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北 日 报 客 报 星期四 户 微 端 博 “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

Post on 02-Jan-2021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簰洲湾7 名大学生

冲在防汛一线

全力以赴防汛抢险救灾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 181 号 邮编:430077� � � � � � � � � � � �新闻热线:027-86770308� � � 027-88567429(武汉地区)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新浪 @ 湖北日报 主编:张国安 版式:刘旺东 责校:吴峥嵘

H�U�B�E�I��D�A�I�L�Y

湖北日报客户端

湖北日报微博

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出版http: //www.cnhubei .com

2020.7.23庚子年六月初三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2-0001第 25659 号 邮发代号:37-1

星期四今日 16 版

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就中沙建交 30周年互致贺电新华社北京 7 月 22 日电 近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 30 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 建交 30 年来,中沙关系稳步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特别是近年来,中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发展步入快车道。当前,中沙合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维护两国人民健康福祉以及全球和地

区公共卫生安全, 谱写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佳话。我高度重视中沙关系发展,愿同萨勒曼国王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 30 周年为契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2030 愿景”对接,充实双边关系战略内涵,共同引领新时代中沙关系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萨勒曼在贺电中表示, 建交 30 年

来, 沙中各领域关系取得巨大发展,这体现了两国的深厚友谊和战略关系的高水平。我愿推动这一特殊关系不断发展, 服务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沙方同中方在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抗击疫情。沙方期待同中方开展更多合作,推动实现地区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工作纪实

科技部与湖北省召开部省合作会商视频会议

大力支持湖北加快建设创新强省

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湖北日报讯(记者周呈思)7 月 22 日下午,科技部与湖北省召开 2020 年部省合作会商视频会议,研究继续加大对湖北疫后重振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力度,支持湖北加快建设创新强省。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省委书记应勇,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志刚向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展现的顽强意志和牺牲精神致以崇高敬意。 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北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为科技创新和湖北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要共同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篇文章做好,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载体,湖北是我国区域创新的重要支柱。 尽管遭遇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但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 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科技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北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部省会商成果,推动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湖北创新强省建设,让科技创新更好服务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将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应勇代表省委省政府诚挚感谢科技部长期以来对湖北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对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和推动疫后重振的大力帮助。 他说,在全省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科技部与我省专门召开部省合作会商会议,研究支持湖北科技创新、加快疫后重振、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充分体现了科技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搭把手、拉一把”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 湖北科教人才资源富集,科技创新优势突出,以“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加速发展。 办好湖北的事,特别是加快疫后重振,重点要办好科技创新的事。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育新机、开新局”,着力改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努力在科教优势与产业优势更好结合上取得更大作为。 下一步,我们将在科技部关心支持下,推动此次会商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快创新强省建设,争创国家综合性创新中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王晓东介绍了我省有关情况及恳请科技部支持事项;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代表科技部一一作出回应。科技部副部长王曦主持会议。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副省长肖菊华,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参加会议。

根据会商意见, 科技部将与我省进一步加强部省合作,通过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开放合作创新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全力支持湖北创新强省建设。

省政协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

聚焦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协商建言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辉、通讯员郑轩)7 月 22 日, 省政协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聚焦“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协商议政。 省政协主席徐立全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瑞连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政协副主席张柏青作主题发言。杨道虹、刘国俊、林颖、邓世名、周建元、李燕萍、胡斌、谭业明、曾国平等围绕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培养引进、 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

才评价体系等协商建言。 朱建文、胡隽、谭必恩现场提问,省直有关部门作了回应。

徐立全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遵循。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今年出台人才工作支持营商环境建设“六项举措”,人才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下转第 2版)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对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馨、曾雅青、通讯员王丹)7 月 22 日下午,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联组会议,对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这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到会应询、听取意见。

陈金刚等 11 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专(工)委组成人员,先后

就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 信用体系建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提问。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游劝荣、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晋, 省发改委等政府部门负责人认真应答。

王玲表示, 此次专题询问事先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 现场问答严肃认真, 聚焦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加强监督、 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目的。 (下转第 2 版)

>>> 第 6 版

疫情叠加汛情,“大考”前所未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北交出了一份浸透着艰辛、汗水的“期中卷”。 从这份“期中卷”,我们读出了什么?如何用全面、辩证、长远的观点看待湖北经济形势? 如何奋发有为,育新机、开新局? 今起,本报推出

“辨析湖北经济 2020‘期中卷’”系列述评。

编者按

浸透艰辛与汗水的合格答卷———辨析湖北经济 2020“期中卷”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事非经过不知难。2020 年上半年,湖北前所未有的

特殊时期。新年伊始,疫情突袭。 人口、地域

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通衢之省,街巷空寂,机器停转。

梅雨时节,汛情汹汹。 21 个县市区遭遇史上最强降雨, 受灾面史上最大。

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后重振攻坚战、防汛救灾突击战。 上半年,硬仗一场接一场。

从雨雪纷飞到蝉鸣萤飞, 湖北顶住了巨大压力。 今年上半年,GDP 恢复到上年同期近八成, 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期中卷”。

大考面前,湖北吹响号角、铆起前行,经受住了考验,站住了、稳住了。

上下同心,注入强大动力按下“暂停键”的两个多月,经济

活动被极度抑制, 我省一季度 GDP创下了同比下滑 39.2%的纪录。

如此巨大的冲击, 湖北能否扛得住?

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 3 月 10日亲临湖北考察, 要求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 不到两个月里,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 4 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

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数千亿“真金白银”力挺,为湖北疫后重振注入强大动力。

对接中央政策,出台“加强省级重点项目服务保障 16 条”,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针对中央 6 项金融支持政策,列出 17 项工作任务、39项具体落实举措, 让更多资金源源入鄂;围绕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等方面, 谋划项目1216 个……

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我省密集出招,打出政策“组合拳”———

发布《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减免税费、稳岗返还、延缴社保、下调利率……30 条硬核举措给力市场主体“复元”。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提速重大项目。

推出《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打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发令枪”,“30 条”刀刃向内、靶向发力,成为疫后湖北突围“撒手锏”。

提出《弘扬“店小二”精神“十必须十不准”》,承诺政务审批服务“零超时”、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当好企业“店小二”。 (下转第 5版)

国家供水应急救援基地首次实战7台应急车驰援恩施,22日晚开始向居民供水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倩倩、通讯员刘登强、胡利华、周华银)恩施清江上游屯堡乡马者村沙子坝发生滑坡, 致使清江水源地受泥石流影响,城区供水中断。7 月 21 日晚,由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始发的 7 台应急救援车,连夜从武汉驶抵恩施, 于 22 日 8 时开展应急供水救援,经过 12 小时奋战,已于当晚 8 时 40 分开始向居民供水。

为加强国家应急供水救援能

力,住建部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等 8 个区域建立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 并设置区域保养基地。其中华中基地落户武汉,省市共建,由武汉市水务集团维护管理。此次供水应急救援,是 8 个国家供水应急救援基地组建以来首次实战。

恩施灾情发生后, 住建部高度关心, 迅速批准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组织力量赶赴恩施,并从北京安排专家赴现场帮助工

作。 经省住建厅部署,武汉市水务集团派出由指挥组、净水组、水质组、保障组组成的 40人救援队伍,派出7台应急救援车(包括 1台应急保障车、4台移动式应急净水车和 2台水质监测车)。 4台净水车在原水条件恶劣的情况下, 可现场将原水制成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 供水规模可达到 480 立方米 /天,满足 12 万人的基本需求。 2 台水质监测车具备便携检测、 车载检

测、在线监测、筛查分析四大功能,可对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与生物污染物等 145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

目前, 我省已成立由省住建厅总工程师谈华初任指挥长, 住建部专家, 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 恩施州等方面负责同志组成的省恩施城区供水应急救援指挥部。 住建部表示,若有需要,还将调度郑州、绵阳两个基地紧急驰援。

相关报道 >>> 第 3、4 版

张义瑚邓玉恩马涛检查防汛工作时要求发扬“九八抗洪精神” 夺取抗洪抢险最终胜利湖北日报讯(记者陈鹏、通讯

员张贤武)7 月 22 日, 中部战区副司令员、 中部战区抗洪抢险前方指挥部指挥员张义瑚, 中部战区副参谋长邓玉恩,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马涛前往洪湖、 嘉鱼等地检查防汛工作。

长江干堤虾子沟堤段是历史险工险段,2017 年汛前汛后, 该堤段先后发生 9 处崩岸。 张义瑚一行要求,要建立崩岸预警机制,定期对重点崩岸段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河道巡查、水下地形检测等手段,对发展较快、 风险较大的岸段提出预警

和预处置方案。一旦出现险情,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簰洲湾 1998年溃口处,在实地查看水情和岸情, 听取当地负责同志汇报后,张义瑚一行指出,长江干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进一步加强重要堤防、重点部位的查险排险,确

保长江干堤万无一失。 他们强调,当前湖北防汛仍处于关键时期, 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参与抗洪抢险任务的各级官兵要充分发扬“九八抗洪精神”,始终牢记我军宗旨,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怕牺牲、奋勇当先,夺取抗洪抢险任务的最终胜利。

� � � � 7 月 19 日,嘉鱼县簰洲湾镇东岭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汪派(左一)等 7 名大学生在长江干堤散浸点挖沟导滤。 7 月 5 日开始,他们主动请缨上堤查险,组成防汛青年突击队,用汗水守护家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 通讯员 江开群 龙钰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