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嚴選 健康優土產‧紅藜》

Post on 08-Mar-2016

2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紅藜,穀類的紅寶石。具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做成「紅藜麵包」,口感Q軟,有點像煮熟的小米。 穀類的紅寶石

TRANSCRIPT

提到原住民的傳統特色食物,一

般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小米﹂。

其實,﹁紅藜﹂也是原住民非常重

要的傳統主食。我對這種作物也十

分陌生,直至看到專家學者發展的

研究,才真正認識紅藜。

根據屏東科技大學等研究單位的

學者所發表的紅藜研究報告,紅藜

具有很高的營養成分,被稱為﹁穀

類的紅寶石﹂,它的膳食纖維是番

薯的五倍︵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

醇、預防便祕及腸癌、延緩血糖上

升︶。紅藜還具有高量人體無法自

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在米飯中加

入紅藜,是很好的補充方式。因為

紅藜適應力很強,只怕雨水。

紅藜具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

必需胺基酸,

做成﹁紅藜麵包﹂,口感Q軟,

有點像煮熟的小米。

穀類的紅寶石

紅藜

紅藜 ‾

121

紅藜是臺灣原生種植物,於是被正名為﹁臺灣藜﹂

只是紅藜不如小米好種植,還差一點就從臺灣原生植物種源中消失。﹁紅藜﹂對環

境的適應性很高,成長過程的顏色變化從嫩綠、鮮綠、鮮紅、暗紫到金黃,最後成為

夕陽紅的顏色,植株高度大約可到兩百公分。

我的家鄉屏東冬季少雨,很適合紅藜生長。拜訪住在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的九十

歲原住民長者巴鳳英後,我才知道,紅藜的顆粒比小米細小,去殼的處理程序很麻煩,

這也是紅藜逐漸被淘汰的原因。

紅藜不但可做花材、釀酒、藥材,也可製成佳餚及飲料,數百年來,是原住民生活

中很重要的雜糧農作物。紅藜花葉展現浪漫的紅、黃、白等繽紛顏色,也被原住民拿

來做為頭飾。屏東縣三地門鄉更選定紅藜花當作觀光代表植物。

紅藜也是原住民釀造小米酒不可或缺的添加料,它能促成小米酒釀製過程中的酒麴

作用。

既然紅藜是臺灣原住民的在地健康食材,我也希望能盡力推廣,於是研發試做﹁紅

藜麵包﹂。先將紅藜用電鍋煮熟後,再加入麵團中攪拌烘烤,吃起來口感Q軟,有點

像煮熟的小米。

▲ 可補充人體需要的胺基酸。

紅藜 ‾

123

高齡九十歲的魯凱族阿嬤巴鳳英,在她漫長的人生中,秉持著﹁有地就種﹂的原則,種

植出不計其數的小米和紅藜。她並不清楚紅藜具有多少營養價值,只知道紅藜和小米,都

是要種來自己吃的日常主要糧食。

紅藜的種植區多在排灣族與魯凱族居住的農墾區溪流邊,巴鳳英以原住民最天然、傳統

的方式種紅藜,種了之後,不需特別照顧,也不施肥、不灑除蟲劑,等待三、四個月紅藜

自然成熟後就採收。

種紅藜最大的學問在於﹁掌握天時﹂。巴鳳英的女兒巴玉蘭說,紅藜成熟和收成後都怕下

雨,一下雨紅藜穗發芽,就沒有收成;

紅藜收成後也必須靠陽光曬四、五天,

曬乾後,再用腳踩去紅藜穗的殼。

所以,收成後如果遇到下雨,紅藜

穗也會發芽。因此,巴家不會在四、

五月時種紅藜,因為七、八月成熟時,

很容易遇到下雨。

巴家利用檳榔園的空地種紅藜,選

在每年九到十二月間陸續種下紅藜,

紅藜達人

多年經驗累積,讓巴鳳英只要看天

時,就知道何時會下雨。

我還研發過另一種紅藜麵包的做法,也

是先將紅藜煮熟後,拌入紅豆、奶油或黑

糯米等,作為包在麵包內的餡料,咀嚼起

來很有口感。

由於紅藜的高營養價值,大大提升其經

濟效益,但種植區域仍侷限在原住民部落,

產量少、價格相對就高,短時間內難以大

量生產成為普及食材。幸好林務局已和屏

科大合作,在原住民社區推廣種植紅藜、

製作相關產品,並推廣紅藜成為保健食品,

被長期忽視的紅藜,終於有機會重新建立

在地健康食材的地位。

▲ 紅藜加入米飯中,營養又好吃。

吳寶春按讚 健康優土產 ‾

124

紅藜 ‾

125

巴鳳英說,紅藜收成後因為顆粒小、去殼

麻煩,漸漸沒有人願意種植,直到近年,學

者證實它的高營養成分,才又被重視。

自從紅藜受到重視後,巴鳳英種植的紅藜

常被訂購一空,但她一年只收成約九百公斤,

每公斤的價格可以賣到一百八十元,原本只

是自己種來吃的雜糧,如今成為可以賺錢的

經濟作物。

紅藜從幼苗到熟穗都有食用價值,幼株還

小時,過密的嫩葉可採來汆燙後,加點花生

粉、灑點鹽。﹁比番薯葉還嫩、還好吃!﹂

巴玉蘭說。成熟的紅藜穗可以釀酒,也可以

和小米混在一起,煮成粥或米飯;也可以煮

熟後磨成粉,加麵粉、黑糖或花生糖、白糖,

製作成甜糕點;若是包入肉或魚等內餡,就

成為鹹口味的年糕﹁阿bye

﹂。

紅藜農戶:巴鳳英

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 15 號

電話:08-7960061

盛產期:國曆一至五月

紅藜達人

次年一月到五月,每個月幾乎都可以收成。不

種紅黎的四月到八月期間,則種上芋頭、番

薯、花生、玉米等作物。

巴玉蘭表示,因為巴鳳英種紅藜數十年,預

測下雨的時間相當準確。快下雨前,她會提醒

晚輩們要趕緊採收成熟的紅藜,村裡曾經有些

沒經驗的年輕人,沒照巴鳳英說的時間提前採

收,後來遇到下雨,有一半來不及收成的紅藜

全數泡湯。

根據巴鳳英的經驗,小鳥不會啄食紅藜,如

果紅藜有蟲,即順手用人工抓蟲,沒抓到的

蟲也就放過,因此,巴家從不噴灑農藥殺蟲。

此外,只有剛種下紅藜時,會將長得較密的紅

藜幼株拔掉,並順手除一、兩次草,紅藜植株

長大後,因為雜草有助保持植植土壤的水分,

此時反而不拔草。

▲ 紅藜磨成粉,包入肉或魚,做成

鹹口味的年糕「阿 bye」。

▲ 加入紅藜的黑糖糕。

吳寶春按讚 健康優土產 ‾

126

紅藜 ‾

127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