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10 2 157-174...

18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人文社會學報 民國 103 年,10 2),157-174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蘇金輝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音樂」 在教育上具有教化人心之功用,也是呈現當代社會訊息的重要 工具。當人們在欣賞各類音樂的同時,聆賞者也在無形中被其中所傳達的思 想、文化所影響。在觀察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不難發現:有很長一段的時 間,古典音樂界是以男性作曲家的活動為主,女性音樂家的角色和地位,一 直要到了近代才獲得重視,並開始有一些學者投入與女性音樂家相關的研 究。在西洋流行樂壇,女性音樂人在不同時期也都發揮了影響力,甚至帶領 出創新的社會及文化風潮。因此,音樂的發展脈絡中可以讓我們從中觀察到 女性在不同時期的角色及定位。有鑑於根源於西方的 「女性主義」 是以女性 的角度與經驗,來進行相關的社會性理論、批判和運動,因此如何對音樂發 展中所呈顯的性別議題,由 「女性主義」 的觀點來進行研究與討論,是音樂 教育界所應重視的問題。 本文之主旨為探討音樂發展中所隱含之女性主義及其相關意涵,並由古 典與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中,以 「女性主義」 為觀點,來探究在不同時期女 性音樂家的角色與地位、分析與了解女性音樂人與當代社會間之關係。全文 將先由女性主義的定義與相關意涵、女性主義的起源與發展、古典音樂的發 展與女性主義、西洋流行音樂中的女性主義等方面先進行探討,最後針對國 內教育界如何由音樂的發展脈絡中,來認識女性主義的內涵,並關注與女性 相關的議題等方面,提出結論與建議。 關鍵字:音樂、女性主義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Oct-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民國 103年,10 (2),157-174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蘇金輝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摘 要

「音樂」 在教育上具有教化人心之功用,也是呈現當代社會訊息的重要

工具。當人們在欣賞各類音樂的同時,聆賞者也在無形中被其中所傳達的思

想、文化所影響。在觀察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不難發現:有很長一段的時

間,古典音樂界是以男性作曲家的活動為主,女性音樂家的角色和地位,一

直要到了近代才獲得重視,並開始有一些學者投入與女性音樂家相關的研

究。在西洋流行樂壇,女性音樂人在不同時期也都發揮了影響力,甚至帶領

出創新的社會及文化風潮。因此,音樂的發展脈絡中可以讓我們從中觀察到

女性在不同時期的角色及定位。有鑑於根源於西方的 「女性主義」 是以女性

的角度與經驗,來進行相關的社會性理論、批判和運動,因此如何對音樂發

展中所呈顯的性別議題,由 「女性主義」 的觀點來進行研究與討論,是音樂

教育界所應重視的問題。

本文之主旨為探討音樂發展中所隱含之女性主義及其相關意涵,並由古

典與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中,以 「女性主義」 為觀點,來探究在不同時期女

性音樂家的角色與地位、分析與了解女性音樂人與當代社會間之關係。全文

將先由女性主義的定義與相關意涵、女性主義的起源與發展、古典音樂的發

展與女性主義、西洋流行音樂中的女性主義等方面先進行探討,最後針對國

內教育界如何由音樂的發展脈絡中,來認識女性主義的內涵,並關注與女性

相關的議題等方面,提出結論與建議。

關鍵字: 音樂、女性主義

蘇金輝158

前 言

每一時期的音樂,都與當代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而人們在欣賞各類音樂的同時,聆

賞者也在無形中被其中所傳達的社會、文化、思想、意識所吸引與影響。在觀察音樂的發

展過程中,不難發現:有很長一段的時間,古典音樂界是以男性作曲家的活動為主,女性

音樂家的角色和地位,一直要到了近代才獲得重視,並開始有許多學者紛紛投入與女性音

樂家相關的研究。在二十世紀西洋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女性音樂人的角色與貢獻也是

深具影響力。因此,音樂可以充分反映出女性相關議題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與發展。在當今

性別議題越來越受重視的環境下,許多研究都會從歷史、社會、傳播、心理、文化等角度

來探討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但由音樂的領域來探究女性音樂家和其中之性別議

題,卻少有相關之研究在進行。

有鑑於根源於西方的 「女性主義」 是以女性的角度與經驗,來進行相關的社會性理

論、批判和政治性運動,因此也成為分析與了解在父權體系架構下,性別不平等相關問題

時的基礎。在音樂發展脈絡中,如何以 「女性主義」 為出發點,來認識不同時期女性音樂

家的角色與地位、分析與了解女性音樂人與當代社會間之關係,是本文立基於音樂及性別

教育觀點所欲研究的問題。

壹、女性主義的定義與相關意涵

一、女性主義的定義

女性主義 (feminism) 根源於西方國家,主要是強調要由女性的角度與經驗,來進行

相關的社會性理論、批判和政治性運動,因此也被稱為 「女權主義」 或 「女權運動」。由於

女性主義所出發的觀點是認為現實的社會中,普遍的架構是建築在一個男性比女性獲得更

多的父權體系與制度上。因此,女性主義所著重的要點是推動婦女相關的權益、注重婦女

相關的議題、分析與了解性別不平等的問題。而女性主義對西方社會政治所產生的影響,

包括:女性的投票權、提出離婚的主動權、獲得受教育的權利、爭取薪資平等權、性別歧

視權、生育權等。女性主義所探討的議題包括:與性別意識相關的語言使用、女性刻板印

象的探討、女性身體是否被物化、就業率在社會上的改變等等。雖然女性主義和其相關的

運動根植於西方,但本質上它卻是一個跨越種族與階級的運動,在不同的文化及地域下的

女性主義都各有其特殊性及意義,因此女性主義運動應是要以該社會女性的需要與問題來

提出分析與討論,才能落實女性主義理念的本質。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59

二、女性主義與相關意涵

在倡導女性主義時,會在性別的型塑過程中,對女性所先存的限制、設定與導向,進

行多方面的檢視。因此許多研究對於女性主義的理論與內涵,往往也會由相關之面向,如

「性別意識」 和 「性別刻板印象」 來進行探討。「性別意識」 的根源為女性主義,所指為個體

因受到生理性別的型塑,而認識到自己和政治世界彼此間的關係 (Rinehart, 1992)。性別

意識又可分為不同形式,包括:性別覺察、女性與男性意識、女性主義意識與反女性主義

意識。其中又以 「女性主義意識」 最具有批判性,並以追求性別平等為其目的,因此較其

他兩種形式更具意義 (Gerson & Peiss, 1985)。性別意識往往是因為出於對社會的關懷、切

身的經驗、或是對知識上的興趣而形成。因此,女性因為先遭受到社會上對於性別歧視的

迫害,後來經過意識喚醒或論述的啟蒙,就會容易形成性別意識 (畢恆達,1999)。「性別

刻板印象」 是將概括化的特徵以語文標記的方式賦予男女,也就是社會一般大眾對於男性

與女性各應有的正確行為,所持的一種既定觀念。因此,一般人會認為男性應該要有某些

方面的行為表現,而女性則應有另一方面的行為表現 (Terborg, 1977)。性別刻板印象是根

據不同的性別角色特徵來賦予不同的性別角色認同,因此往往會產生不平等的認定與對待

(方德隆,2000)。在性別刻板化的影響之下,個人的成長與生活上的適應都會受到限制,

例如:女性會低估自己的能力,在自尊心及自信心上會比較低落 (黃麗莉,1999)。因此,

性別刻板印象容易造成偏見、歧視,甚至引發社會上的對立與衝突 (謝臥龍,1996)。故

「女性主義」 重視兩性的平權,講求尊重多元性別間的差異,消除對性別的歧視,進而促

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因此是社會邁向和諧的重要基礎。

貳、女性主義的起源與發展

一、女性主義的起源

「女性主義」 的起源可追溯至許久以前,但女性主義思潮真正的開始約在十八世紀後

期。當時由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如孔多塞 (Marquis de Condorcet, 1743-1794)、蒙塔古

(Mary Wortley Montagu, 1689-1762)、邊沁 (Jeremy Bentham, 1748-1732) 等,提倡應給予

女性同質的教育與多方面平等的權利。1785 年第一個以女性為主的科學性研究社團於荷

蘭成立,並開始出現以探討科學議題為主的女性專題期刊。1792年英國作家沃爾史東克

拉芙特 (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 所著的 《女權辯護》 一書,是女權主義哲學最早的

一批作品之一。沃爾史東克拉芙特在書中對十八世紀的否認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論家

蘇金輝160

們進行了回擊,她主張女性應當享有與男性相同的基本權利,而不應被視為是婚姻交易中

的財產或是社會的裝飾品,並認為女性的教育程度應當相稱於她們的社會地位。因此沃爾

史東克拉芙特的論述後來也被視為是女權主義哲學家的始祖之一。

在女性主義思潮興起的同一時期,歐洲政治社會上也出現了與女性相關的解放運動。

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在全歐洲引起了極大的震撼,隨著拿破崙帝國的建立、

強勢的政治干涉力,激發了國際間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最後促進了德意志帝國、義大利

的統一,也讓拉丁美洲獨立。在法國大革命中 「婦女權利宣言」 的提出,使得婦女運動開

始有了明確的抗爭對象和目標,此時少數女性意識到除了人類要爭取自由、平等,婦女還

需要更進一步地追求獨立自主。一直要等到十九世紀中期的改革運動中,具有實質性意義

的婦女解放運動才在美國開始,並與 「奴隸解放運動」 同時展開。十九世紀時的人們逐漸

了解女性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因此讓女性主義開始轉變為具有

組織性的社會運動。在 1848年第一個有組織性的女性主義運動在美國紐約州塞內卡瀑布

市 (Seneca Falls, New York) 召開,這也是第一次女權大會的召開。

所有因女性主義而產生的相關社會性及政治性運動,稱為 「女性主義運動」、「女權運

動」 或 「女權主義運動」,其根源為西方的進步主義。這些運動的重點在於推動與婦女有關

的諸多權利與利益,例如生育權、教育權、工作權、投票權、性別平等、薪資平等⋯。例

如英國政治家艾米琳‧潘赫斯特 (Emmeline Pankhurst, 1858-1928),是一位婦女參政運動

的領航者。為了幫助英國婦女贏得投票權,潘赫斯特於 1889年時,成立了婦女選舉權協

會 (Women’s Franchise League),後又於 1903年時,和她的女兒克莉絲坦貝爾 (Christabel)

成立了婦女社會政治聯盟 (The 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 WSPU),以揭露當時英

國社會上的性別歧視問題。

到了十九世紀晚期,除了西方世界之外,在阿拉伯世界也開始有了與女性主義相關

的運動。例如埃及作家卡西姆‧阿敏 (Qasim Amin, 1863-1908),特別致力於對抗男人欺

負女人的情況,他認為若是埃及社會上的婦女問題無法解決,埃及就無法進步。他強調男

女應平等,並說:「女人活得悽慘,是因為男人不義,沒給她們機會自己作主、負起責任

來,卻用盡一切手段令她們無知。」 阿敏著有 《女性解放》(Tahrir al-Mar’a, 1989) 一書,

對當時社會上的諸多習俗,如面紗、一夫多妻制、隔離女性等制度,進行嚴厲的譴責,

認為這些習俗並不符合伊斯蘭教真正的精神。阿敏對伊斯蘭世界和回教國家的婦女運動有

著重大及深遠的影響,至今都常被引用,因此也讓阿敏被稱為是阿拉伯的女性主義運動

之父。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61

二、女性主義在二十世紀的發展

自二十世紀開始,許多國家開始讓女性擁有投票權,也在法律上給予女性諸多的認

可。有關女性主義在二十世紀的發展,可以分別由法國的 Julia Kristeva和美國的 Nancy

Fraser兩位女性主義學者所提出的分期方式,來了解其發展內容。分述如下 (潘莉敏,

2004):

(一) Kristeva的論述

法國學者 Kristeva將女性主義理論發展分為三階段:(1) 第一階段:開始於自十九世

紀末期,當時在英國等新教地區的婦女,為了爭取選舉權而展開運動。甚至在中國的婦女

也開始發展了自己的女性運動,例如 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部分與中華傳統道德思想對

抗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運動,提出 「打孔家店」、「推倒貞節牌坊」 等口號,並進一步促

進了反傳統思想的發展。(2) 第二階段:六○年代至七○年代中期,此階段著重於倡導男

女的相同性,並認為兩性先天的本質相同,但之間的差異性則是因為受到後天的環境、教

育、社會氛圍而產生。如 Simone de Beauvoir在一九四九年出版 《第二性》(The Second

Sex) 一書,其主要論點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逐漸生成的。」(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女性在成長過程中,一開始便被教導要取悅別人,放棄自發

性。女性的 「溫文」、「柔順」 等特質,僅只是文化上的產物,並不是由生理的特性所決定

的,而是經社會性的意義結構所規定的。(3) 第三階段:開始於七○年代中期,隨著 1968

年的學生運動,帶動了女性運動思潮的興起,此階段不再以相互對立的觀點來看男女間的

差異,而是開始討論男性與女性在特質上的相異性,進而肯定女性特質的優越性。例如與

男性相比較,女性的身體、思想與才能有何不同。此時期的女性主義者重視將女性的特質

凸顯,來抗議在原有的男性社會中隱藏女性的做法,而男女雙性的關係應以自然互補為基

礎。過去歷史中對兩性不平等的諸多思維與意識形態也在此時期被提出批判,並希望發展

女性的心理特質,調整過去人類社會的偏差,進而達成全人類的解放。(Kristeva, 1981)。

(二) Fraser的論述

美國學者 Fraser 在回顧英美國家女性主義的發展情形後,劃分出三個階段,分別為:

(1) 第一個階段:一九六○年代晚期至一九八○年代中期,這段時期的訴求重點是在差異

中求平等,也就是關注不同性別間的差異性 (gender difference)。此時期甚至認為女性具

有優於男性特質,因此平等並不是要女性去迎合男性的標準,而是要肯定女性自身的優點

與特質。(2) 第二個階段:自一九八○年代中期至一九九○年代早期,此時期所關注的焦

點在於女性之間的差異 (differences among women)。因為長期以來,男女之間二元對立的

蘇金輝162

劃分往往是將女性視為同一範疇,但卻忽略了這個範疇內的成員彼此間的差異性。因發言

角度的不同,女性主義會呈現不同的關懷重點,例如第三世界女性主義、黑人女性主義、

女同志女性主義等。(3) 第三個階段:從一九九○年代至今,此時期關注於多元交織的差

異 (multiple intersecting differences),進行對於 「普遍主義」(universalism) 與 「本質主義」

(essentialism) 的反省批判。受到解構主義的影響,女性主義者認為不應將 「女人」 局限於

固定的範疇,也不應視女人為一僵化的群體,應該要重視每位女性的個體差異性。而此一

時期所強調的論點,隨後也被 Judith Butler 稱之為 「後女性主義」(postfeminism)(Fraser,

1997)。

根據上述兩項論述可知,Kristeva和 Fraser論述有相似之處,兩位學者皆由最初著重

於男女兩性差異及男女對立性上的探討,而後轉為女性彼此的差異性上之探究。兩位學者

也發現女性之間因受到種族文化、社會階級、地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會面臨多樣不同的

處境。此外,兩位學者皆認為不應該過度強調兩性之間的差異,應要打破兩性的固定範

疇,以促進兩性平等。而隨著女性主義不同的發展階段,西方社會也有具體的實質行動產

生,即女性主義運動。

參、古典音樂的發展與女性主義

一、中世紀

回顧西方音樂史,曾經有一段長時間,女性要接觸音樂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這種對女

性的限制情形可以追溯至四世紀時。當時的天主教雖然主張人人平等,但卻是排斥一般女

性進入教會及接觸唱詩班活動,僅有男性才可以進入教會和參與唱詩活動。在中世紀時期

唯一能接觸音樂的女性,就是在修道院的修女們,他們必須學會認譜及歌唱,一些修女因

此也逐漸的展現出各自的音樂才華,有些甚至學會了創作詩歌。中世紀在教會中的代表性

女音樂家為德國的賓根修女 (Hildegard von Bingen, 1098-1179),她創作了許多單旋律的聖

歌,直至現在成為研究中世紀時期音樂的重要典範,也同時撰寫了有關醫學、科學及宗教

方面的著作。在教會之外,中古時期的女性在法律及經濟層面上與男性幾乎享有同樣的地

位,也可以自由地參加許多的活動,因此在十三世紀時也陸續出現了一些女性音樂人,她

們的身分包括了貴族和平民,歌頌的音樂主題往往與愛情有關。女性在中古時期所呈現出

這種兩極的形象,被後世的學者認為是由於教會內將女性塑造成純潔的聖母形象,但現實

生活中卻是將女性當作是生活中具有肉體慾望的動物。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文藝復興初

期,才開始有了改變 (李維真,1996a)。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63

二、十四至十六世紀

根據文獻記載,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開始於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由義大利作家

Costiglione於 1528年所出版的 「朝臣論」(The Book of the Courtier) 中,描述了男女在社

交中應遵守的禮儀,這份論述的內容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也最廣為流傳的作品之一。其

中敘述了當時社會上對女性的許多要求,例如:女人在跳舞時動作不能太粗魯,演奏樂器

時也必須使用較為優雅的樂器,這樣才能顯出女性柔和的氣質。貴族家庭中鼓勵女性學習

樂器,但其目的只是為了要提供家庭所需的娛樂,因此也可以看出女性的生活範圍是被限

制在家庭裡面。此外,在經濟方面女人也逐漸失去了擁有權。到了文藝復興晚期,宮廷中

的侍女被要求須精於在琴藝書畫方面的能力,因此,造就了許多女性在音樂與藝術上具有

優良的技藝能力,也逐漸改變了當時上流社會中對限制女性進入音樂專業領域的觀念

(Newcomb, 1986)。

三、十七世紀

到了十七世紀初期,女性音樂家在社會上開始被視為是專業人士,也受到聽眾的歡迎

和尊重。一些女音樂家也開始創作,許多修道院的修女所創作出來的複音音樂作品都相當

出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職業女作曲家如義大利的卡蘇拉娜 (Maddalena Casulana, 1544-

1590) 與斯特羅齊 (Barbara Strozzi, 1619-1664),都擅長創作牧歌 (Madrigal) 或清唱劇等

作品,她們的才華在當時也都受到其他作曲家的肯定。但相較於男性音樂家,十七世紀的

女性音樂家及作曲家還是為數極少,而且所創作的作品數量也明顯短少許多,僅有少部分

的女性音樂家曾嘗試創作大形式的器樂曲。許多教會、宮廷和劇院所雇用的音樂家也是以

男性為主,女性的創作思考能力常備受質疑,在行動上也礙於社會規範而無法隨意進出公

共場所,缺少了展現音樂才華的空間。1686年羅馬教皇所頒佈的詔書中寫著:「音樂,會

損害女子謙卑的美德」。因此當時整個社會所給予女性的待遇,仍然是非常不平等。女性

一生的最高目標就是要成為家庭主婦,即使經過努力在音樂上獲得一些成果和名聲,但最

終也須走入家庭而無法持續發展。由此可知,巴洛克時期的女性如要以音樂創作為職業,

仍是一項困難的事 (李維真,1996a)。

四、十八世紀

到了古典時期,隨著鋼琴及歌唱的普及化,音樂文化逐漸擴展至中產階級,女性得以

有更多的機會的接觸音樂,儘管當時的社會仍然給予女性許多的限制,但仍有越來越多具

蘇金輝164

才華的女音樂家參與音樂演出,而她們所能演出的空間,往往僅限於家庭及社交聚會場

合。即使社會上女性音樂家增多了,但是仍有一些權威人士公然地反對女性加入音樂的行

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學者為法國哲學家及教育思想家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他認為:「女人生來便為取悅男人而活,對女子應格外嚴格要求及權威,以

理法約束,塑造出如蘇菲的形象⋯⋯女子教育應在家中由母親教授,女性的尊嚴不在於為

人所知,而在於男子對她們的敬重,女性的快樂在於家庭的幸福。」 此外,他也認為:「女

人不可能是天才,沒有創作能力⋯⋯大致上對藝術不敏感,也沒有天份。」 盧梭的觀點,

在當時影響了許多其他的作家,他們認為女性無法有足夠的智力和能力來成為專業人士。

儘管社會上諸多學者對女性擁有能力持有負面的看法,但仍有少部分的音樂家對女性

加入音樂行業給予正面的鼓勵。例如法國作曲家及大鍵琴家庫普蘭 (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就曾說,女性比男性更適合學習大鍵琴,因為她們的手較男性更適於彈奏。

庫普蘭之女瑪格莉特 (Marguerite-Antoinette Couperin, 1705-1778) 就是一位傑出的大鍵琴

家,她在 1730年時繼承其父庫普蘭擔任 「國王室內樂團」 大鍵琴師一職,也是第一位成為

皇家大鍵琴師的女音樂家。受到小提琴大量問世的影響,此時期的女性在演奏樂器上以小

提琴最多,但大部分都是將音樂當為副業或娛樂,僅有少數具才華的女性能成為獨奏家,

或是可以教琴為業。「音樂神童」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的姊姊

安娜 (Anna Maria Mozart, 1751-1829) 就是位才能出眾的女性音樂家。一直要到十八世紀

中期之後,女性才開始在音樂上有多方面的發展,包括作曲、演唱、演奏、教學、出版

等,但為數仍然不多 (李維真,1996b)。

五、十九世紀

法國大革命之後,歐洲社會政治產生了諸多的改革,給女性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可以參

與音樂界的活動。中產階級的興起,讓音樂開始有了新的支持者,為了滿足這些新的音樂

愛好者,許多城市開始興建音樂廳及歌劇院。此外,中產階級人士也開始讓他們的子女接

受良好的音樂教育,好晉身至上流社會。但當時上流社會仍認為女人在公眾前演奏不具淑

女風範,學習音樂是為了陶冶身心與提供家庭娛樂。例如德國音樂家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的姊姊芬妮 (Fanny Hensel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5-1847) 在

鋼琴上的造詣雖然比弟弟還要精深,但侷限於當時上流社會不鼓勵女性公開展現才藝,讓

她的表演空間僅限於家庭或一些社交聚會場合,因此無法如弟弟般享有同樣的名聲。但是

在中產階級的家庭中的女性要成為職業音樂家,比在上流社會中的女性要來的更順利、有

更多的機會。例如德國音樂家克拉拉‧舒曼 (Clara Wieck Schumann, 1819-1896) 即來自

中產階級家庭,她在舞台上充分展現自己的演奏與創作才華,演奏生涯長達六十年之久,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65

並能與當時的一些男性音樂家的名聲齊名。但克拉拉因身為職業婦女必須要養家,因此有

時候仍會被自己「非女性化」的形象所困擾。

浪漫時期大部分的女性演奏家主要以鋼琴及聲樂演出為主,創作則以詩歌作品為主。

在鋼琴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如德國的克拉拉‧舒曼,聲樂方面如德國的韓妮耶特‧桑塔克

(Henriette Sonntag, 1805-1854),她在十八歲時就參加了貝多芬交響曲第九號的演出。在詩

歌創作方面,早期如德國的路易絲 •雷查德 (Louise Reichardt, 1779-1826),晚期如德國的

約瑟芬‧格蘭 (Josephine Lang, 1815-1880) 及克拉拉‧舒曼,都是極有才華的創作家,

至此女性音樂家終於受到社會的肯定 (李維真,1996c)。

六、二十世紀至今

從二十世紀開始,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社會經濟脈動加

速,歐洲女人開始大量地進入工作市場,也隨之帶動了女人社會地位的提升。1920年美

國憲法修正案承認所有成年婦女可以享有投票權,女性自此成為可以有選擇權利的個體,

活動範圍也不再被侷限於家庭。此時期具代表性的女性作曲家大多來自中產階級,例如法

國及作曲家和鋼琴家夏米納德 (Cécile Louise Stéphanie Chaminade, 1857-1944),是在十九

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少數能受到普遍歡迎的女性音樂家,也是第一位獲頒法國國家古羅

馬勳章 (Legion of Honor) 的女性。她的作品總數達四百多件,作品類型半數為小型鋼琴

曲,也寫了一百二十多首的歌曲。她所創作的一些大型作品,也都很著名。又如法國的作

曲家莉莉‧布蘭潔 (Lili Boulanger, 1893-1918),她在 1835年時曾獲得羅馬大獎,在以男

性作曲家為主導的法國音樂界,為女性開創了一片發展園地。另一位是奧地利作曲家及指

揮家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 的妻子艾瑪‧馬勒─威菲爾 (Alma Mahler-Werfel,

1879-1964) 自幼即展現出音樂及藝術方面的才華,九歲就可以作曲,但在嫁給馬勒後就被

迫放棄創作,後來雖然得以繼續創作,作品卻是以馬勒之名發表。艾瑪的作品遺留數量不

多,但她卻一直在背後積極地參與其夫的創作過程。英國的芮貝卡‧克拉克 (Rebecca

Clarke, 1886-1979) 在二十世紀初期是英國相當活躍的中提琴家,她經常與大提琴家卡薩

爾斯 (Pablo Casals)、鋼琴家赫斯 (Myra Hess) 及魯賓斯坦 (Arthur Rubinstein) 同台演出,

代表性作品為兩部作品 《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 及 《中提琴奏鳴曲》(Viola Sonata)。法

國作曲家、指揮家及音樂教育家娜迪亞‧布蘭傑 (Nadia Boulanger, 1887-1979),1908年

以康塔塔 《水妖》(La sirène) 獲得羅馬大獎第二獎,後來轉向教學,先後在法國及美國大

學音樂學院任教,被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的一位音樂教育家。1937年布蘭傑開始

指揮多個交響樂團,成為第一位女性指揮家。

除了歐洲之外,在美國的女性音樂家,也紛紛出現,並在教育、作曲、演奏上有著傑

蘇金輝166

出的表現。但是女性音樂家在職場上所受的歧視,仍然存在。例如鋼琴家及音樂教育家艾

咪‧費伊 (Amy Fay, 1844-1928) 就曾提及女性音樂教師較男性更難獲得學校的教職,而

且女性音樂教師在教學薪資上的待遇也不及男性。女性所創作的一些大型作品也開始出

現,但卻仍受到爭議。例如美國作曲家和鋼琴家艾美‧畢琪 (Amy Beach, 1867-1944),

她所創作的交響樂由於在第四樂章結尾部分,音樂聲響大且厚重,被認為是為了要隱藏樂

曲是由女性所創作,因此特意將音色寫得特別沉重。在演奏方面,女性音樂家雖然增加了

許多,但在交響樂團中,女性卻難以獲得參與的認可,甚至需要自組女性交響樂團來獲得

演出機會。隨著優秀女性演奏家的相繼出現,男性音樂家開始擔憂會因此讓自己失去工作

的機會 (李維真,1996c)。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也有許多女性音樂創作者

開始以電子器材進行音樂創作。例如:英國的娜塔莎‧巴雷特 (Natasha Barrett) 長期研

究並展演電子聲音藝術,她針對電音分析和電子合成音樂做了大量研究,她的音樂創作曾

獲得許多獎助,她的聲音藝術更是受到國際許多獎項的肯定。

據上可知,自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的女性音樂家,大多來自於中產階級,在她們成功的

背後都有著家人所給予的培育、支持與鼓勵,才能在日後的音樂事業上有所成就。而女性

學習音樂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提供自己及家人娛樂,而是開始可以成為職業性的器樂演奏

家,或是可以參與樂團、並創作大型的音樂作品 (如交響樂、歌劇) 等。但不難看出,此

時期女性加入音樂職場的人數雖然是提高了,但在性別上仍然會受到歧視,工作機會上也

難與男性獲得相等的待遇。因此,除了女性主義相關研究者,音樂家在此時也開始重視女

性在音樂中應有的角色與發展,並開始有相關的研究與討論在進行。例如:1991年由蘇

珊‧麥可拉麗 (Susan McClary) 所著的 《陰性終止:音樂學中的女性主義批判》(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 一書,麥可拉麗由文化研究的理論出發,深入音樂

作品的結構,來探究音樂中的性別歧視,是當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義音樂批評著作之一

(McClary, 1991)。

肆、西洋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女性主義

一、一八九○至一九一○年代

最早的流行音樂,可追溯至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工業革命之後至二十世紀初期,在歐

美所流行的音樂,當時大都是以雜耍劇場或是歌舞表演中所演奏的音樂為主,例如華爾滋

舞曲、輕歌劇 (light opera) 或是小歌劇 (operata) 中的音樂。隨著流行音樂由歐洲傳至美

國,形成了新的美國音樂,如散拍樂 (ragtime)、爵士樂(jazz)、藍調樂 (blues)、百老匯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67

音樂 (broadway music)、音樂喜劇 (musical comedy) 等。這些新的美國流行音樂在歐洲各

國受到極大的歡迎,讓美國成為之後西方流行音樂發展的領航者。一八九○年代開始,美

國黑人將非洲的繁複節奏與歐洲的和諧音調融合,形成了爵士樂。此時,美國現代音樂產

業興起,「暢銷曲」的出現讓音樂出產業者不斷擴大市場。

二、一九二○至一九四○年代

這段期間無線電傳播技術的發明及音樂產業技術的發展,讓流行音樂可以結合商業性

的手法傳播到各個鄉鎮。例如英裔白人的鄉村音樂,即獲得了普遍的推廣。美國南方黑人

的鄉村藍調在此期間曾短暫流行,代表性歌手如法蘭克‧辛納屈 (Frank Sinatra, 1915-

1998) 及平‧克勞斯貝 (Bing Crosby, 1903-1977)。藍調歌唱家在一九二○年代產生了特

別著名的女性歌手,例如:被視為 「藍調之母」 的瑪雷尼 (Ma Rainey, 1886-1939),影響了

許多後來的年輕女歌手,但一九三○年代之後,瑪雷尼就逐漸退出了樂壇。另一位是被美

國人尊奉為 「藍調女皇」 的貝西史密斯 (Bessie Smith, 1894-1937),受瑪雷尼的影響,她錄

的 「瘋狂藍調」 唱片,曾締造了在一個月內就賣出 7.5萬張的紀錄。

在眾多爵士樂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路易斯‧阿姆斯壯 (Louis Armstrong,

1901-1971),他在這段時期的演奏與演唱為爵士樂界樹立了典範,將爵士樂由紐奧良推向

全世界,並不斷創新,讓爵士樂成為廣受大眾歡迎的音樂形式,被稱為 「爵士樂之父」。

阿姆斯壯在節奏上,運用切分韻律法,創造出輕鬆的 「爵士搖擺感覺」。他也運用多種風

格在他的音樂中,包括:布魯斯 (blues)、倫巴 (rumba)、拉美民歌 (Latin-American folk

songs)、古典交響樂 (classical symphony)、歌劇 (operas) 等,範圍極廣。阿姆斯壯早年雖

以演奏小號成名,但在三○年代之後,他在演唱方面的比重漸增。阿姆斯壯的嗓音沙啞,

情感深厚,歌聲中常使用擬聲技巧,並喜歡模仿大自然中的聲響。他曾演唱的許多歌曲,

如 「多美好的世界啊」(What a Wonderful World),至今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

此時期的女性爵士樂音樂家,以被譽為 「爵士第一夫人」 的艾拉‧費茲傑拉 (Ella

Fitzgerald, 1918-1996) 最具代表性。她的音色純淨、分節和音準完美精準、唱腔韻味具搖

擺特色、更有即興炫技的表演才華。艾拉‧費茲傑拉 16歲時於紐約哈林區的阿波羅劇院

首次登臺演唱。1935年之後費茲傑拉與韋克一起在哈林區做定期表演,同時也錄製歌曲。

1941年開始,費茲傑拉開始個人獨唱事業,先是在笛卡唱片 (Decca Records),後來又至

神韻唱片 (Verve Records)及帕布羅唱片 (Pablo Records)。後來即便她的嗓音不如以往,

但是仍然獲得觀眾的喜愛。在費茲傑拉的歌唱事業中,她也一直與許多不同的爵士樂手們

合作。費茲傑拉曾經獲得 13個葛萊美獎,並兩度被美國前總統雷根和喬治‧布希頒贈國

家藝術勳章和總統自由勳章。

蘇金輝168

三、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

此時期美國的流行音樂已在國際舞台上佔有龍頭的地位,源於黑人文化中的藍調音樂

與爵士樂的輕快節奏結合,形成了節奏強烈的藍調音樂。五○年代中期,這種節奏極強的

藍調音樂與鄉村音樂結合後形成了搖滾樂,成為當時最蔚為風潮的流行音樂。在眾多搖滾

歌手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手就是 「貓王」 艾維斯‧普里斯萊 (Elvis Presley,1935-1977)。他

接收了當時許多影響他的音樂,包括:鄉村音樂、抒情歌曲、教會福音歌曲及黑人節奏藍

調音樂等,創造出自己的音樂特色,並開拓了一種新的流行音樂風格。普里斯萊是第一位

在世界享有盛名的搖滾樂巨星,他在表演時呈現出的豐富肢體語言,充滿了舞台魅力。雖

然普里斯萊也曾獲得外界的一些負面批評,但他音樂創作與演出的目的只是要娛樂大眾,

並非要影響社會。普里斯萊曾創下驚人的演唱會及唱片銷售紀錄,成就幾乎無人能及,被

視為是 「搖滾樂之王」。

從六○年代開始,出現了形式較為複雜的曲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來自英國利物浦

的知名搖滾樂團 「披頭四」(Beatles) 以及成立於倫敦的 「滾石合唱團」(Rolling Stone)。

其中,又以 「披頭四」 對於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披頭四一向被視為是

二十世紀流行音樂文化的代表,樂團成員包括:約翰‧藍儂 (John Winston Lennon, 1940-

1980)、保羅‧麥卡尼 (Sir James Paul McCartney, 1942-)、喬治‧哈里森 (George Harrison,

1943-2001) 及林哥‧史達 (Ringo Starr, 1940-2013)。披頭四帶動了創作歌手的風潮,樂

團雖然是以人聲為主要音色,但在樂器使用上,披頭四運用了一些傳統搖滾樂中未曾使用

的樂器,來豐富整首歌曲在音色上的變化。例如在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一曲

中運用了中國的笙、美國的斑鳩琴和印度西塔琴等樂器。在節奏運用上,披頭四運用了

2/4、3/4、6/4拍子及各種混合的節拍,在和弦上也運用了各類型的 「變體和弦」(chord

extensions) 及非功能性的調式化和弦 (non-functional chord)。他們創作的歌詞主要題材與

愛情有關,但後期開始涉及社會事件、人際交往、藥物體驗、懷念家鄉、和平友愛及一些

超現實的內容。至此,搖滾樂不再僅是一種具娛樂性質的音樂,在它背後還隱含了更多、

更豐富和具思考價值的內涵。

此時期搖滾樂界的女歌手,不乏表現優秀的人才出現,但們所扮演的角色,卻與男性

歌手有所差異。例如:被譽為 「搖滾樂皇后」 和 「迷幻靈魂皇后」 的美國歌手珍妮絲‧

琳恩‧賈普林 (Janis Lyn Joplin, 1943-1970),她的身材嬌小,外貌不如一般女歌星般的甜

美,但卻承襲了 Bessie Smith宏亮的嗓音,她習慣運用呼喊與嘶吼的方式,唱出生命的痛

楚。她的音樂風格率性放任,在舞台上爆發力十足,甚至有時突然尖叫,以激情獲得聽眾

的心。然而這種沙啞狂放的唱法及演出風格,似乎是在模仿男性歌手,甚至是想要顛覆當

時社會上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的,因此這種特殊的作法在女權主義發展上可算是處於原始的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69

階段。同一時期的另一位搖滾樂女歌手是格雷斯‧斯利克 (Grace Slick, 1939-),她是

Jefferson Airplane 樂團中的主唱,她的女低音歌唱及唱腔具有特殊效果,但是在整個樂團

中的角色僅屬於是一名有特色的女性發聲器,在樂團並不具有主導性的功能,也沒有機會

展現女性自身的特質。另一位女歌手是曾加入 「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 樂團

演唱的德國模特兒妮可 (Nico),她所具有的特殊唱腔,讓其他男性樂團成員認為是搶了

他們在台上的風采,因此導致妮可最後必須離開樂團。此時期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小野洋

子 (Yoko On, 1933-),她是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的妻子,雖然具有藝術才華,但是在六○

年代卻無法展現其能力,僅被視為是約翰藍儂的妻子,一直要到七○年代之後,她的文

學、電影及前衛音樂創作才受到注意。

到了七○年代,開始出現 「女性創作歌手」(female singer-songwriter),女性歌手可以

經由創作來找到新的發聲方式,並可以由女性觀點出發來反映許多社會政治方面的問題。

許多的女性創作歌手是出自中產階級。例如:被奉為 「龐克教母」 的佩蒂‧史密斯 (Patti

Smith, 1946-),身兼創作人、歌手、詩人與畫家於一身。她自組樂團,並將平日的生活、

寫作和心情放入歌曲中,成為搖滾樂和詩篇的結合,1975年所發表的首張專輯 《脫韁野

馬》(Horses) 即為此例,被視為是搖滾樂的經典。由此可見,六○年代女性的聲音及地位

在搖滾樂中只是附屬於男性樂團中,一直要到七○年代女性才開始有新的發聲方式,並在

創作中以女性觀點來關心不同的議題。

四、一九八○至二○○○年代

八○年代之後,科技與傳播媒體的快速發展,更將流行音樂的發展推向高峰,許多巨

星級歌手紛紛產生,他們不僅是在音樂上具有高超的表現技巧,也在音樂錄影帶 (music

video) 上開創出許多新的風格。在八○年代年的搖滾樂界,大都是男性的天下,女性則是

以舞曲為主,雖然偶有例外,但是其中的界限卻難以打破。例如:風靡歐陸的電音舞曲天

后珊卓拉 (Sandra Lauer) 擔任女子樂團 Arabesque的主唱,她所演唱的 《午夜星河舞曲》

(Midnight Dancer) 是一首迪斯可舞曲。九○年代開始,隨著年輕人對搖滾樂中 R&B風格

的熟悉,讓黑人的社會地位獲得些許的提升,因此讓黑人特有的文化與言行舉止開始風

行,許多白人也開模仿他們的風格。在流行音樂中可以看到黑人的嘻哈風格、黑人歌手與

團體的出現。甚至有些黑人歌唱組還獲得多次的唱片暢銷冠軍,或是進入排行榜熱門歌

曲。代表性歌手包括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oseph Jackson, 1958-2009)。麥可‧傑克森是

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國流行音樂歌手,同時也身兼作曲家、填詞人、舞蹈家、音樂製作人、

編製人、服裝設計師、慈善機構和基金會創始人等,他擁有廣大的聽眾支持,表演風格也

極具影響力,因此被譽為是 「流行音樂天王」(King of Pop)。他的 《戰慄》(Thriller) 音樂

蘇金輝170

專輯為有史以來全世界最暢銷的唱片,《戰慄》 音樂錄影帶為全球首張帶有故事性內容的

MTV,帶領錄影帶的進入了藝術性的創造與革新。麥可‧傑克森所創造的新舞步 (如機

械舞、太空漫步) 與歌曲風格 (如新傑克搖擺舞曲、俱樂部舞曲),為流行音樂界開創了新

的境界,被金氏世界紀錄評鑑為 「人類史上最成功藝人」。

此時期流行樂壇著名的女性歌手為:瑪丹娜 (Madonna Louise Ciccone, 1958-)、惠妮

休斯頓 (Whitney Elizabeth Houston, 1963-2012) 和珍娜傑克森 (Janet Damita Jo Jackson,

1966-) 和瑪麗亞凱莉 (Mariah Carey, 1970-),被稱之為 「四大天后」。此四大巨星分別具有

各自的特色。四大天后之外,尚有來自加拿大的席琳狄翁 (Celine Dion, 1968-) 以美聲著

稱。 在這幾位著名的女歌手中,最具代表性的風雲歌手為美國的瑪丹娜 (Madonna Louise

Ciccone, 1958-)。瑪丹娜的音樂風格多變,她的音樂演出和錄影帶均影響了許多年輕人;

她的外表形象獨特,在衣著裝扮上帶領了八○年代女性的時尚風格;她所創作的歌詞內容

範疇廣泛,在音樂錄影帶中她更是加入了不少具有爭議性的主題。例如她的第一首美國冠

軍單曲 “Like a Virgin”,由於被指歌詞和音樂錄音帶中鼓勵婚前性行為,與傳統家庭價值

觀相違背,甚至在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 (VMA) 表演時,瑪丹娜採用了大膽與帶有性色

彩的演出方式,在當時引起了一些團體的不滿與批評,但這首歌曲卻在美國冠軍單曲排行

榜中連續停留了 6週。由此可知,瑪丹娜雖然以不斷創新的方式,挑戰社會的傳統價值

觀,並在主流音樂和音樂影帶的界線間拉鋸,但她卻是運用她的音樂才能,替當今社會上

的問題進行了批判,讓大眾能有所探討與省思。瑪丹娜從 1985年開始參與電影演出,並

將她的歌曲作為電影原聲帶的一部份,例如在電影 《奪標 27秒》(Vision Quest) 中播出了

她在美國的冠軍歌曲 《為你瘋狂》(Crazy for You)。瑪丹娜曾創立了娛樂事業公司,事業也

發展到服裝界。由此看來,瑪丹娜不但是位歌手、演員,更可稱得上是一位企業家。

五、二○○○年代至今

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傳播媒體技術的突破更新,讓流行音樂

得以透過電視、電影、網路等管道,向四處擴散。各地的流行音樂與其他民族的音樂互相

流傳,形成了多元的風貌,新的音樂形式與風格也不斷地被創作出來。各種型態的音樂都

會受到聽眾的喜愛與接納,流行音樂的發展也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此時不論是古典或是

流行音樂創作也與資訊科技整合,以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個人電腦及網際網路的發展,

讓音樂的傳播突破了時間、空間及地域的限制。電子音樂的創作與演出,為流行音樂帶來

更多的創新與可能性。近來較具代表性的女性電子音樂演出者如:奧地利 Tobias Rieser和

Adrian Held組成的電子音樂組合 Klangkarussell,在奧地利、比利時、荷蘭、德國和瑞士

多個國家取得好成績。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71

近年來流行樂壇具代表性的女歌手當屬女神卡卡 (Lady Gaga,本名:Stefani Joanne

Angelina Germanotta),她身兼歌演唱、音樂創作、時尚設計及企業家等多重角色於一身。

她的外在形象、日常穿著及表演造型總是特立獨行、華麗怪異,因此也常引起強烈“性”

的話題。例如:2010年在 《Telephone》 歌曲的MV中,造形幾乎全裸,雖然在播出後引起

保守人士的負面批評,但仍登上諸多排行榜的冠軍。卡卡在 2010年她拿下MTV音樂錄

影帶大獎年度最佳音樂錄影帶等 8項大獎,在該頒獎禮上,她穿上了一套以新鮮牛肉所製

成的牛肉裝,再度引起了注意,並成為了全世界的話題。2011年 《You And I》 歌曲的MV

中,她裝扮成人魚造型,並化為一名男子 Jo Calderone,與自己親吻。卡卡早期的音樂曾

受到同性戀聽眾的擁護,因此後來她在成名後,即不斷地公開表示支持同性戀。美國樂壇

另一位天后克莉絲汀娜‧阿奎萊曾說 「不知道女神卡卡是男人還是女人」,但卡卡卻回應

說「我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無人能模仿我」。她曾稱自己是一位女權主義者,並在“性”

上被賦予權力,她積極主張年輕女性要捍衛自己所相信的事情。

伍、結 論

根據本文以上的論述可知,在古典與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中,透過不同時期女性在音

樂工作上的參與狀況,可以發現男性與女性在相同社會時空下,往往會因著社會所給予的

待遇不同,而影響或限制了女性在音樂上的發展。自六○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女性主義及

其相關運動,帶動了七○年代以後女性音樂學者積極開始找尋過去在古典音樂史中未曾被

發現的女性音樂工作者,並深入剖析女性音樂家自中世紀以來在以男性音樂家為尊的社會

情境下,在創作及演出上所面臨的困難與限制。而透過以女性主義為觀察點,可以發現在

古典音樂的發展過程中,早期難以見到女性音樂家的創作與表現,雖然有少數女性在音樂

史上被提及,但大都是以依附於男性音樂家的身分出現。一直要等到二十世紀之後,女性

在音樂界的角色才真正受到重視。特別是女性主義的興起,更帶動了女性音樂家開始積極

尋求在性別上的平等,並對男女兩性音樂家所面臨的差別性待遇和問題,持續尋求改進的

管道。在當今世界各國皆重視女性權益的情況下,女性音樂工作者已可以獲得更多機會來

展現自己在音樂上的創作力與演奏才能,並可以透過許多與女性主義相關的兩性平權法案

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而發聲。由此可見,女性主義與相關運動帶動了二十世紀以來女性音樂

工作者的地位的提升,並可以擺脫過去總是依附於男性音樂家背後的命運,由次要性社會

地位提升為獨立自主、展現創造力與才能的音樂家。

從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流行音樂的發展中,可以發現隨著女性主義的興起,女性音樂人

由早期必須以模仿男性歌手來顛覆社會對於女性的刻版印象之方式,逐步轉變為在創作中

蘇金輝172

以女性觀點來關心不同議題,最終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並在不斷的創新改革中,積極

捍衛自己身為女性的理想,甚至產生具領導性的藝術風格,成為廣泛的社會性焦點。由此

可見,流行音樂不僅是當代社會文化的成品,具有提供人們休閒娛樂的功能,更在教育上

是傳遞社會面訊息與觀點之主要來源。特別是流行音樂的內容,大部分與愛情相關,而在

愛情主題之下,其中的歌詞往往透露了大量性別方面的訊息。而在以營利為目的之下,流

行音樂往往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聽眾,因此會以社會上最廣為人們所接受的意識形態來建

構其音樂內容。而在父權體系的社會中,性別角色的支配與關係、兩性權力的平衡與消

長,即為最普遍的一些意識型態,因此流行音樂是人們在檢視社會上女性主義發展與變遷

時最直接的途徑。未來研究者在探討女性主義的內涵與演變時,除了古典音樂之外,應該

也要藉助廣受人們歡迎的流行音樂,來作為推廣兩性教育和認識女性主義的指引。

面對當今各界都注重性別議題的環境下,本文建議音樂教育界要重視由音樂的發展脈

絡中,以女性主義為基礎,多關注與女性音樂工作者相關的議題,例如:分析與研究女性

音樂家的作品、進行女性音樂家的創作欣賞、探討女性音樂家的工作生態、認識女性音樂

家的貢獻及影響力、發掘女性音樂家所面臨的限制與問題等。也就是透過音樂的角度,來

確切落實 「女性主義」 的精神,進而達成兩性平權的目標。

音樂發展中女性主義隱含之研究 173

參考文獻

方德隆 (2000)。國民小學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的檢視。「千禧年全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高雄市。

李維真 (1996a)。音樂史上有沒有女性貝多芬?—簡說女性音樂家的歷史 〈上〉。音樂時代,16,122-124。

李維真 (1996b)。音樂史上有沒有女性貝多芬?—簡說女性音樂家的歷史 〈中〉。音樂時代,17,116-118。

李維真 (1996c)。音樂史上有沒有女性貝多芬?—簡說女性音樂家的歷史 〈下〉。音樂時代,18,124-127。

畢恆達 (1999)。建立安全與無性別偏見之校園空間。「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高雄市。

黃麗莉 (主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台北:女書文化。潘莉敏 (2004)。音樂學中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音樂批評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新竹。

謝臥龍 (1996)。性別與教育。教育文粹,25,63-65。Fraser, N.(1997).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 Postsocialist” Condi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Gerson, J. M., & Peiss, K.(1985).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Reconceptualize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4), 317-331.Kristeva, J. (1981). Women’s Time (Translated by Jardine, A., & Blake, H.). Signs, 7(1), 13-35. McClary, S.(1991). 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Newcomb, A. (1986). Courtesans, muses or musicians? Professional Women Musicians in

Sixteenth-Century Italy. In J. Bowers & J. Tick (Eds.), Women Making Music: the Western Art Tradition, (pp. 90-115). 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inehart, S. T. (1992).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s. New York, NY: Routledge.Terborg, J. R. (1977). Women in management: A research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6), 647-664.

作者簡介

蘇金輝,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副教授

Jin-Hwei Su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收稿日期:民國102年11月30日接受日期:民國103年02月07日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Liberal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2014, 10(2), 157-174

A STUDY OF FEMINISM WITHIN MUSIC DEVELOPMENT

Jin-Hwei Su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Music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reflecting the state of humanity as well as society. People are influenced by the music they listen to, whether emotionally or unconsciously. A glance throughout our music history reveals the heavy ratio of male performers and composers within the musical world. It was not until recently that females began to emerge onto the musical scene. The importance of female musicia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ulture can be seen in western popular music. Moreover, we can observe the positions of female musicians spanning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whether in public or private. To understand those roles,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gender issues that plagued them. Feminism is based on female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and it is through those lenses that we will commence our explor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ole of females and related theories in mus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efinition of feminism,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feminism, feminism is classical music, and feminism in popular music. Finally,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with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female musicians.

Keywords: music,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