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24

Upload: the-coming-society

Post on 28-Mar-2016

2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Quasi-跨時是實現會社的附屬雜誌。 Quasi- 是一個百搭的字根,有「類」、「疑似」、「虛擬」的意思。例如「疑似民主」、「虛擬公民社會」、「虛擬言論自由」、「類人類物」,都是似有還無,有待實現的。 太多的文化評論,隨手挪用各種理論,以理性、平和的分析,解釋我城各種怪事,叫我們不再大驚小怪,是以評論終止討論。Quasi- 追求另一種評論,不必理性、平和,卻要走在幻象與真實的邊緣,借用各種思想,引發更多的思考和疑問,讓知識和經驗在糾纏中不斷互相生成,產生辯證。

TRANSCRIPT

Page 1: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Page 2: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1 . 立即登記做會員!

實現會社現推出會員制﹐首年會籍 $ 5 0﹐其後續會 $ 3 0一年。

會員優惠︰購買正價書滿 $ 1 0 0即減價 $ 2 0。

還有更多會員優惠陸逐推出!

【編輯】(筆劃序)毛淳宇 李達寧 陳可樂

【設計及排版】毛淳宇

【網頁管理】林朗彥

【校對協力】鄭家駒

【編輯部】地址:香港上環皇后大道中222號啟煌商業大廈LG4,2室實現會社

電郵:[email protected]網頁:quasi-quasi.com

最 新 消 息 :

2 . 暑期優惠結束

實現會社暑期減價優惠已結束,想享有更多優

惠,請即登記做會員啦!

3 . 營業時間改動通知

由十月一日起,實現會社的營業時間將改為︰

下午2時正 至 晚上 1 0時正

特此通知。 希望更多貴客能享受晚上的店鋪活動!

Page 3: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對抗壓迫的鏡頭-Chris Marker與「自下而上」的工人電影》

文/毛淳宇

只要貧窮尚存,你就不算有錢

只要憂愁尚存,你就不算快樂

只要監獄尚存,你就不算自由

這幾句旁白來自Chri s Marker於六三年的《美好的五月》(Le jo l i mai)。在電影中 , Ma r k e r 對 巴 黎 城 內 各 行 各 業 的 人 進 行訪 問 , 表 現 了 在 亞 爾 及 利 亞 戰 爭 完 結 後 ,法 國 社 會 的 眾 生 相 。 電 影 是 為 六 十 年 代 真實電影(Cinéma vér i té)這種混合類型的 一 齣 代 表 作 ; 將 社 會 現 實 、 作 者 觀 察 、記錄和平民的想像湊合起來。

在香港,Chri s Marker的電影不容易找,連 以 齊 全 見 稱 的 某 幾 處 老 翻 集 中 地 都 甚 為罕 見 。 但 當 然 , M a r k e r 的 幾 部 作 品 都 大大受到稱頌,尤其是《堤》(La je tée)這 部 幾 乎 都 由 照 片 組 成 的 “ 影 像 小 說 ” ,充 分 地 滿 足 了 文 青 對 詩 意 、 回 憶 、 幻 象的 嗜 慾 。 另 外 一 部 《 沒 有 太 陽 》 ( S a n s S o l e i l ) 則 屬 導 演 的 另 一 強 項 ─ 遊 記 電 影( t r a v e l o g u e ) 。 長 年 的 異 地 遊 覽 經 歷 ,飽 滿 了 Ma r k e r 對 落 後 國 家 與 文 化 壓 迫 的 高度 關 懷 , 從 五 十 年 代 起 , 先 後 在 中 國 、 古巴 、 以 色 列 和 西 伯 利 亞 拍 攝 這 類 集 嚴 肅 和日 常 於 一 身 的 影 像 實 驗 。 當 時 的 這 種 實 踐加 上 亞 爾 及 利 亞 戰 爭 和 越 戰 跟 二 戰 後 的 政治 局 勢 , 反 映 了 那 年 代 , 批 判 知 識 分 子 甚至 所 謂 新 左 翼 在 抗 爭 上 往 殖 民 主 義 或 美 帝文化的轉向。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Chri s Marker的行動傾 向 已 令 他 超 出 一 個 純 粹 作 出 文 化 批 判 的「影像詩人」。由六七年起,Marker開始倡 導 激 進 的 電 影 創 作 , 試 圖 通 過 集 體 的 合作 , 以 電 影 宣 示 政 治 社 會 理 念 。 與 幾 位 知名導演,如Claude Lelouch、Wil l iam Kle in、Ala in Resna i s、 Jor i s Ivens等 組 成 S L O N ( 新 作 品 啟 動 合 作 社 ) 前後便製作了《遠離越南》(Loin du Vi -e t n a m ) 這 部 抗 議 越 戰 的 電 影 , 往 後的 作 品 亦 涉 及 到 五 角 大 廈 的 抗 議 行 動 、古 巴 的 糖 廠 暴 亂 事 件 、 蘇 聯 政 權 等 等 。

值 得 留 意 的 是 , 在 六 七 年 二 月 , 在 法 國 東部 城 鎮 貝 桑 松 ( B e s a n ç o n ) , 三 千 名 製衣 廠 工 人 聯 合 起 來 佔 領 了 當 時 法 國 其 中 一家最大規模企業─ R h ô n e - Po u l e n c 旗下的R h o d i a s é t a 工 廠 。 這 是 法 國 自 一 九 三 六年 起 首 宗 工 廠 佔 領 運 動 , 並 維 持 了 超 過 一個 月 。 有 別 於 通 常 的 罷 工 , R h o d i a s é t a工 人 並 不 將 目 標 定 於 工 時 、 薪 資 及 工 作狀 況 等 單 一 勞 資 利 益 協 調 。 使 得 資 方 無言 以 對 , 工 人 們 將 佔 領 視 為 一 場 政 治 運動 , 宣 稱 當 今 的 文 化 只 為 維 持 階 級 制 度 ,並 將 底 下 階 層 排 除 在 外 , 所 以 他 們 意 在嘗 試 以 自 己 的 方 式 去 表 達 當 時 的 真 實 情況 , 達 成 一 種 工 人 自 主 的 宣 傳 文 化 。 有 趣的 是 , 這 些 工 人 原 先 是 由 當 地 的 社 區 文化 中 心 開 始 萌 生 起 對 文 化 的 重 視 , 例 如其中一名工人,Pol Cebe,就將工廠的圖 書 館 清 空 了 然 後 換 上 經 典 的 馬 克 思 主

實現會社十月主題: C h r i s M a r k e r小型回顧放映─

Page 4: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義 與 共 產 思 想 的 書 籍 供 工 人 去 聚 集 和 討 論 , 還 和 另外 一 些 老 師 、 工 人 組 織 起 一 連 串 的 社 區 活 動 、 例 如演 繹 布 萊 希 特 的 劇 場 、 籌 辦 恆 常 的 電 影 放 映 和 讀 書組 。 在 這 種 氣 氛 底 下 , 工 人 並 非 由 知 識 分 子 領 導 並 教化 , 反 而 , 他 們 找 尋 適 合 自 己 的 知 識 與 革 命 養 料 。

當時,Chri s Marker收到來自貝桑松的信件,問到他會 否 願 意 傳 來 一 些 作 品 讓 他 們 作 放 映 , 同 時 邀 請 他 到R h o d i a s é t a 探 訪 。 正 在 剪 輯 《 遠 離 越 南 》 的 Ma r k e r二 話 不 說 從 巴 黎 帶 同 收 音 、 攝 影 師 駕 1 0 0 公 里 到 工 廠會見 C e b e 等罷 工工人。此後由六七至七一年,C h r i s M a r k e r 與 一 班 完 全 沒 有 受 過 電 影 訓 練 或 製 作 經 驗 的工人組成一個名為Groupe Medvedkine的實驗集體。 “From below”「自下而上」是這個集體的第一宗 旨 , 誓 將 表 達 的 權 力 工 具 發 給 未 曾 擁 有 過 的 工 人 。《Classe du Lut te》就是六八年這集體共同創作的一部作品。

知 識 分 子 在 介 入 或 接 觸 群 眾 時 必 然 面 對 的 一 個 問 題 :就 是 到 底 你 要 為 他 們 帶 來 甚 麼 ? 他 或 許 可 以 教 育 工 人拍 攝 ; 或 者 去 演 繹 他 們 、 為 他 們 發 聲 , 甚 至 是 替 他 們塗上風格。然而,在《À bientôt , j ’ e spère》(意即 see you la ter)於工廠首映後─這是一部在佔廠初 期 拍 攝 , 仍 然 是 由 導 演 主 導 的 作 品 ─ 工 人 們 看 後 認為 M a r k e r 過 度 浪 漫 化 了 他 們 的 景 況 、 甚 至 覺 得 自 己被利用了。此後,就促成了Groupe Medvedkine,這 個 工 人 主 導 創 作 的 群 體 , 去 解 決 此 前 , 工 人 作 為 對象的問題。經歷過失誤,Chri s Marker選擇的是和工 人 們 平 起 平 坐 、 一 起 合 作 , 好 讓 工 人 得 以 讓 鏡 頭 對應 現 實 , 用 電 影 表 現 他 們 處 身 其 中 的 鬥 爭 。 這 就 是M a r k e r 比 起 太 多 「 電 影 詩 人 」 值 得 去 紀 念 的 地 方 。

剛 於 九 十 一 歲 誕 辰 日 去 世 的 導 演 和 不 少 左 翼 的 名 字 都有連上關係,包括Dziga Ver tov、Alexandre Med-vedkine、有份參與製作《遠離越南》的 Jor i s Ivens和與他合拍《À bientôt , j ’ e spère》 的Mario Marre t 都 是 曾 經 是 共 產 黨 員 。 長 年 來 以 七 十 年 代 智 利 政 變 為拍攝題材─包括《The Bat t le o f Chi le》、《The P inochet Case》和《Salvador Al lende》─的政治紀錄片導演Patr ic io G uzmán就憶述Chri s Marker對他 的 影 響 。 有 一 次 , G u z m á n 寄 信 給 M a r k e r 訴 說 當時 智 利 的 政 治 亂 局 , 他 希 望 拍 攝 一 齣 紀 錄 片 來 揭 示 當地 的 寡 頭 政 治 與 美 國 政 府 的 聯 繫 , 然 而 , 由 於 受 制 於美 國 的 貿 易 禁 運 , 他 們 完 全 沒 有 菲 林 底 片 去 拍 電 影 !一 星 期 之 後 他 收 到 來 至 法 國 的 電 報 , 印 著 短 短 的 一句: “ I ’ l l do what I can . Bes t wi shes , Chr i s . ” 大約一 個 月 之 後 他 又 收 到 一 個 直 接 由 柯 達 廠 寄 來 的 包 裹 ,裡 面 裝 住 四 萬 多 呎 , 大 約 是 十 四 小 時 長 的 1 6 m m 黑 白底片。

這 些 , 都 是 C h r i s M a r k e r 作 為 一 個 電 影 導 演 , 較 為受 人 忽 視 的 面 向 , 好 些 作 品 在 及 後 亦 不 為 廣 傳 。 在網 上 其 實 不 乏 M a r k e r 的 片 子 , 取 名 自 階 級 鬥 爭 這 部《Classe du Lut te》也可在youtube找到,但不操法 語 的 人 似 乎 注 定 不 能 原 汁 原 味 地 感 受 這 些 充 滿 激 昂的 日 子 了 。 大 師 逝 世 後 除 了 希 望 重 新 觀 賞 他 的 藝 術 技法 外 , 更 希 望 他 跟 他 人 鮮 為 人 知 的 習 作 能 再 度 影 響 和擴闊現今的所謂文化抗爭。

Page 5: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Chris Marker(1921-2012)小型回顧放映-

一‧時間的靜默 ─ 看《La jetée》和《Sans Soleil》

-淺介Chris Marker生平-淺說「左岸派」導演眼中的時間,如Alain Resnais、Agnes Varda等,和《La jetée》之間的關係-從《La jetée》到《Sans Soleil》,由原始到先進,看Chris Marker眼中的時間與地域的融合

10月13日(星期六)時間:3:00pm-5:00pm地點:實現會社講者:張知行(電影愛好者)

二‧Chris Marker 電影選

1. 《One Day in the Life of Andrei Arsenevich》(1999/55mins)(Marker識英雄重英雄,紀念已故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的紀錄片)2. 《Remembrance of Things to Come》(2001/42mins)(Marker跟YannickBellon合導,以Yannick母親Denise的在二戰前後拍攝的照片為素材,是回憶也是時代印記)3. Chris Marker 短片選(《2084》等)

10月27日(星期六)時間:3:00pm-6:00pm地點:實現會社講者:家明(影評人)

Page 6: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其他活動︰

曾經有人認為現實的一切皆是人類的枷鎖。身體、勞動、社會體制,不過把人囚禁在特定時空,成為機械化的世界的一部份。人類並不能在日常活動中得到永恆和自由價值。所以才有自由七藝的出現,為了讓人透過知識的學習和思考,突破時空的界限,接觸永恆的真理,成就不朽。今日我們當然知道日常生活的樂趣與意義,但是否能留一點點空間予那屬於思辯的真理?或許從中可以拾回現代失落已久的永恆,與我們的先輩和同代人共進知識的典堂。Happy Hour For Thoughts,與你一起暢談東西古今的靈光閃現。不用害怕複雜的概念和思維,讓我們在星期五的晚上用最輕鬆的心情,伴著Free Drinks,娓娓細談。可能從思考的迷霧中,有走回生活和世界的幽徑。

主持︰李達寧 (實現會社負責人)

時間︰隔個星期五 7:00-8:00PM地點︰上環實現會社

講題︰自由與道德-康德的困惑

日期: 10月5日 (五)時間: 7:00 PM

今日流行的倫理學都很在意行為的規範,例如墜胎、

安樂死。又或希望找出這些規範的原則,提出一些

理論,例如效益主義。再不然則認為理論化的思考

沒有辦法回 應具體的道德問題,因此提出價值或德

性論,重提做人的基本價值如慈愛、勇氣、真誠。

我們不難在各種討論中看到康德(Kant,18世紀哲學

家)的身影,似乎各層面的討論他也有意見。一方面

我們可以說康德有啟發性,但同時也見到康德哲學的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Happy Hour for Thoughts不是要從以上不同的康德中選一個對的,而是要把局面

再攪混些,提出另一個康德!我們認為康德關心的不

是人的具體行為,而是我們的自由和自主。如今科學

當道,似乎要把所有人類行為都化為自然因果律了,

人還有自主可言嗎?不是所有行為都早被注定了嗎?

道德和責任究竟從何說起?如果我們知道什麼是應該

與不應該,什麼有價值,什麼是好的人格,但我們原

來根本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行為,那又有何意義?

是次討論科學決定論、社會結構論之下,人的行為

還有什麼意義,自由從何而來,道德如何可能。

講題︰民族主義與身份政治

第一次: 10月19日 (五)第二次: 11月2日 (五)時間: 7:00PM

要 選 2 0 1 2 年 下 半 年 的 政 治 關 鍵 詞 ,「 民 族 主 義 」 肯 定 榜 上 有 名 。反 國 教 運 動 , 以 反 洗 腦 為 號 召 , 正 正 是 要 反對 以 民 族 主 義 為 基 礎 的 愛 國 教 育 。 我 們 又 見到 釣 魚 台 爭 議 升 溫 , 在 中 國 爆 發 反 日 浪 潮 。以 保 家 衛 國 為 前 提 的 民 眾 運 動 無 疑 也 是 一 種民 族 主 義 。 同 時 香 港 逐 漸 與 大 陸 接 軌 , 一 方面 在 經 濟 上 更 緊 密 , 但 也 同 時 產 生 許 多 衝突 。 一 時 間 香 港 及 香 港 人 的 身 份 問 題 成 為熱 話 , 似 乎 「 香 港 人 」 作 為 一 個 文 化 、 社會 、 以 至 政 治 的 實 體 已 成 為 當 前 惟 一 問 題 。

此時此刻正是回溯現代民族主義良機。究竟不同的人為何會自認為一個群體?又如何演變成民族國家的體系?愛國何時成為一種崇高的情操,值得人為國捐軀,與鄰國競爭領土?西方自17世紀資本主義興起,以民族國家為本的資本家和政府一方面對內加強國家機器,另一方面到處殖民。世界自此被劃成歐洲民族國家與及他們的殖民帝國。民族主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成為動員人民的工具,終於在二戰後的歐洲負上惡名。但同時間,世界各地的反殖運動興起,以民族主義為號召,促使許多民族擺脫殖民壓迫,建立自己的國家。在這些發展中,民族主義是正是邪?什麼時候變成帝國主義和資本家的工具?什麼時候又成為解放反殖的正義力量?時至今日,在中國、香港之間,我們當如 何 理 解 不 同 身 份 政 治 的 建 構 , 繼 續 運 動 ?

這 次 題 目 分 兩 次 進 行 。 第 一 次 將 回 溯 1 7 世紀 以 來 西 歐 民 族 國 家 的 興 起 , 追 尋 現 代國 家 的 身 世 , 最 後 如 何 催 生 帝 國 主 義 。第 二 次 將 討 論 身 份 政 治 的 意 義 , 探 問 民族 的 基 礎 , 回 來 討 論 香 港 當 前 處 境 。

【Happy Hour For Thoughts】

Page 7: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二手書店三手藍調 (blues night)

日期︰10月20日 (星期六) 時間︰9:00PM-深夜藍調音樂即席演奏,現場有飲品提供!

Improvisation by Hong Kong indie musicians in The Coming Society.演出 Musicians: 阿逵、阿標、阿Roy、Edmund Yank, Bill, Roy & Edmund

紀錄片放映:《菜園花花之愈抗爭愈美麗》

製作:Coming Soon 監製:何芝君 導演:江瓊珠 拍攝/剪接:郭達俊 美術設計:阿高 資料搜集:叉燒包

字幕謄寫:凌的歷 字幕翻譯:張彩雲DV 66mins 廣東話(中文字幕) 彩色

這條片裡的被訪者全部是女生。剪輯時,我發覺,可以同時製作一條「全男班」──朱凱迪、葉伯、游伯、波叔、明哥……在整個抗爭過程中,他們同樣喊破喉嚨傾力以赴。選擇了高婆婆高春香BoBo阿餅小玉一干人等,沒有什麼理性原因,純粹感情作用。阿竹說,激發她出來抗爭的是劉皇發;我決定做這條片是因為高婆婆的一次嗌咪。

2011年初,運動已發展至護村階段,我偶而來幫忙巡守。一次真的兩營對陣,示威的我們手無寸鐵,只能不停唱歌喊口號振奮士氣,一直都很激昂,句句都是拳頭錚錚的感嘆號,忽而,我聽到一把低沉的聲音像背書似的說:新村我好想快的搬……冇路我搬唔到……最有趣是,她散文式的陳述,竟然得到迴響。站在前頭的一眾示威者,隨著她平板的腔調,一句一句把她的心情和訴求一起背誦下來。兩條平衡線,像巴哈的對位音樂,重複又重複,音節簡單而意境高遠,非常悅耳。那是我聽過的抗議文本中,最樸素最動人的。特別是最後一句──點做政府呀?哎。似乎沒有人跟著她唱最後這個哎字,但一個哎字總結了她從開始至那一刻的無奈。

為了讓這段抗議文本傳誦下來,我選了十三個女子,讓她們在鏡頭前講述大家為什麼要抗爭,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將來又會怎麼樣。實在太動聽了,十三個女生的講話,我反反覆覆聽了無數遍,每一次聽,對她們的心情和想像,都聽得出多一點感受來。她們的個性也因為一次又一次的

回帶而格外張顯。只有少數人天生是戰士,大部份人都在日常生活的細碎中過著沉默的人生。高春香的心本來已經離開菜園村,這次抗爭使她重回原點回饋土地;我記得她教大家喊口號的方式是:一連喊十次,一次比一次有力量。在鏡頭前,沒有人比她更豪邁了。或許,她本來就是一個戰士。

做過一連串訪問後,我發現,原來每個人都可以是戰士。不管平日有多靜默,形勢迫到埋身時,菜園村可以生出很多個高春香。村長珍形容自己向來是怕事的小師奶,菜園村出事後,她變得很惡死。是的,本來很溫文的村婦,面對不公義,個個都變得很惡死。大曾太有天火得要去剪鐡絲網。傳媒珍本來不喜歡說話,結果要負責招呼傳媒。不願意也要願意,她常常反問:外人都來幫我們,我們是不是要自己幫自己?

影片中有好幾個外人。她們是走出課堂的學生,她們是資深社運份子。有人戰戰兢兢,有人信心滿滿;有人參與了不合乎自己性情的崗位;有人,看清了現實,從此回不了頭。我們喜歡社會運動,因為社會運動承諾的是覺醒和改變。一切你以為不能動搖的,不一定如想像中牢不可破。只看大家有沒有走多一步的勇氣。而所謂轉化往往是由外至內的,非常實在。有天我們推倒了鐡絲網,爬上了推土機,雙方對峙了幾小時,表面上沒什麼事情發生,但行動卻讓我們感到愉悅感到希望即將到來。一個行動代表一種可能。運動現場天馬行空的對抗策略,就是生命的再發現。

那些外人,目標清晰的有;猶豫不確定的有;大家在廣闊的社運空間裡思考、游移、試驗、提問、尋索……最後成就什麼失去什麼,我不知道。光是菜園村這一次短暫的交匯與聚合,就已經很美麗。

日期: 10月21日 (日)時間: 3:00PM

Page 8: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第十屆社運電影節放映《司馬庫斯》

日期︰11月7日 (三)

時間︰7:30PM導演: Dean Johnson/Frank Smith |製

作:台灣公共電視 |語言: 國語/泰雅語/

中文字幕| 2011/台灣/87分鐘/彩色

生活是為了什麼?生活的方式你有考慮過這種

嗎?司馬庫斯——一個信奉天主教而堅守保存

部落文化的族群,透過建立合作社自給自足、

集體經營導覽及 民宿,掌握時代的改變去達

成部落的理想、推動部落發展。然而,要建立

合作社並不容易,要建立司馬庫斯族人心目中

的合作社更難…部落的發展建基於內部共識和

對大自然環境的保育為先,本片呈現部落與原

生自然環境的共存並生的生活,深入瞭解一個

被稱為「上帝的部落」/「黑色部落」——

司馬庫斯。

http://smff2012.wordpress.com/2012/08/27/godsblacktribe/

國際特赦組織電影放映

人權紀錄片展2012: 《聚焦死刑─缺席 The Empty Chair》

美國‧2004‧彩色‧50分鐘導演: Jacqui Lofaro & Victor Teich日期︰10月24日 (星期三)時間︰7:30PM地點︰實現會社Trailer: http://www.justiceproductions.org/documentaryfilms/theemptychair.html

簡介:

人生一直都在選擇。殺人犯選擇了行兇,而作為被害者的家人朋友,最應該選擇的是以仇恨來報復、極力爭取死刑判決以償命?假如選擇以寬恕憐憫來面對,會否真能放過自己,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四名態度各異的被害者家屬,一一道出他們的選擇與信念。但最終,不論我們選擇了緊抓痛苦還是擁抱寬容,我們依然無法選擇,讓空缺了的位席,重現生命。

Page 9: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百呎公園活動:

關於百呎公園百呎公園是由三名藝術工作者於2012年成立,是一個非商業的迷你藝術空間。旨為以僅有的空間,在一

個一百平方英呎的地方展示不同媒介的藝術作品,希望透過作品的展示,使空間成為一個接觸點,凝聚

觀眾,為藝術家提供開放的平台,展演創作理念。

About 100 ft2 Park100 ft2 Park is a non-commercial mini art space founded by three art practitioners in 2012. We aim to exhibit works in all media in a small space of 100 square feet. Through exhibiting works, we hope to be a hub for art-lovers and provide an open platform for artists to share their creative thoughts.

https://www.facebook.com/100Ft2Park

十月至十一月展覽

展題: 十九歲女生的溫柔

藝術家: 陳偉江*同時間推出新攝影集

展期︰10月6日至10月24日

簡介:

展覽將會展出攝影家陳偉江最新的作品,

與過往不同是以一位19歲女生為主要對象,

展出攝影師與被攝者兩人的世界。

展題:日落日出之間

藝術家: 張偉樂 Janice Southpolep 何兆南

展期︰10月26日至11月14日

簡介:

展覽選出三位攝影師,以日常面對的生活和所見之事,以他們不同的攝影風格,展出他們的創

作“日常”作品。

Page 10: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星期

日SU

N星

期一

MO

N星

期二

TU

ES星

期四

TH

UR

十月

活動

時間

星期

五FR

I星

期六

SAT

星期

三W

ED【

Happy H

our For T

houghts】

自由

與道

德-

康德

的困

【H

appy Hour For

Thoughts】

民族

主義

與身

份政

治:

紀錄

片放

映︰

《菜

園花

花之

愈抗

爭愈

美麗

人權

紀錄

片展

2012:

《聚

焦死

刑─

缺席

The Em

pty Chair》

二手書店

三手藍調

【C

hris Marker回

顧】

一‧

時間

的靜

默 ─

看《

La jetée》和

《Sans Soleil》

【C

hris Marker回

顧】

二. C

hris Marker電

影選

【百呎公園

十九

歲女

生的

溫柔

展覽

開幕

【百呎公園

日落

日出

之間

展覽

開幕

56

34

1

7

2

1011

1213

1718

1914

1516

2122

23

2829

30

20

2425

2627

31

89

Page 11: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星期

日SU

N星

期一

MO

N星

期二

TU

ES星

期四

TH

UR

十月

活動

時間

星期

五FR

I星

期六

SAT

星期

三W

ED【

Happy H

our For T

houghts】

自由

與道

德-

康德

的困

【H

appy Hour For

Thoughts】

民族

主義

與身

份政

治:

紀錄

片放

映︰

《菜

園花

花之

愈抗

爭愈

美麗

人權

紀錄

片展

2012:

《聚

焦死

刑─

缺席

The Em

pty Chair》

二手書店

三手藍調

【C

hris Marker回

顧】

一‧

時間

的靜

默 ─

看《

La jetée》和

《Sans Soleil》

【C

hris Marker回

顧】

二. C

hris Marker電

影選

【百呎公園

十九

歲女

生的

溫柔

展覽

開幕

【百呎公園

日落

日出

之間

展覽

開幕

56

34

1

7

2

1011

1213

1718

1914

1516

2122

23

2829

30

20

2425

2627

31

89

Feature文章: 與地理男暢談空間轉向

按:本期由實現會社作為一個公共空間/藝術場所出發,探討一下城市空間的創造性為何。主流

與另類在香港到底意義為何?我們常看到在此城的不同區份(district),其實存活著各式各樣

難以理解的怪異性。例如公共公園設施,作為一個休憩場所,長久以來凝聚了在社會上被邊緣化

的群體,如老人、少數族裔、青少年等;被資本邏輯拋棄的他們自然地佔領了這些由政府管理的

空間;反過來,這些人所從事的活動又具有某種反抗性或創造性以挑戰某種市場規律嗎?城市設

計本身就是文化區隔的過程;而設計內容、建築形式在形構空間經驗時往往是關鍵,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早已告訴我們,情景的創造是藝術對抗資本主義的一種進路。但作為這些奇觀的觀

眾,介入又意味著甚麼呢?而遊蕩正是另一種怪異,每每透過漫遊,香港城市空間的劇場性就浮

現。例如經典的西洋菜街裡各式各樣混雜又迥異的表演活動,如何去想像各種異質文化活動如何

構成特定的Queer space和Queer quality的群體呢?除了各種文化現象,城市設計還產生了甚麼樣

的一種階級對壘/隔離呢?近年新興的城市研究(Mike Davis的”Planet of Slums”, Owen Hather-

ley的”Militant Modernism”等)有助我們了解更多士紳化、劏房跟全球化文化經濟的關係嗎?這

些關係又促使了怎麼樣的反抗呢?是次跨時請來地理學者陳劍青與我們一同採討怪異空間問題。

quasi- : 跨時 劍: 劍青

Part 1 敘述社區/空間故事與日常生活的介入

quasi-:近年有所謂「保育的空間轉向」。上次討論會中你指出現時的保育運動和政策皆以視覺或美感為主導,偏重建築的設計特色;另一種以社區/空間故事為主導的保育卻沒有同時發展起來。你可否解釋這兩種保育的差異?

劍:社區/空間故事能令生活和環境產生關係,

這正是它的激進性。例如近年在民間已經多了一

些書寫,講香港本土的空間。之前灣仔區議會舉

辦了一個名為「打造空間」的活動,訪問低下層

的人,講述基層及傳統行業如何在街頭生活,如

何利用唐樓間隔互動。面對資本侵蝕的時候,例

如重建和發展,這些生活和空間的連結是最難被

動搖的。我們要捉緊的正是過程中建立的,人和

空間的緊密關係。相對而言,視覺或美感主導的

保育都不重視這些。他們會反過來,講空間入面

有人的歷史出現過,但最後卻只是要保護建築。

quasi-:那是不是代表我們要放棄對老街古宅的懷舊和浪漫想像?

劍:其實都不是懷舊的問題,而是不要只從物理

角度看空間,反而要扣緊人與空間的關係。我們

見到越來越多這方面的工作,不單停留在城市,

也在鄉郊發生。就如《日常生活的批判》“Th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入面所講,在資本主

義社會底下,那個「日常性」(everydayness)使人麻木,而這一種麻木其實就是人與空間失去

了聯絡。用身體作例子,就是身體與皮膚失了聯

絡,感受不到皮膚的溫度。書中講的就是如何重

新批判那種「日常性」,從中尋找激進性。

quasi-:在列菲伏爾(Henri Lefebvre)的脈絡入面,「日常性」有很強的政治面向。但我們看到該概念,不知從何時開始,變成文化工業的一部份。有一個現象是一大班藝術家開始走出來,以城市空間作為對象,嘗試從日常(quotidien)中發掘美感,透過創作去呈現某些細節,展示自己跟日常生活及空間的關係;這種創作能夠貫徹你剛才所講的批判性嗎?並且能夠帶來什麼影響?

劍:我覺得社會要有累積。香港從前沒有這種

知感,現在有了,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必須

指出的觀點。例如永利街,透過一部電影得

Page 12: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以保存;一個虛擬的影像救了一個實體的空

間。這就像索亞(Edward Soja)後現代地

理學,講抽象的空間如何把實體空間拯救回

來。這是一種廿一世紀網絡抗爭方法。馬屎

埔也可這樣做,製造一些意境,建立想像空

間,去保護一個實體空間。其實台灣做得更

多。台灣有一條街本身快要清拆,後來被藝

術家美化得非常吸引。突然人人也去拍照,

例如影婚紗相。結果那個地方得以保留。

為什麼?因為大家在過程中與地方產生了關

聯。所以如果一些有理念的藝術家真的把這

套方法應用在抗爭,其實是可行的。例如一

個地方要被發展,就可以卡住。即便如此,

我覺得那是一種真正的進步,不純粹是修

辭。這種進步需要重新被檢視,因為在實際

規劃和整個政治經濟操作上會更加複雜。有

些日常的政治議程,例如地方幾時審判,幾

時有諮詢計劃,這些時間是一些你需要去發

聲的位置。我看不到當下的藝術家有刻意關

懷這一類東西。

quasi-:藝術介入的對象有一種政治脈絡在內,這種強調人與地方生活聯繫的抗爭似乎只能局限在社區中?面對更大的政治經濟問題,是否有藝術介入的可能?

劍:的確,由於社區/空間故事主要開啟人

和空間、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未必可以介入

政治經濟問題,但不代表完全不可能。這就

是我想說的保育主導的空間轉向。我們有些

運動經驗,例如「被規劃」。你看地圖,整

個珠三角灣區直頭是一個怪異空間。明明平

時只有「廣東省」、「深圳」、「香港」

的概念, 無端端劃出一個「灣區」。它不

是要包括整個廣東省或者深圳,而是各取一

部份,強行畫一條邊界。藝術可以在這裡

介入,突顯當中的荒謬。是不是說有「爪哇

人」,那又有「灣區人」?因為這個文化圈

元素,而劃出界限?其實空間的吊詭之處就

是,一方面好像有壓抑性,由上而下的規劃

視野,一劃就劃了整個地方,好像他們已經

客觀、中立地掌握了整個宏觀整體的佈局。

但其實你也可以用藝術把那些地方重新劃回

來,這些介入比較少,有待人多思考或去掌

握這種技術。

Part 2 資本累積與剝削的空間理解

quasi-: 共產黨宣言內有一句精句:「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馬克思意指的似乎是空間資源的問題?亦即資本累積其實是一種空間掠奪過程?

劍:對,空間問題早在《資本論》裡被提

到,但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講資本流

動的過程如何透過急速發展令地方消滅,

所以就是時間消滅空間。但這亦是在理論

上把時間和空間對立起來,並假定了整個

時間和空間是牢固的。空間論述試圖跳出

傳統理論去理解整套資本累積的過程,將

時間空間化。資本累積的過程並不單是消

滅空間,而是過程中也有空間地區本身的

主導。尤其是西方講述資本主義發展,通

常是由歐洲開始繼而向整個世界散播,但

其實全球化底下有另一種想像-地域性;

就像香港整個資本體系的建立,與本土資

金的冒起有更大關係。本土資金並不是單

一資本擴散的結果。不同地方會有一些不

同累積,然後是並行地發生。

quasi-:所以資本主義並不是一種核心擴散而是多元發展?

Page 13: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劍:對,如果這樣理解,你看的東西是完全不

同。

quasi-:然則這種對空間理解的進步,對革命主體或抗爭主體的構成又有什麼變化呢?與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差異又在哪?

劍:最簡單是你有一種空間視野,從根本上改

變對抗爭的看法。例如由傳統講起,我們現今

是城市的社會,是城市世界底下的一個社會,

而不是純粹社會如是。我們有一個背景,我們

正活在城市的空間結構上。在城市發展的過程

中,空間結構使低下階層分佈在城市的不同

地方。那再不是純粹講勞動者而不講城市背景

了。

quasi-:這也和去工業化很有關係。我們已把重心放在城市,意味我們整個生產模式已經去工業化了,而彷彿工廠已經不是那個戰場。到底現在城市內,哪些人取代了傳統的抗爭,成為一種新的抗爭方法?

劍:其實我不認同這一個觀點,因為這一套

也是列菲伏爾講的,由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

會,再轉型到城市社會的一個過程。這是以西

方城市的發展歷程去理解。很有趣的,是他認

為工業社會空間是同質、單一的,然後城市社

會就變得多元、有差異。但為什麼我們不能想

像一些行動,例如說壽司店切壽司的工人?他

要站著在狹小的壽司桌工作整天。我們要替他

們爭取更好的工作空間。現在的勞動者很慘,

而慘不純粹在剝削上,在工作環境也是很差的

待遇。這不代表不關心資本主義的問題,而正

正就是資本主義要分割空間,讓更多人可以在

同一個地方工作,從而節省租金。這是一種空

間的剝削。

quasi-:你講到工作空間的壓縮,讓我想起我們另一個關心的主題,就是生活空間的壓縮,如劏房。你是不是也會用類似的角度去切入呢?

例如也是把空間盡量分割成小塊,然後進行一種空間的剝奪。

劍:其實劏房在香港是一個很特殊的建設,在

日本也有很多,如太空倉。我們以前做一些在

荃灣的板間房,而當時還未叫作劏房。一屋 2 8伙大家也可能曾經聽過,很有趣。例如有新移

民來港,和老公一起住在板間房,卻不會發生

性行為。因為這種空間如果發生性行為,那隔

壁就會聽到。其中牽涉很多關係,不單純講資

本如何剝削他們,而是要學習如何共同生活。

例如用同一個廁所,同一個電話;如何互相守

護大家的財物,因為很多人住在一起,又不是

特別認識大家。這當中如何形成互動,使他們

生活到呢?其實有很安那其的東西。那未必是

很慘的事,反而可能有一些啟示,關乎我們如

何共同生活。

quasi-:那是不是說資本主義造就了這種社交方式呢?

劍:資本主義沒有這些考慮,也不是要掌握所

有社會運作。這就是一些傳統馬克思主義者失

敗的地方,把所有問題也歸咎資本主義。但資

本主義是愚蠢的,蠢的地方是它不考慮你的生

計。例如唐英年,只是顧著為地產商找空間改

劃成地產項目,但不會想開發了的地方原來

是南生圍來,那就中招了。這是不停犯錯的過

程,因為資本主義的邏輯沒有交易價值以外

的價值觀念,包括文化、族群、社區,通通沒

有。那種運作就是不懂這些,如果認識就不會

跌入純粹交易。這就是資本主義愚蠢的來源。

quasi-:但剛提到的劏房,事實上有些人受了很大壓迫。那種空間的壓迫正是資本主義的結果。為什麼會有劏房?因為所有土地也重建成豪宅,城市中心的租金被扯高,那些人根本負擔不起就要住劏房。又如把壽司桌壓到那麼狹窄,然後迫師父站整天,座位也沒有是因為想有更多店面空間,坐多些客人。由此引申兩點:一,就算沒有刻意剝奪你的空間,但實際上就是會發生;二,香港的資產階級也許比較笨,但你看世界各地所謂「creative class」的興起,他們就是做到你剛才說的東西,例如文化。他們知道某些大廈有歷史價值,有社群在內會刻意保留。他們知道文化價值的存在,而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這些也包攬在資本主義入面。就是說,如果你覺得文化重要,即是你願意付錢買文化。那他們就把文化變成產物給你。坦白說到今時今日,就算是革命也好,他

Part 3 文化資本主義對創意的挪用/資本主義vs文化抗爭?

Page 14: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們也可以把哲古華拉變成商品賣給你。資本主義就是由市場決定一切,這就是資本主義所謂的自由。它不會告訴你為何這樣做,產生的效果才最重要。

劍:我會說清楚點,因這就是左翼說不清楚的

地方,例如吃掉文化到底是什麼意思?我真的

不知這在說什麼,其實文化價值是沒有被吃掉

的,只是吃掉了文化意象,而這是你去重新介

定抗爭的面向。

quasi-:那是不是一種虛偽的文化主義,就是剛才所謂「creative class 」的虛偽?

劍:其實他們沒有吃到那個價值精神面貌,只

是吃了那名稱。

quasi-:現在香港也開始有,但鄰近地區有比較多,如台灣或大陸,可以把一些地方翻新得很漂亮,實行藝術家主導的空間管理,強調歷史感、獨特性,然後很賺錢。這種到底是不是一種進步?

劍:這也要看那個城市有什麼目標,或藝術

家到底是在做什麼。不能抽空去作政治經濟分

析,說最終都是被吃掉而去抹殺一個空間的可

能性。例如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

火炭藝術空間,當中有多少革命性的藝術家,

有幾多城市抗爭的力量在內?這些在抽空的討

論中不會觸及。所以說資本主義吸納文化實

在太抽象了,沒有檢視那些空間實質上如何運

作,這個很關鍵。

quasi-:但界線如何劃分呢?坦白說,就算是火炭的藝術家也是眾說紛紜,那裡有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例如近年也引入信和的資助去辦火炭開放日,有些藝術家會認為搞到這樣大是不好的,會使他們變得商業化了;有些藝術家則認為這不是商業化的問題,而是透過開放日可以推廣藝術給更多人,如果他們有抗爭性,就可以把這些抗爭傳給別人。這些處境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同時,當我們真的要進入活動的時候,應該怎樣理解這些現象呢?

劍:文化、藝術不一定要為抗爭服務,本身

也有追求,就算不涉抗爭,也可以有自己的價

值。我們不應該想像所有做藝術的人也要有革

命力量,是完全的革命主體來。而是潛在地有

這種轉向。

quasi-:那很難劃界。很簡單,例如我們搞一個活動,是想抗爭的。但突然之間有一個有錢佬過來說:我給你們這許多錢,就出我的名字吧!可不可以容許這樣的怪事發生?

劍:但這些到底是不是資本主義的文化轉向,

我也覺得需要商榷,裡面有各種模式。有一些

是買起你,完全由資本決定藝術家要做什麼;

另一種是純粹捐錢給你,消費你,証明捐了錢

給藝術家,讓藝術家自己創作。極端點的例子

就是何超儀的《維多利亞一號》。一個地產

商的女兒拍出了一套反地產霸權的電影。其實

可以有很多可能性而不可以用一個理論就說盡

它,這是關鍵。

quasi-:即是你對維多利亞一號的看法是正面的?

劍:其實只是拿一個例子來說明。資本主義底

下的文化轉向是好是壞還是未知的。我沒有要

和藝術家對立。

quasi-: 剛剛就提到「creative class」,你怎麼看呢?

劍:如果講「creative class」,在香港也有不

同類型。有一些是真的為地產商打工,畫靚豪

宅,售賣設計,替資本主義工作的。另一種則

是消費藝術。

quasi-:其實當我們提出「creative class」是希望討論他們到底是進步還是保守。這個脈絡十分重要,是理解這群體在新資本主義中的地位,以至他們能夠帶來的一些東西。

劍:我反而覺得不能體現到什麼。用「creative class」的概念是不能體現到是抗爭與否的。

他們可以為資本家服務,也可以自己做藝術,

所以「creative class」並無同質性讓我們去討

論。不知為何要叫這做一個「class」。

Part 4 Creative Class的階級性?Multitude的可能?

Page 15: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quasi-:你是說一個階級意味著相同的階級性格。

劍:因為階級就是要強調一種同質性,而這

樣的同質是否可以在「creative class」中看到

呢?

quasi-:這是一個很去中心化、多元的觀點。怎樣由此回到具體的社會分析?

劍:那一定要多重地看階級、空間、身份。

所有人也是這三類型的東西。例如你是低下階

層, 但你住在一個中產地區,飲威士忌,你

又視自己為內地人,可以有這樣的組合。這讓

我們更加理解到一個抗爭空間的情況。例如說

市區重建,政府要拆一些舊樓。那種空間分佈

是一個一個細單位。其中很多是老業主,也有

些小商戶。他們不是基層,不是最受欺壓的階

級,但就是要被拆。在這個狀態就要發掘在極

權底下,和資本主義的對立面,要在這些觀念

下思考。而不是純粹找一個階級的共同性,然

後以之組織他們,那太中心化了。

quasi-:但現在這樣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入面是否很困難?

劍:其實中心化一點的一些激進策略就是由邊

緣包圍中心。就是說我們要走到最邊緣的一些

社區。

quasi-:這就是非常後現代的講法。

劍:不,這是一些現代都市研究的說法。當

整個社會也被城市化了,抗爭的主體跌入了寮

屋,抗爭的主體跌入了不同地方,整個城市格

局就被割成小塊。

quasi-:即是階級以不同地區劃分的形式出現了。

劍:就是這樣。空間劃分賦予了階級身份。他

就是寮屋居民。他就是非原居民。有這樣的身

份賦予,構成一種邊緣的身份。問題是如何組

織這些邊緣的主體去重新攻擊那個中心。

quasi-:這已經和現在的社會運動模式很接近了。例如7 / 1你會見到有同志運動,有幫少數族矞平權的運動、女性主義運動、環境保育的

運動。你是不是嚮往這一種的抗爭方法?

劍:其實我只是在描述最現行對組織的想像。

quasi-:所謂「傳統」,是不是指你要組織化、政黨化他們?你覺得政黨化這些群體是不是一種出路呢?而你那種組織模式在抵抗層面是怎樣的?還是你覺得會有一種自發性在內?

組織的意思是什麼?

劍:那些社群通常有什麼特質呢?他們在社會

經歷了很多,不是只是被人欺壓。你說要組

織,可能帶有一種想像,認為是去幫他們講

一些事。但我想到的組織,不是要令他們有意

識的啟蒙,而是我們如何也視自己為一個參與

者,去互動。這個分野很重要。如果分不到,

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最後你可能會發現這些

社群到最後解決了生活的問題,卻失去了抗爭

性、激進性,轉化不了他們。但如果以參與者

的角度一起思考問題就不同了。

quasi-:那你如何看自已的實踐?怎樣看自己與這些群體的關係?

劍:我覺得自己去了很多奇怪的地方。香港怪

的地方基本上也去過了。你可能沒有聽過有些

丁屋下面有兩三層地牢,地牢有個玻璃是可以

望到上面的魚池;平常的人由上面看鯉魚,而

他是可以由下面望的。也有整個貨櫃場圍著一

片農地。在社運經驗中,你會看到很多很荒謬

但又不失美好的東西。背後又產生很多關係讓

你不停去拆解。我見過很多這一類有爆發力的

空間。

quasi-:你怎樣看自己的身份?當你去接觸那些人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是什麼?一個抗爭者,一個先鋒,一個知識份子?你的例子可否普遍化,成為一種抗爭的想像?如何使人覺得這一條路行得通?

劍:其實我什麼也做。例如會將知識散出去一

些村,令他們知道更多情況。我在做這類支點

的工作,一些關於論述的工作。例如一條村可

Part 5 個人與政黨之外的實踐,社區群體的激進性

Page 16: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能出了問題,我就將它還原到整個歷史脈絡,

指出空間的佈局怎樣侵蝕它。其實是做較多這

樣的連結,反而組織就較少。組織方面,主要

是把議題引爆,令更多人關注。

quasi-:你現時參與土盟。早前朱凱迪講過,他有一種想像,在新界成立很多不同的政治據點。好像知識份子下鄉,有很多不同的公社。那些公社有一些激進的社會力量,連結起來就可以影響建制,造就很激烈的抗爭。我聽他說也覺得很有趣。他說這是台灣現行的方法。這種自主主義(autonomism)在行動上可以很激進。西方在六、七十年代就有這樣的實踐。你覺在香港有可能發生嗎?

劍:以前這種會被稱為空間政治,與非空間的

政治對立。例如一些左翼講新自由主義怎樣影

響香港。他們認為不是要守住一點,這樣只會

漠視了全球化的格局,使新自由主義肆虐。這

就是一種無空間的抗爭。空間政治則不同,它

強調據點,透過守住一個點去挑戰整個體制。

例如天星、皇后、利東街,我們就是不走。利

東街就是挑戰市建局透過重建去累積資本的過

程,不停去揭它的瘡疤,令市建局在那四五年

不停被批評。這幾年多做一點公關,名聲才免

強維持。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定點式。

我們之前也是定點式的,但菜園村之後,開始

有點變化。例如我們在新界北也不再停留在定

點式。在馬屎埔的工作就有更多考慮。我們想

透過帶更多人入馬屎埔,從而看到整個新界

鄉郊的問題。導賞時會特意去講這村落的人和

事,與及面對的問題,由此折射出整個新界鄉

郊的處境,就像一個世界之窗。

這也算是空間的思考:如何透過某一個獨特的

空間去發掘空間的開放性,看到整體的問題。

這是一種新嘗試。在菜園村以後,朱凱迪也不

單講據點抗爭,開始講「面」,有一個區的觀

念,所以才會參與區選。

quasi-:但那個點不只是一個點的意思,一個區本身己經是一個公社,一種社區。當你有一些人聚集在那地方,該地方就自然會產生政治的影響力。如果香港有很多這樣的人坐落在這些點和面上,那產生的威力就很大。

劍:但我必須強調點和面的不同。例如現在要

做一個面是要建立綠色生活網絡,所謂八鄉人

食八鄉菜。由村民生產本地蔬菜供給予當地居

民。那是一個實在、具體、自主的空間嘗試,

使八鄉從此以後割絕於鄉事派的淫威,有自己

的菜食。以後那些菜受到威脅他們就會保護那

些菜。如果田地要變貨櫃場,八鄉人也會來阻

止。我們這樣去想像面的力量,未知是否能做

到,但現在正嘗試在八鄉建立。

quasi-:我想,「面」正介乎於點和左翼所謂階級的中間。階級很廣泛,純粹以生產關係作為同質的連結。根據今日的討論,我們已很難回到階級的抗爭,至少在城市入面不是太可能。但是點又太過分散。現在我想他們是在嘗試發掘更多共同經驗、脈絡,去組織更多人。那就可以成為面。

劍:這正是一種空間政治的進化。一個社會運

動累積到一個地步,無論是個人經驗入面,或

整個社會政治現實,都會出現改變。菜園村或

之前的運動都是如此。但我覺得空間政治還有

很多面向可以發掘。空間和身份的關係還未很

突出。例如D&G事件、自駕遊,如何用空間

去討論呢?其實香港正在做一些全世界最怪的

事:在完全不同的制度下,完全沒有安排,簽

完就放一些車進來。這個狀態其實十分好笑。

quasi-:先不理那些大陸司機是不是癲的,但這個制度本身就很白痴。

劍:你看到香港人的想像立即飄出來。融合本

身是一個空間問題,要把一個地方和另一個地

方想像變成一個大整體。

quasi-:或者身份本身就很強調空間性。我們說香港人和中國人本身就是一個地方。

劍:對,就是一個地域的劃分。而融合的空

間性卻無人去討論。據我所知,李家翹很想具

體研究,討論融合的空間性,將之描述和理論

化。現在我們開始要去想融的合問題。最簡單

的方法是用「邊緣」和「中心」的框架去理解。

Part 6 以社群為基礎對抗 資本殖民和帝國主義

Page 17: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你看那些有關融合的地圖是很好笑的。以前香

港的地圖就是香港在中間,對著海,然後有個

大陸在後面,只畫到小小深圳。但現在的地圖

全是以廣州做中心,香港無端端被人畫到一個

很邊緣的位置。原本香港是一個島、接近海洋

的想像概念,現要把它變成一個要靠陸地的

概念,所以才有邊緣化。邊緣化要靠一些想像

植入了腦袋,才會真的令你覺得被邊緣化。如

果你一直都是覺得香港是對外的,一直都向著

海,一個島的想像,那就不會被一種邊緣化的

想法入侵。因此,我覺得融合那種討論對空間

的敏感度還不夠強。後殖民理論中有一個很重

要的講法,就是要實行殖民,必先在空間看法

上改造被殖民者。這個很關鍵,要使你覺得若

不靠殖民者,你就會被邊緣化。

quasi-:例如在台灣日本殖民時代,總會覺得這個地區的中心不是台灣,而是東京。

劍:在帝國主義或殖民主義中,空間也有這種

重要性。例如美國可以再打一場伊拉克,令國

民不反對,讓美軍射殺平民變成一樣靜態的東

西、虛擬的畫面。直至炸死一個人純粹是一個

格仔由有顏色變到無顏色,一個空間的整合。

quasi-:即是中和了(neutralize)空間給予我們的看法。

劍:對,就是中和了空間,帝國主義或殖民主

義是透過改造空間才可能,而現在融合正正就

是缺乏了對殖民主義的敏感度。

quasi-A:究竟我們進行抗爭的時候有沒有一個政治圖譜或綱領存在?例如傳統馬克思主義或反資本主義的分析在某些運動中有核心的地位,強調階級。又如香港主流的泛民政黨則相信自由民主體制(liberal democracy),所以努力爭取普選議會或行政首長。那麼你們民間

組織,在地的團體,有沒有些不同的政治想像呢?

劍:現在也是一個轉捩點,因為已經過了一段

時間的空間運動,而運動的內容也有很大的轉

變。由一個點去到面,現在不再只是談保育與

空間。例如自駕遊強調「融合」空間。整個運

動一直在進步,牽涉的群眾和議題也愈來愈

多。到了這一個地步,本土運動能如何走下去

呢?

我不是想逃避這問題,而是到了這個地步應該

要所有人一同思考,下一步是不是要轉向政黨

化呢?還是要持續累積反抗的力量去追求一些

更進步的社會制度改革呢?還是跌入反資本主

義呢?這是一個未知之數。

quasi-A:就好像Negri和Hardt的那種模型,即是在資本主義入面也可有共產的想像。當然這共產不是我們平常想像那種,而是在於空間的共同想像。就如你剛才所說,在不同的空間底下,人和人的相處關係可以是有「com-mon」的實踐。

quasi-B:或者說非資本主義交易關係的相處?

quasi-A:我覺得不需要逃避communism這個字眼,因為那不一定是從前的意思。這種com-munism是對於commune的想像,一種指向共同的想像。例如新馬克思主義或是自主主義就是如此。我們不可再用二十世紀官僚社會主義去看共產主義這個字,也不需要害怕,重點是生產關係私有制的破除。

劍:但在香港提出來是沒有價值的。

quasi-B:因為香港人受夠了中共。

quasi-A:但作為左翼不是要怕,而是要解釋,因為中國共產黨其實是一個擁護私有產權、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畸形體制。

劍:但我覺得解釋有很多方法去解釋,不一定

要用回那個字眼,所以現在所有人講社區。

quasi-A:但這個也很好笑。有些人在實際處境中,開始進行公社式的實踐。大家有很多事物共同產生,然後大家共同分享。例如菜園新村

Part 7 超越政治綱領,在地社區的「共同主義」(communism)註:此段中,quasi編輯們內部分裂,展開了對共產主義(Communism)一語在香港使用的意義。故把quasi分為quasi-A、quasi-B、quasi-C。下一段他們會重新合體變回Quasi。

Page 18: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的規劃,又如種菜靠各人分工合作,產出的給阿公,不是自己收起。這些共同的實踐切實存在。但他們一聽到共產這兩個字,又是雞飛狗走。

quasi-B:那些居民最怕共產,但其實他們已經在做。

quasi-C:他們某程度上是也擁抱這種生活,體現在社群當中。這就是之前說在體制內也可以有這種實踐。

quasi-A:我不會說這是共產主義,因只是實踐(praxis)。我會認為稱得上是主義就要有某種歷史理想,要主動肯定。

quasi-B:村民只聽到左字也驚。

quasi-A:這也不是用某一種意識形態去理解自己的行為,反而純粹是一種實踐。為何要分擔工作?因為這樣才行得通。村民沒有在想共產還是不共產。那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個實踐問題。

quasi-C:這就和傳統社會主義很不一樣。好像要首先有了原則,而再根據那原則要這樣那樣。這不是說實踐中沒有原則,他們有很多考慮的條件,而很多時候不是有意識的。

quasi-B:那一種是自主主義,自主式的“communal practice”。

劍:其實不單止是這樣。例如你講地產霸權,

我們可以是越反越空虛的,因為我們不知道土

地除了價錢外到底是什麼。這種反對沒有著力

點。香港人可能從小到大在公屋長大,對土地

已經沒有認識,現在去反對地產,只是憑空反

對它,就沒法看清楚土地實質是些什麼。但

在菜園村運動中,朱凱迪那種抗爭的方式就要

是尋索一種價值觀,完整地經營土地的價值在

哪。

quasi-:很有趣,因為說到這裡已經和某種傳統馬克思主義分道揚鑣。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論到為何工人可以聯合起來。因為工人同質,而那同質不是因為他們共享了某些事,而是他們共同地失去一切。他們沒有祖國,沒有歷史,沒有國家,沒有文化,所以要團結。但是你們對於抗爭的想像就不同,而是為失去祖國歷史國家文化的工人們找回文化和價值。

劍:這就是差異政治。整個社會有很多不同的

生活方式,我們應該承責這種差異。如果資本

主義就是同質化的過程,我們要將它撕開。例

如你真的去經營一條新村,不是搞完問題就

走,而是真的變成異質空間,裡面有完全不

同於既有體系的生活方式。那個激進性是最強

的!又例如市區中的空間如能完完整整的存

在,土地價值就可以一直延續、經營,強化有

異於資本主義交易邏緝的價值。這就是差異政

治。傳統馬克思的政治認為要對抗資本主義,

首先要尋找共同,同質去抗爭。例如工人同受

壓迫,他們就是我們連結的對象,這就是階級

政治的力量。但我們現在要講城市的政治,不

單要講這些。階級當然存在,但現在多了一個

方向,就是差異的問題。

quasi-:我們之前也講過,一些反對資本主義的人要想像不一樣的世界。他們想像的不一樣不在將來而在深耕,是在實踐中找不一樣的路。中國正正走了相反的路,文化大革命正好體現了這危機。當時共和國革命完成了,要創造新的文化。那麼新的文化從何而來的?當時沒有辦法找到新文化的基礎,於是變成純粹的破壞。因為他們不覺得當時農村或任何東西可以留下,所以只能全盤否定,最後變成完全的破壞。這也令到有些革命走不下去。當然其中有很具體的問題。

劍:這在一些烏托邦文學中有討論到。我們

想像一個烏托邦好像是建立,但其實同時又

帶來摧毀。菜園村則是要建立一種實際存在

Part 8 多元共同經驗的再現,後馬克思主義的抗爭

Page 19: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的社群當中。

quasi-:或是異質空間。

劍:我不知這是不是「後現代」,但它種通

常會被標籤為「後現代」。例如你已經不願

去想一個宏觀整體的未來。

quasi-:「後現代」的確有這樣的討論,不去搬出一套大敘事,而是用否定的方式去發現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處境。就算是新左或後馬克思主義,也不會接受資本主義。但他們就是用反對去講。當然你問他們要什麼時,他們未必能回答。這就連到另一個問題:所謂意識覺醒如何可能?我們如何有信心說一個社群,當他們被組織起來去反對某些建制的剝削後,他們仍留在抗爭運動入面。如果成功,抗爭運動就有一種新的指向,意味抗爭者不單反抗即時壓迫。或許說,如果他們認為需要持續抗爭的話,即是有一種壓迫,超越了一時一地的界限,也超越當下被壓迫者身份的界限。那種壓迫是什麼呢?我相信無論是實踐者或理論的探究也要回答。若不然,有菜園新村就可以了,繼續耕田好了。那也不用再投入運動。就好像Simon Critch-ley所說的“infinitely demanding”那一種狀態。我們不是要停留在一個位置。如果你接受這個異質空間,然後運動就停頓了,那就變成體制化的policing,而不是開發生活可能的politics。

Page 20: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quasi-:最後一部份是補充理論來源。

劍:我大學時修讀人文地理學(human geography),閱讀很多有關規劃的理論和空間理論。

有幾個空間理論的大師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問題相關。例如David Harvey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圖像

去理解:資本主義就是發生在城市,而城市空間的載體如何令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可能。不同

的矛盾衝突也是發生在土地和空間入面,David Harvey將整套馬克思理論空間化,有助我們去

思考空間和資本的問題。如果配合剛才有關藝術的討論,可推介《後現代的狀況》“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就是講資本主義的文化轉向。

另如我說到的Doreen Massey,是一個女性主義人文地理學家,有一本書我也在序言書室介紹

過,“For Space”,是討論各種關於空間的問題。但不只討論什麼是空間,也不是討論空間政

治,她覺得空間政治不是發生在空間的政治,而是要透過去重新理解空間的各種關係來帶出新

的政治向度,非常的形而上(metaphysical)。例如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空間問題,

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的空間問題,都有關空間的哲學性。

還有我們提到Henri 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是一本經

典著作。他對「日常性」的批判可以發掘整個資本主義一些很生活面向的宰制。繼續重新思考

對日常生活的反抗。

quasi-:記得有幾次去活化廳開會看到你拿著Henri Lefebvre的“Production of Space”。

劍:Andy Marrifield也很厲害,他的作品從記憶經驗和故事來突出整個資本主義的問題,非常

有力。他也講階級理論,但和傳統左翼講階級理論不同,不會動輒就「工人團結起來」。而是

深入破落的工業城中找尋工人的故事。讓人看見地方下的階級關係,總使人感動。

quasi-: Marrifield亦研究Guy Debord,他最新的一本書叫“Magical Marxism”。

劍:另外有一本叫“Metromarxism: A Marxist Tale of the City”也寫得很好,將整個馬克思

主義城市學十分生動地介紹出來,是很關鍵的作品。

quasi-:好了!謝謝劍青,終於完了。

Part 9 Reference

“Metromarxism: A Marxist Tale of the City”

作者: Andy Merrifiel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作者: Henri Lefebvre

“For Space”

作者: Doreen Massey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作者: Henri Lefebvre

Page 21: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Page 22: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Page 23: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Page 24: 跨時2012年10月號 怪異空間

地址: 上環皇后大道中222-226號,啟煌商業大廈, LG4/F, 2室 (樓梯上一層)Facebook: www.facebook.com/comingsocietyEmail: [email protected]: +852 39969665

Quasi-跨時是實現會社的附屬雜誌,內容包括政治、文化、藝術、左翼、基進理論。更多評論就在跨時網上版!http://quasi-quasi.com/

實現會社是一個二手書店/藝術空間的結合體。面對不斷製造壓迫及宿命的社會,只有具體和持續的交流,才能介入和對抗,最終扭轉現行的社會現實。本店售賣 二手人文書籍,另有寬闊的工作空間供不同個體,如藝術家、作家,社運人或任何有興趣討論交流的人士聚集及使用。透過各類活動,如討論會、讀書會、放映 會、小型表演等,希望孕育出豐富的對話,使不同領域/圈子得以互相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