 日)、祖先冥誕以及祖墳祭祖,以盂盆蘭會最為盛大,為村中盛事。

22

新港郡役所,1937,《新港郡要覽》,頁 20。

23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頁 143。

24 昭和 12 年,臺東廳實施地方行政改易,鹿野區改為鹿野庄。

25 參見臺灣總督府各年度《臺灣常住人口統計》。

Page 1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58

每年 7 月 15 日夜晚,村民齊集神社之前,舉行「盆踴」的民俗活動,一人擊鼓,一

人吟唱,男女一起舞蹈,盡歡而歸。除祖墳祭祖會行香,點短香、蠟燭外,祭典都

以鮮花素果祭祀26。

鹿野村內地人大都信仰佛教,大正 14 年在臺東設立布教所的真宗本願寺,曾派

法師到鹿野村傳教,民會也常邀請法師到村中的青年會館說經講道,民會長田久保

健治也常帶領村民在會館頌經。昭和 16 年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移民村統計表》

的記載,該年末鹿野村的內地人共有 37 戶,而信仰真宗本願寺的亦有 37 戶。27

雖然最受村人敬重的神田醫師是基督徒,基督教會也曾派一位女傳教師駐村傳

教,但因傳統日本農民排外心理仍然根深蒂固,不易接受基督教信仰而未成功,女

傳教師甚至常遭村中兒童投擲石頭戲弄而離去28。

內地人的喪禮都採火葬,部落設有公墓,公墓南邊較低河階地即為火葬場,村

人往生後都會請真宗本願寺臺東佈教所的法師,或民會會長田久保健治頌經。遺體

先行火化再下葬,唯一的例外,是以製造豆腐為業的內藤,往生後採用「桶葬」29。

內地人墳墓不大,約一平方公尺,根據鹿野村移民山岸磯雄的說法,墳墓的位置有

一定的排列方式,按照墓主家宅在部落的方位而定,內地人的墳墓以家族為主,一

26

2004 年 5 月,林錦章訪談。

27 臺灣總督府,1941,《臺灣農業移民村統計表》,頁 20。

28 2004 年 5 月,林錦章訪談。

29 同上註。

Page 1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59

個家族一座墳墓30。墓為直立式,基座為階梯式,有三階,最上階刻有家族名稱,基

座上為馬蹄形墓碑,刻有家族名及設立年代,基座後方留有一個方形孔,供骨灰放

進墳墓。今龍田公墓,尚存有日本人墳墓 3 座,分別為池田氏、齊藤氏與大瀧家,

除大瀧家保存尚很完整外,其餘兩座都僅存基座31。

30

2004 年 7 月,山岸磯雄訪談

31 趙川明等,2004,《龍田鄉土文化生態解說手冊》,頁 16。

Page 1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60

第二章 戰後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組織

學者常將地方上的公廟分為土地公廟(福德祠)、庄廟、大廟與觀光廟等四個

等級。32土地公廟多為村落的角頭廟,一個村落常有好幾座土地公廟,庄廟的祭祀圈

比土地公廟大,通常是一個村或聚落,其信仰的神明多與移民的原鄉有關;庄廟之

上為大廟,屬於鄉鎮性質,信仰圈大致與鄉鎮所轄範圍相符,常是鄉鎮居民共同信

仰中心;觀光廟則多由地方公廟發展而成,因香火鼎盛而成各地信徒、觀光客參香、

進香的中心,且常有分靈出去的分廟。鹿野鄉的地方公廟,到 93 年 4 月止,僅有土

地公廟與聚落庄廟,尚未發展成全鄉性的大廟,也未產生香火鼎盛的觀光廟。

鹿野鄉除土地公廟、聚落庄廟外,屬於公眾祭祀的廟宇尚有有應公廟。

第一節 福德正神的信仰

漢民入墾之初,基於土地信仰的觀念,認為土地公是專司土地的神明,為祈求

生活安定與農墾順利,常在耕地附近,立石以為土地公祭拜,或以石板搭成小祠或

石室,等到移民經濟改善,再聚資建祠。鹿野地區福德正神的信仰,最遲在日治時

代大正、昭和年間,漢人聚落與移民較為穩定時即已形成。

32

彭明輝,1995,《舉頭三尺有神明》,頁 25,原文中的「村廟」,撰者為避免聚落與行政村混淆,

採用邱彥貴在《臺東縣史 漢族篇》的用法改用「庄廟」。

Page 1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61

鹿野鄉以鹿寮溪為界,大致分為兩個生活圈,溪北以瑞源為中心,仍維持縱谷

區的河谷平原景觀,溪南以鹿野為中心,多為河川切割的丘陵及段丘,致使聚落錯

落。20 世紀末縱谷地區漢人人口比例最低的鹿野鄉,福德正神的祭典卻最為興盛33。

根據民國 94 年的田野調查,鹿野鄉公眾信仰的福德祠至少有 26 座,不僅每個

以漢人為主流的聚落都有一座或一座以上的福德祠,甚至阿美族的部落,也有福德

正神的信仰與福德祠的興建。

(一)瑞豐村的福德祠

瑞豐村主要由新豐、景豐兩聚落所構成,公眾祭祀的土地公廟共有兩座,分別

為新豐福德祠、景豐福德亭,另有瑞豐國小後方山腳下附近農民崇祀的山神土地公

祠。

1. 新豐福德祠

新豐原名「新七腳川」,日治時代即有漢籍移民在今省道南端入口處、瑞豐國小

後方山腳下兩地,立石以為土地公崇祀。戰後初期,新豐福德祠現址上有棵老鹿仔

樹,村民曾以石板堆砌成小廟,內立石頭以為福德正神膜拜,約在五十年代,移民

日增,開始有爐主的祭祀組織。民國 55 年,在主事陳趕,助理薛乾通、林媽魯等人

倡議下,始由庄民雕塑神像,建廟立祠。民國 67 年林麗水擔任主事期間,曾集資重

33

邱彥貴,2001,〈第三章 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75。

Page 1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62

建,鹿野大同農場第 63~67 組的外省籍退伍軍人亦參與其事,民國 70 年再興建康

樂臺,93 年為社區綠美化拆除康樂臺,舖建綠地、涼亭。

聖豐宮未建之前,福德祠為新豐庄民信仰中心,每年農曆 8 月 15 日土地公生日

為主要祭典,最遲在林麗水擔任主事時期,就有「卜麵龜」的習俗,今年擲筊卜得

的麵龜,明年必須折成現金,雙倍奉還,成為福德祠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今因生活

水準提高,「麵龜」較不為人所喜,改以小包裝米替代。

新豐福德祠的祭祀組織以「主事」為主,由村民以擲筊方式產生,另有助理兩

名。民國 84 年聖豐宮安座入火之後,村中信仰中心轉移至聖豐宮,約在 3、4 年前

福德祠的祭典,改由聖豐宮管理委員會負責,由主任委員擔任福德祠的主事,往年

一年一度的土地公戲盛事,也漸少舉行34。

2. 景豐福德亭

景豐福德亭位於景豐往瑞和的鄉道旁,在聚落東緣,原址為一石頭堆,長有一

棵老桑樹,常有異象發生,因此村民常至此膜拜,約在民國 50 年代,村民始集資建

廟。

景豐福德亭是鹿野鄉福德祠中,組織最為完善,除設有管理委員會(含主任委

員 1 名、委員 16 名,會計、總務各一名)外,尚推附近的玄帝壇負責人張用本為管

理人,年中祭典則由公筊產生的正爐主、副爐主(2 名)負責。景豐福德亭主要祭典

34

2004 年 10 月,吳秦德、莊謙鈿、張振洺、洪允財等訪談。

Page 2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63

有二:農曆 2 月 2 日土地公聖誕及中秋節,以前者較為重要,並有前往嘉義北安宮

進香的活動。景豐福德亭並雕有土地公分身神像,供信徒迎回祀奉35。

(二)瑞和村的福德祠

瑞和村的福德祠共有三座:瑞和福德祠、七戶仔福德祠以及寶華山福德祠,其

中瑞和福德祠為本部落共同信仰,歷史最久。

1. 瑞和福德祠

瑞和福德祠建於日治時代,由當時客籍移民陳阿坤、徐永富倡議,閩南人簡金

定獻地,至遲在昭和 16 年即已存在。戰後重修,民國 67 年修建拜亭,81 年 2 月再

度整修,瑞和福德祠的土地公神像,係為石雕、無冠,在鹿野鄉福德祠中較為特殊。

至遲在戰後初期,瑞和福德祠就有土地公會組織,每年農曆 8 月 15 日之前舉行

祭典,由會員擲筊產生值年爐主,負責祭典事宜,除演戲酬神外,尚有吃會(聚餐)、

分豬肉之俗,約在 10 年前,因值年爐主為節省費用,使用豬公(種豬)宰殺祭神,

引起會員不滿,土地公會因而解散,爐主組織改由全庄公卜產生。福德祠位於稻田

中央,沒有廣場,祭典都在附近徐振武家宅的稻埕舉行。約至民國 90 年間,福德祠

的管理與祭典,改由福明宮負責,仍採爐主組織,原在徐宅稻埕舉行的祭典,也改

在福明宮舉行36。

35

2004 年 10 月,張用本夫人訪談。

36 2004 年 3 月,福明宮耆老訪談;2004 年 7 月,徐國科訪談。

Page 2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64

2. 七戶仔福德祠

七戶仔位於瑞和村東北側,東部幹線鐵道以東,近卑南溪,昭和年間,因有今

桃園縣新屋鄉客籍移民七戶,於此建屋拓墾而得名。

福德祠位於聚落東側莿桐樹下,因近卑南大溪,常有水患,光復前後,移民為

祈求平安、農作豐收,乃於莿桐樹下,置一塊石頭作為土地公膜拜,後以石板堆疊

成一小屋。民國 82 年,始由居民林添進等發起建廟,當時參與建廟者,除七戶仔居

民外,尚有在附近耕種的庄仔底(瑞和本部落)居民。

七戶仔福德祠並無委員會組織,除建廟落成最初三年,曾有演戲酬神外,並無

固定的祭典日及集體祭儀37。

3. 寶華山福德祠

民國五十年代初,新竹縣竹北的縣議員吳廷亮,曾招攬同鄉 10 多戶,前來寶華

開墾河川荒地,開闢水田,形成寶華聚落。居民為祈求平安,於是聚資興建福德祠

供奉土地公,由於與大原地區隔著卑南大溪,交通不便,居民屢次陳情建橋,久未

獲准,於是逐漸將土地賣給來自花蓮瑞穗的阿美族人,而遷回故鄉,於是寶華變成

阿美族人聚落。由於寶華阿美族人多信仰天主教,福德祠遂由遷居附近的漢人吳燕

輝負責祭祀、管理,並無公共祭祀與組織。

37

2004 年 3 月,福明宮耆老訪談。

Page 2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65

(三)瑞源地區的福德祠

瑞源在日治時代稱為大原村,原為臺東製糖會社為充實勞力開墾荒地,增加蔗

作面積而設的本島人移民村,為鹿野鄉最大聚落,民國 56 年因人口增加,析分為瑞

源、瑞隆兩村。

瑞源地區的福德祠共有五座;源泉福德祠、源隆福德祠、新良福德祠、后湖福

德祠、二層坪福德祠等,除二層坪因人口較少、居民散居,未成立祭祀組織外,其

餘各祠都有祭祀組織與祭典,本聚落的源泉、源隆福德祠更與庄廟源聖宮的祭祀組

織結合,成為瑞源地區完整的信仰系統。

1. 源泉福德祠

瑞源的源泉福德祠建於日治時代,原址在火車站南方鐵道附近,民國 40 年代,

由張啟文、江德祿等人倡議,庄民聚資,請覺文善堂(源聖宮的前身)的玄天上帝

出乩擇地遷建,因在自來水廠旁而稱源泉福德祠,為瑞源全庄性的福德祠,最初僅

供奉土地公,後來覺文善堂的信徒再增雕土地婆奉祀,民國 71 年改建成今貌。

源泉福德祠的祭典原有農曆 2 月 2 日、8 月 15 日兩次,源聖宮建廟之後,庄民

因祭典太多,負擔太重,才減去 2 月 2 日這ㄧ次。源泉福德祠的祭祀由瑞源源聖宮

祭祀組織第一組至第八組負責,每年擲筊產生正、副爐主各ㄧ名,每組首事各ㄧ名,

共同負責該年祭典。源泉福德祠除祭祀土地公、土地婆外,亦常有民間因故無法祭

祀而暫時移到福德祠寄祀的私祀神明。

Page 2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66

大正初年,張阿勝在鸞山開墾時,曾在牛堀仔拾得一尊土地公神像,供奉於私

宅,源泉福德祠未建廟之前,曾為附近居民崇祀對象,源聖宮演戲時都會請其來看

戲。

2. 源隆福德亭

源隆福德亭位於瑞源聚落西北側,地當豐源圳流入聚落之處,故又稱「水頭土

地公」,所祀福德正神係從木坑山區遷移而來,因此亦有山神土地公或大山伯公之

稱。

民國四、五十年代,不少桃、竹、苗客家人及彰、雲等地閩南人移入卑南溪東

岸的海岸山脈木坑溪附近,種植雜糧、果樹、香水茅等作物,形成散居聚落,民國

五十年代居民曾聚資在山裡建座小廟供奉山神土地公,六十年代後因謀生不易,交

通不便、西部工廠興起等因素,居民逐漸散去,或返回故鄉,或移居都市,部分移

入瑞源、景豐等地。

每逢農曆 8 月 15 日土地公生日,移居瑞源、景豐等地的木坑居民,仍須挑牲禮

上山祭拜,往返涉溪極不方便,加上土地公廟後方崩塌,廟有被掩埋的危險。民國

69 年曾在木坑區種植金針的瑞源居民陳發祥,乃與從木坑移居下山的施永已、陳永

遠等人,倡議建廟,由陳發祥獻地,在陳宅南側,新建福德亭供奉,同年農曆 3 月

28 日安座入火,92 年再增建拜亭。

Page 2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67

源隆福德亭主要祭典為農曆 3 月 28 日安座紀念日與 8 月 15 日土地公聖誕,以

前者較為盛大,祭典則由瑞源源聖宮祭祀組織第 1-5 組負責,在土地公聖誕時由第

1-5 組中,擲筊產生兩位正、副爐主及每組各一位首事負責。此外,每逢農曆初一、

十五,移居瑞源地區的木坑居民,多會準備素果,到福德亭膜拜38。

3. 后湖福德祠

后湖位於新良段丘東側山腳下,臨卑南溪,日治時代關山大地主曾玉崙曾在此

地成立和豐農場,昭和 20 年(1945)2 月,招募平埔族人與恆春阿美族人 12 戶移入

種植水稻而形成的部落39。民國 38 年,為祈求農墾順利,移民平安,在第一分場入

口處大樹底下,由曾玉崙出資,阿美族人出工,共建福德祠祭祀,約在民國 68 年,

后湖阿美族人再以公工(義務勞動)方式,再建拜亭。

后湖福德祠主要祭典為農曆 8 月 15 日土地公聖誕,原無祭祀組織,民國 65 年

之後,始成立爐主組織,每年在土地公聖誕時,擲筊產生正、副爐主及三名首事負

責第二年祭典。后湖阿美族人,漢化很深,久受漢人民間信仰影響,日常生活多使

用閩南語,民國 43 年,紀守常神父曾傳天主教於部落,庄民多因為領救濟品的緣故

而改信天主教,民國 48 年曾建天主堂,民國 58 年紀守常神父車禍身故之後,庄民

逐漸放棄天主教信仰,改信漢人民間宗教,參與瑞源源聖宮的祭祀40。

38

2004 年 7 月,陳發祥訪談。

39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治戶籍資料,這 12 戶除 1 戶為阿美族外,其於均為平埔族,大都

從池上水墜仔及關山移入,與阿美族關係密切,戰後登記為阿美族。

40 2004 年 5 月,潘衝衛訪談。

Page 2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68

4. 新良福德祠

新良位於新良段丘西南邊,分為頂新良與下新良,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

會社曾在此設立本島人移民村,雖有 50 戶 150 人,但因第二年 8 月,颱風兩度來襲,

移民全部離散。日治晚期漸有來自屏東的平埔族人與西部閩南人移入新良,戰後又

有客家人移入,多住在下新良。

新良福德祠位於頂新良,日治時代即有居民在此立三塊石頭以為土地公膜拜,

民國 52 年新良居民募款建廟,雕刻神像供奉。新良福德祠的祭祀組織採爐主制,主

要祭祀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土地公聖誕,每年土地公聖誕,以擲筊方式產生爐主及首

事 4 人,負責次年年中祭事41。

5. 二層坪福德祠

二層坪福德祠位於新良斷丘西側,日治時代始有西部客家人、閩南人移墾,戰

後阿美族人相繼移入,散居在河階北緣。

日治時代二層坪的居民就曾立石以為土地神膜拜,約在民國 55 年間,居住在二

層坪的阿美族人潘衝衛,其妹生病,求神問卜的結果,是土地公要求建廟,潘衝衛

因經濟能力無法負擔建廟經費,曾在黃典的鳳梨園頭大樹底下,以石板砌成石室,

立石以為土地公膜拜。約民國 58 年,再由廖榮來、楊長源等人集資,雕像建廟,後

來庄民蔡啟明發生車禍,車雖毀而人卻平安無事,為感念土地公庇祐,再建拜亭42。

41

2004 年 5 月,黃典、潘添五訪談。

42 2004 年 5 月,潘衝衞、楊長源訪談。

Page 2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69

二層坪福德祠主要祭祀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土地公聖誕,因居民人少,未有祭祀

組織,固定由蔡啟明負責管理。

(四)永安村的福德祠

永安村公眾祭祀的福德祠共有 5 處,除原為阿美族鹿寮社的永昌外,永安(下

鹿寮)、永樂(頂鹿寮)、永興、高台、永隆等聚落,都有福德正神的祭祀組織。永

隆本聚落雖以阿美族人為主,但有 10 多戶閩、客漢人散居在省道西側,亦建有永德

祠供奉福德正神。

1. 永安福德殿

永安(下鹿寮)福德殿位於社區中心老人會館右側,日治時代鹿寮神社舊址。

日治時代鹿寮地區的漢籍移民,曾在附近田間,立石以為土地公膜拜,光復初期曾

建小廟。民國 50 年代,村民在神社舊址興建天后宮時,始雕塑土地公金身,與媽祖

合祀。民國 65 年,村民於頂、下鹿寮之間,建聖安宮供祀媽祖,在天后宮原址另建

福德殿供奉土地公43。

永安福德殿的祭祀組織採爐主制,主要祭典為農曆 8 月 15 日,每年土地公聖誕,

以擲筊方式產生正、副爐主各 1 名,首事 4 人,負責年中祭事。永安福德殿在土地

公聖誕時,仍保有「乞發財金」借土地公錢的習俗。

43

2004 年 5 月,范光漢訪談。

Page 2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70

2. 永樂福德祠

民國 35 年,永樂地區(頂鹿寮)花生、玉米、甘藷等農作物,受到嚴重蟲害,

農民損失慘重,乃發起修建土地公廟。

民國 36 年,由村民李雲添獻地,風水師徐常慶堪地擇日,修築一座不到一平方

公尺的水泥小廟,立石為土地公,上書「福德正神」,供村民膜拜。民國 84 年,始

由村民郭清塗從臺北縣三峽鎮烘爐地土地公廟迎回一尊土地公神像,恭祀在廟中。

民國 85 年,村民聚資,在原址重建,始有今貌。

永樂福德祠的祭祀由爐主負責,每年土地公聖誕擲筊產生爐主,負責第二年祭

典,祭典原在農曆 10 月舉行,民國 64 年,部落公廟聖安宮建廟之後,謝平安戲亦

在農曆 10 月舉行,為避免與聖安宮的謝平安戲撞期,乃改在農曆 8 月 15 日舉行。

永樂庄民約有 60 戶,閩、客混合居住,每逢土地公祭典日,不分閩、客,該年生子

之村民,都有送「新丁粄」之俗44。

3. 永興福德祠

永興福德祠位於永安村臺 9 線新、舊省道交會處。永興位於永安農場南側,民

國四十年代起,自謀生活退伍的榮民(支領一次退休俸,未曾接受退輔會就養、就

業等安置者)聚居形成的聚落,後來雖有本省人移入,但居民仍以外省榮民居多。

44

2003 年 12 月 16 日,李逢勝、李銀寶訪談。

Page 2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71

民國 55 年永興庄民林貫澤、高落成(均為閩南人)發起建廟,由庄民與比鄰的

永安農場(永德)的榮民,合力捐建一座木造瓦房於庄中(前鄉長龔有恆家宅附近),

供奉福德正神,成為庄中居民信仰中心。

民國 83 年,由於福德祠原建築老舊,廟瓦呈現風化,而且臺九線新、舊省道交

會處附近車禍頻傳,庄民為祈求平安,乃由蔡瑞通、林萬居兩人發起重建,由龔黔

雄獻地,在現址重建,84 年落成45,庄民並組雷震壇管理委員會,負責廟事。

4. 永隆永德亭

永德亭位於永昌至永隆間產業道路北側的水田中,為永隆地區閩、客漢人信仰

的福德祠。永隆本聚落以阿美族為主,多信仰天主教,閩、客漢人約 10 餘戶,則散

居在臺 9 線省道西側,漢人雖少,未建福德祠之前,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已脫離永

安(下鹿寮)的祭祀組織,組有拜天公的爐主組織,每年卜出爐主、首事,負責上

元祈福、下元還(完)福的祭典,地點隨「天公斗(爐)」在值年爐主家宅舉行,庄

民頗感不便,乃由羅吉養等人倡議建土地公廟。

永德亭由臺東市的不在地地主劉存天捐地,民國 63 年 12 月動土興建,64 年 1

月 29 日竣工,廟名以「永隆的福德正神」之意,取名為「永德亭」。由於永隆地區

漢人少,當時經濟狀況不佳,捐建的除本部落的漢人 15 戶外,尚包括庄民在鹿野、

武陵、花蓮、關山、池上等地的親朋好友。永德亭主要祭典為農曆正月十五日上元

45

「永興福德祠新建碑文」;2004 年 4 月徐國科訪談。

Page 2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72

祈福、十月十五日下元完福拜天公,由爐主組織負責,每年下元十月十五日子時卜

出新爐主、首事(4 名),正月十五日上元時交接,永德亭除建廟落成最初三年外,

甚少演戲46。

5. 高台福德祠

高台福德祠在戰後初期即已存在,原址在吳清山製茶廠旁邊的大榕樹下,墾民

立石板為神祭拜土地公,約在民國 37 年,庄民蘇益記等人倡議建廟,遷到工廠後方

茶園旁,由村民捐資另建一座約一公尺高的小廟,並雕刻土地公金身崇祀。由於位

置偏僻,出入不便,民國 78 年,由蘇月華獻地,在高台往臺 9 線省道部落出口處,

再建新廟,79 年農曆 8 月 13 日安座入火,並開始有爐主祭祀組織。

高台福德祠祭典在農曆 8 月 15 日,由祭祀組織爐主與首事 5 人負責題緣金,每

年都有演戲酬神,祭祀之後,尚有值年爐主辦桌宴請村民的「食會」之俗。近年來

為方便村民,祭典都選在中秋節前後的星期假日,夜間並舉行卡拉 OK 歌唱比賽,

娛神娛人。高台福德祠在土地公聖誕時,仍保有「乞發財金」借土地公錢的習俗47。

(五)鹿野村的福德祠

鹿野村公眾信仰的福德祠共有五座:鹿野福德祠、火車站前福德祠、水源地福

德祠、四維福德祠、和平福德祠,其中以火車站前福德祠歷史最久,鹿野福德祠祭

46

2003 年 12 月,羅時健訪談。

47 2004 年 5 月,蘇益記訪談。

Page 3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73

祀圈最大。此外在和平與四維兩聚落間的和平圳、和平大排旁,以及鹿鳴溫泉酒店

內,亦各有私人所建的福德祠。

1. 鹿野福德祠

鹿野福德祠約建在民國 45 年,由盧萬生、邱振郎、莊阿石、黃河、鄧阿龍等人

倡議修建,當時為一簡易磚造小廟。民國 62 年,因原有小廟年久失修,乃由時任鹿

野村村長的吳文通倡議重建,村民 133 人捐獻現款、水泥重建,民國 46 年洪允印、

朱八田、吳松濤等人捐獻戲臺,69 年福德宮與天上聖母(媽祖會)的值年爐主、首

事再捐建衛浴設備。

鹿野福佑宮媽祖廟未建之前,鹿野福德祠曾為村民信仰中心,早期的平安戲與

媽祖戲都在福德祠前的廟埕舉行,其祭祀圈約為鹿野村 11~28 鄰,涵蓋鹿野街肆,

建廟之初祭祀圈尚包含今日的龍田村。

鹿野福德祠主要祀典有二:農曆 1 月 15 日拜天公祈(起)福、10 月 15 日完(還)

福(平安戲),早期 2 月 2 日土地公聖誕尚有乞平安龜、發財金及食會的習俗,約

在 30 年前停止,今已無土地公聖誕的特別祭儀48。

鹿野村未建福德祠之前,即有「天公會」的組織,負責拜天公祈福、平安戲還

福的祭典,「天公爐」輪祀在爐主家,福德祠興建之後,兩個祭祀組織合而為一,

每年選出正、副爐主各 1 人、首事(頭家)10 人,共 12 人,除負責平安戲、福德祠

48

2005 年 2 月,盧墨卿訪談。

Page 3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74

水電費的勸募外,尚須輪流負責土地公廟晨昏點燈燒香,初一、十五祭拜及環境清

潔工作,每人一個月,首事若因故不能執行,則須繳 1200 元,交由爐主雇人代為執

行49。

2. 鹿野火車站前福德祠

大正 8 年(1919),臺東製糖會社修築卑南(臺東)至里壠(關山)間鐵道完工,

在鹿野移民村附近設立鹿野驛,逐漸形成街肆。在日治時期,即有村民在今臺 9 線

省道,後來的金鐘戲院後方,一棵老土柚樹下立石為神,上書「鹿野福德正神」,建

一小廟供奉,俗稱火車站前福德祠,成為鹿野街肆居民與鐵路員工的信仰對象。

民國 47 年鄉民郭金鐘在鹿野街肆興建戲院,原有福德祠被遷到鹿野車站後東方

俗稱「瓦窰」的林大江的土地上,仍為不到 1 平方公尺的磚造小廟,民國 60 年,林

奎腸、劉鴻基等 42 人集資 9 千餘元,增建拜亭,民國 63 年 9 月,涂慶恩等人倡議

整修,始雕塑福德正神神像。遷建後的福德祠,信仰圈僅限於鹿野村 2 鄰鐵路局宿

舍員工約 20 戶,及瓦窰居民 3、5 戶。民國 80 年代後,鐵路運輸業衰微後,員工他

遷離去,站前福德祠的信仰僅存瓦窰居民涂耀祖、黃琦真、邱木林等數戶,雖然每

年尚維持農曆 2 月 2 日、8 月 2 日兩次祭典,但已無任何祭典組織50。

49

2005 年 2 月,徐麒峯訪談。

50 2004 年 4 月,涂耀祖訪談。

Page 3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75

3. 水源地福德祠

水源地福德祠位於鹿野村高台坑(北口坑),在省道臺 9 線北端進鹿野處,至

遲光復初期,即由當地居民涂有興等人倡建,民國 55 年再由涂鎮榮、鄧丁文、涂鎮

輝、鍾鳳元、莊文陽、莊宗明、涂鎮松、李源昌等人出資、出工重建,並雕刻土地

公金身。

水源地福德祠的祭祀圈以高台坑的居民為主,大致在鹿野鄉公所以北,鹿野村

13 鄰ㄧ帶。主要祭典為農曆 10 月中旬的做福(謝平安、平安戲),每年公卜產生爐

主,負責祭典事宜。水源地福德祠建廟之後,高台坑居民不再參加鹿野全庄性的土

地公廟與謝平安的祭典,水源地福德祠曾設有土地公錢供信徒借貸。

水源地福德祠右後側,在臺 9 線省道旁,設有ㄧ座「石洞坑」(石敢當),民

國 60 年代,當時鹿野鄉尚為臺糖甘蔗原料區,甘蔗採收期常有搬運甘蔗的牛車往來

產區與火車站集貨場之間,曾有ㄧ位準備訂婚的少女在訂婚當日在此與牛車擦撞而

被輾斃,此後此地時常不淨,村民乃集資建石敢當碑以避邪,取其諧音為石洞坑51。

4. 和平福德祠

和平原名擺仔擺,原為阿美族部落,戰後漸有少數漢人移入,從事農業活動,

約在民國五十年,當時約有八戶漢人,為祈求平安,乃集資興建一座水泥磚造的小

廟,供奉土地公,後來,漸有阿美人崇祀。民國 91 年,蔡煥耀、楊耀瑞、洪其祥、

51

2004 年 5 月,許閃、涂黃成妹訪談。

Page 3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76

沈丁鑽等人發起重建,9 月 19 日(農曆 8 月 13 日)入火安座。捐款建廟的約有三十

人,其中阿美族佔十三人,和平福德祠已成漢、原共同信仰。

和平福德祠主要祭典為農曆 8 月 15 日土地公聖誕,設有祭祀組織,每年擲筊產

生爐主一名,頭家三名負責年中祭祀52。

5. 四維福德祠

四維原名老吧老吧,本為阿美族老吧老吧社生活領域,日治時代已有閩、客漢

人移入,從事農墾,散居在今新鹿鳴橋與老吧老吧橋間,形成聚落。民國 56 年 7 月

間,隨行政區之調整,鄉公所變更其地名為四維。民國 80 年間,由於新鹿鳴橋興建

與公路的拓寬,農產品展售中心、餐廳、商店、販厝逐漸出現,形成約有二、三十

戶的聚落。

約在民國四十年代初,當地的漢人墾民約七、八戶,為祈求農墾平安順利,曾

集資搭建一座簡易鉛板厝,雕塑土地公金身供奉,後來再改建為鐵厝。民國 88 年,

因原廟太窄,土地公金身又常失竊,乃由黃有喜、彭雲光捐地,莊榮卿捐獻金身,

庄民集資重建,11 月初動工,第二年元旦落成安座。

四維福德祠主要祭典為農曆 8 月 16 日,庄民組有土地公會,每年擲筊產生炉主,

負責年中祭事,庄中仍保有「新丁粄」的習俗,每年出新丁(生男孩)的庄民,必

52

2004 年 10 月,蔡拍明訪談。

Page 3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77

須以「紅龜」(粄)敬拜土地公,並分贈庄民,庄民必須包紅包回贈,以祝嬰兒順

利成長53。

(六)龍田村的福德祠

龍田村公眾祭祀的福德祠共有五處,除設在本聚落東、西兩端的龍田福德祠、

九戶仔福德祠外,五十戶仔、湖底、馬海(馬背)等小聚落,亦各建有福德祠。此

外在紫熹山莊附進公路旁,以及憶柏飯店內,亦有私人所建的福德祠。

1. 九戶仔福德祠

日治時期大正 11 年(1922)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為解決種植甘蔗的勞力不足問題,

開放內地人移民的鹿野村,招募本島人移入種植甘蔗,但仍不准本島人進住內地人

移民村,僅能在鹿野移民村東、西兩側,形成九戶仔、五十戶仔兩個聚落。

九戶仔福德祠位於鹿野街肆進入龍田村處,因此又稱「庄頭土地公廟」,日治

時期移民曾在現址立石為神膜拜,祈求平安。戰後才建造一座水泥磚造小廟,內立

刻有福德正神的石碑供奉,原僅九戶仔(第二鄰)居民膜拜。其他的村民則拜龍田

福德祠,後來移民漸增,九戶仔與龍田連在一體,才雕刻金尊膜拜。約在民國 60 年

代,居民為著方便,重新劃分土地公的祭祀圈,龍田村 1-4 鄰成為九戶仔福德祠的祭

祀圈。民國 82 年,庄民許馨文因出售附近一塊土地獲利頗豐,發願為土地公建新廟,

乃結合潘永豐、張森烘、宋金木等人,重建福德祠。

53

2004 年 10 月,許代妹訪談。

Page 3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78

九戶仔福德祠並無祭祀組織,早期廟務與祭典由張森烘負責協調,民國 92 年,

張森烘逝世後改由宋金木負責54。

2. 龍田福德祠

約在大正 12 年,本島移民在庄頭大樹底下(今五十戶福德祠所在),立石為神,

祀奉土地公,第二年以竹子搭屋保護,建一簡陋土地公廟。稍後在通往湖底的庄尾

附近,居民另建一座約 1 平方公尺的磚造瓦房的小廟,供奉土地婆,據耆老林錦章

回憶,當時夜間點燈(煤油燈)的工作,多由其與邱雲海負責。日治末期皇民化運

動,兩座小廟曾被日本警察破壞。

戰後鹿野村日本移民被遣送回國,很多五十戶仔本島人移入移民村,為祭拜土

地公,乃集資雕刻土地公神像,在原五十戶土地公廟所在引火,到鹿野溪與卑南大

溪交匯處過火後,迎至鹿野神社祭祀。民國 47 年崑慈堂建廟時,再移至部落西側現

址,另建一座水泥瓦頂小廟,民國 83 年,村民倡議重修,始成今貌。由於位在部落

西側,因此又稱「庄尾土地公廟」。

龍田福德祠組有管理委員會,平時由楊昌德、許春天負責管理,每年農曆 8 月

15 日福德正神聖誕時,則由爐主組織負責,每年由全庄筊出一個鄰為爐主,負責祭

典事宜。民 60 年代,因在部落東側九戶仔另有福德祠,龍田村民為祭祀方便,將土

54

2004 年 8 月,張林金目訪談。

Page 3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79

地公的祭祀圈一分為二:大抵以龍田國小為界,國小以西(5~12 鄰)屬於龍田福德

祠,以東側(1~4 鄰)屬於九戶仔福德祠55。

3. 馬背福德祠

馬背位於龍田村西北方,因位於高台山與鹿鳴山之間的河谷中,地形有如馬背

而得名,昭和年間,始有閩、客、平埔族人開發此地。馬背福德祠位於聚落入口處

東 33 號鄉道旁,至遲在光復前後,已有村民在部落東北緣大樹底下,立靈石為土地

公膜拜。民國 38 年,恆春半島滿州鄉民陳石頭移墾馬海,始將靈石移至家宅附近,

建簡易小廟崇祀,久之成為馬海居民共同信仰,約在 10 餘年前,整修廟宇時才雕塑

神像。

馬海福德祠設有管理委員會,祭祀則由爐主組織負責,農曆 8 月 15 日為土地公

聖誕,當年「出丁」的必須以新丁粄祭拜土地公,並分送在左鄰右舍。據村民稱馬

海的土地公頗能「興外庄」,常有外地人因靈異現象前來祭拜56。

4. 湖底福德祠

湖底屬龍田第 14 鄰,曾為布農族咾吧咾吧舊社所在,日治時期布農族離去後臺

東製糖會社拓墾為田園,戰後西部農民逐漸移入,才形成為聚落,現有居民約 25 戶,

除 2、3 戶為客家人外,其餘多為彰化縣二林、竹塘、溪洲等地的閩南人。民國五、

六十年代鳳梨栽培最盛時曾有 5、60 戶,當時行政區域曾編成 3 個鄰。

55

2004 年 3 月,龍田社區活動中心耆老訪談。

56 2004 年 8 月,陳石頭夫人訪談。

Page 3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80

湖底福德祠建於民國 38 年,原為約 3 公尺平方的水泥磚造小廟,由於當時農村

經濟欠佳,僅立一塊刻有福德正神的石碑供奉,民國 55、56 年間開始雕金身供奉,

原址在蔡世澤家宅後方,民國 82 年因道路拓寬,才遷到上方坡地改建。

湖底福德祠的祭典在農曆 8 月 15 日中秋節,設有爐主組織,每年擲筊產生一位

爐主、3 位頭家負責。早期庄民曾組有土地公會負責祭事,民國 65 年以後因社會變

遷而取消。湖底福德祠原設有土地公錢,借給庄民抒困,年息 1 分,民國 89 年間因

被人倒債而取消。

湖底福德祠的門聯:「龍施甘雨山原間,田植嘉禾萬物豐」、「湖寬可許萬民

聚,底大能容百物生」,將「龍田」、「湖底」鑲在對聯中,頗負巧思。祠內左、

右壁上,各貼有「剪刀、尺、石秤」等符,象徵土地公要求庄民處事、交易必須公

正57。

5. 五十戶福德詞

日治時代五十戶仔移民為祈求平安曾在聚落南緣大榕樹下立一石頭以為土地神

膜拜,戰後石頭土地公逐漸被榕樹樹圍逐漸擴大而被包在樹中,庄民乃集資在樹下,

另建一座水泥磚造小廟,廟內立一塊刻有福德正神的石碑供奉,民國六、七十年間

才雕刻土地公金尊供奉,約在民國 80 年,因廟年久失修,遇雨即漏,庄民再度集資,

重建福德祠。

57

2004 年 8 月,蔡世擇訪談。

Page 3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81

五十戶仔庄民組有土地公會,每年農曆 8 月 15 日土地公生日擲筊產生爐主一

人,負責年中祭祀。主要祭典原來在農曆十月還福(謝平安)時舉行,民國 92 年起

改在中秋節土地公生日舉行,尚保有食會(祭典之後爐主辦桌宴請會員)之傳統58。

第二節 聚落庄廟

日治時期,鹿野地區漢人聚落雖已形成,由於人口不多,經濟困苦,村民無力

建廟,直到戰後,自由移民持續移入,經濟較為改善,始有聚落庄廟產生。

鹿野鄉是縱谷地區庄廟數量最高者,共有七座,分布在漢人的主要聚落。(參見

表 4)

鹿野鄉庄廟的形成甚遲,都在戰後,民國 50 年代之前,僅有的景豐協天宮、龍

田崑慈堂、永安天后宮(聖安宮前身),都是簡易的平房建築,都在 60 年代重建,

廟堂的建築均很樸實。鹿野福佑宮、新豐聖豐宮甚至遲至 80 年代之後才修築完成,

這兩座庄廟,建築雖較華麗,但多在硬體工程完成後先舉行安座入火,再持續施工,

到民國 92 年後才全部完工,再舉行落成慶典,施工期長達 10 餘年。鹿野早期農村

經濟不佳,聘不起建築師設計,很多廟宇,諸如協天宮、福明宮、崑慈堂與源聖宮,

都是由曾任鹿野鄉公所建設課課長的徐國章設計施工,福明宮的倡建、設計、監工

更是由他承擔。徐國章的設計特色,頗為簡明,都是單殿式,廟分為一宮二殿,中

58

2004 年 8 月,陳炳容訪談。

Page 3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82

央宮為主祀神,兩側殿為同祀神,在鹿野鄉庄廟的建築史上,徐國章具有一定的地

位。

表 4:鹿野鄉庄廟概況

庄廟名 創建 年代

(民國) 主祀神 共 祀 神 祭祀圈 主要祭典 備 註

景豐 協天宮

37 關聖 帝君

五榖先帝(神農大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關平、周倉

景豐 新豐(由帝君會代表參加祭典)

關聖帝君聖誕 原稱關帝廟,民國 65 年重建,改稱協天宮

龍田 崑慈堂

47 瑤池 金母

天上聖母(媽祖)、釋迦牟尼、玄天上帝、中壇元帥、臨水夫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龍田地區

媽祖聖誕、金母聖誕、收冬戲(謝平安戲)、浴佛節

民國 71 年重建

永安 聖安宮

50 年代

天上 聖母

神農大帝、濟公活佛、玄天上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永安 永樂

媽祖聖誕、中元普渡、中壇元帥聖誕、收冬戲

原稱天后宮,民國 65 年重建後改稱為聖安宮

瑞源 源聖宮

53 玄天 上帝

關聖帝君、孚祐帝君、司命真君、天上聖母、中壇元帥、三寶佛祖 (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觀音菩薩、神農大帝、三奶夫人

瑞源、瑞隆兩村(含瑞源本部落、新良、二層坪、后湖)

玄天上帝聖誕、中元普渡、宮慶及收冬戲

前身為「覺文善堂,民國44 年成立,53 年建廟時定名為源聖宮,69 年擴建三寶殿」

瑞和 福明宮

69 年 天上 聖母

神農大帝、李府千歲、關聖帝君、中壇元帥

瑞和本部落(含庄底、七戶仔)

媽祖聖誕

鹿野 福佑宮

81 年 天上 聖母

神農大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鹿野村 (鹿野、和平、四維)

媽祖聖誕、神農大帝聖誕、中元普渡、宮慶紀念日兼謝平安

81 年完成初步硬體工程, 93 年完成廟頂等工程

新豐 聖豐宮

84 年 天上 聖母

神農大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新豐 媽祖聖誕 83 年完成初步硬體工程, 92 年完成廟頂等其他工程

余光弘曾就臺灣地區各寺廟的主祀神明作調查研究,歸納出自民國 46 年至 70

年之間,除田頭田尾的土地公外,最多的十一類神明次序完全一致,依序是王爺、

觀音菩薩、天上聖母(媽祖)、釋迦牟尼、玄天上帝、關聖帝君、保生大帝、三山

國王、中壇元帥、神農大帝、清水祖師等59。鹿野鄉各庄廟的主祀神明,除瑤池金母

外(瑤池金母為新興宗教,大多以分堂、神壇呈現),都涵蓋在此十一類中,唯在

排序上稍有不同。

鹿野鄉的庄廟主祀神明,依序是媽祖四座,玄天上帝、關聖帝君、瑤池金母各

一座,媽祖廟超過半數,此外龍田崑慈堂、瑞源源聖宮亦祀有媽祖,崑慈堂在寺廟

59

余光弘,1982,〈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53 期,頁 80。

Page 4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83

登記中主祀神雖登記為瑤池金母,但庄民的媽祖信仰早於金母,堂中祭典亦以媽祖

聖誕最為隆重,瑞源地區,早期亦組有「媽祖會」祭祀媽祖。

鹿野鄉媽祖信仰最為普遍的原因,除了臺灣地區的媽祖信仰是全球華人地區最

為普遍、媽祖的神格較高(在臺灣民間信仰中,幾乎可與觀音菩薩或西王母娘娘同

等)、媽祖的功能多元化(不僅是海上守護神,更可捍災禦患、解旱降雨、驅除蟲

害、治療瘟疫,對農民及農作影響很大)等臺灣地區共同因素之外,應與建於日治

時期的關山天后宮曾是縱谷地區漢人共同信仰中心有關,戰後初期,「媽祖戲」盛

行於縱谷地區更是主要因素。

戰後初期,鹿野地區農民持續移墾,經濟較為困苦,不僅無法建廟,甚至無力

雕塑神像,但為祈求平安順利,卻又求神若渴,因此所謂「媽祖戲班」應用而生,

商人組成戲團,雕塑媽祖神像,到各聚落「允戲」(招攬生意),每逢媽祖聖誕,

應庄民之邀,帶著媽祖神像到聚落搭壇、演戲,供庄民膜拜,庄民不僅可滿足信仰

之心,亦可娛樂,庄民因而組成「媽祖會」,公卜產生爐主、頭家負責此一盛事。

鹿野、瑞和地區,未有媽祖神像,就有媽祖爐主組織,瑞和耆老曾指稱「媽祖是跟

戲籠仔來的」。60此一現象,亦曾出現在池上鄉萬安、新興、關山鎮電光等地。

若有將各庄廟的主祀神、同祀神合併統計,鹿野地區各庄廟中,所供祀的神明,

除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外,最前面的神明,依序是中壇元帥 7、媽祖 6、神農大帝 6、

60

2004 年 3 月,福明宮耆老訪談。

Page 4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84

關聖帝君 3、玄天上帝 3、釋迦牟尼 2。中壇元帥各庄廟都有,依慣例臺灣庄廟都設

有五營,由中壇元帥鎮守中營,鹿野鄉各庄廟均設有內五營,因此各廟都祀有中壇

元帥,具有守護庄廟、聚落之意,媽祖的信仰,除景豐協天宮外,其他各廟都有。

較特殊的是除龍田的崑慈堂外,各廟都祀有神農大帝,神農大帝的崇祀在縱谷地區

特別顯著,縱谷地區最早的廟宇、建於清代的池上保安宮,即以神農大帝為主祀神,

關山鎮的天后宮、中月宮亦有供奉,此與撰者在嘉南平原的觀察,大異其趣,嘉南

平原雖是臺灣的米倉,供祀神農大帝的庄廟並不多。根據民國 47 年臺灣省文獻會的

調查,臺灣地區以神農大帝為主祀神明的廟宇,以苗栗縣、屏東縣等客家人分布地

區最多,以農業為主的縱谷地區,苗栗、屏東兩縣客家人移墾甚多。根據劉還月的

研究,神農大帝與三山國王、義民爺同為客家人三大信仰,臺灣的客家地區,幾乎

每一鄉鎮都有一座以上的神農廟,尤其是在拓墾困難的山區,在稱呼上,大多稱作

「五谷先帝」而少稱「神農大帝」,神的形貌也相當統一,都為赤膊,下身為樹葉,

手持稻穀的坐相,鮮少有其他的扮相。61鹿野鄉神農大帝的信仰,從稱呼與形貌來看,

應該是受到客家移民的影響。臺灣庄廟的一般建制,左右側殿,分別供奉福德正神

與註生娘娘,在鹿野鄉,遵循此建制的僅有龍田崑慈堂,永安聖安宮、瑞和福明宮、

鹿野的福佑宮、景豐協天宮、新豐的聖豐宮則以神農大帝取代福德正神或註生娘娘。

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民間信仰主祀神明排名第一的王爺廟,在鹿野鄉並未出現,在

庄廟中列為同祀神的王爺,也僅有瑞和福明宮的李府千歲。

61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族群與信仰》,頁 214,224。

Page 4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85

五營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一環,各地庄廟都設有五營,五營又分為外五

營與內五營,西部傳統聚落的庄廟,大多有外五營的配置,中營設在廟前方,由中

壇元帥鎮守,為五營的總指揮,東、西、南、北營分設在聚落邊緣的四個角落,分

別由張、劉、蕭、連等元帥鎮守,象徵替主神鎮守地方。鹿野鄉的庄廟,僅有鹿野

福佑宮、新豐聖豐宮兩座較晚興建的設有外五營,且僅設在廟前一處,號稱外五營,

其他庄廟則僅設內五營。

民國 92 年起,鹿野鄉公所接受代表會代表林金真建議,編列預算,主辦全鄉公

廟聯誼、聯合遶境活動,利用秋收農閒之餘,由各聚落公廟輪流承辦,第一年首由

新豐聖豐宮負責,第二、三、四年由龍田崑慈堂、瑞和福明宮、鹿野福佑宮承辦,

已成鹿野鄉宗教盛事62。

(一)景豐協天宮

景豐又稱阿緱寮,原名義安庄(大埔庄),為今鹿野鄉在清代唯一由漢人與平

埔族人拓墾的聚落。日治之初,移民離散,大正 7 年(1918)墾首張義春號的後代,

將土地賣給阿緱街的吳臥龍,由其招募新移民開墾,故改稱為阿緱寮,後因生活不

易,移民再度離去63。直到昭和初年,新地主臺南州善化人楊石吉在此設立樹薯工廠,

招募同州農民 7 戶移入,才再逐漸形成聚落。今約有居民百餘戶,除少數客家人外,

大多為閩南人,多來自雲林、嘉義、宜蘭等地。

62

民國 95 年由鹿野福佑宫主辦,配合媽祖聖誕選在農曆 3 月。

63 江美瑤,1999,〈鹿野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頁 179。

Page 4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86

根據日治時期就已移居新七腳川的耆老莊謙鈿的說法,日治時期新七腳川已有

供奉關聖帝君的帝君廟,廟址在今新源路林猛仔家宅附近,為竹造茅草屋,成為新

七腳川、阿緱寮、加拿典等地移民信仰對象,皇民化運動時,帝君廟被拆,神像被

送到新良的三寶佛廟集中,準備燒毀,後來被移民偷回,藏匿在加拿典的荒埔中,

戰後庄民再迎回供奉,建廟時帝君扶乩擇地,才選在景豐建廟64。

另據阿緱寮地區的說法,關聖帝君係乩童出身的宜蘭籍陳姓移民,從故鄉礁溪

協天宮分靈而來的神明,在家供奉,由於當時醫療落後,村民常至陳家求神問事。

久之關聖帝君逐漸成為瑞豐地區居民的共同信仰65。

民國 37 年,阿緱寮(景豐)、新七腳川(新豐)、大埔尾(瑞和)等瑞豐村的

居民,首度聚資,由帝君扶乩擇地,在今瑞豐社區活動中心現址建廟,廟名武聖廟

(亦稱關帝廟),為戰後鹿野鄉最早建立的寺廟。

民國 64 年颱風過境,武聖廟被毀,信徒發動重建,在景豐出身時任鄉長的陳坤

籠極力奔走下,解決土地問題,以合建老人活動中心的名義,向臺糖公司租用土地,

在原廟旁重建,新廟為歇山式二樓建築,樓下為老人活動中心,樓上為協天宮,依

三川門分三殿,中殿協天宮,左為神農殿,右為福德殿,民國 65 年 10 月入火安座。

當時捐款建廟的地區包括景豐、新豐、瑞和等聚落,即整個行政區瑞豐村的漢人聚

落。民國 75 年信徒大會通過,正式改名為協天宮。

64

2004 年 3 月,莊謙鈿訪談

65 2004 年 2 月,吳清榮訪談。

Page 4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87

協天宮主祀神明關聖帝君(帝爺、帝君),共有三尊神像,除原日治時期的老

帝君外,民國 37 年,建廟時又從雲林縣四湖鄉參天宮迎回一尊神像供奉,稱為二帝

君,民國 65 年重建時,再增雕一座鎮殿帝君神像。協天宮同、陪祀神有五穀(谷)

先帝(神農大帝)、福德正神、中壇元帥(哪叱三太子),配祀神關平、周倉,約

是民國 65 年重建時所增祀。協天宮正殿上方,建有天公壇,供奉玉皇大帝神位,每

逢農曆正月九日玉皇大帝聖誕,供信徒膜拜。

建廟之後,協天宮的祭祀圈包含瑞豐村景豐、新豐、瑞和等漢人聚落,每年農

曆 6 月 24 日關聖帝君聖誕出巡,都會繞境全村。祭祀組織為正爐主 1 名,副爐主 6

名,除正爐主必為景豐庄民外,副爐主則景豐、新豐、瑞和各 2 名,負責各部落題

緣金(樂捐)之事。後來由於瑞和地區人口日益增加,民國 57 年 10 月,便自瑞豐

村析出,獨立設村,民國 71 年福明宮建廟之初,尚持續為協天宮的關聖帝君題緣金,

直到 70 年代中晚期,才退出協天宮的祭祀圈。民國 81 年新豐另建聖豐宮,唯協天

宮的 4 名值年副爐主中,新豐仍保有 2 名,兩村互為奧援66。

協天宮雖建於景豐,但新豐的信徒卻組有「帝君會」參與祭典,民國 40 年農曆

6 月,新豐的庄民為著參與協天宮帝君的聖誕,由薛乾通、莊阿苟、曾碰知、林祥化、

謝火旺、袁契清、林媽魯等人發起,組成「帝君聖誕會」,由會員每人捐新臺幣十

元,交給爐主負責購買牲禮祭品,祭拜帝君,祭典之後,「辦桌」請會員「食會」。

第二年更由會員每人捐出花生一包(60 臺斤,折成現金 174 元),作為基金,共有

66

邱彥貴,2001,〈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88。

Page 4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88

32 戶參加,除保留母金 10 包外,其餘供會員借貸,每借ㄧ包,須付年利一包,會員

借貸須由會員作連帶保證人。每年所得利息除提供 4 包給爐主當辦桌費用外,其餘

平均分配給會員當作紅利。民國 48 年,會員咸認為利息過高,才逐漸下降為每借ㄧ

包、年利半包,58 年再降為每借ㄧ包、年利 25 臺斤。「帝君會」的會員,目前尚有

16 位,除ㄧ位由新豐遷到景豐的蔡姓信徒外,都是新豐的庄民67,新豐的「帝君會」

除為祭祀組織之外,早期尚兼具農村互助會組織的功能。

(二)新豐聖豐宮

新豐位於瑞豐村,原名新七腳川,明治 41 年(1908)花蓮阿美族「七腳川社」

抗日事件後,族人被迫遷移,其中 120 戶 349 人被迫遷到大埔尾附近開墾荒地而形

成新七腳川新聚落。後因受到布農族馘首威脅,族人逐漸他遷而消失,取而代之的

是臺東開拓會社招募的移民與自由移民,戰後之初,閩、客漢人約有 40 餘戶。

約在民國 40 年,從嘉義縣東石鄉移墾的農民約有 10 戶,因新豐聚落尚無神明

可供奉,乃由嘉義縣東石鄉移民林瓦倡議,村民集資 3000 元,在嘉義縣朴子鎮雕塑

天上聖母神像一尊,先在東石鄉港口宮寄祀半年,再迎回庄中,輪祀在信徒家中(以

日計),約在民國 42 年,始成立爐主組織,每年媽祖聖誕,以擲筊方式,產生爐主,

媽祖開始輪流在爐主家祭祀68。

67

2004 年 4 月,莊謙鈿、袁明貴、袁國展訪談。

68 2003 年 12 月,林水福訪談。

Page 4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89

除媽祖信仰外,新豐庄民尚與景豐、瑞和兩庄民共祀景豐協天宮的關聖帝君,

民國 71 年瑞和另建福明宮後,新豐庄民自覺也應有一座公廟,約在民國 80 年,由

於庄民種植的食用紅甘蔗價格不錯,經濟改善,於是由葉寶山倡議,由葉寶山、陳

順長、吳秦德、李自謙、高仁寶、曾坤榮、蕭本篤、葉建興、林金真、柯丙丁、莊

謙鈿、莊瑞光、林猛仔、蘇仁宗、袁明貴、黃添祿、陳儀隆等人組成籌建委員會,

推動建廟事宜69,民國 83 年動土,84 年底完成初步硬體工程,同年農曆 11 月 11 日

安座入火,民國 92 年,廟頂、廟門、鐘鼓樓等工程陸續完成,同年農曆 11 月 19 日,

再舉行完成大典。

聖豐宮所需工程費,除歷年來媽祖爐主組織結餘款百餘萬外,其餘多由村民樂

捐,除新豐外,尚及景豐等地。新豐因有鹿野農場的農莊,因此外省榮民住戶,亦

曾捐款贊助建廟。

聖豐宮除主祀媽祖外,尚有同、陪祀神明神農大帝、註生娘娘、中壇元帥、福

德正神,除神農大帝、註生娘娘是在入火安座時在臺東市雕塑外,中壇元帥是從臺

南縣新營鎮太子宮,福德正神是從屏東縣車城鄉福安宮分靈而來70。

聖豐宮主要祭祀為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聖誕之前,會有擇日返回東石鄉港

口宮的進香活動,聖誕之日,尚有出巡繞境活動,聖豐宮設有鼓陣,約 6~7 人,由

村民組成。

69

廖中勳,2004,〈新豐聖豐宮傳奇〉,《鹿野花園月刊》,創刊號。

70 2003 年 12 月,林水福訪談。

Page 4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90

(三)瑞和福明宮

瑞和原稱大埔尾,為瑞和村最大漢人聚落,昭和年間由臺東開拓會社私營移民

與自由移民聚居形成,戰後劃為瑞豐村的管轄範圍,由於寶華山的開發與西部移民

持續移入瑞和聚落,使得人口日益增加,民國 57 年自瑞豐村析出獨立設村。瑞和自

開庄以來,便以客家人所佔的比例最高71。

戰後初期縱谷地區,聚落庄廟甚少,除少數土地公廟外,移民較乏信仰對象,

於是戲班雕祀神明,到處招攬聚落庄民迎神演戲之風形成,其中以雕祀媽祖的關山

德高班、玉里金寶班等戲團較著。瑞和福明宮建廟之前,村民為祈平安,常在媽祖

聖誕,聘請供奉媽祖的玉里金寶班等戲團,到聚落演戲酬神,已有「媽祖會」的爐

主組織72。民國 55 年,庄民陳萬予發動募捐,交由值年爐主鐘萬章等人前往北港朝

天宮進香,迎回媽祖金身一尊,回村供奉於鐘萬章宅,瑞和村始有媽祖神像。鐘萬

章去逝後,聖母歸為公有,輪祀爐主家。

由於媽祖無固定場所安奉,庄民祭拜,諸多不便。於是在民國 69 年,由徐國章

倡議,聯合徐振武(縣議員)、楊天貺(鄉民代表)、林焱(村長)、廖盛宗、陳

萬予(爐主)等人,發起籌建媽祖廟,7 月 15 日召開全村信徒大會,推選徐振武、

徐振光、潘金龍、蔡伯、楊錦貴、楊天貺、林添進、黃欽友、江良基、林焱、簡西

東、陳萬予、李祥炎、江欽祥、陳文等 15 人為委員,陳木貴、鍾源欽、黃元盛為候

71

江美瑤,1999,〈第八章 鹿野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頁 167。

72 2004 年 3 月 23 日福明宮耆老訪談。

Page 4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91

補委員,成立福明宮籌建委員會,共推徐振武為主任委員、林添進為副主任委員、

徐國章為總幹事,同年 10 月 19 日動土,由徐國章設計,瑞源村民陳清涼承包初期

工程,包括:一宮二殿(中為福明宮,左、右各為神農殿、千歲殿)、辦公室、儲

藏室各 1,共 50 餘坪,總工程費 130 萬元。71 年 4 月 8 日竣工,4 月 16 日(農曆 3

月 23 日)入火安座,85 年再增建拜亭。

福明宮主祭祀神明為天上聖母,除原有從北港分靈而來的媽祖金尊外,建廟時

再增雕媽祖鎮殿金身(恆春金佛國雕刻舖黃水柱雕刻),同祀神有神農大帝、李府

千歲、關聖帝君等神明,關聖帝君由景豐協天宮分靈而來,李府千歲原係民國 64 年,

村民陳萬予從雲林縣東勢鄉保安宮分靈而來,原祀奉於家宅,建廟時獻出歸公。民

國 81 年,因五營須有中壇元帥鎮守,再增雕中壇元帥金身,並為神明修面整裝73。

福明宮採管理委員會制,由信徒大會選出管理委員會,每三年改選一次。祭祀

組織為正、副爐主各 1 名,首事 9 名,每年在媽祖聖誕,由擲筊產生。爐主全村公

卜,以往首事分 4 區(依東西南北四角頭)卜出,後因人戶漸少,由四區漸次削減,

如今已不分區74。福明宮尚須負責瑞和福德祠祭典,另有福德正神的值年正、副爐主

各 1 名,首事 6 名,在土地公聖誕時公卜產生。

福明宮主要祭祀典為媽祖聖誕,每年農曆 3 月,多會擇日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

民國 92 年首度組團赴中國大陸湄洲祖廟進香。進香返村後,均有繞境活動,由於建

73

徐國章,〈福明宮沿革〉碑文。

74 邱彥貴,2000,〈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89。

Page 4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92

廟之初,曾從寶華山慈惠堂迎回一面金母令旗祀奉,因此繞境時尚須到寶華山慈惠

堂交香。福明宮為舒解庄民經濟困境,尚有標借「題緣金」之俗,以萬元為一標,

六個月為一期,每年農曆 7 月、12 月底信徒大會時標借,以解庄民經濟之急。

(四)瑞源源聖宮

民國 41 年,自臺北移居的高樹林與涂清源,從臺東市醒世堂迎回一尊北極玄天

上帝,在家奉祀。民國 44 年由信徒毛清水等人接引,借人家厝開鸞濟世,組「覺文

善堂」,並加入道教會,由毛清木主持,楊長源為堂主,陳福氣為正乩,簡涒浪、

林茂山、洪文良、邱圳盛、劉順喜、張修全等為乩童,王進、陳面為法師,陳玉順

為監鸞,男女鸞生十數人。除以玄天上帝為主神外,另增雕三恩主公(關聖帝君)

一尊協助濟世。由於香火日盛,民國 52 年,毛清木決定建廟,乃獻出現今廟址土地

使用權,由於當時瑞源地區人口不多,籌款不易,後由信徒楊同興發動,先建一座

水泥磚造平房,民國 53 年入火安座,正式命名為源聖宮。由於廟堂未稱完整,民國

62 年,信徒陳金波再度發動募款重修,除整修內部外,並增雕玄天上帝、關聖帝君、

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等四大鎮殿金身,稱四恩主公,左右兩室另祀有神農大帝、註

生娘娘75。

源聖宮祀奉的神明,尚有司命真君、孚佑帝君、天上聖母、陳靖姑(三奶夫人)、

中壇元帥(太子爺)等,大多在覺文善堂時代即已祀奉。此外較具歷史特色的是祀

75

源聖宮,〈源聖宮史誌〉碑文;民國 69 年三寶殿完成後神農大帝移祀新殿,左殿改祀媽祖。

Page 5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93

奉於二樓的三寶佛祖,根據耆老所述,此三寶佛原為日治時代建於新良的三寶佛寺

所供奉,二次戰爭期間,日人欲改變本島人信仰,加緊推動皇民化運動,將原廟毀

棄(廟址即今鳳凰山妙修禪院),三寶佛被送至關山寺(原天后宮,皇民化運動時

期,被迫改為關山寺,祀奉三寶佛,戰後始恢復為天后宮)集中。民國 67 年有詳知

內情之村民,發動要將三寶佛迎回,但為關山天后宮拒絕,前後三次交涉,並經當

時鹿野鄉長徐振武從中斡旋,方才獲得關山天后宮同意,以擲筊方式取得佛意應許,

請回源聖宮祀奉,卻又引起瑞源、新良兩地,祀奉於源聖宮或於新良舊址重建兩派

信徒之爭,最後再以擲筊請示佛意,決定在源聖宮安奉76,於是村民積極發動興建三

寶殿。民國 69 年,林沐生、李玉佐、李柯郎、陳發祥、江德祿等組成籌建委員會,

推陳金波為主任委員,由徐國章設計,徐真鳳監工,鳩工庇材,於同年農曆 11 月 11

日竣工,並舉行入火安座大典,此後便以此日為源聖宮建廟安座紀念日。源聖宮二

樓中殿祀奉三寶佛祖,左右兩殿為觀音殿、神農殿,分別祀奉觀音菩薩、神農大帝。

民國 80 年代,源聖宮再於廟埕左側,雕祀龍神。

源聖宮的祭祀組織非常完整,設有正、副爐主及十組首事,負責瑞源地區公眾

祭祀。約民國 60 年代中期,瑞源地區居民決議將全區分成 10 組,作為祭祀組織的

基本單位,大體而言,第 1-7 組為瑞源街區,第 8 組為退輔會墾區的圳頭,第 9 組為

新良與二層坪,第 10 組為阿美族部落后湖,除負責源聖宮的玄天上帝誕辰祭典與收

冬戲外,靠北側的第 1-5 組尚須負責自木坑移下的源隆福德正神的祭祀,第 1-8 組,

76

林韻梅,1996,〈源聖宮〉,《臺東縣寺廟專輯》,頁 99。

Page 5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94

即廣義的瑞源,則須共祀瑞源本地的源泉福德正神,新良、二層坪、后湖各有福德

正神,不在此例77,此外正、副爐主及十組首事尚須負責后湖公墓萬善祠的祭典。

源聖宮全庄性的祭典有三次:

(1)源聖宮玄天上帝農曆三月初三聖誕。

(2)七月十五日中元普渡,包括后湖公墓萬善祠祭典。

(3)十一月十一日源聖宮落成紀念日兼收冬戲。

三月初及十一月十一日依例都演大戲,且恭請轄內源隆、源泉、新良、二層坪、

后湖等 5 處福德正神前來看戲。收冬戲當晚不分組而依筊數卜出負責明年三次祭典

的正、副爐主(不限族群,圳頭的外省籍榮民、后湖的阿美族人,都曾擔任過爐主),

但首事則按組別,各組卜出一名,以利緣金的就近勸募。此三次盛大的祭典由 12 位

年度執事推動全庄執行,另外上元與下元的祈福與完福儀式則由委員會辦理78。

源聖宮建廟之後仍延續覺文善堂時代的鸞堂組織,每逢農曆 3、6、9 日開鸞濟

世,供村民問事,至民國 80 年代末期,因老乩生逐漸凋零,新乩尚未養成,才暫告

終止。

源聖宮設有五營將,康、趙元帥文武陣、鼓陣等民俗陣頭。進香活動採「進三

停三」方式(連續進香 3 年,再停 3 年),每年 3 月 3 日玄天上帝聖誕之前,擇日

77

邱彥貴,2001,〈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89。

78 邱彥貴,2001,〈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90。

Page 5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95

前往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坑受天宮(玄天上帝)、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

臺南縣新營太子宮(中壇元帥)進香,民國 82 年再增宜蘭縣頭城協天宮(關聖帝君),

進香返村之後,均有繞境活動。

民國 84 年,李國強等青壯輩接掌管理委員會後,將源聖宮祭典與民俗藝文、地

方農特產品結合,除該年為期 4 天的安座 15 週年舉行慶祝民俗藝文活動外,更於民

國 90 年 10 月,以擲筊方式取得「中國道教玄天上帝宏道協會」同意,在源聖宮舉

行臺灣地區玄天上帝「飛天得道聯合慶典」,參加廟宇達 120 多座,該次聖誕,時

任行政院農委會主委的陳希煌,更將鹿野地區生產的良質米,命名為福鹿米,為鹿

野鄉的農業開創新機79。

(五)永安聖安宮

聖安宮的媽祖,村民稱為湄洲媽,原係戰後初期,村中一位名為「會仔」的婦

女所供奉,後轉售給開金仔店(銀樓)、來自北港暫居庄中的戲班頭,後因其生意失

敗而欲遷離時,永安地區村民乃合資購得,將媽祖留下,組成媽祖會(最初組成的

媽祖會會員不限於永安地區),以擲筊方式,產生爐主,輪祀於爐主家中。民國 50

年代初期,村民集資在原日治時代鹿寮神社所在(今永安老人會會館),建造一座約

10 坪大的水泥平房供奉,並增雕一尊媽祖神像,廟名為「天后宮」。民國 65 年,私

79

2004 年 4 月,李國強訪談。

Page 5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96

祀中壇元帥的乩童林居盛,扶乩時奉太子爺指示建媽祖廟,乃倡議建廟,組委員會,

籌畫建廟事宜,同年農曆 4 月,新廟落成安座入火,廟名稱為聖安宮80。

聖安宮除主祀神媽祖外,同祀神明尚有中壇元帥、神農大帝、濟公活佛,陪祀

神有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主要祭典有四: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7 月 15 日中元

普渡,9 月 9 日中壇元帥聖誕,10 月 15 日謝平安,各有爐主組織負責四次祭典。

聖安宮建廟之初,募款範圍達於全鄉,現今祭祀圈則僅限於永安村頂、下庄(永

樂、永安),丁錢(樂捐性質、末限額)限於兩聚落內,但繞境則及於全村,故永隆、

高台、永興等聚落的居民亦自由前來題緣金,年度四次祭典的正、副爐主、頭家,

資格亦限於永安、永樂的居民81。

(六)龍田崑慈堂

約在民國 42 年之前,從臺北移居龍田村的林文定,曾在家宅供奉媽祖、佛祖釋

迦摩尼等神明。村民常至林宅問事,久之媽祖成為龍田村主要信仰對象,由於設在

民宅,居民祭祀不便,於是村民在神社舊址,搭建竹構草房奉祀,稱為媽祖廟82。由

於龍田地區尚無公廟之前,村民有事祈神,亦常赴寶華山慈惠堂,頗為不便,因此

林文定等人,乃於民國 47 年 1 月 20 日,由寶華山迎回「瑤池金母」令旗奉祀,最

80

2003 年 12 月 16 日,李逢勝、李銀寶訪談。

81 邱彥貴,2001,〈第三章 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90。

82 2006 年 7 月,宋金木訪談。

Page 5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97

初祀於林宅,由於膜拜者眾,同年 4 月 15 日村民集資雕塑金母神像,在今址(原日

治時代鹿野神社)建廟,與媽祖合祀,稱為崑慈堂83。

最初之廟為簡易竹材建築,後因信徒日增,廟堂太窄,且年久失修,地方信徒

洪天居、張森烘等人倡議,重建並擴建前殿,成為兩進式平房。民國 69 年,地方士

紳更成立「改建委員會」,推村長陳清標為主任委員,張森烘、黃泉、洪允勤等人為

委員,村民集資重建,民國 70 年動工,71 年農曆 10 月 15 日謝平安戲時入火安座84。

崑慈堂主祀神明為瑤池金母,同祀神明有釋迦牟尼、天上聖母(媽祖)、玄天上

帝、臨水夫人、中壇元帥等,陪祀神有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同祀神中,釋迦牟尼

為鹿野村高台坑林姓村民獻奉,媽祖原為瑞和村民簡西東供奉於雷公火的料仔山、

玄天上帝為龍田村民洪連仕從彰化縣芳苑鄉後寮迎回祀於私宅,建廟時獻公之外,

其餘大多原林文定所私祀的。

崑慈堂主要祭祀為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4 月 8 日浴佛節、7 月 18 日金母聖

誕、10 月 15 日拜天公謝平安戲,除金母聖誕由管理委員會主辦外,其餘由爐主組織

負責。爐主、頭家的產生採「卜鄰制」,每年拜天公謝平安戲時,由村長就龍田庄 1-12

鄰間卜筊決定,以筊數最高之鄰為值年爐主組織,鄰長為爐主,「鄰腳」(鄰內戶長)

83

2004 年 3 月崑慈堂耆老訪談。

84 林韻梅、趙川明,1996,〈崑慈堂〉,《臺東縣寺廟專輯》,頁 95-96。

Page 5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098

則為頭家,各鄰輪流負責,至於 13 至 15 鄰,即五十戶、湖底、馬背三個聚落則未

參與爐主組織,但仍收戲金85。

崑慈堂曾向花蓮慈惠堂登記,除為龍田地區公廟外,亦屬慈惠堂系統,故又稱

「鹿野慈惠堂」。除設管理委員會外,尚設有堂主組織,堂主由金母乩童扶乩指定,

負責每年 2、3 月間赴花蓮慈惠堂進香事宜。崑慈堂歷任堂主有林文定、張森烘、洪

金印。86崑慈堂改建前母娘契子女多,如今多已亡故,故以往夜間在廟前多人「練身」

的情況已不復然,各地分堂紛紛前來參香的景況亦不多見87。

(七)鹿野福佑宮

鹿野村民很多為媽祖信徒,約在民國四十年,即設有信仰媽祖的爐主組織,每

逢媽祖聖誕,值年爐主必須設法迎請媽祖金身回村,供信徒祭拜。民國 63 年值年爐

主、首事陳萬好、林輝良、陳面等人,發起募捐雕粧金身,從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

福海宮分靈迎回媽祖神像,輪流在值年爐主奉祀。民國 77 年林英雄、施清淵、黃才

三等人倡議建廟,成立籌建委員會,委員 19 人,共推林英雄為主任委員,籌畫建廟,

民國 79 年,由曾任鄉長的邱雲海捐獻土地,該年農曆 3 月 12 日由媽祖、瑤池金母、

王母娘娘共同扶乩,勘地動工,民國 81 年完成基礎粗胚工程,農曆 9 月 9 日入火安

座88。

85

邱彥貴,2001,〈第三章 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90。

86 2004 年 3 月,崑慈堂耆老訪談。

87 邱彥貴,2001,〈第七章 教派與道場〉,《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210。

88 福佑宮,《福佑宮沿革》碑文

Page 5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099

建廟之前,村民曾在今日廟埕前方,興建一座鐵皮屋小廟,暫時供奉。新廟入

火安座之後,後續工程持續施工,陸續完成屋頂、廟內彩繪、九龍池、外五營、將

軍柱、門神裝置等。福佑宮在鹿野鄉寺廟中雖然興建較晚,但建築最為富麗堂皇,

工程由嘉義縣朴子市涂水樹設計,粗胚工程由鹿野鄉江德壽施工、剪粘由嘉義縣民

雄鄉匠師郭炳森施作,彩繪則由李志雄負責,從 79 年動土施工,至 93 年 5 月,才

完成大部分工程,再舉行天上聖母登龕安座紀念慶典。福佑宮從籌建到登龕安座,

都由林英雄擔任主任委員,92 年 1 月,蔡明和接棒。在新任主任委員蔡明和等人努

力之下,所有工程全部完工,並在 95 年農曆 2 月返回祖廟進香,23 日舉行落成大典,

並主辦全鄉公廟聯誼、聯合遶境活動。

福佑宮主祀神明為媽祖,同、陪祀神明有神農大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

生娘娘等,除開基的黑面三媽及從中國大陸湄洲進香迎回的大媽外,其餘的鎮殿媽

祖、二媽及其他諸神都是建廟時在臺東市唐山軒雕塑89。

福佑宮年中祭祀主要有四: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4 月 26 日神農大帝聖誕、

7 月 15 日前後的中元普渡、9 月 9 日媽祖成道、中壇元帥聖誕及宮慶紀念日,均有

酬神演戲,其中以媽祖聖誕最為重要,除慶典外,聖誕之前尚有環島或半島進香活

動,除返母廟彰化王功福海宮進香外,亦到交誼廟花蓮港天宮、蘇澳南天宮、雲林

大埤文英宮、苗栗竹南五榖宮等地參香。9 月 9 日不僅是宮慶紀念日,也是媽祖成道、

中壇元帥聖誕,慶典中並舉行謝平安的儀式,每三年更配合重陽節,擴大舉行慶祝

89

2004 年 5 月,訪談蔡明和。

Page 5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00

活動,此外尚有正月初九天公生祈福、安太歲點光明燈,以及十二月二十一日謝天

恩、謝太歲的法會90。

福佑宮的祭祀圈包含鹿野本庄、四維及和平部落的漢人,除四年改選一次的管

理委員會管理廟務外,祭祀則由爐主組織負責,每年媽祖聖誕時擲筊產生正、副爐

主一名、首事十名,負責年中祭事。

第三節 有應祠

有應公又稱萬應公、萬靈公、萬姓公、百姓公、萬仁爺公、聖公、聖媽、金斗

公、大墓公、眾客…等,有應祠則是祭祀有應公的小廟,廟為三面壁,無廟門,廟

內只有牌位無神像。林富士曾將有應公的來源分成四種:族群戰爭下的犧牲者、兵

戈擾攘下的亡魂、大自然反噬下的死者、被遺棄與被遺忘的死者91。臺灣的開發,端

賴民間的力量,早期為爭墾而發生的族群械鬥犧牲者、中法戰爭及臺灣割日抵禦外

侮的先民英魂,惡劣自然環境下的移墾社會客死者,天災、人禍橫死者,死後斷絕

香煙無人祭祀者,整地時挖出的無主骨骸,這些亡魂常被民間視為孤魂野鬼,島民

常建有應祠為之收祀,因此有應公廟遍及全臺各地,樹下、公墓、田邊、路旁、海

濱、村中,甚至街市中都可見其蹤跡,為臺灣最獨特的信仰,其數目與散佈在田頭

田尾的土地公廟相當。

90

2005 年 2 月,徐麒峯訪談。

91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頁 26-43。

Page 5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01

臺東的開發較遲,漢人移墾大約在日治晚期才有較安定的成長,當時的國家力

量已經強大,治安、衛生、交通等居住環境都已有一定的程度,相對臺灣西部早期

的移墾社會兇死的墾民很少,因此臺東縣轄內的有應祠並不多,其數目遠低於土地

公廟,根據撰者在民國 93 年的田野調查,鹿野鄉內的有應祠僅有三座:瑞源村后湖

萬善祠、鹿野村的萬善祠、瑞豐村新豐的萬善祠,僅后湖萬善祠有公共祭祀組織。

(一)后湖萬善堂

瑞源地區由於人口增加,庄民農墾或興建工程時常發現無主骨骸,民國五十二

年村民李玉進、李玉佐、李柯郎等人,發起建廟,在鹿野鄉第五公墓,建一座萬善

堂,立「萬善英靈之香位」,供奉無主骨骸。

后湖萬善堂村民稱之為百姓恩公,祭祀由瑞源源聖宮的祭祀組織負責,每年農

曆七月下旬舉行的普渡,都由源聖宮的值年正、副炉主及八位首事執行,為方便祭

祀的民眾能夠遮日避雨,民國八十年六月,村民陳發祥、黃欽昌、李玉進等人發起,

瑞源、瑞隆兩村居民捐款,建築一座約四、五十坪的拜亭92。

(二)鹿野萬善祠

鹿野萬善祠位於鹿野往鸞山的舊產業道路,由於鹿野村地近卑南大溪,時有洪

患,常有災民受害,尤其是民國 60 年的娜定颱風,被沖走十餘人,地方人士以為不

92

2005 年 4 月,徐真鳳訪談。

Page 5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02

淨,民國 74 年,時任村長的鄧富源乃倡議建廟,邀集鄉民 60 餘人捐資建廟,稍後

信徒宋應奇再捐建拜亭。

鹿野萬善祠主要祭典為 4 月 5 日清明節,並無祭祀組織,通常由鄧富源負責93。

(三)新豐萬善祠

新豐萬善祠約建於民國 45 年,廟址所在原為一位早期客籍墾民所有,客籍墾民

獨身移墾,未成家,死後無人奉祀,當地常有靈異現象,村民請媽祖扶乩,媽祖降

乩指示為之建廟,村民乃集資為之建一磚造小廟,廟內供奉牌位,上書:「客歸爺

之靈位」。

民國 86 年,村民袁明宗,準備參加乙等特考,向萬善公祈求保佑,結果高中,

乃重修有應祠。新豐萬善祠並無祭祀組織與公眾祭祀,每逢春節或農曆七月,村民

多會備妥牲禮祭品自行參拜94。

93

2005 年 4 月,盧墨卿訪談。

94 2004 年 4 月,吳秦德、莊謙鈿、袁明貴訪談。

Page 6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03

第三章 佛教

鹿野鄉的佛教寺院雖起源於日治時代昭和時期新良的三寶佛寺,但發展至為遲

緩,民國 56 年間,始有妙善寺的興建,之後又呈停滯狀況,到民國九十年代,才出

現興建佛寺風潮。

第一節 寺院

(一)鹿野苑妙善寺

妙善寺創於民國 56 年 8 月,開山者為釋深銓法師,釋深銓法師本名羅連財,鹿

野鄉人,開山之時,即以為釋迦牟尼佛得道後,首先傳法的道場在鹿野苑,深銓法

師開基之地,亦為鹿野,因而將寺名命名鹿野苑妙善寺。

妙善寺原為簡陋之鐵皮屋建築,祀奉千手觀音、準提菩薩,民國 82 年深銓法師

圓寂之後,因無人接替,曾荒廢一時,民國 84 年 12 月,釋傳妙法師應中國佛教會

臺東支會之聘,接掌妙善寺後始再啟山門95。

釋傳妙法師本名張明堂,臺灣嘉義人,受戒於臨濟宗高雄宏法寺釋開証法師,

曾在花蓮縣東大寺當家,民國 88 年間在鸞山經營山林事業的關山鎮人蘇昇興,經常

往來鸞山、鹿野、關山間,路過妙善寺時,常看到頭戴斗笠獨自在烈日下整修寺院

的傳妙法師,因緣認識而受感動,乃邀約瑞源、關山、鹿野等地佛教信徒 20 餘人,

95

林韻梅,1996,〈妙善寺〉,《臺東縣寺廟專輯》,頁 100。

Page 6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04

協助傳妙法師,招募義工、捐款、重建妙善寺,經多年努力,始奠定今日基礎,成

為鹿野鄉最具規模的佛寺,並參加大崗山義永法脈聯誼會,目前有 4 位僧侶常駐寺

中。

妙善寺主建築為大雄寶殿,民國 88 年 12 月請佛上座(落成),供奉釋迦牟尼、

藥師如來、阿彌陀等西方三寶佛,樓上為華藏世界(藥師殿),尚未完成,兩側各

有二樓建築,分別設有地藏王殿、聞思修書房、學生中心、講堂、閉關房、寮房等,

其中聞思修書房為圖書館,除藏有佛教經典外,亦提供鹿野地區學生自修讀書使用;

學生中心為學生禮佛之所,設有宿舍供來寺禮佛的師生使用;講堂對外開放,只要

不傷風敗俗、無商業行為,各界都可免費使用。傳妙法師出家前曾為裝潢師傅,寺

中所有木造家具,都出自法師之手,各有特色,極具巧思。妙善寺前尚有蓮花池,

面積約有 1 甲餘,共分 6 區,除種有荷、蓮外,並提供兩區給鹿野鄉公所,開闢為

生態園區。

妙善寺主祀觀音菩薩,年中祭典主要有:農曆正月 15 日獻燈、清明拔渡、2 月

19 日觀音聖誕、4 月 8 日浴佛節、6 月 19 日觀音得道、7 月 15 日超渡、12 月 24 日

圓燈等法會,其中以浴佛節及七月超渡較為重要。民國 93 年 5 月 22-26 日(農曆 4

月 4~8 日)間,為慶祝釋迦牟尼佛誕生 2548 年及傳妙法師出關(閉關 1 年又 49 天),

曾舉辦盛大的啟建孔雀明王法會。妙善寺的信徒以鹿野、關山、臺東等鄉鎮市為主,

Page 6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05

組有護法會,共有 300 多名信徒,協助建寺與弘法工作,在鹿野鄉現有佛寺中,妙

善寺與地方關係最為密切96。

(二)鹿野苑妙覺寺

鹿野苑妙覺寺位於鹿野鄉龍田村南二路,鄰近紫熹山莊,民國 93 年初,釋圓清

法師所創。

鹿野苑妙覺寺主祀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寺名緣

由於釋迦牟尼得道後,最先傳道的地點即為鹿野苑,寺又建於鹿野鄉,佛陀又有「正

等正覺」、「妙覺是佛」等的說法。由於正值草創中,妙覺寺的活動並不多。

(三)東臺少林碧峰禪寺

碧峰禪寺位於鹿野鄉永安村永昌阿美族部落西南側。

碧峰禪寺籌設者釋玄熹,本名董仲義,臺東縣人,民國 67 年間出家,受戒於臺

東市東禪寺一覺禪師。民國 72 年在臺東市創設一玄精舍,設有圖書館,以弘揚佛法。

民國 93 年 2 月,改名為一玄禪堂,開班授課,教人禪坐,為播大弘法,乃於 93 年

間,在永昌購地 3 分餘,籌建主祀釋迦牟尼的碧峰禪寺。釋玄熹熟精太極拳,弘法

之餘,尚致力於太極拳的推廣,曾應救國團臺東團委會、臺東商校、東海國中之邀,

教授太極拳97。目前佛寺正在改建中,預計在民國 95 落成。

96

2004 年 4 月,蘇昇興訪談。

97 2004 年 5 月,釋玄熹訪談。

Page 6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06

第二節 道場

(一)佛頂山龍巖精舍

佛頂山龍巖精舍為演證(法果)法師創設,民國 93 年農曆 9 月 11 日正式安座,

其修行法門是顯教、密教並行。

演證法師俗名龍秋梅,花蓮縣瑞穗鄉人,受戒於臺中市大覺院常覺法師。演證

法師顯、密雙修,從廣興、星雲法師接受佛法,從白教仁波切法師修密法,並赴西

藏,閉關三個月研修密法,曾在佛光山擔任講檀師,在臺北主持千圓光佛學會及千

圓光佛行事業中心,以放生、護生為主要弘法工作。

民國 89 年間,演證法師赴中國大陸南海普濟寺、慧濟禪寺的朝聖途中,心生感

應欲在東部建立道場。

民國 90 年至 91 年間,演證法師巡化全臺,從事放生、護生、路祭、山祭等弘

法活動,行至鸞山部落附近,發現一塊靈地,決定在此地建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道場,以弘揚佛法,乃價購此地,命名為佛頂山,展開建寺工作,道場命名為「千

光寺」,寺名緣於千光王靜住如來為觀世音菩薩講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有無量殊勝功德的典故。目前已完成整地,正進行植栽綠化工作。

Page 6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07

佛頂山龍巖精舍是千光寺籌建之初,暫時設在龍田村的道場,也是在鹿野鄉弘

法濟世的據點,在千光寺未建成之前,將不定期舉辦愛鄉關懷活動,諸如健康醫療、

家庭教育等諮詢工作,以及各項佛事、佛學共修課程98。

(二)莊嚴學佛會五輪塔道場

莊嚴學佛會係鹿野鄉瑞源村二層坪出身的在家居士廖儀興,在民國 80 年創立於

臺中市,設有莊嚴講堂與印經會,日前印贈佛經、善書已達七十二種,四百餘萬冊。

廖儀興自學出身,主修禪法,兼修密、淨,為弘揚佛法,為民消災祈福,提供

學佛者一處可以修道、休閒之地,乃於民國 87 年 7 月,在瑞源村二層坪自宅,籌設

五輪塔道場,並在中國福建蒲田、廈門等地,聘請名師石雕佛像,目前已完成十八

羅漢中的八羅漢、四大天王、文殊、普賢、彌勒佛、石獅、五輪塔等巨型石雕 50 餘

座,設置在道場,都用青斗石、漢白玉、花崗石等打造。

佛教中的五輪,是指地、水、火、風、空等形成宇宙的五大元素,又稱五智輪。

五輪塔是由印度龍樹菩薩所傳,經由開元三大士,傳給青龍寺惠果阿闍梨,再傳給

日本的空海大師,空海曾在日本高野山,建五輪塔護國,後來再由東密祖師馮寶瑛

傳回中國99。

五輪塔共分五層,由下往上,第一層地大,黃色四角形,第二層水大,白色圓

形,第三層火大,紅色三角形,第四層風大,綠色半月形,第五層空大,藍色水滴

98

2004 年 4 月,寬行、寬容法師訪談。

99 廖儀興,2001,《菩提寶塔》,頁 92。

Page 6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08

寶珠形。五輪塔每層皆有梵文,五大種子字,在地大層藏有開光供奉佛舍利子100。

五輪塔使用幾何圖案形象,造形具藝術性,除供佛門地子繞塔修行之用外,亦可供

一般遊客觀光。

五輪塔道場,主祀佛有尊勝佛母、千手觀音等菩薩,主要的活動有每年兩次的

火供、四次的放生,以及不定期的共修101。

(三)龍田陀羅尼學舍

龍田陀羅尼精舍屬於籌備中的中華慈航佛教會的系統,創辦人為圓覺法師,俗

名林慶明,臺南縣東山鄉人,自行學佛出身,在臺北五股鄉觀音山象鼻嶺創建達摩

洞,並籌備中華慈航佛教會,以照顧受刑人及精神病患為主要工作。十多年前,圓

覺法師開始在基隆、屏東、雲林、士林等監獄或看守所及臺東縣東成技訓中心弘法,

善化受刑人。平常除以「頭陀行」的方式,帶著信徒四處弘法、祭山、義務助人誦

經外,並在斗六、板橋、龍田成立道場,作為弘法的據點,因佛法有「唯心一動,

陀羅尼是法的總持量」的說法,所以取名為陀羅尼學舍。

為便利於東部弘法,民國 88 年間,圓覺法師在高台山向人租地建舍,後因土地

為國有財產局所屬,不准有建築物,因而遷到龍田南一路,民國 93 年在龍田光榮路

購買房舍,才遷到現址。

100

廖儀興,2001,《菩提寶塔》,頁 91-92。

101 2004 年 10 月,廖儀興訪談。

Page 6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09

龍田陀羅尼學舍,主祀三寶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圓覺法師每

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五,帶領信徒來到龍田,以此為據點,在臺東地區及東成技訓所

弘法102。

102

2004 年 10 月,圓覺法師訪談。

Page 6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10

第四章 新興教派

所謂新興宗教,根據董芳苑的說法,是戰後次年,民國 35 年在臺灣社會發展的

宗教,有三個範圍:(1)戰後為迎合臺灣民眾心理需求及寄托而在本地創立的新教

門;(2)戰後來自中國及國外的教門與近代宗教;(3)戰後發生於傳統宗教的新

現象103,諸如一貫道、天帝教、軒轅教、天德教、理教、天理教、慈惠堂金母系統

與勝安宮王母系統的母娘信仰、以及屬於基督教派的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新約

教會、教會聚會所等均可視為新興教派。新興宗教在鹿野鄉主要有西王母的信仰、

一貫道,以及屬於基督教派的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真耶穌教。本章僅敘述慈惠

堂金母系統與勝安宮王母系統的西王母信仰與一貫道,至於其他教派則在第九章敘

述。

第一節 西王母信仰

民國 37 年農曆 8 月 15 日(另說 38 年農曆 6 月 13 日)在花蓮市郊的田埔,原

籍苗栗苑裡的張煙攜眷前來花蓮居住,賣菜維生;張煙亡故後其妻思念亡夫,遂請

自苗栗前來的算命先生人稱「瞎眼添丁」者,企圖以「觀落陰」方式通靈,探知亡

夫在陰間的情況,當時在場的尚有房客蘇列東(烈東)等人,做法後蘇某突然「著

童」為西王母附身,告知大家「吾乃天上王母娘娘附身,欲在此駐蹕,解救人間ㄧ

切苦厄,宣化渡眾,勿相驚駭」。此後便是西王母藉蘇烈東之口,屢降鑾示,行醫

103

董芳苑,1986,《認識臺灣民間信仰》,頁 320-321,常青文化事業公司

Page 6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11

治病,靈驗異常,問事事靈,失物物歸,信仰的人越來越多,先收林久嬰、劉永江

為契弟,後又廣收契子,民國 38 年 1 月止,共收了 351 名為其效勞,成為「勝安宮

開堂基礎」。稍後因蘇烈東處理信徒紅包事,造成意見不同,遂分成為勝安宮與慈

惠堂兩個支系,比鄰各自建廟。104兩支系最大的區分是勝安宮稱「王母」,使用黑

色令旗,著黃衣;而慈惠堂則稱為「金母」,使用黃色令旗,著青衣。105

(一)王母(勝安宮)系統

勝安宮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北村里勝安 79 號,以己丑年(民國 38 年)農曆 6 月

13 日為王母娘娘下降駐蹕日,除主祀王母娘娘外,從祀天公(玉皇大帝)、地母、

陳靖姑、太白金仙、呂仙公(孚佑帝君)、楊戩、齊天大聖及諸天菩薩,最早經典

為《虛空會上王母養正真經》(簡稱《養正真經》),次為《無極虛空天上王母娘

娘消劫行化寶懺》(簡稱《行化寶懺》),其三為《無極虛空天上王母娘娘消劫救

世寶懺》(簡稱《救世寶懺》),現今各宮堂每日早上誦讀《行化寶懺》,中午及

傍晚為《養正真經》,《救世寶懺》則於神佛聖誕展頌上、中兩卷,完整的上、中、

下全卷,只有在三大祭典日:農曆 6 月 13 日王母下降紀念日、7 月 17 日王母聖誕、

10 月 18 日安座紀念日展頌106。

104

瞿海源,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人民誌宗教篇》,頁 996,「勝安宮開堂基礎」原文為「慈

惠堂開堂基礎」。

105 邱彥貴,2001,〈第七章 教派與道場〉,《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205。

106 同上註,頁 206。

Page 6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12

王母(勝安宮)系統教務的傳布,大多由公私廟壇迎回王母同祀,以王母為主

神而設的宮堂較少,至民國 88 年 1 月底,臺東縣僅有 4 處:臺東市修緣壇(光復路)、

王母堂(青島路)、卑南鄉的天吾堂(賓朗村十股)、鹿野鄉的瑞隆救世堂(瑞隆

村),其中修緣壇是以濟公、觀音菩薩與王母共為主祀神107。瑞隆救世堂金母、王

母並祀,進香時則往勝安宮進香。根據撰者的田野調查,民國 91 年 6 月,另有阿美

族人王瑗霞,在鹿野村和平部落溪埔設立懿慈宮,以王母為主祀神,王瑗霞兄長王

春雄、王清水亦為王母信徒,分別在桃園新豐、高雄草衙設立無極靈修院、無極玄

帝宮濟世,信徒亦以阿美族人居多,民國 94 年 3 月,兄妹三人合力在懿慈宮附近承

租的農地,興建「無極元靈修院」,以推廣原住民道教信仰,供信徒作靈修之地,9

月間曾舉行盛大法會,但因土地為國有,國有財產局禁止建廟而被迫遷離108。

根據花蓮勝安宮提供的檔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88 年 1 月底,臺東縣各宮廟壇

堂(包括各庄宮廟與私人廟壇)與勝安宮有聯繫者計 48 處,其中鹿野鄉有 5 處。民

國 83 年勝安宮舉行王母全臺大遶境活動,至臺東縣時,共有 13 處宫壇恭迎,鹿野

鄉寶華山慈惠堂、瑞隆救世堂亦參與其事109。

107

邱彥貴,2001,〈第七章 教派與道場〉,《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207。

108 2006 年 10 月,王瑗霞訪談。

109 同註 107。

Page 7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13

(二)金母(慈惠堂)系統

慈惠堂總堂於民國 39 年農曆 2 月 18 日開堂,主祀神為瑤池金母,陪祀神有孚

佑帝君、太白星君,另建有玉皇宮,奉祀玉皇大帝,每年有三大慶典:2 月 28 日堂

慶,6 月 3 日龍華會、7 月 18 日金母聖誕。慈惠堂所奉祀的經典為《瑤池金母普度

收圖解脫真經》,信徒身著青衣,以獨特的「練身」為修行法門,透過對金母的請

示來拓展新的傳播據點,發展甚速,至目前向總堂登記的已有將近 900 間。

臺東縣鄰近慈惠堂發祥地的花蓮,鹿野鄉寶華山的慈惠堂又是最早的分堂之

一,其地位僅次於花蓮總堂,因此慈惠堂分堂甚多。至民國 90 年 11 月,已有 23 處,

其中以臺東市 11 處、鹿野鄉 7 處為最多,信徒包含漢族、阿美族及卑南族。

根据撰者的田野調查,鹿野鄉至民國 95 年 5 月,慈惠堂系統的分壇至少有 13

處(參見表 5)其中以瑞源聚落(瑞源、瑞隆兩村)最多,計有 6 處慈惠堂分堂。鹿

野鄉的慈惠堂分堂多為神壇,具有廟宇建築形式的則已有4處。

Page 7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14

表 5:鹿野鄉金母信仰概況

名 稱 地 址 創建年代

(民國)

創建人

或堂主 備註

寶華山慈惠堂 瑞和村 46 簡丁木

鹿 野 慈 惠 堂 龍田村光榮路 47 林文定 即龍田庄廟崑慈堂

龍 田 慈 惠 堂 龍田村 59 莊永泉

光 榮 慈 惠 堂 瑞龍田村光榮路

隆 慈 惠 堂 瑞源村復興路 67 余慶福

慈 惠 救 世 堂 永安村中華路三段 83 楊玉英 阿美族

瑞 源 救 世 堂 瑞隆村瑞景路 85 郭一明 信徒以阿美族為主,現任堂主為吳玉蘭。

金 母 道 堂 瑞隆村瑞景路 74 凃忠雄

瑞德金母道堂 瑞源村文化路 70 陳永盛 阿美族

瑞 隆 慈 惠 堂 瑞隆村興民路 80 葉秋蘭

無霞紫雲天宮 瑞隆村圳頭 84 陳涂阿雪 原稱無極慈惠堂

功 興 慈 惠 堂 永安村永德路 89 王照蘭 阿美族

西 華 修 道 永安村永安路 95 林妤帆 88 年創於三峽

資料來源:撰者田野調查;邱彥貴,2001,〈第七章 教派與道場〉,《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207。

瑞源地近寶華山,很多村民早為寶華山慈惠堂的信徒,民國 67 年瑞源居民余慶

福從花蓮總堂領回懿旨及令旗,另創瑞隆慈惠堂,更累積不少金母的信徒,民國 85

年,余慶福去逝,其所設的分堂雖形同停頓,但其門下信徒亦有多人在瑞源另設分

堂,如瑞源金母道堂等。

鹿野鄉金母信仰系統中,堂主或信徒以阿美族為主的共有 5 處:瑞源救世堂的

創堂堂主雖為漢人,現任堂主其妻則是阿美族人,信徒亦以后湖地區的阿美族人為

主,並組有委員會協助堂務,較特殊的是救世堂金母、王母並祀,主祀神明雖為金

母,但進香的對象卻是勝安宮;功興慈惠堂設於永安村的永德農場,堂主為外省籍

農場場員的原住民妻子,信徒人亦有不少農場場員;慈惠救世堂已具有寺廟建築雛

Page 7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15

形,雖設在永安村的永隆,但卻少有當地信徒,信徒大多來自臺東市馬蘭的阿美族

人,由於市區地價較高,尋求建地不易,馬蘭的阿美族信徒乃來永隆購地建堂,慈

惠救世堂信徒有 20 餘人,每日輪流前來值日負責堂務。功興慈惠堂與慈惠救世堂進

香對象均為花蓮石壁慈惠堂。

較特殊的是晚近成立的西華修道院,不屬於花蓮慈惠堂系統,民國 88 年成立於

臺北縣三峽,95 年 1 月遷到永安村,以「修靈」、「渡靈」為主要工作,較少接受

信徒問事,往來合作亦以各地宮、壇為對象。

1. 寶華山慈惠堂

寶華山慈惠堂位於瑞和村大埔山,是臺東縣最著名的金母道場,其地位僅次於

花蓮吉安鄉慈惠堂總堂。民國 45 年(1956)間,簡丁木在鹿野鄉境海岸山脈造林 70

餘甲,建有草房數棟,次年秋天,蒙金母指示 8 月 1 日先請令旗安奉,後命名為寶

華山慈惠堂,由於該地山靈水秀,遂成修行聖地,雖幾經波折終成慈惠堂信仰中心,

110大埔山也因寶華慈惠堂而改名為寶華山。

簡丁木花蓮縣吉安鄉人,原為無神論之雜穀商,常往來於花蓮、臺東鄉間,向

農民收購穀物,後因身染皮膚病,百藥罔效而終日煩悶,其篤信金母的妻子游秀趁

機勸其信仰金母,並代其求金母指點,果獲康復,終至皈依瑤母,並成為母娘契子。

民國 45 年間,與陳清富、李璋麟、陳貴、楊珠妹等同道共同籌畫,創設寶華山慈惠

110

江憲燈,1979,《慈惠堂史》,49-50。

Page 7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16

堂,簡金木並任首任堂主,其後繼任堂主則有楊珠妹、陳清富,三人均為花蓮慈惠

總堂母娘飛鑾降乩指定的 50 名契子之一111。

寶華山慈惠堂主建築為一連棟式平房,約近百坪,正中央為無極殿,左右為道

場、辦公室。主祀神為金母娘娘,同祀神有玉皇大帝、木公(東華帝君)、關聖帝

君、地母娘娘等神佛。主要祭典有:農曆三月三日蟠桃聖會、六月三日龍華聖會、

七月十八日母娘聖誕、以及十月六日堂慶,其中以堂慶最為盛大,是日舉辦龍虎寶

懺、金真斗禮大法會,返山拜母的信徒常逾五千人。寶華慈惠堂設有管理委員會,

由全省信徒選舉產生,主要負責人為堂主,終身職,由金母飛鸞降乩指定。寶華山

慈惠堂有不定期的扶鸞活動,曾出版《無極妙奧寶藏》、《乾坤玄傳寶藏》、《太

極玄理寶藏》等鸞書。堂左側山麓之間,有一湧泉,終年不涸,被視為「龍喉甘露」,

水清甜美,常被視為神泉。

寶華山慈惠堂初期信徒以鹿野鄉為主,後逐漸遍及全臺,分布在各地的信徒達

1000 多處(以分出令旗為單位),每年返鄉祭拜母的信徒常逾萬人,原有殿堂不敷

使用,除已增建二樓原木禪房、五樓鋼筋禪房(未全完工)外、尚準備在堂前建一

面積三千坪的新殿,新殿計劃分為三殿:前為龍虎殿,供一般朝山客活動,中為凌

霄寶殿,靈乩拜山時使用,後為無極殿,供靈修者使用。

111

趙川明,1996,〈寶華山慈惠堂〉,《臺東縣寺廟專輯》,頁 93-94。

Page 7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17

寶華山的慈惠堂曾是鹿野鄉民信仰中心,鄉民逢年過節常上山朝拜,甚至迎回

令旗在家立壇供奉,鹿野慈惠堂(崑慈堂),龍田慈惠堂、光榮慈惠堂都是由寶華

山迎回令旗建堂的,鳳凰山妙修禪院的開山師父也曾是寶華山的信眾,主祀神明亦

為金母娘娘,鹿野村福祐宮建廟時也迎請金母、王母與媽祖共同扶乩堪地擇向。

2. 鹿野慈惠堂

鹿野慈惠堂即龍田庄廟崑慈堂,民國 47 年建堂時即稱為崑慈堂,卻以鹿野慈惠

堂的名義向花蓮的總堂登記。民國 69 年改建前母娘契子女甚多,夜間常聚集在廟前

「練身」,各地分堂紛紛前來參香,如今母娘契子女多已凋零,以往的盛況已不多

見。112目前雖仍有金母的契子女組織,負責在金母聖誕時的回總堂進香活動與慶典,

但以媽祖為主的庄廟性質更甚於慈惠堂。

3.龍田慈惠堂

龍田慈惠堂座落在龍田通往馬背的東 33 鄉道西側,位於聚落東緣,原為村民莊

永泉私設的家堂。據悉莊妻纏病多年,醫藥罔效,後來因信仰「瑤池金母」而癒,

加上崑慈堂的鸞生起鸞時亦常往莊宅,莊乃塑造金母金身奉祀,後因信徒日多,乃

於民國 52 年建堂,龍田慈惠堂雖不若鹿野慈惠堂(崑慈堂)規模大,但在為信徒醫

病方面頗有靈驗,信徒分布較廣,除龍田外,常有永安、卑南等地信徒前來祭拜。

龍田慈惠堂主祀瑤池金母,尚有同祀神明天上聖母、臨水夫人、藥師三娘、中

壇元帥、二郎真君等神明,主要祭典有:農曆 7 月 18 日「母娘」聖誕,2 月 20 日堂

112

邱彥貴,2001,〈第七章 教派與道場〉,《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210。

Page 7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18

慶法會,以後者較為盛大。往年除在母娘誕辰固定前往花蓮慈惠堂進香外,1月 15

日的臨水夫人聖誕,也常翻山渡海,遠赴屏東小琉球祖廟進香。龍田慈惠堂除設有

堂主外,尚有「王母會」的信徒組織,協助堂主處理堂務,亦有鸞生不定期扶鸞接

受信徒問事113。

龍田慈惠堂於 61 年 12 月 23 日重建完成,新堂為硬山式單殿建築,堂前設有牌

樓,形似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與一般慈惠堂相比,較為富麗堂皇。龍田慈惠堂由莊

永泉開堂,後由其次子莊瑞雄承父志接掌堂務,民國 60、70 年代,頗見盛況,因屬

會員制私廟,今因會員散去,呈現寂寞景況114。民國 75 年信徒登記時,尚有 48 人,

92 年鹿野鄉鄉公所辦理寺廟普查時,登記信徒僅存 15 人。

(三)鳳凰山妙修禪院

除慈惠堂金母系統、勝安宮王母系統外,鹿野鄉屬於母娘信仰系統的寺廟,尚

有鳳凰山的妙修禪院。

鳳凰山妙修禪院位於瑞隆村新良段丘上,即日治時代三寶殿佛寺舊址上,開山

師父為智能法師,本名張紹橐,彰化埔心人,曾為寶華山慈惠堂信眾。

據智能法師指稱約在民國 77~78 年間,他在寶華山服務,曾陪堂中師姐至瑞源

慈惠堂求乩解厄,竟得母娘降乩指示,囑其建廟,後來他回彰化縣埔心鄉鎮國宮上

香,巧逢廟中扶鸞,觀音菩薩借鸞生降筆諭,囑其在東方寶華山下建廟,於是重返

113

趙川明,1996,〈龍田慈惠堂〉,《臺東縣寺廟專輯》,頁 96-97。

114 邱彥貴,2001,〈第七章 教派與道場〉,《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210-211。

Page 7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19

鹿野,選擇新良三寶佛殿舊址,籌劃建廟事宜,民國 79 年 3 月正式開基,民國 81

年農曆 8 月 14 日入火安座,廟名因金母降旨,定為鳳凰山妙修禪院。

妙修禪院主祀神為無極瑤池金母,同祀神有太上無極聖祖,虛空地母慈尊,及

西方如來三聖。主要祭典有農曆 7 月 18 日金母萬壽日,10 月 18 日地母萬壽日,另

逢金母降旨,亦會舉行蟠桃盛會(3 月 3 日),龍華盛會(6 月 3 日)。妙修禪院所

祀奉的太上無極聖祖,據稱為金母、地母之母親,為金母系統唯一祀奉無極聖祖者。

妙修禪院並未參加慈惠堂堂主聯誼會,不屬慈惠堂系統,據智能法師指稱,瑤

池金母曾在臺灣降世駐蹕三次,第一次在花蓮勝安宮,第二次在鹿野寶華山,第三

次則在鳳凰山妙修禪院。妙修禪院重靈修,以宣化傳統道德為主旨,朝山信徒必須

素食,並無開堂濟世,接受信徒問事之活動,雖有扶鸞(不定期,由金母降旨,與

埔心鎮國宮合作),但亦以修道為主,妙修院前庭,立有無極旗,象徵人之本源,

信徒返山朝拜,必先拜無極旗,以示飲水思源。修禪院信徒遍及全臺,大多請令旗

在家奉祀,並無分堂之設立115。

第二節 一貫道

一貫道是明清以來,中國民間自創的重要教派之ㄧ,其道統雖以佛教的達摩禪

師為初祖,實則濫觴於明代九祖黃德輝所創的「先天道」,真正的教團組織則須從

清代的十五祖王覺一論起。光緒 3 年(1877)王覺一在山東益州創立「東震堂」,

115

2005 年 3 月,智能法師訪談。

Page 7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20

以真儒闡揚先天道義,由全真化轉趨儒教化,正式與「先天道」分道揚鑣。民國 8

年,十六祖柳清虛接掌道盤,依據《論語》「吾道一以貫之」,將東震堂改稱稱為

一貫道。民國 19 年張天然(成道後被奉為天然古佛,相傳為濟公活佛轉世,為普渡

眾生,所以「倒裝臨凡」再度投胎轉世)接任第 18 代祖,簡化教義文字為《道義疑

問解答》,改良儀式內容為《暫定佛規》,更主張「先得後修」,將傳統宗教、哲

學換成平易近人的一貫道,張天然與孫彗明(被稱為師母,相傳由月慧菩薩轉世,

民國 64 年歸空後被封為中華聖母)因各地仙佛臨壇批訓,要其合力共辦天道,一貫

道因而更大發展,中共取得政權時,一貫道已是遍佈大江南北的大教派116。。

戰後臺灣一貫道傳到臺灣,民國 35 年便有一組人到到臺南、臺北開荒設堂,因

其信仰起於本土,和臺灣信仰某些成分(扶乩、無生老母)可以相容,所以在突破

語言障礙後,便快速在臺灣蔓延開來。民國 37 年以後,大陸局勢不穩,很多道長、

前人、點傳師紛紛來臺,孫彗明也輾轉從香港來到臺灣,這些人的到來,不僅為臺

灣道場加注一股強大力量,一貫道的重心也轉移到臺灣。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一貫

道更走出臺灣,進入世界,至目前為止,一貫道已傳遍 45 個國家,民國 85 年 10 月,

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嚴然成為國際性的宗教組織117。

由於一貫道的求道與法會採取秘密儀式,加上佛教團體與中國孔孟學會為爭取

信徒與教義解釋權,不斷醜詆一貫道,一貫道備受政府與社會打壓,內政部更在民

116

林葛傳,2003,〈十二、ㄧ貫道〉,《宗教簡介》,頁 331-335;洪文寶,2002,《臺灣宗教閱覽》,

頁 48。

117 洪文寶,2002,《臺灣宗教閱覽》,頁 48。

Page 7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21

國 42 年 3 月引用「查禁民間不良習俗」的辦法,將一貫道列為邪教,常加以取締。

信徒只好化整為零,以家庭佛堂為發展據點,地下化的快速蔓延,民國 70 年時,便

有信徒 30-50 萬之多。各自開辦的結果,造成今一貫道場 13 組 18 支的分立局面。後

來因政局改變,國民黨不再ㄧ黨獨大,為選舉需要,開始拉攏一貫道,加上道親的

努力,政府終於在 76 年 12 月解除一貫道的禁令,正式核准「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為社團法人,隔年 3 月,總會正式成立,教勢發展更速,到 89 年 12 月,臺灣地區

加入總會的佛堂便有 3 萬間之多118。

臺東縣一貫道的信徒,主要的有寶光組的元德,興毅組的東興、南興,發一組

的崇德,基礎組的忠恕等,以寶光元德開荒最早,興毅組的道務最盛,道親最多,

發一崇德則建有池上鄉闡德宮與太麻里的至善宮兩座大廟119。

目前在鹿野鄉傳道的一貫道,至少有寶光組的元德、玉山支線,發一組的崇德、

晉德線,基礎組的忠恕線等,除發一組的晉德線設有道場外,其餘各組都為家庭佛

堂,目前至少有 10 處家庭佛堂,分別在鹿野、四維、景豐、永安,瑞源等地,以瑞

源最多。目前所知最早在鹿野鄉開荒的是寶光元德,民國 45 年黃茂坤創設高明佛堂

(高明寶宮的前身)後,即在鹿野鄉開荒,清口的道親蔡全、徐君分別在永安、景

118

洪孟君,2002,〈一貫道在台灣的發展〉,《臺灣宗教閱覽》,頁 48。

119 邱彥貴,2001,〈第七章 教派與道場〉,《臺東縣史‧漢族篇》,頁 207 頁。

Page 7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22

豐設立家庭佛堂,唯兩位道親歸空後已少活動,目前道親都到臺東市的高明寶宮求

道120。

興毅組的東興在民國 50 年代,即有前人到關山開荒設立臨時佛堂,由於開辦甚

早,求道者眾,現今縱谷地區中心佛堂設在關山,轄下家庭佛堂有 11 處,約在民國

六十年代末期,關山中心佛堂的點傳師到鹿野鄉開荒,先後在瑞源設立兩個家庭佛

堂,興毅東興在鹿野鄉的道親,主要在鹿寮溪以北。

發一的崇德線約在民國 63~65 年間,池上闡德宮的邱鴻飛點傳師到鹿野開荒,

目前在瑞源有一處道場,晉德線雖遲至民國 83 年間才到鹿野鄉開荒,卻是唯一在鹿

野鄉設有道場的一貫道。

(一)晉誠佛堂

晉誠佛堂屬發一祖的雲林縣莿桐鄉晉德道場,民國 83 年農曆 5 月 20 日晉德道

場的點傳師高雪金前來鹿野鄉開荒,在龍田村光榮路租借民房開設道場,不到一年

因家務繁忙須回故鄉照應,而由點傳師陳慶松接任,86 年底,陳慶松到泰國開荒,

87 年農曆 5 月,再由謝碧娥點傳師接任以迄於今。

由於道親日多,謝碧娥點傳師與道親陳玉欽、許翠燕、林進發、王玉花、邱阿

娥、林邱富美等人,組建堂委員會,籌建永久性道場,民國 88 年 9 月,由同是一貫

道的基礎組道親羅時健捐獻 5.5 分的現址土地,開始興建道場,90 年 2 月 20 日落成。

120

2005 年 10 月,「高明寶宮」張正德前人訪談。

Page 8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23

晉誠佛堂主祀明明上帝、彌勒佛,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會有道親前來獻果

求道,吟唱仙佛聖歌、講授佛規禮儀,每週六設有國學研究班,講授四書,每年紀

念日(農曆 3 月 9 日,為方便道親都會選擇 3 月 9 日前、後的星期日)設有複習班121。

121

2004 年 7 月,謝碧娥訪談。

Page 8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24

第五章 私廟及神壇

第一節 私廟

所謂私廟是指已具備寺廟建築型態,為私人所建,並供一般信徒朝拜或靈修的

廟宇。鹿野鄉的私廟有四座:

(一)鎮安宮

鎮安宮位於鹿野村高台坑,為一座加強磚造混凝土平房建築,雖無一般寺廟富

麗之貌,但在鹿野鄉公私廟中,不但興建年代較早,號稱鹿野鄉第一座媽祖廟,早

期亦曾是部分鄉民信仰中心。

鎮安宮原為家庭神壇,創建人涂有興,屏東客家人,日治時代遷居鹿野高台坑,

戰後曾建一座竹籠厝供奉關聖帝君神位。鎮安宮創建年代根據鹿野鄉公所〈九十二

年度寺廟登記表〉為民國 57 年 1 月,但根據掛在宮內牆壁上「中國道教協會臺東分

會」所頒的會員證書,至遲在民國 52 年 10 月即已存在。另根據臺東縣政府頒發的

寺廟登記證書,民國 53 年 6 月即已登記。據稱民國 60 年前後,鹿港天后宮媽祖出

巡全臺,曾在鎮安宮駐蹕一夜,次日起乩,要求在此分靈,涂有興乃發起建廟,62

年 4 月完成,鎮安宮乃改以媽祖廟為主祀神明122。由於廟內有乩童接受信徒問事,

香火一度鼎盛。從牆壁上掛滿鹿港進香活動,天后宮所回贈的錦旗來看,從民國 70

年(辛酉)到 76 年(丁卯)都有進香活動可證當時盛況。鎮安宮的信徒分布很廣,

122

林韻梅,1996,〈鎮安宮〉,《臺東寺廟專輯》,頁 100。

Page 8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25

根據民國 62 年捐獻神轎的信徒名單,遍及鹿野、瑞源、瑞豐、永安、關山、月眉、

臺東等地。

八十年代之後,由於鹿野、瑞豐、瑞和等地具有公廟性質的媽祖廟陸續興建完

成,鎮安宮的香火因而有逐漸衰退。民國 92 年鹿野鄉公所的寺廟登記資料,鎮安宮

登記的信徒僅有九人,幾乎都為涂姓家族親屬。

(二)東安宮

東安宮位於鹿野鄉永安村高台,民國 69 年,村民蘇天成所創建。蘇天成臺南市

人,日治時期在臺東從事營造工程,常在荒郊野外的工地搭建工寮居住,為祈求平

安,乃向今臺南市安南區海尾謝姓友人私祀的關聖帝君,祈回令旗,在工寮供奉。

民國 36 年因通貨膨脹,米價高漲,蘇天成的營造事業受挫,乃結束營造工作,舉家

遷到高台,從事農墾,關聖帝君的令旗隨之到高台,後因拓墾有成,蘇天成再為帝

君雕塑神像,並發願為帝君建廟。

民國 64 年蘇天成獨資開始建廟,建廟期間,蘇天成往生,其子蘇益記繼承父志,

持續建廟工程,聘請卑南鄉初鹿匠師楊高負責,69 年完成初胚,舉行入火安座。稍

後蘇益記邀鹿野村四維的許允條協助,與高台庄民共 8 人組成委員會,民國 74 年間,

繼續東安宮的裝飾工程,由於高台人口少,農村經濟欠佳,庄民捐款極微,東安宮

的後續工程幾乎都由蘇益記個人負擔,當年茶價高漲,蘇益記所種的烏龍茶收入頗

Page 8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26

豐,因而得以在 75 年完成所有工程,壁畫由鳳山匠師蘇天福、葉幸安、楊明進等人

負責,剪黏則由萬巒林幸發負責。80 年 5 月,再建金爐。

東安宮除主祀神明關聖帝君、配祀神關平、周倉外,尚祀有觀音菩薩,主要祀

典為農曆 6 月 24 日帝君聖誕,雖為私廟,並無爐主祭祀組織,但在帝君聖誕舉行祭

典時,幾乎全庄參加,演戲的戲金,也都由村民捐獻,每年農曆 10 月,高台的平安

戲,也常在東安宮舉行,東安宮雖為私廟,但已具有準公廟的性質。

東安宮採管理人制,民國 92 年登記的信徒代表有 17 人,廟為兩殿式,前為三

川殿,後為正殿,兩者間以廊道相連,規模雖然不大,但在鹿野鄉的廟宇中,最具

傳統廟宇建築特色。

高台的平安戲始於民國五十年代初期,地方年長者為祈求平安、豐收與感謝天

公(玉皇大帝)年來的庇佑,仍籌組天公會,在每年農曆 10 月中旬,做平安戲拜天

公。高台聚落的庄民,幾乎全為天公會的會員,每年產生一位爐主、4 位頭家(首事,

後來增加到 6 位),早期由會員公出購買仔豬,交由爐主、頭家飼養,隔年秋天拜

天公做平安戲,爐主養的豬作祭祀用,祭祀後豬肉平分為會員「吃平安」,頭家飼

養的豬,則出售換錢來做請戲班的戲金,以及買來年仔豬的費用。爐主、頭家飼養

的豬若超過 200 斤,則由公家賞給 2 包稻穀作獎勵。做平安戲時,幾乎全庄動員,

要忙上三天,第一天搭戲臺、第二天酬神演戲,第三天拆戲臺、料理善後。民國 70

年代之後,由於社會變遷,農家不再養豬,高台的天公會雖然仍在運作,但爐主、

Page 8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27

頭家不需要再養豬,做安平戲的費用改由村民自由樂捐,戲臺的搭、拆,也改為包

給專人負責123。

(三)延平宮

鹿野延平宮位於鹿野村中新路,該廟起源於「國姓爺神明會」,約在民國 40 年,

彰化縣二林鄉竹圍人洪拱、洪坤玉、洪志揖兄弟移居龍田村時,從故鄉帶來國姓爺

的香火在家祭拜,民國 42 年,由信徒集資,雕刻金尊,在龍田庄頭(九戶仔)福德

祠舉行開光過火儀式,並組成「國姓爺會」,約有會員 20 餘人,由會員擲筊產生爐

主輪祀,每年農曆 10 月,擇日演平安戲,並為國姓爺祝壽。洪坤玉為乩童、洪志揖

為法師,經常為村民辦事。

民國 83 年,國姓爺採洪文慶為新乩童,由於輪祀爐主家,信徒膜拜不方便,國

姓爺降乩擇地建廟,於是洪允印獻地,洪允印、洪允財等信徒 60 餘人,集資在今址

建廟,同年農曆 10 月 15 日舉行入火安座儀式,並增雕中壇元帥、福德正神陪祀,

主要祭典仍為農曆 10 月的平安戲。延平宮未建廟之前,國姓爺常往臺中縣東勢鎮慶

安宮等地進香,建廟之後已無進香活動。

延平宮國姓爺原為二林洪姓族人家神,據悉洪姓族人洪仲裕原在二林頂 插蚵

為生,曾在海邊拾獲一塊樟木,上書「開臺聖王鄭成功」,乃將樟木雕刻神像在家

123

2004 年 5 月,蘇益記訪談。

Page 8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28

供奉,後隨洪仲裕移居竹圍,久之成為村民共同信仰,竹圍村民組成「國姓爺會」

祭祀124。

(四)皇黃碧華山玉台靜心巖

約在民國 80 年,曾在寶華山慈惠堂靈修的臺南人陳錦志,在寶華山慈惠堂後方,

雷公火泥火山附近,承租林地建立道場,取名「皇黃碧華山玉台靜心巖」,皇黃寓

有三皇五帝之意。

靜心巖主祀神原為「鳳儀聖母」,聖母歸天後改祀「碧芝令主」,同祀神佛有:

仙皇、太上道祖、觀音、白雲聖祖、金靈令主、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等。靜心巖主

要活動為信眾靈修,每天都有四場靈修(6~7 時、11~12 時、17~18 時、23~24

時),信眾來自全省各地。靜心巖雖為茅草建築,又處荒山僻境,交通極為不便,

但固定常前來靈修的信眾,約有八十餘名。除諸神佛聖誕有簡單的祝壽儀式外,每

有仙佛指示,亦會到外地舉行法事,民國 95 年底,就曾奉示到日本舉行「火山疏導」

儀式。

第二節 神壇

所謂神壇,是指設壇於私宅,祀奉神明,供信徒膜拜、接受信徒問事的地方。

鹿野鄉的神壇,至民國 94 年 6 月止(不包含母娘信仰系統),共有 15 家。125

124

2006 年 5 月,洪允印訪談。

125 根據鹿野鄉各村村幹事的協助及撰者的田野調查,不包括母娘信仰系統的神壇。

Page 8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29

鹿野鄉除瑞源地區(瑞源、瑞隆兩村)因已有六家母娘信仰系統的神壇外,各

村的主要聚落都設有神壇,其中創設於七十年代之前的 5 家,目前接受信徒問事的

尚有 7 家。神壇多為本島漢人所設,創設人為阿美族的則有 1 家。(參見:表 6)

鹿野鄉的神壇,以景豐的龍州臺東帝爺壇及永安的雷震壇較具規模,兩者都有

外五營的設置,帝爺壇更組有管理委員會。早期鹿野地區醫藥不發達,社會經濟較

為落後,神壇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晚近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神壇有演變成平時

僅供信徒自由參拜,神明聖誕時邀集社區居民進香聯誼的趨勢。

Page 8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30

表 6:鹿野鄉神壇概況

名稱 地 址 主祀神明 創設年代 主要活動 負責人 備 註

聖武壇 鹿野村和平路 88 巷 3 號 五府千歲 民國 69 年 信徒問事,每年 3 月前往

鹿港、南鯤鯓進香 張 風

正發宮 鹿野村中新路 5 號 觀世音菩薩 信徒問事,2 月 19 日進香 張秀蘭

水漣宮 鹿野村 13 鄰 玄天上帝、觀音菩薩 民國 85 年 供信徒靜坐修身 許 閃

天元宮 鹿野村和平路 3 鄰 69 號 天上聖母、玉皇大帝 民國 80 年 家庭崇拜 黃初光 阿美族人

倉龍宮 鹿野村中新路 48 巷 22 號 木公老祖 民國 93 年 信徒自由參拜 林烈堂

興安堂 龍田村龍馬路 122 巷 5 號 玄天上帝 民國 53 年 信徒自由參拜 詹益松

北極殿 龍田村光榮路 256 號 玄天上帝 民國 60 年 信徒問事 譚木清 90 年代之後不再

接受信徒問事

神聖壇 龍田村光榮路 87 號 濟公活佛 民國 92 年 信徒問事 周家妃

關聖宮 龍田村 關聖帝君 民國 93 年 信徒自由參拜 黃萬松

有發宮 瑞和村 趙府千歲觀音佛祖 民國 90 年 信徒問事,每年 6 月、9 月

均有進香活動 林佑柯

設有委員會(9

人)

雷震壇 永安村永安路 372 巷 36

號 雷府千歲 民國 50 年代 信徒問事 戴春興

聖佛宮 永安村福鹿路 109 號 濟公活佛 民國 78 年 信徒問事 黃西義

新豐府 瑞豐村新豐新和路 290

號 張李莫千歲 民國 50 年代

信徒自由參拜、五條港母

廟進香 吳秦德

福安府 瑞豐村新豐新和路 270

號 福德正神 民國 70 年代 信徒問事 洪允財

龍州臺東

帝爺壇

瑞豐村景豐瑞景路四段

97 號 玄天上帝 民國 80 年代 信徒問事,3 月初進香活動 張用本

民國 91 年重建,

設有管理委員會

Page 8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31

第六章 基督教派

戰後曾在鹿野鄉傳教的基督教派,共有:基督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萬國聖

經研究會(耶和華王國見證人)、天主教、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民國

92 年曾設鹿野支會,旋於第二年撤銷)等,其中以萬國聖經研究會傳教最早,天主

教勢最大、影響最巨。

日治時代昭和年間,萬國聖經研究會日籍傳教人小坂在池上阿美族部落傳教,

已有很多族人信仰,後來逐漸在鹿野擺仔擺(和平)、大埔尾(瑞和)等阿美族部

落間傳布,並在部落建立小團體,戰後持續發展,極盛時期曾有三處教會。基督長

老教會,雖在日治時期鹿野地區已有人信仰,但僅限於漢人及平埔族人。

民國 38 年,真耶穌教開始在瑞源地區阿美族部落傳教,四十年代,基督長老教

會、天主教陸續傳入,至民國 49 年,臺灣省文獻會舉行的宗教調查,鹿野鄉的基督

教派已有教堂 10 座,遠勝於民間信仰的兩座126(參見表 7)。除長老教鹿野教會、

龍田天主教堂外,其餘都為原住民(阿美族人)所信仰。

表 7:民國 49 年鹿野鄉寺廟教堂概況

名 稱 地 址 創設年代 負責人

關帝廟 瑞豐村 23 鄰 91 號 民國 37 廖阿發

崑慈堂 鹿野村 24 鄰 95 號之 1 47 許允條、林文定

基督長老教會鹿野教會 鹿野村 5 鄰 45 號之 1 45 林安南

基督長老教會瑞源教會 瑞源村 20 鄰 22 號 40 陳忠勇

和平天主堂 鹿野村和平 15 號之 2 42 紀守常

126

劉枝萬,1960,〈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 卷 2 期,頁 232。

Page 8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32

龍田天主堂 鹿野村 25 鄰 90 號之 1 47 紀守常

永安天主堂 永安村 2 鄰 31 號之 1 47 紀守常

瑞源天主堂 瑞源村 16 鄰 163 號 48 紀守常

萬國聖經研究會鹿野分會 鹿野村 4 鄰 23 號之 1 45 高光福

萬國聖經研究會瑞豐分會 瑞豐村 2 鄰 21 之 1 號 47 陳正昭

萬國聖經研究會瑞源分會 瑞源村 23 鄰 18 號之 1 46 林宇明

瑞源真耶穌教會 瑞源村 21 鄰 215 號 38 陳順德

資料來源:1.劉枝萬,1960,〈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第 11 卷 2

期;臺東縣文獻委員會,1960,〈臺東宗教〉,《臺東文獻 第一卷第六期》,頁 89—90。

註:1.關帝廟即今景豐協天宮。

2.鹿野村在民國 50 年析分為鹿野、龍田兩村,崑慈堂、龍田天主堂都在今龍田村;瑞豐

村在民國 57 年析分為瑞豐、瑞和兩村,萬國聖經研究會瑞豐分會在今瑞和村瑞興社區。

第一節 天主教

明天啟 6 年(1626 年),西班牙佔領臺灣北部後,道明會墨西哥玫瑰會省的神

父馬地湼(Rev. Bartolome Martinez.)等七位傳教士隨軍來臺,在今基隆、淡水一帶

傳教,至少建立了十座教堂,開啟天主教在臺傳教史,崇禎 15 年(1642)西班牙人

被荷蘭驅逐,傳教士被遣送到巴達維亞,傳教事業遂告終止。清咸豐 8 年(1858),

英法聯軍之役,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開放西方宗教來華傳教。咸豐 9 年

( 1859 ),西班牙道明會士郭德剛( Femando Sainz O.P. )及洪保祿神父

(Rev.Angelbourull.O.P.)再度來臺傳教,以高雄前金及屏東萬金兩座教堂為基地,

主要在平埔族地區傳教,奠定天主教在臺灣的地位127。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對天主教抱持不干涉的放任態度,天主教得以在臺灣持續

發展,昭和 12 年(1937)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爆發,日人開始對宗教嚴密監控,

127

黃寬德,1991,《天主教在臺開教記》,臺北:光啟社。

Page 9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33

因懷疑外國神父是西方國家間諜,而限制其活動區域,昭和 18 年(1943)後戰事吃

緊,對於外國神父更加嚴密控制,發佈「宗教團體法」,天主教在此壓力之下,只

好妥協,加入日本天主教會公教會,傳教工作因而停損,全臺教徒僅約 1 萬人。128

民國 34 年 8 月日本投降,臺灣恢復傳教自由,但外國神父多已年邁體衰,無力

傳教,直到民國 38 年,政府撤退來臺,很多中國籍神父及在大陸傳教的外國神父、

修士、修女因被中共驅離而紛紛來臺,有充足的傳教人員,使得傳教事業得以順利

開展,加上當時臺灣經濟較為匱乏,天主教又代理美國救濟總署在臺發放救濟品,

很多人紛紛加入天主教,教勢因而蓬勃發展,至民國 58 年,教徒增至 35 萬 5 千人129。

日治時期,雖無天主教在臺東傳教的記載,但在昭和 4 年(1929)前後,已有

臺東、知本、馬蘭、成功等地的望教友,先後在萬金領洗,聖洗簿上留下他們的紀

錄,每年四大瞻禮都遠至萬金參禮,一年兩次神父專程到臺東給信徒行聖事。民國

41 年起,臺東教友為飲水思源,每年萬金主保,他們都會組團至萬金朝聖130。

戰後西部漢人持續移入,民國 38 年中國大陸淪陷,國民政府撤退來臺,部分外

省軍隊隨軍移駐臺東,新移民與外省軍人中已有部分為天主教教徒。民國 42 年花蓮

教區費聲遠主教在臺東舉行第一次付洗禮,已有教友 20 多位參加131。

128

柯欣雅,2002,〈天主教在臺灣的發展〉,《臺灣宗教閱覽》頁 66。

129 同上註,頁 65-66。

130 Sanroman, OP. 著,潘貝頎譯,《道明會第二次來臺開教》,頁 21。

131 費聲遠,1980,《回憶錄》,頁 79-81。

Page 9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34

民國 41 年天主教花蓮監牧區成立,42 年 3 月,巴黎外方傳教會費聲遠主教(Msgr.

Verineux MEP,曾任中國營口教區主教)就任監牧區主教,決定將新教區南半部的

臺東縣,委託給受其邀請,即將來臺的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

民國 42 年 6 月,巴黎外方傳教會隆道行神父(Rev. Marcel Rondeau,MEP.)最

先被派到臺東傳教,在臺東、關山、鹿野、卑南、成功等鄉鎮傳道,不到兩個月,

即有募道友 2000 餘人,受洗者 400 餘人132。

民國 42 年 10 月 5 日,白冷會錫質平神父到臺東,創立臺灣區會,開始在臺東

傳教事業,44 年 5 月,更邀瑞士聖十字架修女會前來協助。至民國 60 年止,共有

40 餘位白冷會神父與修士先後在臺東傳教,除創立 98 座教堂,受洗信徒達二萬餘人

外,更開辦公東高工、東區職訓中心、培質院、聖母醫院、救星療養院等文教醫療

工作,對臺東社會影響極為深遠。

民國 42 年 6 月,隆道行神父在臺東地區傳教,在馬蘭結識和平(擺仔擺)部落

阿美族青年黃健德,在投機的交談中,黃健德邀隆道行到和平部落傳道,同年 10 月,

錫質平神父(Rev. Jakob Hilber SMB)來到臺東,應隆道行神父之邀與石多福神父(Fr.

Stoffel)共赴和平部落探望黃建德,因黃不在部落,乃拜訪頭目林田豐並向其傳道,

三日後林田豐徒步到臺東,表示願意帶領部分族人接受天主的福音,開啟天主教在

132《花東教聞》,第 27 期《1997 年》頁 15。間引:黃連生,1995,《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頁

11,原文記載隆神父在臺東傳教時間為 1950 年 3 月,應有誤,按費聲遠主教的《回憶錄》,頁

82 所記,應為 1953 年(民國 42 年)。

Page 9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35

鹿野鄉的傳教事業。從此三位神父輪流到和平傳道,黃建德、林田豐也成神父的得

力助手,和平乃成為縱谷地區信仰天主教的第一個部落133。

民國 43 年初,紀守常神父(Rev. Alfred Giger SMB)來臺,錫質平神父委以鹿

野鄉阿美族與延平鄉布農族的傳教工作。紀守常神父在和平部落租屋,作為臨時的

傳道所,由於教徒日增,於是籌建聖堂,2 月 28 日和平天主堂祝聖啟用,成為臺東

縣縱谷地區第一座天主堂,白冷會以此為基地,設立和平堂區,向外傳教,建立了

桃源(延平鄉)、瑞源、龍田、永安、電光(關山鎮)、鸞山(延平鄉)等傳道所134。

紀守常神父在林田豐、黃健德、鄭明哲、陽財元、黃金德、宋偉龍、林英治、

黃梅娥等阿美族信徒協助下,逐漸將天主教傳佈到阿美族各部落,其中尤以林田豐

影響最大,林田豐憑藉其頭目的地位與社會關係,在其受洗之前,已將天主教的信

仰傳播到阿美族各部落。紀守常神父又聘請從西部遷到龍田村的望教友方四賜、蕭

瓜為助理傳教員,在龍田、鹿野、新豐等漢人社區傳教,慕道的漢人達兩百餘人。

從民國 43 年至 50 年間,堂區領洗的教徒共有 2015 人(含延平鄉的布農族),建立

的教堂共有鹿野鄉的和平堂、永安堂、龍田堂、瑞源堂、后湖堂,以及延平鄉的桃

源堂、武陵堂等135。

133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1-2。

134 同上註,頁 2;黃連生,1993,《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頁 16。

135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5。

Page 9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36

由於紀守常神父在民國 43 年間亦赴蘭嶼開教,身兼兩地傳教工作,蘭嶼暫歸和

平堂區管轄,紀神父並在和平堂區設立培訓班(1956)、裁縫班(1962)培訓蘭嶼

的傳道、裁縫人才。在此期間,白冷會臺灣區會曾派池作基(Fr. Tschirky SMB)、

蘇德豐(Fr. Suter SMB)、洪克明(Fr. Hunkeler SMB)等神父前來堂區協助傳教工

作,紀守常在蘭嶼時,堂區曾由吳滿博(Fr. Uebelmann SMB)、錫質平、姚秉彝(Fr.Boer

Jorrit SMB)等神父代職136。

民國 53 年蘭嶼成立堂區,由紀守常擔任主任司鐸,錫質平接任和平堂區主任司

鐸,為配合教會未來工作的方便與需要,在鹿野火車站附近,購置村民紀盾的民房

改建為教堂,作為傳教的中心站,民國 56 年 1 月 26 日鹿野堂祝聖啟用,傳教中心

由和平移轉鹿野,堂區名稱也改為鹿野堂區。堂區的傳教事業持續發展,民國 51~

56 年間,又興建鹿野鄉的永隆、后湖(重建)、寶華、七腳村(新七腳川、新豐)、

永安農場,以及延平鄉的鸞山、紅葉等地的天主堂,受洗者增加 964 人,共計 2979

人,教勢達到高峰137。

民國 57 年,錫質平調往臺東,鹿野鄉堂區由葛德(Fr. Gassner Ernst SMB)副主

任司鐸接任。民國 58 年 1 月,葛德神父調往東河堂區,紀守常重返鹿野堂區,翌年

3 月 12 日,紀守常為協助永安部落三位教友子女北上臺北愛民中心謀職途中,在臺

136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1-4;謝永泉,2004,《籣嶼之父紀守常》,頁 54,122。

137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3-4。

Page 9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37

南縣省道車禍身亡138。紀守常不僅為鹿野堂區開教元老,在蘭嶼傳教 15年(民國 43-58

年),協助雅美族人教育、醫療,代替雅美族人向政府及軍方爭取權利,被族人稱

為「雅美人之父」139,車禍傳回,兩地教友均感哀慟,為之痛哭。

紀守常逝世後,葛德神父再度接替堂區主任司鐸,由於白冷會臺灣區會會士很

多已年邁,神職人員又僅 20 餘位,民國 56~80 年間,雖曾有葛士義(Fr. Gassenr Igo

SMB)、貝惠德(Fr. Suter Gottfried SMB)、吳若石(Fr. Eugster Joseqf SMB)、蘇

德豐(Fr. Suter Gottfried SMB)、賈斯德(Fr. BenzTitus SMB)、魏主安(Fr. Vonwyl

Gottfried SMB)、滿德海(Fr. Ernst Manhart SMB)等神父,先後支援鹿野堂區教務

工作,但乃嚴重不足,民國 65 年一度與馬蘭、關山、池上合組聯合堂區,主日獻祭

常是由不同的神職人員輪流行祭。基於事實需要,堂區曾訓練傳道員、教友領袖(義

務使徒)在主日主持聖道禮儀及分送聖體,民國 65 年 5 月,和平堂重建祝聖啟用時,

花蓮教區主教賈彥文(Most. Rev. Mathew Kia)在典禮中就曾授與傳道員楊讚妹、黃

連生、蕭瓜及教友領袖林德福、周政吉、賴源隆等人「在主日神父不在時,主持聖

道禮和分送禮」的職權140。

民國 80 年 9 月,葛德神父調任宜灣堂區,10 月,白冷會將鹿野堂區交由教區神

父接管,阿美族籍的李昇財神父擔任主任司鐸,次年布農族籍的田力強神父接任關

山堂區副主任司鐸,亦進駐鹿野堂,兩人分別負責堂區阿美族與布農族的傳教工作。

138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7。

139 余光弘、董森永,1998,《雅美族史篇》,頁 156-157。

140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5-9。

Page 9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38

民國 86 年,田力強、范文敦兩神父同時兼任鹿野、關山、池上等堂區正、副主任司

鐸,民國 90 年,上述三堂區由李天明、范文敦兩神父兼任,延平設立堂區,田力強

神父擔任主任司鐸,但為傳教方便仍住在鹿野堂。民國 93 年,范文敦神父接任鹿野

堂區主任司鐸,住在德高天主堂,負責鹿野、關山兩鄉鎮阿美族的傳教工作,延平

堂區則由阮文通神父接任,仍住鹿野堂。范、阮兩神父為花蓮教區神父,均為越南

籍141。

本土化是臺灣天主教主教團的政策,地方教會「自立、自傳、自養」則是目標,

白冷會在鹿野堂區亦培養不少神職人員,計有林玉昆、莊慶信、林逢裕等三位漢族

本省籍神父、賴香妹、林秀花、黃阿妹、黃貴梅等阿美族籍修女。民國 70 年,花蓮

教區開辦「臺東義務使徒訓練班」,培養教友領導人才,從事堂區牧靈傳教工作,

訓練班為期二年,每月集訓三天兩夜,鹿野堂區參加的有陽財元、林德福、陳生妹、

黃炳樹、吳秀雲等人,結訓後由單國璽主教領受派遣,在自己部落的教堂工作。鹿

野堂區開設以來,協助神父在堂區傳教的傳教員與教友領袖共有:閩南籍的蕭瓜、

方四賜,阿美族的林田豐、黃建德、陽財元、黃金德、宋偉龍、林英治、黃美娥、

黃信義、黃英德、林孝厚、黃連生、林福德、陳生妹、楊讚妹,外省籍的袁振方,

以及布農族的胡學信、王子龍、余古道、胡茂榮、王寶生、古四海等人142。

141

臺灣地區主教團秘書處,1991—2004 年,《臺灣天主教手冊》。

142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1-21。

Page 9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39

除了傳教事業外,天主教的社會、教育事業,對鹿野地區影響甚大。民國 38 年

起,美國救濟總署透過天主教福利會臺灣分會,發放奶粉、麵粉、玉米粉、奶酪等

救濟品,民國 43 年起,委由白冷會在臺東發放,除了有利於天主教的傳教外,對於

四、五十年代經濟尚差的農村,亦有抒解燃眉之苦。醫療服務方面,錫質平神父邀

請聖十字架會修女孟淑範(Sr. Moderate Zwicker CSC),每星期巡迴東線鐵路各堂

口一次,施行義診,對於當時流行的瘧疾,肺結核等病的醫療與預防,貢獻很大。

縫紉班、手工藝班、托兒所、幼稚園、學生中心等開設,對鹿野地區的原住民亦有

助益。民國 56 年錫質平、葛德等神父,在堂區推展于斌樞機主教(Cardinal Yupin)

所引進的「儲蓄互助社」,曾在鹿野鄉的和平、瑞源、永安、龍田,延平鄉的桃源、

鸞山、永康、武陵等堂口設置,共有 500 餘戶參加,對於教徒,尤其是原住民的經

濟助益頗大。錫質平神父並「引泉鑿井解民渴,築堤溪埔化良田」,在堂區鹿野鄉

的新豐、龍田、延平鄉鸞山,引山泉水建立簡易供水設施;錫質平神父更向天主教

福利會提出申請,以食用油、麵粉、麥片代替酬勞,鼓勵原住民共同修築堤防,在

鹿野鄉和平部落、瑞和村鐵道下方、寶華社區等地,沿卑南大溪修築堤防,化河床

荒地為水稻良田,將土地交給堂區教友協進會或村民自行組成委員會管理,錫質平

神父並大力協助和平部落修築和平圳。由於經費不足,錫質平神父忍痛將他珍藏數

年的郵票出售,換取費用143。

143

黃連生,2003,〈引泉鑿井解民湯,築堤溪埔化良田〉,《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來臺傳教五十

週年紀念專輯》,頁 137-139;趙川明,2001,〈錫質平〉,《臺東縣史‧人物篇》,頁 177。

Page 9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40

民國 56 年之後,由於臺灣社會變遷,逐漸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很多阿美

族教徒逐漸外流,加上民間經濟改善,教會的救濟品不再發放等因素,天主教鹿野

堂區的教勢逐漸走下坡。鹿野堂區最盛時共有 10 座天主堂,今(94 年 9 月底)尚能

運作的僅剩 6 座,後湖天主堂的阿美族信徒,是在昭和 20 年(1945)1 月間由曾玉

崙的和豐農場從池上萬安的水墬等地招募而來,移入之初漢化已深,很多人都已接

受漢人的民間信仰,民國 38 年,這批移民就曾與農場合作,建有土地公廟祀,後來

接受天主教,紀守常神父的努力、救濟品的發放都是原因之一,民國 59 年紀守常神

父車禍逝世後信徒急速減少,今僅剩一戶,都到瑞源天主堂做彌撒,而改建後的木

造教堂,也由錫質平神父,拆到大武鄉的加羅板建新教堂。寶華的阿美族人,是在

民國五十年代中期從花蓮縣瑞穗鄉移入,在原鄉時多已為天主教徒,因此移入之初,

即建有教堂,至今仍以天主教徒為主,但因人口外流,民國 69 年,教堂被洪水淹沒

之後,即不再重建,教徒都到瑞源天主堂望彌撒。

表 8:鹿野鄉天主堂

教堂名稱 祝聖日期 建造人 外文名稱 信仰族群 備 註

和平堂 43 年 2 月 28 日 錫質平 Exaltatio 阿美族 毀於颱風,65 年重建。

龍田堂 45 年 9 月 9 日 吳滿傳 Auxiliun Christiano 漢族

永安堂 46 年 3 月 30 日 錫質平 S. Petri et Pauli 阿美族

瑞源堂 48 年 2 月 20 日 錫質平 Jesus Bonus Pastor 阿美族

后湖堂 48 年 6 月 4 日 錫質平 S. Lukas EV. 阿美族 因毀於颱風,54 年 10 月 27 日重建。

永隆堂 54 年 10 月 27 日 錫質平 S. Marcus EV. 阿美族 因建物老舊,68 年重建。

寶華堂 55 年 3 月 9 日 錫質平 S. Marthaeus EV. 69 年毀於颱風。

七腳堂 55 年 3 月 19 日 錫質平 S. Joseph

鹿野堂 56 年 1 月 27 日 錫質平 Salvator mundi

永安農場堂 56 年 1 月 30 日 錫質平 外省榮民

資料來源:1.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

Page 9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41

2.黃連生,1993,《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

閩南族的教徒流失更快,龍田天主堂在八十年代,教徒剩下不到 30 人,民國 87

年之後幾成停滯狀況,現已轉化為卑南族的教堂。七腳川在四十年代初期,紀守常

神父與方四賜來村傳教時,最初借村民呂精住宅傳道,民國 44 年建堂,最盛時教徒、

慕道友約有四、五十人,教務由蕭瓜負責,五十年代中期後,教友日漸減少,民國

64 年,颱風來襲,教堂被土石流淹沒,雖經清理,教堂建築仍在,但因教徒太少而

不再啟用,今七腳川僅存林清河、林吳亮妹等幾戶人家仍然堅信天主教,都到關山

天主堂參與彌撒144。設在永德的永安農場天主堂,由外省籍的袁振芳負責,教徒多

為鹿野農場的場員、原住民的妻眷,民國 69 年也因教徒漸少而停頓,今已荒廢,僅

存立在門口的兩個石柱,分別刻有「天主堂」、「永安教堂」。

鹿野堂區歷任司鐸以葛德神父最久,葛德神父瑞士弗倫斯人,民國 53 年來臺,

先至新竹華語學院學習中文,民國 55 年來到臺東,隨即擔任鹿野堂區副主任司鐸,

協助錫質平神父,57 年接任主任司鐸,到民國 80 年 9 月調任宜灣堂區,期間除一度

調任東河、宜灣堂區(民國 58 年 1 月 59 年 3 月)外,在鹿野奉獻長達 24 年。當時

交通不便,為著照顧在都蘭山墾荒的阿美族人,葛神父常常爬山涉水,循著海岸山

脈間的羊腸小徑,為之送醫藥、救濟品等物,為著其子女教育,葛神父更為之爭取

設立興隆分校。除傳教事業外,在推廣原住民儲蓄互助、修築堤防、興建簡易自來

水等社會事業,亦有相當的貢獻。民國 54~58 年間,葛神父購買水泥、鐵絲網等材

144

2005 年 3 月,林清河訪談。

Page 9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42

料,再利用美援救濟物資充作教友生活費,發動寶華、瑞源等地區天主教教友,在

寶華(卑南溪東岸)、瑞和(卑南溪西岸)修築堤防,產生新生地,開闢水田,提

供教友耕種,寶華國小的操場,就是由教友修築寶華堤防後產生的新生地,由教會

獻給學校的,修築堤防、開闢水田時,葛神父親自赤足與教友一起工作,尤令人感

佩,民國 65 年,葛神父創辦「玫瑰幼稚園」,更是鹿野第一家。葛神父的舅舅滿海

德神父(Rev. Ernst Manhart SMB)、其弟葛士義神父(Rev. Igo Gassner SMB),均

為白冷會教士,都曾在鹿野堂區奉獻145。

1. 和平天主堂

民國 43 年初,紀守常神父到和平之後,向居民租屋作為臨時傳道所,後來由於

信徒日多,原有房舍不敷使用,錫質平神父與紀守常神父決定籌設教堂及神父宿舍,

乃由林田豐獻地,鳩工建築,於民國 43 年 2 月 28 日祝聖啟用,命名為「光榮十字

架聖堂」,成為臺東縣僅次於臺東市福建路堂、馬蘭堂的第三座天主堂。祝聖之日,

除邀石多福神父參加外,參禮者尚有臺東、馬蘭堂的外省、閩南、阿美族等信徒,

及地方紳士。同年 3 月 8 日,教徒駐華公使黎培理(Internuntius Riberi)總主教,親

臨和平天主堂,為部落首批慕道者授聖洗聖事,受洗者多達 156 人,包含成年男子

38 人,成年女子 49 人,男、女青少年 14 人,兒童、嬰兒 55 人146。

145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4-10。

146 同註 81,頁 2。

Page 10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43

民國 65 年,和平堂因建築破舊又遭颱風侵襲半毀而重建,5 月 14 日祝聖啟用,

祝聖典禮由堂區主任司鐸葛德神父與白冷會臺灣區會會長池作基神父(Fr. Tschiky

SMB)邀花蓮教區主教賈彥文(Most. Mathew KIA)共同主持,典禮日尚舉行鹿野

堂區 11 堂口的讀經與聖歌比賽,及原住民傳統歌舞表演,參加教友約 300 餘人。和

平堂重建經費共 25 萬元,在響應教會「自養、自立」的原則下,由部落教友支付一

半147。為保留和平堂的歷史,在重建中尚保留原有教堂的地基。

白冷會以和平堂作為堂區宣教中心,設正、副主任司鐸,分別負責延平鄉布農

族、鹿野鄉阿美族與漢族的傳教工作,直到民國 56 年 1 月鹿野天主堂設立,傳教中

心轉至鹿野堂,並改名為鹿野堂區。和平堂區時代 13 餘年,先後在延平、鹿野兩鄉

建立 14 座教堂148。

民國 56 年和平天主堂設立新興儲蓄互助社,為目前鹿野地區各教堂僅存的一

社,共有會員 228 人,股金高達一千三百餘萬元。

和平天主堂目前教徒尚有二十多戶,未設有專職神職人員,由鹿野天主堂兼管,

每隔一週,由德高天主堂越南籍范文敦神父前來主持彌撒,平常則由部落義務使徒

林孝厚負責。

147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9。

148 同上註,頁 4-6。

Page 10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44

2. 龍田天主堂

民國 43 年初,紀守常神父來到和平堂區宣教佈道,出身天主教家庭從彰化移居

龍田的方葉敏女士,託人請紀守常神父來村傳教,最初傳教地點在方宅。紀守常神

父並請龍田的兩位慕道友方四賜、蕭瓜為助理傳道員,協助龍田地區的傳教工作,

不久慕道友多達 200 餘人,是年聖誕節,方、蕭兩位助理傳教員與望教友共三十人

受洗,成為龍田地區第一批受洗的天主教徒,龍田出身的林逢裕神父的母親沈女士

便是其中之一。

紀守常神父與錫質平神父有見於眾多的信徒,及將來教會發展的需要,仍在龍

田村原日治時代青年會館附近,購買土地籌建教堂,民國 45 年 9 月 9 日聖堂落成,

紀、錫兩神父特請花蓮監牧區費聲遠主教(Msgr. Verineux MEP)親臨祝聖啟用。

龍田天主堂教徒最多時曾逾百人,民國 60 年代後,由於農村人口外流,加上農

民生活改善,美援救濟品不再發放,教徒逐漸減少,八十年代之後,剩下不到 30 人,

原來每週固定一次由神父主持的望彌撒儀式,也改為一個月一次,平時天主堂由傳

道蕭瓜負責,在週日禮拜時,帶領教徒行聖道禮儀,堂口也改由臺東市寶桑堂兼管。

約在民國 87 年間,蕭瓜逝世後龍田天主堂幾成停滯狀況,九十年代之後,漸有馬背

一帶的卑南族人到龍田天主堂敬拜天主。由於教徒都是卑南族,民國 92 年,龍田天

主堂因而由南王堂區兼管,並重新整建,每週週日下午,由卑南天主堂的洪源成神

父主持彌撒儀式149。

149

趙川明,2004,《龍田鄉土文化生態解說手冊》,頁 16 頁。

Page 10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45

3. 永安天主堂

民國 43 年,紀守常神父到永安村永昌部落,借用阿美族青年會館(今永昌社區

活動中心),向族人傳道,陽信元最先接受信仰,紀神父乃借陽信元自宅邊的空地,

建立一座以竹為牆的茅草屋,作為傳教所。46 年因信徒日增,乃在部落購買土地,

在現址建造一座木造瓦房教堂,3 月 30 日由花蓮教區費聲遠主教祝聖啟用,當時教

徒,除永昌社區外,尚有永隆的阿美族、永康(延平鄉)的布農族人,直到民國 54、

55 年間,永隆、永康才各自建教堂。

天主教最盛時,永昌部落幾乎都是天主教徒,民國五、六十年間,更成立善導

儲蓄互助社,後來因經營不善,呆帳太多而併入和平天主堂的新興儲蓄互助社。

永昌天主堂目前教徒尚有 19 戶,未設有專職神職人員,由鹿野天主堂兼管,每

隔一週,由德高天主堂越南籍范文敦神父前來主持彌撒,平常則由部落的林德福、

林昭喜兩位義務使徒負責,民國 92 年間,教堂內曾設有青少年成長班,教授部落青

少年電腦、英文、母語及課業輔導150。

4. 永隆天主堂

永隆是戰後形成的新社區,約在民國 40 年代,永昌社區的部分阿美族人為就近

照顧附近的水田,而逐漸遷移下來。

民國 43 年,紀守常神父與和平部落出身的天主教徒林英治到永隆傳道,周政吉、

汪美妹兩家族最先接受天主教的信仰,不久永隆社區幾乎都為天主教徒,由於必須

150

2004 年 5 月,林德福、周政吉、林昭喜訪談。

Page 10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46

到永安天主堂做彌撒,非常不便,因此在民國 54 年,由錫質平神父籌款,教徒協力

施工,建造一座木造教堂,同年 10 月 27 日,由姚秉彝神父祝聖啟用。

民國 68 年,永隆天主堂因破舊不堪,而且不敷使用,在葛德神父、楊讚妹傳道

與教友傳協會的成員商議下,決定擴大重建,教徒周政吉更倡議,向教友承租在瑞

源的水田一甲餘,由永隆社區教徒協力耕種一年餘,將種植水稻的收益充做建堂基

金,加上教徒個人的奉獻,總工程費 57 萬餘元的鋼筋水泥新教堂終於完成,這是臺

東縣內第一座由教徒自行籌款興建的天主堂151。

民國 69 年元月 23 日,新聖堂落成,由花蓮教區代理主教曹經五神父祝聖啟用,

十數位神父共祭,白冷會總鐸區會長池作基神父,在講道時特別讚揚永隆教友事主

的虔誠與為天主的奉獻,是全縣教友的楷模,典禮後繼有聖詩演唱及原住民歌舞表

演,是日參禮的神長、修女、教友約計五百餘人152,是永隆社區形成以來最大盛事。

永隆社區的阿美族共有 11 戶,全都是天主教徒,目前天主堂由義務使徒黃炳樹、

陳生妹負責,堂區的范文敦神父則每二週來堂一次,舉行彌撒。

5. 瑞源天主堂

約在民國 45 年,紀守常神父及其助手林英治開始在瑞源地區傳教,在此之前,

永昌部落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阿美族人,因耕種水田而遷到瑞源地區,瑞源地區已

有天主教徒。民國 48 年,首次建堂,為磚造鐵皮屋頂建築,同年 3 月 10 日,由紀

151

2004 年 5 月,周政吉訪談。

152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9。

Page 10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47

守常神父祝聖啟用。因有救濟品的發放,除阿美族外,尚有不少的外省榮民,本島

漢人(尤其是在海岸山脈地區墾荒的農民),接受天主教的信仰,教徒激增,舉行

彌撒時教堂無法容納,教徒必須站在堂外的草地。民國 56 年,天主教不再發放救濟

品之後,教徒逐漸減少,尤其是漢人,到民國 60 年已成阿美族人專屬教堂,原使用

國語傳教,也改用阿美族語。民國 68 年,因原有教築老舊,教堂改建為水泥平房,

民國 80 年,教會處理民國 56 年在瑞和築堤所產生的土地,將所得之錢,再改建教

堂為鋼筋水泥建築153。

瑞源天主堂,除由堂區神父定期前來主持彌撒外,平常有傳道負責,先後擔任

的傳道的以林英治任期最久,長達 10 年。民國 71 年以後,改由「義務使徒」陽財

元、林孝元責負,民國 90 年,由周興伯接替,堂區的范文敦神父則每二週來堂一次,

舉行彌撒。

民國 72 年 12 月 25 日聖誕節,為慶祝鹿野堂區開教三十週年,堂區教友聚集在

瑞源天主堂,舉行聯合彌撒與歌舞聯歡大會,參加者 500 餘人,為瑞源天主堂開堂

以來盛事。

瑞源天主堂目前約有教徒 30 戶,包含瑞源、瑞和、瑞隆及寶華等地的阿美族人,

民國 65 年,曾成立善導互助會,約在 82 年,因業務精簡,合併到和平天主堂的新

興互助會。

153

2004 年 3 月,陽財元訪談;2004 年 5 月,林英治訪談。

Page 10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48

6. 鹿野天主堂

民國 55 年夏,由於和平天主堂位置較為偏僻,交通不便,錫質平神父決定將堂

區轉到鹿野街道,於是在鹿野火車站前附近,購買鄉民紀盾的民房作為傳教中心站,

籌建聖堂、學生中心、與神父宿舍。次年 1 月 26 日鹿野天主堂落成,特請鹿野地區

開教司鐸石多福神父祝聖使用,是日參加盛典的信徒與民眾達千餘人。從此和平堂

區的名稱改為鹿野堂區,鹿野堂區也成為天主教在鹿野、延平兩鄉的傳教中心。154

學生中心設置的目的,主要是輔導延平鄉布農族學生的升學,由於當時山地國

校教育環境較差,畢業生考取初中不易,鹿野堂區將桃源、武陵、紅葉等國校五、

六年級功課較好的學生,轉學到升學率較好的鹿野國校,集中住在學生中心,加強

輔導。民國 57 年九年國教實施後,國小畢業生都可就讀國中,學生中心改為學生宿

舍,收容鸞山地區國中學生,鸞山大橋未建之前,鸞山地區交通不便,學生就讀桃

源國中,必須涉水橫渡卑南大溪,易生危險,學生住在學生中心,可從鹿野搭公車

到鹿鳴橋,再徒步上桃源國中。鸞山大橋修建之後,學生不再住宿,學生中心一度

提供鹿野鄉公所開辦農村托兒所及鹿野國中棒球隊隊員住宿155。

民國 62 年,葛德神父在鹿野天主堂創立「玫瑰幼稚園」,為鹿野鄉第一所幼稚

園,由楊讚妹、黃阿妹等老師擔任保姆,直到鄉公所在各村普設托兒所後,才由鄉

公所接辦,改稱為和平托兒所156。

154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6。

155 2005 年 7 月,葛德神父訪談。

156 2006 年 5 月,徐麒峯訪談。

Page 10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49

鹿野天主堂使用國語做彌撒,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現因學生減少,已很少做彌

撒,主要是堂區主任司鐸的駐地,作為鹿野、關山阿美族以及延平鄉布農族的傳教

中心。

第二節 基督長老教會

咸豐 10 年(1860)9 月,英國基督長老教會駐廈門宣教士杜嘉德(Rev.

CarstairPouglas)因鑑於淡水(基隆)、打狗(高雄)相繼開埠通商,乃前來佈教,

認為臺灣甚有發展潛力,於是極力建議英國長老教會積極展開在臺傳教工作。同治 4

年(1865)該會派遣宣教士馬雅各(Dr. Jamesl Laidlaw Maxuell)醫生來臺,以打狗

旗后(高雄旗津)、府城(臺南)等地為中心,從事醫療傳教,同治 10 年(1871)

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偕叡理(GeorgeLeslie Mackay,馬偕)抵打狗,第二年前往滬尾

(淡水),以此為中心,從事醫療傳教。至此臺灣南北兩個基督長老教會先後創始,

並在日治中期逐漸聯合,成為現今臺灣基督教派中歷史最久、規模最龐大的基督新

教團體157。

傳教之初,受到傳統漢人的仇視與抵制,因此以平埔族人為主。同治 6 年(1867)

12 月,英國長老教會李庥牧師(Rev. HughRitchie)來臺,協助馬雅各醫師傳教工作。

成為長老教會在臺首任宣教牧師,不久即將福音擴及到屏東平原的阿里港(里港)、

157

顏家俊,2002,〈基督教在臺灣的發展〉,《臺灣宗教閱覽》,頁 92-93。

Page 10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50

東港及阿猴(屏東市)、竹子腳(林邊鄉竹林村)、杜君英(內埔鄉中林村)、鹽

埔及高雄縣的橋仔頭(橋頭鄉)等西拉雅馬卡道平埔族人地區。

清光緒元年(1875),李庥牧師在阿里港教會長老陪同,從打狗搭船首途,從

事東部海岸傳教之旅,4 月 3 日在寶桑(臺東)登陸,曾前往離海岸三英哩的蕃社施

醫、傳教,4 月 11 日前往彭仔存(長濱鄉城山),受到移居該地平埔族頭目的歡迎,

第二日係安息日,李庥在頭目家宅前院舉行露天禮拜,很多平埔族前來接受福音,

開啟長老教會在東部傳教。158

光緒 3 年(1877),阿里港教會的慕道友平埔族人張源春,搬到蟳廣澳(成廣

澳,今成功鎮小港)的石雨傘社,暫住頭目家,曾以祈禱水為頭目戒除鴉片及為族

人治病,吸引了 30~40 戶平埔族人改信長老教,創立蟳廣澳(石雨傘)教會,成為

東部第一座教會159。

清光緒初年,來自臺灣西部的西拉雅族人,已在縱谷地區建立了大坡、新開園、

萬安、里壠(關山)等聚落,這些平埔族人,有部分在原鄉時已經是長老教會信徒,

光緒 7 年(1881)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巡視東部教會時,已有石牌(花

蓮縣富里鄉石牌)、里壠、大陂(池上鄉大坡)等地的教徒,借用來自拔馬(臺南

縣左鎮)教會搬來的信徒買干在大陂的家做禮拜160。光緒 16 年(1890),余饒理

158

鄭連明等,196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139-140。另依據《總會歷史年譜》,頁 17,

寶桑登陸日期應為 3 月 30 日。

159 黃茂卿,1990,《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階階‧觀音山早期五十年史(1877-1927)》,頁 72。

160 同上註,頁 79。

Page 10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51

CMr. George Ede)巡視後山,曾至鯉弄(里壠),探望平埔族信徒,時有教徒 60 名

請求在該地設立禮拜堂,余饒理並在鹿寮營「守禮拜」,鹿寮社為阿美族部落,是

卑南至里壠、新開園間之交通要衝,清光緒 14 年(1888),清朝曾經派遣鎮海後軍

駐守該地,雖然兵丁不會聽白話(閩南語),但余饒理乃將聖經的書送給他們161,

這是基督長老教會在今鹿野鄉最早的傳教活動。

光緒 21 年(明治 28 年,1895),日本領有臺灣,來臺的二萬餘日人中有不少

基督教徒,長老教會巴克禮、宋忠堅(Rev. Ferguson,MA)兩牧師亦曾協助日軍進

入府城(臺南),日本政府對基督教懷有好感,臺灣人民對教會也逐漸瞭解,因此

教勢發展甚快162,臺東廳內除原來的成廣澳教會外,也增加臺東教會(大正 13 年,

1924)、里壠基督教講義所(昭和 5 年,1930)。昭和年間,從高雄州等地移墾鹿

野庄的平埔族人,已有部分為基督徒,唯未設有教堂,教徒都至里壠做禮拜,須半

夜即起,摸黑徒步到關山,做完禮拜再徒步回到鹿野,常已是黃昏163。

大正元年(1912),在臺灣召開的聯合宣教師協議會,曾決議派遣宣教牧師與

宣教醫生在山地傳教,因日本政府不准任何宗教進入山地而不果。大正 4 年(1915)

馬雅各醫生倡議在東部阿美族傳教,亦未成功。至昭和 9 年(1934),才有加拿大

161

余饒理,1890,〈後山的消息〉,《臺灣府城會報》,1890 年 2 月,間引:廖秋娥,2001,《臺

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頁 173。

162 內政部,2004,《宗教簡介》,頁 46。

163 2005 年 4 月,潘永豐訪談。

Page 10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52

聖公會宣教師葉資(Rev. Yates)在臺東傳教數年,但成效甚微,僅有臺東平原的馬

蘭、利家、卑南等少數原住民成為慕道友164。

戰後基督教派才可進入原住民部落自由傳教,民國 36 年(1947)12 月駱先春牧

師應山地宣教會之聘,辭去淡江中學教職,前來臺東負責阿美族傳教之事,傳教重

心最初在東海岸,並培植傳教人才。民國 40 年阿美族青年羅添財自玉山聖經學園畢

業,被派往鹿野、關山、池上等地巡迴傳教,並擔任駱先春牧師在該地區宣傳時之

通譯。民國 41 年,陳忠勇接替羅添財在鹿野、瑞源、關山的巡迴傳道工作,自此長

老教會才逐漸在鹿野鄉阿美族人間傳播,至民國 43 年 10 月後,才有瑞源教會、和

平佈道所的設立165。

平地漢人的傳教工作,則由關山教會負責,民國 45 年(1956)月 6 日,關山教

會決定分設鹿野佈道所,並於 3 月開始,每週日下午由徐文治牧師帶信徒到鹿野佈

道,才有鹿野教會的開設166。

1. 鹿野教會

鹿野教會設立之前,鹿野地區已有長老教會教徒,約十餘人。不僅人數少,教

勢弱,教徒且須到關山教會做禮拜,頗為不便。

164

鄭連明等,196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126、366。

165 顏約翰,1996,《東美教會簡史》,頁 146-147。

166 胡忠銘,1998,《臺灣東部設教 120 週年紀念文集》,頁 35。

Page 11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53

民國 42 年(1953)徐文治牧師到關山教會任職,為開拓鹿野地區漢人的傳教工

作,在 45 年 2 月 6 日的小會中得到長老、執事及信徒支持,決議分設鹿野佈道所,

同年 3 月 6 日開始,在鹿野街上租借居民紀盾家屋,把每週主日下午的禮拜移至鹿

野,並舉行佈道會及野外主日學,鹿野教會於是成立167。當時教徒有潘見龍、潘良

時、穆發財,黃恩註、紀盾、賴聰明、楊才生等家168。

由於鹿野鄉佈道所教會是由關山教會分設而成,因此鹿野佈道所教會的牧者都

是由關山教會兼任,關山教會的牧者一有異動,鹿野教會隨之異動,開教 13 年間,

先後有徐文治、葉茂生、黃德福、高姓長老(來自臺北地區的義務事工)、許信一、

胡文池等人兼牧,教勢一直無法發展169。

民國 57 年鹿野教會始聘戴秋堂傳道師為專任事工,由於教友日增,原先承租的

鹿野街民房,不敷聚會使用,乃於同年 5 月 25 日,購買現今教會現址用地的使用權,

開工建堂,於 58 年 9 月 28 日落成,舉行獻堂,所需經費,除在地教徒捐獻外,大

部分由戴秋堂傳道師向西部教會募捐。

一年後戴秋堂傳道離職他就,鹿野教會又失去牧者,將近十年之久,期間教務

由孫榮明、兵哲世等信徒及長老潘克中等人負責。民國 66 年 4 月 10 日復活節,母

會關山教會長老、執事會議決議,再度支援鹿野教會,先後派郭文隆、葉茂男(牧

167

胡忠銘,1998,《臺灣東部設教 120 週年紀念文集》,頁 32、35。

168 2006 年 5 月,洪允堪、潘美愛訪談。

169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8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 120 週年年鑑》,頁 62-63;同註 158,頁 32-35。

Page 11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54

師)、盧俊義(牧師)、鐘懃邦(牧師)、陳信昌(牧師)、林玉美(執事)等負

責鹿野教會的事工,除鐘懃邦、葉茂男為專任外,其餘都是兼任。為徹底解決鹿野

教會的事工,民國 82 年,關山母會的牧師陳信昌,特於小會中議決,由母會向總會

提出申請,派遣神學院應屆畢業傳道師,前來協助,負責鹿野教會的牧養工作,同

年 7 月,劉世春傳道應聘到鹿野教會,到 84 年調回關山教會,改派潘恩盛牧師到鹿

野教會,在其努力下,民國 87 年 2 月 16 日東部中會第 58 屆春季會議正式通過,鹿

野教會升格為堂會170。

民國 87 年潘恩盛牧師他調,總會派傳道師陳天來接任,90 年陳天來晉升牧師,

調任臺北市三光教會,總會派傳道師楊恩賜接任,93 年楊恩賜晉升牧師,調任臺北

市松安教會,此後鹿野教會不再聘請專任事工,改由關山教會李志宏牧師兼牧。鹿

野教會成立之後,最盛時有教徒 30 餘人,歷任長老有:黃恩註、穆發財等人,歷任

執事有:戴春玉、潘神應、洪允堪、李玉燕等人,目前固定參加主日禮拜有 10 餘人,

現任長老為潘美愛、潘永豐,執事為潘春美、翁源賜、李明信171。

2. 瑞源教會

戰後關山長老教會曾到瑞源地區傳教,阿美族人劉盛富最先接受福音,常帶全

家人到關山教會做禮拜,後來在關山教會受洗。劉盛富向族人傳福音,逐漸有兩、

三戶阿美族人接受福音,不久從花蓮瑞穗鄉富源村又來三戶阿美族的長老教徒,瑞

170

同上註,頁 62;同註 150,頁 32、36。

171 2006 年 5 月,洪允堪、潘美愛訪談。

Page 11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55

源地區的信徒開始在劉盛富加舉行家庭禮拜,民國 40 年羅添財到瑞源地區傳教,即

以劉盛富的住宅為中心。

民國 43 年 10 月,因教徒日多,乃由阿美族人 Rosak 捐獻土地,在今日教會現

址,興建兩座木造茅草屋,作為教堂及牧師館,民國 56 年颱風,教堂被毀,教徒將

牧師館改造為教堂,民國 72 年,由於教堂腐朽不堪使用,在長老陳永清等人籌劃下,

教堂改建為磚造水泥平房。

瑞源教會因信徒不多,未曾派任牧師,早期教會都由傳道師負責,歷任傳道有

羅添財、陳忠勇、賴尚文等人,因有美國救濟品的關係,信徒最多時曾達五、六十

人,民國六十年代,亦曾設有主日學。

瑞源教會現今約有二十多名教徒,分布在瑞源、寶華、瑞興等聚落,已無專職

神職人員,偶而會有退休牧師前來講道。教會由陳永清、劉忠正兩位長老負責,除

長老之外,尚有林金妹、徐甘妹、汪蘭妹等三位執事172。

3. 巴拉雅拜(和平)教會

民國 40 年駱先春牧師、羅添財傳道等人到和平部落傳教,李文妹家族最先接受

信仰,後來教徒日多,乃在民國 44 年,由李文妹獻地,在今社區活動中心附近,建

立和平傳道所,先後由林安南,賴清秀等傳教師負責,信徒最多時曾有三、四十戶,

六、七十人。

172

2004 年 1 月,陳永清、劉忠正訪談。

Page 113: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56

民國 75 年教堂被颱風吹毀,信徒無力再建,乃暫借教友王德正家宅聚會,舉行

主日禮拜,由於部落人口外流,又無教堂,教徒日漸流失,至民國 93 年底,僅存八

戶。

民國 93 年初,王德正出售住宅,教徒乃思一勞永逸,自建教堂,由李美妹獻地,

教徒捐款,在李宅東側,重建教堂,同年 4 月舉行獻堂,正式命名為「巴拉雅拜教

會」。

目前教會無牧師駐牧,平常由長老李招英負責,執事黃龍三、李美妹協助,每

三個禮拜一次,由德高教會的林境華牧師前來主持主日禮173。

第三節 萬國聖經研究會(耶和華見証人 Jehovah’s Witnesses)

耶和華見証人被認為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分支教派之ㄧ,1870 年代,美國賓

州的商人查爾斯‧塔茲‧羅素(Charles Taze Russell 1852~1916)所創始。初稱萬國聖

經研究會(Ine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ble Study),或守望臺聖經與單張會(The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簡稱守望會),1931 年改稱耶和華見證人,70 年代信

徒總數已超過 213 萬人,遍及全世界,其中美國人約有 55 萬人。此教派反對正統基

督教三位ㄧ體論,預言世界末日,耶和華勝利後,世上再也沒有病痛、衰老、犯罪、

戰爭與貧窮。規定信徒不得抽菸、接受捐血、服兵役及慶祝節日(如:聖誕節、生

日、懺悔日等),也不能參加政治活動,因而與政府常有敵對態度,屢遭各國政府

173

2006 年 3 月,李美妹訪談。

Page 114: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57

迫害,二次世界大戰間,在納粹德國曾有六千多人死於集中營中,在許多國家,亦

有信徒因拒服兵役而被捕入獄174。

日治時代耶和華見證人在日本登記為「燈臺社萬國聖經研究會」,日本政府雖

禁止基督教派在原住民部落傳教,「耶和華見證人」是少數能在原住民部落秘密傳

教的宗派之ㄧ。昭和 7 年(1932),日本人小坂(記者出身,曾留學美國)來華傳

教,13 年冬小坂等人將耶和華教福音傳於池上大埔阿美族的陳安邦家族,陳安邦雖

然因此受迫害入獄 3 年 6 個月,但耶和華教卻逐漸在縱谷區阿美族人部落傳布175。

鹿野鄉的和平等部落,已有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組織。

戰後耶和華見證人持續在池上發展,民國 37 年冬,教徒合力興建池上聚會所,

陳安邦繼續派人出外傳教,但頗受政府多方阻饒,民國 40 年,陳安邦再度以「妖言

惑眾」被捕,入獄服刑一年六個月,但信徒仍不屈不撓,堅持信仰,終獲政府同意,

於民國 43 年 12 月 27 日核准登記。約在民國 50 年,因信徒對聖經教義有不同的見

解而分成兩派,民國 53 年 4 月,政府核准耶和華見證人以「守望臺聖經書報社」立

案,成為合法團體,池上教會正式分裂為「萬國聖經研究會」與「耶和華見證人王

國聚會所」176。

174

莫南,1988,《基督教會概覽》,頁 372-373。

175 蔡福郎,2001,《池上鄉志》宗教篇,頁 751。

176 同上註,頁 751。

Page 115: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58

戰後耶和華見證人以「萬國聖經研究會」的名義持續在縱谷區傳布,民國 43 年,

由日本宣教師組成的教團,又由臺北到東部傳教。民國 47 年臺灣省文獻會的全省寺

廟教堂調查,臺灣區萬國聖經研究會的聚會所共有 13 座,計臺北市 1、花蓮縣 6,

臺東縣 6。臺東縣除ㄧ座在太麻里外,其餘五座都在縱谷區,分別是鹿野鄉 3,池上

鄉 1,卑南鄉 1,鹿野鄉為當時全臺灣萬國聖經研究會聚會所最多的地區。

鹿野鄉的三處聚會所,分別在瑞源、瑞和(瑞興社區)及和平部落,以和平部

落設堂最早(民國 45 年),瑞和教勢最盛。後來由於天主教的傳入,政府的打壓,

耶和華的見証人的教勢日見式微,今僅存瑞興社區的「萬國聖經研究會」。

戰後初期,池上萬國聖經研究會的陳安邦,派人到鹿野鄉,挨家挨戶的傳教,

在瑞源地區,大埔尾北社陳正昭家族最先接受信仰。民國 47 年間,大埔尾北社因近

卑南大溪,地勢低濕,易患水災,不宜居住,故部落會議決定遷社,大家集資購買

鐵道以西旱地作為新社地,即今瑞興社區,新社區的族人,幾乎都是萬國聖經研究

會的信徒。同年間,社區的族人籌款建造一座木造鐵皮屋頂的教堂,由傳道員陳正

昭負責,直屬池上教會管轄177。

由於天主教的傳入等因素的影響,鹿野鄉耶和華見證人信仰日漸減少,鹿野(和

平)、瑞源兩教會至遲在民國七十年代就已停頓。瑞興社區雖有部分族人改信天主

教,但仍以耶和華見證人信徒為最多。

177

2004 年 5 月,陳正昭訪談。

Page 116: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59

民國 53 年,由於池上萬國聖經研究會的分裂,瑞興的教會也分為二:萬國聖經

研究會由傳道員陳博文、陳正昭領導,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由林昆巖領導,兩

者比鄰而居。民國九十年代之後,王國聚會所由於領導人年紀老邁,已少有活動,

形同停頓,萬國聖經研究會則尚有教徒 20 多人,每週日固定舉行禮拜,一年一度到

池上參加全國大會,偶而信徒也會到池上母會進修。教徒做完禮拜後,都會到各村

街挨家挨戶訪視傳教,或分發傳教小傳單。

第四節 真耶穌教

真耶穌教係 20 世紀初創始於中國北京的新興教派,創始人魏恩波(魏保羅),

原為綢緞商,曾為倫敦會、安息日、信心會等會的教友,後受聖靈感召而在民國 6

年創立「萬國耶穌真教會」,不久在天津正式定名為真耶穌教。民國 7 年 2 月,在

北京設立總會。在教義方面,真耶穌會吸收安息日、信心會、神召會等教派的一些

教義,除信奉聖經、遵守十戒、遵守星期六為安息日、行聖餐和信徒相互洗腳等禮

儀外,更強調信仰唯一的真神,反對三位一體教義,受洗時必須面向下全身浸入水

中,祈禱治病等,由於魏恩波不靠外人金錢和勢力傳教的主張,迎合當時中國日益

覺醒的民族主義;憑信心祈禱治病的主張,更受到百姓的歡迎,真耶穌創教不到十

年,幾乎傳遍全國178。

178

Netor 紀念網頁〈真耶穌教〉。

Page 117: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60

日治時代,臺灣人長老教會信徒黃呈聰、黃呈超、張錦章、王慶隆、黃醒民、

吳道源等人,旅居福建,改皈真耶穌教後,商議在臺灣傳教工作,乃在民國 15 年 3

月,引導張巴拿巴、高路加、陳元謙等人,由廈門來臺,先在彰化線西傳教,10 月

15 日 62 人在線西受洗,設立線西教會(今彰化縣伸港教會)成為臺灣第一間真耶穌

教會,繼而在 3 月 18 日,設立牛挑灣教會(今嘉義縣朴子教會)、4 月 2 日設立清

水教會(臺中縣)。在臺 40 天,設立三座教會,受洗者達百餘人。戰後臺灣光復,

民國 45 年 5 月,在臺中設立總會,持續傳教工作179。

民國 34 年 7 月,溪湖教會的教徒阮錢杉,被日軍徵召到今太麻里鄉美和村的烟

野部落服役,其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罵人的良好習慣得到荒野部落阿美族

青年林太郎、賴貴發等人的信服,在阮錢杉的引導,林太郎、賴貴發等人成為首批

真耶穌教會教徒。戰後林、賴等人持續在部落傳教,教徒日增,民國 35 年成立美和

教會,成為臺東縣第一所,也是臺灣阿美族第一所教會180。真耶穌教以美和教會為

中心,逐漸在阿美族部落傳教,到民國 93 年底,真耶穌教在臺東共有 48 所教會,

信徒包含阿美族、排灣族、卑南、雅美以及平地漢人,成為臺東縣教勢較大的教會

之一,與天主教、基督教長老教會鼎足而立。

179

內政部,2003,《宗教簡介》,頁 100-101。

180 臺灣書報社,1976,《真耶穌教會臺灣傳教五十年週年紀念刊》,頁 110-111。

Page 118: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61

(一)瑞源教會

民國 38 年,真耶穌教傳道鄭忠僕到鹿野鄉傳教,瑞源阿美族人陳順德最先接受

信仰,全家受洗。由於當時耶和華教在阿美族部落教勢較強,真耶穌教初期傳教並

不順利,直到民國 40 年 12 月 31 日才在瑞源派出所北側,建築一座茅草屋,設立祈

禱所,41 年 11 月正式成立教會。由於信徒日增,民國 42 年遷到日治時代大原神社

舊址,由陳順德捐地,教徒募款,建立新教堂,民國 64 年再度籌備改建,65 年 10

月 10 日舉行獻堂。

早期真耶穌教的原住民傳道不足,都以巡牧的方式傳道,教會常無固定的傳道

駐牧,瑞源教會直到到民國 70 年代以後,才有固定的傳道,在瑞源教會擔任傳道的

先後有:林高明、曾德明、蔡天信、劉洪振、沈福雄、簡明德、賴賢忠、潘世明、

林清水、謝仲永、蔡順榮、黃恩傳等人,民國 94 年由謝仲永(太麻里排灣族)接任

181。除傳道外,瑞源教會尚設有教務、總務等職,先後由陳順德、陳金來、林鎮源、

鄭信福、張英傑、高元助、高元順、鄭玉美、王貴賢、陳進福、黃選明、呂阿美等

教徒擔任,協助會務。瑞源教會最盛時教徒二百餘人,曾設有學生團契,教會附近

的阿美族人,大部分在戰後由東河鄉都蘭遷來,幾乎都是教徒,很多在都蘭時就是

真耶穌教的教徒,由於人口外流,很多教徒在外就業,目前固定參加禮拜的約有十

多戶,且多是高齡,每週一、二、三、五晚上聚會讀經,週六舉行禮拜,重要活動

都與豐南、池上、德高、月美等縱谷地區教會聯合舉行。

181

真耶穌教臺東辦事處提供。

Page 119: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62

瑞源教會在延平鄉設有一座祈禱所,民國 79 年劉洪振、曾進學兩位傳道在桃源

村傳道,村民胡英傑首先接受信仰。後來信徒日多,往來瑞源參加禮拜頗不方便,

於是在民國 84 年,向胡英傑租地,在胡宅旁建一座祈禱所,由母會傳道兼牧,先後

兼任傳道的有劉洪振、沈福雄、簡明德、賴賢忠、潘世明、林清水、謝仲永、蔡順

榮、黃恩傳、謝仲永等人,協助教務的有高元順、胡英傑、王麗妹、余東光等人,

目前教徒三十餘人182。

182

2006 年 5 月,王貴賢、高元順訪談。

Page 120: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63

參考資料

Netor 紀念網頁〈真耶穌教〉。

Sanroman,OP.著,潘貝頎譯,《道明會第二次來臺開教》,高雄:天主教道明會。

丸井圭治郎,1919,《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臺灣總督府。

內政部,2004,《宗教簡介》,台北:內政部。

毛利之俊,1933,《東臺灣展望》,臺東:東臺灣曉聲會。

永興福德祠,1994,〈永興福德祠新建碑文〉,2004 年。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臺北:

臺灣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江美瑤,1999,〈鹿野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江憲燈,1979,《慈惠堂史》,花蓮:慈惠堂。

余光弘,1982,〈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53 期。

李世偉等,2003,《台灣宗教閱覽》,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邱彥貴等,2001,《臺東縣史‧漢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胡忠銘,1998,《臺灣東部設教 120 週年紀念文集》。

宮本延人,1988,《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ゐ寺廟整理問題》,日本奈良:天理教道友會。

莫南,1988,《基督教會概覽》,臺北:道聲出版社。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

陳鸞鳳,2002,〈日據時期在臺神社社域特徵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第 15 期。

鹿子木小五郎,1912,《臺東廳管內視察覆命書》,臺北:臺灣總督府。

彭明輝,1995,《舉頭三尺有神明》,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費聲遠,1980,《回憶錄》,花蓮:華光書局。

黃士娟,1998,《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黃武東、徐謙信,199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臺南:人光出版社。

黃茂卿,1990,《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階階‧觀音山早期五十年史(1877~1927)》,花蓮:

觀音山教會。

Page 121: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鹿野鄉志

1164

黃連生,1991,《鹿野堂區簡史》,頁 6,未出版。

黃連生,1993,《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臺東: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黃寬德,1991,《天主教在臺開教記》,臺北:光啟社。

新港郡役所,1937,《新港郡要覽》,臺東:新港郡役所。

源聖宮,〈源聖宮史誌〉碑文。

董芳苑,1986,《認識臺灣民間信仰》,常青文化事業公司。

董芳苑,2000,〈類似基督宗教在臺灣〉,《臺灣文獻》,第五十一卷第三期。

廖中勳,2004,〈新豐聖豐宮傳奇〉,《鹿野花園月刊》,創刊號。

廖秋娥,2001,《臺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系博士論文。

廖儀興,2001,《菩提寶塔》,臺中:莊嚴學佛會。

廖曉菁,2005,《祖先、家與天主教:以鹿野鄉阿美族和平部落為例》,臺東:臺東大學南

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福佑宮,《福佑宮沿革》碑文。

福明宮(徐國章),〈福明宮沿革〉碑文。

臺東縣文獻委員會,1960,〈臺東宗教〉,《臺東文獻 第一卷第六期》。

臺灣地區主教團秘書處,1991-2004 年,《臺灣天主教手冊》。

臺灣書報社,1976,《真耶穌教會臺灣傳教五十年週年紀念刊》。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8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 120 週年年鑑》,臺北:臺灣基督長老

教會總會。

臺灣總督府,1941,《臺灣常住人口統計》,明治 38 年-昭和 18 年。

臺灣總督府,1941,《臺灣農業移民村統計表》。

趙川明,2001,〈臺東縣寺廟發展與移民拓墾關係〉,《東部地區歷史與文化研討會論文》,

臺灣省文獻會。

趙川明、林韻梅等,1996,《臺東縣寺廟專輯》,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趙川明等,2001,《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趙川明等,2004,《龍田鄉土文化生態解說手冊》,臺東:龍田蝴蝶生態保育發展會。

劉枝萬,1960,〈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 卷 2 期。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族群與信仰》,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Page 122: 鹿野鄉志-第十篇 宗教篇

第十篇 宗教篇

1165

毆思定,2003,《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來臺傳教五十週年紀念專輯》,臺東:天主教白冷

外方傳教會。

蔡福郎等,2001,《池上鄉志宗教篇》,臺東:池上鄉公所。

鄭連明等,196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謝永泉,2004,《蘭嶼之父紀守常》,臺東: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瞿海源,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 人民誌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