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13

Upload: yatingchen-chen

Post on 23-Feb-2016

2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用高中數學就可瞭解一些天文與地理。

TRANSCRIPT

Page 1: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Page 2: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曹亮吉 7

第 篇

緒篇 140.1 古代的宇宙圖像 17

0.2 托勒密的天地 19

第 篇

地球的大小 261.1 地是球形的 291.2 地球有多大? 37

1.3 哥倫布西航 41

1.4 橘子還是檸檬? 46

0

1

從天文地理 學數學

Page 3: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第 篇

星球的位置 582.1 太陽的起居活動 62

2.2 月亮的起居活動 67

2.3 相對遠近 73

2.4 太陽系的尺度 77

2.5 天文的三把標尺 84

2.6 視差法量距離 87

2.7 看星等定距離 93

2.8 哈伯定律 102

2

|目錄|

Page 4: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第 篇

行星的運動 1063.1 圓形的世界 109

3.2 橢圓形的世界 115

3.3 引力的世界 122

3.4 模型的世界 134

第 篇

旅者的方位 1404.1 地球的經緯 143

4.2 大圓 152

4.3 半球 159

4.4 球面三角 166

4.5 船長的抉擇 179

3

4

Page 5: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第 篇

地圖的繪製 1825.1 圖窮匕現 185

5.2 東西南北 189

5.3 三角化測量 194

5.4 頂天立地的巨人 202

5.5 為船長解困 213

5.6 不同的投影 216

5.7 投影法的選用 226

延伸閱讀 235

5

Page 6: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6 從天文地理 學數學

Page 7: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這是阿草系列中的一本書,強調用高中數學就可瞭解一些天文

與地理。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要學會數學的基本內容,要訓練邏

輯思考,更要能體會在日常生活中,在各學門中,有許多需要數學

的地方,有需借助邏輯思考的時候,而且透過日常生活、其他學門

中有情境的思考,數學的基本內涵才能真正顯現其意義。

系列的第一本書《阿草的葫蘆》是就高中的數學內容,逐項談

其與人文、社會、自然、曆法、天文、地理等領域的關聯,也談及

數學教育的本身。第二本《阿草的曆史故事》(第二版更名為:從月曆學數學)

則專注於曆法,談及曆法與文化、歷史及數學的關聯。第三本《阿

草的數學聖杯》(第二版更名為:從生活學數學),則把數學降至國中程度,

隨手舉出日常生活及各學門的各種例子,使讀者感受到身邊到處都

有數學。

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7

序(第一版)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曹亮吉

Page 8: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本書則專注於天文地理。先說天文。目前天文的熱門話題是大

霹靂、黑洞等,與宇宙本體論相關的議題,還有諸如火星大接近、

彗星撞木星、日月食等觀星活動,再就是太空船在太陽系的探險。

天文學通論的書籍很少,從數學的觀點介紹天文的書籍更是絕無僅

有。簡單的數學觀點可談大小、方位、距離、位置及模型,譬如地

球的大小,某顆星的方位、距離(因此位置),還有行星運動的模

型。

從大小、方位、距離、位置及模型的數學觀點,一樣可以談論

一些地理的問題。地球的大小是天文、地理共有的話題。地球上任

何一點都可以用經緯度來標定其位置,從一點到另一點有方位與距

離的問題。

地圖絕對無法忠實反映地球表面上的所有地理;地圖只是地表

的一種模型。地理學者發明各種投影法,製作各種模型地圖,來反

映地表上的某些特性。

8 從天文地理 學數學

Page 9: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從大小、方位、距離、位置及模型的數學觀點,天文、地理的

許多話題就可放在一起來談,況且談及這方面的地理,往往離不開

相關的天文。譬如方位的規範、地球的大小,及經緯度的確定等,

若只限於觀測地球本身,會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的困境,所以必須往外看,觀測天文才能解決問題。

《易》〈繫辭〉說「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好像天文、

地理各幹各的。其實很多時候,先要「仰以觀於天文」,才能「俯以

察於地理」。

數學為什麼有用?

本書用到的數學大致屬高中層級。我們用到一些平面幾何(地

月地日距離、恆星日月長度、潮汐週期、日照時間等)、圓錐曲線

(地球真正形狀、刻卜勒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導出橢圓軌道等)、立

體幾何(球、大圓、恆向線、球面三角公式的導得、投影等)、三角

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9

Page 10: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三角測量、三角化方法、球面三角等)、微積分的極限概念(刻卜

勒運動定律、緯帶面積、麥氏投影等)。用到、但用得較少的是對數

指數(星等)、向量(萬有引力到橢圓軌道)等。

另外是建立模型的觀點並重視其演變。關於地球,怎樣從地平

到地圓、怎樣量其大小;怎樣實證地是圓的,從哥倫布西航,到麥

哲倫環繞世界一周,到科學家怎樣決定地球的實際形狀,到太空人

得到地球實體的照片。

關於行星運動,早期認定以地球為中心,有圓模型、同心球模

型、本均輪模型;後來修正,以太陽為中心,而有刻卜勒運動定

律、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及擾動運動模型。

瞭解建立模型的重要,並重視其過程,才有助於瞭解數學之應

用。這方面是現有高中課程最弱的地方。缺了這一環,高中數學教

育就成了純粹的數學技術訓練,無法瞭解數學為什麼有用,如何有

用。

10 從天文地理 學數學

Page 11: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本書的安排大致順著歷史的發展,可算是簡易版數學觀點的天

文地理學史。希望能對數學應用的瞭解有所助益,也希望增長吾人

之通識。

談到文獻,有沒有同樣目的的中文著作?應該沒有,否則我也

不必費心寫這一本。天文方面,美國著名科普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寫的《The Universe》(宇宙)一書算是最接近的

了,不過它的天文內容比較深,而數學用得沒那麼多——到底它不

是純從數學觀點談天文的。

中文又通識的一般天文書,可看王寶貫的《天與地》、牛頓出版

的《牛頓科學研習百科——宇宙》,及薩根(Carl Sagan, 1934-1996)著

的《Cosmos》,其中文版《宇宙.宇宙》由遠流出版。

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11

Page 12: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劉步林著的《數學在天文學中的應用》一書,看起來似乎正好

是我們要的,不過它的天文並沒有系統介紹,用的數學又相當深,

只可做為進一步的參考。

至於地理方面,與本書旨趣相同的中文書,我想沒有。地圖發

展的歷史背景,可參考海野一隆著,王妙發譯的《地圖的文化史》

一書。織田武雄的《地圖の歷史——世界篇》也是很好的參考書,

可惜沒有中譯本。

數學與製圖的關係,市面上看不到這類書。我參考了The Times

的《Atlas of the World》(世界地圖集)中〈Map Projections〉(製圖

投影)那一節,以及台大總圖書館中關於製圖學(Cartography)的許

多書籍。

天下文化出版的譯作《宇宙的詩篇》及《毛起來說三角》兩書

也有值得參考的地方,譬如前者的〈知其不可測而測之〉、〈環繞地

球〉、〈回顧可觀測宇宙〉三篇文章,後者的〈量天度地〉、〈地圖

製作者的樂園〉兩篇文章。

12 從天文地理 學數學

Page 13: 曹老師的生活數學教室4:從天文地理學數學

時報公司譯自Gallimard出版社New Horizons系列的書,稱為

「發現之旅」系列的,有許多本與天文地理有關,譬如《牛頓》、

《星空》、《絲綢之路》、《哥倫布》、《南太平洋征旅》等,都值得

參考。

寫書最大的好處是看了許多書,把許多不很聚焦的印象弄清

楚,互相連結起來,編織成整體的觀感。我是本書的最大獲益者,

希望這也是您愛看的一本書。

2004年9月,寫於台北

序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