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化學聊是非:懂4點化學很有用

13

Upload: yatingchen-chen

Post on 07-Mar-2016

2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用化學探究生活是非。

TRANSCRIPT

作者簡介

蘇瓦茲(Dr. Joe Schwarcz)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化學教授,也

是廣播人,專門回答 call-in來的科學疑難雜症;固定在

報紙上發表關於「正確化學」的故事,在加拿大

Discovery頻道有一個專屬科學節目「蘇老師化學有一套」

(Joe’s Chemistry Set),是北美最受歡迎的科學名嘴。

蘇老師得獎無數,但最愛的還是掰化學,擺科學龍門

陣。

蘇老師其他三本暢銷科普作品《蘇老師掰化學》(Radar,

Hula Hoops and Playful Pigs)、《蘇老師化學黑白講》

(The Genie in the Bottle)、《蘇老師化學五四三》(That’s

the Way the Cookie Crumbles),中文版都是由天下文化

出版的。

譯者簡介

葉偉文

1950年生於台北市。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畢業,

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台灣電力公司緊急計畫執行

委員會執行秘書。一生從事和游離輻射防護有關的工

作,注重環境保護的問題。喜歡和青少年談物理及數學

有關的想法。能言善道,有「葉蓋」的綽號。並曾受北

一女邀請,擔任學生讀書營的導讀作家。

譯作有《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矽晶之火》、《小氣

財神的物理夢遊記》、《幹嘛學數學?》、《物理馬戲團

I∼ III》、《數學小魔女》、《統計,改變了世界》、《數

學是啥玩意? I∼ III》、《葛老爹的推理遊戲 1、 2》、

《一生受用的公式》、《太陽系的華爾滋》、《典雅的幾

何》、《迷宮.黃金比.索馬立方體》、《詭論.鋪瓷

磚.波羅米歐環》(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1序 用化學探究生活是非 10

第一篇 懂化學,保平安 14

1. 數字會說話?──謊言與統計學 16

2. 野生的最好?──鮭魚 20

3. 殺蟲也殺人?──DDT 25

4. 不再有人餓肚子──基因改造技術 32

5. 造乳酪,不殺生──基因技術 36

6. 炒菜鍋也有毒?──鐵氟龍 40

7. 殺蟲不殺人──殺蟲劑 44

8. 吃一點沒關係──微量化學物 49

9. 灌個飽──水的迷思 57

10. 蘋果咬一口──水果蠟 65

11. 更年期怎麼辦?──賀爾蒙療法 69

12. 毒地毯──清潔保養很重要 76

蘇老師化學聊是非 目錄

懂4點化學很有用

13. 吃了保健康?──健康食品 81

14. 記憶大作戰──艾滋海默氏症 85

15. 有沒有毒?──藥物試驗 92

16. 間諜遊戲──黃麴毒素 96

17. 臭氣逼人──奇妙的身體 101

18. 吃肉瘦得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 105

19.「瘋」蜜──木藜蘆素 109

20.無法甜蜜──果糖不耐症 113

21. 無糖巧克力──糖醇 117

22.抗癌妙方──花椰菜 121

23.不再發霉──丙酸鹽類 125

24.大蒜治百病?──蒜素 129

25.有吃有保障──營養補充劑 133

26.維他命是啥玩意──維他命B17 137

27.劇毒保鮮膜?──無氯沒關係 141

28.天然的最好?──合成的一樣棒 146

29.抗癌妙方──蔬菜水果不少吃 150

2第二篇 學化學,開眼界 154

30. 神奇魔術──化學來幫忙 156

31. 致命吸引力──麝香 160

32. 苦味不再──腺I一磷酸 164

33. 不流動的液體──玻璃 168

34. 科學證據?──小心為上 172

35. 聖誕奇蹟──槲寄生與毒蠅傘 176

36. 濃情蜜意──偉哥與偉嫂 180

37. 第一種人工纖維──聚酯 185

38. 古老的傳說──淘金 189

39. 古墨水──鞣酸鐵 193

40. 哈利波特的魔法石──尼樂‧勒梅 197

341. 既殺生也保健──銅離子 202

42. 防彈背心──救命的克維拉 206

43. 最危險的化妝品?──口紅 210

44. 衣服也變硬──硬水 214

45. 可吃又好用──黃豆 218

46. 你真是有味道──性費洛蒙 222

47. 好吃的化學家──蟲 226

第三篇 化學人,化學事 230

48. 立志當化學家──李比希 232

49. 吸了一口純氧──普利斯特理 236

50. 冷靜一下!──吃點溴化物 240

51. 緩解躁鬱症──鋰鹽 244

52. 騙人把戲與真化學──魔術 248

53. 就是讓你很想睡──巴比妥酸鹽 252

54. 分子照鏡子──鏡像異構物 256

55. 毛地黃能治病──韋德林 261

56. 吃麵包染毒癮?──罌粟與罌粟子 265

57. 水銀中毒──牛頓搞化學 269

58. 跳動的青蛙腿──乙醯膽鹼 273

59. 有機合成第一步──尿素 277

60. 恐怖影片──膠捲演化史 282

61. 綠色仙子之謎──苦艾酒 286

62. 痛快的笑──笑氣 290

4第四篇 用化學,辨是非 29463. 燻腸腐蝕劑?──怪問認真答 296

64. 頭殼上鑽個洞──荒誕的科學 300

65. 特異功能石?──石英 304

66. 你真的不用死!──密醫說法 309

67. 腦裡的珊瑚鈣──吹牛化學家 313

68. 死水變活水──高明的想像力 317

69. 偉大的揭弊電影?──三流的科學 321

70. 氧氣補充站──算了吧 325

附錄 330

蘇老師的化合物對照表 331

蘇老師四書大索引 340

用化學探究生活是非

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油印機」是什麼東西,但我可很熟悉。

在 1973 年我剛開始教書時,沒這玩意還真不行。當時這是唯一可以

快速、廉價印製講義的方法。印講義前先要刻鋼板:老師把一張油

蠟紙的原稿敷在鋼板上,用鋼頭的針筆在蠟紙上寫出想印製的內

容,再把這張蠟紙固定在一個架子上。接著,把蠟紙壓在待印的紙

上,用沾了油墨的滾筒壓刷過去。有用針筆寫過的地方,油墨會透

過蠟紙印在白紙上,沒有用針筆寫過的地方,油墨就不會透過去。

為了讓油墨變軟,滾筒要時時抹一層甲醇(CH3OH)。一張原稿在複

印數十張後,字跡就會糊掉。

我重提這段數十年前的往事,是因為我到今天仍清楚記得自己

寫的第一份鋼板手稿。當時我是新出爐的化學博士,急切的想要和

學生分享自己的所學。但問題是,我沒有很多的知識可以分享;或

者說,沒有那些我覺得應該和他們分享的知識。

當然,我精通原子結構、化學鍵、化學反應機制,甚至通曉熱

力學。所有化學系學生應該具備的基礎學識我都很嫻熟,但我對

「真實世界」的化學知識,卻所知有限。我接受的化學教育和訓練,

很少提到這些東西。我知道如何解讀複雜化合物的原子吸收光譜,

卻不知道為什麼做冰淇淋要放角叉藻聚醣。在實驗室裡,我可以調

10蘇老師化學聊是非

製出含很多碳 13 同位素的葡萄糖,但如果有人問起怎麼製作口紅,

我就束手無策了。我發現,當親朋好友知道我是學化學的時候,最

喜歡問的都是有關牙膏、鞋油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很少人

會問到薛丁格波動方程式的意義。

我在求學時就暗自決定,以後如果真的有機會教書,一定把這

些和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知識,放進課程裡。很幸運的,在我教書

生涯的第一年,就有機會設計一門新的化學課程,得以在教材裡介

紹染料、化粧品、清潔劑、藥物與合成纖維,這類日常生活中常見

的化學品的特性。

這正是我早就想做的事。但很奇怪,這一門新課程:「現代世

界的化學」卻是開給非理工科系的學生選修的。當時教育界人士的

想法是,這些「軟性素材」的確適合攻讀藝術的學生,但「正規的」

化學課,是塞不下這些軟東西的。主修自然科學的學生必須與「相

圖」和「分子軌道」糾纏,卻仍不知道怎麼把衣領上的口紅印子除

掉。我認為這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知識,應該也是化學課程的

一部分。

不過,能讓文學院的學生知道這些我認為有意義的東西,還是

令我相當興奮。我覺得應該教他們一些和防曬乳液、防腐劑、洗髮

精、空氣汙染物和化學藥物有關的知識。因為這些東西是他們日常

生活中碰得到的,而且因為時常會有相關的新消息出現,所以每堂

課我都自己印製講義,操作油印機,提供化學新知,有時候是報紙

上的新藥報導,有時是介紹新奇的塑膠材料。我蒐集這些題材時,

也深受化學研究的廣闊所吸引。化學真是一門包羅萬象、變化無窮

的學問。但是,其中也出現一些反面的思考。我開始瞭解,任何東

西或事情,都有另一面,都存在一些但書。

序 用化學探究生活是非 11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新藥可能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很好的療

效;但對某些人卻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新塑膠可能有非常美妙

的特性,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可能產生嚴重的環保問題。

換句話說,我發現事情不會是完美無瑕的,如同《聖經》中說

的:「油膏裡有隻蒼蠅」,每件事都有美中不足的瑕疵。我終於瞭

解,討論所有和化學有關的議題,都要有適當的「效益與風險」分

析才算理性。這也是我和同事芬斯特(Ariel Fenster)與哈普(David

Harpp)一向採取的態度。

我們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教應用化學的課程多年,每

年收各種不同科系的學生超過一千人。過去二十四年來,上過課的

學生超過 14,000 人。當然,從 1973 年我開始教化學以來,世上的

許多事情都變了。今天,我們的課程內容已經全文上網(http://www.

oss.mcgill.ca),油印機早已遭現代科技淘汰,進了垃圾箱。但我對這

種老式的油印機,仍有甜蜜溫馨的回憶,它畢竟引發過很多理性討

論。不過我還記得,在操作油印機時,我常會因為吸入甲醇氣體而

頭痛。你看,這裡也有一隻小蒼蠅在油膏裡。

同樣的,你們在閱讀接下來的文章時,一定也會碰到同樣的情

形,當碰到裡頭有蒼蠅的油膏時,必須自己判斷,到底有多少油膏

讓蒼蠅弄髒了,千萬不要一下子就把油膏全倒掉了。

12蘇老師化學聊是非

序 用化學探究生活是非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