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 老梅 綠石槽

Post on 16-Jan-2017

219 Views

Category:

Travel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老梅」位於台灣北海岸公路沿線,是一個純樸安靜的小村落,在其沿岸沙灘有一處非常獨特的「石槽」景觀,北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之稱為「綠石槽」或「綠色海岸」。這個美麗的景點在攝影界中非常有名,但對一般遊客卻有點陌生,因為這個海岸太脆弱,擔心過多的人潮會帶來生態上的危害,因此連觀光局也不太宣傳這個景點。「老梅綠石槽」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幾萬年前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海岸邊的火山礁岩在波浪長期的沖刷下,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份而形成溝槽,每年冬天北部東北季風一起,濤天的浪花滋潤了石槽的岩面,也開始滋生綠色的石蓴、海髮絲等海藻,因此形成令人驚嘆不已的「綠石槽」海岸景觀,尤其是在日出日落時分,景觀更是迷人,常吸引許多愛好攝影的人士駐足拍攝,也在攝影界留下許多經典的畫面。

老梅‧綠石槽

老梅綠石槽之美,其實就是槽溝狀的海岸侵蝕地質配上石蓴和石髮等綠色海藻而形成的美麗景觀。一般的海岸或許是沙灘、或許是岩岸、也或許有海藻,但老梅綠石槽卻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被侵蝕的岩岸,而且侵蝕得非常漂亮,形成一道道總長將近一公里,平均深度大約五十公分的溝槽。這片獨一無二的美麗海洋地景,是千萬年來的海浪侵蝕所形成,加上這裡的海水沒有受到汙染,是藻類生長最好的環境,並且因為岩石間本就明顯的侵蝕溝,把原本連成一片的綠藻,分置在高高低低的岩石間,自在生長的綠藻礁,就隨著岩石與深溝生長,變化出翠綠美麗的圖案。老梅綠石槽是日積月累形成的,綠石槽只出現在冬季,等到夏季來臨,綠色海藻就會在強烈陽光的曝曬下枯死,直到隔年再次生長,這些蓄積了上萬年的生命故事,就在潮間帶上如此生息輪替、永不停歇。

北海岸公路沿線的石門鄉老梅村,是一個純樸安靜的靠海小村落,擁有潔淨的沙灘,及一處非常獨特的「石槽」景觀。

這處台灣少見的石槽景觀,北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之稱為「綠石槽」或「綠色海岸」,但這個景點對一般遊客卻有點陌生。

每年冬天東北季風盛行,不斷的浪潮使石槽岩面開始滋生綠色的石蓴、海髮絲等海藻,形成令人驚嘆不已的「綠石槽」海岸景觀。

遠遠望去,就像是礁石上鋪了一層厚重的綠地毯一般,景觀饒富趣味,在石槽的四周,也是海洋生物聚集、生息繁衍的重要棲地。

海藻密佈的石槽,彷彿是一幅幅巧奪天工的抽象畫,又像是一隻隻綠色海豚並排躺於沙灘上,任憑海浪衝擊、悠然自得。

台灣海岸的海藻大多是一年生,潮間帶海藻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主要以冬春兩季生長最為旺盛。

「石槽」形成原因是由於海岸地層上升,礁岩在長期波浪的沖刷下,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份而形成溝槽。

翠綠的海藻茂盛地生長著,隨著藻體的分佈,綠意肆意地向海洋擴張出去,並且在藍天與碧海中,形塑出美麗的圖像。

台灣南、北兩地生長的海藻極不相同,北部海岸由於受大陸冷流影響,盛產的是紫菜、石蓴、海髮絲、石花菜等溫帶性海藻。

一般的海岸或許是沙灘、或許是岩岸、也或許有海藻,但老梅綠石槽卻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被侵蝕的岩岸,而且侵蝕得非常漂亮。

這裡由於長期受到海水的侵蝕,形成一道道的海蝕溝,加上位置較低,強勁的海流足以把積沙帶走,更有利於藻類的生長。

這個美麗的景點在攝影界中非常有名,因為擔心過多的人潮會帶來生態上的危害,因此連觀光局風景區管理處也不太宣傳這個景點。

綠石槽」為潮間帶的生物建構了一處美麗的家園,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生命節奏在這裡上演著。

冬天這個季節,整個海岸溝槽上面附滿海藻,形成一條又一條的「綠石槽」,把整個海岸染成鮮綠的色彩。

一排排的條狀「石槽」隨著浪花忽隱忽現,海浪沖擊在石槽上,激起猶如氳霧一般美麗的浪花,景緻相當迷人。

老梅綠石槽之美,是槽溝狀的海岸侵蝕地質配上綠色海藻而形成的美麗景觀,這個景觀是千萬年來的海浪侵蝕所形成。

海藻的種類很多,不管形態、大小或顏色,變化多端,而藻類的內部組織大多由形態相仿的細胞所構成,而無真正的根、莖、葉。

總長將近一公里,平均深度大約五十公分的「綠石槽」,常吸引許多愛好攝影的人士駐足拍攝,在攝影界留下許多經典的畫面。

北海岸擁有豐富的小河系,鹹淡水交會的地方,本就是藻類生長最好的環境,冬季時豔麗的海藻,讓海岸看起來一片綠意盎然。

石槽功能和珊瑚礁類似,只是生物相沒那麼豐富而已,但還是提供很多生物在此地棲息繁衍。

這裡整片綠色藻類附著於礁岩的景象,亦有人稱之為「藻礁」,不過這種以綠藻類的石蓴為主的藻類並不造礁,因此礁岩不會增長。

每一種海藻都有其特定的生長地帶,主要和其所含色素的種類與含量比例有關,此現象在海邊最為明顯,在潮間帶上部多為綠藻。

岩石間明顯的侵蝕溝,把原本連成一片的綠藻,分置在高高低低的岩石間,綠藻礁隨著岩石與深溝生長,變化出翠綠美麗的圖案。

有石槽的存在,是讓我們的海洋環境更多樣化,保存石槽,事實上也保存了台灣生物的多樣性。

光線、地形、浪潮均可影響海藻的生長與分佈,有的海藻喜歡浪擊地區,尤其在有潮池或蝕溝的地方,綠色的海藻生長得更為旺盛。

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而在這海陸交界的地帶,是生物蛻變的舞台,在這廣裘海岸邊的石槽,也在生態系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海岸低潮線的地方是各種藻類、水螅、和海鞘聚集生長的地方,退潮時觀察可發現海葵、螺類、陽燧足、寄居蟹等生物的蹤跡。

這裡的海水沒有受到汙染,是藻類生長最好的環境,這片獨一無二的美麗海洋地景,是日積月累形成的,蓄積了上萬年的生命故事。

來到這裡一定要留意安全,並保護這個難得的生態之美,海藻濕滑,千萬不要踩上岩塊與海藻,任意踩上也有失足落海的危險。

「綠石槽」只出現在冬季,等到夏季來臨,綠色海藻就會在強烈陽光的曝曬下枯死,直到隔年再次生長,如此生息輪替、永不停歇。

http://forestlife.info/

以上圖文引用自

以下之圖 引用自蔚藍的天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123-bluesky

Edited by Wulang Lin 1/10/2010

謝謝觀賞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