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 e ql wœƒ計學.pdf · 2016-06-17 · \]3q0 g 3h x%ij kl r (1) u$ mn f ]3qr w $4 ` cw^_...

6
鼎文公職 試閱講義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Mar-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1 1.2 e Ql wœƒ計學.pdf · 2016-06-17 · \]3q0 g 3h X%ij kl r (1) U$ mn F ]3qR  w $4 ` cW^_ tCu S x Q K Oy b % s cW z GUCNOP'u

鼎文文理補習班 1 本講義內容為授課講師所有,翻印必究

【會計學~】講義(上冊)

第 1 章 財務會計理論之發展

1.1會計的定義

1. 美國會計學會(AAA)──會計是對經濟資訊的認定、衡量與溝通的程序,以協助會計資訊使用者作審慎的

判斷與決策。

2 美國會計師協會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 of AICPA)──會計係一種服務性活動,其功能在提供有關經

濟個體之數量化資訊(財務資訊)予使用者,以便使用者藉此資訊在各種行動方案中,做一明智的抉擇。

1.2財務報導之架構

壹、第一層:會計的目的

1. 提供完備財務資訊,以供投資人、債權人作合理正確之投資與授信決策。

2. 作為管理當局經營方針、資本結構調整及現金流量調度等決策參考。

3. 提供主管機關監督企業之根據。

4. 提供稅捐稽徵機關課稅之依據。

貳、第二層:第一層與第二層的橋樑

一、財務資訊的品質特性(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Stat- ements)

1. 基本特性

A. 攸關性(Relevance)

攸關性是指與決策有關,具有改變決策的能力,亦即對問題的解決有幫助。一項資訊若能幫助決策人預測

過去、現在和未來事項的可能結果,或證實、更正從前的預期結果,則有攸關的資訊

(1) 預測價值:一項資訊能幫助決策人預測過去、現在和未來事項的可能結果,則此項資訊具有預測價值,

決策人可根據預測的可能結果,做最佳的選擇。

(2) 確認價值:一項資訊如能使決策人證實或更正過去決策時的預期結果,即具有確認價值。確認價值和預

測價值往往同時並存或交互影響。一個公司所提供的季報,對於該季的績效(季盈餘)具有確認價值,

對於該年度的績效(年度盈餘)亦具有預測價值。

B. 忠實表達(Faithful Representation)

忠實表達是指一項衡量或敘述,與其所要表達的現象或狀況一致或吻合。

(1) 完整性(Completeness)

完整性是指在考量重要性和成本的限制下,為達到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所必要的資訊,均應完整提

供,亦即財務報表應揭露所有對使用者決策有幫助的資訊。遺漏某一事項可能造成資訊的虛假或誤導使

鼎文公職 試閱講義

Page 2: 1.1 1.2 e Ql wœƒ計學.pdf · 2016-06-17 · \]3q0 g 3h X%ij kl r (1) U$ mn F ]3qR  w $4 ` cW^_ tCu S x Q K Oy b % s cW z GUCNOP'u

鼎文文理補習班 2 本講義內容為授課講師所有,翻印必究

用者,從而使該資訊喪失可靠性和攸關性。

(2) 中立性(Neutrality)

財務報表中所包含的資訊必須具中立性,不帶任何偏差,其資訊才具有可靠性。

(3) 免於錯誤(Free of errors)

係指資訊能免於錯誤(error)和偏差(bias),並能忠實表達其所要表達的現象或狀況。

2. 加強性的品質

(1) 可比較性(Comparability)

比較性是指能使資訊使用者從兩組經濟情況中區別其異同點。當經濟情況相同時,會計資訊應能顯

示相同的情況;反之,當經濟情況不同時,會計資訊亦應能反映其差異。為了達到比較性,相同的

經濟事項應該採用相同的會計方法或原則處理,而不同的經濟事項則應採用不同的會計原則。

比較性可分為(1)不同企業同一期間財務報表的比較和(2)同一業不同期間財務報表的比較。前者強

調不同企業間對於同類交易或其他事項的衡量與表達,應採用一致的方法。後者則強調同一企業不

同期間其會計方法應一貫的採用。(2)實質重於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

比較性並不表示企業的會計政策不能改變。若依原會計政策所產生的資訊不具攸關性或可靠性,則

繼續沿用該會計政策並不能增加比較性。因此,當有其他會計策所產生的資訊較具攸關性或可靠性

時,比較性不應成為引進較佳會計政策的障礙。

(2) 可驗證性—不同人、同經濟事項、同方法,結果應相同。

(3) 時效性(Timeliness)

時效性是指在喪失影響決策的能力以前,提供資訊給決策人。任何資訊如果要想影響決策,必須在

決策做成以前提供。

(4) 可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資訊是否對決策人的決策有用,決定於決策人是否能了解該資訊,故「可了解性」為財務報表的重

要品質。資訊是否能被使用人所了解,決定於資訊本身是否易懂,和決策人的理解能力。母公司和

子公司在法律上為兩個獨立的個體,但在經濟實質上為同一家公司,因此應編製合併報表。

二.財務報表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1. 資產(Assets)

資產是指企業所控制的資源(resource),該資源是由過去交易事項所產生,並預期未來可產生經濟效益的流

入。由上述定義可知,資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有未來經濟效益,企業能控制該經濟效益,控制經濟效益的

交易或其他事項已經發生。未來經濟效益是指直接或間接使現金和約當現金流入企業的潛能。控制經濟效益

是指能享受或支配經濟效益,並排除他人的干涉。

2. 負債(Liabilities)

負債是指企業的現時義務,該義務是由過去交易事項所產生,且預期未來清償時將產生經濟資源的流出。負

債亦有三個要件:屬於特定企業的義務,該義務已因過去的交易或其他事項而發生(現時義務),企業履行

該義務時需移轉經濟資源或提供勞務。

3. 業主權益(Equity)

業主權益是指企業的資產扣除其所有負債後的剩餘權益。業主權益可能再分類為資本(股本)、資本公積、

保留盈餘(累積虧損)及其他直接認列於業主權益的項目。

4. 收益(Revenue and Gain)

收益是指會計期間內經濟效益的增加,以資產流入、資產增值或負債減少等方式而增加業主權益,但不包括

鼎文公職 試閱講義

Page 3: 1.1 1.2 e Ql wœƒ計學.pdf · 2016-06-17 · \]3q0 g 3h X%ij kl r (1) U$ mn F ]3qR  w $4 ` cW^_ tCu S x Q K Oy b % s cW z GUCNOP'u

鼎文文理補習班 3 本講義內容為授課講師所有,翻印必究

業主投資而增加的業主權益。收益包括收入(revenue)與利益(gains)。收入是企業日常營運所產生者,包

括銷貨收入、利息、股利、權利金和租金等收入。利益包括處分非流動資產的利益、未實現外幣兌換利益和

金融商品未實現利益等,通常以減除相關費損後的淨額表達。

5. 費損(Expenses and losses)

費損是指會計期間內經濟效益的減少,以資產流出、資產消耗或負債增加等方式而減少業主權益,但不包括

分配給業主而減少的業主權益。費損包括費用和損失。費用是企業日常營運所產生者,包括銷貨成本、薪資

和折舊等,通常以資產的流出或消耗等方式發生。損失包括各種災害損失、處分非流動資產的損失、未實現

外幣兌換損失和金融商品未實現損失等,通常以減除相關收益後的淨額表達。

參、第三層:

一、假設(Assumptions)

1. 經濟個體

企業與業主係不同經濟個體,當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與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時,會計上應依其經濟實質處理,

會計資訊才能忠實表達。權責發生基礎(Accrual Basis)

2. 繼續經營

企業財務報表通常是基於繼續經營假設所編製。繼續經營假設指會計上假定企業將繼續存在下去,而不會在

可預見的未來清算解散。這種假設排除了清算價值的使用,對資產和負債的評價和分類極為重要。由於假設

企業將繼續經營,因此資產將可繼續使用到其原訂計劃或目的完成,負債亦可俟到期再清償。固定資產因為

可長期使用,故應將其成本分攤於各使用期間,並以成本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損的帳面價值評價,不用清算

價值;負債亦應按到期日的遠近,畫分為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

3. 貨幣單位

會計人員以貨幣作為交易的媒介,價值衡量的尺度及記帳的單位;凡不能以貨幣衡量者,即無法在帳上加以

記錄並在報表上加以表達;會計人員假貨幣價值不變或波動不大而可以忽略。例子:

(1) 在通貨膨脹時,幣值不變假設易遭到抨擊。

(2) 商業會計法第七條規定,商業應以國幣為記帳單位,其由法令規定以當地通用貨幣為記帳單位者,

從其規定。至於因業務需要,而以外國貨幣記帳者,仍應在其財務報表中將外國貨幣換算為國幣或

當地通用貨幣。

(3) 員工士氣,經理人才幹因無法量化,故無法入帳。

4. 會計期間

會計人員將企業生命以人為方式劃分為等段,稱為會計期間,以便定期計算損益,編製財務報表。會計期間

若以一年為一段落者,稱為會計年度。例子:

(1) 商業會計年度:以每年之 1/1至 12/31為會計年度,又稱曆年制。

(2) 自然營業年度:依行業特性,以一年中業務最清淡之月份作為會計年度之起訖月份。

(3) 企業通常按年結算損益一次,並編製財務報表。

(4) 應計(權責)基礎之產生。

(5) 應計及預計項目期末之調整。

5. 應計基礎

指交易及其他事項的影響(即所產生的資產、負債及收益和費損)應於發生時(而非於現金收付時)認列。

換言之,當收益流入的可能性相當大,且相關成本能可靠衡量時,或費損實際發生時,即應連同相關的資產

鼎文公職 試閱講義

Page 4: 1.1 1.2 e Ql wœƒ計學.pdf · 2016-06-17 · \]3q0 g 3h X%ij kl r (1) U$ mn F ]3qR  w $4 ` cW^_ tCu S x Q K Oy b % s cW z GUCNOP'u

鼎文文理補習班 4 本講義內容為授課講師所有,翻印必究

和負債同時認列,而不管相關的現金在何時收付。

二、原則

1. 衡量

係指決定財務報表各要素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認列金額過程,包括特定衡量基礎的選擇。常用的衡量基礎

包括:

(1) 歷史成本(Historical Cost)

對資產而言,歷史成本是指取得資產時所支付的現金或約當現金的金額,對負債而言,是指承擔義

務時所收到現金的金額,或為清償負債而預期將支付現金或約當現金的金額。

(2) 現時成本(Current Costs)

對資產而言,是指目前購買相同或類似資產所須支付的現金或約當現金的金額;對負債而言,則為

目前清償負債所須支付的現金或約當現金的未折現金額。

(3) 變現(清償)價值(Realizable or Settlement Value)

對資產而言,是指在正常營業情況下,處分資產所能獲得的現金或約當現金的金額,對負債而言,

則為在正常營業情況下,預期清償負債所須支付的現金或約當現金的未折現金額。

(4) 折現值(Discounted Present Value)

對資產而言,指在正常營業情況下,預期資產未來可能產生的淨現金流入的折現值。對負債而言,

則為在正常營業情況下,預期清償負債所須支付的未來現金流出的折現值。

2. 收入認列

係指會計人員用來決定應於何時承認收入的準則,必須同時符合下列兩點:

(1) 已實現(realized)或可實現(realizable):已實現是指商品或勞務已交換現金或對現金之請求權,

亦即有交易發生。可實現係指商品或勞務有公開活潑市場及明確之市價,隨時可以出售變現,而無

須支付重大的推銷費用或蒙受重大損失。

(2) 已賺得(earned):係指賺取收益的活動全部或大部分已完成,所需投入的成本亦已全部或大部分

投入而言。

(3) 例子:

(i) 生產期間承認收益:如長期工程合約(採完工百分比法),因隨著工程之進行,收益已逐漸實

現。

(ii) 生產完成時承認收益:如貴重金屬、大宗農作物因有公開活潑市場及明確市價,隨時可出售變

現而不需支付重大代價。

(iii) 銷售點承認收益:一般商品均在銷貨成立時認列收益,如現銷。

(iv) 收現時承認收益:收現可能性不太確定之應收分期帳款採「分期付款法」認列收益。

3. 費用認列

某項收益已經在某一會計期間依據收益實現原則認列時,所有與該收益產生有關的費用皆應於同一會計期間

認列,以便與收益配合而計算出正確的損益。

(1) 因果關係配合(一對一):如銷貨佣金、銷貨成本、壞帳費用、售後保證服務成本。

(2) 系統合理分攤:如折舊、折耗、攤銷。

(3) 立即認列:如薪津、銷售費用、火災損失。

4. 充分揭露

指在考量重要性和成本的限制下,為達到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所必要的資訊,均應完整提供,亦即財務報

鼎文公職 試閱講義

Page 5: 1.1 1.2 e Ql wœƒ計學.pdf · 2016-06-17 · \]3q0 g 3h X%ij kl r (1) U$ mn F ]3qR  w $4 ` cW^_ tCu S x Q K Oy b % s cW z GUCNOP'u

鼎文文理補習班 5 本講義內容為授課講師所有,翻印必究

表應揭露所有對使用者決策有幫助的資訊。遺漏某一事項可能造成資訊的虛假或誤導使用者,從而使該資訊

喪失可靠性和攸關性。

三、限制(Constraints)

1. 成本(Balance Between Cost and Benefit)

會計資訊也是一種商品,提供會計資訊需要花費成本,只有當會計資訊所能產生的效益高於其成本時,才值

得提供。

2. 重大性(Materiality)

當一項會計資訊被遺漏或錯誤表達時,可能使依賴該資訊的人所做的判斷受到影響或改變,則該會計資訊具

有重要性通常在性質上如屬不尋常、不適當、或為未來情況改變的預兆,則為重要事項。在數量上若與同類

或相關項目的金額(如資產總額、銷貨總額或淨利)比較,其比例大者,則為重要。重要性是會計資訊應否

提供的一道門檻或分界點,而非資訊有用性所需具備的主要品質特性。

1.3其他補充

一、財務報表要素的認列(Recognition of the 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認列是指將符合財務報表要素定義和認列標準的項目,以文字和金額列入資產負債表或損益表的過程。任

何一個項目,必須同時符合要素定義和認列標準,才能加以認列。列標準則有下列二項:

(1) 與該項目有關的未來經濟效益很有可能流入或流出企業。

(2) 對該項目的成本或價值能可靠衡量。

二、資本和資本維持的觀念(Concepts of Capital and Capital Maintenance)

1. 根據資本維持的所得觀念,企業原有的資本必須維持完整,超過原投入資本的部分才是盈餘。上述先維持(保

有)原有資本,超過的部分才算盈餘的觀念稱為資本維持的所得觀念。

2. 會計上資本的定義可分兩大類:(1)財務資本(financial capital)和(2)實物資本(physical capital)(或稱實質

成本(real capital)。

3. 所謂財務資本,又可分為名目資本(又稱名義資本)(nominal capital)和一般購買力資本(general purchasing

power capital),前者是指原投入的貨幣金額,後者是指原投入的一般購買力。

4. 實物資本,則指原投入的生產力(生產能量)或營運能力。

三、補充原則

1. 審慎性(Prudence)

審慎性是指在有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作估計時,在判斷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謹慎,以免資產、收益高估或負債、

費損低估。會計人員在處理各種交易和非交易事項時,常常面臨許多不確定性,例如應收帳款的收回可能性,

廠房設備的使用年限,產品售後服務保證的維修次數等。對這些不確定性,在財務報表內應審慎評估認列,

或揭露其性質和程度。

2. 成本原則

會計衡量以歷史成本為原則,因此,取得資產和發生債務均以取得成本作為評價和入帳基礎,除非有新的交

易發生或耗損,否則入帳成本不再變動。「成本」係指完成交易之合理必要代價,會計上採用「歷史成本」

為入帳基礎乃因其具有客觀性,係由買賣雙方認定且能由第三者加以驗證。成本原則不只適用於資產之評價,

亦適用於負債、業主權益及損益之評價。例子:

鼎文公職 試閱講義

Page 6: 1.1 1.2 e Ql wœƒ計學.pdf · 2016-06-17 · \]3q0 g 3h X%ij kl r (1) U$ mn F ]3qR  w $4 ` cW^_ tCu S x Q K Oy b % s cW z GUCNOP'u

鼎文文理補習班 6 本講義內容為授課講師所有,翻印必究

(1) 資產:固定資產之購入原始成本不包括運送途中不慎損壞之修繕費及超速罰鍰,因為此二者並非合

理必要之代價。

(2) 負債:借入現金$36,000,簽發二年後到期之無息票據$40,000,則該應付票據應按現值$36,000入帳,

而非以面值$40,000評價。

(3) 購入資產時,市價$60,000,成交價$50,000,則應以$50,000 成本入帳,不得承認$10,000 之利益。

若購入後市價漲為$65,000,帳上仍維持$50,000之成本。

3. 期後事項(subsequent event):係指資產負債日以後,財務報表公布日之前,所發生的交易或事項。

(1) 需調整財務報表者:種因於資產負債表日或以前而發生於期後之事項。

(2) 附註說明者:事項發生完全在期後(即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表公布日之間),且對財務報表的評

估分析有影響。

EX1-1

( )證期會由要求上市、上櫃公司從需編年報加以公布,到要求編半年報,進而要求編季報,甚至

要求報導月營收資料,目的在提高會計資訊的: 正確性 時效性 可驗證性 可比

較性。

Ans:

解題技巧 抓 Key-word:年 → 半年 → 季 → 月及時獲知時效性

EX1-2

( )既經採用的會計原則或方法,應於以後會計期間內繼續採用之目的在使會計資訊具: 正確

性 時效性 可驗證性 可比較性。

Ans:

鼎文公職 試閱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