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

90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 會議報告書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編印 民國 100 9 2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Sep-2019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 

    會議報告書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編印 民國 100 年 9 月 26 日

  • 目 次

    壹、前言-------------------------------------------------------------------------------01

    貳、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會議議程 ---------------02

    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會議各項議題 ---------03

    議題一:修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中之通識教育目標與核

    心能力----------------------------------------------------------------03 附件 1-1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99-103 學年校務發展計畫—通識教育課程革

    新 --------------------------------------------------------------------05 附件 1-2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 --------------------------10 附件 1-3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草案) ---------------19 附件 1-4 各校通識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 -----------------------------------25

    議題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語文能力畢業門檻之檢討與修訂----56 附件 2-1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修讀通識教育課程修習辦法 ---------- 57 附件 2-2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修讀通識教育課程修習辦法修訂條文對

    照表------------------------------------------------------------------59 附件 2-3 中語系 98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系務會議紀錄 --------------62 附件 2-4 國內各大學語文能力畢業門檻比較表 --------------------------67

    議題三:修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大綱之撰寫內容-------------------80 附件 3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大綱(撰寫格式) -----------------------81

    議題四:修訂本校通識課程審查要點----------------------------------------84 附件 4-1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審查要點 ---------------------85 附件 4-2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審查要點修正條文對照表 -87

    i

  • 1

    壹、 前 言

    為符合本校學生修習課程之需求及配合校務發展,通識教育課程

    架構歷經多次討論修正,藉由本次會議,希望廣納校內各系所師長之

    意見,凝聚本校通識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之共識。

    本校校教育目標之一即為「全人的通識力」,且通識教育課程共

    28 學分,占大學生總學分數四分之一,課程教學之規劃應思考如何

    兼顧學生選課需求、開課穩定,持續提升本校通識各科目課程之教學

    品質,以確保學生之學習品質與競爭力。

    教務長 楊瑞智

    通識中心主任 林靜雯 謹識

    民國 100 年 9 月 26 日

  • 2

    貳、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會議議程

    日 期 100 年 9 月 1 日(星期五)

    地 點 本校行政大樓 201 會議室

    時 間 程 序 事 項

    10:10-10:20 主席報告

    10:20-12:30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議題討論

  • 3

    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會議各項議

    議題一、修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中之通識教育目標

    與核心能力

    提案單位: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說 明:1. 為配合學校「重視師資培育、具有都會特色之標竿文理大學」的

    定位與「紮實的知識力」、「全人的通識力」、「卓越的社會力」之

    教育目標,並參酌本校中長程發展計畫及各校通識教育目標與核

    心能力,修訂本校通識課程架構中之通識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

    2. 擬定修正前後之對照如下:

    本校學生應具有之通識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對照(草案)

    目前 修正 備註

    通識教育目標

    (一)全人素養

    (二)優質公民

    通識教育目標 五大教育目標

    1.學生具有共通素養、旁通素

    養及貫通素養。

    2.學生具有經典閱讀能力。

    3.學生具有邏輯思考的科普

    能力。

    4.學生具有全球移動的能力。

    5.學生具有創造力、競爭力及

    人際互動能力。

    課程內容指標

    1.共通素養

    2.旁通素養

    3.貫通素養

    4.多元性

    5.主體性

    核心能力 1.中文表達能力

    2.外語能力

    1.溝通表達與人際互動

    2.多元文化與全球視野

  • 4

    3.解決問題能力

    4.創新思維能力

    5.法治觀念力

    6.品德倫理素養

    7.人際互動能力

    8.資訊能力

    3.公民實踐與跨界領導

    4.關懷社會與永續環境

    5.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

    6.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

    7.品德陶冶與美感鑑賞

    8.健康身心與終身學習

    決 議:1. 附件 1-3 課程五大指標內之「共通素養」、「旁通素養」、「貫通素養」

    修正為「共通性」、「旁通性」、「貫通性」。

    2. 公共系陳滄海主任建議「憲法與立國精神」更名為「公民與法治」,

    其下再分為三門科目,分別為(1)法學緒論、(2)憲法、(3)校園人權,

    為 3 選 1 必修科目,主席裁示委請公共系提請系上相關會議討論通

    過後續提通委會討論。

    3. 公共系陳滄海主任建議「憲法與立國精神」更名為「公民與法治」,

    其下再分為三門科目,分別為(1)法學緒論、(2)憲法、(3)校園人權,

    為 3 選 1 必修科目,主席裁示委請公共系提請系上相關會議討論通

    過後續提通委會討論。

    4. 國文統一會考與大一國文脫勾之相關規定,後續提請修訂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國文統一會考實施要點。

    5. 其餘照案通過。

  • 5

    附件 1-1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99-103 學年校務發展計畫—通識教育課

    程革新

    策略 項目 期程

    (三)通識教育課程革新 1. 99學年:

    (1)討論共同科目及分類選修通識課程。

    (2)建構通識課程學習地圖。

    2. 100學年:

    (1)調整共同科目及分類選修通識課程。

    (2)推動通識多樣化學分學程。

    3. 101學年:

    (1)實施新版共同科目及分類選修通識課

    程。

    (2)規劃通識教育中心結構調整。

    4. 102學年:

    (1)精緻調整新版共同科目及分類選修

    通識課程。

    (2)進行通識教育中心結構調整。

    5. 103學年:

    (1)精緻調整新版共同科目及分類選修

    通識課程。

    (2)完成通識教育中心結構調整及法規

    修改。

    99~103 校務發展計劃與通識教育課程相關討論如下

    培養具有學術、就業競爭力的領導人

    學校發展以紮實的知識力、全人的通識力、卓越的社會力為教育目標,培養

    具有學術、就業競爭力的領導人才。

  • 6

    (一) 紮實的知識力

    1. 師培生具備領域整合的教學專業知能

    學校百年以來始終以培育國小及幼稚園師資為導向,未來校務的發

    展策略,不但要秉持此項優良傳統,邁向以教育為軸心的文理大學,且

    要培養出具備多元才華、競爭能力之師培生,並透過數位學習、跨學科

    連結教學知能之養成,使師培生均能整合教育專業知能,面向都會、城

    鎮及偏鄉地區學童之教學特性,具有承擔經師、精益求精之專業知能。

    2. 全校學生具有基礎專業與創新研發能力

    大學是新知識與新技術的源頭,在知識經濟的全球化浪潮下,卓越

    學生的養成,關鍵在於學習能力、管理能力、執行能力、創新能力、研

    發能力等能力之良窳,全校學生將透過專業課程及特色學分學程的修

    習,具體掌握上述能力;學生由參與社會服務學習與產業專業實習,累

    積經驗知識與態度;從投入個人志業所需求的專業知能學習,發展多元

    智慧,提升創新研發能力。

    3. 關心社會公共議題,具備客觀分析與理性批判能力

    大學生知識力之培養,必須理論與實際並重,不但應重視課堂知

    識的研習,更宜有一定程度之現實意識,透過群體教育、多元學習、

    人文關懷,以公正、守秩序、理性自制為現代公民之必要條件,不但

    關心公共事務,遵守公共道德,更彼此約束、互相尊重,秉持邏輯理

    性的態度,探索自然,溯本探源,發展推論的理性論辯邏輯,培養客

    觀、理性的批判思考能力。

    4. 具備地球公民的素養與全球移動的能力

    專業教學目的之一,在於彰顯培育現代社會公民—地球公民素養

    所需之永續、多元、共存等特質,面對國際社會形塑的複雜面向及其

    挑戰,需具有相關知識的深度及思辨能力。在全球化時代,移動力就

    是競爭與適應的能力,除了專業知能外,還需要增加認識世界文化、

  • 7

    認同族群文化差異與語言的能力,聰明地運用資訊的能力等。

    (二) 全人的通識力

    1. 具有共通基礎、旁通廣博及貫通融合的三通素養

    學生具有三通的素養,首先為「共通」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基本

    知識或能力;「旁通」的廣博:讓學生涉獵專業以外的領域,以免過於

    狹隘,以及「貫通」的融合:讓學生認識各領域知識之間的關係,避

    免知識的零碎化。透過上述三通之素養,提升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並

    在專業能力外,具備寬廣的知識背景,以發揮其專業知能,使學生能

    具有大學人與專業人素養的兼容並蓄。

    2. 具有多元語文能力與人文藝術修為

    透過國文、外國語文及地方語文的課程學習、活動推動及能力檢

    測,提供學生學習語文的機會與良好環境,培育學生具備多元語文能

    力。藉由經典閱讀與人文藝術領域的通識課程,使學生對經典與人文藝

    術產生興趣與重視,汲取古人諸多智慧與人文藝術修為,從經典中獲得

    的知識、人文藝術與當代生活結合,以累積創新知識所需的概念、知識、

    價值觀。

    3. 具備邏輯思考、永續環境思維的科普能力

    透過課程設計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在數理科學領域以及資訊科學

    學習到之邏輯思考,深化學生整合、分析、理解的能力。培養學生關心

    生活生命成長與延續要題、週遭人文自然環境主題、全球發展變遷議

    題,由近而遠、由己身到大環境,由現在到將來,有系統的培育學生具

    備觀察、歸納、判斷、推論等解決問題之能力。

    4. 掌握事理本質與變遷,具備規劃與執行的競爭力

    優質學習與生活,要能融合學科與經驗,掌握事情義理的基本性

    質,再因應社會環境的變遷法則,提出因應策略。易言之,競爭力就是

    基礎知能、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反思能力。要使學生明瞭競爭是紮實

  • 8

    的、是硬功夫,需要投入努力學習與累積經驗。學習是提供學學生有參

    與的情境,有規劃方案的機會,有嘗試執行的試練,引導反思與修正。

    (三) 卓越的社會力:

    1. 提升健康服務與運動氛圍,培育活力健康國民

    透過多樣性之健康服務,以營造健康優質校園,建立正確體型意

    識、消除性別歧視,並藉校園之運動設施與健康促進中心的推動各類

    活動、健康運動與飲食習慣,提升學生體適能,促進學校成員健康行

    為與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品質,並結合社區資源,透過健

    康教育活動及健康服務之實施,引導學生、教職員工重視健康管理,

    培養出身心靈兼備之健康國民。

    2. 培養關懷利他情懷,落實五倫人際能力

    藉由參與志工活動及服務學習課程,擴大社會參與的層面,讓服

    務學習更具行動力。透過參與方式,從真實情境中體驗貧窮、健康、

    公平、正義等問題,使學生的學習場域不再侷限於課堂中,且能運用

    自己的所學建立和諧、利他、信任、關懷的正確服務學習態度。五倫

    是為人的基礎,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則是生活與生命的轉軸,透過各

    種學習管道,增強學生人際關係與技巧。

    3. 建構以負責與尊重為指標的品格能力

    因應國內社會發展更趨多元化,及加強有品運動的教育內涵,推

    動閱讀經典,讓學生能與影響當代偉大心靈人物對話,由對話而理解,

    由理解而豐富自我心靈。以知識統整作為課程內容的安排原則,培養

    學生日常生活中以負責與尊重為價值核心,使有助於促進學生的道德

    發展,以培養出涵蘊道德品格的道德行為者,奠立社會的祥和與進步

    的基礎。

    4. 涵育熱誠與專長,具有完全就業的能力

    根據企業調查結果,教育大學畢業生具有熱誠、負責、敦厚、盡忠

  • 9

    職守的良好特質,深為各級學校與企業所歡迎。學校透過課程規劃與執

    行,紮實地培養就業的專業能力;透過機會提供與身教境教,涵融學生

    的態度情操;經由第一哩活動課程,引導學生有方向學習,辦理最後一

    哩活動課程,銜接學校教育與職場需求,務期本校畢業生,具備完全的

    就業能力。

  • 10

    附件 1-2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

    95 年 5 月 10 日 94 學年度通識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9 年 5 月 18 日 98 學年度通識教育委員會第 3 次會議修正通過

    99 年 6 月 15 日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年 11 月 29 日 99 學年度通識教育委員會第 1 次會議修正通過

    一、通識教育願景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創始於 1896 年成立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百年來,

    始終秉持「建國作人」的教育傳統,以培育臺灣知識菁英為校務發展終極關懷

    (ultimate concern),時至今日,更以培養大學人(博雅素養)與專業人(專業素養)

    兼容並蓄,同時具備「國際移動能力」的大學生為職志。緣此,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通識教育(共同必修課程及通識選修課程)之目的,乃在祈使學子身繫傳統博

    雅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同時,也擁有通識教育創新之附加價值--如各類「通識

    教育學分學程」之研修,使學生懷抱豁達的世界觀--即胸懷臺灣,放眼天下,不

    僅熱愛鄉土、珍視人類共同文化遺產,亦得以在跨界(border-crossing)--跨學科、

    跨領域的學術資源匯整當中,觸類旁通--藉由科際整合(inter-science)深化學習,進

    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知天、知人,透過經典閱讀、活用古人智慧,

    通曉終身學習之重要性。

    二、通識教育目標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教育目標」共有三點:(一)紮實的知識力;(二)全

    人的通識力;(三)卓越的社會力。準此,對應「校教育目標」所標示之「全人

    的通識力」,也為回應 21 世紀大學通識教育之需求,本校通識教育目標包括下列

    五點:

    (一)學生具有共通素養、旁通素養及貫通素養。

    (二)學生具有經典閱讀能力。

    (三)學生具有邏輯思考的科普能力。

  • (四)學生具有全球移動的能力。

    (五)學生具有創造力、競爭力及人際互動能力。

    通識教育目標與校教育目標之關聯圖

    全人的通識力 卓越的社會力 紮實的知識力 校教育目標

    11

    通識教育目標內涵說明如下:

    1.學生具有共通素養、旁通素養及貫通素養:

    希望學生具有三通的素養,首先為「共通」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或

    能力,例如語文能力;「旁通」的廣博:讓學生涉獵專業以外的領域,以免過於

    狹隘,例如文學院的學生吸收自然科學的知識;以及「貫通」的融合:讓學生認

    識各領域知識之間的關係,避免知識的零碎化,例如開設「氣候變遷與人類歷史

    的發展」課程。希冀透過上述三通之素養,使學生能提昇對自我的認識,並在專

    業能力外,具備寬廣的知識背景,以發揮其專業智能,使學生在專業人以外亦具

    有大學人的素養。

    2.學生具有經典閱讀能力:

    透過通識教育共同科目及分類選修科目授課教師之介紹,特別是經由教育部

    補助之計畫與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舉辦之各項經典活動,如經典名著導讀

    系列講座、經典閱讀讀書會、經典名著閱讀心得比賽等,以及本校「經典閱讀與

    創新思維」領域通識課程,使學生對經典產生興趣,汲取古人經典中的諸多智慧

    與人文精神,將從經典中獲得的知識與當代生活結合,以累積創新知識所需的概

    通識教育目標

    共通素養

    旁通素養

    貫通素養

    經典閱讀

    能 力

    全球移動

    能 力

    創造力、競

    爭力、人際

    互動能力

    邏輯思考

    科普能力

  • 12

    念,使學生明瞭人類之過去,並掌握現在社會脈動,具有未來前瞻性之視野。

    3.學生具有邏輯思考的科普能力:

    透過課程設計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在數理科學領域以及資訊科學學習到之

    邏輯思考,深化學生整合、分析、理解的能力,並培養學生具有觀察、歸納、判

    斷、推論等解決問題之能力。

    4.學生具有全球移動的能力:

    在全球化時代,移動力就是競爭力,除了專業知能外,還需要增加認識世界

    文化與語言的能力,運用資訊的能力等,因此,本校注重學生之外國語言文化能

    力,包括國文、英文能力以及第二外國語言與文化(例:日本語言與文化、韓國

    語言與文化等),希望透過外國語言文化的研習,增益國際交流,增加國際經驗,

    並瞭解全球議題,使成為具備全球移動能力的現代人。

    5.學生具有創造力、競爭力及人際互動能力:

    彙整上述之能力,形成通識教育之「雙核心」,即(一)建構學生三大核心

    素養—共通素養、旁通素養、貫通素養;(二)建構課程三大核心特色—國文統

    一會考、全球變遷課程、經典閱讀課程,而最終目的在於透過培養學生知識反思

    能力、跨領域知識整合能力、知識創新能力等具有學校特色之通識教育,以提升

    學生創意能力、人際互動能力以及就業競爭能力,塑造其成為博雅通達之現代公

    民。

    三、課程規劃

    基於本校學校發展願景之「全人的通識力」,且為了提升本校通識教育品質,

    在本校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上,共分為三部份,首先擬訂通識教育之核心能力,再

    者,找出通識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間之關聯,並且將通識課程與核心能力之權重

    劃分清楚,最後訂出本校之通識課程架構。

    (一)通識教育核心能力

    參照「教育部顧問室 96-99 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之 96 年度計畫簡介」中

  • 13

    的目標定義,同時參考教育部「推動大學通識核心課程方案」所列核心能力國內

    外參考資料,訂定本校通識教育八大核心能力:1.本國語文的通暢表達能力;2.

    至少能有效地使用一種外國語言;3.運用資訊科技能力;4.問題解決的能力;5.

    人際互動能力;6.法治觀念;7.品德倫理素養;8.創新思維能力等八項。

    本校八大通識教育核心能力說明如下:

    1.中文表達能力:培養寫作及溝通能力,讓學生能夠有邏輯、有組織、有條

    理的進行陳述與表達意見,藉以增進社會競爭力。

    2.外語能力: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外語能力,同時也培養敏銳的

    語感,藉以促使同學能更準確、更有自覺的使用外語。

    3.解決問題能力:能善用具備的知識、技能並以主動積極的態度來處理解決

    問題。

    4.創新思維能力:能運用所具備之知識發揮創意思考的能力和具有主動學習

    新事物的熱誠以實現個人潛能。

    5.法治觀念:透過民主法治的學習,激發學生發展關懷社會、造福人類的使

    命感,藉此培養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

    6.品德倫理素養: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審視態度,落實負責、自律、勤勞、服

    務與互助合作之美德,讓學生能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應變能力、穩定度、

    抗壓性及承擔責任的能力。

    7.人際互動能力:學會尊重自己與他人,發展同理心與包容性,並且能在人

    際溝通中有應對進退的能力。

    8.資訊能力:能因應世界變化的速度,學習及應用各種科技、資訊的能力,

    讓自己隨時保持更新的狀態。

    (二)通識教育核心能力與通識教育目標關聯

    為了能宏觀檢視學校通識教育目標與通識教育核心能力之關聯,故以下列表

    格顯現其關聯性,提供參考。

  • 14

    通識教育

    核心能力

    通識教育

    目 標

    通識教育

    核心能力

    通識教育

    目 標 通識教育目標

    共通素養

    旁通素養

    貫通素養

    經典閱讀

    能力

    邏輯思考

    科普能力

    全球移動

    能力

    創造力、競爭力、

    人際互動能力

    1.中文表達能力

    2.外語能力

    3.解決問題能力

    通識教育目標

    共通素養

    旁通素養

    貫通素養

    經典閱讀

    能力

    邏輯思考

    科普能力

    全球移動

    能力

    創造力、競爭力、

    人際互動能力

    4.創新思維能力

    5.法治觀念

    6.品德倫理素養

    7.人際互動能力

    8.資訊能力

    而依據上述通識核心能力與通識教育目標之關聯程度,擬訂每門課程或領域

    對應各分項核心能力分別給予權重。授課教師也可根據權重對照來掌握學生學習

    成果,並依據學生的學習成效及生涯規劃,提供學生在學習輔導上之諮詢,適時

    就學習方向進行調整。

  • 通識課程與通識核心能力權重對照表

    能力指標 中文

    表達

    能力

    外語

    能力

    解決

    問題

    能力

    創新

    思維

    能力

    法治

    觀念

    品德

    倫理

    素養

    人際

    互動

    能力

    資訊

    能力

    累計

    國文 50 5 10 20 15 100%

    英文 60 15 10 15 100%

    歷史、地理與文化 20 20 20 10 10 20 100%

    憲法與立國精神 5 10 5 50 15 15 100%

    體育 20 10 10 20 10 20 10 100%

    軍訓 10 30 20 20 10 10 100%

    服務學習 20 50 30 100%

    人文社會領域 10 10 20 10 15 20 15 100%

    藝術領域 10 30 40 20 100%

    數理科學領域 10 10 10 10 10 50 100%

    經典閱讀與

    創新思維

    10 20 50 10 10 100%

    課程

    (三)課程架構

    本校依上述通識教育目標之內涵,擬訂本校學生須習得三大素養,而在此基

    礎上,分為必修課程以及分類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包括之通識內涵為語文能力之

    養成、史地文化之研習、憲法與立國精神等,而分類選修課程則希冀學生能習習

    得人文社會思索之能力、美感能力、思辨能力等,其課程架構如下圖:

    15

  • 共同必修課程 分類選修課程

    通識教育課程架構

    共通素養 旁通素養 貫通素養

    服務學習

    憲法與立國精神

    歷史地理與文化

    2 2 0 0 0 4~6 6

    人文社會領域課程

    (至少 4 學分)

    藝術領域課程

    (至少 4 學分)

    數理科學領域課程

    (至少 4 學分)

    經典閱讀與創新

    思維領域課程

    16

  • 17

    1.課程架構表

    本校學生須修畢通識學分共 28 學分,其通識內涵及具體作法如下表說明:

    三大核心素養 通 識 內 涵 具 體 作 法

    1.語文能力之養成

    1.大一國文,必修 6 學分。

    2.大一英文,必修 4-6 學分。

    2.史地文化之研習

    歷史、地理與文化(歷史與文化、地理與文化,二

    選一。),必修 2 學分。

    3.憲法與立國精神 憲法與立國精神,必修 2 學分。

    4.體育 0 學分,大一至大二必修。

    5.軍訓 0 學分,大一必修。

    共通素養

    必修課程︵14~

    16

    學分︶

    6.服務學習 必修 0 學分,共 48 小時。

    7.人文社會之思索 人文社會領域課程(至少 4 學分)

    8.美感能力之植被 藝術領域課程(至少 4 學分)

    9.思辨能力之提昇 數理科學領域課程(至少 4 學分)

    旁通素養與貫通素養

    分類選修課程︵12~

    14

    學分︶

    10.經典閱讀與創新

    思維之導引

    經典閱讀與創新思維領域課程

    2.學分規畫表

    通識教育課程

    課程

    類別

    全校共同

    必 修

    分類選修

    教育學分 系專門課程 總計

    必修 14~16 0

    選修 0 12~14

    合 計 28

    3.修課須知

  • 18

    (1)國文能力、英文能力及資訊能力為本校通識教育基本素養,凡通過本校「國

    文統一會考」,方可修讀「大二國文」;

    (2)凡能提出通過全民英檢等證明者(英語系中高級、其他各系中級初試),

    可免修讀「大二英文」;

    (3)凡通過本校「資訊能力檢定」(自然科學系、數學資訊教育學系及資訊科

    學系學生除外),可免修讀「資訊科學」。

    (4)其他修課規定參照「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修讀通識教育課程修習辦法」

    (附件一)

  • 19

    附件 1-3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草案)

    95 年 5 月 10 日 94 學年度通識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9 年 5 月 18 日 98 學年度通識教育委員會第 3 次會議修正通過

    99 年 6 月 15 日 99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9 年 11 月 29 日 99 學年度通識教育委員會第 1 次會議修正通過

    100 年 9 月 1 日 100 學年度健全通識課程會議修正通過

    一、通識教育願景與目標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創始於 1896 年成立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百年來,

    本校以「公、誠、勤、樸」四大校訓,堅守為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並以「建國

    作人」的教育傳統,培育臺灣知識菁英持續為校務發展終極關懷。所謂「公」,

    謂之無私;所謂「誠」,謂之無欺;所謂「勤」,謂之無怠;所謂「樸」,謂之無

    華。此四美德,用之於學,則可涵養德性,厚植根基,為一優良之學生,施之於

    教,則可敬業樂群,增強信念成一典型之教師,推己及人,蔚成風氣,則又可收

    化民成俗之效、興國建邦之功。爰鑑於此,遂以之為校訓焉。至林天佑校長任內,

    注入多元博雅教育內涵,更以發展卓越系所,型塑亮麗校園,培育兼具紮實的知

    識力、全人的通識力、卓越的社會力之現代社會領導人才,以成為「全國一流」、

    「國際知名」的精緻大學期許。據此,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以「全人的通

    識力」為願景,期勉學子以「全人素養」、「優質公民」為目標。

    二、通識教育課程五大指標

    為達成本校通識教育之願景與目標,以下將通識教育課程五大指標臚列如

    下,以作為本校通識課程開設與規劃之參考依據。

    (一)共通性:課程內容應包含人類文明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特質,以培養學生

    的基本知識或能力。

    (二)旁通性:課程內容包含括不同領域之知識,讓學生能多方涉獵專業以外的

    領域,以免過於狹隘。

  • 20

    (三)貫通性:讓學生認識各領域知識之間的關係,避免知識的零碎化。

    (四)多元性:課程內容應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尊重不同性別、族群、階級、

    文化等多元差異,兼容科技與人文精神、並蓄傳統與現代觀點。

    (五)主體性:課程內容應能直接與間接建立人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認識自己以

    及與己身相連的群體、自然、社會與文化。

    三、課程規劃

    基於本校學校發展願景之「全人的通識力」,且為了提升本校通識教育品質,

    以達成「全人素養、優質公民」之目標,在本校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上,首先完成

    上述架構通識課程內容之精神指標,而後續擬訂本校通識教育之核心能力,最後

    訂出本校之通識課程架構。

    (一)通識教育核心能力

    依據本校中長程發展計畫以及國、內外各校之核心能力訂定,並經會議凝聚

    全校共識後,訂定本校通識教育八大核心能力:1.溝通表達與人際互動;2.多元

    文化與全球視野;3.公民實踐與跨界領導;4.關懷社會與永續環境;5.科學思辨

    與問題解決;6.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7.品德陶冶與美感鑑賞;8.健康身心與終

    身學習等八項。

    本校八大通識教育核心能力說明如下:

    1.溝通表達與人際互動:培養多元語文能力,訓練基本語文能力及溝通技

    巧,讓學生能夠有邏輯、有組織、有條理地闡述見解;學會尊重自己與他

    人,發展同理心與包容性,並且能在人際溝通中有應對進退的能力。

    2.多元文化與全球視野:能主動進行跨文化溝通以增進多元文化理解,進而

    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的價值;能掌握國際社會的變遷與脈動,並認識與關

    心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議題。

    3.公民實踐與跨界領導:透過民主法治的學習,能以理性、批判之態度,發

    揮公民力量,履行公民責任,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增

  • 21

    廣見聞,恢弘視野,能善用相關人力與資源,發揮團隊合作與卓越的領導

    管理能力。

    4.關懷社會與永續環境:能關懷社會弱勢,運用相關知能,採取促進社會正

    義的有效行動。關心生活、生命成長與延續要題、週遭人文自然環境主題、

    全球發展變遷議題,由近而遠、由己身到大環境,由現在到將來,有系統

    地培育學生,使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與其共同永續發展。

    5.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能認識科學的基本概念與應用價值,運用科學方

    法、邏輯思辨,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剖析與探究問題,並運用有效策略解

    決問題。

    6.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能因應世界變化的快速,學習及應用各種科技、資

    訊的能力,亦能分辨各種資訊媒體的功能與限制,並有效運用媒體與網路

    檢索資訊、評鑑資訊、運用資訊。

    7.品德陶冶與美感鑑賞:能具有無私、無欺、無殆、無華的品德,明辨是非,

    並具有合乎價值判斷的舉止。能於日常生活中體驗美感、鑑賞藝術,進而

    使用基本的藝術技能表現自我的創作理念。

    8.健康身心與終身學習:培養良好的生活、運動習慣,強健體魄。瞭解適當

    抒解情緒壓力的作法,時時反躬自省、健全心靈;主動好奇,以發現並實

    現個人潛能,能體察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進而身體力行,以不斷充實各種

    知能,因應與時俱進的環境需求。

    (二)課程架構

    本校依通識教育目標以及課程精神指標,規劃課程架構。其課程架構如下圖:

  • 多 元 性 主 體 性

    共通素養 旁通素養 貫通素養

    分 類 選 修 課 程

    全 人 素 養 優 質 公 民

    共 同 必 修 課 程

    歷史地理與文化

    2

    英文

    4~

    6

    國文

    4~

    6

    憲法與立國精神

    2

    體育

    0

    軍訓

    0

    服務學習

    0

    人文社會領域課程

    (

    至少4學分)

    藝術領域課程

    (

    至少4學分)

    數理科學領域課程

    (

    至少4學分)

    經典閱讀與創新思維

    領域課程

    通識教育課程架構圖

    (三)學分規劃

    1.本校學生須修畢通識學分共 28 學分,其學分規劃如下:

    通識教育課程科目表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四學年科 目 名 稱

    數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國文 4~6 4~6 2 2 2 (2)

    英文 4~6 4~6 2 2 2 (2)

    歷史、地理與

    文化 2 2 2 (2)

    憲法與

    立國精神 2 2 2 (2)

    體育 0 8 2 2 2 2

    共同

    必修

    科目

    (12~16

    學分)

    軍訓 0 4 2 2

    22

  • 23

    服務學習 0

    人文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數理科學領域

    分類選

    修科目

    (12~16

    學分) 經典閱讀與

    創新思維領域

    2.修課須知

    (1)本校學生須修畢通識教育課程二十八學分,含共同必修科目十二至十六學

    分,包括國文四至六學分,英文四至六學分,憲法與立國精神二學分,

    歷史地理與文化二學分,以及分類選修科目至少十二到十六學分。

    (2)本校訂定學生國文、英文語文能力之畢業門檻。凡學生修習國文學分以四

    至六學分為原則,修畢國文四學分後,通過國語文會考者,可免修讀進

    階國文。惟未通過會考學生,須補修讀進階國文二學分;凡學生修習英

    文學分以四至六學分為原則,修畢英文四學分後,且能提出通過相當全

    民英檢等證明(英語系為中高級,其他各系為中級初試以上),可免修讀進

    階英文,惟未通過上述畢業門檻者,須補修讀「進階英文」二學分。

    (3)「憲法與立國精神」與「歷史地理與文化」採上、下學期對開方式開課。

    另「歷史地理與文化」分為「歷史與文化」、「地理與文化」兩種科目由

    學生以二選一的方式修讀。

    (4)服務學習總時數 48 小時,於二年級實施,上、 下學期各 24 小時。

    (5)人文社會及教育類學系學生須修習「藝術領域」及「數理科學領域」科目

    至少各 4 學分;藝術類學系學生須修習「人文社會領域」及「數理科學

    領域」科目至少各 4 學分;數理科學類及體育類學系學生須修習「人文

    社會領域」及「藝術領域」科目至少各 4 學分。

    (6)除應用物理暨化學系、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數學系與資訊科學系之

  • 24

    學生及通過本校資訊能力檢定者外,皆須修習「資訊科學」之通識課程。

  • 25

    附件 1-4 各校通識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

    大學名

    稱(國

    立)/及通

    識中心

    網頁

    通識教育目標 通識核心能力/指標

    國立臺

    灣大學

    http://cou

    rsemap.ac

    a.ntu.edu.

    tw/course

    _map/ind

    ex.php

    自從民國 70 年本校前校長虞兆中教授提

    出「通才教育」作為辦學理念以來,本校

    對推動通識教育不遺餘力,其理念與定義

    乃秉持:「建立人的主體性,以完成人之

    自我解放,並與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環

    境建立互為主體性之關係的教育。」在此

    理念下,本校通識教育強調不同學術領域

    之間對話、溝通與融合的可能性,除了避

    免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斷裂,以及全球化與

    本土化之間的斷裂之外,拓深學生的文化

    資源,拓展全球視野,並奠定終身學習的

    基礎能力。故在通識教育規劃上,將通識

    課程分為八大領域:文學與藝術、歷史思

    維、世界文明、道德與哲學思考、公民意

    識與社會分析、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物

    質科學、生命科學。

    為達成本校通識教育之理念與目標。以

    下將通識課程五大精神指標條列如下:

    1.基本性 : 課程內容應包含人類文明之基

    本要素。相對於工具性、應用

    性或休閒性課程而言,通識課

    程之內容應具有基本性。所謂

    「基本性」,指課程應涉及人類

    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

    可或缺的質素而言。

    2.主體性 : 課程內容應能直接或間接地建

    立人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能以

    本身為主體去看待知識,透過

    討論、思辯、批判與比較,去

    瞭解自己,以及與己身相繫的

    自然世界、社會環境及時代與

    文化。

    3.多元性 : 課程內容應以拓廣學生視野、

    消除人種在性別、族群、階級、

    與文化上的偏見為目標、養成

  • 26

    尊重多元差異、「人類一家」的

    胸懷。

    4.整合性 : 課程內容應整合不同領域之知

    識,以啟發學生的心智、拓展

    專業知識之直觀與創意,並賦

    予新的詮釋與意涵。

    5.貫通性 : 課程內容所探討的問題應淺顯

    明白,不宜預設學生須已修讀

    系統性專業知識為前提,但課

    程之內涵應有引導作用,可藉

    由問題的探討而逐步深入專業

    知識,而有通貫之效果。

    國立政

    治大學

    http://aca.

    nccu.edu.

    tw/p6-edu

    cation.asp

    學術目標

    個人目標

    社會目標

    就業目標

    核心能力或核心素養

    專業知能:所屬專業領域之內容知識及探究

    能力等。

    跨領域知能:多專長、跨領域對話、宏觀概

    念、跨領域整合等。

    獨立思考:分析推理、數理邏輯、批判、思

    辨、統整等。

    創新能力:創意、創造力、創作、創業、制

    度改革等。

    自省能力: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挑戰、

    歷史反思、情緒智慧等。

    溝通表達能力:傾聽、書寫、敘事能力、人

    際溝通等。

  • 27

    公民素養:民主法治素養、媒體素養、科學

    素養、美感素養、公共參與等。

    人文及環境關懷:人文關懷、環境關懷、探

    索自然、尊重生命、倫理

    道德等。

    團隊合作能力:人際協調、分工合作、社群

    經營、責任感、執行力等。

    領導力:企圖心、影響力、做大事的能力、

    危機處理的能力等。

    國際觀:全球視野、國際趨勢判斷、多元文

    化理解、外語溝通等。

    終身學習能力:求知動力、自主學習、資訊

    能力、自我超越等。

    國立清

    華大學

    http://cge.

    gec.nthu.

    edu.tw/in

    dextop_m

    ain.htm

    (一) 在核心通識課程基礎上的進階課

    群〈或學程〉設計;

    (二) 多元能力的培養〈包括創造力、

    團隊合作、溝通表達、社區參與、

    動手做與行動力、自我學習與終

    身學習等〉;

    (三) 聯繫各系、共同教育與清華學院

    的課程規劃,建構完整的全校課

    程地圖與多元能力涵養教育。

    六項多元核心能力依序為:(1)自我瞭解與溝

    通表達;(2)邏輯推理與批判思考能力;(3)

    科學思維與反思;(4)藝術與人文涵養;(5)

    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與(6)多元觀點與社會

    實踐

    國立成

    功大學

    http://cge.

    ncku.edu.

    tw/bin/ho

    國立成功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的通

    識課程,是依據本校通識教育目標設計

    的;而通識教育目標的訂定,又是取法於

    通識教育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

    聯圖)

    1.關懷與服務能力:透過基礎國文、哲學、

    http://cge.ncku.edu.tw/files/13-1024-71264.phphttp://cge.ncku.edu.tw/files/13-1024-71264.php

  • 28

    me.php 本校的任務宣示(Mission Statement)。茲

    將「任務宣示」引錄如次:

    成功大學秉承全臺首府的文化傳統,以全

    方位的卓越大學為永續發展目標,培育具

    專業與領導能力、倫理與人文素養、創意

    與國際視野的各界菁英,關懷社會,貢獻

    國家,造福人類。

    依據這樣的「任務宣示」,於是訂定了本

    校的通識教育目標:

    培育每位學生生活中所必需的人文素

    養,並經由學習跨領域的基礎知識,養成

    因應新事務與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以成為

    現代社會的健全公民,促進社會整體的幸

    福。

    依此目標,本校規劃有核心通識、跨領域

    通識、融合通識三大區塊通識課程,希望

    達成下列五項基本素養及培養學生具五

    項核心能力。

    公民、社會科學等領域

    課程的學習,陶冶其品

    格,提升關懷社會、服

    務群眾的能力。

    2.語 文 運 用 能 力 :透過基礎國文及國際語

    言的學習、手寫心得的

    規 範 , 提 升 語 文 的 欣

    賞、溝通、表達及實用

    能力。

    3.跨 領 域 能 力 :學習跨多領域的基礎知

    識,增廣見聞,恢弘視

    野。

    4.社會變遷因應能力:透過跨領域知識,養

    成因應新事務、學習

    新知識的能力。

    5.創新與領導能力:透過融合通識課程,培

    養學生融會貫通及創

    新、領導的能力。

    6.生 活 實 踐 能 力 :透過「做中學」的訓

    練,培養學生實踐知識

    的能力。

    通識教育基本素養

    1.文化傳承:秉持「襲舊而不泥古,傳新而

    不偏今」的學習態度,發揚中

    華固有文化。

  • 29

    2.歷史意識:培養學生具備歷史意識,使其

    能立足於過去,面對現在,思

    考未來。

    3.藝術涵養:培養學生對美的感覺與體悟,

    增進學生藝術涵養,啟發文化

    創意。

    4.公民素養:使學生獲得人權、民主、憲政、

    法治、國家等基本理念。

    5.社會關懷:培養學生推己及人,關心社

    會,具備服務奉獻之情懷。

    6.國際視野:使學生了解國際之文化、禮儀、

    環境變遷、全球局勢等議題,

    具備國際視野

    國立交

    通大學

    http://cge.

    nctu.edu.t

    w/course.

    php

    一、強化獨立思考與批判思辯的能力;

    二、重視學術與文化經典的傳承;

    三、平衡科技與人文的素養;

    四、提升國際觀與社會關懷;

    五、培養領導與溝通的能力。

    (一)獨立思考與創新:

    1.對知識有探索的熱誠,對人文社會與環境

    現況能進行獨立思考與批判反省。

    2.能結合科學知識與人文關懷,創造長久有

    益於人類的產品或事業。

    (二)人文涵養與審美能力:

    1.對古今中外人文藝術與文化經典能廣泛閱

    讀,並能公開發表具深度的文章或講論。

    2.能經常參加各類藝文活動,對世界知名藝

    術創作具鑑賞能力。

    3.能品味自然與人文之美,並能從事美的創

    作,以豐富人生。

  • 30

    (三)公民素養與道德理性:

    1.能了解民主與法治制度的歷史發展、優點

    與有限性,以道德理性來思考及實踐公民

    義務。

    2.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族群與

    文化,在語言表達、文字敘述與實際行動

    中,展現禮貌與教養。

    3.理性思考生活中的倫理議題,具備行善的

    動機與助人的能力。

    (四)歷史視野與多元思維:

    1.對人類文明與社會發展的經典史籍,能廣

    泛而深入地閱讀;對歷史發展之重要關

    鍵,表現評判思考能力。

    2.能關心全球議題,對不同族群文化展現理

    解與包容力。

    (五)語文能力與國際觀:

    1.能熟練使用至少一種外語,善用各種外語

    等網路資源,以掌握國際社會脈動。

    2.對不同國家文化與社會狀況能深入理解,

    並理性地回應。

    3.能關心國際議題,認識國際組織,具備餐

    與國際活動,成為世界公民的能力。

    (六)社會關懷與行動力:

    1.對人際關係、群己互動進行理性思考與真

    誠關懷。

  • 31

    2.能深入考察人類社會議題,找出問題核

    心,提出具體改革方案,並付諸行動。

    (七)領導與團隊合作:

    1.在團隊中能負責盡職,關心彼此,相互鼓

    勵。

    2.能提出有價值意義的知識探索或社會行動

    方案。

    3.能結合相關之人力與資源,展現卓越領導

    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八)邏輯與科學推理:

    1.能根據邏輯規則進行推理與思辨。

    2.能根據科學方法進行知識的探索。

    3.對於科學發展、科技運用與人文社會之互

    動,能進行深入探究,展現嚴謹的分析、

    批判與整合能力。

    國立中

    興大學

    http://140

    .120.63.1

    11/nchu/i

    ndex.php

    本校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兼具人文與科學

    素養、溝通與創新能力、國際視野與社會

    關懷之菁英人才」,本中心負責綜理全校

    通識教育業務,自應以達成校訂教育目標

    為主要任務。

    為順利達成本校教育目標,本中心特訂立本

    校通識教育基本理念如下:

    一、奠定智識基礎:規劃中外語文課程、服

    務學習課程、自主學習

    課程、通識教育講座與

    各 類 型 通 識 教 育 活

    動,以提升學生發現問

    題、批判思考、溝通表

    達、整合歧見、改善現

    況之能力,進而建立運

  • 32

    用所學回饋社會之正

    確觀念。

    二、平衡領域學習:規劃人文、社會、自然

    領域之通識課程,配合

    跨領域選課機制,強化

    學生對於各領域研究

    課題、研究方法、核心

    概念、思維模式之基礎

    認知,以擴展其跨領域

    統整能力,激發其全方

    位發展潛能,厚植其終

    身學習基礎。

    三、引導適性發展:在人文、社會、自然領

    域之架構下,規劃多組

    專業學群,配合跨學群

    選課機制,撤除各學系

    選課限制之藩籬,提供

    學生更多元的學習機

    會,以滿足其生涯規劃

    之需求,彌補大學教育

    過度專業分工所導致的

    缺失。

    四、貫通專業領域:在「領域–學群」雙層

    級 課 程 設 計 的 基 礎

    上,再規劃多組可彰顯

  • 33

    本 校 特 色 的 學 分 學

    程,以引導學生系統修

    習通識課程,幫助學生

    融會專業課程與通識

    課程之知識。

    國立中

    央大學

    http://140

    .115.103.

    89/

    本校目前透過以通識教育為核心之全校

    課程改革,積極推動通識教育與各院系專

    業課程之整合,不僅著眼於大學生個人對

    自由、公平、冷靜、溫和,與智慧的追求,

    更注重他們對國家社會的關懷、理解和參

    與,同時要發揚固有文化傳統與本土價

    值,汲取現代科技知識成果;進而培養其

    全球視野、世界公民的識見,與專業創新

    的競爭能力。簡言之,本校通識教育秉持

    大學教育博雅理念,發揚校訓誠樸精神,

    目標有三,其架構如下圖所示:

    1. 培養誠樸博雅、知行合一、器識雄偉、

    術德兼修的大學生。

    2. 提昇個人素質使具備國際視野、世界公

    民的識見,與專業創新的競爭能力。

    3. 養成終身對真、善、美、聖的追求,關

    懷國家社會,為世界作出貢獻。

    中大的教育理念基本上可表述為以下的各

    項良好知能:

    1. 清晰而有效的推理思考與流暢的表達能

    力。(博雅)

    2. 對自然、社會、人文等領域評論性的鑑

    賞能力。(博雅)

    3. 國際化的視野與開闊的歷史觀。(器識雄

    偉)

    4. 掌握當前重大的倫理議題,並具備健全

    的道德品格。(術德兼修)

    5. 活潑的創意及以服務熱忱為基礎的領導

    力。(知行合一)

    國立中

    山大學

    http://ge.

    nsysu.edu

    .tw/bin/h

    本校教育總目標是「培養社會菁英與領導

    人才」,為了充分達成這項總目標,本校

    釐訂「加強學術專業」、「孕育人文精神」、

    本校強調通識教育為大學教育之基礎教

    育,通識課程乃為提供學生:

    (1)培養國語文與英語文閱讀、寫作與溝

  • 34

    ome.php 「追求宏觀創意」、「培養國際視野」、「促

    進五育均衡」五大教學目標作為最高指導

    原則。其中「加強學術專業」旨在強化學

    生職場的競爭力,「孕育人文精神」乃在

    培育學生具備人文關懷的胸襟,「追求宏

    觀創意」目的在提升學生以宏觀的視野,

    開創新意,迎向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國

    際視野」旨在鼓勵學生具備國際化的內涵

    與專業能力,以開拓國際化發展的競爭

    力,「促進五育均衡」旨在培養學生具備

    品德、智慧、體能、合群、美學等五項健

    全發展的陽光青年。

    為落實本校五大教學目標,本校通識教育

    以培養學生具有濟人濟物之博雅涵養,達

    成術德兼修的全人教育之境界為願景,以

    「孕育人文精神」、「追求宏觀創意」、「培

    養國際視野」、「促進五育均衡」為本校通

    識教育之發展目標。以期藉由本校通識課

    程,各專業學系之專業課程,及講座、藝

    文、社團、體育、國際交流與國外研修等

    相關活動,培育學生成為「社會菁英與領

    導人才」。

    通表達的能力;

    (2)培養人文藝術素養,啟發人文關懷;

    (3)培養學生發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

    力;

    (4)培養學生對多元社會的探究與瞭解;

    (5)引導學生建立歷史觀與擴展國際視野;

    (6)引導學生瞭解科技發展與人類文明,

    進而關懷社會大眾;

    (7)引導學生哲學與宗教的視野,培養獨

    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

    (8)培育生命倫理與人生價值的涵養;

    (9)培養終身學習之理念與能力。

    國立海

    洋臺灣

    大學

    http://ww

    w.gec.nto

    本中心教育目標:

    1.培育本校學生兼具專業化與學術化的通

    識課程,並顧及自我發展及適應生活的

    本中心對通識教育之理念如下:

    海納百川容乃大

    大學之道貴明德

  • 35

    u.edu.tw/

    main.php 能力。

    2.陶冶學生真美善人格、博雅氣質,樹立

    全人教育,終身學習的人生態度。

    3.培養學生兼具本土關懷與國際視野的宏

    觀氣度的人文素養。

    4.培養永續發展的海洋特質人生觀。

    5.貫徹誠樸博毅的校訓精神,並兼具德智

    體群美的海洋學子。

    通四海天下之道

    識古今恆久之理

    敎文采碩彥之材

    育豐饒廣博之料

    中外名經典之論

    心啟真善美之學

    以上之「海大通識教育中心」為名,道出通

    識教育之理念,期待培育海大學生在加強海

    洋涵養特色能力之外,更能培養其良知道德

    能力、综合科技與社會創新能力、多元文化

    視野的宏觀力、訓練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面對未來生涯規劃之就業能力。

    國立中

    正大學

    http://dep

    tcge.ccu.e

    du.tw/fro

    nt/bin/ho

    me.phtml

    通識教育的實施乃在發揚大學的本質,重

    建大學教育的理念,在各科系專業教育之

    外,提供大學生一組廣博的基礎學識的課

    程。不僅藉由增加對於其他學術領域的接

    觸,以拓展大學生知識的廣度,更藉由提

    供各種探索人、社會 與自然的機會與途

    徑,引領大學生認識當代世界文明形成的

    力量,深入瞭解 人類對知性與感性努力

    的成就。

    大學生接受通識教育目的有三:

    1.建立對於人、社會與自然各種層面的基

    礎認識。

    (1)思考與創新:經由課程的訓練與引導設

    計,使學生能夠進行獨立性、批判性、系

    統性或整合性等面向的思考,或能以創意

    的角度來思考新事物。

    (2)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夠對於社會、文化中

    相關的倫理或道德議題,進行明辨、慎思

    與反省,或能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3)生命探索與生涯規劃:能夠主動探索自我

    的價值或生命的真諦,或能具體實踐在自

    我生涯的規劃或發展。

    (4)公民素養與社會參與:能夠尊重民主與法

    治的精神、關心公共事務及議題,或能參

    與社會事務及議題的討論與決策。

  • 36

    2.熟悉其他學術領域所關切的議題、解決

    的方法與思維角度,以及其具體的 研究

    成果。

    3.培養發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發

    展成熟的思考與批判能力。

    (5)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育:能夠具備同理、關

    懷、尊重、惜福等人文素養,或能擴及到

    更為廣泛的環境及生態議題。

    (6)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能夠善用各種不同

    的表達方式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或能理

    解組織運作,與他人完成共同的事物或目

    標。

    (7)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能夠了解國際的情

    勢與脈動,具備廣博的世界觀,或能尊重

    或包容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8)美感與藝術欣賞:能夠領略各種知識、事

    物或領域中的美感內涵,或能據此促成具

    美感內涵之實踐力。

    (9)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夠透過各種不同的方

    式發現問題,解析問題,或能進一步透過

    思考以有效解決問題。

    國立陽

    明大學

    http://cge.

    web.ym.e

    du.tw/fro

    nt/bin/ho

    me.phtml

    校教育目標

    本校自創校以來,秉持「真知力行、仁心

    仁術」之校訓,專注於生物醫學之教學及

    研究。以培養兼具科學基礎、人文關懷、

    寬廣視野與多元發展潛力之生醫衛生領

    導人才為教學目標;以研究生命醫學、探

    索生物醫學未知領域為研究重心。本校之

    發展願景以成為國際一流頂尖大學及全

    球生物醫學研究、教育與產業研發之重鎮

  • 37

    為最終鵠的。

    通識教育的規劃以校訓之落實為基礎,並

    以培養具人文關懷、專業品質及創造力之

    生醫領導人才為目標。

    國立東

    華大學

    http://ww

    w.genedu

    .ndhu.edu

    .tw/bin/h

    ome.php

    通識理念

    【不一樣的通識教育:因為有期許】

    基於全人教育的理想,通識課程給學生一

    個有別於專業訓練、以擴展視野及延伸知

    識範疇為主的課程規劃,期能孕育出具有

    宏觀視野、樸實敦厚、充滿愛與關懷特質

    的東華人。

    【不一樣的課程規劃:自然、多元、尊重

    學生】

    透過四大領域及核心課程的要求,強調本

    校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及全人教育理念的

    認同;同時在課程規劃之各學群中,涵蓋

    不同領域現代化知識並兼顧東部地區的

    特有屬性,融入自然與多元,給學生一個

    兼具全球化與在地化之博雅知識,以提供

    全方位的視野;各領域最低學分數的規

    範,以及與院基礎課程之連結,給予學生

    較多彈性與自主權,讓學生可以做到獨立

    思考、自我主導的課程選擇。

    【不一樣的課程設計:與院基礎課程作銜

    接的課程架構】

    A.具備卓越之專業智能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B.具備康健自由、樸實敦厚的身心特質

    C.具備情藝美感與創造思考的能力

    D.具備民主與法治之公民責任的能力

    E.具備溝通合作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F.具備在地關懷與全球視野

    G.具備博雅多元的識見與人文素養

    H.具備語文表達與資訊之統整應用的能力

  • 38

    為提升學習動機,讓學生在通識課程中不

    致為其他領域專業課程艱深、不易接近的

    刻板印象所限制,因此通識課程設計朝向

    知識與經驗並重,廣度與深度兼顧等目

    標,而課程內容貼近生活,活潑務實、使

    專業課程通識化。課程的架構,除了四大

    領域的縱向規劃之外,亦以學群的方式做

    主題式的學習,並與院基礎課程作銜接。

    此外,每學期也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專題

    講座,以擴展學生視野。

    通識教育目標

    一、培養在地關懷與全球視野

    二、追求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

    三、孕育永續精神與全人健康

    國立嘉

    義大學

    http://ww

    w.ncyu.e

    du.tw/gec

    /

    通識教育課程目標

    國立嘉義大學在通識教育發展上,以培養

    學生具備現代公民素養,以及博雅素養兩

    大主軸,做為發展策略,以期使嘉義大學

    學生,均能兼具歷史文化與藝術、社會探

    究、生命科學、物質科學,以及公民意識

    與法治等知識涵養,進而擁有統整的知識

    與健全的人格發展,成為現代公民。因

    此,本校通識教育課程目標設定於:

    目標一:強化跨領域知識之學習以達到

    博雅素養

    核心能力與核心能力指標

    核心能力 1: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

    1.1 具備人文素養。

    1.2 具有語文欣賞、表達及應用能力。

    1.3 具有學習國際語言的興趣。

    1.4 具備賞析世界文學的能力。

    1.5 具有與人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核心能力 2:歷史意識與空間知能

    2.1 具備歷史思維的能力,促進獨立思考。

    2.2 認識現今世界,能思考歷史事件背後的

    意義與時代精神。

  • 39

    目標二:注重以學術理論引導在地行動

    實踐

    目標三:培養人格健全發展完整的現代

    化公民

    2.3 具有認知人在不同時空脈絡中各種處境

    之能力,培育包容性格與教養。

    2.4 具「空間」的觀點,並由「人地交互作

    用」的角度,觀察地理景觀特色及其文

    化意涵。

    2.5 具有思索個人在國家與大群體中適當位

    置能力,並具備進步的世界觀。

    核心能力 3:文化理解與國際視野

    3.1 透過國際語言之學習、了解國際文化,

    具備國際視野。

    3.2 具有欣賞多元文化的能力。

    3.3 具有對自己文化傳統的了解能力。

    3.4 能剖析不同文化、宗教之間的差異,開

    拓個人視野,並懂得尊重與欣賞。

    核心能力 4:民主法治與現代公民

    4.1 反思重要公眾事務與社會現象。

    4.2 具備實踐社會正義提出具體方案之能

    力。

    4.3 具備生活中對人權、民主、憲政、法治、

    國家等基本概念,以及自身面對法律問

    題的判斷能力。

    4.4 具備履行公民責任的態度及政治參與之

    能力。

    核心能力 5:主動探究與知識統合

    5.1 主動探索周遭事務與現象的意義並學習

  • 40

    新知。

    5.2 能將推理論證與理性分析應用於日常生

    活中。

    5.3 具有學習科學探索的思維模式,掌握推

    理、驗證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5.4 具有個案討論與綜理生活管理之能力。

    5.5 具有基礎資訊之應用能力。

    核心能力 6:人文涵養與社會關懷

    6.1 具備自我瞭解與情緒調適之能力。

    6.2 具備反省自我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能力。

    6.3 具有道德思辨與倫理判斷的能力。

    6.4 具備關懷弱勢與伸張社會正義的能力。

    6.5 具有關懷社會發展、造福人群的使命感。

    核心能力 7:自然探索與生命知能

    7.1 認識生物自然法則,培養對於生命之學

    習態度。

    7.2 認識科學基本知識與研究方法,以培養

    對科學研究之興趣。

    7.3 認識自然環境的現況與未來之變遷趨

    勢,培養以行動保護大自然的能力。

    7.4 瞭解生命起源與演化的過程,培養個人

    尊重生命的態度。

    7.5 瞭解糧食生產與食品安全之重要性,並

    應用於日常生活。

    核心能力 8:美感素養與創造能力

  • 41

    8.1 具有藝術欣賞的感受力。

    8.2 瞭解藝術的內涵與理念。

    8.3 具備藝術鑑賞能力,以培養美學之能力。

    8.4 觀摩藝術作品,從中激盪個人創造的潛

    能。

    國立臺

    北大學

    http://ww

    w.ntpu.ed

    u.tw/colle

    ge/e7/ind

    ex.php

    通識教育總體目標係秉持本校「追求真

    理,服務人群」精神,實踐以人為本的全

    人教育目標,結合博雅通識、公民通識及

    融貫通識課程,規劃注重知識性、多元性

    及精要性為原則,打開學生的知識視野,

    拓廣學生的經驗網絡,以求得知性成熟的

    基礎能力。課程規劃在實踐五大目標:

    1. 擴增跨界領域能力;

    2. 強化思辨分析潛能;

    3. 培養社會關懷情操;

    4. 拓展全人宏觀視野;

    5. 提升現代公民素養。

    通識選修:五大向度

    通識選修課規劃五向度,每向度分核心

    課程及進階課程。進階課程為核心課程之深

    化與延伸,提供學生適性學習與發展多元潛

    能的路徑。

    向度一:思辨分析

    通識目標:擴增跨界領域能力及強化思辨分

    析潛能。

    課程目標:道德與理性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

    的內在基礎,透過道德與理性的

    知識實踐增進自我思考創造分析

    的能力。

    向度二:文明探索

    通識目標:擴增跨界領域能力、培養多元文

    化視野及培養社會關懷情操。

    課程目標:歷史是人類活動的紀錄,文明是

    人類活動的成就。由於資訊網路

    化與全球化競爭,加速國際社會

    的變遷,本課程著重對人類過往

    的活動做深層的探究,對不同文

  • 42

    化的比較關懷,籍此開拓宏觀視

    野,反思當代人類的未來。

    向度三:人文關懷

    通識目標:擴增跨界領域能力及培養社會關

    懷情操。

    課程目標:文化是社會活動的體現,美學是

    對人類生活的詮釋。認識人類文

    化遺產,學習文化經典,藉以圓

    潤社會生活,激發知識創新的動

    能,提升人文社會關懷的能力。

    向度四:宏觀視野

    通識目標:擴增跨領域能力及拓展全人宏觀

    視野。

    課程目標:資訊化與專業分工是現代知識與

    文明發展的趨勢,而全球化則是

    人類必須面對的環境變遷。本向

    度之課程旨在培育學生以全球化

    的思維,探索人類現代文明與知

    識的發展,進而強化其面對全球

    化競爭環境所須具備的宏觀視野

    與適應能力。

    向度五:現代公民

    通識目標:擴增跨界領域能力及提升現代公

    民素養。

    課程目標:經濟活動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公

  • 43

    民社會則是推動人類近代文明發

    展的動力;市場經濟與民主法治

    兩大主軸,是聯繫當代文明的發

    展,身為現代公民應深刻探究公

    民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意涵,並培

    養個人民主法學素養與經營管理

    能力。

    國立高

    雄大學

    http://140

    .127.202.

    243/lcs/m

    _home.as

    p

    1. 以學習者為中心,規劃通識教育內

    涵。

    2. 以全人教育理念為核心,陶鑄學生現

    代化公民應有之基本能力與人文素

    養。

    3. 以博雅教育理念為延伸,培養學子跨

    領域之宏觀,使具備未來永續之競爭

    力。

    1. 探索自我與發展潛能。

    2. 運用科技與資訊。

    3.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4. 組織規劃與實踐。

    5. 鑑賞表現與創新。

    6.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7. 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8. 積極態度與團隊合作。

    9. 尊重生態與倫理關懷。

    國立宜

    蘭大學

    http://cge.

    niu.edu.t

    w/main.p

    hp

    1 . 培 育 學 生 基 本 的 人 文 素 養 與 體

    能 。

    2. 拓 展 學 生 的 多 元 素 養 與 能 力 。

    國立臺

    東大學

    http://ww

    w0.nttu.e

    du.tw/gv/

    NEW/

    培養學生成為:

    1. 一個深刻而自在的大學生 。

    深刻:來自於豐富廣博的知識與經驗。

    自在:來自認識、肯定自己與他人的價

    值。

    http://140.127.202.243/lcs/m_home.asphttp://140.127.202.243/lcs/m_home.asphttp://140.127.202.243/lcs/m_home.asphttp://140.127.202.243/lcs/m_home.asphttp://140.127.202.243/lcs/m_home.asp

  • 44

    大學生意象:有守、有為、有風骨、能獨

    立思考的知識份子。

    2. 一個具關懷心與行動力的僕人領袖。

    關懷心:來自看見社區與世界的需要。

    行動力:來自能活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僕人意象:強調的是社會參與、永續關

    懷。

    領袖意象:強調的是人文素養、科學精

    神。

    國立聯

    合大學

    http://ww

    w2.nuu.e

    du.tw/~dg

    c/98dgc/T

    emplates/

    ?ctNode=

    13112&id

    Path=797

    9_8008_1

    3110_131

    12

    通識教育之宗旨在統合學生之學習成為

    一個整體;除培養其具備精湛的專業知能

    外,更能具有宏觀的視野。從通識教育

    中,使學生瞭解通識教育與專業養成之間

    的相互依存關係,拓展其專業領域的視

    野,進而達成「全人」的教育理想。

    在專業的領域中,培養其秉持科學追求真

    理的職志;在通識教育的領域中,培養其

    對善的追尋與美的感受;在真善美均衡發

    展的學習環境中,使其成為一個具有文化

    涵養的完整個體。

    國立臺

    南大學

    http://web

    .nutn.edu.

    tw/gac78

    5/main.ht

    ml

    (一) 符應世界教育潮流

    2002 年 10 月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

    William C. Kirby 呼籲學校對大學部課程作

    徹底檢討,並為改革組成工作小組及委員

    會。在經過數年的研究、討論及修正,該

  • 45

    校終於在去年(2007 年)5 月由文理學院教

    師投票通過最後版本的報告書(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2007),

    闡明哈佛大學部通識教育課程的四大目

    標,包括:

    1. 讓學生日後參與公共事務作準備;

    2. 讓學生了解人類是傳統藝術、理念與

    價值的產物,也是傳統文化的參與者;

    3. 讓學生能具體批判性與建設性地回應

    社會的變化;

    4. 讓學生理解人們言行的倫理意涵。

    報告書中同時說明通識教育課程的內

    容,要求學生必須在八類課程領域(subject

    areas)中至少各修一門一學期的課,並分別

    列出八大類課程領域科目的標準及方

    針。這八類課程領域分別是:

    1. 美 學 與 闡 釋 的 理 解 (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2. 文化與信仰(Cultural and Belief);

    3. 實證推理(Empirical Reasoning);

    4. 倫理推理(Ethical Reasoning);

    5. 生 命 系 統 科 學 (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

    6. 物質世界科學(Science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

  • 46

    7. 世界社會(Societies of the World);

    8. 世界中的美國(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此一重大通識教育改革值得重視與借

    鏡,本校一向重視通識教育,通識教育改

    革亦參考此一潮流。

    (二)體現本校教育理念

    國立臺南大學為兼具教育、人文、藝

    術、理工與環境生態五個學院的綜合大

    學。本校向來視學生為學校發展的重要主

    體,以符合「學生第一、教學為先」之基

    本理念。近年來,高等教育面臨外在環境

    變遷與競爭激烈,本校仍秉持教育「有教

    無類、因材施教」的最高原則,期盼培育

    出 21 世紀具活力的國際青年、廣闊視野

    的世界公民、良好品格的職場工作者,並

    成為具備基本素養與學術專長皆優、競爭

    力優質的學習者。具體而言,使學生具備

    自學力、道德力、宏觀力、創新力、溝通

    力、美感力、及就業力等七項能力。為符

    應本校上述教育理念,因此通識教育目標

    設定在培養學生基本素養,注重與專業融

    合,促進科際間相互瞭解、溝通與整合,

    並希望發展學生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涵

    養其人文關懷情操,落實全人教育理念。

  • 47

    各師範院校

    大學名

    稱(國

    立)/及通

    識中心

    網頁

    通識教育目標 通識核心能力/指標

    國立臺

    灣師範

    大學

    http://ww

    w.ntnu.ed

    u.tw/aa/a

    a5/cge/

    在「廣博雅致,師大大師」的通識教育藍

    圖之下,本校通識教育發展目標為:

    1. 培養良好的語文能力:

    使學生能夠清楚、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想

    法,並透過外國語文的學習,增強獲取國

    內外資訊的能力,進而培養宏觀的國際視

    野。

    2. 具備通達的知識取徑:

    使學生學習不同領域之基礎概念,而能以

    不同的知識觀點解釋人類的生活處境,包

    括自我發展、人文社會、自然世界等面

    向,並透過這些不同的知識取徑,掌握人

    類所面臨的重要議題。

    3. 陶冶美感與生命情操:

    引導學生欣賞並建立生命中的美感事

    物,包括對音樂、美術、文學等的賞析,

    並能體察周遭環境中細膩的生命創作。

    4. 擁有多元文化的思維:

    讓學生理解不同族群、宗教、性別等群體

    的不同社會處境,並瞭解其因此所形成的

    差異價值觀。透過尊重、欣賞不同文化之

    1. 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2. 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3. 批判反思與人文涵養。

    4. 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

    5. 科學思辨與資訊素養。

    6. 主動探究與終身學習。

    7. 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

    8. 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

  • 48

    間的差異,以求人類文明之共存共榮、永

    續發展。

    5. 培養溝通與領導統御的能力:

    培養學生理性分析問題,以及協調歧異、

    尋求共識的溝通素養。

    國立高

    雄師範

    大學

    http://ww

    w.nknu.e

    du.tw/~c

    ge/

    本校通識教育的目標有二:一是一種「全

    人教育」;一是先做「人」,然後再做「專

    業人」。

    國立彰

    化師範

    大學

    http://we

    b.ncue.ed

    u.tw/~cco

    urce/

    本校通識教育從原有的共同學科之基

    礎,逐年調整轉型,依據本校中長程發展

    計畫,通識教育發展現階段以因材施教與

    深化精緻為整體目標。

    本校通識教育、體育與軍訓依學生修課屬

    性被歸類為全校共同課程,其中,通識教

    育課程區分為三大區塊:語文教育(含大

    一國文及大一英文)、核心通識教育(含

    人文、社會及自然三大學科領域)及通識

    護照(含藝文及學術活動參與及志工服

    務)。

    在「語文教育」方面,秉持「因材施教」

    之精神,以逐步朝向「適性教學」方向發

    展為目標。國文部分欣賞與實用並重,並

    朝分級授課方向調整,依大一新生入學管

    道之學科能力測驗、指定科目考試、統一

    1. 廣泛的文化素養。

    2. 廣博的基礎科學知識。

    3. 積極的實踐能力。

    4. 獨立創新思考。

    5. 自主學習。

    6. 團隊合作。

    7. 有效的公民社會參與。

    8. 深刻的倫理情操。

    9. 本土在地關懷。

    10. 全球關懷。

  • 49

    入學測驗或同等入學測驗之「國文」成績

    做為修習依據,規劃分為三類課程,進行

    分級教學。英文部分則在現有的適性教學

    基礎上,進一步具體 訂定各系學生英語

    畢業門檻、實施英語學習護照制度、設置

    英語學習自學平台輔導學生自主學習、增

    加英語選修課程以豐富學生繼續修習英

    文課程的機會、增開第二外語課程。

    在「核心通識教育」方面,在持續落實課

    程精緻化與多元化的同時,更以建置全校

    課程地圖及增設「服務學習領域」為轉型

    重點與目標。持續依循本校 98-99 年教學

    卓越計畫,正初步建立全校課程地圖以及

    結合各系學生的專業地圖,協助學生有組

    織的整合全校的課程與學程,依個人專屬

    的課程地圖,配合自我的性向與目標,獲

    得一套完整的學習課程,規劃自我未來修

    課計畫,建構學習路徑的完整性;另鼓勵

    本校教師開設服務學習核心通識課程,或

    將原講授之核心通識課程融入服務學習

    內容,以促進本校學生之自我實踐與反思

    能力。

    除了前述明確目標之外,期能以 98-99 年度教

    學卓越計畫成果為基礎,透過 99 年度健全發

    展計畫之執行,更進一步具體達到以下目標:

  • 50

    (一)在組織及制度面向:更加落實所有通識

    教育課程之審議制度與程序,落實三級三審

    及外審相關流程之檢核機制,以提升課程

    品質。

    (二)在教學與行政資源面向:強化現有

    教學助理制度,舉辦各項教學相關之訓

    練及研習活動,促進經驗交流,以提升

    教學助理之品質。

    (三)在師資陣容面向:具體獎勵優質通

    識教育課程教師,強化優質通識教育課

    程教師之經驗傳承,並遴聘校內外學者

    專家為兼任教師,據以強化核心通識課

    程師資陣容。

    (四)在課程規劃面向,加強落實核心通

    識課程之小班化教學,一門課以開授一

    班為原則,俾使通識課程精緻化及提高

    教學品質;持續擴增核心通識教育課程

    之多元化,並結合服務行動及社會參

    與,以新增「服務學習」學科領域為發

    展重點;並進一步依據校級基本素養、

    核心能力,訂定「人文素養」、「自然

    探索」、「躬身力行」、「獨創思維」、

    「社會關懷」與「國際觀瞻」6 項通識

    基本素養,據以延伸「廣泛的文化素

    養」、「廣博的基礎科學知識」、「積

  • 51

    極的實踐能力」、「獨立創新思考」、

    「自主學習」、「團隊合作」、「有效

    的公民參與」、「深刻的倫理情操」、

    「本土在地關懷」與「全球關懷」10

    項通識核心能力。

    據此,本校整體通識教育擬以加深專精化、全

    民化、國際化為未來發展方向。在「語文教

    育」方面,蒐集國內外相關單位所編製的

    華語文能力檢定測量工具,建置本校華語

    文能力檢定測量標準,以為全校學生華語

    文能力檢定分級之依據。因應全 球化的

    發展趨勢與國際學術的競爭,致力於提高

    學生的英外語能力,將大一英文課之分級

    適性教學更精緻化及小班教學、規劃全校

    學生一至四年級皆有英文必修或選修課

    程、增開日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等

    外語課程。在「核心通識教育」方面,在

    精緻化之基礎上,拓展課程之多元化,以

    豐厚學生之博雅教育;並依據學生未來的

    發展方向、通識課程及專業課程之連結,

    建立完整之全校課程地圖,並依循相關核

    心能力及檢核機制,建置一套以學生為中

    心,具有系統性與脈絡性的課程,培育具

    有博雅通識素養及專業素養的學生。

    國立臺

    北教育健全大學生之身心發展,以塑造完整人格 1. 獨立思考、批判與創新

    2. 專業知能

  • 52

    大學

    http://aca

    demic.ntu

    e.edu.tw/f

    iles/11-10

    07-140.p

    hp

    之國民;超出院系專業專技領域之學習,

    達成全人教育。

    根據上述的目標結合本校的課程願景如

    下:

    (一)博雅:校共同課程「體育」、「英

    文」、「閱讀與寫作」及跨領域課程之設

    置可培養學生通曉核心知識,具廣博的知

    識基礎。

    (二)關懷:校共同課程「服務學習」可

    培養學生樂於服務人群。核心素養選修課

    程及自然與生命科學領域課程可培養學

    生關懷及珍視自己特質,具自尊自重態

    度。

    (三)實踐:校共同課程「教育與生活」

    及跨領域課程「自然與生命科學領域」可

    培養學生將其知識運用於實際的生活與

    工作情境。社會科學領域、文學與文化領

    域、藝術與美感領域等課程可培養學生在

    知與行的不斷辯證中省思行動結果,獲致

    實踐智慧的成長。

    (四)創新:「學習與思考領域課程」可

    培養學生具創造思考和創新轉化的態度

    與能力。「數學與數位科技領域課程」可

    培養學生獲取資訊科技運用能力。

    (五)專業:通識課程可培養學生為其專

    3. 道德思辨與實踐

    4. 履行公民責任

    5. 人文關懷

    6. 溝通表達

    7. 團隊合作

    8. 國際視野

    9. 了解尊重多元文化

    10. 美感品味

  • 53

    業素養奠定紮實的基礎,以追求自我專業

    的成長,具備持續學習的態度。

    國立臺

    中教育

    大學

    http://ww

    w.ntcu.ed

    u.tw/g32

    40/new/w

    eb/index.

    asp

    (一)培養溝通及終生學習基本能力。

    (二)增進對主修專業領域以外知識與

    能力。

    (三)培養知識統整、批判思考與解決問

    題能力。

    (四)增進身心健全、知性與感性之和諧

    發展。

    (五)促進對當代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關

    懷與責任感,並體驗力行實踐價

    值。

    1. 語文與人際溝通能力

    2. 公民責任與人文關懷

    3. 資訊與科學素養

    4. 藝文精神與素養

    5. 了解、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能力

    6. 邏輯思辨能力

    7. 內省與職涯規劃能力

    8. 國際視野能力

    9. 專業與統整能力

    國立屏

    東教育

    大學

    http://gle.

    npue.edu.

    tw/front/b

    in/home.

    phtml

    本校通識教育以培養學生「恢弘器識、全

    人素養」作為致力的重點。

    (一)溝通表達能力 (含數位表達)

    1. 具備良好中文(母語)能力

    2. 具備良好英文(第二外語)能力

    3. 具備以網際網路進行溝通參與的能力

    4. 能應用數位技術進行資訊交換與表達

    的能力

    5. 具備有效溝通的能力

    6. 具備論述的能力

    (二)具備良好公民資質與品德

    1. 具備民主社會議事、法治運作的能力

    2. 理解現代社會的經濟運作的能力

    3. 具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4. 能做出合乎價值判斷的能力

  • 54

    5. 能有尊重差異、關懷弱勢的情懷

    6. 能具有正直誠信的品格

    (三)人際互動、團隊合作能力

    1. 能積極參與校內外各種志工服務

    2. 能在尊重、信任、同理的基礎上與他人

    有良好互動

    3. 能對他人付出關心

    4. 有團隊意識、能充分與他人合作

    5. 能在團隊合作中,促進彼此的成長與學

    (四)迎接全球化的恢弘視野

    1. 能對其他民族文化有相當的認識與尊重

    2. 能對國際事務有基本的了解

    3. 能理解全球化下衍申的議題

    4. 能從全球化觀點省思台灣發展

    5. 能立足台灣回饋國際社群

    (五)思考、創造與自學能力

    1. 具備邏輯思考的能力

    2. 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

    3. 具備問題解決的能力

    4. 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5. 具備創新的能力

    6. 具備自學的能力

    (六)關懷生命與自然的能力

    1. 能接納自我、愛惜自我

  • 55

    2. 能愛惜與尊重各種生命

    3. 能愛護生活環境

    4. 能理解人類對大自然可能的破壞

    5. 能體認自己與自然的依存關係

    (七)健康體魄與情緒管理

    1. 有良好的體適能

    2. 具備游泳的技能

    3. 能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4. 具有安排休閒生活的能力

    5. 能正確解讀他人的情緒表現

    6. 能合宜表達喜怒哀樂情緒

    7. 具備內省的能力

    (八)人文藝術與美感品味

    1. 能理解人類重要藝術文明

    2. 能欣賞各式人文藝術成果

    3. 能體驗與聆賞台灣藝術

    4. 能參與各式藝術與人文活動

    5. 能落實生活美學

    6. 養成審美的習慣

  • 56

    議題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語文能力畢業門檻之檢討與修訂

    提案單位: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說 明:1. 為提升本校學生資訊能力、中文能力與英語能力,禆益學生升學、

    就業及終身學習之規劃,檢討與修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修讀

    通識教育課程修習辦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