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之笔 - ykd.com.cn

1
Yingkou Ribao LiaoHeWanWenXue 辽河湾文学 辽河湾文学 辽河湾文学 辽河湾文学 总监 王爱民 副总监 惠继远 编辑 苑博宁 版式设计 徐广飞 校对 陈清 06 2021年6月22日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文艺部电话 359514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征文选 笔是毛泽东一生的标志性道具。 笔,在毛泽东的手中著雄文、写 豪词、勾壮图,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狂书革命。 他凭借一支笔,驱云拨雾、遣风 挟雷、倒海翻江、改天换地…… 驱张运动,毛泽东之练笔。 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汹涌。 毛泽东在湖南创办 《湘江评论》,激扬 文字,指点江山,开启了洞庭湖的闸 门。湘江北去,惊涛拍岸…… 湖南督军张敬尧极力阻挠学生运 动。毛泽东校正笔锋,发起了驱逐军 阀张敬尧运动,率学生代表进京请 愿。在举国一片声讨声中,张敬尧仓 皇逃离湖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 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 万户侯。 在1925年秋天写的《沁园春·长 沙》一词中,毛泽东重温了那段峥嵘 岁月。 毛泽东初试笔锋,直扫云翳,可 谓笔落惊风雨。 作为一个革命家,毛泽东的超拔 精神、博大胸襟、高远志向与雄健笔 触,早在1918年所写的 《七古·送纵 宇一郎东行》一诗中已经充分展示: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 始……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 稊米……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 皆余子。 秋收起义,毛泽东开篇之笔。 1927 年 4 月,随着蒋介石向共产党 人举起屠刀,波澜壮阔的大革命落下 帷幕,中国的上空阴云密布。 9 月 9 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 秋收起义。 一介书生效陈王,万里风云会湘 赣!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期间写的 一首《西江月》词,以简洁的语言、 明快的节奏抒发了诗人平生第一次指 挥战斗的激动情怀。 借得惊雷入韵脚,一吟一啸带风 云。 如果说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的里 程碑—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 “以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用创造性 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找 到一条正确道路,为马克思主义落户 中国找到一个崭新平台;那么,这首 《西江月》词,则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 勾勒的一幅草图—以艺术的形式揭 示了中国革命的切入点、支撑点与基 本路径,因此,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 中国革命历史丰碑上的不朽铭文! 秋收起义,旗卷霜天,师会井 冈,剑指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为 “开天辟地”这篇大文章书写了一个精 彩的序言! 从1925年秋天橘子洲头发浩歌, 到1927年秋天湘赣边界挟惊雷,毛泽 东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超越。从此, 他以剑拓笔,以笔驭剑,笔剑纵横 …… 冲破重围,毛泽东超逸之笔。 1930年,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 采取“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战 术,对赣南、闽西中央根据地实施 “围剿”。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不足四 万的中央红军以“大步进退、诱敌深 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应对之。 毛泽东手中的红铅笔在作战地图 上轻轻地画一个红圈,刹那间,“雾满 龙冈千嶂暗”。云雾弥漫,峰峦迷离, 像一幅大写意山水画。忽然,画面里 传出众人的呼喊声,侧耳倾听,原来 是捷报传至:“前头捉了张辉瓒”。 龙岗伏击战,是毛泽东第一次指 挥大规模战斗,他借山为垒、遣木为 兵、裁雾成阵,围里设围、伏中设 伏,把自己的军事才能展示得淋漓尽 致,令人联想起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活捉了敌前线指挥官张辉瓒,宣 告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嘴里叼 着纸烟,手中拈着红铅笔的毛泽东似 意犹未尽;蒋介石那边已经恼羞成 怒,气急败坏。“二十万军重入赣,风 烟滚滚来天半”。 面对输红了眼的蒋介石,毛泽东 手中的红铅笔在作战地图上矫若游 龙、动如灵蛇,尽情书写。红军将士 “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 毛泽东指挥三次反“围剿”战 斗,三战三捷,一时诗兴勃发,写下 两首《渔家傲》词,抒发战斗的豪情 与胜利的快意。 毛泽东握笔的手与蒋介石握剑的 手首次掰腕子,尽占上风,似有些不 可思议。据说,毛泽东曾调侃:自己 是“反手定乾坤”。他姓的毛字,是一 个反写的手字,而蒋介石的蒋字,是 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不过一个 草头将军而已……停顿了一会儿,毛 泽东又十分认真地说:“我要用文房四 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 万里长征,毛泽东宛转迂回之 笔。 1933 年 9 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大 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 他咬牙切齿:“要抽干水池,捉尽活 鱼”。此时此刻,毛泽东在党内正“龙 困浅滩”。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共中 央把中国革命的宝押在一个叫李德的 德国人身上,这位固执的德国人非要 和老蒋玩“叫花子与龙王爷比宝”的 游戏,以“防御战”对“堡垒战”,导 致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而告终。 中央红军遭受惨重损失,被迫放弃根 据地,踏上长征之路。 1935年1月15日,中央政治局在 贵州的遵义召开会议,李德被哄下 台,毛泽东重掌帅印。重掌帅印的毛 泽东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如何把 三万五千人的中央红军从蒋介石撒下 的“天罗地网”中带出来,为中国革 命保留星星“火种”。 赤水河,一条注定要名载史册的 河流。它穿行于川、滇、黔三省边境 的高山峻岭间,蜿蜒北上近千里汇入 汹涌的长江。1935 年 2 月,毛泽东的目 光凝聚在这条河上。于是,被蒋介石 称为赤匪的红军在赤水河表演“凌波 微步”,他们围绕一条赤水河忽左忽 右,飘忽不定,令人眼花缭乱。红军 四渡赤水,从国民党四十万大军编织 的密网中跳出,绝处逢生。毛泽东把 战争演绎成艺术,难怪三军将士齐呼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 《忆秦娥·娄山关》,苍凉中 含着悲壮,豪迈里带着凝重,描写的 是四渡赤水间的一场战斗。再夺遵义 城,首克娄山关,毛泽东立马雄关, 极目远眺,心潮澎湃…… 临危受命的毛泽东不负众望,他以 万水千山为舞台,演绎一部星火燎原的 壮剧。“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寒……”毛泽东以手中之笔,书写“前 所未有的故事”,勾画“地球上的红飘 带”,创作“惊心动魄的史诗”。 奠基陕北,毛泽东承转之笔、 蓄势之笔。 1935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 农红军陕甘支队,跨越甘肃与宁夏交 界的六盘山,这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 的最后一座大山,翻过六盘山,便进 入长征的目的地—陕北。 在莽莽苍苍的陕北高原,毛泽东 为万里长征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 地处秦晋高原的陕北,成为万里 长征的落脚点、工农红军的集结地、 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偶然中带有必 然,必然中充满偶然。 据记载,在甘肃南部小镇哈达 铺,毛泽东从当地一张旧报纸上获得 了陕北红军的消息:刘志丹的红二十 六军在那里控制了大片根据地,徐海 东的红二十五军已北出终南山口,直 逼西安……令他眼前一亮……其实, 陕北从地理位置到自然环境,从社会 生态到政治基础……都是红军立足与 发展的最佳选择地。到达陕北,红军 如出笼之鸟、入海之鱼。我想,以毛 泽东的远见卓识,选择陕北,意在笔 先,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当然,也不 排除是意伴境生。 站在六盘山上,头上云淡天高, 脚下群峰万壑,眼前红旗猎猎,耳畔 大雁声声……毛泽东激情满怀,“今日 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他自问中 带着自励,自问中充满自信,自问中 蕴含自豪! 借黄土养雄魂,汲延水磨利剑, 毛泽东在莽莽的西北高原为万里长征 画一个惊叹号,也为十四年后天安门 城楼上的那声庄严宣告拟一行底稿。 联合抗日,毛泽东沉潜之笔、 开拓之笔。 神州大地狼烟遍起,中华民族到 了最危险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共产党人主动与张学良、杨虎城联 手,采取“一拉二推、赶毛驴上山” 的方式,逼迫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 安内”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铸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1936 年 12 月,张学良、杨虎城发 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捉蒋于华 清池。一时间,杀蒋之声如潮四起;而 借营救领袖之名讨伐张杨,趁火打 劫、混水摸鱼者跃跃欲试。各种势力 暗流涌动,全面内战一触即发,中国 的政局陷于十分复杂而危险的境地。 作为政治家,毛泽东坚持以抗日 救国大局为重,抛开国共两党恩怨, 提出放蒋、拥蒋、逼蒋抗日的主张, 并与国民党和张、杨达成三方协议。 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战略转变, 无疑是毛泽东的大手笔。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 倾”,毛泽东之笔删削了中国人民的苦 难历程,校直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八路军、新四军亮剑平型关,立 马太行山,挥戈荡寇华北,弯弓射日 江南……试霜刃于铁血,挽民族于水 火,铸伟业于天地! 据记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 军、新四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配 合下,与敌作战十二万五千次,歼灭 日军五十二万七千人、伪军一百一十 八万六千人,极大地消耗和牵制了日 寇的侵华力量。正是共产党人在敌后 作战,死死拖住日寇的尾巴,为国民 党军队正面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中 国军民用了八年时间书写了中华民族 近代百年来首次战胜外敌入侵的历史! 毋庸置疑:国共两党联手,是打 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保证。而在“必 亡论”与“速胜论”的喧嚣声中,毛 泽东在延安窑洞著就的《论持久战》, 成为指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的一大法宝。 毛泽东以一篇洋洋五万字的长 论,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背景 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总结了近一 年来抗日战场上的得失,阐明了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战略 方针,勾画出抗日战争的形态、走向 和路径,得出“最后的胜利是中国 的”这一结论,一扫国共两党人士和 四万万同胞心头的迷雾。 读了毛泽东 《论持久战》,被誉为 “小诸葛”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 参谋长白崇禧兴奋不已,他归纳出两 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 间”,被蒋介石作为全国抗战的战略指 导方针。 在撰写《论持久战》的日子里, 毛泽东“废寝忘食。有时,他两天两 夜不睡觉,实在太累太困时,就让警 卫人员打盆水洗洗脸,到院子里转一 转,在躺椅上闭目养会儿神,接着继 续写。” 铁肩担大义、健笔著雄文,小窑 洞孕育大思想。延安窑洞的灯火照亮 了中国的夜空。 重庆赴会,毛泽东借题发挥之 笔。 1945年秋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进入尾声。毛泽东预见中国抗战最后 胜利的时刻即将到来,8 月 9 日,他挥 笔 写 下 《对 日 寇 最 后 一 战》。 8 月 11 日,中共延安总部接连发出六道进军 命令。在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抗日 大反攻下,日本天皇用颤抖的声音向 他的国民发表投降 《诏书》。 十四年抗战烽火初熄,蒋介石在 山城重庆摆下“鸿门宴”,连发三封急 电,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共商国 计”。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可谓一招高棋。一是摆姿态,身为一 国领袖、三军统帅,主动放下身段, 邀对手到谈判桌旁,尽显高风亮节; 二是放烟幕,他嘴上高喊和平,手中 磨刀霍霍,四处调兵遣将;三是推责 任,把和平之球踢到共产党的脚下, 是射入门中还是开出场外,何去何 从,由你们自己选择…… 面对蒋介石的“三顾茅庐”,心系 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毛泽东,明知 蒋介石是在玩弄权术,但是,为了一 分希望,他要做万分努力。蒋介石假 请真拒,毛泽东假戏真演,他毅然飞 往重庆。 当然,毛泽东不会空手赴会的。 在飞往重庆前夕,毛泽东做出一个重 要决定:利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飞 机,把参加“七大”滞留延安的刘伯 承、邓小平、陈毅、林彪、萧劲光、 滕代远等二十位中共高级将领秘密送 出延安。在毛泽东的棋盘上,完成了 对各大解放区战场的战略布局,增加 “谈”的砝码,创造“和”的条件,做 好“打”的准备。 毛泽东轻轻一脚,又把球踢回蒋 介石的脚下,令毫无准备的蒋介石手 忙脚乱。从八月二十八日飞抵重庆, 到十月十一日返回延安,凡四十余 日,国共双方展开一场马拉松式谈 判,毛泽东与蒋介石四度面对面直接 对话,最终两党达成“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是一纸空文。然而, 毛泽东带回延安与留在重庆的却不是 一纸空文,他担和平大义,展领袖风 采,得天下人心。在重庆期间,毛泽 东广泛接触各党派团体人士,会见老 朋友,结交新朋友,充分展示共产党 人的襟怀、气度和诚意,赢得一片赞 许之声。 从重庆返回延安的前夕,毛泽东 手书创作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 雪》一词,赠给柳亚子先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 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该词在山城重庆公开发表后,蒋 介石以文做政,借政欺文,发动文人 墨客以“和词”的形式“围剿”《沁园 春·雪》,上演了一幕毛泽东笔战群儒 的大戏,其结果是蒋氏门下三千客, 纷纷搁笔拜毛公。对于毛泽东来说, 这是重庆版“鸿门宴”的戏中之戏, 还是戏外之戏呢? 毛泽东的一首词,让蒋介石大动 干戈,他从中读到了什么呢?是激荡 天地的浩然之气,是震撼古今的磅礴 之魂,还是指点江山的豪壮之情,引 领风骚的雄健之笔?其內心是悚是妒 是忧是愧? 转战陕北,毛泽东跌宕之笔、 呼应之笔。 1946 年 6 月,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 “双十协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7 年 3 月,毕业于黄浦军校,被 称为“天子第一门生”的西北王胡宗南 率二十五万大军,在一百余架飞机的配 合下,兵分三路,从南、北、西三个方 向直逼延安。“黑云压城城欲摧”。 身边仅有不足三万兵马的毛泽东 选择放弃延安、转战陕北,他要陪胡 宗南在陕北的山沟沟里转一转,钓住 这条大鱼,为中原、华北、山东和东 北战场减轻压力,赢取战略决战的主 动权。 他说:“我们要拿一个延安换一个 中国!” 毛泽东的目光一直盘旋在地图 上,一圈一圈的烟雾在他的头上缭 绕。突然,他掐灭手中的烟头,健步 跨出窑洞门,一边走一边轻轻哼唱: 我正在城头看山景…… 走进空城延安,来到毛泽东居住 的窑洞,只见窑洞里打扫得干干净 净,办公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胡宗 南的脸上绽不出一丝笑容来。 毛泽东办公桌上墨香犹存的一张 纸条,吸住了胡宗南的目光。 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 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这张纸条出自谁人手笔,从语气 到字迹一眼就能认出来。胡宗南轻轻 地晃晃头,一脸无奈,那张字条犹如 一尊巨石压在他的胸口,让他透不过 气来。 接下来的情形正应了纸条中的预 言,毛泽东麾下的彭大将军三板斧出 手,砍翻了胡宗南数万兵马。在敌强 我弱的陕北,毛泽东以“蘑菇战”应 对胡宗南的“滚筒战”。西北王二十几 万兵马,被延安一座空城吸住、套 牢,胡宗南这位天子门生、黄浦红 人,只能西北城头祭东北,高原马上 哭中原了。 胡马窥延京,毛帅演空城,驱兵 十万高原上,回首中原已半倾。就在 蒋介石的两眼直直地盯着陕北、盯死 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已指挥刘邓大军 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 长剑横插在国民党心脏,揭开人民解 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刘伯承、邓 小平,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三 路大军呈品字型摆开,“东慑南京,西 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铺下 经略中原的浓墨重彩。 遥望毛泽东骑着白马游走在黄土 高原上的背影,品味毛泽东在纸条上 的留言,胡宗南只能仰天兴叹。 三大战役,毛泽东纵横捭阖之 笔。 从 1948 年 9 月 12 日 , 到 1949 年 1 月 31 日,四个多月一百四十二个日日 夜夜,在西柏坡那间世界上最小的作 战室里,毛泽东指挥世界上最大的人 民解放战争。他手中的那支笔在作战 地图上舞蹈,勾下一枚枚红色的箭头 ……那是在书写惊天动地的史诗、震 古烁今的华章。 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百 二十七万土八路打败四百三十万正规 军……这是毛泽东笔下书写的神话! 1948 年 10 月中旬,毛泽东挥毫一 点,似泰山压顶。解放军亮剑辽沈, 山海关外,秋风瑟瑟;金陵城头,落 木纷纷…… 1948 年 11 月 初 , 毛 泽 东 大 笔 一 横,如长城亘立。刘伯承、邓小平、 陈毅、粟裕与刘峙、杜聿明论剑淮 海,百万雄兵,千里阵云;双剑出 鞘,独夫销魂…… 1948 年 11 月 末 , 毛 泽 东 顺 笔 一 折,如弯弓射雕。解放军兵围北平, 剑指天津;一边扣弦声,一边飞鸣镝 …… 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和蒋介石 的目光同时聚焦东北。蒋介石把东北 视为国民党的制胜点、共产党的终结 点;毛泽东把东北视为与国民党大决 战的突破点、两党命运的转折点。 (未完待续) 毛泽东之笔 毛泽东之笔 宋奇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Oct-2021

3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毛泽东之笔 - ykd.com.cn

Yingkou Ribao LiaoHeWanWenXue

辽河湾文学辽河湾文学辽河湾文学辽河湾文学 总监 王爱民 副总监 惠继远编辑 苑博宁 版式设计 徐广飞 校对 陈清06 2021年6月22日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文艺部电话 359514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选

笔是毛泽东一生的标志性道具。笔,在毛泽东的手中著雄文、写

豪词、勾壮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狂书革命。

他凭借一支笔,驱云拨雾、遣风挟雷、倒海翻江、改天换地……

▲驱张运动,毛泽东之练笔。1919 年,“五四”运动浪潮汹涌。

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开启了洞庭湖的闸门。湘江北去,惊涛拍岸……

湖南督军张敬尧极力阻挠学生运动。毛泽东校正笔锋,发起了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率学生代表进京请愿。在举国一片声讨声中,张敬尧仓皇逃离湖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 1925 年秋天写的 《沁园春·长沙》 一词中,毛泽东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

毛泽东初试笔锋,直扫云翳,可谓笔落惊风雨。

作为一个革命家,毛泽东的超拔精神、博大胸襟、高远志向与雄健笔触,早在1918年所写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一诗中已经充分展示: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秋收起义,毛泽东开篇之笔。1927年4月,随着蒋介石向共产党

人举起屠刀,波澜壮阔的大革命落下帷幕,中国的上空阴云密布。

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一介书生效陈王,万里风云会湘赣!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期间写的一首 《西江月》 词,以简洁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抒发了诗人平生第一次指挥战斗的激动情怀。

借得惊雷入韵脚,一吟一啸带风云。

如果说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

“以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用创造性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为马克思主义落户中国找到一个崭新平台;那么,这首

《西江月》词,则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勾勒的一幅草图——以艺术的形式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切入点、支撑点与基本路径,因此,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丰碑上的不朽铭文!

秋收起义,旗卷霜天,师会井冈,剑指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为

“开天辟地”这篇大文章书写了一个精彩的序言!

从 1925 年秋天橘子洲头发浩歌,到1927年秋天湘赣边界挟惊雷,毛泽东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超越。从此,他以剑拓笔,以笔驭剑,笔剑纵横……

▲冲破重围,毛泽东超逸之笔。1930 年,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

采取“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战术,对赣南、闽西中央根据地实施

“围剿”。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不足四万的中央红军以“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应对之。

毛泽东手中的红铅笔在作战地图上轻轻地画一个红圈,刹那间,“雾满龙冈千嶂暗”。云雾弥漫,峰峦迷离,像一幅大写意山水画。忽然,画面里传出众人的呼喊声,侧耳倾听,原来是捷报传至:“前头捉了张辉瓒” 。

龙岗伏击战,是毛泽东第一次指挥大规模战斗,他借山为垒、遣木为兵、裁雾成阵,围里设围、伏中设伏,把自己的军事才能展示得淋漓尽致,令人联想起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活捉了敌前线指挥官张辉瓒,宣告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嘴里叼着纸烟,手中拈着红铅笔的毛泽东似意犹未尽;蒋介石那边已经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面对输红了眼的蒋介石,毛泽东手中的红铅笔在作战地图上矫若游龙、动如灵蛇,尽情书写。红军将士

“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

毛泽东指挥三次反“围剿”战斗,三战三捷,一时诗兴勃发,写下两首 《渔家傲》 词,抒发战斗的豪情与胜利的快意。

毛泽东握笔的手与蒋介石握剑的手首次掰腕子,尽占上风,似有些不可思议。据说,毛泽东曾调侃:自己是“反手定乾坤”。他姓的毛字,是一个反写的手字,而蒋介石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不过一个草头将军而已……停顿了一会儿,毛泽东又十分认真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

▲万里长征,毛泽东宛转迂回之笔。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他咬牙切齿:“要抽干水池,捉尽活鱼”。此时此刻,毛泽东在党内正“龙困浅滩”。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共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宝押在一个叫李德的德国人身上,这位固执的德国人非要和老蒋玩“叫花子与龙王爷比宝”的游戏,以“防御战”对“堡垒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而告终。中央红军遭受惨重损失,被迫放弃根据地,踏上长征之路。

1935 年 1 月 15 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的遵义召开会议,李德被哄下台,毛泽东重掌帅印。重掌帅印的毛泽东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如何把三万五千人的中央红军从蒋介石撒下的“天罗地网”中带出来,为中国革

命保留星星“火种”。赤水河,一条注定要名载史册的

河流。它穿行于川、滇、黔三省边境的高山峻岭间,蜿蜒北上近千里汇入汹涌的长江。1935年2月,毛泽东的目光凝聚在这条河上。于是,被蒋介石称为赤匪的红军在赤水河表演“凌波微步”,他们围绕一条赤水河忽左忽右,飘忽不定,令人眼花缭乱。红军四渡赤水,从国民党四十万大军编织的密网中跳出,绝处逢生。毛泽东把战争演绎成艺术,难怪三军将士齐呼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苍凉中含着悲壮,豪迈里带着凝重,描写的是四渡赤水间的一场战斗。再夺遵义城,首克娄山关,毛泽东立马雄关,极目远眺,心潮澎湃……

临危受命的毛泽东不负众望,他以万水千山为舞台,演绎一部星火燎原的壮剧。“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以手中之笔,书写“前所未有的故事”,勾画“地球上的红飘带”,创作“惊心动魄的史诗”。

▲奠基陕北,毛泽东承转之笔、蓄势之笔。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

农红军陕甘支队,跨越甘肃与宁夏交界的六盘山,这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翻过六盘山,便进入长征的目的地——陕北。

在莽莽苍苍的陕北高原,毛泽东为万里长征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

地处秦晋高原的陕北,成为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工农红军的集结地、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偶然中带有必然,必然中充满偶然。

据记载,在甘肃南部小镇哈达铺,毛泽东从当地一张旧报纸上获得了陕北红军的消息: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在那里控制了大片根据地,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已北出终南山口,直逼西安……令他眼前一亮……其实,陕北从地理位置到自然环境,从社会生态到政治基础……都是红军立足与发展的最佳选择地。到达陕北,红军如出笼之鸟、入海之鱼。我想,以毛泽东的远见卓识,选择陕北,意在笔先,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当然,也不排除是意伴境生。

站在六盘山上,头上云淡天高,脚下群峰万壑,眼前红旗猎猎,耳畔大雁声声……毛泽东激情满怀,“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他自问中带着自励,自问中充满自信,自问中蕴含自豪!

借黄土养雄魂,汲延水磨利剑,毛泽东在莽莽的西北高原为万里长征画一个惊叹号,也为十四年后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声庄严宣告拟一行底稿。

▲联合抗日,毛泽东沉潜之笔、开拓之笔。

神州大地狼烟遍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主动与张学良、杨虎城联手,采取“一拉二推、赶毛驴上山”的方式,逼迫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铸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捉蒋于华清池。一时间,杀蒋之声如潮四起;而借营救领袖之名讨伐张杨,趁火打劫、混水摸鱼者跃跃欲试。各种势力暗流涌动,全面内战一触即发,中国的政局陷于十分复杂而危险的境地。

作为政治家,毛泽东坚持以抗日救国大局为重,抛开国共两党恩怨,提出放蒋、拥蒋、逼蒋抗日的主张,并与国民党和张、杨达成三方协议。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战略转变,无疑是毛泽东的大手笔。

“ 挽 狂 澜 于 既 倒 , 扶 大 厦 之 将倾”,毛泽东之笔删削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历程,校直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八路军、新四军亮剑平型关,立马太行山,挥戈荡寇华北,弯弓射日江南……试霜刃于铁血,挽民族于水火,铸伟业于天地!

据记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配合下,与敌作战十二万五千次,歼灭日军五十二万七千人、伪军一百一十八万六千人,极大地消耗和牵制了日寇的侵华力量。正是共产党人在敌后

作战,死死拖住日寇的尾巴,为国民党军队正面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军民用了八年时间书写了中华民族近代百年来首次战胜外敌入侵的历史!

毋庸置疑:国共两党联手,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保证。而在“必亡论”与“速胜论”的喧嚣声中,毛泽东在延安窑洞著就的 《论持久战》,成为指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大法宝。

毛泽东以一篇洋洋五万字的长论,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背景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总结了近一年来抗日战场上的得失,阐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勾画出抗日战争的形态、走向和路径,得出“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这一结论,一扫国共两党人士和四万万同胞心头的迷雾。

读了毛泽东《论持久战》,被誉为“小诸葛”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兴奋不已,他归纳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被蒋介石作为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

在撰写 《论持久战》 的日子里,毛泽东“废寝忘食。有时,他两天两夜不睡觉,实在太累太困时,就让警卫人员打盆水洗洗脸,到院子里转一转,在躺椅上闭目养会儿神,接着继续写。”

铁肩担大义、健笔著雄文,小窑洞孕育大思想。延安窑洞的灯火照亮了中国的夜空。

▲重庆赴会,毛泽东借题发挥之笔。

1945 年秋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尾声。毛泽东预见中国抗战最后胜利的时刻即将到来,8月9日,他挥笔写下 《对日寇最后一战》。8 月 11日,中共延安总部接连发出六道进军命令。在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抗日大反攻下,日本天皇用颤抖的声音向他的国民发表投降《诏书》。

十四年抗战烽火初熄,蒋介石在山城重庆摆下“鸿门宴”,连发三封急电,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共商国计”。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可谓一招高棋。一是摆姿态,身为一国领袖、三军统帅,主动放下身段,邀对手到谈判桌旁,尽显高风亮节;二是放烟幕,他嘴上高喊和平,手中磨刀霍霍,四处调兵遣将;三是推责任,把和平之球踢到共产党的脚下,是射入门中还是开出场外,何去何从,由你们自己选择……

面对蒋介石的“三顾茅庐”,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毛泽东,明知蒋介石是在玩弄权术,但是,为了一分希望,他要做万分努力。蒋介石假请真拒,毛泽东假戏真演,他毅然飞往重庆。

当然,毛泽东不会空手赴会的。在飞往重庆前夕,毛泽东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利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飞机,把参加“七大”滞留延安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林彪、萧劲光、滕代远等二十位中共高级将领秘密送出延安。在毛泽东的棋盘上,完成了对各大解放区战场的战略布局,增加

“谈”的砝码,创造“和”的条件,做好“打”的准备。

毛泽东轻轻一脚,又把球踢回蒋介石的脚下,令毫无准备的蒋介石手忙脚乱。从八月二十八日飞抵重庆,到十月十一日返回延安,凡四十余日,国共双方展开一场马拉松式谈判,毛泽东与蒋介石四度面对面直接对话,最终两党达成“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是一纸空文。然而,毛泽东带回延安与留在重庆的却不是一纸空文,他担和平大义,展领袖风采,得天下人心。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广泛接触各党派团体人士,会见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充分展示共产党人的襟怀、气度和诚意,赢得一片赞许之声。

从重庆返回延安的前夕,毛泽东手书创作于 1936 年 2 月的 《沁园春·雪》一词,赠给柳亚子先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

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该词在山城重庆公开发表后,蒋介石以文做政,借政欺文,发动文人

墨客以“和词”的形式“围剿”《沁园春·雪》,上演了一幕毛泽东笔战群儒的大戏,其结果是蒋氏门下三千客,纷纷搁笔拜毛公。对于毛泽东来说,这是重庆版“鸿门宴”的戏中之戏,还是戏外之戏呢?

毛泽东的一首词,让蒋介石大动干戈,他从中读到了什么呢?是激荡天地的浩然之气,是震撼古今的磅礴之魂,还是指点江山的豪壮之情,引领风骚的雄健之笔?其內心是悚是妒是忧是愧?

▲转战陕北,毛泽东跌宕之笔、呼应之笔。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双十协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毕业于黄浦军校,被称为“天子第一门生”的西北王胡宗南率二十五万大军,在一百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兵分三路,从南、北、西三个方向直逼延安。“黑云压城城欲摧”。

身边仅有不足三万兵马的毛泽东选择放弃延安、转战陕北,他要陪胡宗南在陕北的山沟沟里转一转,钓住这条大鱼,为中原、华北、山东和东北战场减轻压力,赢取战略决战的主动权。

他说:“我们要拿一个延安换一个中国!”

毛泽东的目光一直盘旋在地图上,一圈一圈的烟雾在他的头上缭绕。突然,他掐灭手中的烟头,健步跨出窑洞门,一边走一边轻轻哼唱:我正在城头看山景……

走进空城延安,来到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只见窑洞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办公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胡宗南的脸上绽不出一丝笑容来。

毛泽东办公桌上墨香犹存的一张纸条,吸住了胡宗南的目光。

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这张纸条出自谁人手笔,从语气到字迹一眼就能认出来。胡宗南轻轻地晃晃头,一脸无奈,那张字条犹如一尊巨石压在他的胸口,让他透不过气来。

接下来的情形正应了纸条中的预言,毛泽东麾下的彭大将军三板斧出手,砍翻了胡宗南数万兵马。在敌强我弱的陕北,毛泽东以“蘑菇战”应对胡宗南的“滚筒战”。西北王二十几万兵马,被延安一座空城吸住、套牢,胡宗南这位天子门生、黄浦红人,只能西北城头祭东北,高原马上哭中原了。

胡马窥延京,毛帅演空城,驱兵十万高原上,回首中原已半倾。就在蒋介石的两眼直直地盯着陕北、盯死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已指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长剑横插在国民党心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三路大军呈品字型摆开,“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铺下经略中原的浓墨重彩。

遥望毛泽东骑着白马游走在黄土高原上的背影,品味毛泽东在纸条上的留言,胡宗南只能仰天兴叹。

▲三大战役,毛泽东纵横捭阖之笔。

从 1948 年 9 月 12 日,到 1949 年 1月31日,四个多月一百四十二个日日夜夜,在西柏坡那间世界上最小的作战室里,毛泽东指挥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他手中的那支笔在作战地图上舞蹈,勾下一枚枚红色的箭头……那是在书写惊天动地的史诗、震古烁今的华章。

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百二十七万土八路打败四百三十万正规军……这是毛泽东笔下书写的神话!

1948年10月中旬,毛泽东挥毫一点,似泰山压顶。解放军亮剑辽沈,山海关外,秋风瑟瑟;金陵城头,落木纷纷……

1948 年 11 月初,毛泽东大笔一横,如长城亘立。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与刘峙、杜聿明论剑淮海,百万雄兵,千里阵云;双剑出鞘,独夫销魂……

1948 年 11 月末,毛泽东顺笔一折,如弯弓射雕。解放军兵围北平,剑指天津;一边扣弦声,一边飞鸣镝……

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目光同时聚焦东北。蒋介石把东北视为国民党的制胜点、共产党的终结点;毛泽东把东北视为与国民党大决战的突破点、两党命运的转折点。

(未完待续)

毛泽东之笔毛泽东之笔宋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