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6 - ctsp.gov.tw€¦ ·...

36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Bureau,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 年報 2 1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May-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Bureau,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地址:臺中市西屯區中科路 2號 電話:(04)2565-8588傳真:(04)2565-8800 網址:http://www.ctsp.gov.tw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Bureau,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 年報2 16

「中科13載.智慧大未來」!13歲的中科,猶如成長中的少年,有點懵懂帶點成熟,勇於面對外界的挑戰,並且帶著微笑,步伐更加穩健的向前走,邁向偉大的

旅程。

回顧2016年,由於本局積極招商引資,持續引進20家廠商,較去年成長11%,投資金額高達39.36億元,累計至今共引進189家廠商;另園區土地出租率高達9成以上,標準廠房依舊接近滿租,就業人數已達4萬人。各項亮眼表現及數據,顯見中科魅力驚人,更是同仁努力的最佳印證。

另外,二林園區相思寮專案讓售案,在民間團體督促及政府各部門協力共同努力

下,終能順利完成「相思寮聚落原地保留」、「耕地易地保留」及「農場巷」專案讓

售計畫,讓相思寮原本從事農作之農民繼續耕作,就在2016年年底,圓滿完成農場巷最後1戶的讓售作業,整個計畫終告一段落。

為使園區機能更完整,中科實中國中部已在2016年3月正式招生,校舍亦於同年度6月竣工,對於園區員工子女就學,不僅更加便利,而實中辦學的品質更是有口皆碑,國、高中軟硬體共享、資源有效串連,讓實中發展更完整也更精進。

此外,本局更進一步向外拓展,善盡社會責任。2016年度編撰《2015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書(CSR)》,榮獲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SCA)所頒之「2016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非營利組織(NPO)金獎」,將園區發展之歷程,以公開且透明客觀的數據,呈現致力於永續經營的各項管理績效。

展望2017年,許多工作持續推動中,我們積極經營中科五大園區,智慧化園區即將陸續到位,臺中擴建案亦將完成,戮力活化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以及后

里及二林園區加速辦理二階環評,使廠商得以順利進駐,都是來年的期許與工作重

點;另為打造創新園區,亦將配合政府十大創新產業,推動中部機械產業智慧化,

並持續辦理產官學研合作、創新創業等計畫。

未來中科將朝「智慧中科、創新驅動、低碳園區、區域共榮」的目標邁進,創

造多贏局面,期許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綠色科學園區典範。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感謝同仁過去的努力;新的一年,挑戰依舊,惟有做足

準備,才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耀眼中科 智慧未來

局長

2017年3月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Central TaiwanScience Park

2

0

1

6

耀眼中科 智慧未來 1

追本溯源 5組織概況 5頂尖園區 6

布局悠悠版圖

拓展日益茁壯

群聚動能 資源鏈結 7接軌寰宇 闢拓版圖 10擴展市場 屢創佳績 11力爭金檔 見賢思齊 12

蓄積科技產能

深植教育 適性發展 13產學建構 培育精英 14多元就業 人才匯集 18

營造樂活家園

機構完善 多元服務 19里仁為美 涵養文化 21敦睦園地 休閒生活 22致力勞安 健全環境 22

屏護生生不息

環保建設 能源永續 24 機能園區 至美至善 28科技環境 便民利行 30

閃耀燦爛年華

未來重要計畫 312016年大事紀要  33

CONTENTS創新導向 環境保護 地方友善 放眼國際

追本溯源本局於2002年10月16日依《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暫行組織

規程》設置中科開發籌備處,加速推動後續執行之開發計畫,進而提升全

面行政服務效能。2007年1月26日再奉總統令公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組織法》,依業務需求設置投資組、環安組、

工商組、營建組、建管組、秘書室、人事室、會計室、政風室等5組4室。

組織概況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開發計畫,屬行政院核定之重大政策,配合政

府倡導組織效能極大化及員額精簡政策,相關業務及人員於2011年1月1日自臺灣省政府移撥,協助園區開發計畫之相關工作及延續管理臺灣省政

府硬體設施。

因應國家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需要,2014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科技部及3個科學園區管理局組織法,1月22日由總統公布,行政院於3月3日核定施行。組織改造後本局新增企劃組,專責園區發展規劃、政策與相關措施之推動,組織編制亦隨之調整為6組4室,有效提升服務品質及園區廠商滿意度,塑造良好研發環境、孕育傑出人才,引導臺灣產業由

「效率導向」進階到「創新導向」。

Central T

aiw

an

Scie

nce P

ark

布局悠悠版圖

1,708總開發面積達1,708公頃

業資源、創造經濟榮景。七星基地此刻正

辦理二階環評,預計完成環評後將達成經

濟、環境及地方繁榮之三贏局面。

二林園區-精密機械重鎮 二林園區面積631公頃,因應二林園區

用水量調整並考量中區產業特性,招商計

畫以低用水、低排放之精密機械為主領產

業。園區此刻正辦理二階環評,俟完成環

評後廠商即可進駐。

高等研究園區-優質生活實驗場域

高等研究園區位於中興新村,園區面

積259公頃,其中234公頃為文化景觀(占園區面積9成),園區特性為純研發不量產(除文化創意產業外),並推動與未來生

活有關之科技於此場域進行實驗;園區公

共工程陸續完工,工研院與資策會等研發

單位及高科技研發廠商已進駐營運。

頂尖園區為打造臺灣西部科技走廊,串連現有

的竹科及南科園區,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因

而誕生於大肚山臺地,自2003年7月28日動土開發以來,已逾13年。本局所轄土地包括已開發的臺中園區、虎尾園區及后里園

區,開發中的二林園區及高等研究園區,

總開發面積達1,708公頃。

臺中園區-中臺灣蓬勃新核心

臺中園區面積466公頃,其中擴建區(53公頃)自2015年通過環評審查後,已展開公共工程及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同步進

駐建廠工程。台積電將進駐發展10奈米先進製程,確保臺灣在積體電路產業持領先

地位;巨大公司(捷安特)亦將在此設立

全球營運總部。

虎尾園區-新興科技之星 虎尾園區面積97公頃,東側緊臨高鐵

車站特定區,加上高鐵雲林站於2015年12月1日通車營運,將迅速發展成健康與機能兼備之綠地園區及生活圈,產業生命力精

彩可期。

后里園區-明日科技之城 后里園區面積256公頃,以后里及七星

2座基地為主,主要引進光電、半導體及精密機械等產業設廠,以期整合后里地區產

臺中擴建區進駐廠商-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新建工程動土典禮

6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5

群聚動能 資源鏈結2016年引進20家新廠商,計畫投資金額為新臺幣39.36億

元,另增資廠商計7家,增資金額約為新臺幣16億元,營業額達5,074億元;截至2016年底就業人數已達39,956人、引進廠商家數達189家,累計計畫投資金額逾2兆4,878億元。

2016年各產業營業額合計新臺幣5,074億元,較2015年4,921億元成長3.10%,為歷年次高。主要受惠於市場對智慧型手持行動裝置需求持續增加,帶動晶圓代工、封測等半導體產業供應鏈

接單續增,園區廠商28奈米主力製程產能滿載,推升營收成長。

2016年度營業額統計,主要以積體電路產業營業額最高,約為新臺幣3,003.44億元,占最高比重59.2%;光電產業次之,約為新臺幣1,751.75億元,比重約占34.53%;精密機械產業營業額約為新臺幣238.22億元,比重約占4.7%,其餘產業營業額約為80.26億元。

Central T

aiw

an

Scie

nce P

ark

5,045進出口貿易總額達新臺幣5,045.88億元

拓展日益茁壯

2016年各產業營業額統計表 單位:新臺幣億元

中科歷年營業額統計表 單位:新臺幣億元

產業別 營業額 比重(%) 營業額 比重(%) 成長率(%)

積體電路 3,003.44 59.20 2,763.28 56.15 8.69

光電 1,751.75 34.53 1,853.39 37.66 -5.48

精密機械 238.22 4.70 235.65 4.79 1.09

電腦及周邊 34.53 0.68 30.99 0.63 11.42

生物技術 31.25 0.62 23.99 0.49 30.26

其他 14.48 0.29 13.87 0.28 4.40

合計 5,073.67 100.00 4,921.17 100.00 3.10

2016年 2015年

進出口貿易統計2016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新臺幣5,045.88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62.11%;出口貿易

累計金額約2,586.90億元,較2015年同期成長14.03%;進口貿易累計金額2,458.98億元,進口值較2015年同期成長191.40%,全年度之出口值大於進口值,出超達127.92億元。

以出口產業而言,光電產業出口值為1,429.79億元占最高、積體電路965.07億元次之、精密機械148.85億元排名第三。進口產業以積體電路產業2,048.99億元居冠、光電350.64億元次之。

2016年出口額成長14.03%,主因受惠於智慧型中低階手機晶片需求強勁,半導體業供應鏈訂單回升,帶動晶片設計、晶圓代工、封測等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接單續增,出口需求更

加熱絡,提振園區出口成長。

8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2006200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年

單位:億元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609

1,785

2,657 2,8622,412

3,625

2,9113,233

4,5995,221 4,921 5,074

7

2016年度六大產業進出口貿易統計表 單位:新臺幣億元

產業別 2016 成長率(%) 2016 成長率(%) 2016 成長率(%)

積體電路 965.07 76.44 2,048.99 611.09 3,014.06 260.92

光電 1,429.79 -8.19 350.64 -30.73 1,780.43 -13.72

精密機械 148.85 12.50 44.98 45.39 193.83 18.74

電腦及周邊 26.28 26.00 5.28 12.36 31.56 23.49

生物技術 16.91 51.04 2.02 114.87 18.93 55.99

其他 0.00 0.00 7.06 -45.18 7.06 -45.18

合計 2,586.90 14.03 2,458.98 191.40 5,045.88 62.11

出口額 進口額 貿易總額

另2016年進口額成長191.40%,受出口引申需求帶動,半導體業大廠持續投資先進製程,投入生產所需之高階生產設備及原物料,資本設備與半導體設備進口額擴增,創歷年同

期新高。今年以來雖面對全球需求疲軟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園區貿易動能在半導體產

業挹注下,進出口貿易額持續推升成長。

中科引進國內外高科技產業進駐,斐然有成。至2016年底,有效核准廠商達189家,涵蓋光電產業38家、精密機械產業70家、生物技術產業40家、積體電路產業8家、電腦及周邊產業16家、通訊及數位內容產業2家及其他園區事業15家,產業聚落蔚然成形,極具競爭優勢。此外,研究機構及育成中心已引進14家,產業研發能量蓄積豐沛;其中高等研究園區內已進駐資策會「新興智慧技術研究中心」、工研院「中臺灣產業創新研發專區」(經濟部中

臺灣創新園區)、百佳泰、台灣可速姆、信織實業、金聖源及正瀚等企業機構,同時正瀚生

技公司亦於9月動土興建研發實驗室。

2016年計有20家新進廠商,以生物技術產業6家最多、另包括精密機械產業5家、光電產業、積體電路產業、電腦周邊產業各2家及園區事業3家;總投資金額為新臺幣39.36億元;另增資廠商計7家,增資金額約為新臺幣16億元。2016年新進廠商包括善德生化科技、靚德生醫科技、漢民科技、東庚健康科技及中美強科技等;新創企業9家:如台灣骨王生技及鼎赫生物科技等;外商投資則有綠點高新科技及亞洲巴萊斯等;綠能科技有利通能源科技及創

勁綠能等。顯見中科園區開發效益卓著,有助提升大臺中區域經濟成長及臺灣整體就業率。

截至2016年底,園區引進光電產業共38家,計畫投資金額為新臺幣9,061億元,包括友達光電、台灣康寧、台灣日東、台灣捷時雅邁科、晶元光電、玉晶光電、合盈光電、台灣小

原光學、台灣彩光、曜凌光電及光燿科技等標竿企業。隨著這些國內外龍頭光電大廠與上游

材料廠商進駐中科,完整的上、中、下游光電產業鏈,已然穩固成形。

此外,精密機械向來是中科園區的重點產業,現階段園區共引進70家廠商進駐,為目前廠商數量最多的產業,計畫投資金額為新臺幣578億元。廠商類型涵蓋生產光電及積體電路機械設備、零件及工作母機等大廠,有助提升加工產品的精密度,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並就

近提供光電及積體電路產業生產設備,降低生產成本以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進而形成全球頂尖的精

密機械聚落。

積體電路產業部分,目前有台積電、華邦、台灣美光、矽品及台灣應材等8家公司進駐,計畫投資金額達新臺幣14,904億元。其中,台積電、華邦、台灣美光三家公司合計8座12吋晶圓廠已開始量產,另2016年台積電晶圓15廠更持續擴建12吋1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之晶圓製造服務,其中1座已試產中,中科勢必將成為世界積體電路領航重鎮。

生技產業部分,包括友霖生技、永勝、國光生技、優生、瑞基海洋、信元製藥、全微精密、鴻

諭藥品、銘安科技、正瀚生技及千鐿生醫等共計40家,計畫投資金額達新臺幣103億元,產品包括疫苗製藥、醫療器材及檢驗試劑等類別,將有效凝聚中部地區生技廠商,帶動生技產業聚落。

另外,為提供科學工業營運、管理及技術服務等支援,目前共有馬路科技、亞洲巴萊斯及氣體

廠等15家其他園區事業進駐中科。供氣業有亞東氣體、聯亞科技、三福氣體及聯國醫療氣體等4家廠商;倉儲物流方面有中科國際物流公司進駐;佳能半導體亦於園區設立服務據點,提供積體電路、

平面顯示器廠商製造設備之維修技術服務;森勁電力、創勁綠能及旭孝電力公司則進駐園區從事太

陽能發電;亞洲巴萊斯則提供半導體及光電等特用材料精密分析服務。

中科綠能產業包括太陽能、風力、高效能電池及LED等,截至2016年12月底止,園區綠能產業相關廠商家數累計21家,總投資金額約新臺幣670億元。另中科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裝置容量統計已達27.4MW。

電腦及周邊產業部分,目前引進台金科技、富喬工業、寶麗明、華豫寧、中美強、橙的電子及

大青節能等16家廠商;通訊及數位內容產業則有佳邦科技及豐聯資訊等廠商進駐。

接軌寰宇 闢拓版圖為朝向國際化發展與提升國際影響力,本局致力推動國內外廠商媒合、參訪交流、國際招商及

參與世界性科學園區組織協會活動,期許建立國際合作平臺,加速園區轉型與產業升級。

截至2016年底,本局已與英國、西班牙、俄羅斯、日本、韓國、越南及中國等,共11個科學園區及亞洲科學園區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持續與國外園區進行科技交流,開拓潛在合作機會;

2016年4月赴日本關西及東京地區參訪生技醫療產業聚落,洞悉日本因應高齡化社會所推動之醫療照護經驗與創新策略;4至5月赴英、法走訪未來智慧城市及相關廠商,汲取智慧城市規劃與應用經驗,做為高等研究園區發展智慧園區之參考;6至7月赴歐洲捷克、斯洛伐克及奧地利進行資訊科技及工業4.0等產業之交流,以期開展相關產業之合作研發契機;9月赴大陸山東省德州市參加該市臺協活動,並拜會姐妹園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交流兩岸園區科技產業趨勢,以協助在陸臺資企業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109

之發展及回流投資規劃;11至12月赴美招商及參加臺日智慧機械創新與應用研討會,加強臺日智慧機械產業之產官學研界交流;12月赴中國大陸參加2016深圳國際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展覽會暨拜會廠商,有利本局建構智慧機械產業創新生態體系之方向。

此外,2016年度亦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外籍訪團至本局參訪,舉凡美國奧斯汀市代表團、國慶記者及歐洲北美記者團、美國及澳洲議員訪華團、以色列以亞商會及日本宮崎縣工業會訪問團

等,藉由多方交流獲取國際化觀點,為我園區經營管理注入新思維。

本局積極參與國際科學園區組織會議,經由國際交流獲取新知,並與各國科學園區締結為姊

妹園區。2016年5月赴馬來西亞檳城,參加亞洲科學園區協會(ASPA)第11屆領袖會議,與亞洲各園區代表共商科學園區面臨全球經濟趨緩之因應及永續經營策略;10月赴印度海德拉巴參加ASPA第20屆年會,本局受邀擔任講者,分享高等研究園區推動智慧園區之規劃及科學園區轉型策略,成功獲得與會人士迴響,探詢與我園區進一步合作機會,後轉往印度矽谷邦加羅爾拜會產

官學研單位,宣傳臺灣科學園區投資環境及產業現況,引發印方高度合作意願;11月再度赴印參加2016邦加羅爾資訊電子展,期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拓展臺印科學園區及產業未來合作機會。本局加強與世界各科學園區之鏈結,並探討園區最新發展策略與產業趨勢,藉以提升中科國際影

響力與能見度。

擴展市場 屢創佳績本局致力國內外招商行銷,積極發掘潛在高科技廠商,促其瞭解中科整體投資環境,進而投

資設廠。國外招商方面,為吸引海外高科技廠商進駐投資,於2016年4月與12月赴日本,積極引進安川公司至中科投資,1月與11月前往美國、6月遠至歐洲招商,並成功引進法商液空集團之亞洲巴萊斯公司,未來將持續關注其他國外之潛在投資廠商。

國內方面,2016年度共舉辦2場招商說明會,3月9日於國立中興大學育成中心舉辦第1場招商說明會,主要邀請育成中心廠商申請成為園區科學工業廠商,並已有多家廠商積極洽詢入區事

宜。12月16日於高等研究園區舉辦第2場招商-「2016年度中科日商招商暨業務交流計畫」,以促進日商進駐園區投資。

赴印度參加亞洲科學園區協會(ASPA)第20屆年會及第32屆理事會

赴美國進行招商業務

此外,7月29日舉辦「中科13載.智慧大未來」週年慶活動,邀請園區廠商及周邊鄰里居民們共襄盛舉,頒發創新產品獎、高科技設備前瞻技術發展計畫績優廠商、獎勵園區創業

(新)育成中心培育優質廠商等獎項。科學園區已成為國內高科技產業成長引擎,而科技產業

首重創新研發,期勉獲獎的廠商成為典範,持續為園區注入新的創新動能。

為行銷中科園區、招商及產業推廣,本局積極參加國內大型展會活動,包含臺北國際光電

週及臺灣生技月展覽,以展現中科經營績效,樹立與強化優質園區形象,同時進行招商。為了

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產業環境,創新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局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

同步幅射研究中心、朝陽科技大學育成中心、逢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等單

位,共同舉辦創新暨新創團隊交流展會活動(Mini Dream Maker Infinite),結合中部產業特色、區域自造者(Maker)的創意與學校研發能量,藉此激發出中部Maker能量,培養臺灣下一代人才,創造商業發展機會。

多媒體文宣方面,出版《中部科學工業園區2015年年報》之中、英文印刷版及中英日文網頁版,提供世界各國高科技廠商瞭解本局現況,並做為引導廠商進駐投資的多元行銷利器。

《中科簡訊》於2004年8月5日創刊,至2016年12月已發行147期,每期皆完整報導中科園區最新動態,提供外界了解園區發展之近況,並同步刊登於本局網站。

力爭金檔 見賢思齊2016年3月8日第83次主管會議,決議本局參加第15屆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旋即成立跨

組室工作小組,由陳銘煌前副局長擔任召集人,本局推動檔案管理標竿之路於焉展開。

透過全局提案票選,由王永壯前局長選定金檔獎slogan「檔檔傳承.卷卷用心」,楷定本局檔案管理目標;6次得獎機關標竿學習,共撰寫100篇學習心得報告,81項建議;全員參與各種檔案管理教育訓練,總計1,803小時,截至2016年底共召開27次工作小組會議,決議事項138項,皆全數執行完畢。

為讓本局有良好的檔案典藏環境,全局同仁齊心協力,整理歷年檔案,總辦理件數達55萬餘件,並積極推廣檔案申請,訂定「檔案應用推廣計畫」,利用徵才博覽會及敦親睦鄰活動宣

導,民眾申請檔案應用2016年總計已達152件。另辦理2場檔案應用特展-「科技綠洲.四生共榮-科技騎跡」及「中興風華.八景絕色」,參觀人次達5,100人,在局長領航、全體總動員下,本局檔案管理日臻完善。

金檔獎特展-科技綠洲.四生共榮

中科13載.智慧大未來-中科13週年慶活動

12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11

深植教育 適性發展國立中科實驗高級中學於2010年正式設立,至今邁入第7年,

以「展能、活力、國際化」為校務發展願景,提供園區從業人員

子弟多元化、活力化、國際化的學習環境。

2016年國中部新建校舍竣工,8月正式招收4班共120位國中部七年級生,園區生名額84名(70%),同時配合12年國教實施,105學年度辦理高中部園區生免試入學,單獨招生名額36名(30%),保障園區廠商員工子女教育權利,亦促使中科實中穩定優質的發展。

2016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續創佳績,全校(118人)學測總級分均標成績58級分(達全國前標成績56級分),數理實驗班總級分均標成績63級分(超越全國頂標成績)。2016年12月郭芸彤同學錄取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成為該校首位以特殊選才

管道,學測前就考取大學的高三應屆生。

Central T

aiw

an

Scie

nce P

ark

39,956就業人數達39,956人

蓄積科技產能

2016年通過科技部第三期高瞻計畫「綠能及資訊科技創客、探究及人文素養創新課程暨應用推廣計畫」,以第二期高瞻計畫創新課程模組為基礎延續發展,該校負責總

計畫執行,融入「創客精神」與「人文素養」發展新興科技,及綠能科技創客及探究式

創新課程模組,並推廣至國中、高中端教學場域。

該校連續4屆舉辦中臺灣盃和全國高中英語辯論比賽,也持續辦理教育部中區高中學生第二外語體驗營,發展外語特色課程。另與臺北歌德學院簽訂「歌德課堂」計畫,

師生赴德國多貝爾盧格-基爾夏因新教中學參訪,締結夥伴學校及簽訂短期交換計畫,

以及赴日本大阪府千里高校參與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活動,培養學生未來與國際接軌的能

力。其它參加校外競賽也表現優異,如學生通過審查取得新型專利權,新型名稱:棋

組、中區英語演講比賽優勝、全國音樂比賽聲樂獨唱女高音高中職組第一名、臺中市國

民中學學生英語讀者劇場比賽第一名。

校舍新建工程榮獲鑽石級綠建築標章,並榮獲臺中市都市空間設計大獎(公共建設

類第一名),以及中華民國學校建築學會—學校建築之光校長獎。未來,將持續提供多

元適性發展空間,均衡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從在地文化出發,增加國際接觸與體驗,

推動跨國科學文化教育交流,與國內外學校成立策略聯盟,發展跨界跨域課程,開拓師

生寰宇視野,讓孩子打開一扇世界之窗,實踐「中科實中走出去,把世界帶進來」,邁

向國際化之科學實中。

產學建構 培育精英

臺灣中部科學園區產學訓協會

中科產學訓協會為中臺灣推動產學訓合作最重要的平臺之一,協會自2008年8月成立以來,各年度陸續舉辦論壇、學術講座及大型產學就業博覽會等,近來更凝聚中區產

官學研能量,共同研討「創新創業」、「智慧機械」及「物聯網」等議題,持續推動中

區產業發展及參與產學界創新活動,間接促進學界及業界攜手合作,整合資源並強化中

部地區高科技產業競爭力。

中科實中鳥瞰圖

中科實中外語專題學生赴德參訪交流

14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13

2016年除召開第四屆常務理監事會、理監事會及會員大會外,於7月5日舉辦之「經營者交流座談會」,邀請科技部楊弘敦前部長共同參與,深獲部長肯定及支持,並進而協助執

行「中部科學園區產學訓交流平臺之運作與推動計畫」。此外,協會於5月20日與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及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等合辦「科技部產學合作經驗

分享研討會」;6月16日與車王電子合辦「物聯網(IoT)&車聯網(IoV)平臺及運用研討會」;10月15日與程泰集團等合辦「第五屆國立中興大學『精密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專題實作競賽暨程泰集團『精密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專題實作獎」;10月21日與經濟部、臺中市政府及本局等合辦「臺灣光谷國際論壇」;11月29日與東海大學等合辦「2016智慧校園創新應用競賽暨研討會」;12月17日與寶成集團合辦「BR+年終賽」;亦分別於6月3日及12月6日主辦「中臺灣產業創新技術論壇」等,期能藉此建立中科產學研合作平臺,強化產學鏈結。

中部科學園區暨高等研究園區專業及技術人才培訓計畫

為提升中科園區廠商員工專業知識及技能,本局每年持續辦理人才培訓及相關應用管理

課程(光電及太陽能、半導體、精密機械、科技經營管理及生醫),不僅能夠提供園區廠商

員工多元學習管道,更能協助園區內廠商提升在職人力素質及培育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進而

打造園區從業人員發展核心及關鍵能力。

2016年本局辦理「中部科學園區暨高等研究園區專業及技術人才培訓計畫」,共開設5大類18門訓練課程,培訓人數達591人次,另辦理以「生產力4.0」及「物聯網」為主題,共計2場次之專題研討會,參加人數共計115人次,吸引園區廠商員工及中部地區潛在就業人士熱烈參與。

科學工業園區人才培育補助計畫

本計畫鼓勵園區周邊各大專院校與產業界,共同開辦模組課程與企業實習課程,藉由

產學合作及業界培育訓練課程,掌握科技產業技術人力實務需求;並透過企業實習機會增加

實務經驗,提升準畢業生就業職能,縮短科技產業人才學用落差,有效彌補產業所需人力缺

口,落實優質人才扎根計畫。105學年度計畫核定補助9所學校共13個模組課程,預計總培育人數達969人次。

高科技設備前瞻技術發展計畫

2016年「高科技設備前瞻技術發展計畫第二期計畫」核定7件補助計畫案,由7家廠商、8家學研單位共同參與,總核定補助金額約0.695億元,廠商配合款約1.41億元,將有效激勵廠商投入研發。預期可衍生29.65億元產值、國內外專利申請件數46件(含國內24件、國外22件),國內外論文著作33篇,國內外研究報告32篇;計畫將厚植基礎與人才實力,培育專業研發技術人才855人次,碩博士生84人及實習員額25人次,同時創造直接就業人數達165人。

科學園區研發精進產學合作計畫與創新產品獎

本局為激勵與協助園區廠商創新技術,提升國家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力,2016年度核准補助研發計畫共9件,核准補助金額為2,271.9萬元;鼓勵廠商投入研發經費約為5,762萬元,將有效鼓勵產學合作資源整合,促進就業與衍生產業群聚綜效的雙贏局面。另外,為

鼓勵園區廠商積極創新研究與開發新產品,本局特別設置創新產品獎,2016年度獲獎廠商產品為友達光電(股)公司「55吋極致窄邊框超節能拼接牆」、曜凌光電(股)公司「泛用型低色溫OLED燈泡」、台灣彩光(股)公司「玻璃瑩光體色輪」、廣鎵光電(股)公司「氮化鎵積體整合驅動晶片」、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公

司「高效能玻璃面板研磨暨檢測製程設備」。

高科技產業設備技術暨智能化研發計畫-先期階段

本局為促進產業升級,形塑智慧機械創新研發聚落,結合前瞻製造需求,推動

智慧服務機器人、精密醫療器械加工、ICT產業設備等。2016年度,共建置4條展示生產線,辦理3場智慧機械研討會,及13家廠商輔導;並持續透過專家諮詢輔導小組進行產業輔導。2017年將配合「智慧機械」產業政策,執行「強化區域合作─推動中南部智慧機械及航太產業升級計畫」,持續精進產業輔導,並協助地方政府共

同推動「智慧機械之都」,發展中南部機械設備及航太產業智慧化,及自動化關鍵

技術與設備之研發,帶動中南部精密機械產業產值成長。

本局陳銘煌局長(前排右七)與獲贈感謝狀之中區培育學校及企業實習廠商代表青年合影

中科產學訓協會經營者交流座談會

16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15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

為落實創新經濟及促進科學園區轉型,科技部(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

2013年度起推動「創新創業激勵計畫」,以銜接「創新」和「創業」間之落差。本計畫由國研院主辦,各管理局配合計畫提供園區內外資源,籌備各項創業場域、輔導

培訓等服務工作,包括提供創業辦公室、園區成功企業經營者擔任業師諮詢、學研機

構提供儀器設備及相關檢測與驗證服務等事項。

本計畫每年度舉辦二梯次競賽,每梯次篩選40組團隊由各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輔導進駐園區,經過三個階段的篩選,從入選40組團隊中篩選4至6隊,分別頒發「創業傑出獎」與200萬元創業基金。2016年第一梯次入選團隊選擇中科輔導服務共計17隊,精矽膜已成立華潁精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群雁生醫、控骨立、ChaseWind三組團隊獲得創業傑出獎與最高創業基金;第二梯次入選團隊選擇中科輔導服務共計13隊,智慧無人系統研發團隊獲得創業傑出獎與最高創業基金,Green Channels獲得創業潛力獎與創業基金。

中科聯合徵才博覽會

參訪程泰公司與國立中興大學參加本局「高科技產業設備技術暨智能化研發計畫」產學合作成果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105年第一梯次頒獎

2016智慧電動車發展論壇,陳局長擔任與談人

2007~ 2016就業人數統計 單位:人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年

人數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17,98120,736 19,845

23,32926,783

28,75131,242 32,260 33,018

2016

39,956

18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17

獎勵園區創業(新)育成中心培育優質廠商

為鼓勵園區創業(新)育成中心或研究機構兼具育成服務者,培育廠商優良技

術並投資設立於科學工業園區,本局於每年度辦理獎勵園區創業(新)育成中心培

育優質廠商評選活動,2016年度由國立中興大學育成中心獲獎。

多元就業 人才匯集中科園區就業人數持續增加,2016年12月就業人數已達39,956人,較2015年同

期增加6,938人(21%)。各產業就業人數以光電產業占43.75%居首,次為半導體產業34.1%;依學歷分布,大專以上之就業人數比例高達75.27%;以性別區分,男女性比例分別為63.9%及36.1%。

為協助園區事業單位延攬優質人才,促進園區所在地鄉親就業,本局結合中央

及地方政府提供完整且客製的就業媒合服務,另分別於2016年4月23日、8月6日與臺中市就業服務處舉辦「廠商聯合徵才博覽會」,累計41家廠商及單位提供逾2,535個職缺,吸引逾1,725名民眾到場求職;並協辦臺中市政府、南投縣政府、雲林縣政府、彰化縣政府、經濟部加工出口區臺中分處之就業博覽會,邀集園區廠商設攤徵

才,共計3場次;更與臺中市就業服務處,協助園區廠商辦理87場次的單一廠商徵才活動,滿足廠商個別人力需求。

機構完善 多元服務為提供園區內廠商與員工各項工商服務機能,本局引進相關服務業如下:

(一) 工商服務大樓:至2016年12月底止進駐廠商共34家,出租率逾9成,除提供金融、醫療、就業、郵政、交通、購物、餐飲等相關服務外,並引

進臺灣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工研院中區產業技術服務中心、臺灣雷射鈑

金發展協會及光學公會進駐服務園區,以強化工商服務營運效能;值得

一提的是,原簡易郵局(大雅支局之工作站)亦升格為中科郵局,增加

儲匯及壽險等業務。

另為使本局園區工商服務業務更臻完善,於10月間至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進行觀摩學習,以利機關間知識及經驗分享。此外,本局自2015年7月引進亞蜜咖啡廚房餐飲業進駐,提供工商大樓及行政大樓各進駐單位員工舒適、便捷、整潔之餐飲服務。

(二)標準廠房:提供餐飲及金融服務。

(三) 儲運中心:提供倉儲、進出口貨棧、報關、運輸、物流整合規劃等服務,讓園區廠商就近通關,紓解到機場進倉之時間壓力,並有效提升通

關效率。

Central T

aiw

an

Scie

nce P

ark

777實施777場次勞檢,建構優良勞動環境

營造樂活家園

為落實單一窗口服務,提高廠商申辦之行政效率,本局積極爭取多項業務委託授權,以期

提供更為迅捷之工商登記服務。工商服務項目包括:辦理公司及工廠登記、稅捐減免、動產擔

保、外國專業人員聘僱許可、年度決算書表網路申報作業及提供法制諮詢等;公司登記業務配

合經濟部政策,提供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園區廠商於單一網站進行申請、上傳文件及繳費,

簡化廠商資料填寫、寄送之作業,並可透過單一網站即時得知案件辦理進度及結果。

另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年我國WB經商環境改革方案」,推動健全擔保交易法制,以便利新創業者與企業取得融資,本局已導入經濟部建置之「動產擔保交易線上登記網站」,

便利園區廠商透過線上進行動產擔保設定抵押設定申辦作業,無需再以紙本寄送,達到減紙減

碳之效。

完成通關系統附加功能等規劃建置,提供完整之進出口報關資訊,受理戰略性高科技貨品

輸出(入)簽證、一般性輸出(入)許可等,營造「一次申辦,全程服務」的優質經貿環境,

提供便捷之通關及簽審作業服務,節省業者通關簽審申辦成本。

受理廠商保稅監管,減輕廠商進口貨品相關進口稅捐資金負擔,並以電子化辦理園區保稅

品委受託加工、出區證明核發及報廢監毀等,提升行政效能。每季辦理外貿、保稅業務法規講

習,及園區通關系統宣導說明會,透過「科學園區通關服務系統、園區保稅管理系統」簡化處

理過程,提升產業競爭力。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及便民服務,符合民眾與企業創新需求,運用現代資訊科技,透過網路

推動「科學園區廠商共用性資訊服務系統」、「費用開單業務管理系統功能增修」及「科學園

區通關系統」等E化業務,提供園區廠商整合性資訊服務,加速廠商申辦作業,打造中科高科技產業永續經營的優質園區。

20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19為培養科學園區保稅業務人員專素養,辦理參訪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活動

簡易郵局升格為中科郵局,提供更多服務

中科管理局服務臺

圓滿完成二林園區相思寮土地讓售作業

騎樂中科.捷安特嘉年華

為提升中科對外宣傳效能及便利業務推廣,提供便民服務,本局網站特別加入園

區交通導覽地圖、自行車道及免費園區巡迴巴士導覽等公共設施介紹,同時設有電子

信箱,即時接受民眾陳情及建議溝通事項。此外建置「Web2.0平臺」-Facebook粉絲專頁「悠遊中科」,刊登本局相關訊息,提供各界互動、分享及交流的服務。

配合科技部暨三園區共構機房及大內網建置策略,先後逐步調整本局網路架構,

並將本局資訊系統虛擬化,以推動將資訊系統遷入共構機房,統一控管、共享資訊資

源提升服務品質,並減少電力的使用,兼顧環保概念。

執行科技部「運用ICT技術發展智慧園區計畫」加強園區免費WIFI無線網路之建置,已於中科各園區各公共區域廣設熱點提供服務,經由線上申請程序填寫手機號

碼,藉由系統發送簡訊驗證,即可於熱點服務區域使用無線上網服務,同時於各無線

網路熱點啟用「iTaiwan」認證,可通用於全國各機關公共區域建置的熱點,對民眾與廠商提供更便捷的網路服務。

臺中及高等研究園區完成宿舍網路申租平臺服務

本局2016年於園區廠商入口網,開啟宿舍網路申租平臺服務。園區廠商可透過網路申租宿舍,以簡化流程,並節省郵寄紙本申請書之費用。

里仁為美 涵養文化

相思寮完成讓售

本案在行政院及科技部督導之下,過程中遭遇相關困難及議題,歷經多次跨部會

協調,政府各部門協力共同解決問題,已於2016年11月順利達成「相思寮聚落原地保留」、「耕地易地保留」及「農場巷」專案讓售計畫,讓相思寮原從事農作之農耕戶

繼續耕作,實現政府重視農民,讓住戶可以安心居住的承諾,兼顧鄉親居住權益及農

耕需求,創造經濟發展與農業共存共容之典範。

高等研究園區完成宿舍清理打掃環境清潔

高等研究園區內目前空置宿舍約800餘戶,本局為提升環境品質,針對空置戶之管理,於2016年辦理全面環境整頓工作(包括屋內雜物及屋外雜草清除、門窗維修等等),共計完成725戶宿舍之環境清潔打掃工作,並派員每日定時巡邏,使入住廠商、機關員工及居民有更安心的居住環境。

大安海灘淨灘活動

后里放電影活動

辦理105年度中科盃壘球競賽

敦睦園地 休閒生活為了讓地方了解園區引進產業的現況,本局於2016年安排臺中園區周邊里長及民意

代表參訪財團法人台灣發展研究院,並邀請與會貴賓參觀該院舉辦之「海峽兩岸工藝美

學展」,希望能帶動地方傳統藝文風氣發展,藉此融入社區,並達實質敦親睦鄰之效。

此外,為提倡正當休閒活動、促進勞資關係和諧,增進園區廠商與鄰近社區之交

流,本局2016年度辦理多項勞工育樂福利活動,如中科電影院欣賞活動、中科盃壘球競賽,與巨大公司、臺中市政府合辦捷安特盃自行車嘉年華活動,透過活動共同促進園區

員工身心靈健康及愉快。廣受好評的中科電影欣賞活動也邁入第8年,2016年於各園區共計辦理16場電影放映活動,以350吋超大銀幕吸引園區勞工及附近社區居民逾2,000人共享視聽饗宴。

為達「敦親睦鄰、友善鄰居」之目標,本局2016年舉辦「清淨家園全民運動」,邀請園區廠商代表、各里里長及里民共同參與,進行掃街、淨灘活動,一起動手清淨家

園,讓口號化為實際行動,達到拋磚引玉的功效,提升居家環境生活品質。另為擴大敦

親睦鄰效益,每次清淨家園活動均搭配其他相關多元內容,例如資源回收、綠美化、節

能減碳、環境教育,甚至搭配節慶辦理民俗活動,吸引更多民眾參與,使中科成為與大

家心手相連的「好厝邊」。本年度活動舉辦7場次,參加總人數達643人。

致力勞安 健全環境為因應登革熱疫情來襲,本局採取預防勝於治療之主動出擊策略,辦理衛教宣

導、協助清除積水等防疫措施,由各單位長官及代表帶領宣導正確防疫觀念,動員園區

內外周邊資源,以提升園區整體防疫能力。

為促進園區工安文化,強化園區廠商自主管理能力,本局積極輔導「中科工安促

進會」運作,依園區別及產業別,區分為「半導體」、「光電太陽能」、「機械」、

「生物科技」、「后里園區」、「虎尾園區」、「廠護」等7大工安家族,以大廠帶小廠之方式,透過分組討論、安全衛生論文發表與競賽,交流安全管理及危害預防資訊、

分享安全衛生管理經驗及討論意外事故、緊急應變及聯防救助設施之相互支援措施等,

並定期召開會議宣導安全衛生法令,有效提升中科園區安全衛生管理水準,並發揮緊急

應變之聯防功能。

22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21

本局積極導入園區主動式防減災系統,以提升園區災害預警、緊急應變與災後迅速復原之機

能。2016年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中心合作,建置「結構監測系統及現地型地震預警系統」,在地震來臨時提供結構物即時受震警示、並收集結構物受震反應資料,震後提供快速

結構物健康診斷與安全評估;並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合作,建置「中

科自主智慧防災水情系統(虎尾園區)」,藉由環境感測器、先端監測技術以及各類現場觀測設備

所產製的影像資料,提供局部區域的現況水情辨識與近未來(1∼6小時)淹水風險評估。

此外,為表揚中科園區從業勞工,對提升園區安全衛生環境及促進產業與國家經濟發展之貢

獻,本局每年度皆辦理推動安全衛生優良單位、人員及模範勞工選拔活動,並公開頒獎表揚,藉以

肯定各優良單位、人員及模範勞工在崗位上的敬業精神及卓越貢獻。

本局致力建構友善園區,2016年共舉辦6場次勞動法令宣導會,並結合各項活動辦理業務宣導,如編列經費補助雇主提供托兒措施、召開性別工作平等會廣納委員建言、培養性平種籽師資

等。另一方面,本局配合辦理勞動部各項勞動條件專案檢查計畫及處理園區勞工申訴事項,持續強

化勞動條件檢查,以落實保障勞工權益。對於園區勞資爭議,採取積極調處態度,引導勞資雙方回

歸法令,以適法及合理之解決方案消弭勞資爭議。

本年度辦理6件職業安全衛生相關專案輔導計畫,以專案方式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監督及輔導,並辦理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講習訓練及說明會11場次、工安績優單位及健康促進參訪1場次、工安研討會1場次及工安器材展。此外,2016年之勞動監督檢查計畫,共計實施17項專案檢查,及實施777場次之勞動監督及檢查,積極建構安全、健康、兼具人性化的勞動環境。

本局積極整合周邊防救災相關資源,並強化應變聯防演練,以提升中科園區天然災害應變能

力、保障園區廠商生命財產安全。本年度與臺中市政府、台積電十五A廠,共同辦理災害防救應變聯防演練,臺中市消防局、環保局、環保署中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園區保警隊、陸軍三六化

兵群及聯防廠商共同參與演練。

園區在推動職業安全衛生宣導、輔導與執行勞動檢查工作及環保許可審查時,採取單一窗口、

事前安全評估輔導機制與透過資訊科技方式,強化事業單位自主管理與擴大全員參與機制,並多元

運用防災資源,以有效提升園區整體安全衛生水準,促進勞工健康及勞動檢查效能。

模範勞工表揚

與臺中市政府、台積電十五A廠共同辦理災害防救應變聯防演練

Central T

aiw

an

Scie

nce P

ark

4,266

環保建設 能源永續污水處理廠放流水水質向為園區環保設施處理功能之指標,為強化污

水處理廠對放流水水質檢測之自主管理能力,並達到品質保證和提高檢驗

之準確度及公信力,后里污水處理廠檢驗室於2013年9月,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測試領域之實驗室認證(認證編號2823),並於2016年8月獲得TAF認證展延;於2014年7月取得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所(NIEA)環境測定機構水質水量類別認證,亦分別於2014年12月及2015年9月取得增項認證,為中科管理局轄下各園區中,第一個取得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所認證之污水廠檢驗室,讓園區各單位及關切后里園區廢水

處理之相關單位,對后里污水處理廠放流水水質更具信心。

虎尾污水廠檢驗室於2013年6月開始,推動TAF認證前置作業,包含認證資料收集、參加相關教育訓練、認證文件編撰及檢驗室品質活動執行

等,並於2014年3月28日提出認證申請,於同年11月21日取得認證(認證編號2945)。

臺中污水廠檢驗室於2015年11月16日,向NIEA提出環境測定機構環境檢驗室認證申請,於2016年1月13日完成環境測定機構水質水量類別評鑑,並於2016年2月15日取得認證(認證編號:環署環檢字第174號)。

進行4,266點次環境監測項目

屏護生生不息 24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23

污水廠除氮功能提升

臺中園區現已完成污水處理廠第一∼三期工程,設計容量為104,500 CMD(每日立平方公尺,m3/day),截至2014年9月底止,核配納管量已逾76,000 CMD,新推動之臺中園區擴建計畫預估將產出38,000 CMD污水量,屆時將無法納入臺中園區已設置之前三期污水處理廠妥善處理。因此,本局配合推動興建污水處理廠第四期工程,

設計容量為40,500 CMD,以因應臺中園區擴建計畫營運之污水處理需求,同時為配合「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管制,臺中園區污水處理廠於2017年1月1日起需符合放流水氨氮濃度30 mg/L管制標準。

為不影響該污水處理廠正常營運,爰需分期辦理提升臺中園區污水處理廠第一∼

三期工程除氮功能,其中「臺中園區污水處理廠提升一期除氮功能工程」已於2016年1月12日完工,並移交代操作單位接管操作;二期除氮功能工程採購已於2016年2月9日開工,同年11月24日完工,將賡續辦理污水處理廠第四期工程及提升三期除氮功能工程。

落實總量管制及環保許可審查

本局所轄臺中園區、后里園區、虎尾園區、二林園區及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

均為通過環評審查應實施污染排放總量管制園區。廠商申請進駐前,需提送「事業污

染總量預估資料表」,經本局審查並核予得排放之污染總量,以利本局掌握未來入

駐廠商可能產生之污染量,並提示入區事業單位做好污染預防與總量管制之工作;各

事業於進駐過程中,須依法申請空、水、廢環保許可,均應依程序向本局提出申請文

件,另就空氣固定污染源許可審查,採與地方主管機關會審方式辦理。

完善污水下水道系統

本局所轄各園區均設置完善之污水下水道系統,事業生活污水與製程廢水均全數納入,收集

至園區綜合污水處理廠妥善處理,符合國家放流水及環評加嚴標準後方為排放。各園區專用下水道

系統均採雨、污水分流方式設置,雨水下水道系統收集園區內地表逕流雨水,除公共區域之雨水收

集外,廠商於建廠時皆須設計完整之廠區雨水收集系統,並設置雨水放流口排入園區雨水下水道系

統,最後排入園區滯洪池再匯入承受水體。總計2016年納管廠商為臺中園區135家、后里園區16家、七星園區2家及虎尾園區6家。

園區污水處理廠均採三級處理方式設計建置,2016年放流水水質皆符合放流水標準及環評承諾加嚴標準,所排放之污染總量亦低於污染總量上限。

高等研究園區中正路道路管線

為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加強國內產業之研發量能,由科技部推動「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

區」,總開發經費約128.6億元;高等研究園區在既有中興新村建設基礎上,除將建設南、北核心研究區外(計畫引進高科技研發及文化創意),並擬保留原有住宅區街廓紋理,兼顧文史創意及文

化資產保留,極具特殊意義,在科技部積極推動下,已完成第一期開發相關工程「南核心區公共設

施工程」、「光明路道路改善工程」。

本園區現階段可供出租土地為南核心區17.91公頃,「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中正路道路及公共管線改善工程」為高等研究園區最重要之聯外道路、供水及污水聯通等服務,已於2016年12月28日完工,確實改善中興新村交通瓶頸及鄰近排水設施。

二林及七星園區 辦理二階環評

科學園區為產業之先驅,扮演經濟先鋒之角色,惟在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環保意識高漲的

時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已是一體兩面,相關開發單位對此無法也不能逃避;中科開發中之二林

及七星園區也曾受到質疑與擔憂,於減少生態破壞及環境污染方面,在本局同仁不斷努力、積極與

利害關係人溝通取得理解及共識後,相關訴訟已告和解,目前刻正進行二階環評作業。未來將盡快

通過二階環評並恪遵相關規範,在永續環境的先決條件下,引進優質產業進駐、帶動地方繁榮,前

景值得期待。

落實環境監測

本局所轄各園區均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完成環境影響評估,每年均依照所屬《環境影響說明

書》所載之環境監測計畫,辦理各項環境監測,包含空氣品質、噪音振動、放流水質、地面水質、

地下水質、底泥、土壤、生態、交通量及文化資產等項目,另為瞭解環境影響說明書以外各項環境

因子之現況,2016年增加補充、加強監測;且為提高數據之可信度,亦規劃平行監測計畫不定期進行同步檢測,確保監測數據品質,2016年共計進行4,266點次環境監測項目。

26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25

空氣品質監測站 后里污水廠操控中心

水崛頭公園

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申請,2016年5月10日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同時自取得認證後,邀集鄰近國小共辦理6場次環境教育課程方案體驗,參與人數達148人次。藉由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期望透過教育之管道,讓參訪者能更加了解污水廠

與排放水間之環境關係,提升人們對污水處理廠運作認識,充分達到敦親睦鄰,落實

環境教育之目的,並有效提升科學園區正面形象。

開放民眾實地導覽參觀

2016年臺中污水廠共有專家學者、里長、大專院校環工相關科系師生等計12場次377人蒞臨參訪,目前已有2名取得環教人員資格,並規劃於2017年提送環教設施場所認證申請。

后里污水廠自營運起即開放受理預約參訪,參訪團體包括國內政府官員、環保團

體、學者專家、社會大眾及大專院校,於2012∼2016年共42場次1,714人參訪,累積豐富參訪導覽經驗,已於2015年7月9日提送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申請,期能於2017年中前通過認證。

環保監督小組會議

本局配合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辦理環境影響評估監督現地查核6次(包含臺中園區、后里園區)及「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發展區(后里基地─后里農場部分)開

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結論執行監督小組」會議4次。

本局主管機關─科技部,每季擇定不同園區舉辦「科技部科學園區開發行為環境

影響評估追蹤小組」會議,2016年共計協助辦理1次追蹤會議(高等研究園區)。依據《環境影響說明書》所載內容及環保主管機關要求,2016年共計辦理臺中園區4次、后里園區4次及二林園區2次之環境保護監督小組會議。

環保監督資訊公開

2016年空品測站即時監測結果、環境監測計畫監測結果、后里園區環保監督小組會議紀錄及園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資訊系統,均公開於本局網頁,提供民眾瀏覽環境

監測數據與結果,充分展現中科園區對友善環境之貢獻與績效。

環境教育與人員培訓

本局於2016年共辦理5場次環境教育學習課程,虎尾污水處理廠於2012年度獲選為雲林縣虎尾鎮具備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潛力之亮點。因此,本局於2014年2月27日提

虎尾污水處理廠通過環境教育場所認證揭牌典禮

中興會堂

機能園區 至美至善臺中園區的建設,在結合園區廠房建築的退縮綠帶後,已充分展現出園區

美麗樣貌,藉由大型綠地串連具有睦鄰、生態、運動及人文等多元化的滯洪生

態公園,永續經營大肚山的新風貌,也為推動中的「臺中園區擴建用地(原大

肚山彈藥分庫)開發計畫」提供「十年成林」之環境建設案例。

后里園區則藉由滯洪生態公園,結合綠帶及保留台糖當年的造林樹種,在

后里臺地提供大型滯洪池。蜿蜒綿延的綠色步道及自行車道,結合當地后豐鐵

馬道觀光資源,讓園區開發後的綠色環境,成為園區產業與地方文化及觀光資

源間的最佳連結介面。

虎尾園區在充分利用其高地下水位特色所設計的滯洪池,常年有水而成中

科最美麗的水景,也是園區廠商員工及鄰近居民最佳的休憩景點。

中興新村轉型為高等研究園區後,為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之相關規

定,建設作業需更為縝密,已完工的光明路公共設施改善工程,及部分完成的

南核心區開發工程,已有效提升南核心區的生活機能,提供進駐廠商更為優質

的研發環境。

目前建設中的有二林、高等研究園區、臺中園區擴建用地開發計畫。二林

園區已轉型為低用水、低排放的產業園區,目前施工中的滯洪池、區界排水及道

路、管線等基礎設施工程,為二階環評前已發包的工程;而已完成之60公尺主要道路(東段)也於2015年2月開放通車,為當地提供更為便捷的交通服務。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全區(除南核心區外)經南投縣政府公告為「文化景

觀」,包含1處古蹟(臺灣省政府)及11處歷史建築(原人事行政局地方人事行政處、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交通部交通事業管理小組、臺灣省政資料館、農業委

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中華電信中興服務中心、臺灣銀行中興新

村分行、原臺灣新生報中興新村辦事處、中興會堂、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

中正堂),至今皆受到妥善保護;其中,原人事行政局地方人事行政處,配合政

府組織改造,本局點收後即規劃未來再利用方向,將於2017年底完成整建,提供予青年創業者或工商服務業進駐,兼顧保存與再利用。

28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27

綠建築

中科自開發以來,努力推動永續環境,期望與環境達到共生共榮,所轄各園區建築中已達

許多成果:有7座建築取得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鑽石級綠建築標章 (中科實驗中學校舍新建工程、友達光電七星廠一期廠房OFFICE棟工程、友達光電七星廠一期廠房FAB棟工程、台積電十五廠一、二、三、四期FAB棟新建工程、一期OFFICE棟新建工程、經濟部中臺灣創新園區建築)、3座取得銅級綠建築標章(后里園區污水處理廠操控中心、中科E/S土建設計/施工統包工程、逢甲大學中科校區科研大樓新建工程)、11座為合格級,及1座取得經濟部綠色工廠標章(友達光電后里廠一期廠房FAB棟)。

中科實中之校舍建置規劃,強調利用現有環境資源並營造生態環境,兼顧環境保育及人文

發展。蜿蜒的校園軸線廊道空間,除了呼應原始老樹軸線外,更創造了學生交換訊息的場域。

融入環境教育的綠建築主張,為中部第一件取得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版)之公共工程案,具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意義。

位於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之經濟部中臺灣創新園區,建物亦已取得鑽石級智慧建築候選

證書,為國內首座同時取得綠建築及智慧建築雙鑽石級候選證書之指標性公共建設建築。本局

每年定期舉辦智慧綠建築經驗研討及參訪活動,觀摩園區綠建築指標廠商,積極推廣綠建築。

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宿舍大樓案:以《生命窗景》為題,以「窗」所代表的實質及心靈意義為軸線,連貫內含

「四生」的三組作品,串起園區動線,使整體區域形成活潑生動的藝術廊道,提供員工、用路

人及民眾在視覺上的新體驗。作品中置入科技產業、生態樣貌、生活氛圍,回歸生命起點,在

本區域塑造出全然不同的「綠色視界」。

標準廠房及保警隊舍案:以回歸科技發展的初衷,強調科技與人的連結,並透過藝術手

法,融合中科人文特色及民眾的共同記憶,創造「幸福科技.中科映像」的形象標的!鋼構作

品以「連結」概念傳達中科的理念與精神,由園區東側《金色山脈》至北端的《四方風動》,

最後回到中心點的《流動.連結》,猶如氣勢澎湃的三部曲環繞園區,成為具能量與視覺震撼

的新地標。

臺中園區擴建區第一期公共工程

擴建用地第一期公共工程自2015年6月開工以來,施工團隊上緊發條,積極推動各項工作進行。期間雖然面臨了同步建廠施工界面複雜、開發期程緊迫及4次強烈颱風侵襲等諸多挑

蔡總統蒞臨公共藝術落成剪綵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為國內首座同時取得綠建築與智慧建築雙鑽石級候選證書之指標性公共建築

戰,然在工程團隊的齊心協力下,終究逐一克服考驗,圓滿達成一期範圍公共工程開發的艱鉅

任務。

本工程所開闢的兩處滯洪沉砂池,設計蓄洪量共計約3萬7千立方公尺,除了可調節洪峰並減輕下游排水系統負荷外,也為後續開發推動奠定良好的基石;污水、自來水及電力、電信

等公共管線的建置,則猶如貫穿人體的血脈,提供了擴建區整體營運所需能量;此外,隨著一

期範圍內約1公里長的新科路順利完成,形同搭起了連接擴建區與臺中母園區的骨架,茁壯了臺中園區的規模,也灌注了豐沛的成長動能。

二林滯洪池

二林園區為確保高科技廠商免於洪水威脅,於規劃時即將園區防洪高程訂為100年頻率,故需設置適當量體之滯洪池,以因應蓄洪及延遲洪峰等功能。另外再結合園區景觀及生態風

貌,營造在廣大平坦的農田環境中,展現對產業、環境及生態的關懷,並呈現出核心水綠生活

區域地景,形成具有特色的「田野光合科技綠園」。

中科二林園區滯洪池平時為園區附近民眾散步休憩的空間,洪災來臨時可發揮減災的作

用。以2012年8月間當時蘇拉颱風來襲時為例,當時二林滯洪池仍在興建中,颱風帶來的強降雨造成萬興排水溝超額負擔,二林園區滯洪池單一區域池體即發揮滯洪效用,及時保護下游免

於淹水之苦。現階段,中科二林園區陸續又完成另一區域滯洪池的興建,未來除可提供民眾更

多休憩空間外,更可加強保障園區及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科技環境 便民利行中興新村獨特的花園城市景觀與歷史背景,具有濃厚文化氛圍,如何善加利用,將是中興

新村重新發光發熱之契機。目前本局與相關部會合作,推動「未來優質生活實驗場域規劃與建

置」計畫,包含各個面向之未來生活主題計畫,以中興新村做為實驗場域,結合文化與科技領

域,藉由改善園區機能,串連進駐研發單位之資源,吸引青年創業者;本局並於2015年委由工研院成立計畫推動辦公室,2016年12月14日正式掛牌設置於中臺灣創新園區,就近輔導青創進駐。

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書

本局於2016年度編撰《2015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書(CSR)》,報告書因資訊揭露完整、數據具可信度、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成效佳,於百餘家報名參賽之企業中脫穎而出,足以彰

顯善盡社會責任之永續報告,榮獲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SCA)所頒之「2016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非營利組織(NPO)金獎」,此為本局首次製作CSR報告書,將園區發展之歷程,以公開且透明客觀數據,呈現永續經營所做的各項管理績效。

臺中園區擴建區第一期公共工程 二林滯洪池

本局編撰《2015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書(CSR)》榮獲「2016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非營利組織金獎」

30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29

Central T

aiw

an

Scie

nce P

ark

閃耀燦爛年華

未來重要計畫

完成臺中擴建案 先端技術傲全球臺中擴建案已經邁入最後階段,從一開始的圍籬、黃土堆疊,

到現在的科技廠房融合生態綠意,生機無限,今年如期完工、廠商

正式進駐量產後,我國半導體產業也將進入下一個嶄新的歷程。

持續活化中興新村 積極發展文化創意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有別於一般科學園區,而是融入當地歷

史、文化及地理特色之適性發展科學園區。本局除持續推動「未來

優質生活實驗場域規劃與建置計畫」,以未來具前瞻性之生活主題

在此實驗先行外,未來更將結合中部地區之大學,並以其為主軸,

連結商業模式及在地特性,以學校、企業及社區三要素發展文化創

意產業,以永續經營高等研究園區。

園區智慧化陸續到位 廠商滿意度一飛衝天智慧園區各項計畫於2016年度陸續推動,如中科管理大樓及工商大樓的智慧停

車系統已啟用,入場後可迅速找到停車位,也不用擔心票卡遺失。不僅如此,未來還

有更多智慧化設施將繼續落實於園區,園區內(含實驗中學)重要地點的無線網路建

置、需求反應式電動巴士、智慧用水用電系統等等,將提供中科優質投資環境,也期

待這些創新服務系統,能建構安全、健康、節能及便捷的生活環境,強化園區的招商

與服務競爭力。

二階環評順利通過 環境產業共創雙贏后里園區七星基地及二林園區的二階環評,目前已到最終階段,本局期待並努力

能於今年如期通過,廠商能順利進駐園區正式營運。本局也將恪遵相關環評規範,善

盡管理之責,使環境保育、產業發展共創雙贏。

機械智慧化 園區再進化配合政府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產業政策,本局將執行「強化區域合作─推動中南部

智慧機械及航太產業升級計畫」,與地方政府合作,全力打造中部成為全球智慧機械

之都。中科是中央在中部地區推動政策的主要平臺及推手,科技部是中科最大、最強

的後盾,期待中科持續帶領中部地區產業之創新及轉型。

產官學研緊密合作 創造創新活力園區未來全球政經情勢依舊詭譎多變,中科將以不變應萬變,已做好準備持續致力園

區創新轉型。創新導向之科學園區,本局不僅是管理者之角色,而是園區發展之參與

者,與廠商、學研機構等共同激盪,未來本局持續推動產官學研合作、協助新創產業

發展,為園區創新發展持續努力。

吳政忠政務委員參訪高等研究園區36智慧驛站

32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31

2016年大事紀要

1 / 7 ∼13

本局王永壯前局長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 2016國際消費電子展(CES),觀摩潛在高科技廠商。

1/25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核定中興新村「中興新村.下一代新村」。

3/21本局王永壯前局長率兩位副局長、主任秘書及多位一級主管,拜會二林鎮張國棟鎮長及二林地區發展工業區促進會洪文哲理事長,說明目前二階環評辦理進度及未來規劃方向。

4/14 「中興新村.下一代新村」計畫中,展現未來生活科技智慧屋之「36智慧驛站」竣工。

4/17 ∼22

科技部陳德新常務次長率團赴日本參訪,以促進臺日雙方有關推動生醫產業之經驗交流與合作,本局由陳銘煌前副局長參加。

5/5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宣判中科四期開發許可行政訴訟案原告之訴駁回(內政部及本局勝訴)。

5/11 虎尾園區污水處理廠通過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6/6園區同業公會舉辦中科園區高階主管聯誼會暨模範勞工表揚,本局王永壯前局長、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沈國榮、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郭坤明與園區各單位高階主管出席,並邀請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演講「從韓流看臺灣產業發展」。

7/1 公布創新創業激勵計畫 2016年第一梯次最終大獎,本局輔導團隊在本次表現成績耀眼,經決選 10個團隊中共 6隊獲獎。

7/13 環保署召開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環境影響說明書第 1次變更內容對照表專案小組審查會(結論為「審核通過」)。

7/18 舉行本局新、卸任局長交接典禮,由科技部陳德新次長主持監交,原任局長王永壯調任竹科管理局局長,新任局長由副局長陳銘煌陞任。

7/28 虎尾園區污水廠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揭牌。

7/29舉辦「中科 13載.智慧大未來」週年慶活動,邀請科技部楊弘敦前部長、園區公會理事蔡國洲董事長、臺中市張光瑤副市長、雲林縣張皇珍副縣長等貴賓及本局陳銘煌局長共同點亮冰雕儀式。

8/11於高等研究園區中興會堂辦理「研商中興新村文創產業引進會議」,由本局陳銘煌局長主持,並邀請國立中興大學、逢甲大學、東海大學等各大學及研究機構主管,共同參與討論並現勘該區,以利未來規劃及引進文創產業。

9/5臺灣中部科學園區產學訓協會於本局舉行第 4屆第 2次會員大會及第 4屆第7次理監事會議,並分別辦理第 4屆理事、常務理事補選。本局陳銘煌局長於會員大會高票當選理事,再於理監事會議當選常務理事,並獲推舉擔任協會副理事長。

9/15 臺中園區擴建基地第一期工程完工。

9/21 辦理臺中園區關鍵基礎設施訪評演練。

34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年報

216

發行人暨總編輯:陳銘煌

執行副總編輯: 許茂新編 輯 顧 問: 施文芳、林梅綉、賴明志、黃懿美 朱振群、洪耀堂、謝東進、陳啟芳

        李安妤、簡豪成、張蕙璿、邱異珍

編 輯 委 員: 李朝富、陳益君、楊舜婷、蔡榮峯        胡清六、戴麗美、陳妍君、邱敏惠

        何怡佳、賈志豪

執行編輯及校對:楊素琴

設計印刷: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發行機關: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中科路2號電話:(04)2565-8588傳真:(04)2565-8800網址:http://www.ctsp.gov.tw出版日期:2017年3月定價:新臺幣200元整GPN:2009402238ISSN:2073-6622

科技部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10/18 本局陳銘煌局長率團赴印度,參加亞洲科學園區協會第 20屆年會暨拜會廠商。

10/27 召開「未來優質生活實驗場域計畫地方說明會」,由本局陳銘煌局長主持,相關部會代表並出席說明計畫內容。

10/28 臺中園區智慧停車場正式啟用。

11/9完成二林園區相思寮及農場巷專案讓售計畫,並由本局陳銘煌局長、國產署中區分署吳文貴分署長及二林鎮張國棟鎮長等人,將土地產權移轉證明親手交給地主陳正宗夫婦。

11/21 辦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成果說明會。

12/3 舉辦公共藝術揭幕典禮,蔡英文總統及科技部陳德新次長等嘉賓蒞臨,並與本局陳銘煌局長共同剪綵。

12/15 二林園區開發許可訴訟案經最高行政法院駁回(本局 2016年 12月 27日獲悉),爰本案已定讞內政部及本局勝訴。

12/20 行政院主計總處頒授本局內部控制考評優等獎,由本局陳銘煌局長出席領獎。

12/28 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 306次會議,審查通過臺中擴建區環差案。 33

歡迎申請檔案閱覽、抄錄、複印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Bureau,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地址:臺中市西屯區中科路 2號 電話:(04)2565-8588傳真:(04)2565-8800 網址:http://www.ctsp.gov.tw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Bureau,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年 年報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