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來源 - ylc.edu.tw

Post on 07-Nov-2021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嘉大附小研究主任陳佳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教專申辦簡報,教育部教專社群簡報

`學歷

77年嘉義師專音樂組畢業

85年台北市立師院音樂教育系畢業

98嘉義大學國教所碩士班畢業

104年嘉義大學教育系博士班教育理論組畢業

`教學經歷

77-88年服務於嘉義市垂楊國小

(導師

,音樂科任教師

,事務組長

,訓育組長

) ◦

89-迄今服務於嘉大附小

(訓育組長

,學務主任

,教務主任

,研究主任

) `社群共備信念

:1+1+

1+1=無限大

`一、概說社群

`二、嘉大附小社群實務分享

`三、嘉大附小音樂及走讀社區

教學社群敘說

`四、社群共備探究

`五、教專社群申辦簡述

`六、社群困境與突破

http://140.130.211.182/eweb/office04

http://140.130.211.182/eweb/office04

`91-92綜合活動

E化社群

`92資訊融入教學社群

`93-94

天文深耕教育社群

`95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劃團隊

`96-目

前音樂精進教學社群

`101

起參加走讀社區教學研究社群

(結合嘉義市學習共同體暨教育部分組合

作學習方案

)

http://teachernet.moe.edu.tw

/MAIN

/map_cd.as

px

http://teachernet.moe.edu.tw

/BLOG

/index.aspx

http://12cur.naer.edu.tw/

3

特定學科知識

的專業成長

各學科教學碩士學位班

各學科增能學分班、研習

不斷與時俱進

任教學科知識

教學共通核心能力

的專業成長

(含一般與學科教學策略)

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

評鑑實施要點

不斷精進有效教學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教師專業發展

的規劃重心

重心

措施

目的

重心

措施

目的

`※共同願景、價值觀與目標

(Shared Vision, Values and G

oals) `※協同合作:聚焦於學習

(A Collaborative Culture

with Focus on Learning)

`※共同探究

(Collective Inquiry)

`※分享實務

(Shared Personal Practice) `※實踐檢驗:有行動力,從做中學

(Action O

rientation: Learning by Doing)

`※持續改進

(Continuous Im

provement)

`※檢視結果

(Results Orientation

`合作分享

`共舞共榮

`輕鬆寫意

`效益展現

`創新教學

`親師生學

習共同體

蒐集和分析學生學習

數據與資料

檢視教師專業成長效益

�校內學習評量的進步:

課堂習作、回家作業

平時小考、學校段考

�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成績

�學生出席記錄

�獎懲記錄

�德育表現

�學習態度

�校外競賽表現

�---等

�研發新課程與教材

�創新教學與媒材

�參賽教學創新、教學

卓越、行動研究評比而

獲獎

�---等

客觀且具體了解

:學生哪裡改變了?教師何處受益?

`我們的做法

`

(一)暑假備課提出計畫:每月一次專業社群工作坊、

每學年一次專業學習成果發表、成果彙集與出版。

`

(二)教師團隊尋找夥伴、組成各專業學習社群、各

組選出召集人。

`

(三)邀請講座指導出席費的申請與運用

`

(四)問題與討論

:召集人會議

http://140.130.211.182/eweb/project05

教師成為學習共同體

關注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反向式教學設計的社群運作

`每年八月組成成員

`每二至三週聚會一次,分享最近教

學最滿意之處,遇到困難之處。

`每學期共同發展一項創意教學活動

`社群研討及學習成果分享於網頁

`人對了,故事就美了

`起源

:96年科任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延續

:97年音畫教學行動研究

`發展

:98-102音樂精進教學社群

`成效

1:校內

98社群分享特優獎

`成效

2:獲得教育部

98-101年社群工

作坊補助

`104

學年

:藝文社群結合走讀社區教

學ing

`音樂欣賞前先找到音樂線

條元素

`將音樂線條融入具象的音

樂圖畫

`欣賞音樂並完成音畫作品

`團隊夥伴討論教學流程並

進行教學與修正

`結果:音畫使音樂欣賞更

具象化

`榮耀:論文獲得校內比賽

特優,嘉義市比賽佳作

`結合學校活動

:典禮

表演、才藝秀

`教學增能方式

: `1.教

學觀察、討論

`2.教

學媒材建置

`3.附

小名曲

60首再

整理

y1. 音樂教學觀察與探究

y2-3.直

笛精進教學與精進學習方案

y4. 附

小名曲之修正及教學資源建置

y5.音

樂融入主題統整課程

y6.音

樂與跨學科之特色學習探究

y7.音

樂教學紮根探究

甘特寓言融入音樂教學

國際交流融入音樂教學

資訊教育融入音樂教學

畢業才藝秀

林業文化生活美學音樂會

國語日報融入音樂教學

100學年

度音

樂社

群教

學成果

六年音樂社

群精進探究

校園音樂微電影

夏卡爾專題

教學

緣起

:美術老師申請廣達游於藝特展

目的

:認識畫家夏卡爾並融入音樂教學

主軸一

:夏卡爾名畫動起來

主軸二

:美感體驗學習活動

主軸三

:屋頂上提琴手名劇動起來

選擇校園記憶景

學生小組團體小

短劇創作演出

選擇適合的主題

音樂

小組彩排與正式

錄影評選

各班兩件作品進

行班際票選

畢業學習成果展

`起:90年九年一貫課程開始融入社區教

學活動

`承

:98年起

~103年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走讀社區專案申辦

`轉

:103年起與藝術人文領域結合為共

同社群

`合

: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結合美感與環

境教育的學習共同體社群。

奮起湖,鐵道及山城故事

林業文化采風及藝文深耕

社區行動,美感與環境教育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與翻轉教育

連結國際教育

培育林業文

化解說員

發展教材及

網頁

領域統整的

主題學習

結合多元專案

提升教學能力

美感小旅行

~踏查,體驗,環境教育

翻轉教育

~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課程教學

PBL專題學習

~籌備跨校學生學習社群實踐

ww

w.them

egallery.com

嘉義美感小旅行

(高年級

:從林玉山

,蒲添生,張義雄

等藝術家作品進行

名畫演起來

)

社區美感小旅行

(中年級

:社區美感

寫生與音樂遊行表

演)

校園美感小旅行

(低年級

:聽與畫出校園之美

)

1.緣起

:走讀社區專

案計畫

2.目的

:生活美學在

地連結

3.方式

:走讀校園,

社區,嘉義市,進

行藝文創新教學

低年級

•校園清涼屋

•環保小船檜

意行

中年級

•森林狂想

•檜意小屋

高年級

•環保服裝秀

•破銅爛鐵秀

•美感基地微

電影

學習共同體

+分組合作學習

+教專社群

走讀社區

生活美學

行動研究

教專社群

學習共同體

分組合作學習

以學生學習為本位的社群研討

共同成長需

專案任務目

以學生學習

為主

大概念的課

程教學

學習展現的

評估與增能

確認課程教材重點

擴展教與學的策略

創新延伸學習材料

共同研擬相同課程教學

•確定表現標準,媒材延伸整合,擴充教學策略

分工研擬不同課程教學

•學習概念探究,擴充教學策略,集思廣益

•缺乏思考

•學習浮誇

活動式

•概念混雜

•策略單一

認知式

三月中下旬前完成申請

中大型學校每社群至少

9人

一年至少

12次社群工作坊

`能呈現教師之學習目標

`社群運作目標能於進度規劃中呈現

`檢核方式明確且能呈現量化結果

`預期效益能與檢核方式搭配

`活動方式能與檢核方式搭配

`包含至少一次的教學觀察

`活動規劃能扣緊社群運作目標

`活動內容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考量

`實施內容與方式與現場教學連結

`活動次數至少

12次

`明列引言人單位,姓名或引言諮詢之重點

`明列邀請講座單位,姓名或講授之主題與授課重點

`於計畫中列出購買圖書清單

(線上填報系統會提醒填

寫人相關訊息,避免遺漏

)。

`1. 有

購買圖書時,應於書目欄撰寫購買書籍名稱,

並說明與社群活動的關聯,如尚未決定購買的書籍

`,應說明將購買的書籍的方向與目的。

`

2. 有外聘講師及外聘諮詢人員時,應於說明欄撰寫

外聘人員服務單位及姓名,並說明與社群活動的關

`聯,如尚未決定聘請的對象,應說明將聘請的對象

的方向與目的。

`

3. 填寫主持人時,請配合社群運作需要邀請適合由

社群成員擔任該場次主持人。

`

4. 至少須包含

1次的教學觀察活動,至多安排

2次

的教學觀察活動,

3次以上進度規劃需外加場次。

`具體檢核方式:

◦應說明社群實施完成後,對校

內教師辦理社群運作成果發表

之方式及時間。

壓力

方向

時間

主題式探討

結合教專觀察

教師團隊需要成長項目

「不要只看失去的時間,要看是否有成長;

不要害怕做事,凡事做中學;

不要擔心做不到,只要投入就能有收

穫。」

「為了孩子,一切是值得的!」

摘錄自社群老師的心聲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