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12
齋自治 齋報團 Shihtory || | NOV. 2012 Vol. 06 在我们的地方,说彼此的故事。 人物專訪/KoBe梁 文___01 實齋議題/家長家代制度__03 政見佈告/齋長小叮嚀_____05 /自治組織組內變動_06 小組服學/竹監小組__07 /台灣研究小組___08 齋民專欄/科學人雜誌編輯會議_09 活動回顧/厚德爭奪歌喉戰 ___ 10 附錄/主編私語 ___ 11

Upload: jim-wu

Post on 10-Mar-2016

2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實齋生活誌/Shihtory] 11月刊: 一起去旅行

TRANSCRIPT

Page 1: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實齋自治齋報團隊

實齋Shihtory||| 生活誌

NOV. 2012Vol.

06在我们的地方,说彼此的故事。

人物專訪/KoBe梁瀞文___01

實齋議題/家長家代制度__03

政見佈告/齋長小叮嚀_____05

/自治組織組內變動_06

小組服學/竹監小組__07

/台灣研究小組___08

齋民專欄/科學人雜誌編輯會議_09

活動回顧/厚德爭奪歌喉戰___10

附錄/主編私語___11

現在

和未來

我們一起去旅行。

Page 2: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01

人物專訪

若從實齋活動談起

 大部份大三院生對 Ko Be 的第一印象,應該來自於學院迎新的活動安排與主持。由於大一

加入校隊的緣故,這是 Ko Be 參與舉辦的第一個學院活動,Ko Be 開心地說:「密訓就是我跟

車干(材料 13 林煒軒)一起想的!」後來這個活動單元被沿用,還設計得更加豐富,成為學

院迎新一個重要元素。Ko Be 難掩興奮得意,她也表示,因為這次合作,發現自己很喜歡學院

的人們,之後才花了更多時間在學院的活動中,繼續享受與這群人並肩努力的感覺。

 而聊到以前的實齋平時活動與現在有何差別,Ko Be 說,以往,實齋活動是以號召人為軸心

去舉辦活動,但有了自治組織活動部後,卻有點「主辦」的性質,Ko Be 認為:「有的人有些

事情想做,但不知道怎麼做、要從哪裡做。」她期待,未來或許可由活動部扮演「協助」的角色,

幫助齋民們完成他們想舉辦的事務。至於實齋活動有什麼定調嗎? Ko Be 笑說:「只要大家開

開心心,不管是什麼活動都好!」

質疑到嘗試的大學過渡期

 14 級迎新一結束,升上大

二,Ko Be 發現自己對於專業

科目的東西越念越沒興趣,有

的學生可能會埋頭苦讀,但

Ko Be 開始思考,並且同步地

參與各項活動,想知道自己究

竟想做些什麼、對什麼有興趣。

大二和大三兩年,Ko Be 出現

在許多活動中:梅竹工作會、

 什麼?「梁瀞文」是哪位你不知道?那你總該知道「Ko Be」是誰吧!什麼?還是不曉得?

那你就非得繼續看下去不可!而知道「Ko Be」是何方神聖的,想必你也不會對此篇罷手了!

十月中旬方才結束的實齋爭奪戰、歌喉戰,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而在實齋齋報十一月

刊,小編特別請到學院自治組織活動部長──工科13梁瀞文,聊聊她的活動生涯,也聊聊她

的所得所感。

左圖:

2012暑假參加人本

梯隊照片。

右圖:

幫忙外語公演,在

禮堂後臺處理燈光

事宜的 Ko Be。

接觸嘗試 活出屬於自己的角色專訪工科13 梁瀞文

撰稿│安琪

Page 3: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演戲,執著但不固執的癮頭

  那 Ko Be 想 做 什 麼 呢? 她

說:「在演戲的時候,我會清

楚感覺到我的心都是熱的!」

原來,Ko Be 參加戲劇社〈繪

聲繪影〉的演出,一演上癮!

又加上在合勤、劇場幫忙,逐

日增加對戲劇的熱忱,也開始

選修許多劇場相關的課程,如

果有機會,還想申請去臺藝大

交換。Ko Be 大多負責處理燈

光、音效等幕後工作,在幕前

上臺表演的機會不多,但她每

一次都很珍惜機會,用盡的心

力去呈現,就算未來不一定會

成為表演者,就算是在幕後打

燈,或結合經驗,轉向公關與

活動企劃,她都可以為此感到

開心跟滿足。

02 

 對於脫離本身專業科目的

職志規劃,Ko Be 也不是沒

有和家人有過意見分歧,但

也努力讓家人瞭解與分享她

的想法,漸漸地爭取到諒解

與贊同。Ko Be 直言,這條路,

或許不甚好走,不過,她還

是想對學弟妹說:「如果有

機會,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因為你不知道你對什麼有興

趣,你多做,你才會有比較

清楚的答案給自己」——這

也是 Ko Be 所信仰且力行的。

 梁瀞文

Guest Info/

 綽號Ko Be,有時笑著一張臉,有時累著一張

臉,看似是個可以教會你很多東西跟分享許多想法

的學姊,但談起天來卻是個執意實踐的可愛少女。

經歷:

學院七家家長

女籃校隊

工科之夜總籌

合勤演藝廳小組

外語公演燈光協助

梅竹工作會執行部執秘

二○一二畢業舞會協助

學生會藝術季協助

基層文化服務社營隊參與

科學服務社

學院14級迎新活動股長

學院自治組織活動部長

學生會、畢業舞會、工科之夜、

合勤小組、劇場外務……等。

 Ko Be 說,現在很多同學在

準備考研究所,若沒有要考的,

常會被人以一種「不然你要做

什麼」的眼神詢問,但他們真

的想讀嗎?「目前的體制下,

很多人安於平穩的生活,可能

是當學生比較心安,也可能是

還有點害怕這個社會,只要沒

有太大的波折上下就好。有的

人,因為不知道做什麼;有的

人,因為家人期待,但很多人

不是出自自己自願讀研究所

的。」Ko Be 經過了兩年體驗,

覺得做喜歡的事、好玩的事、

有興趣的事是很重要的。

上圖:

於大禮堂處理燈具,

做打燈準備。

下圖:

合勤演藝廳

中處理燈具

的畫面。

Page 4: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自從一入住實齋,齋民們感受最深的除了寬敞的公共空間,便是和我

們居住空間最密不可分的厚德學院生活。學院體系開展了實齋居住的多元面貌,也讓生活增添更多想像跟討論空間。實齋生活

誌將帶領齋民一同發現並思考這些現行的 學院制度,期待結合更多的想法和行動,

  讓我們的實齋生活更精采可期。

03

實齋議題

  相比於舊制,新家長家

代制度最大的不同有二:家

代角色的出現和學生自治的

觀念。家長主要負責聯絡凝

聚家族感情,帶領家人參與

實齋活動;家代則主要擔任

帶領家族進行議題討論,引

導家人體驗學院學習活動

等。院辦因發現往年學院家

族似乎在議題討論上稍顯不

足,因此有此發想。此外,

新制度首次嘗試讓家長家代

「自行」決定如何實行 16 級

的學院活動(如:團採)以

及討論自身的權利義務規範

等。藉由將家代家長組合成

「家長聯盟」和「家代聯盟」

進行培訓和討論,以達到學

生自治初步的理想。

撰稿│旭崧

家有一長,如有一寶 !學院甘苦談系列報導--新家長家代制度

對每位加入厚德實齋大家庭的夥伴而言,家族制度想必

是不能忘懷的生活記憶之一。一群來自四方的陌生人,

經由共同學習、交流、了解進而凝聚成緊緊聯繫的生命共同

體,如此制度也讓居住在實齋的齋民向心力遠勝一般齋舍。

而其中帶領家族的靈魂人物──家長、家代最是功不可沒。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現在的家長、家代制度跟以前幾屆完全

不同,「家代」的出現更是首創的做法。究竟學院為何對行

之有年的制度做出大幅的調整,又讓新家長家代制度呈現怎

樣的樣貌跟遭遇那些挑戰,本刊學院甘苦談帶你一窺家族領

航員的秘辛故事!

舊制 VS 新規從被動放任到自治管理

  自 2008 年學院創建以來,家長便一直扮演重要的推手,

小自家聚慶生,大至浪遊遠征,參與學院議題等等都是由家

長全權包辦。清華學院辦公室(簡稱院辦)長時間以來都採

取主動給予家長任務,再交由各家長自由運作的方式運行家

族制度。直到 16 級來臨前夕,院辦決定嘗試將學生自治和

家族經營的概念相結合,於是調整討論出「新家長家代制度」,

自 100 學年度下學期培訓,於 101 年上學期 16 級加入厚德

實齋時正式實行。

現任新家長家代聯盟盟主

14家家長景傑。

Page 5: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理想 VS 現實家長家代聯盟現況

  然而,當預想中的制度

套到用實際情況時,落差和

變化迎面而來。原本分成兩

個聯盟的家長和家代,在帶

領 16 級新生時,雙方發現

資訊和想法都有相當落差,

於是在學期初,家長家代決

定合二為一,統稱「家長家

代聯盟」,逐漸形成目前架

構(詳情請見附圖)。隨著

聯盟的改組和現實狀況的急

迫性,當前的聯盟也正面臨

許多問題。

  目前擔任家長家代聯盟

盟主,厚德 14 家家長景傑

坦言,跟上學期家長聯盟比

較起來,這學期負擔繁重很

多。家長聯盟主要著力於活

04 

動帶領的訓練,然而家長家

代聯盟卻需要在短時間內做

出許多決定並即刻實行,對

家長家代無疑是一大負擔。

院辦或許是以學生利益為出

發,但放在32人的團體實驗,

難免因人多口雜而有溝通落

差的問題。

  居中扮演院辦和聯盟間

溝通人的景傑,原本是想單

純擔任家長一職,再被推舉

為盟主後,他表示雖然事務

增加不少,但身處其位更使

他看見院辦和家長家代盟之

間的關係。作為學院運作中

的自治組織,聯盟提供了更

全面的消息溝通和發展能

力;而院辦導師雖然扮演與

學生合作的角色,但在某種

程度上也左右了學院的走

向,兩者各有彼此的難處,

如何溝通有賴更多努力。

大夢 VS 藍圖聯盟未來走向與期待

  現為大三的景傑,在大

一時也曾想過退出學院,因

此深刻體認到家族對學院發

展的重要性。他對使各家長

家代在九、十月間遭遇行政

程序之苦感到歉意,也期待

未來聯盟能持續運作,為學

院打開更多面向,進而邁向

完全的學生自治。隨著新制

度的上路,家族的帶領被賦

予更多的責任,讓現任的家

長家代有更多學習和省思的

機會。家長家代聯盟的下一

步或許未見明朗,但必定需

要各位實齋人、厚德人的共

同努力,讓我們的「家」更

茂盛、茁壯。

Page 6: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政令佈告齋長小叮嚀自治組織組內變動

撰稿│棨惟、小莫、泳霖

齋長小叮嚀

請大家不要亂丟垃圾,特別是不要再丟到 125 旁邊的空地 ( 晒衣場 ) 了,

垃圾請自己拿到外面的子母車丟!

實齋自治組織:

它目前運作的事務,是由齋長和執行秘書、舍務部、活動部、新聞

部齋報組、史官組等人共同負責的。這學期,舍務部原本的兩組 ( 議

題處理小組和空間維護小組 ) 合併在一起了,工作方向也改為「組織

齋民使宿舍公共事務順利(硬體空間 & 議題)」。

學期初的時候有辦一個「實齋大冒險」的活動,謝謝第一名的十家、

第二名的八家,以及全寢皆到的 117 寢和來了兩次的李維瀚,還有熱

心愛護實齋的其他參與同學們。以後我們會經常辦這樣的大冒險活動,

邀請大家共同去清潔我們的公共區域,一起作,比較好玩!

本學期呢,作了一些調整,分別是:1. 實齋公共領域,除了負責巡

察齋 K 環境的工讀生之外,其他的工讀生都取消改以大冒險的方式邀

請全部齋民一起整理公共領域。而本來拿來支付公共領域工讀生薪資

的錢,是用住宿組付薪給齋長和副齋長的薪水的,但這學期計畫將每

月劃分 3 千元左右給自治組織使用,剩餘將用於實齋。

新齋長選舉將在十一月中旬左右開始喔!有志來選齋長的同學們,

趕快找好自己的競選團隊,準備大展身手吧!

實齋齋長

人社14級 莊棨惟

同時身兼實齋自治小組的

組長,是大家最溫暖的好

厝邊。

目前住在實齋124,提供

貼心小護士擦藥服務,也

歡迎大家可以到124聊聊

對自治組織或是實齋的一

些想法。

(左圖)舍務部製作的留言板,

歡迎大家多多利用!

(右圖)10/26齋民大會當天參與

人數相當多,甚至連準備的食

物都被拿光。

05

Page 7: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06 

為什麼舍務組要改組?

這學期舍務部合併了議題小組與空間小組,但其實我們的工作內容並沒有

改變。

過去分為兩組,空間專職於環境整潔、秩序的維護,而議題則關注於宿舍公

共議題,上個學期我們選擇曾吵得沸沸揚揚的煮食爭議進行處理。一個學期下

來,我不敢說議題小組對煮食爭議做出了很大的幫助,但我非常肯定,當中每

個成員都盡心盡力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屆自治組織,充滿熱情與無限的可能性,我非常希望能將事情做好,與

此同時壓力也變得非常大。接近期末時,總結了我們所有收集的資料,問卷、

訪談、與各處室的協商等等,我們也辦了個公聽會。我一直記得,公聽會上的

一句話:我們做得太多了。

公聽會後,緊接而來的就是期末爆炸與暑假,暑假期間我又把整件事回想了

一次,沒錯,我們的確做得太多了。選擇議題與解決議題都不是我們的責任,

而是齋民的,過程中齋民應該是主角才對,但我們卻反客為主、鳩佔鵲巢了。

所以,回歸一個舍務真正該做的,這學期我將原先的小組合併,不再預設欲

處理的議題目標,將工作重心放在公共設備維護及環境美化佈置上。

對於宿舍爭議,我們會在爭議提出後,指派2 ~ 3名成員,協助齋民組織功能

性的臨時議題小組,由參與的齋民作為主體,我們僅提供助於討論與實行過程

順利進行必要幫助。

生活 +感言

生活+小組在我一開始接任時,其實我心裡是有點不確定的,編寫劇本、

影片拍攝、後製等比較不是我所擅長,但是覺得如果拍點簡單小品也還不

錯。

其中生活+有幾位很棒而且很專業的組員是齋幹部的朋友幫我推薦的,他

們在影片拍攝時真的貢獻非常多,做出來的影片也精緻很棒。生活+的組員不

多,在拍戲時需要找不少人手幫忙,拍攝時間也花費臨時演出的朋友們滿多

的時間,真的很感謝當初臨時幫忙的朋友們!

到了後來我慢慢覺得有的組員可能因為個人因素,而沒有辦法在這個小組

很主動積極地幫忙,我不希望強迫大家讓大家太累,特別不想讓整個工作落

在不需留宿計畫的學弟們,而在影片這方面我不是很擅長,也無法很有熱情

地想做很多東西,所以整體做起來有點迷罔而疲勞。

新學期開始每個組員有自己的目標想追尋,而我也想嘗試其他東西,最後

我決定解散生活+。感謝齋長、齋幹部們和每位幫忙過我的朋友,在這期間給

予我許多協助幫忙,謝謝!

舍務部長-

人社14級 莫梣惠

生活+組長-

材料14級 陳泳霖

Page 8: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07

小組服學

竹塹城的革命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訪調小組

紅色氣球四散在整排日式的老房子上,

紅磚頭堆砌的牆壁有古老的味道,這樣的

一幅景象,充滿被歷史洗刷過後的美麗和

溫度。

新竹監獄和日式建築群,是全台最完整

的日式建築聚落,具有高度人文觀光價值,

卻即將隨著都市更新,被新的商業大樓和

住宅大樓汰舊換新。

一開始關注到這件事的是人社 13 的莊

重遠、物理 14 的黃喆亮、和社會所的蘇子

翔,他們意識到這是一個需要長久捍衛的

議題,需要許多人組織起來。於是他們找

上厚德書院,人社 14 的潘醇,一同在學

院組織起一個小組,第一個任務是在 10/17

舉辦一場記者會。

「穿紅衣、護老屋、破迷思」 這場由基進筆記、竹監訪調小組和新

竹市老屋發展處主辦,且大多是由清大學

生出人出力、構思整個流程的記者會引來

不小的響應。保存具歷史意義的老屋和打

造一座優質的城市,一點都不衝突,但公

家機構總是認為拆除老舊房屋能夠帶來繁

榮。

活動中的「紅」象徵這些迷思,宛如烽

火燃燒蔓延整座日式建築老屋,也燒毀了

歷史人文留給我們的遺產。

真能迷思破除嗎?

新竹市政府回應:「老屋拆除計畫目前不會

繼續進行,將交由專家學者評估調查。」然而

都更啟動後就無法擋住,唯一能做的只有在真

的開始進行之前阻止。至於參與評估的專家學

者,小組成員不清楚他們是否會以多元的角度

參考,因此希望能開放民眾參與,而不是閉門

調查。

在地居民與外地大學生 莊重遠說,記者會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

年輕的夫婦推著嬰兒車來參加記者會,當地居

民願意帶著整個家庭來支持,讓從外地來的大

學生更篤定自己捍衛的立場。他認為,每個大

學生都應該對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一份責任,我

們在新竹這個空間生活,要能關懷這個環境,

才能培養走進社會的視野。

 學生穿著紅衣,手拿紅色氣球,

在老屋前為它祈福。

撰稿│映彤

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訪調小組台灣研究小組

Page 9: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迎向未來的朝日之詩台灣研究小組

我們是台灣下一個時代的領航人,國家

大事、社會新聞、國際局面…如洪水猛獸

般向我們席捲而來,而我們大多數人,卻

其實根本還沒啟航,還沒準備好用自己的

雙手為這個社會掌舵。

台灣研究小組的重心放在國家政策的

探討,內容變化從糧食到農業、台獨統

獨……等等的國家現況,小組名的靈感來

自人社院一堂名為「台灣啟航」的課,每

堂課從不同面向切入台灣現況。

這個小組是由經濟13的劉大溶、人社14

的陳揚升和15級的林育臣負責,前身是一

個比較不注重討論和辯論的讀書會,但後

來發現主持的三個負責人立場實在太一致

了,這樣討論起來沒意思,才決定把重心

放在「討論」上,鼓勵小組成員多多表達

立場和想法。

在聚會討論之前,每個成員都會讀一

篇不太厚的文章,內容通常是針對台灣現

狀某個領域的問題,學者提出來的特定觀

點。在正式聚會時,大家會先分享看過之

後的心得、一起彙整重點,最後是最重要

的討論時間。

08 

參加的組員來自不同系級,雖然一開始

不一定會提出很多意見,尤其是16級新生

大多還未有特定立場,但負責人會鼓勵他

們嘗試表達。在聆聽眾人不同想法的過程

中,訓練如何「清楚陳述自身想法」,並

和不同立場的人交換意見,漸漸確立自己

對各種議題的立場。

陳揚升觀察到,院生大概分成極端的

兩種,一種是常常關切這類議題的人,往

往能有很多意見,另外一種則是平常沒特

別關注的人。因此台研小組會選擇先從教

育、經濟等較接近大眾生活的議題著手,

這些都是可以用生活經驗、電視上常看到

的例子一起討論的。

台灣研究小組就是一個像一艘練習船,

讓我們從身邊的大小事開始著眼,學習觀

察社會的脈動,並看清楚自己的立場;擁

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才能不畏懼未來。

 台研小組的成員們在實齋125討論文本的。

Page 10: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讀者投書會議的藝術科學人雜誌編輯會議

撰稿│陳惠均

因為一些因緣際會,也可以說在極度必然與極度偶然之下,

我搭上了國光客運,從新竹某間大學前往台北的遠流出版社。

六樓,是科學人雜誌的會議室。

在那裡,我和其他同學,只是去旁聽。

只是旁聽,就足夠震撼。

內容並不重要。

話題並不重要。

甚至,12月號的科學人雜誌到底即將要出什麼,我根本不記得。

因為內容太過科學、話題太過高深、雜誌內容,在我眼中也太過發想。

而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他們「如何」開會。

會議的大致流程主要是由總編輯為中心,由其他人向他匯報和討論。

雖是這麼說,但這過程其實並沒有很嚴謹。

雖然不嚴謹,但是極具效率。

上圖:參加十二月刊科學人雜誌編輯

會議的總編輯李家維、經濟16陳惠均

及其同學。

最基礎的,素質。

任 何 偉 大 的 創 造 , 都 必 須 從 基 礎 開

始:數學是1+1=2的證明最難、哲學是

最基本的「存在」最艱深、文學是樸

實中才能現出震撼、藝術是平淡中可

以得到感動。

(以上四點如果錯了不要打我槍。)

越基礎的東西,越是重要。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每一個人都有其背景知識。

二 每一發想或討論的主題都有主要的報告人。

三 總編輯和一些資歷較深的人擁有很強的聯想能力,

  因為每個人都擁有別於其他人的特殊知識,可以在

  報告涵蓋的範圍內額外補充或對此發表意見。

四 相互了解彼此能力,知道工作要指派給誰、要找誰

  給意見。

在聽完這兩個小時的會議之後,深

深地覺得,這應該,就是「會議的藝

術」吧。

這已經不是從會議體制能夠達到

的境界了(事實上會議體制說真的蠻

散的),而是與會的每個人的素質有

關。

每個人都對主題內容或多或少有

所了解,

在會議的過程中分享出來,

和其他人一起激發出更多的創意

09

Page 11: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誰是實齋好歌喉?  除了家族間的競爭,實齋金嗓們也在今晚獻

出精彩的歌唱技巧!本次歌唱大賽共有 22 組報

名,上半場結束後,由於歌唱慾望被挑起,中場

休息時許多人都立刻報名參加。    本次比賽評審共有三位:楊博容(愛麗絲)、

陳 ya 及活動部評審,每個評審都有其重視的部

分。愛麗絲更為了此次比賽戴上假髮,穿上及膝

長襪,更於比賽結束後高唱Rihanna 的《S&M》,

引起現場驚呼連連。而比賽中可愛的雙人組合

──院辦助理小i與他的夥伴陳柏諺,合唱

Waterman 的《我愛愛麗絲》,曲風幽默有趣,也

呼應了評審之一的愛麗絲。  而比賽的三項大獎--最佳歌喉獎由演唱莫

文蔚《愛》,歌聲清亮,台風穩健的蘇麗心拿下;

最佳潛力獎是由當天感冒,但演唱《你要的愛》

仍驚豔全場的李學涵獲得;最佳人氣獎是由自彈

自唱黃玠《香格里拉》的曾冠瑜獲得,演唱節奏

怡然自得,使觀眾隨旋律自然搖擺。

10

活動回顧同心協力,各展所長厚德爭奪戰&歌喉戰

家族間的廝殺

  十月十九日晚上七點,仁齋講堂不斷地湧入

人潮,一群群以家為單位的厚德院生來到了殊死

戰的場地!今天,要和其他家族決一死戰!

  由自治組織活動部舉辦的厚德爭奪戰,仿造

節目《百萬小學堂》的形式進行以家為單位的搶

答。題目內容多元有趣--從 LOL 玩家最關注的

Season2 世界冠軍賽中受矚目的台北暗殺星(TPA)

的娛樂題,學院迎新歷屆總籌的學院題,到計算

BMI 值的學術題,包山包海的題目使家中不同專

長的家人各展所長,盡力為自己的家族奪下一分!

  最後的大考驗更是要測試家人間同心協力的

默契,三十支筷子、三十條橡皮筋,各家要做出

最「高」且不會倒的筷子高塔,獲勝的隊伍將獲

的五分的獎勵!在一陣害怕筷子塔倒塌的驚呼聲

中,1 家和 6 家並列了本次冠軍!而最終,由當

天參與人數眾多的 1 家以 14 分的成績打敗 6 家,

拿下了總冠軍。但由於當天只有八個家族參與到

場,只為厚德家族數的一半,因此「實齋最強家族」

的頭銜似乎不能就此定論!

撰稿│陳 ya

Page 12: 2012實齋齋報11月刊

11

附錄撰稿│旭崧

講堂視界&特別關注 主編私語

講堂視界

臨時齋民大會

實齋自治組織

2012-11-15 ( 二 )19:00~21:00

愛所有的「異性」: 楊佳嫻談性別

清交彩虹季

2012-11-20 ( 二 ) 19:00~21:00

第二次團採分享會

家長家代聯盟

2012-11-25 ( 日 ) 20:00~22:00

特別關注實齋齋長懸舉

隨著年底將近,目前的實齋自治團隊也即

將下台一鞠躬囉!本年度的齋長選舉系列

活動即將於11月中旬起跑,預計12月

舉行101學年實齋齋長選舉。實齋齋長

有別於其他齋舍,擁有獨立的自治團隊和

團隊章程,歡迎有意參與實齋自治的齋

民,密切注意接下來一系列的活動,齋報

也會推出相關報導,敬請期待!

  「我想編一份刊物!」大一的我在迎

新的夢想藍圖上用力書寫。

  將近一年之前,和幾位瘋瘋癲癲的夥

伴投入齋長選舉,種下再次發行齋媒體的

狂想,第一份試行齋報其實是48小時趕

出來的競選宣傳品,實齋齋報就這樣重新

誕生了。採訪、寫稿、排版、出刊,其中

疲累和歡樂都寫在每刊紙頁的字裡行間,

也期待每位讀者都看見更多屬於自己和實

齋的精采。

  時光,總能印下最好的畫面。無限大

的可能性,這才是實齋最迷人的故事。

我依然如此深信著。

編者群發行人│實齋自治團隊主編│旭崧採訪撰文│映彤 陳ya 翊軒 安琪 旭崧攝影│映彤 陳ya 翊軒 安琪 旭崧 文字編輯│陳ya 美術編輯│映彤 陳ya 翊軒 安琪 旭崧封面設計│映彤2012.11.07 印行版權屬實齋自治團隊所有

*部分圖片取自各小組服學、自治組織及受訪人。

*文章內容如有不妥、刊誤等情事,煩請不吝告知

齋報組成員。

*彩色電子版齋報同步發行,請上:http://issuu.

com/dreamstep 參閱。

旭崧

主編私語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