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5
10 卷 第 4 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vol. 10 No. 4 2000 年 第 4 期       JOURNAL OF BINGTUAN ED UCATION INSTITUTE Dec. 2000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世摘要   李白是继庄子、屈原以后的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杰出贡献在于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 , 并使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 现手法 , 在诗篇中达到高度的统一 , 把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研究李白诗歌 的艺术成就 , 重点应了解他的浪漫主义特色 , 才能真正得到李白诗歌的精髓 。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 , 现存《李太白全集》30 , 赋、序等文章外 , 有诗九百八十余首。这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小部分。在他死后不久 , 他的 诗歌就已经“十丧其九” ( 李阳冰《草堂集序》 ) 。就从这余下的十分之一的诗歌中 , 可以清 楚地看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庄 子、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 并且以他在唐朝由盛转衰 , 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 , 形成了那种坚持进步的理想 , 反抗黑暗现实 , 相信自己才能 , 鄙视腐朽权贵的斗争精 神。在李白诗歌中 , 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 达到高度的成熟。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在反庸俗和追求理想的斗争中展示了比屈原更为深刻的矛盾 , 更为强 烈的快乐和痛苦。因而李白的诗比屈原的辞所概括的生活更深更广 , 他着眼的不是一个集 , 而是整个时代。屈原主要是通过浪漫主义的独白 , 表达了政治上的失败而产生的痛苦与 矛盾 , 而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渗透到一切主题中去 , 接触到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 以说 , 李白在继承庄子 、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 ,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 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浪漫主义诗人 , 李白是伟大的 , 也是最典型的。杜甫称赞李白的诗说 : “笔落惊风雨 , 诗成泣鬼神。”这 正说明李白的诗歌有着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而这些艺术魅力正是从诗人的种种浪漫主义手 法中表现出来的。因此 , 在我们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时候 , 应该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 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 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元稹说李白的诗歌 : “壮浪纵恣 , 摆去拘束。”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 气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 ) 描写客观事物 , 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 。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 : 黄河西来决昆仑 , 咆哮万里触龙门 。 《公无渡河》 黄河万里触山动 , 盘涡毂转秦地雷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将进酒》 9 2

Upload: lina-ting

Post on 29-Dec-2015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李白浪漫主义

TRANSCRIPT

Page 1: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第10卷  第 4 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vol. 10  No. 4

2000年  第 4 期      JOURNAL OF BINGTUAN EDUCATION INSTITUTE Dec. 2000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世纟延

摘要  李白是继庄子、屈原以后的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杰出贡献在于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 , 并使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

现手法 , 在诗篇中达到高度的统一 , 把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研究李白诗歌

的艺术成就 , 重点应了解他的浪漫主义特色 , 才能真正得到李白诗歌的精髓。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 , 现存《李太白全集》30 卷 , 除

赋、序等文章外 , 有诗九百八十余首。这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小部分。在他死后不久 , 他的

诗歌就已经“十丧其九” (李阳冰《草堂集序》) 。就从这余下的十分之一的诗歌中 , 可以清

楚地看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庄

子、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 并且以他在唐朝由盛转衰 , 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

中 , 形成了那种坚持进步的理想 , 反抗黑暗现实 , 相信自己才能 , 鄙视腐朽权贵的斗争精

神。在李白诗歌中 , 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 达到高度的成熟。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在反庸俗和追求理想的斗争中展示了比屈原更为深刻的矛盾 , 更为强

烈的快乐和痛苦。因而李白的诗比屈原的辞所概括的生活更深更广 , 他着眼的不是一个集

团 , 而是整个时代。屈原主要是通过浪漫主义的独白 , 表达了政治上的失败而产生的痛苦与

矛盾 , 而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渗透到一切主题中去 , 接触到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

以说 , 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 ,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 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浪漫主义诗人

中 , 李白是伟大的 , 也是最典型的。杜甫称赞李白的诗说 :“笔落惊风雨 , 诗成泣鬼神。”这

正说明李白的诗歌有着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而这些艺术魅力正是从诗人的种种浪漫主义手

法中表现出来的。因此 , 在我们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时候 , 应该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

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元稹说李白的诗歌 :“壮浪纵恣 , 摆去拘束。”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

气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 描写客观事物 , 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 :

黄河西来决昆仑 , 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

黄河万里触山动 , 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92—

Page 2: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这里 , 黄河奔腾咆哮 , 冲决一切 , 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 , 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

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 :

登高壮观天地间 , 大江茫茫去不还。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举手可近月 , 前行若无山。 《登太白峰》

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

庐山秀出南斗傍。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这咆哮愤怒 , 一泻千里的江河 , 奇险挺拔 , 高出天外的峰峦 , 都表现出冲决束缚 , 追求

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

(二) 抒发主观感受 , 表现出强烈、炽热的感情。

李白的诗往往直抒胸臆 :

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时 , 渴望摆脱羁绁 , 腾风凌云 , 得到自由。他高呼 : “大道

如青天 , 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摧残槛中虎 , 羁绁  上鹰 , 何时腾风云 , 搏击申所

能 !” (《赠新平少年》) ; 受诏赴长安时 , 他高兴万分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

(《南陵别儿童入京》) ; 长安三年无所作为 , 最后又受排挤 , 他在诗中大呼 :“时清不及英豪

人 , 三尺儿童唾廉蔺。” (《醉后赠从甥高镇》) ; 他憎恨权奸 , 诗中表达清除权奸的愿望 :“何

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 , 直上青天扫浮云。”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 他反对安禄

山的叛乱 , 要求恢复祖国统一 , 就在诗中表示 :“但用东山谢安石 , 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

王东巡歌》其二) ; 他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 就写下了“君看石芒砀 , 掩泪悲千古”的

沉痛诗句。

在李白的诗歌里 , 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 , 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 , 汇成

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 震动着读者的心弦。

(三) 句法变化多端 , 不受格律的束缚。

当时律诗正在兴起 , 而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中 , 七律只有十二首 , 五律也为数不多。这

并非李白不会写律诗 , 而正如清代赵翼所说 , 是“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 , 与雕绘者争长”。

他大量写的是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就是在这格律不严的情况下 , 李白也常常打破、突

破了一般的规定。表现在句法上 , 长短错落 , 变化多端。如“噫 , 吁口戏 , 危乎高哉 ! 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 !” (《蜀道难》) 等。尤其是当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 , 李白决不使格律束缚感

情 , 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 , 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 玉山自倒非

人推。” (《襄阳歌》)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 , 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江夏赠书南陵冰》)

这样便于诗人抒发感情 , 正如宋代曾巩在《代人祭李白文》中说 : “又如长江 , 浩浩奔放 ,

千里一泻 , 来势犹壮。”

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一) 丰富的想象。

李白诗歌中 , 有大量的想象 , 有的诗通首是想象。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

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 , 在李白笔下 , 无不成为想象的媒介。通过这些媒介 , 诗人的想象突

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任意驰骋。而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 与现实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 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服务。《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方

面的典型。诗人借助梦境 , 开展大胆的想象 , 描绘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

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 , 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 , 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 , 表现了崇高的

—03—

Page 3: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理想。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

得不开心颜”的斗争精神。又如 , 在《蜀道难》中借助历史传说和远古神话驰骋想象 , 着力

渲染了秦蜀道路上奇险的山川 , 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与关切。

明月 , 是李白经常歌咏的对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 , 赋于明月人格化和个性化。诸

如 :

暮从碧山下 , 山月随人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这是诗人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拜访一位姓斛的隐士时 , 将空中的明月想象成是含

情脉脉、依依不舍与自己随行的同伴 , 以此衬托出诗人与斛士之间的深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其一

这是在自己受到打击 , 政治失意 , 感到孤独时 , 把明月想象成为自己的友人。

(二) 奇特的想象

李白诗歌中的想象往往出人意表 , 新颖不俗。但出人意表又入情理之内 , 新颖不俗而不

流于怪谲。试看《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 , 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 , 沽酒与何人 ?

诗中想象纪姓老人死后还应继续酿酒。这本来是不可能的 , 但诗人却像真有其事一样 ,

执著地继续想下去 : 夜台中没有李白 , 你卖酒给谁呢 ? 这种想象好似出自一个天真的孩子 ,

确实奇特新颖。但正是这种想象把老人“善酿”的形象 , 诗人与老人的深厚情谊 , 特别是老

人死后 , 诗人对他的怀念都深刻地表达了出来 , 完全合乎情理。

三、大胆而恰切的夸张

李白经常使用夸张这种艺术手法 , 来表现强烈、炽热的激情。从那大胆而恰切的夸张

中 , 也表现出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李白在《北风行》中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句 , 来叙述北方雪大天寒。鲁迅先生就此

句作了说明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 , 但燕山究竟有雪花 , 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 , 使我

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 , 那就变成笑话了。” (《鲁迅全集》

第六卷 185 —186 页) 这就是艺术中夸张与真实的辩证法。李白那些优秀诗歌中的夸张 , 从

来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 , 恰恰相反 , 他总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因此 , 往往越是

夸张 , 现实生活越是表现得深刻、真实。

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 , 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之十五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之二

“三千丈”、“三千尺”都是极度夸张。前者以诗人自己的愁情之长为基础 , 后者以庐山

瀑布之高为基础 , 不但没有不真实之感 , 反而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深长的忧愁和庐山

瀑布的雄伟壮观。

李白在运用夸张手法时 , 非常注重抓住夸张对象的特点 , 使夸张本身与夸张对象产生内

—13—

Page 4: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在联系 , 做到既大胆又不失确切。如 :

黄云万里动风色 , 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后一句 , 诗人抓住远望江水波涛汹涌 , 如卷起堆堆白雪的特点 , 用“流雪山”来加以夸

张 , 就更突出了波涛汹涌的阔大景象。

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在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 :

风吹柳花满店香 , 吴姬压酒唤客尝 ,

金陵子弟来相送 ,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 别意与之谁短长 ?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可以看出 , 李白运用比喻 , 一是做到了形象 : 感情本来是抽象的 , 而诗人用滔滔江

水或千尺深潭水来比喻感情 , 就把感情变成了可感可触的形象 , 鲜明地呈献在人们的眼前。

二是做到了贴切 : 比喻与友人别情之长 , 绵绵无尽的流水正有长的特点 ; 比喻友人送我深

情 , 千尺潭水正有深的特点 ; 比喻愁情不断 , 抽刀断水正有不可断的特点。这都是用与被比

喻的事物有共用特征的形象做比喻 , 使比喻显得十分贴切。三是生动 : 形象本身就具有生动

的特质。而诗人关于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人的丰富联想的形象作比喻 , 就更加生动。以“抽刀

断水”比喻愁不可消 , 不仅突出了诗人的愁情 , 而且从“抽刀断水”的动作上 , 使人联想到

诗人那激愤的心情、豪迈的气概等等 , 余味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 , 在李白的诗中 , 还引用了大量典故。这些典故 , 一般也起着比喻作用。

诗人把许多揭露批判最高封建统治者不便直言的思想感情 , 通过用典故尽情地表达出来 , 而

且这些典故能够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 , 往往比直言表达来得更深刻 , 更有感人力量。例如

《古风》之五十一中 , 就用殷纣王暴虐、楚怀王昏庸的历史传说 , 比喻唐玄宗的统治。虽未

直言 , 但人们从关于殷纣王和楚怀王的历史传说中 , 就会联想到唐玄宗的统治该有多么黑暗

混乱 , 昏庸腐朽。

五、清新而自然的语言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 又都是通过他那独特的清新、自然的语言而表达出来

的。

李白主张写诗要“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这正是他自己诗歌那种清新而自然的语

言风格形象化的概括 , 也正是他学习民歌语言风格的结果。如 :

长安一片月 ,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 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秋歌》

人道横江好 , 侬道横江恶。

—23—

Page 5: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一风三日吹倒山 , 白浪高于瓦官阁。

《横江词》

语言朴素简洁 , 不假雕琢 , 又活泼生动 , 音节和谐 , 颇有民歌风味 , 但他又不是单纯地

以民歌语言为模式 , 而是经过加工提炼 , 既不失民歌语言的本色 , 又有含蓄精炼的特点。

如 :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蜀国曾闻子规鸟 ,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回一叫肠一断 , 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

初看如脱口而出 , 明白如话 , 但若深入下去 , 便觉意味隽永 , 经过千锤百炼 , 使清新而

自然的民歌语言的风格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李白的七绝也体现了这一语言特色。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 :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 , 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 , 口头语 ,

而有弦外音 , 使人神远 , 太白有焉。”他说的这些特点 , 实际上也就是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

风致。

再如《早发白帝城》脱自于《水经注·江水》。我们于此对照一下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 其间千二百里 ,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 , 林寒涧肃 , 常有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空后传响 , 哀转久绝。”这是一段优

美的散文。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

山。”到了李白的笔下成了一首优美的诗。语言之清新自然 , 心情之舒畅乐观 , 与原文风貌 ,

却迥然不同。

李白在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中 ,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取得了不仅是他的前人 , 即使

是后来者也没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他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诗人 , 也是世界文化

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浪漫主义诗歌 , 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 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作者 : 教授  兵团教院/ 石大师院)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