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2
056 中興大學「大學國文」閱讀心得作品集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第三名 應經系 鄭瑋均 這本書描繪出的台北人,絕大多數都是年輕時隨國民軍隊撤 退至台灣的中、老年人。台北盆地之於他們,並非一個嶄新的希 望,而是懷著滿滿的鄉愁,往西望向記憶中美麗的家鄉。 單純的回憶是支撐受過苦難的人們活下去的希望。似乎沉溺 於甜美的回憶中便可以回到美好的、風光的過去,不用存在於經 過人事變遷的現在。而依賴回憶的表現,就是將房子擺設、將自 己的生活環境,儘可能弄得與過去相同,藉此產生似乎還在中國 的感覺。例如尹雪豔對待自己的公館,從來不肯把它降低於上海 的排場,不過,有可能做到完全一樣嗎?我同情那些堅持留在原 地徘徊的人,卻無法完全認同他們的想法。畢竟人生的路是不斷 往前走的,即使連永遠不老的尹雪豔,也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吧! 回憶,在某方面來說也是枷鎖,鎖住多少角色的眼光和心 房。每當看到書中將台北的排場與中國當年的繁榮相比,覺得現 在再了不起的人也差當年一大截時,總會有深深的惋惜。他們不 是不了解後生可畏,也許只是不肯承認過去的美好被否定。最令 我覺得特別的是神祕的尹雪豔,即使也被回憶鎖著,卻彷彿毫無 影響,像個故事中的旁白,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撼動不了她, 她只是像陣風般,靜靜站在一旁冷冷的微笑,看著身邊的人們痛 苦地與過去的得意掙扎著。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Jul-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感情是人生必修的學分,書中角色多半曾有段刻骨銘心的戀 愛,而有些人便將這段戀情,昇華成生命全部的意義。像是王雄

056

中興大學「大學國文」閱讀心得作品集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第三名 應經系 鄭瑋均

這本書描繪出的台北人,絕大多數都是年輕時隨國民軍隊撤

退至台灣的中、老年人。台北盆地之於他們,並非一個嶄新的希

望,而是懷著滿滿的鄉愁,往西望向記憶中美麗的家鄉。

單純的回憶是支撐受過苦難的人們活下去的希望。似乎沉溺

於甜美的回憶中便可以回到美好的、風光的過去,不用存在於經

過人事變遷的現在。而依賴回憶的表現,就是將房子擺設、將自

己的生活環境,儘可能弄得與過去相同,藉此產生似乎還在中國

的感覺。例如尹雪豔對待自己的公館,從來不肯把它降低於上海

的排場,不過,有可能做到完全一樣嗎?我同情那些堅持留在原

地徘徊的人,卻無法完全認同他們的想法。畢竟人生的路是不斷

往前走的,即使連永遠不老的尹雪豔,也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吧!

回憶,在某方面來說也是枷鎖,鎖住多少角色的眼光和心

房。每當看到書中將台北的排場與中國當年的繁榮相比,覺得現

在再了不起的人也差當年一大截時,總會有深深的惋惜。他們不

是不了解後生可畏,也許只是不肯承認過去的美好被否定。最令

我覺得特別的是神祕的尹雪豔,即使也被回憶鎖著,卻彷彿毫無

影響,像個故事中的旁白,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撼動不了她,

她只是像陣風般,靜靜站在一旁冷冷的微笑,看著身邊的人們痛

苦地與過去的得意掙扎著。

Page 2: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感情是人生必修的學分,書中角色多半曾有段刻骨銘心的戀 愛,而有些人便將這段戀情,昇華成生命全部的意義。像是王雄

057

卷二 

20. 王謝堂前燕—《台北人》

感情是人生必修的學分,書中角色多半曾有段刻骨銘心的戀

愛,而有些人便將這段戀情,昇華成生命全部的意義。像是王雄

及盧先生,始終對在大陸的未婚妻念念不忘。對愛情的執著讓他

們即使艱辛也要努力活下去,期盼能抓住相守的機會或感覺,但

在明白日夜期盼的幸福在殘酷的現實中終究早已成空時,他們的

世界便在一瞬間崩毀了,連帶生命也隨之消逝。他們的感情太純

真,單純的使自己變得比想像中還要脆弱。相較之下,書中的女

性角色顯得堅強許多,她們將難以忘懷的愛埋在心裡,偶爾才拿

出來回味。甚至金大班及錢夫人,還可以為了物質生活的享受壓

抑愛情,嫁給年紀大自己極多的富豪、將軍。

除了物質生活的汲汲營營,除了風花雪月的場景,為國家犧

牲的將軍、老兵們也是書中極力著墨的部分。書中的兵將們忠貞

愛國且剛毅不屈的精神從言行舉止中便清楚可見。其中秦義方對

已故長官李浩然的忠誠最令我不捨、鼻酸。人與人間的連結其實

也是可以十分緊密的,再對比現代社會中的心機與冷漠,無奈便

油然而生。

濃濃的鄉愁,便像台北盆地的濕氣重重。但重新開始的人

生,又未嘗不會更美好呢?與其引頸向北望穿秋水,我更希望鼓

勵這群想家的台北人能好好低頭注視腳下這片同樣美麗的福爾摩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