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版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农历甲午年九月廿六 总...

Post on 24-Jul-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编辑中心值班副主任:宋景 编辑:舒玮 校对:芷兰 组版:幸晓荫

新闻热线:(0835)2222226 13551551313(24小时开通)今日4版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农历甲午年九月廿六 总第6187期 值班副总编辑 杨铧

10月18日,雅安市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API 42;空气质量级别Ⅰ;空气质量状况 优;首要污染物 无。

名山区蒙阳镇社区党 支 部 书 记 高 仕 全 说 :

“今年 ,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青少年‘快乐 星 期 天 ’营 地 。 社 区组织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 道 德 建 设 领 导 小 组 ,还 未 正 式 开 营 ,很 多 志愿者都踊跃加入志愿者的 队 伍 。 通 过‘ 快 乐 星期天’营地的建设,相信社 区 会 变 得 更 加 和 谐 、温 暖 ,孩 子 们 也 越 来 越快 乐 ,同 时 通 过 孩 子 这个 纽 带 ,家 长 之 间 也 更加熟悉、更加和睦了。”

小营员张婷说,以前周 末 ,自 己 一 个 人 会 很无 聊 ,周 末 过 得 比 平 时上课都累。虽然这是第一次参加“快乐星期天”活 动 ,但 已 经 让 她 体 验到了快乐。不仅结识了很 多 新 朋 友 ,和 他 们 在

一起玩耍也觉得非常快乐而有意义。

志愿者董世权说,创建“快乐星期天”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它给需要帮助的孩子搭建了非常舒适完善的游戏空间,是他们的好去处,自己小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让他这个“大朋友”非常羡慕。自从加入了“快乐星期天”营地,让他感到很充实,作为退休老人,还能发挥自己的余热,觉得非常有意义。

家长陈大姐说:“‘快乐星期天’营地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周末生活,也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现在孩子到营地去,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而且和这里的小朋友相处,还能增强他的沟通能力。”

记者 石雨川

农村娃周末好去处“快乐星期天”营地

“快乐星期天”周末大乐园“快乐星期天”是将志愿者参

与到关爱留守儿童这一富有爱心的公益慈善事业中来的公益项目,目的是共同努力改变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生活缺乏关照、学习缺乏管理、精神缺少关怀的现状,让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拥有一个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

当天开营活动中,小营员们在快乐营地,玩游戏、做运动和志愿者结成“悄悄话”帮扶对子。

“快乐星期天”营地在名山区蒙阳镇安坪村一办公区域,使用面积30平方米,孩子们不出社区就能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充分发挥了快乐营地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服务功能,提高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次由蒙阳镇社区志愿者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的

“快乐星期天”营地,是在名山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支持下,承接的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快乐星期天”营地

将以蒙阳镇为中心,覆盖周边 10个农村。该活动将于 2014 年 10月至 2015 年 2 月期间,向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星期天学习辅导,饮食卫生、交通、游泳等安全教育。同时,通过行为观察、投射测试、量表测评、个别面谈等方法,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情况;通过团体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弃学、自卑、恐惧、拖沓等问题;通过体能训练、竞争体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青少年在学习活动中提高“知识技能、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让孩子们在成长中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富有意义的童年。

“快乐星期天”营地的创建,进一步整合了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和载体,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外生活,引导他们远离网吧。

有了“快乐星期天”营地,孩子们可就近参与营地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快乐的童年。

“快乐星期天”大家这样说

周末到了,孩子们乐了,家长却愁了。因为对于众多农村单亲或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如何安排孩子的周末成了难题。名山区蒙阳镇安坪村村民陈大姐告诉记者,她的女儿9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因为自己在外打工,孩子都是寄宿在爷

爷奶奶家。每到孩子周末时,因为爷爷奶奶都要干农活,孩子要么留下家里,要么在外头“疯耍”,安全问题让大人很头疼,陈大姐觉得很无助。

的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单亲儿童或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他们难以充分享受到家庭的关爱,越来越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

10月12日,由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的“名山区蒙阳镇快乐星期天”公益项目在该镇安坪村火热开营。首批56名单亲或留守儿童入住服务点,亲身体验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快乐营地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快乐生活。

“快乐星期天”营地营员与志愿者合影

本报讯 昨(18)日,以“绿色雅安,影动自然”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在市体育馆举行开幕式。

市委副书记、电影周组委会主任青理东,省委宣传部巡视员郝跃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余丽,省博览局副局长蔡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电影周组委会副主任姜小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德全,副市长、电影周组委会副主任徐旭,市政协副主席彭学松、杨力,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俞剑红,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小光,印度环境与野生动物电影节主席 Vasanti Rao(瓦珊提·尧),中央电视台电视剧运营人、纪录片导演、诗人、本届电影周评委会主席周亚平,中国电影分公司总经理、本届电影周评委宋振山,空军政治部话剧团著名导演、国家一级编导尚敬,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赵捷,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购销部主任岳扬,美籍华裔电影导演邢敏慧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张小光宣布

“第七届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开幕”。

青理东在致辞中说,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自 2007 年诞生以来,在广大电影友人和社会

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用影像承载记忆、用镜头保护未来”理念,着力打造以动物与自然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交流平台,为广大影视界人士增添了一扇分享动物与自然魅力的窗口,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雅安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注入了新动力。

俞剑红说,四川雅安是中国电影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今年的电

影周不仅对于雅安有着非同一般的重大意义,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也十分重要。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也必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国际电影界越来越重要的盛事。

开幕式上,尚敬代表嘉宾宣读了《用影像承载记忆,用镜头保护未来》的雅安宣言。同时,雅安也正式启动了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节会徽、主题曲征集和熊猫大使选拔活动。

据悉,本届电影周从10月18日

至21日举行,将通过开展纪录片展映交流交易、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家咨询、亲近大熊猫、大自然观鸟、雅安风光国际摄影赛等系列活动,搭建以动物与自然为主题的纪录片交易平台,助推雅安文化重建,形成以文化交流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格局,更好地总结雅安生态建设新经验,倡导生态文明新理念,探索生态发展新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记者 康君

朴素电影周更具专业化

当日下午1点,市民朱艺丹就和母亲齐兰英,带着2岁的女儿从家里出发,早早地来到了市体育馆的开幕式现场。

“妈妈,你快看,这里有一条绿色的地毯。”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朱艺丹发现从入门处到会场内,从绿地毯到绿色的舞台背景,整个会场是绿色的基调。

从2010 年开始,朱艺丹已经连续观看了五届电影周的开幕式。今年电影周的开幕式节俭不失大气,高端不失本土化色彩。

节俭务实,是本届电影周的重要办会原则。在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电影周的举办必须要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加油鼓劲,无宴请、无礼品赠送、无奢华演出,这些看似

“抠门”的做法,既契合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主题,又凸显了本届电影周的专业化。

文化交流促文化产业重建

“离开始还有11分钟,嘉宾可以陆续入场。”左手拿着对讲机,右手拿着活动资料,本届电影周组委会办公室主

任赵雅泉在会场内外忙得不可开交。当日下午2时50分,国际和国内

电影业界嘉宾、有关专家学者和省市有关领导陆续走向绿地毯;会场内的大屏幕,直播着与会嘉宾的入场情况。

自1869年法国人戴维在宝兴县邓池沟发现大熊猫,今年已是大熊猫发现145周年,今年举办的电影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正如开幕式上《用影像承载记忆 用镜头保护未来》的雅安宣言所说:“这是一个城市代表更为广泛群体应对生态环境严峻的鲜明表态,这是一个可以用文化交往、观念交流、作品交易的方式,让整个世界都看到一个又一个呵护生态的影像镜前幕后的故事,听见一声又一声对自然和谐相处的呐喊与呼唤。而这些故事,势必成为我们坚持的根源与价值。”

作为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分项活动,我市将借此提高电影周的影响力,助推灾后文化产业重建。为此,除了在本届电影周举办公益活动,我市还设置了以动物与自然为主题的纪录片交易环节,并力争把电影周打造成中国纪录片的交易市场,以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记者 张婧

本报讯 昨(18)日,第七届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开幕,结合电影主题,开幕式上《把音乐献给自然》音乐会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本次音乐会以公益性质出演,演奏了《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

《加勒比海盗》、《上甘岭》、《红星闪闪》等近十部国际、国内经典电影主题曲。

舞台上交响乐队奏起了电影主题曲,会场大屏幕上跟随着音乐,一幕幕精彩的电影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 记者 杨瑞

追寻和谐生态梦想共赴绿色盛会

——第七届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开幕式侧记

绿色雅安 影动自然第七届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开幕

《把音乐献给自然》音乐会奏响

与小朋友互动

本报讯 第七届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组委会征集到国内外参展影片近 30 部。开幕式 当 日 ,由 印 度 导 演 Rita Banerji执导的影片《向自由迁徙 鹰隼的故事》拉开了本届电影周影片展播帷幕。

影片《向自由迁徙 鹰隼的故事》

中的故事发生在印度,导演真实地记录了生活在印度的猛禽一生的成长,以及人类社会对动物和自然的影响,呼唤人类尊重自然,尊重动物。

据了解,除开幕式当日影展外,19日、20日还将分别在市区太平洋电影城、三雅园举行纪录片展映活动。

记者 杨瑞

影片《向自由迁徙鹰隼的故事》拉开电影周影片展播帷幕

和谐生态世界的梦想,自然多样性的希望,让关爱自然、热爱动物的国际、国内电影人聚合在雅安,共赴绿色盛会。昨(18)日,第七届中国·雅安动物与自然国际电影周开幕式如约而至,整个雨城跃动着绿色元素。

开幕式现场开幕式现场 记者记者 郝立艺郝立艺 摄摄

激情演奏激情演奏 记者记者 周昆周昆 摄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