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8 09-問題分析解決-詹翔霖教授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詹翔霖教授,詹翔霖副教授,詹翔霖,詹仁松,教授,文化大學,教育,老師,情緒,講師,演講,親子,顧客TRANSCRIPT

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分析解決
詹翔霖教授 詹翔霖教授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0955-268997教學部落格教學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anrshttp://mypaper.pchome.com.tw/chanrs

教育經歷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現職• 專欄作家• 行政院勞委會 / 青輔會 / 圓夢計劃創業諮詢輔
導顧問• 經濟部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諮詢輔導健診顧問•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教學策略聯盟專任委員• 三寶教育基金會委員長• 文化大學國企系副教授

• 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諮詢輔導顧問
• 經濟部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諮詢輔導顧問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指導員• 公爵大飯店連鎖機構 - 經理• SOGO 俱樂部 - 營運籌備部協理• 美國 NGH 催眠協會授證合格催
眠心理諮商師• 漢來大飯店 - 餐飲部主管• 行政院勞委會員工協助方案師• 行政院勞委會社會專業社工訓練
師•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諮詢輔導顧問• 幸福創業微利貸款計畫創業顧問• 企業訓練聯絡網 HR 發展服務團
顧問• 台北市商業處創業人才培授課講
師
•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訪問教授
• 大陸清華大學醫藥經營管理所教授
• 大葉大學企管、休管系副教授• 實踐大學國企系副教授• 高苑科技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 建國科技大學產學訓中心講座教
授• 日本產經協會 MTP 講師• 職訓局 3 C 核心職能講師• 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班授課講
師
主要經歷主要經歷

著 作• 2001.07- 顧客導向之服務系統與作業流程規劃• 2001.08- 公司多元經營管理策略• 2002.08- 加盟連鎖體制與運作• 2003.02- 產業知識管理運用• 2007.11- 知識管理價值及運用機制• 2008.06- 【 EAPs 】在企業之運用及建置流程• 2008.11- 創新管理與企業改革之運用• 2009.09-MBA 企業個案實務分析• 2010.01-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實務• 2010.07- 如何建立 TTQS 系統為企業教育訓練架
構• 2011.10- 管理與人生【有聲書】• 2012.01- 領導統御 - 主管職責與管理技巧【有聲
書】

問問題— From “What a Great Idea” by Chic Thompson
• 問產生問題的五個“為什麼”的問句。• 問六個普遍性問題
What Where
When Problem: How
Why Who

腦力激盪— by Alex Osborn
• 腦力激盪是創意思考裡很常見的名詞,根基於延緩評斷原則以小組形式來激發想法。
• 下列規則能讓腦力激盪有最有效的成果:– 有定義清楚的問題– 指定專人記錄要點– 有合適的小組組員人數– 指定專人引導:
• 延遲評斷• 接收與記錄所有想到的主意• 鼓勵多重思考,依別人的想法再增加自己的想法• 鼓勵奇特的想法

屬性表• 屬性表是一種很棒的技巧來確定問題的所有面都能審視到,是將問題再分成更小的問題,再從中找出新的想法。例如要改進手電筒的品質,可以列出下列要項:
• 屬性表對於複雜產品的品質改善很有幫助,也可以和其他技巧如腦力激盪同時使用。
特性 屬性 想法外殼 塑膠 金屬開關 開 /關 開 /關 /近燈電池 電力 回充式燈泡 玻璃 塑膠重量 重 輕

•分組研討•按抽籤分組•按題目做聯想•唯一與第一區分

• 有系統的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能力是人人都應學習必
要的能力
問題解析

問題 = 期待水準 ( 目標 ) – 實績水準 ( 現狀 )

• 界定出一個好的問題等於是解決了一半的問題
• 從各種現象中發現好的問題情境,並界定出適當且可實際進行研究的問題,便等於是解決了一半的問題
作對的事

把事做對
• 歸結後可發現共同要素為:• 現狀:問題目前的狀態,包括主體的情況
和問題客體的情況。• 期望:預期達到的理想狀態。• 現狀和期望的差異:為問題核心。• 待解決:因存在差異故期望未獲滿足。問
題解決者需要嘗試查找背後原因,並提出解釋問題的原因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案,以期解決問題。此為解決問題的動機。

問題分析的過程對問題加以定義
綜合可能原因
描述問題
找出最可能原因
證明真正原因

問題分析的過程• 在描述、分析和解決一項問題之前,首先必須對問題加以定義,定
義的方法可使用「偏離情況敘述」或「問題名稱」。
• 可從四方面來描述:問題確認、發生地點、時間與問題廣度。• 問題確認─我們所試圖要解釋的是什麼?• 地點─我們在何處觀察到?• 時間─什麼時候發生?• 問題廣度─有多嚴重?範圍有多廣?
對問題加以定義
描述問題

問題分析的過程
• 從問題的四方面抽取關鍵資料,以便綜合出可能的原因。
• 對每一個可能的原因,我們都要問:「如果它是問題的真正原因,如何解釋問題的每一個層面呢?」此真正原因必須要能解釋偏離現象中的每一個以及所有的層面。因為真正的原因,造成了我們所描述的影響結果中的每一種情形。
綜合可能原因
找出最可能原因

問題分析的過程
• 證明一項可能的原因,就是證明它確實產生了我們所觀察到的影響結果。在大部分的問題情況中,證明是可能的,至於證明的內容則依據狀況而定。
• 問題分析技術,使我們能將有關問題資料的蒐集及評估工作做得很好。但此方法也有其限制,若我們無法追蹤到解決問題所需的關鍵資料,這項問題便繼續存在。
證明真正原因

PDCA 循環輪
Action( 處理 )
Plan( 計劃 )
Check( 調查 )
Do( 實施 )
重點管理5W1H
(2) 按計劃實施—維持管理 ↓ 日常管理 ↓ 管 理
決定目標 決定目標達成之方法 決定目標達成時之評估基準
(1)
偏差不能容許時採取處置,首先採取緊急處置消除該現象,其次防止再發生 ( 消除原因 ) ,回饋到其次循環
原因之追查↓
對 策↓
效果確認↓
標 準 化
QC改善步驟
(3) 以 (1) 之所定之評估基準查核實施之結果
公司方針↓
部門方針↓
部門方針
方針管理
儲存成公司之技術水平展開
目標→實施結果→差異

PDCA 特點
☆Plan, Do, Check, Action 計劃,實施,效果確認,行動
☆ 企劃應完成的事情 =》實做,一有結果=》 立即檢討,若有差異=》採取改善行動 =》再接下一循環
☆ 四個步驟是一體的,連續的,由相同人或單位所負責,否則常會導致無法銜接
☆ 問題點的改進,非全面性的改革
☆ 改善行動要有“有效性”驗証

問題解決程序簡表
現 象
問 題
原 因
對 策
衡量、追蹤及控制改善成效
例如:產品 O/S 的比例增高
比客戶要求的標準低
測試座清潔不良
專人定期清潔測試座
收集數據、驗證對策之有效性及最佳清潔頻率
確認並定義問題WHAT, WHEN, WHEREWHO, HOW, HOW MUCH
當我們觀察到………或發現………時
這現象是否正常?跟標準或目標比較的差異( 偏離程度 ) ?其差異是否不該在?
為什麼會發生異常?
如何改善異常?如何控制發生異常的原因?
設定改善目標並形成解決方案
分析原因WHY

真因
真因
真因
真因
真因
why
why
why
why
why
現在
過去
現象
看得到的,可感覺,可測量
問題 緊急處理
一次因 治標對策 (近因 ) (暫時 )
n 次因 治本對策(遠因 ) (永久 )

魚骨圖 (石川圖、特性要因圖 )
魚頭朝左找原因,魚頭朝右找對策

魚骨圖 v.s. 系統圖

系統圖法
• 對策展開型 • 要素分析型

理性思考法運用的基本條件理性思考法運用的基本條件 • 1.定義清楚,並能為所有參與者所了解及接受
。• 2.實用且有好處、與工作有關,容易在日常生
活中運用。• 3.透過某些技術來引導,確保其作為實用工具
的成功。• 4.四種思考模式成了組織作業的基本部分。• 5.給予獎勵及個人成就感,成為自動的思考及
工作方式。• 6.持續性的應用,展現決心。• 7.應用成果的監測與評估,回饋提供有關人士
。

問題解決歷程基本架構
發現問題
新問題 綜合概念整理 驗證對策
根據原因做可能對策問題原因分析

問題解決能力
• 由上述架構可發現問題解決能力包含:• 1. 問題發現力:能感知任何不尋常的現象,或和過去經驗
沒有『共振』的現象, 換句話說,感知『該有的現象,卻沒發生,不該發生的現象,卻存在』。
• 2. 原因分析力:試著聯想(水平、類似 ...... )因果或作用,關係或多元關係,如關係的包含性( inclusion )或排他性( exclusion ),或性質變化的判斷、歸納。
• 3. 對策假設力:以過去的知識或經驗來進行取代、擴展、重組、縮小、組合等推論,找出解決問題可能的方法或概念。
• 4. 假設驗證力:驗證方法的可行性或概念發展的合理性。• 5. 概念綜合力:將類似可行的方法或合理的概念,找出共
同的脈絡,整理,碰到類似狀況,可以省略原因分析、對策假設及假設驗證,直接用驗證過的方法或概念來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具備條件• 對問題的感知• 能分析問題因素的構成• 能選對問題解決的方法• 對知識性問題具有相當
的相關知識來解決

止於至善
• 齊家• 治國• 平天
下
• 誠心• 正意• 格物• 致知• 修身
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