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 星期一 责编:张黎 电话:(010)67112251 传真:(010...

1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13790(广告部) 67113791(发行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 元 月价:32.50 元 零售:每份 1.50 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综合新闻 04 2018.06.25 星期一 责编:张黎 电话: (010)67112251 传真: (010)67113772 E-mail:[email protected] 道路两旁工厂林立、机械废品随处可见、刺鼻气 味久久不散。这一幕,是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看到的场景。 2016年,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中发现,在宁夏 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2013年批复的《灵武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总 体 规 划》 )中, 侵占了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1293亩。 随后,自治区在整改方案中提出,要调整总体规 划,将侵占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1293亩调出规划范围。同时对确认占用保护区 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在2018年年底全部完成 所有整改工作。 然而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对宁夏开展“回头看” 时,在下沉督察中却发现,这片被侵占的土地非但没 有得到生态修复,园区内反仍不断引进新建项目,保 护区范围内的数十家化工、拆解企业依然正常生产。 保护区内多家企业仍在生产 “ 我 们 公 司 是 2011 年 在 这 儿 建 设 的 ,从 来 没 听 说过这里是自然保护区。”宁夏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 济示范区宝利达化工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在面 对督察组现场抽查时疑惑地说。督察组到达时企业 正在生产,厂区内部有明显的刺鼻气味。 据了解,宝利达化工主要通过回收废机油来生 产液化气和轻烃。在一份《灵武再生资源园区企业 于白芨滩自然保护区 (环 保 部 备 案 底 图) 边界关系 图》中可以看到,企业所处位置全部位于白芨滩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而在保护区的更深处,一家名为杰瑞邦达环保 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引起了督察组的注意。“这家企 业我们一周前已经来暗查过了。在暗查中发现这家 企业非常警惕,厂内还堆放有大量油泥。”督察组工 作人员表示,为了 不 打 草 惊 蛇 ,督 察 组 在 拍 照 取 证 后便离去。 “今天在现场看到的情况和一周前我们来暗查 时有明显变化,说明企业并未停止生产。”然而企业 一名工作人员在问询中百般抵赖,一口咬定企业今 年并未生产,当督察组拿出暗查照片并查出生产记录 时,这名工作人员才承认企业一直在24小时生产。 现场发现,企业厂区全部位于保护区内,共侵占 保护区面积21亩,厂内建有数个污泥池,池里堆满 了黑色污泥,不时散发出阵阵恶臭。而企业所谓的 治理措施,仅仅是在污泥池上搭个棚子。 “按照规范,这种污泥是需要密封处置的,不然 人受不了。”在督察中企业相关负责人承认。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治污设施不齐全、运行不规 范的企业,竟然有着完备的审批手续。企业出示的 环评手续显示,企业2014年建成,由灵武市环保局 批复。此外,在一份林业部门为其出具的《使用林地 审核同意书》中,赫然写着“同意占用灵武白芨滩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国有林地”。 而在经营旧家电拆解的亿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开发有限公司内,督察组则发现大量属危险废物的 废渣随意堆放在厂区一角,无任何防护措施;厂区油 污遍地,环境脏乱。 “这家企业我之前来过,但都是在中控室里看看 监控,没有像督察组这样看得这么细致。”灵武市有 关负责人随同督察组在厂内检查时坦言。“好多之前 没有发现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随后督察组又抽查了数家汽车、金属拆解场,无 一不是场内环境脏乱差,废机油随意落地甚至掩埋, 有的甚至还在厂里擅自建了一处铁精粉提选设备, 产生的废渣和污泥随意排放至一处污泥池中,没有 任何防护措施。 整改不力反而变本加厉 事实上,从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后,灵武再 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的问题即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对《总体规划》进 行调整。然而自治区发改委在这一年半时间内所做 的工作仅仅是致函灵武市政府、灵武市发改局,要求 加快修编规划,并未采取实际行动,也未就实施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上报自治区政府,致使规划调整、对占 用区域实施生态恢复等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任务未有 实质性推进。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推动 规划调整工作受阻后,为了推卸责 任 ,自 治 区 发 改 委 在 2018 年 4 月 发 文撤销了《总体规划》,彻底当起了 “甩手掌柜”。 与此同时,灵武市政府也在这 一问题上左右摇摆。据了解,灵武 市政府将问题解决寄希望于重新勘 界,但始终未对勘界工作进行评估, 同时对整改方案要求的“对确认占 用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也没有 实质性措施。不仅如此,在督察反 馈问题整改未落实到位的情况下, 灵武市政府还擅自于2017年12月 底对此问题进行了销号处理,在中央督察发现问题 的整改工作上弄虚作假。 而对于园区管委会来说,园区内企业管理混乱、 “散乱污”企业丛生现象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据了 解,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后,园区内一些手续 不全、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的企业非但没有被叫停, 反而规模仍不断扩大,一些无审批手续、无治污设 施、工艺落后的违法项目也在此纷纷上马。据统计, 2017年~2018年仍有6个新项目被引进园区,截至目 前,园区内“散乱污”企业已达到 25 家。 如此多的违法违规行为,当地环保部门是如何 履行监管职责的?灵武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园区内大多数的小微企业,环保部门每年仅会 到现场检查一到两次。调查了解到,当地环保部门 对一些未批先建项目仅责令其停产,并未对其进行 查处。园区内50多家企业,2017年当地环保部门仅 查处了3起违法行为,环境监管严重缺失。 针对园区侵占白芨滩保护区所涉及的不作为、 乱作为等情况,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 根据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 保督察反馈意见,河南省督察整 改方案明确:要加强矿山生态修 复和扬尘综合治理。根据在“回 头看”的同时统筹开展专项督察 的安排,近日,中央第一环保督察 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对新乡、 三门峡两市矿山修复、治理情况 开展检查,发现问题依然如故,生 态破坏严重,扬尘污染突出。 矿山无序开采治理严重滞后 2016 年 11 月 ,中 央 第 五 环 境 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反馈督察 意见时指出,新乡市北部山区、 三门峡市黄河南岸矿产开采处 于无序状态,矿山恢复治理工作 严重滞后。 为此,河南省在 2016 年 12 月 制 定 了 整 改 方 案 ,要 求 在 2017 年 年底前,新乡市加强矿山开采加 工扬尘综合治理,实现超低排放, 按计划完成环境恢复治理;三门 峡市要完成境内黄河南岸所有铝 土矿开采企业的整治。 经查阅资料,2017 年 8 月,河 南省上报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情况 的报告》,认为两市已经完成阶段 性 整 改 任 务 。 2018 年 2 月 ,河 南 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 改落实情况,认为两市整改任务 已基本达到整改目标要求。 现场检查问题如故 现场检查发现,新乡市三原 线北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仅 完 成 一 期 工 程 50%的 任 务 ,其 余 三期工程仍在规划阶段,废弃矿 山生态修复进展缓慢。 经进一步调阅资料,第一轮督 察反馈至今,新乡市仅在2017年2 月印发《新乡市石灰岩资源整合整 顿工作方案》,关停采矿证到期的 企业,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 用总体规划仍未制定,矿产资源 乱采盗采问题依旧十分突出。 督察组进一步调查发现,孟 电集团水泥公司和朝阳建材公司 等企业仍然粗放开采,“边开采 边治理”的要求形同虚设。目前, 孟电集团水泥公司虽然完成了矿 山企业整合,但整合流于形式,矿 区开采范围在整合后不减反增, 每日数万辆重载矿石车来回穿 梭,产生的道路扬尘已成为新乡 市 PM10 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督察发现,三门峡市整改任 务推进同样缓慢。三门峡市境内 黄河南岸的锦滨矿业公司、锦江 奥陶矿业鱼里铝矿、锦江矿业崖 底铝矿等矿区无序开采现象依然 如故,废渣依旧乱堆乱放,穿行 车辆带起漫天灰尘,特别是第 一轮督察重点指出的黄河湿地 生态破坏问题整治修复不到位, 覆土松散,树苗成活率低。 两市把关不严敷衍整改 从现场检查情况看,新乡、三 门峡两市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 作敷衍应对、纸上整改,以制定方 案代替实质工作。 两市及相关区县党委政府重 视不够,对列入整改方案的重点 工作检查督办不到位,在上报和 对外公开整改落实情况时,审核 把关不严,敷衍应对,流于表面。 两市国土部门对矿山生态整 治研究不多,仅注重方案制订,不注 重工作落实,除关停矿权到期企 业外,基本没有开展工作,致使矿 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依然如故。 两市交通道路监管部门对道路扬 尘污染管控不到位,导致因矿山 开采带来的道路扬尘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周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 针对上述问题,督察组还将 进一步调查取证,对可能存在不 作为、慢作为甚至失职失责情况 的,将依法依规处理。 2018 年 6 月 1 日,中央第四 环 保 督 察 组 进 驻 江 西 省 ,对 2016 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 开展“回头看”,并对鄱阳湖生态 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专项督察。 九江市都昌县毗邻鄱阳湖, 域内拥有鄱阳湖1/3的水域,素 有“鄱阳湖上的明珠”美誉。但督 察组抽查发现,都昌县对第一轮 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 不力,全县在垃圾处理厂问题整改、 石材开采加工行业整顿、畜禽养 殖污染防治等方面“敷衍整改” “假装整改”。都昌县委县政府在 督察整改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 推进治理不力,全县近两年生态 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处于停滞甚至 倒退状态,环境问题突出。 生活垃圾非法倾倒填埋, 2.7 万吨垃圾去向不明 2016 年 8 月 ,第 一 轮 中 央 环 保督察期间,群众信访举报都昌 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非法填埋 分选后的剩余垃圾,厂区臭气扰 民。都昌县政府反馈称:已对这 一企业下达了责令改正决定书, 要求停止使用非法填埋场,限期 恢复原状,并立案查处。但“回头 看”督察发现,都昌县政府及有关 部门责任落实不力。 一是非法倾倒填埋不仅未清 理 ,而 且 填 埋 更 多 。 2016 年 8 月 以来,都昌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厂无视整改要求,继续将分选后 的 约 3600 吨 剩 余 生 活 垃 圾 ,非 法 填埋在都昌县龙家湾。2018年5 月,都昌县环保局检查还发现,企 业将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在厂区 5 处 低 洼 处 ,累 计 填 埋 约 5000 吨 , 还在余家湾填埋200余吨。2018 年6月督察组调查发现,这家企 业还在紧邻鄱阳湖的射山、矶山 等地大量倾倒填埋垃圾,渗滤液 直排鄱阳湖。6月19日,都昌县政 府紧急调集大型机械挖掘清理。 二是长期违法生产,污染环 境。这家垃圾综合处理厂环评批 复 工 艺 为“垃 圾 分 选 +厌 氧 发 酵 堆肥”,但长期无法正常运行,实 际成为生活垃圾的非法临时中转 站,生活垃圾长期在场地内露天 堆存,至今未落实环评要求的“车 间密闭+负压+生物除臭”等废气 治理设施,现场恶臭熏人;大量垃 圾渗滤液四处流淌下渗,采样监 测,渗滤液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 分 别 高 达 2890mg/L、372mg/L, 污染严重。企业称与生活污水处 理厂签订渗滤液处置协议,协定 日处理量20吨。但调查发现,渗 滤液从未进入污水处理厂,双方 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三是大量生活垃圾去向不 明,环境隐患突出。都昌县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缓 慢,至今相关工作仍停留在纸面 上,导致全县生活垃圾只能运往 九江、上饶、南昌和景德镇等地处 置 。 2017 年 1 月 至 今 ,全 县 生 活 垃圾产生量约5.5万吨,但运往上 述4地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置的垃 圾(包括非法填埋清运 量)仅 约 2.85万吨,约2.7万吨生活垃圾不 知去向。 水库变成渣场,石材 开采加工行业整改停滞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 意见指出,九江市石材加工行业 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九江 市 整 改 方 案 提 出 ,将 在 2017 年 年 底全面整治全市石材开采和加工 产业,并细化了具体整改措施。 但督察发现,都昌县委县政 府对整改方案要求落实不力,整 改工作几乎处于全面停滞状态。 全县石材矿山未落实水土保持和 生态恢复制度、未开展一例废弃 矿山修复,未从源头管控石材开 采加工行业扬尘污染,也未开展 石材加工行业整治调整升级。 现场检查发现,都昌县石材 开采和加工企业共计84家,绝大 部分集中在苏山乡,目前已紧急 停产应对督察。所有石材开采点 均未按要求设置视频或在线监控 设施,无任何矿山扬尘治理设施, 无废弃石料堆场,未开展矿山生 态修复,厂区一片狼藉,山体满目 疮痍,部分开采点废弃石料淤塞 水库,使之成为“牛奶湖”。同时 大量石材加工小作坊绝大部分无 粉尘和废水治理设施,正常生产 时,粉尘漫天,污水横流。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虚假 整改,关停搬迁流于形式 九江市整改方案要求,全面 推进畜禽养殖“三区”划定,2017 年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养殖场搬迁 关闭,加快非禁养区养殖场配套 治污设施建设。但在“三区”划定 后,都昌县未配套出台禁养区搬 迁关闭的相关方案和政策。 同时,都昌县在畜禽养殖污 染防治工作中“虚假整改”,试图 瞒 骗 督 察 组 。 2016 年 ,都 昌 县 在 督察整改方案中上报,禁养区只 有3家养殖场,但实际有12家养 殖场。今年6月,都昌县再次谎 称 ,禁 养 区 养 殖 场 均 已 在 2017 年 底前搬迁关闭完毕。但督察发 现,禁养区内仍有3家规模化养 殖场在正常生产。 督察组随机抽查的苏山乡 马安养殖场,就坐落于禁养区 内,距离鄱阳湖不足百米,其 沼液储存池排放的沼液直接 进入周边水体,对鄱阳湖水质 造成极大隐患。采样监测数据显 示,沼液池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和 总 磷 浓 度 分 别 高 达 252mg/L、 116mg/L和15.8mg/L。 除了以上问题,都昌县在水 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业企业环境 监管、城区扬尘管控、城区污水管 网建设等方面均少有作为,全县 环境问题突出,形势十分严峻。 本报记者邢飞龙 九江都昌县整改只做表面文章 治理不力“明珠”失色 都昌县东升水库被当成采石场的渣场 都昌县东升水库被当成采石场的渣场成了 成了 牛奶湖 牛奶湖”。 ”。 本报记者邢飞龙 6月22日, 经银川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 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 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不力涉及人员 追责问责,其中,对现任灵武市委 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朱立峰给 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对现任灵武市委副书记、灵武市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党工委 书记、管委会主任邬鹏给予党内 警告处分;对现任灵武市政府副 市长马波、杨国龙和灵武市再生 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副主 任杨振中分别给予记过处分。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 灵武市督察时发现,灵武市再生 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内21家企 业存在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的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将 此问题进行反馈。但至2018年6 月1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回 头看”时,发现上述问题整改进展 缓慢,推进速度及效果不明显。 同时,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示范区管理混乱,园区内宁夏邦 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存在违规违法生产的突出环境问 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 泰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尽快启 动严肃追责问责程序。银川市委 常委会研究决定对整改不力相关 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朱立峰,现任灵武市委常委、 政府常务副市长,作为分管国土 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和中央环保督 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包抓领 导,未按法定职责尽职履责,包抓 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站位不 高 ,意 识 不 强 ,推 进 整改措施不 力,成效不明显,履职不到位,对整 改工作滞后负有主管领导责任。 同时,朱立峰还存在其他违纪问 题。根据相关规定,决定给予朱立 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邬鹏,现任灵武市委副书记、 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作为灵 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主 要领导,对示范区部分企业违法 违规生产和园区内部分企业侵占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改工 作领导不力,应负重要领导责任, 决定给予邬鹏党内警告处分。 马波,现任灵武市政府副市 长,2017年10月以前作为突出环 境问题整改工作包抓领导和分管 灵武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 未按法定职责尽职履责,对上述 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监管不 力,履职不到位,导致整改工作滞 后,对此负有主管领导责任,决定 给予马波记过处分。 杨国龙,现任灵武市政府副 市长,2017 年 10 月以后作为突出 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包抓领导和分 管灵武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 长,未按法定职责尽职履责,对上 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及灵武 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内部 分企业环境监管履责不力,履职 不到位,导致整改工作滞后,园区 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生产活动时 有发生,对此负有主管领导责任,决 定给予杨国龙记过处分。 杨振中,作为灵武市再生资 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副主 任,对示范区部分企业违规违法 生产和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 保 护 区 土 地 问 题 ,站位不高,意 识不强,整改措施和监管手段不 力,履职不到位,导致上述问题长 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对此应负直 接责任,决定给予杨振中记过 处分。 与此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 限,6 月 21 日,灵武市纪委监委对3 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分别给 予灵武市环保局局长杨吉东、灵武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赵怀春、灵 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 规划建设部部长岳磊党内警告 处分。 新乡、三门峡纸上整改敷衍应对 矿山开采依旧治理缓慢 宁夏银川启动问责程序 多名党政相关责任人被处分 —相关链接眼前的场景让人很难想到这里原本是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杰瑞邦达公司内本应密闭处置的黑色污泥正不断 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 ◆本报记者陈妍凌 中央督察“回头看”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孙浩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Dec-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8.06.25 星期一 责编:张黎 电话:(010)67112251 传真:(010 ...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8-06/25/04B/2018062504B...2004/06/25  ·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13790(广告部) 67113791(发行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元 月价:32.50元 零售:每份1.50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综合新闻042018.06.25 星期一 责编:张黎 电话: (010)67112251 传真: (010)67113772 E-mail:[email protected]

道路两旁工厂林立、机械废品随处可见、刺鼻气味久久不散。这一幕,是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看到的场景。

2016 年,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中发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13年批复的《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中,侵占了白芨滩国家级自 然 保 护 区 实 验 区 1293 亩 。随 后 ,自 治 区 在 整 改 方 案 中 提 出 ,要 调 整 总 体 规划 ,将 侵 占 的 白 芨 滩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实 验 区1293 亩 调 出 规 划 范 围 。 同 时 对 确 认 占 用 保 护 区的 区 域 进 行 生 态 恢 复 ,在 2018 年 年 底 全 部 完 成所有整改工作。

然而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对宁夏开展“回头看”时,在下沉督察中却发现,这片被侵占的土地非但没有得到生态修复,园区内反仍不断引进新建项目,保护区范围内的数十家化工、拆解企业依然正常生产。

保护区内多家企业仍在生产

“我们公司是 2011 年在这儿建设的,从来没听说过这里是自然保护区。”宁夏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

济示范区宝利达化工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在面对督察组现场抽查时疑惑地说。督察组到达时企业正在生产,厂区内部有明显的刺鼻气味。

据了解,宝利达化工主要通过回收废机油来生产液化气和轻烃。在一份《灵武再生资源园区企业于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环保部备案底图)边界关系图》中可以看到,企业所处位置全部位于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而在保护区的更深处,一家名为杰瑞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引起了督察组的注意。“这家企业我们一周前已经来暗查过了。在暗查中发现这家企业非常警惕,厂内还堆放有大量油泥。”督察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不打草惊蛇,督察组在拍照取证后便离去。

“今天在现场看到的情况和一周前我们来暗查时有明显变化,说明企业并未停止生产。”然而企业一名工作人员在问询中百般抵赖,一口咬定企业今年并未生产,当督察组拿出暗查照片并查出生产记录时,这名工作人员才承认企业一直在24小时生产。

现场发现,企业厂区全部位于保护区内,共侵占保护区面积 21 亩,厂内建有数个污泥池,池里堆满了黑色污泥,不时散发出阵阵恶臭。而企业所谓的治理措施,仅仅是在污泥池上搭个棚子。

“按照规范,这种污泥是需要密封处置的,不然人受不了。”在督察中企业相关负责人承认。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治污设施不齐全、运行不规范的企业,竟然有着完备的审批手续。企业出示的环评手续显示,企业 2014 年建成,由灵武市环保局批复。此外,在一份林业部门为其出具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中,赫然写着“同意占用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国有林地”。

而在经营旧家电拆解的亿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开发有限公司内,督察组则发现大量属危险废物的废渣随意堆放在厂区一角,无任何防护措施;厂区油污遍地,环境脏乱。

“这家企业我之前来过,但都是在中控室里看看监控,没有像督察组这样看得这么细致。”灵武市有关负责人随同督察组在厂内检查时坦言。“好多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随后督察组又抽查了数家汽车、金属拆解场,无一不是场内环境脏乱差,废机油随意落地甚至掩埋,有的甚至还在厂里擅自建了一处铁精粉提选设备,产生的废渣和污泥随意排放至一处污泥池中,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整改不力反而变本加厉

事实上,从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后,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即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然而自治区发改委在这一年半时间内所做的工作仅仅是致函灵武市政府、灵武市发改局,要求加快修编规划,并未采取实际行动,也未就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报自治区政府,致使规划调整、对占用区域实施生态恢复等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任务未有

实质性推进。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推动

规划调整工作受阻后,为了推卸责任,自治区发改委在 2018 年 4 月发文撤销了《总体规划》,彻底当起了

“甩手掌柜”。与此同时,灵武市政府也在这

一问题上左右摇摆。据了解,灵武市政府将问题解决寄希望于重新勘界,但始终未对勘界工作进行评估,同时对整改方案要求的“对确认占用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也没有实质性措施。不仅如此,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未落实到位的情况下,灵武市政府还擅自于 2017 年 12 月

底对此问题进行了销号处理,在中央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上弄虚作假。

而对于园区管委会来说,园区内企业管理混乱、“散乱污”企业丛生现象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据了解,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后,园区内一些手续不全、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的企业非但没有被叫停,反而规模仍不断扩大,一些无审批手续、无治污设施、工艺落后的违法项目也在此纷纷上马。据统计,2017 年~2018 年仍有 6 个新项目被引进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内“散乱污”企业已达到 25家。

如此多的违法违规行为,当地环保部门是如何履行监管职责的?灵武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园区内大多数的小微企业,环保部门每年仅会到现场检查一到两次。调查了解到,当地环保部门对一些未批先建项目仅责令其停产,并未对其进行查处。园区内 50 多家企业,2017 年当地环保部门仅查处了 3起违法行为,环境监管严重缺失。

针对园区侵占白芨滩保护区所涉及的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

根 据 2016 年 第 一 轮 中 央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河南省督察整改方案明确:要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扬尘综合治理。根据在“回头看”的同时统筹开展专项督察的安排,近日,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对新乡、三门峡两市矿山修复、治理情况开展检查,发现问题依然如故,生态破坏严重,扬尘污染突出。

矿山无序开采治理严重滞后

2016 年 11 月,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反 馈 督 察意见时指出,新乡市北部山区、三门峡市黄河南岸矿产开采处于无序状态,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严重滞后。

为此,河南省在 2016 年 12 月制定了整改方案,要求在 2017 年年底前,新乡市加强矿山开采加工扬尘综合治理,实现超低排放,按计划完成环境恢复治理;三门峡市要完成境内黄河南岸所有铝土矿开采企业的整治。

经查阅资料,2017 年 8 月,河南省上报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情况的报告》,认为两市已经完成阶段

性整改任务。2018 年 2 月,河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认为两市整改任务已基本达到整改目标要求。

现场检查问题如故

现场检查发现,新乡市三原线北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仅完成一期工程 50%的任务,其余三期工程仍在规划阶段,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进展缓慢。

经进一步调阅资料,第一轮督察反馈至今,新乡市仅在 2017年 2月印发《新乡市石灰岩资源整合整顿工作方案》,关停采矿证到期的企业,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仍未制定,矿产资源乱采盗采问题依旧十分突出。

督察组进一步调查发现,孟电集团水泥公司和朝阳建材公司等企业仍然粗放开采,“边开采边治理”的要求形同虚设。目前,孟电集团水泥公司虽然完成了矿山企业整合,但整合流于形式,矿区开采范围在整合后不减反增,每日数万辆重载矿石车来回穿梭,产生的道路扬尘已成为新乡市 PM10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督察发现,三门峡市整改任务推进同样缓慢。三门峡市境内黄河南岸的锦滨矿业公司、锦江

奥陶矿业鱼里铝矿、锦江矿业崖底铝矿等矿区无序开采现象依然如故,废渣依旧乱堆乱放,穿行车 辆 带 起 漫 天 灰 尘 ,特 别 是 第一轮督察重点指出的黄河湿地生 态 破 坏问题整治修复不到位,覆土松散,树苗成活率低。

两市把关不严敷衍整改

从现场检查情况看,新乡、三门峡两市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敷衍应对、纸上整改,以制定方案代替实质工作。

两市及相关区县党委政府重视不够,对列入整改方案的重点工作检查督办不到位,在上报和对外公开整改落实情况时,审核把关不严,敷衍应对,流于表面。

两市国土部门对矿山生态整治研究不多,仅注重方案制订,不注重工作落实,除关停矿权到期企业外,基本没有开展工作,致使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依然如故。两市交通道路监管部门对道路扬尘污染管控不到位,导致因矿山开采带来的道路扬尘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周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

针对上述问题,督察组还将进一步调查取证,对可能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失职失责情况的,将依法依规处理。

2018 年 6 月 1 日 ,中 央 第 四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西省,对 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对鄱阳湖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专项督察。

九江市都昌县毗邻鄱阳湖,域内拥有鄱阳湖 1/3 的水域,素有“鄱阳湖上的明珠”美誉。但督察组抽查发现,都昌县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不力,全县在垃圾处理厂问题整改、石材开采加工行业整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方面“敷衍整改”

“假装整改”。都昌县委县政府在督察整改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推进治理不力,全县近两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环境问题突出。

生活垃圾非法倾倒填埋,2.7万吨垃圾去向不明

2016 年 8 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群众信访举报都昌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非法填埋分选后的剩余垃圾,厂区臭气扰民。都昌县政府反馈称:已对这一企业下达了责令改正决定书,要求停止使用非法填埋场,限期恢复原状,并立案查处。但“回头看”督察发现,都昌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落实不力。

一是非法倾倒填埋不仅未清理,而且填埋更多。2016 年 8 月以来,都昌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无视整改要求,继续将分选后的约 3600 吨剩余生活垃圾,非法填埋在都昌县龙家湾。2018 年 5月,都昌县环保局检查还发现,企业将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在厂区 5处低洼处,累计填埋约 5000 吨,还在余家湾填埋 200 余吨。2018年 6 月督察组调查发现,这家企业还在紧邻鄱阳湖的射山、矶山等地大量倾倒填埋垃圾,渗滤液直排鄱阳湖。6月 19日,都昌县政府紧急调集大型机械挖掘清理。

二是长期违法生产,污染环境。这家垃圾综合处理厂环评批复工艺为“垃圾分选+厌氧发酵堆肥”,但长期无法正常运行,实际成为生活垃圾的非法临时中转站,生活垃圾长期在场地内露天堆存,至今未落实环评要求的“车间密闭+负压+生物除臭”等废气治理设施,现场恶臭熏人;大量垃圾渗滤液四处流淌下渗,采样监测,渗滤液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

分 别 高 达 2890mg/L、372mg/L,污染严重。企业称与生活污水处理厂签订渗滤液处置协议,协定日处理量 20 吨。但调查发现,渗滤液从未进入污水处理厂,双方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三 是 大 量 生 活 垃 圾 去 向 不明,环境隐患突出。都昌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缓慢,至今相关工作仍停留在纸面上,导致全县生活垃圾只能运往九江、上饶、南昌和景德镇等地处置。2017 年 1 月至今,全县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5.5 万吨,但运往上述 4 地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置的垃圾(包括非法填埋清运量)仅约2.85 万吨,约 2.7 万吨生活垃圾不知去向。

水库变成渣场,石材开采加工行业整改停滞

2016 年 中 央 环 保 督 察 反 馈意见指出,九江市石材加工行业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九江市整改方案提出,将在 2017 年年底全面整治全市石材开采和加工产业,并细化了具体整改措施。

但督察发现,都昌县委县政府对整改方案要求落实不力,整改工作几乎处于全面停滞状态。全县石材矿山未落实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制度、未开展一例废弃矿山修复,未从源头管控石材开采加工行业扬尘污染,也未开展石材加工行业整治调整升级。

现场检查发现,都昌县石材开采和加工企业共计 84 家,绝大部分集中在苏山乡,目前已紧急停产应对督察。所有石材开采点均未按要求设置视频或在线监控设施,无任何矿山扬尘治理设施,

无废弃石料堆场,未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厂区一片狼藉,山体满目疮痍,部分开采点废弃石料淤塞水库,使之成为“牛奶湖”。同时大量石材加工小作坊绝大部分无粉尘和废水治理设施,正常生产时,粉尘漫天,污水横流。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虚假整改,关停搬迁流于形式

九江市整改方案要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三区”划定,2017年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养殖场搬迁关闭,加快非禁养区养殖场配套治污设施建设。但在“三区”划定后,都昌县未配套出台禁养区搬迁关闭的相关方案和政策。

同时,都昌县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虚假整改”,试图瞒骗督察组。2016 年,都昌县在督察整改方案中上报,禁养区只有 3 家养殖场,但实际有 12 家养殖场。今年 6 月,都昌县再次谎称,禁养区养殖场均已在 2017 年底前搬迁关闭完毕。但督察发现,禁养区内仍有 3 家规模化养殖场在正常生产。

督 察 组 随 机 抽 查 的 苏 山 乡马 安 养 殖 场 ,就 坐 落 于 禁 养 区内 ,距 离 鄱 阳 湖 不 足 百 米 ,其沼 液 储 存 池 排 放 的 沼 液 直 接进 入 周 边 水 体 ,对 鄱 阳 湖 水 质造成极大隐患。采样监测数据显示,沼液池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 磷 浓 度 分 别 高 达 252mg/L、116mg/L和15.8mg/L。

除了以上问题,都昌县在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城区扬尘管控、城区污水管网建设等方面均少有作为,全县环境问题突出,形势十分严峻。

政府置若罔闻

园区装聋作哑

企业弄虚作假

工业园侵占保护区,未整改反引进新项目

◆本报记者邢飞龙

九江都昌县整改只做表面文章

治理不力“明珠”失色

都昌县东升水库被当成采石场的渣场都昌县东升水库被当成采石场的渣场,,成了成了““牛奶湖牛奶湖”。”。

本报记者邢飞龙 6 月 22 日,经银川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不力涉及人员追责问责,其中,对现任灵武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朱立峰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对现任灵武市委副书记、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邬鹏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现任灵武市政府副市长马波、杨国龙和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振中分别给予记过处分。

2016 年 中 央 环 保 督 察 组 在灵武市督察时发现,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内 21 家企业存在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将此问题进行反馈。但至 2018 年 6月 1 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时,发现上述问题整改进展缓慢,推进速度及效果不明显。

同时,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管理混乱,园区内宁夏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存在违规违法生产的突出环境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尽快启动严肃追责问责程序。银川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整改不力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朱立峰,现任灵武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作为分管国土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和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包抓领导,未按法定职责尽职履责,包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站位不高 ,意 识 不 强 ,推 进 整改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履职不到位,对整改工作滞后负有主管领导责任。同时,朱立峰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决定给予朱立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邬鹏,现任灵武市委副书记、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作为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主要领导,对示范区部分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和园区内部分企业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改工作领导不力,应负重要领导责任,决定给予邬鹏党内警告处分。

马波,现任灵武市政府副市长,2017 年 10 月以前作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包抓领导和分管灵武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未按法定职责尽职履责,对上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监管不力,履职不到位,导致整改工作滞后,对此负有主管领导责任,决定给予马波记过处分。

杨国龙,现任灵武市政府副市长,2017 年 10 月以后作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包抓领导和分管灵武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未按法定职责尽职履责,对上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及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内部

分企业环境 监 管履责不力,履职不到位,导致整改工作滞后,园区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生产活动时有发生,对此负有主管领导责任,决定给予杨国龙记过处分。

杨振中,作为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对示范区部分企业违规违法生产和侵占白芨 滩 国 家 级 自 然保 护 区 土 地 问 题 ,站位不高,意识不强,整改措施和监管手段不力,履职不到位,导致上述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对此应负直接责任,决 定 给 予 杨 振 中 记 过处分。

与此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6 月 21 日,灵武市纪委监委对3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分别给予灵武市环保局局长杨吉东、灵武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赵怀春、灵武市再生资源循 环 经 济 示 范 区规划建设部部长岳磊党内警告处分。

新乡、三门峡纸上整改敷衍应对

矿山开采依旧治理缓慢

宁夏银川启动问责程序

多名党政相关责任人被处分

——相关链接——

眼前的场景让人很难想到这里原本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杰瑞邦达公司内本应密闭处置的黑色污泥正不断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

◆本报记者陈妍凌

中央督察“回头看”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