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方物流概述

Post on 17-Jan-2016

1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1 第三方物流概述. 学习目的.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方物流概述学习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 20世纪 80年代西方掀起的集中核心业务的管理热潮,第三方物流得以诞生,并逐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宠儿,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自营还是外购物流服务已成了企业不能回避的决策内容之一。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们也开始了对第三方物流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至目前,也没有一个得到各方认可的概念。因此,本章将首先对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理论做一介绍和研究。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解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基础和发展动力。另外,读者应该熟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来源与类型,并对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有所了解。

物流( Logistics)

供应链( Supply Chain)

合同物流( Contract Logistics)

第一方物流( the First Party Logistics, 1PL)

第二方物流( the Second Party Logistics, 2PL)

第三方物流(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3PL)

第四方物流(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4PL)

关键词汇

1 第三方物流概述 1.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1.2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动力和利益来源 1.3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范围与特点 1.4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1.5第四方物流

◎ 习题与思考题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的 14 个州中,大约有 400 个供应商负责把各自的产品送到 30 个装配工厂进行组装,由于卡车满载率很低,使得库存和配送成本急剧上升。为了降低成本,改进内部物流管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通用汽车公司委托 Penske 专业物流公司为它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在调查和了解半成品的配送路线之后, Penske 公司建议通用汽车公司在Cleveland 使用一家有战略意义的配送中心,负责接受、处理、组配半成品,由该公司派员工管理,同时该公司也提供 60 辆卡车和 72 辆拖车,除此之外,还通过 EOI 系统帮助通用汽车公司调度供应商的运输车辆以便实现 JIT ( Just In Time )送货。为此, Penske 公司设计了一套最优送货路线,增加供应商的送货频率,降低库存水平,改进外部物流活动,运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使供应商随时了解行驶中的送货车辆的方位。与此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在配送中心组配半成品后,对装配工厂实施共同配送的方式,既降低卡车空载率,也减少通用汽车公司的运输车辆,只保留了一些对其所提供的车队有必要补充作用的车辆,这样也减少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运输单据处理费用。

另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选择目前国际上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Ryder负责其土星和凯迪拉克两个事业部的全部物流业务,选择 Allied Holdings公司负责北美陆地上车辆运输任务,选择 APL公司、WWL公司负责产品的洲际运输。

引导案例

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1.1.1 第三方物流

物流是物资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它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行有机结合。根据物流承担方的不同,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在物流过程中扮演角色的不同,物流的分类也不同。

1. 第一方物流( the First Party Logistics , 1PL)

第一方物流指由物资提供者自己承担向物流需求者的物流问题,以实现物资空间位移。传统上,多数制造企业自己都配备有规模较大的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等)和储存自己产品所需要的仓库等物流设施,来实现自己产品的流通,特别是在产品输送量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比较愿意由自己来承担物流任务。但是,当人们从第一利润源泉(原材料、设施等物质资源的节约)和第二利润源泉(劳动力资源的节约)中越来越难以取得利润的时候,却发现了在物资的流通、流转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获取利润的机会,或者叫做降低成本的空间,即第三方物流源泉。加之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注重从物流过程中追求“第三利润”,并由此认识到,由制造商自己从事物流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以下一些问题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就显得越来越突出:

( 1 )由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企业配置物流设施的能力是根据需求旺季确定还是根据需求淡季确定,这往往成为企业头疼的事:无论怎样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或不足。

( 2 )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所制造的产品本身的质量,而物流业不是其核心业务,因此,从事物流业务的成本一般比专业物流企业高。

( 3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消费需求的特点表现为品种多、批量小、批次多以及周期短等。 ( 4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并提供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使得第一方物流原有的一些优势黯然失色

2. 第二方物流( the Second Party Logistics , 2PL)

第二方物流指由物资需求者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以实现物资的空间位移。传统上的一些较大规模的商业部门都备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储存商品的仓库,以解决从供应站到商场的物流问题。但是,传统的由第二方承担的物流同样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 1 )自备运输工具和仓库已经使物流需求者(主要是商业部门)的经营成本提高,在微利的商业经营时代,这种成本的支出是商业企业难以承受的。

( 2 )由于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商业企业难以合理配置物流设施的能力,无论怎样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或紧张。

( 3 )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商品的销售能力,物流业务并非其核心业务,因此,从事物流业务的成本一般比专业物流企业高。

( 4 )商业企业自己从事物流很难构造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因此几乎难以达到及时供货的需求。

( 5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并提供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使得第二方物流原有的一些优势也逐渐消失。

3. 第三方物流(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 3PL)

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对效率的追求,使得在组织之间的社会劳动分工日趋细化。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增强企业发展的柔性,越来越愿意将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分包给其他社会组织承担。正因为如此,一些条件较好的、原来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货代等企业开拓和发展自己的传统业务,进入物流系统,逐步成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企业。我们把这种服务称之为“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资流动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过程。和社会经济领域的许多概念一样,第三方物流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因而在不同的领域涵盖的范围也就不同。

( 1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的哪一个阶段的物流、物流服务的深度和服务水平,这与货主的要求有密切关系。

( 2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的活动。其具体标志是:

①有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企业素质;

②可以向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服务的物流活动;

③不是货主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服务活动,而是采取委托承包形式的长期业务外包形式的物流活动;

④不是向货主提供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因此,狭义的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的运用,因人、因地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在研究和建立现代化物流系统时,第三方物流不是按照自营物流与否来进行区分的,尤其在我国,小生产方式的物流服务活动还相当多,并且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把这些企业都包括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必然会混淆人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所以,我们在讲第三方物流时,应当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把它看成是一种高水平、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形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术语,如合同物流( Contract Logistics )、物流外协( Logistics Outsourcing )、全方位物流服务公司( Full service Distribution Company , FSDC )、物流联盟( Logistics Alliance )等,也基本能表达与第三方物流相同的概念。第三方物流与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的关系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第三方物流与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的关系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变化,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为了适应这些新的特点,增强市场竞争力,纷纷实行“归核化”( Refocusing )战略,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归核化战略使得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在管理学上,提出了“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和“外包”( Out sourcing )理论;表现在企业的物流服务方面,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也从此产生。

1.1.2 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形成

1. 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基础

( 1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务。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动的服务功能。

( 2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

进入 20世纪 80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 一般企业很难自己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 (资源配置 )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使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优。

( 3 )第三方物流是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的产物

  企业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导向、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产生的逻辑基础。

( 4 )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这是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历史基础。

国际上,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在美国,第三方物流被认为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在欧洲,尤其在英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已有一定的成熟程度。目前,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比例约为 76%;在美国,这个比例为 58% ,而且其需求仍在增长。随着需求的增加,第三方物流的供给也相应地不断增长。有学者指出,第三方物流供给的年增长率在 20%~ 50% 的范围内。而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也面临着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这种状况使其可能拥有大量的由不同的背景发展起来的,为在第三方物流方面取得成功而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就美国而言就有 400多个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其中大多数公司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是逐渐发展进入该行业的。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以传统的“类物流”业为起点,如仓储业、运输业( TL 、 LTL 、快递)、空运、海运、货代、公司物流部等。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来源

( 1 )来源于运输企业

这些企业大都是大型运输公司的分公司,有些服务项目是利用其他公司的资产来完成的。就国外的情况看,以陆运和空运为主的快运快递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有 UPS 、 FedEx 、 TNT 、 DHL等;从海运发展起来的有马士基物流、美集物流等。目前国内也出现了这种趋势,许多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运输企业都将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等都宣布了成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传统的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有以下优势:

①客户资源。在国外,许多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实际上是客户驱动的,如有些运输业务的客户,希望运输企业能够提供更加完整和个性化的服务,由此产生了物流服务。因此,运输企业发展物流,客户资源丰富,优势明显。

②网络资源。大型的运输企业,一般都有相对健全的运输服务网络,这些网络为网络化的物流服务提供了基础。

③运作能力。现代物流服务内容丰富,但最核心的物流活动依然是运输,运输能力强弱往往是衡量物流公司管理和运作水平最重要的指标。由传统运输业务发展而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依托母公司在运输方面的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 2 )来源于仓储企业

  和运输环节一样,仓储也是物流活动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许多提供公共仓储或合同仓储服务的公司也以传统的业务为基础,通过功能延伸,介入仓储与配送、库存管理等物流活动。如 Excel Logistics 、 GATX Logistics 和 USCO等,都是由仓储业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我国的公共仓储业向物流企业转变的趋势也较明显,如以仓储业务为重要服务内容的上海商业储运公司,成立了上海商业物流公司从事第三方物流业务。

( 3 )来源于货代企业

  货代企业转为物流公司的在西方也比较多,如 Emery 、 Kuehne&Negel 、 BAX等,它们一般没有太多资产,非常独立,并与许多物流服务供应商有来往。货代企业转型第三方物流是在协调原有的信息服务和货运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存储和运输环节的延伸,达到为客户提供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目的。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环境的成熟,如果只是简单地提供以信息为基础的货代服务,企业发展的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在货代业务的基础上发展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国内货代业发展的热点。比如华润物流有限公司,就是在华夏货运代理的基础上,于 2001年 1月 1日成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仅仅一年时间,就赢得了国内外十余家大型客户。

( 4 )来源于托运人和管理公司

  这一类企业是从大公司的物流组织演变而来的。它们拥有一定的物流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等资源,并将其用于第三方物流服务。这类提供商一般具有管理母公司物流的经验,因此,在对待外部客户时也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国外,这类企业有 Caterpillar集团的Caterpillar 物流公司、 IBM等。目前在中国,这一类企业也不断增多,如海尔集团组建海尔物流公司,美的组建安得物流等,就是托运人从事第三方物流的典型。

( 5 )来源于财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一些原本致力于建立系统的集成商,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它们也主动提供如运费支付、审计、成本会计与监控、采购、跟踪和存货管理等有关电子商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工作。这类企业有 Accenture 、 GE Information Services等。在我国,以物流信息集成为主的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也曾经尝试过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项业务没有得到更大拓展。

( 6 )来源于电子分销商

  零部件分销商和增值服务分销商也开始进入物流增值服务的领域。它们的服务内容包括:系统配置、 EDI 、货物跟踪、信息系统集成、库存管理等,比较典型的公司有 Arrow 、 Avnet等。而为中国业界所熟悉并奉为电子分销商楷模的英迈国际其实也是这类企业。

返回

1.1.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   这些起源于不同行业的第三方企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起来,目前,其业务主要以操作为主,但已经具有向专一管理服务方向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这些企业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照所提供服务的种类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分为以资产为基础的、以管理为基础的、以行政为基础的和综合服务的物流企业。

 ( 1 )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企业

   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企业主要是通过运用自己的资产来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些资产一般是车队、船舶、仓库等。因此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也大多是操作性质的。一些快运快递公司就属于这类企业,如 UPS 、 FedEx 、 TNT 、 DHL等。

( 2 )以管理为基础的物流企业

  这一类企业一般是通过系统数据库和咨询服务来提供物流管理服务,它们经常以一个子承包运输部门的身份,负责部分或全部客户的相关业务。除此之外,它们也具有负责进出口和配送业务的功能。它们与发货人合作,自身并不拥有运输和仓储设施,而只提供人力资源。许多大的物流服务提供商都建立了独立的业务部门,以提供以管理为基础的服务,如 Kuhne&Nagel 公司的 Eurologistics Ltd. 。

( 3 )以行政为基础的物流企业  以行政为基础的物流企业,主要提供行政性的管理服务,如运费的支付。

( 4 )综合服务的物流企业  这类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一般拥有一定的资产,如卡车、仓库等,但它们所提供的服务又不只局限于使用自己的资产,如果有需要,它们会与其他物流提供商签订子合同以向客户提供全面和系统的物流服务。国外如 Kuhne&Nagel就属于这类公司。

    根据所属的物流市场可将企业分为:操作性的 (Operational)、行业倾向性的 (Industry  Focused)、多元化的 (Diversified)和客户定制化的 (Customization)物流企业。

 ( 1 )操作性的公司

    操作性的细分市场中,服务商通常都是凭借成本优势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它们一般都是特别精于某项或某几项操作。比如快运公司中的 TNT 、 UPS、 FedEx等就是操作性公司的典型代表。

 ( 2 )行业倾向性的公司

    这类企业又称为行业性公司,它们往往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行业的需求而设计自己的业务能力。比如荷兰的 Pakhoed 公司,就是为了满足化工行业的需求而购建了基础设施和作业能力。美国的 United Tran Tankers 和 NFC等也是类似的公司。

 ( 3 )多元化的公司

    多元化的企业一般提供一系列彼此相关而又不具有相互竞争性的服务。比如班轮运输中的一系列相关服务:集装箱、码头、卡车运输、仓储和水运等。这类公司有 Kuhne&Nagel 、 Nedlloyd等。

2.按照所属的细分的物流市场划分

( 4 )客户定制化的公司

    这一类企业面向一些有很高专业要求的客户,通常使用这类服务的客户都是依靠服务而不是费用来进行市场竞争的。例如 Frans Maas ,这家公司与一家欧洲大公司有着密切的服务关系, Frans Maas 公司不仅为原材料的运入和产成品的运出安排运输服务,还提供最终产品装配的操作,并在 Venray 的仓库为客户做产品测试。

  

1.1.4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最大用户主要是超市商品的生产者,比如日常洗涤用品、纸制品、化妆品和食品等产品的制造商。另外,药品生产企业也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用户之一。 1989年在美国进行了一项针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用户有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它们将物流管理视为一个增值过程。它们非常注重实现和保持顾客的满意度,经营灵活、有弹性,甚至会接受一些顾客的特殊要求。这项研究还进一步指出了,尽管这些企业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但在某些方面它们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首先,它们希望通过物流的力量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其次,它们寻求增加其产品或服务的利润,并通过建立一个低成本的物流体系来达到这一目标。最后,它们调整资产,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结成战略联盟。有效的联盟使得这些企业成为其顾客的最佳供应商。研究表明,那些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扩展其市场的企业,已经积极转向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以此来保证其竞争实力。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选择由一家或者几家专业的物流服务商来为自己完成与物流相关的业务。这使得它们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而简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联盟实际上是一种能使整个系统产生更高效率的双赢联盟。

返回

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第三方物流已经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回顾(MERCER )管理公司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速度。

对 2000年全球物流总支出测算如表 1-1 。

1.2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动力和利益来源

1.2.1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动力

表 1 12000 年全球物流总支出 ( 单位:万亿美元 )

区域 金额 所占比例(%)

北美          1.114       29

欧洲          0.994       26 

亚洲          0.619       17

其他          1.065       28

总计          3.8      100

表 1 23PL 市场份额及占当年全球物流支出的比例 ( 单位:亿美元 )

2002年,全球的物流总支出达到 4.137万亿美元。从 1996年到 2002年,全球物流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 4% 。而针对第三方物流,其市场份额以及占当年全球物流支出的比例如表 1-2 所示。

年份

金额

所占比例( % )

1996 1340 3.9

1998 2070 5.5

2002 3180 7.6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市场份额的增长率在 13%左右,虽然其总量有限,但增长率则是整个物流行业的三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产物,是客户服务需求的增加和运输业利润减少的矛盾的产物,是经济、管理和技术等多学科发展的产物。虽然各国情况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方面是一致的,一般说来,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动力来自供需双方。

  1. 物流服务的需求方

  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来说,外包既可以使企业得到专业的物流管理公司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在以合同方式将物流业务外包的情况下,还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内部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需求客户对物流服务期望的提高、车辆运作法规的日趋完善、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与环境变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多,人们对物流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一些国家,零售供应系统的结构调整促进了合同的采用。大零售商增加了对采购物流的控制,并把它的日常管理外包给第三方。比如英国,在 1997年主要的零售商已控制了94% 的工程配送 (从配送中心到商店 ) ,其中,将近 47% 的配送是由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完成的。零售供应链的“快速反应”( QR )压力,导致了订单规模减小和配送频率增加,这也迫使供应商必须加大利用外埠物流供应商的力度,以分享服务的形式减少成本。在另一些行业中,如汽车和电子制造业,企业对第三方集运服务的需求也与此相似,原材料的“零库存”供应在这一领域已被广泛使用。

表 1-3 使用第三方物流后企业利益的调查结果

根据美国田纳西大学研究的结果,使用第三方物流有如表 1-3 所示的好处。

作业成本降低 服务水平的改进 集中核心业务 雇员减少 资产减少

62% 62% 56% 50%

48%

2. 物流服务的供给方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服务标准和作业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为客户定制的各类新型服务日益发展成熟,物流服务公司的营销能力也更加强大和熟练。

  当前,欧美许多运输与仓储公司已演变成为广泛的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在大多数国家,基础的仓储和运输行业已成为越来越具有竞争性的行业,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同时,一些管制条件的放松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促使物流提供商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基础服务提供商改造成综合物流公司,增加了许多增值服务内容。这可以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使其进入门槛较高的细分市场,还可以使企业与客户订立的长期合同的履行得到保证。此外,贴近客户需求的服务也有利于保持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增加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1.2.2 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来源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要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以有吸引力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服务水平必须符合客户的期望,要使客户在物流方面得到利润,同时自己也要获得收益。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通过自己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管理的信息化、设施的现代化、运作的专业化、流量的规模化来创造利润。

  1. 作业利益

  第三方物流服务首先能为客户提供“物流作业”改进利益。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向客户提供不能自我提供的物流服务或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这是产生物流外包并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企业自行组织物流活动的情况下,或者局限于组织物流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或者局限于自身的技术条件,企业内部物流系统难以满足自身物流活动的需要,而企业自行改进或解决这一问题又往往是不经济的。另一方面就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运作模式,增加作业的灵活性,提高质量和服务、速度和服务的一致性,使物流作业更具有效率。

  2.经济利益

    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经济或与财务相关的利益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的基础。一般低成本是由于低成本要素和规模经济的经济性而创造的,其中包括劳动力要素成本。通过物流外包,可以将不变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又可以避免将资金盲目投资于其他用途从而降低成本。

  稳定和可见的成本也是影响物流外包的积极因素,稳定成本时的规划和预算手续更为简便。一个环节的成本一般来讲难以清晰地与其他环节区分开来,但通过物流外包,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要申明成本和费用,则成本的明晰度就增加了。

  3. 管理利益

  第三方物流服务给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作业的改进及成本的降低,还应该给客户带来与管理相关的利益。正如前面所述,物流外包可以避免使用企业不具备的管理专业技能,也可以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用于别的更有利可图的用途中去,并与企业核心战略相一致。物流外包可以使公司的人力资源更集中于公司的核心活动,而同时获得的是别的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核心经营能力。

   此外,诸如单一资源和减少供应商数目所带来的利益也是物流外包的潜在原因。单一资源减少了公关等费用,并减轻了公司在几个运输、搬运、仓储等服务商间协调的压力。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的管理利益还有很多,例如订单的信息化管理、避免作业中断、运作协调一致等。

  4. 战略利益

   物流外包还能产生战略意义以及灵活性,包括地理范围跨度的灵活性及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共担风险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来获得。

返回

     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阐述,我们已经知道,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前身一般是从事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等相关行业的公司,但在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第三方物流服务已经从简单的运输、仓储等单项活动转变为更全面更高级的物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管理,物流战略的设计与实施,订单分销以及库存管理,供应商选择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而且,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不再仅仅是一单对一单的简单交易方式,而是一种长期的业务伙伴或者物流联盟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更加强调一种通过合同而联系在一起的、长期共生的联盟关系。

  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服务范围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导入了许多增值服务内容。表 1-4是美国的 Steven E.Leahy等对 51 个领先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进行的调查中,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数量的分布状况。表 1-5则显示了目前较为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范围。

  

1.3 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范围与特点1.3.1 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范围

表 1-4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数量的分布

提供的服务数量 所占提供商的比例( % )

1~5 2.7

6~10 13.5

11~15 10.8

16~20 37.9

大于 20 35.1

  在被调查的公司中,仅约 16% 的公司提供 10种以下的物流服务, 2/3以上的公司可提供至少 15种以上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这证实了现代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表 1-5 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范围 编号 提供服务的类型 1 ●设计和开发物流策略 / 系统 2 ●EDI (电子数据交换) 3 ●提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监测报告 4 ●货物集运 5 ●选择和考核承运人、货运代理、海关代理 6 ●信息管理 7 ●仓储服务(货品存放及出入库等) 8 ●运费清算及支付 9 ●运费谈判及费用监督 10 咨询服务 11 库存管理 12 组装、维修及包装 13 退换货处理和维修 14 海外分销和采购 15 国际通讯 16 进出口许可证协助和业务操作、海关通关 17 信用证审单和制单

1.3.2 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它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增值服务,同时,第三方物流自身的一些特点,也使得它区别于传统的单项服务活动而具有蓬勃的生机。具体来说,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核心化

    第三方物流是适应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分配与组合的新方式。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物流的外包方式,是企业对外部资源进行配置,实现对内部功能服务的目的。

2.经济化

    从供应链的竞争力来看,成本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其贡献也主要在于通过优化供应链而带来成本的下降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规模化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常不仅仅面对一个客户,它往往是对多个客户物流业务的集成,因此,在规模方面,比单个的客户更能达到规模效应,可以享受到更加优惠的费率,将这部分效益转回到客户。

4. 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范围早已超过简单的运输、仓储等活动,而成为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化行为。从理论方面,与供应链理论体系共同发展,产生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应等管理策略。软件方面,随着 ERP (企业资源计划)的普及, MRP 、 MRPⅡ等工具以及 EDI 、互联网等已经成为第三方物流不可缺少的信息基础。从应用技术方面来看,条形码、射频技术、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SM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等逐渐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此外,行业内部的经验,相关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惯例等知识,乃至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法律等环境因素的熟悉等,都是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的组成部分。

  5. 定制化

  由于客户所从事的行业不同,由此带来的客户服务要求也是千差万别。例如,生鲜食品对快速、及时、冷藏条件的要求非常高;而危险化工产品则对安全性措施、专业运输和仓储设备等非常重视。这些要求的差异,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细分的基础,也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更加注重对客户采取量身定制的服务。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客户的业务网络也辐射到世界范围的各个地点,对于不同的客户,第三方物流也需要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的运输路线,采取不同的运输、仓储方式,这都加强了定制化服务的需求。

  6.长期化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与客户的关系不是一单对一单的交易方式,而是一种经过合同确认的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一般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是与客户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合同。在欧美等国家,它甚至是一种生物链的长期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比如马士基与宜家家居在物流领域的经典的“点对点”关系,不管宜家的业务发展到哪里,马士基的服务就尽量追随到哪里。这种长期伙伴关系对双方都是一种慎重而关键的选择,它包含着双方对对方业务的深刻理解和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双方在业务领域中互相促进和携手发展。

  7. 发展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都有所不同。在服务内容方面,从基本的运输和仓储项目增加到各种增值服务。在服务方式方面,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方式:第一种,客户自己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性工作,而将运输和仓储等具体物流作业外包;第二种,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将其开发的物流系统提供给客户并承担物流作业活动;第三种,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全面负责客户的物流业务,包括物流系统的设计以及具体的运营操作。美国的摩根 ·斯坦利公司将物流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这之后的第四方和第五方物流。其划分依据是信息能力和物流固定资产。信息能力越强,物流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越小,其所处的阶段越高。摩根公司认为第三方物流更加侧重对供应链的管理,而与企业所有资产的多少无关。随着市场格局和商业环境的变化,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在纵向深度和横向广度等方面都将进一步发展变化。

  1.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简单地说,供应链包含了从原材料阶段直到最终用户的与转移货物相关联的所

有活动,它包括供应来源与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处理、订货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和顾客服务等,也包含了对供应链成员之间沟通的信息系统。

  我们可以定义:供应链管理是围绕中心企业,通过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通过采购、生产、销售一整套流程,把产品送到终端用户;将供应商、制造商、代理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为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是公司制造和分销其产品与服务到最终用户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提出,它源于这种观点,即企业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不是片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功能的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从而增强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

1.4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1.4.1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

返回

  2. 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与客户进行合作时为使其物流服务能迅速有效地完成,必须要获取关于客户企业的大量相关信息,其中可能涉及一些商业秘密。这就是许多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的顾虑。为消除这些顾虑,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客户企业的关系从基于交易上的业务关系向更为密切的长期的“伙伴关系”转变。这种关系带给双方的明显利益,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双赢”的效果。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形成了长期合作、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就为采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提供了条件。

  物流活动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第三方物流介入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采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供应链上的物流相关活动可以得到由第三方物流经营者提供的长期的、互利互惠的专业性服务,包括物料后勤保障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输和管理等服务。反过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依赖于供应链的管理,也就是依赖于供应链中的业务流程密切程度。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活动实施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服务面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提供各类服务中供应链上全部或大部分环节的服务;服务面中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提供实物、信息和财务三类物流中少数几项或某类物流中的多项服务;服务面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只提供一两项服务。

1.4.2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由于供应链涵盖了从原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其间伴随着物料

的流动和相关信息的交换,它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网络。因此供应链的管理早已超出了企业自身所能完全承担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外包无疑是企业保有核心竞争力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最佳选择。可以说,外包是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本条件之一。有了外包,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才得以真正实施,外包的发展也促成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第三方物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也与供应链中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而在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要使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成为供应链管理和整合的推动力量,它就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协调能力

在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中,涉及一系列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具体包括:

( 1 )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的协调。

( 2 )供应链中信息系统的协调 (销售、跟踪、成本、表现以及衡量等 ) 。

( 3 )供应链中存货及库存能力的协调。

( 4 )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

2. 设计和重组能力

在供应链的整合中,通常需要设计和重组供应链,具体包括:

( 1 )设计供应链整合的程序。

( 2 )设计整合后的产品与包装。

( 3 )选择供应链中物流节点的数量与位置。

( 4 )改变管理方法和生产流程。

( 5 )合理配置供应链中的剩余资源。

  3.咨询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很早就出现了作为供应链参与方的第三方物流咨询公司,它们必须具备专业咨询公司应具备的物流咨询能力。属于供应链管理与整合的咨询类活动主要包括:

  ( 1 )信息收集工作。

  ( 2 )管理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 3 )分析和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 4 )供应链的模拟建模。

  4. 管理多个节点的能力

  整个供应链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来说,也许很难做到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为多方客户提供服务,但服务于一个客户的物流系统中的多个节点是很有可能的。有效地管理多个节点对于整个供应链的成功运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应该更多地着眼于供应链的整合,从多个节点到整个供应链全面地考虑问题。

  5. 提供增值服务

  目前,处于传统与非传统物流活动的交界处的增值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活动通常能够提高各参与方之间的物料流动的速度,并且增加物流网络的运作效率,如延迟( Postponement )、即时送货( JIT Delivery )等等。除此之外,维修服务、服务中心等其他类型的增值活动也备受瞩目。第三方物流要想在供应链中有所作为,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针对供应链中各参与方的情况,提供切合实际的增值服务。

返回

1.5 第四方物流

1. 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通过对客户企业所处供应链或行业物流的整个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具有综合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第四方物流服务商本身并不能单独完成这个方案,它需要通过物流公司、技术公司的协

    近年来供应链整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即采用第四方物流 (the Fourth Party Logistics) 。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新概念、新的经营理念,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因为分析一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第四方物流内涵反映了现有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不足,同时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完善服务和经营方式的方向,也可能为第四方物流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指导。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由安德森咨询公司 (Anderson  Consulting)首先提出并注册的,它将第四方物流定义为:“一个供应链的整合者以及协调者,通过调配与管理组织本身和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实际上具有比较强的领导能力,通过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与第三方物流注重实际操作相比,第四方物流更多地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助才能使方案得以实施;或产、学、研的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一个前所未有的、使客户利益最大化的统一的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该方案力图表现第四方物流集成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方面的能力。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够为客户提供针对企业自身的最优化服务,却很难做到使整个行业或供应链达到最优状态,因此,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就需要先对现有资源和物流流程进行整合和再造,从而达到方案所预期的目标。

  2. 第四方物流力图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

  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也是第三方物流为客户设计服务系统的基本观点。该思想强调通过第四方物流充分利用包括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等,再加上客户的能力和第四方物流自身的能力来实现供应链价值等。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可以通过物流流程的再造,使整个物流系统更合理、效率更高,从而将产生的利益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分配,使每个参与方都可以受益。第四方物流通过在供、需、第三方物流之间增加一个新的实体,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供应链管理相关公司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需求。这个集成方案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 案,又能满足客户的独特需求,强调进行供应链协作和过程重新设计。供应链过程中真正的显著改善是通过协作来实现。再造过程就是基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巧,使得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供应链策略协调一致;同时,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整合和优化了供应链内部和与之交叉的供应链的运作。

习题与思考题 1.1简述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其与“物流外包”、“合同物流”、“物流联盟”等概念的关系。

1.2 第三方物流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

1.3 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来源于哪几类企业 ?

1.4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

1.5 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1.6 思考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除了书中所列的参考因素外,还可以有哪些选择?

 

返回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