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x 滋長在「正」、「負」之間

Post on 07-Mar-2016

2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這份手冊將告訴你感染身分相異伴侶的相愛之道,不論性傾向,與感染者、非感染者都有關的事情!

TRANSCRIPT

寫在前面相信許多朋友都碰到類似的情況!相愛的兩個人之間偏偏擠進

一個第三者,可能是一個人,或是對方讓你無法接受的特質,或是一件阻礙在一起的因素,如:居住距離、社會經濟地位......等等,但,一般會認為只要「兩人同心、其利斷金」,總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

不過,當這個第三者換成是:「愛滋病毒(HIV)」時,會發生什麼事?驚訝、害怕、分手?還是更緊密、珍惜?還是,那沒什麼,只是一種慢性病?無論是哪一種,兩個人的關係都受到很大的考驗!

這份手冊將告訴你感染身分相異伴侶的相愛之道,不論性傾向,與感染者、非感染者都有關的事情!

B和A相戀多年,B感受到A不喜歡B碰他身體,尤其是性器官,更別說要發生插入式的性行為了,說到最後A僅會同意幫B戴套口交。

B終於忍不住了,要求和A真槍實彈來,不然就分手,A才哭著說自己是HIV(+)......

感染者為何難以啟齒?

很多關係在一開始並不知道會走

到這麼深,當一開始感染者沒有說自

己的身分,之後要什麼時候說?怎麼

說?是一件不容易決定的事。

首先,有必要說嗎?按照台灣的

法律,感染者隱瞞身分而與他人進行

危險性行為或共用針器施打,致傳染

於他人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

徒刑,未遂犯罰之。也就是說,感染

者務必與性伴侶從事安全性行為。此

外,告知也是提醒對方接受篩檢、注

意健康。

那麼,如果兩人都有從事安全性

行為、感染者的治療狀況也很好,感

染者可能會認為沒有必要說,或是還

在評估兩人的關係先不要說,但最常

見的原因是與害怕分手有關。

說了,能否不要分手?

會不會分手,這要看兩人原先的關係而定,還有是在交往前或交往後才知道有一方感染的情形。以下幾點提供你思考:

1.在交往之初儘早坦承雙方有沒有感染,除了有助

於決定要不要有這段關係,也有助於維持日後的

關係。交往前就說者,會比較不擔心傳染、更從

事安全性行為、分攤對方的痛苦、非感染者較願

意照顧感染者,也較不會引起衝突。

2.若是交往之後才發現一方有感染,先別管怎麼感

染到的、什麼時候感染到的、要不要分手,如果

平常性行為沒有採取保護措施,另一方最先要做

的是儘快接受檢查!

3.不管有沒有愛滋介入,任何伴侶都會有相處上需要討論及學習的地方,用心溝通才是重點。說了

之後讓雙方間沒有秘密,增進彼此坦誠相處;但

若說了之後選擇結束關係,也試著接受這個結果

,送上祝福給彼此,畢竟成功的伴侶關係之間是

不需要憐憫、同情或罪惡的!

在告知之前要先準備什麼?

評估伴侶對愛滋的了解程度如何?

伴侶可能有的回應是什麼?最糟的

回應會是什麼?最壞的情況出現時

該怎麼辦?你和對方可以分別或一

起找誰求助?

告知是為了拉近雙方的距離,但如

果是為了報復、威脅等等的情形,

建議你還是緩緩吧。

當告知對方後,你可以幫助對方得

到正確的資訊解答心中的疑惑,或

是利用這些資訊獲得求助資源。

首先,感染者可以先準備好自己。

第二,澄清要說的動機。

第三,準備相關資訊。

切記不要在特定的日期、場所,以免以後到了這

個時間、地點,就想起這件事情。

先和醫護人員或是社工討論怎麼說,然後模擬如

何看著對方說出口,倉促下說,自己都在情緒內

,就不容易顧及對方的反應了。

可能會有不如你所想的

情況發生,盡量讓自己

保持樂觀,並接受對方

的情緒,保持正向的態

度面對發生的一切,也

給對方時間去調整未來

彼此的關係。

第四,決定甚麼情形下說。

第五,事先預演與練習。

第六,做好正向思考準備。

如何告知?

告知是一個“抱著最壞打算,期待最好結果”的過程。你可參考以下的流程:

1.找一個雙方都合適的時間與地點。2.告訴對方你有私人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他,徵求他的同意。3.告訴他你的焦慮,就因為你很在乎與他的關係,也擔心 他的反應,但你已經為他做了一些準備。4.簡單扼要地陳述,不為自己的行為辯護,告訴他你願意 真誠的回答他任何的問題。5.注意對方的反應。6.請對方也尊重你要不要讓其他人知道的權利。7.當你告知後,若對方的反應對你造成很大的壓力, 請協助他尋求諮詢。 給他正確的資訊及緩和對方的情緒是你的責任!

對方可能看過你服藥或就醫,早就開始懷疑,所以真誠地說很重要。

切記,真實比完美好!

D和C相戀3年,D在C的包包發現一個藥罐和藥袋,D好奇問了一下,C說自己吃的是B肝的藥。

D懷疑怎麼沒聽過C說他得了B肝,於是上網查才發現是抗愛滋的藥物,質問之下,C坦承感染已經5年,但是他們的性行為都有戴套。

一樣,大部分感染者若一開始沒有說,關係久了之後,要主動告知對方自己感染身分事實的難度會越來越高。但有時候卻忘了先準備好可能會有這一天的來到,一旦非感染者意外發現,這種情況下,非感染者的情緒反彈是可以理解的!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ationship

非感染者可能會有以下的反應:

一開始可能會憤怒,認為你刻意欺騙,且要知道所有細節。注意!此時伴侶關係的信任感大大受損,因此非感染者對於感染者所說的內容會有較高的質疑,因為不會想再被騙第二次!

� 一段時間後,或許是基於愛吧,有些非感染者會選擇留下來,照顧感染者所有的生活事項!但有的時候會過度焦慮及控制感染者,這部分要靠雙方重新協商再建信任關係。

HIV成了關係中的擋箭牌或連結主因,可能使關係變得更好、珍惜相處時光(愛)或更壞、親密關係陷於兩難(礙)。

E和F交往3年,有一天E告訴F,自己最近驗出感染HIV,要F也去驗,

F該怎麼辦?

這邊有一個概念要先提,就是「伴侶關係協商」。當有了承諾的關係之後,接下來要談的是還可不可以有伴侶外的性關係?回來後要不要告訴伴侶?也就是開放式性關係的討論協定,因此,如果雙方都先對這樣的關係品質有所共識,是不是「外遇」或「背叛」就可以有不同的詮釋。

如果雙方在一起後,有一方感染了愛滋病毒,當下先思考的是雙方的性行為有沒有採取保護措施,如果沒有,那麼非感染者這一方就要盡快去接受愛滋篩檢了!

接下來又會有兩種情形要討論:

第一,若另一半沒有被感染,那麼兩個人下一步要如何共同走下去?性行為該如何採取保護措施?如果要結束,又該如何結束?

第二,若另一半證實也是感染者,此時兩個人要討論如何共同走過情緒風暴,如何接受治療、與學習自我照顧之道。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太多的能量花在證實是誰傳給誰?誰先感染的?通常對關係只會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

Q:我和我的男朋友其中一個人有愛滋,

我們還能享受性愛嗎?

我們彼此會被感染嗎?

感染後仍可以保有性生活,但如何避免愛滋及其他性病的傳染是需要特別留意的:

1.肛交、陰道交:一定要使用保險套,並使用水性潤滑劑。「TOP」者換姿勢抽出後、超過30分鐘、或同時多人下換一個人,建議換一個新的保險套,避免因破裂、交叉感染而增加危險。

2.體外射精:因射精前已有前列腺液分泌,就有感染的可能性,故還是要使用保險套;抽出後不要射精在對方流血中或潰瘍中的傷口或黏膜處。

3.口交:雖然危險性很低,但仍有感染愛滋病毒及其他性傳染病(如:淋病)的風險。建議:

(1)被口交的男性要戴保險套,肛吻或是對女性口交則可以將保險套剪開覆蓋。

(2)不要射精在對方口中,更不要吞下去!

(3)口交時若吃到對方的體液要盡快吐掉,秘訣是可以含一些水,一小段時間就吐掉換水,以稀釋病毒或細菌量。

(4)口交前1小時不要刷牙、剔牙或用漱口水,以免造成傷口或黏膜充血。

(5)最近拔牙者,傷口未癒合不要口交。

(6)事先可含少許鹽水看看口腔是否有疼痛感覺,以檢測有無傷口。

4.指交:手指有傷口就有感染機會,建議清潔乾淨(包括指縫)、用指套、使用潤滑劑,還有要小心指甲不要留的過長,若剛剪完指甲後邊緣最好要磨平,避免造成對方受傷出血。

5.為對方手淫:雖然沒有傷口,感染機率很低,但切忌用對方精液當作自己自慰的潤滑劑。

6.肛吻:可能會感染A型肝炎、阿米巴原蟲,故可以使用剪開的保險套做為隔膜、接種A型肝炎疫苗保護。還有性行為前灌腸,會將腸道內的細菌帶到肛門口,藉由肛吻傳染給對方。

7.性行為前灌腸:要注意會使得黏膜充血增加感染的危險性。

8.使用性玩具:除了注意清潔之外,還是要使用保險套。

9.拳交、SM等:會造成傷口出血的性行為,過程中切記要小心!

10.潤滑劑:國外的研究指出,肛交不戴套的話,若僅使用潤滑劑,會對直腸黏膜造成刺激充血,反而增加出血的危險,這部分就要當心!

11.增加前戲的時間:讓彼此的身體在最放鬆的情形下,不只減少出血的可能,更可增進性的歡愉。秘訣:慢慢來唷!

12.性是要溝通的:包括彼此喜歡的方式,更要學著開誠佈公討論對於伴侶外性關係的接受度,且學著尊重對方。

(備註:細節可以參考【健康性愛手冊】http://issuu.com/justboss/docs/healthy_sex)

你可能覺得一直在提保險套,性行為有這麼危險?想一想,保護自己和對方,讓性愛無後顧之憂,不是很好嗎?

保險套真的百分之百安全嗎?

保險套對於預防愛滋和避孕的效果很好,但是,如果使用不當,或是保險套未保護到的地方(如陰毛上的陰蝨),則可能會減低保護效果。

溝通是一種了解彼此、幫助雙方傾聽及表達的過程。首先,你可以先從了解自己和對方做起。認識彼此,是伴侶在一起時持續要經營的事情!

接著找個雙方都適合談話的時機、地點,分享自己有多在乎彼此與心情。過程中注意以下幾件事情:

1.關係中常常走向輸贏對錯,記得要給自己和伴侶有犯錯的機會,雙方都贏關係才有進展機會。

2.允許對方可以有先不回應的時間,沉默有助於彼此雙方更省思。

3.記得要尊重彼此不同的感覺與價值觀,因為差異就有持續探索的可能性。

4.你的期待或需求,不見得對方一定能達到,但是真誠的說出來是增進關係的開始。

你可以這麼說:當你______(描述事件、行為),我覺得_______(心情),因為_______(描述自己對事件或行為的價值觀),我希望__________(說出自己的需求)。

研究結果指出,感染者接受治療,病毒量的值<1500個,感染給對方的會就會大大降低。但要是會一直擔心傳染的這件事情,建議,還是戴上保險套吧!

另外,也有暴露前預防服藥、及暴露後預防服藥,這部分建議可以與感染科的醫師討論。

伴侶中感染者特別有的心情

感染者會很害怕傳染給對方,怕被對方拒絕,怕對方會過度擔心,或完全不關心他的健康,更擔心對方知道後會到處說,自責自己為什麼破壞這段關係,不希望自己被特別的對待,不想在面對伴侶時一再想起自己感染的身分。甚至認為自己不配伴侶這樣的付出,要伴侶離開,想獨身,卻又難耐寂寞。

Posit

iveHIV

伴侶中非感染者特別有的心情

許多非感染者在沒有做好準備之下,有時,選擇離開也許是一種保護兩個人的方法。而選擇留下來的人,除了面臨自己有感染愛滋機會的恐懼,也心疼伴侶生病,不知道怎麼照顧好伴侶,不知道怎麼協助伴侶配合抗病毒藥物的治療,一旦伴侶身體健康變差,會怪罪自己沒有照顧好對方;也會擔心失去對方、或是被遺棄,對疾病的不確定性及兩人關係未來感到無助。

情緒的部份,非感染者容易有責怪對方背叛、隱瞞,或是不信任對方的忠實度,甚至有「外遇者配偶罪惡感」,懷疑是自己不夠好所導致。想找人求助,又擔心讓對方感染身分曝光,也不想讓旁人質疑為什麼還和感染者在一起。若日後自己也不小心感染了,為了不造成感染者伴侶的心理負擔,常選擇不告訴伴侶而獨自承擔壓力。

也有非感染者會覺得不能和最愛的人同甘共苦,而有「生存者的罪惡感」,希望也讓自己感染,就可以平衡兩人的關係,以後性行為也就不用那麼小心。事實上,即使雙方都感染了,還是要注意安全性行為,避免交叉感染!刻意讓自己感染,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嗎?

Neg

ativ

eH

IV

我們該怎麼辦?

伴侶間生活的點滴,可能很多事和愛滋有關,也可能完全沒有關係。伴侶可以共同做的有:

1.首要是建立伴侶之間坦承的溝通。彼此開放地談論罪惡感、憤怒、害怕、失落等情緒,需要什麼樣的支持和訊息,以及性行為時怎麼樣可以更安全。切記,打擊著兩人關係的信任及安全感,往往不是那些被說出來的情緒,而是隱晦且避而不談、未說出來的想法。

2.共同討論及決定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項。如:要不要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要不要接受其他療法;或是感染者如何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及進行自我照顧,非感染者如何照顧對方,也同時讓對方有自主權。

3.雙方共同決定關於告知他人的議題。告知可以得到他人的支持,減少被隔離的感覺,但也有可能受到排斥歧視,因此雙方應該討論什麼情況下要告知他人、以及告知誰、怎麼告知,此時必須尊重及保護感染者的隱私權。

4.採取安全的性行為。性性行為可以更安全、也享有性愛的滿足是首要目標,因此性行為時選擇使用合格的保險套及潤滑液,或是愛撫、使用性愛用品等。每一次的親密關係都要當成是第一次般的細心與保護對方!

5.討論生育計畫。如果有生育的計畫,可與專業人員協談如何保護對方及小孩不受到感染,以及討論人工受孕、代理孕母或是領養的利與弊。

6.尋求專業協助。必要時求助專業人員接受伴侶諮商,或者與專業人員談談以獲得支持或是相關的照護資訊。

別讓愛滋成為兩人關係無法改善的藉口,因為愛滋也可能為現有的關係帶來新的動力喔!

補助單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

出版單位: 社團法人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

編者:蔡春美(Mei)、 小YG行動聯盟

圖片來源:伊諾 Eno.L

美編:BOSS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101年11月 初版

版權所有,如需引用,請註明引用來源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