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歷史

4
二二二二二 二二 ,。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一,、、、,。 二二二二 二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二二二二 “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一。 、。, 。- 、(), 。, ,。,一 ,,一,,。 二二二二二 ,一,,。 二二二 ,,(18951932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西,、西,,,。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體。西,。,。 二二 ,,17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 《》 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 20二二二二 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 》《 》《》 10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一。 30 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 二二 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 《》 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 一、,、。 二二 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 二二二二二 ,、,,(ABS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 13 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 8.8 二 二二二二 。。,。。 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 ,,,。,。,,,。、。,,,,。一,、,。,,。,一,。 “二 二二二 ,、, 81 二 0.55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一,,,一。,。,、,,一。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體,,,一,,。, 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一,,一,。 0.26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一 1.45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 一。

Upload: joechengsh

Post on 02-Jul-2015

30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2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二胡的歷史

二胡的歷史

二胡由胡琴發展而來,是弓弦類中流行最廣的樂器。

  二胡:由胡琴發展而來,曾被稱爲胡琴或南胡。流傳之廣非其他樂器可比。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我國主要的拉絃樂器之一,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和聲樂伴奏以及地方戲曲、說唱音樂中,都佔有重要地位。

  中國歷代禁忌頗多,二胡在清初亦曾遭禁。說的是清嘉慶接位後,尊乾隆爲太上皇,一時朝廷形成二皇共政之局面。於是有關這“二皇”的事物、名目皆遭忌諱。戲曲唱腔中“二簧”,似有影射“二皇”之嫌,被看作是對嘉慶的不敬。而二胡上的兩根弦--老弦、子弦亦稱二(兒)弦,又惹了“二皇”。更有甚者,若是在演奏二胡的過程斷了老弦或者子弦,那簡直是要遭殺頭的大禍。於是,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二胡被禁止,一直到晚清各種矛盾激化,朝庭無暇顧及時,梨園藝人手中方才響起二胡聲。

  現在,二胡已成爲流行最廣的樂器之一,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窮鄉僻野,處處皆可聞到二胡聲。

  說起二胡,難免要提到近代對二胡作出重大貢獻的兩位傑出音樂家劉天華和阿炳,民族音樂家劉天華(1895~1932)立足於民族民間音樂,借鑒西洋樂器小提琴,把中、西拉絃樂器技法融彙並加以創造,大大提高和豐富了二胡的表現力,把二胡提高到可供獨奏的地位,使它能在正式音樂會上演出。

  劉天華還將二胡納入高等音樂學府與藝術院校的器樂教學中,設立了二胡專業。編寫了最早的二胡教本和練習曲,開創了民族器樂教學體系和劉天華二胡流派。並參考西洋樂器的構造原理,設計了新規格二胡。現在流行的二胡,就是在劉天華改革的二胡基礎上定型的。

  阿炳,自幼隨父學習音樂,17歲時已通曉不少樂器,尤以二胡、琵琶爲精。中年因眼疾雙目失明,被人稱爲“瞎子阿炳”。他所作的《二泉映月》是二胡曲中百聽不厭的經典名曲.

  二胡的曲目很多,早在 20年代,劉天華就創作了《病中吟》、《良宵》、《空山鳥語》和《光明行》等 10首形象鮮明、各具特色的二胡獨奏名曲。阿炳創作的《聽松》、《二泉映月》更是膾灸人口,別具一格。近 30年來優秀二胡曲有《豫北事曲》、《三門峽暢想曲》、《戰馬奔騰》等。

二胡的結構

一、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箱,琴杆是支撐琴弦、接指操作的重要支柱。二、琴軸用來調節二胡的音高 三、千金用於扣住琴弦 四、琴馬是聯結琴皮琴弦的樞紐 五、弓子用於拉奏二胡

Page 2: 二胡的歷史

六、二胡的音響來源於琴弦的振動 七、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對琴弦的摩擦

  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杆、琴頭、琴軸、千斤、琴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另外還有松香等附屬物。

  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多用紅木、紫檀或烏木製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並開始使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爲六方形,長 13 釐米,前口直徑(對邊)8.8 釐米。有些地區則製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後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

  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普及式二胡爲蛇皮,中高檔二胡多爲蟒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育共鳴較好。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爲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音渾厚圓潤,並且性能穩定。新買的二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音往往空而帶沙,並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後,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爲常態。

  琴杆也叫“琴柱”,是支撐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長 81 釐米,直徑約爲 0.55寸。頂端爲琴頭,上部裝有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頭呈彎脖形,也有雕刻成龍頭或其他形狀的。衡量一把二胡的發音純淨與否與琴杆材料的選擇有很大關係,通常把紅木視爲上品,烏木的也不錯,其他木材的就要遜色一等了。選擇時除了要仔細辨別琴杆的製作材料外,還要兼顧到質地緊密。木射線細密而均勻,無節、無疤,無明顯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軸來調節。

  琴軸就是與琴杆相互垂直那兩個猶如圓錐體的部件,木質,前端細小,有一穿弦小孔,中間漸大,後端最大。軸後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條瓣紋,軸須加飾,用多層骨質與木質片粘合。它們與琴筒相對,上面的一個叫內琴軸,拴內弦,朝下的一個叫外琴軸,拴外弦。內外琴軸相距約爲 0.26尺。外琴軸距琴筒一般爲 1.45尺,這是二胡區別于大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等“同族”樂器的顯著標誌之一。

  傳統的琴軸是一個整體,納外琴軸分別橫插在琴杆上方指定的圓孔內,相應的琴弦直接纏繞在“出口”一端的末梢上。這種琴軸調弦的活動範圍大,並能儲存多餘的琴弦線段,有利於琴弦的充分利用。但這種琴軸對材料的選擇較爲考究,多用黃楊木或黃檀木製成,與琴杆的接觸面既要嚴密合縫,又要保持必要的鬆動,否則不是匿藏著極弦跑音的隱患,就是操作不自然。

  六十年代初,二胡開始裝置螺絲弦軸(又稱直行銅軸),外觀上既保持了原來的民族形式,又克服了擰轉費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損裂琴杆的缺點。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檔二胡,其琴軸多爲機械螺旋軸。

Page 3: 二胡的歷史

  琴杆上扣住琴弦的那個裝置叫千金,千金一般是用銅絲或鉛絲製成:“S”形的,再用絲弦或其他線繩套住這的一端並系在琴杆上,也有用絲弦、尼龍線或布條、皮條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杆上的。後面這種形式的千金其音質不夠十分理想,因爲內外弦被擠壓得太近,使琴弦的充分很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牽制,不注意還易發生“碰弦”的現象。

  千金不可系得太長,也不可系得太短,合適程度要看演奏者指頭的長短和琴杆的粗細。也就是說,指頭長,琴杆細可將千金適當的放鬆一點;指頭短、琴杆粗就酌情系緊一點。一般來說琴弦距琴杆的寬度掌握到 0.7寸左右較爲適宜。千金在琴杆上的位置應求得大體固定,不可經常的移上移下。

  有些初學者喜歡拉高音,把千金一個勁的往下移。這樣的“高音”音質很差,不但不利於運指的全面訓練,而且有損于正常音高觀念的培養。一般來說,千金應固定在距琴馬 1.3尺左右的位置上較爲適宜。

  琴馬雖小,但它卻是聯結琴皮琴弦的樞紐。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動傳導到蟒皮上。因此,琴馬的選料、形狀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二胡的音質。

  爲了求得二胡聲音的改善,發音沙啞的二胡採用紙馬(即用牛皮紙或其他硬紙卷成嚴實的簡狀),聲音就要顯得柔和一些:發音沈悶的二胡改用竹馬,就可使聲音變得較爲響亮,適合演奏活潑輕快的曲調,發音單調的二胡採用金屬彈簧馬,就可使發音變得較有共鳴。

  此外,象高粱稈、火柴簽、鉛筆(最好將筆芯抽掉)等材料製作的琴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質,但中高檔二胡還是宜用特製的木馬,木馬是用松節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失真度小。另外還有鋼絲馬,但使用很少。

  如果是自己製作琴馬,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狀.不宜過長、過短、過高、過矮,因爲這樣都不利於琴皮振動的性能發揮。雖說一些發音沙啞的二胡,適當增長琴馬,音質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音量卻大爲削弱了。一般來說,琴馬長約 0.4寸,高約 0.25寸較爲適宜。如果是竹制或木制琴馬,當中最好挖空成拱橋形。

  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構成,全長 76 釐米,弓杆是支撐弓毛的支架,長度 2.4尺,用江葦竹(又名幼竹)製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系上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馬尾夾置於兩弦之間,用以摩擦琴弦發音。

  弓毛多爲馬尾,也有用尼龍絲仿製的。有些簡易二胡是用尼龍線來代替弓毛,這種音響效果較差。

  衡量弓毛能否經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齊平展,長度一致,粗細均勻。好的弓毛要求無斷頭、無纖柔、無蓬亂纏絞等。選擇弓杆要注意長度符合標準,還要兼顧到質地堅實、老化、粗細協調、勻稱、中段不呈弧形,與弓毛相互平行等情況。這樣的弓子彈性適中,操縱順手,易於控制。

Page 4: 二胡的歷史

  有的初學者把京胡的弓子拿來換在二胡上,這是不合適的。京胡弓子一般都較短,在二胡上拉奏沒有迴旋餘地,是不符合二胡演奏需要的。

  現在市面上出售的中高檔二胡的弓子多爲鬆緊調節弓,它是在持弓一端裝有機械螺旋裝置,可根據演奏需要把弓毛調節到合適的鬆緊程度。但不可調得過松過緊,過松使弓子失去了應有的彈性,不易於操作;過緊則發音生硬,缺乏含蓄內在的成份,同時還容易使弓杆變形。

  二胡的聲源來自於琴弦的振動。

  過去二胡大多用絲弦,由於絲弦具有伸縮性大、壽命短、發音不夠清越細膩等缺點,它已逐漸被鋼弦所淘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鋼絲弦使用日益普遍。

  配套的二胡鋼弦應是一粗一細,粗的一根稱作內弦(也叫老弦),細的一根稱作外弦(也叫子弦)。內外弦分別系在相應的琴軸上,一般是先上內弦,再上外弦。選購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兩根弦都爲內弦或外弦,弦徑也不可懸差過大,更不可用其他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二胡弦。

  內外弦採用同樣粗細的,就會産生兩弦張力不平衡,發音不協調,靈敏度差的問題;內外弦粗細比例過於懸殊。就會産生音色不統一,影響按指的問題;用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二胡弦,發音空而沈悶,失真度大,完全不符二胡的發音需要。

  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對琴弦的摩擦。以經過提煉的透明色塊狀松香爲最好,油松上分泌凝固成的天然結晶松脂也可代用。

  民間流行的打松香方法是:事先將一竹片劈一裂縫,接著把松香夾於當中。然後用火點燃竹片,使松香燙化後滴在琴筒上。這種方法稱爲“燙香”。燙香對於拉奏雖然較爲方便、省事,但有礙於某些運弓技法的性能發揮,同時琴筒琴皮也顯得不夠清潔。

  現在較爲普遍流行的是“擦香”,擦香即用松香直接在弓毛上來回的反復擦拭。這樣擦一次松香後至少能拉一個鐘頭。實踐證明,剛“擦香”後奏出的琴聲並不十分理想,要在拉奏兩三分鐘後琴聲才逐漸轉爲常態,擦香時,用力不可太重,以免擦斷弓毛。

二胡的種類

二胡的品種較多,主要由於用料、琴筒形狀和琴頭雕刻的不同而有區別

    二胡的品種、花色較多,這主要由於用料、琴筒形狀和琴頭雕刻的不同而有區別,如常見的有紅木彎脖二胡、紅木龍頭二胡、花梨彎脖二胡和色木平頂二胡。此外還有帶擴音筒二胡和帶托二胡等。70年代以來,我國的樂器製作、科技和演奏人員,對二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而出現了扁圓筒、扁六方筒、扁八方筒、六方二等邊筒、直邊蛋形筒和橢圓筒等二胡新品種。

Page 5: 二胡的歷史

  七十年代初研製成功的扁圓筒二胡,根據橢圓形揚聲器的聲學原理,將六方體的共鳴箱改成橢圓體,使共鳴頻率範圍寬、音量大。爲適應琴筒結構改變,蒙皮改爲橫鞔,琴弦適當加粗,琴杆也由圓形杆改成橢扁形,以防張力加大彎曲變形。

  扁六方筒和等邊扁六方筒,對稱扁八方筒和不規則扁八方筒等扁筒二胡,音量一般都較大,高音還較響亮,音質渾厚結實,不失二胡特有的音色,已爲許多音樂演出單位和二胡愛好者所採用。六方二等邊筒二胡,比傳統二胡音量大,上下把位元較均衡,音色明亮,音質純淨,發音靈敏,並基本保持了二胡的特色。

  直邊蛋形筒二胡,音量大,高低音較平衡,音質純正、統一,在結構上也嚴謹,穩定性良好橢圓筒二胡,增大了頻率的適應範圍,使高、低音的音量均衡。琴筒內腔收斂呈喉管,使共鳴箱分成前後兩部分,聲波在前腔反射迂回得到增強後,通過喉管傳向後腔,並擴散出去。

  此外,在千斤改革上也有顯著成效。千斤是有效弦長的固定點,但長期以來,弦軸至千斤的一段弦長都一直被廢置著,爲擴展二胡的音域,改革成功了雙千斤二胡和簡易雙千斤,使二胡的音域向低音區擴展了一個純四度。

二胡的選購

瞭解二胡的發音原理,購買時首先要看看材料,一拉二聽三掂。要注意二胡的製作工藝和音質。>>

  二胡的發音原理:沾有松脂的弓毛在右手的作用下,使琴弦受到了持續均等的摩擦,這樣便引起了琴弦的振動,琴弦隨即將這振動頻率通過琴馬傳遞給琴皮。琴皮由於“膜”的作用,一下子就把振幅擴大了許多倍。這就基本上達到了人們所需要的音量。不過,假若沒有共鳴箱-琴筒的特殊作用,琴皮發出的聲音是刺耳的,只有經過琴筒産生共鳴作用,才有可能使琴聲較爲柔和、純淨。在發音的基本條件具備之後,二胡的發音是否合於音樂內容的表現需要,關鍵在於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了。

    選購二胡,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對於初學階段,普及式二胡是完全可用的。在選購時首先應著眼於二胡的製作材料,同時要兼顧到結構牢固、佈局勻稱、樣式大方、光滑潔亮等。

  如已確定選購某一種二胡,最好試拉一下,看發音是否純淨、靈敏,音量是否能達到起碼的要求,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是否懸殊過大,帶空帶沙的現象是否較爲嚴重等。另外,可以用手據一掂,一般來說,同一品種的二胡,在製作材料充分乾燥的情況下,比重大的在質量上也基本上是有保證的。

  高質量的二胡應具備選料精、工藝細、音質純、音色美、音量大、靈敏度高和均衡度好等條件。從外在質量來說,應選用紋理順直、色澤均勻、無疤節的紅木或紫檀木,蟒皮應皮板勻實、透亮,

Page 6: 二胡的歷史

色澤鮮明,皮質堅韌。製作時應杆體圓滑、光潤、正直,琴筒邊角勻稱,外表整潔、美觀,蒙皮鬆緊適度,安裝角度適宜,配合嚴密牢固。

  從聲音上說,音質應純淨,發音乾淨而無噪音、雜音,音色要優美,既柔和、圓潤、明亮,又要有厚度而不混濁。音量要在音質純、音色美的基礎上,共鳴強、發音宏亮,傳遠效果好。兩弦在各個音區裏,反應都要迅速,無論弱音、強音,靈敏度都要高,而且拉起來省力。上、中、下各把位元間音量比較平均,不應相差太大。

  一般說來,新製作的二胡發音總是比較噪,需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使用,待蟒皮的性質逐漸穩定以後,聲音才會柔美動聽。所以選擇新二胡時,要估計它將來的發展前途。就是一把製作精良的二胡,如果總存放著不拉,聲音也不會好聽,而經常拉奏的二胡,則越拉音質越好。

二胡的定弦和音域

二胡一般以五度關係定弦,音域達三個八度。

  二胡一般以五度關係定弦,如定成(d1、a1,c1、 g1,g、d1,a、e1)或(e1、b1)。

  在演奏某些地方色彩的樂曲或戲曲時,除了五度關係定弦外,也有定爲純四度關係的。在個別場會甚至有八度定弦的。

  二胡的音域達三個八度,但在一般的樂曲中,則很少超過兩個半八度。

  二胡音色剛柔多變,有精巧靈活的性能,有豐富的表現力,適於演奏各種複雜的音調,既能演奏柔和、流暢的曲調,也能演奏跳躍、有力的旋律,在民族樂隊和民間絲竹樂隊中,常常擔任主奏的角色,

  通常在中、小型民族樂隊中使用 2~6 把二胡,而在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中,則有 10~12個席位。它除用於獨奏、合奏外,也是評劇、越劇、滬劇和粵劇等地方戲曲和說唱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被稱爲“主胡”或“正場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