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27
結結結 ( ) 結結結結結 97/05/22

Post on 22-Dec-2015

23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97/05/22

Page 2: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Page 3: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C 點滿足變位諧和 ΔCH=0 00 CCCC X

Page 4: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b) 在基元結構上,外載重產生 C 點位移

先求解支承反力,及各桿件內力 於 C 點施加水平向左的單位載重,並求解支承反力,及各桿件內力

列表加總 SuL/A

Page 5: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c) 求解外載重作用下,各支承反力,及各桿件內力

Page 6: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d) 於 C 點施加水平向左的單位載重,並求解支承反力,及各桿件內力

Page 7: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e) 整理各桿件內力如下

桿件 L S u SuLAB 25 -100 +1.2

5-3125

AE 20 +80 0 0

BC 25 0 +1.25

0

BD 25 -100 0 0

BE 15 +120

0 0

CD 30 0 -0.75 0

DE 20 +80 0 0

Σ -3125

)(3125

0 ftEAEA

SuLC

Page 8: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f) 求解單位贅力作用下,各支承反力,及各桿件內力

Page 9: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g) 整理各桿件內力如下桿件 L u u SuLAB 25 +1.2

5+1.25

39.0625

AE 20 0 0 0

BC 25 +1.25

+1.25

39.0625

BD 25 0 0 0

BE 15 0 0 0

CD 30 -0.75 -0.75 16.875

DE 20 0 0 0

Σ 95

)(95

ftEAEA

uuLCC

Page 10: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h) 代入諧和變位方程式,求解贅力 XC

)(9.3295

3125

0953125

00

kipsX

XEAEA

X

C

C

CCCC

Page 11: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一 (i) 合併反力及桿件內力

Page 12: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請使用卡氏第二定理計算

Page 13: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a) 以支承 B 之垂直反力為贅力 XB,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卡氏諧和方程式可寫為

0

dxEI

XM

M

X

U B

B

Page 14: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b) 在基元結構上,外載重產生之彎矩函數

AD 斷面之彎矩函數 (A): M=20x BD 斷面之彎矩函數 (B): M=320 BE 斷面之彎矩函數 (B): M=320 CE 斷面之彎矩函數 (C): M=20x

Page 15: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c) 在基元結構上,贅力產生之彎矩函數

AD 斷面之彎矩函數 (A): M=-0.5x XB

BD 斷面之彎矩函數 (B): M=(-16+0.5x) XB

BE 斷面之彎矩函數 (B): M=(-16+0.5x) XB

CE 斷面之彎矩函數 (C): M=-0.5x XB

Page 16: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d) 外載重及贅力合併之彎矩函數

AD 斷面之彎矩函數 (A): M=20x-0.5x XB

BD 斷面之彎矩函數 (B): M=320+(-16+0.5x) XB

BE 斷面之彎矩函數 (B): M=320 +(-16+0.5x) XB

CE 斷面之彎矩函數 (C): M=20x-0.5x XB

Page 17: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e) 代入卡氏諧和方程式,求解贅力 XB

)(5.27067.273033.750932

67.6822048409633.1365320480819202

3

5.08256

3

108051202

5.0162561016051202

25.016256160512025.0102

5.05.0205.016)5.016(320

5.016)5.016(3205.05.020

16

0

3232

16

0

22

16

0

222

16

0

16

0

16

0

16

0

kipsXX

XXX

XxXxxXxxx

dxEI

XxxXXxx

dxEI

XxxXXxXxx

dxEI

xxXxdx

EI

xXx

dxEI

xXxdx

EI

xxXxdx

EI

X

MM

BB

BBB

BBB

BBB

BBBB

BB

BBB

           

           

           

           

           

           

Page 18: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f) 合併反力

Page 19: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二 (g) 繪製剪力圖、彎矩圖

Page 20: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請依據下圖之複合結構,計算作用於桿件 a

c 上的內力並繪製元件 ab 之彎矩圖,其中E=30,000kips/in2。

Page 21: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a) 因結構及所承受載重均為對稱,因此構材 ab,bc,cd,da 應力均相等,切結構自由體圖如下

Page 22: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b) 針對構材 ab 計算其內應變能 Wab,進而求得整體結構之應變能 W

AE

Pdxx

PM

EIW

dxxP

MEI

W

a

aab

2

6)

5

23(

2

4

)5

4

25

35(

2

1

225

0

25

0

Page 23: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c) ac 桿件為鋼桿,其相對位移為 0

)1........(094.7505

0273.1667.6505

0)12

1*81(

6

3

20505

1264

06

3

20505

4

06

)75

4

5

2(

5

4

06

)25

4

5

6(

5

24

06

)5

2()

5

23(

40

24

5

0

32

5

0

2

5

0

PM

PPM

PPM

A

PPM

I

A

Px

Px

M

I

AE

Pdxx

Px

M

EI

AE

Pdxxx

PM

EIP

W

a

a

a

a

a

a

a

Page 24: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d) a 點原結構為鋼接點,相對轉角為 0

)2........(052

755

0)52

3(

4

0)1()5

23(

40

5

0

2

5

0

PM

xP

xMEI

dxxP

MEIM

W

a

a

aa

Page 25: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e) 解 (1),(2) 聯立方程式求解 P,Ma

)(25.3025.215.375)2(

)(25.4094.25.12)2()1(

)2........(052

755

)1........(094.7505

ftkMM

kPP

PM

PM

aa

a

a

代入

Page 26: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f) 求解 Mb

)(25.35.81525.3

04*2

25.43*525.3

0

ftkM

M

M

b

b

b

Page 27: 結構學 ( 一 ) 第八次作業 97/05/22. 題目一 題目一 (a) 先決定放鬆哪個束制,成為靜定結構 以支承 C 之水平反力為贅力,則 C 點滾支 承變成自由端,即形成靜定基元結構

題目三 (g) 繪製構件 ab 之彎矩圖

由於構件 ab 中並無任何外載重,故其剪力為常數,彎矩則為一斜線,已知 Ma及 Mb,即可繪出以下彎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