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问题调查聚集“四小”顽疾 -...

Post on 25-Sep-2020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SHENGYINZHOUKAN

周刊7版 建言

□相关链接

什么是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临时设立的组织,不是常设机构,是一问题一设立,此问题调

查结束,调查委员会即自行解散,无需专门作出撤销调查委员会的决定。以后有新的问题需要设立调查委员会时,再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重新组织。

现行法律是怎样规定的?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 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1986 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增加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组织对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从此,不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特定问题调查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也享有特定问题调查权。

2017 年 4 月 10 日 星期一编辑 谢文英 校对 杨金辉

电子信箱:syzkms@126.com

重庆迎来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本报讯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带队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组,3 月 21 日至 24 日在重庆市进行为期 4 天的执法检查工作。

对于重庆市在贯彻产品质量法方面取得的成绩, 检查组予以了肯定。检查组认为 ,重庆市采取了重点领域整治攻坚、实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治理、运用市场机制助力监管等多种有效措施,使产品质量法得到有效落实。

检查组同时指出,我国质量安全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市场配置质量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未完全理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消费者维权意识、 社会舆论监督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各方主体共同关心质量、维护质量、发展质量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产品质量法在贯彻实施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要求。

艾力更·依明巴海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 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推动产品质量法深入人心,要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抓好产品质量法的贯彻实施。

浙江率先立法推进河长制本报讯 《浙江省河长制规定(草案)》3 月 28 日由浙江省人大

法制委员会提请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 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国内省级层面首个关于河长制的地方性立法。

2008 年,浙江省在长兴县等地率先开展河长制试点,随后在嘉兴、温州、金华、绍兴等地陆续推行。2013 年,将河长制扩大到全省范围,截至目前共配备各级河长 6.1 万名。

“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有必要通过立法将浙江省河长制有关经验、做法、政策、制度加以固化,并根据实践中各方面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对河长工作体制机制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说。

丁祖年表示,规定(草案)注重把握好河长职责与部门法定职责的关系, 将河长的治水职责定位为主管部门履行法定监管职责的补充。同时,区分不同级别的河长,分别规定相应的职责。

为了解决基层河长“有责无权”问题,规定(草案)指出,相关主管部门不依法处理或者未按规定履行其他职责的, 县级以上河长可以约谈该部门负责人。河长未履行职责的,县级以上政府可以对河长进行约谈。

宁夏将对审议意见办理“回头看”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2017 年监督工作计划近

日出台。今年,宁夏人大常委会计划听取审议 21 个专项工作报告,开展 3 次专题调研或视察、两次专题询问、1 次满意度测评。对本届以来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回头看”,被确定为今年宁夏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

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田生利说, 今年是本届人大履职的最后一年。前 4 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90 个专项报告,形成了 85 个审议意见,今年还要听取审议 21 个报告并交办审议意见。这些审议意见最终办理结果如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非常关注。为了不使审议意见的落实流于形式,今年计划将这些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全部进行再梳理,作一次集中盘点,对意见和建议没有得到认真处理的, 将邀请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相关人大代表“回头看”。对“一府两院”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再跟踪督办,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整改落实,使每件审议意见落地有声。

乌鲁木齐:饲养宠物不得干扰他人生活本报讯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随意张贴、发放小广

告, 饲养犬类干扰他人生活, 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都将被明令禁止,违反者将被依法予以处罚。这是 3 月 1 日施行的《乌鲁木齐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中规定的内容。

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列举了倡导的 12 种公共文明行为及禁止的 14 种不文明行为,并明确了监督执法单位。

条例将饲养犬类等宠物干扰他人正常生产生活列为禁止的不文明行为之一。 其中规定, 携犬人对犬在户外排泄的粪便应当立即清除。违反规定的,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根据不同情况,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甚至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可处五日以上至十五日以下拘留,以及 200 元至 1000 元罚款。

乌鲁木齐市自 2011 年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来,城市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市民在公共领域中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升。为此,乌鲁木齐市加强公共文明行为的规范管理,通过正面引导和惩戒教育相结合,将公共文明行为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璇说, 条例的制定实施对促进乌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众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构建市民自觉践行文明行为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日报消息)

连载(二十一)本栏目由文艺副刊部主办

编辑 李红笛

(未经许可, 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转载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长篇小说

周梅森

人民的名义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 反贪

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的车祸。 为了完成同窗的未竟事业,检察官侯亮平临危受命。当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的同时, 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 扑朔迷离……本作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于三月下旬在湖南卫视开播。

蔡成功继续说书时,侯亮平不经意间发现,那套西装还没拿走。西装带着衣套挂在门口的衣帽架上。 侯亮平便打断了发小,问道:“蔡包子,这套西装你怎么没让司机拿走?” 蔡成功中断说书,解释说:“拿走也废了,猴子,我是按你身材定做的!” 侯亮平说:“扯啥呀你!我啥时让你量过身材?”蔡成功叫:“哎呀,猴子,你去年春节回来,咱同学聚会时我量的。 我趁你喝得迷迷糊糊,把厂里大师傅叫来了,量了你的身材,给你定做了一身!你试试吧,贴上外国牌,一套就是两万三!”

侯亮平火了, 就这么提防,不小心还是让奸商装进去了,这叫啥事?遂板起脸,伸手指着房门:“蔡包子,赶快拿着你的西装开路! 你反映的情况我知道了,我会和有关方面联系核实。你快请吧!”

蔡成功站起来,大痦子抖动得厉害。走到门前,突然拉住侯

亮平的手。“猴子,我知道你心里肯定骂我奸商,可奸商只要没犯法,也是善良老百姓啊!侯处长,求你救救小民百姓,我说的都是真话!表面看是高小琴夺走了股权,背后不晓得有啥黑手。我的奶酪丢了, 却没搞清是谁偷走的!现在我向你举报了那么多贪官,他们肯定都想弄死我。我没有背景, 就你这么个当官的发小,只有你能保护我了……”

蔡成功走后, 侯亮平吃过晚饭照例出门散步。 他住的小区是北京常见的部委机关大院,门前院后小街纵横, 四处停满车, 商贩练摊, 大妈跳舞……侯亮平每天晚上只要有空, 都要出来转悠。 人转, 脑子也转。

H 省案情复杂, 以往的经验证明, 丁义珍出逃必定会牵出一系列窝案。 蔡成功的举报虽然没啥证据, 但细想想, 有些推测也有道理。 比如, 高小琴夺走股权的背后可能真有黑

手 。 这个黑手或许是丁义珍 。还有他老师高育良, 怎么冒出高小琴这么个 “亲侄女” 来了?起码挂在山水集团的大照片是事实吧? 再就是京州城市银行的断贷———这究竟是正常的避

险行为, 还是像发小推测的有啥阴谋? 散步回来, 侯亮平打了个电话给陈海, 通报了蔡成功的到访, 以及蔡成功的举报,建议陈海抽个时间去找蔡成功

聊一聊, 也许会发现丁义珍一案的某些线索。

结束通话, 侯亮平到卫生间放水洗澡时, 妻子钟小艾提着那套西装过来了, 问是咋回事, 侯亮平这才想起蔡成功出门前的哀求———当时注意力一

转移, 就忘记让他拿走了。 侯亮平便说了发小前来拜访的经过和自己的疏忽。 纪委妻子立即开讲廉政课, 道是贪腐的口

子还不都是在这种至爱亲朋名义下打开的吗? 侯亮平立即讨饶 :“钟主任 , 您说得太对了 ,让我悬崖勒马啊, 您这就联系快递, 给他寄回去吧!”

天蒙蒙亮时, 郑西坡被王文革推醒。 王文革是护厂队队长 。 这家伙比一般人高半头 ,

又黑又粗, 浑身腱子肉, 看上去像一座铁塔。 郑西坡也是个高个子, 可身材很瘦, 与王文革站在一起, 仿佛铁塔旁竖了一根电线杆子。 王文革十分紧张地告诉郑西坡, 今天上午常小虎的拆迁队将采取重大进攻行动! 郑西坡打着哈欠, 从沙发上起来说: “别神经兮兮的,这段日子风平浪静的, 拆迁队怎么会说进攻就进攻呢?”

王文革神秘地说: “师傅,我在拆迁队有卧底。 那位小兄弟天不亮就来了电话, 说昨夜市委李书记下了死命令, 常小虎连夜在山水集团开会落实 ,一大早就集合拆迁队部署行动了。 咱可千万不能大意啊!”

郑西坡心里不由一惊,当即趿拉着塑料拖鞋走到院子里,三脚两步登上瞭望楼。瞭望楼正对着厂子大门,视野开阔,未来可能的战场景象尽收眼底。现在战场如湖面一般平静,郑西坡擎着望远镜反复搜索, 没发现敌情。

于是和王文革一起走进食堂,放心地吃起了早餐。

不料,八点刚过,一辆喷有“特警” 字样的武装警车突然冲到大门口停下,十几名警察手持警盾冲下车。瞭望楼上的哨兵及时发现了,立即报警。高音喇叭里的革命歌曲突然中断,广播声响起:“工友们,山水集团总攻开始了, 各就各位准备战斗!”随即,警报拉响,一阵比一阵尖厉。男女工人们在警报声中抓起土枪、铁棍等武器,冲出车间。草包码起的掩体里,护厂队员们拿出一个一个汽油瓶,摆了一大排。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特定问题调查推动地方立法

特定问题调查聚集“四小”顽疾

□田必耀

2017 年 5 月 1 日,《江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管理条例》即将施行。该条例也是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启用特定问题调查权, 并以特定问题调查为立法提供参考依据的有益尝试。

■首次启动特定问题调查会诊“四小”顽疾

小作坊、 小餐饮、 小食杂店 、小摊贩 (下称 “四小 ”),因“多、小、散、乱 、差 ”等特点 ,监管难度大, 成为影响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

2016 年 6 月 8 日, 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 25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关于成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决定 》 (下称“特调委”)。这也是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首次成立特调委。

此前两个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首开特定问题调查,被视为“策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推动新修订“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

同时,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成立特调委也有明确的立法意图。据不完全统计,江西现有食品小作坊 1.6 万家, 小餐饮、食

品摊贩有 10 万余家,从业人员数十万人,“四小” 的管理一直是政府监管的“老大难”问题和百姓关注的热点。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特定问题调查旨在为立法摸清底子,立管用的良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特调委 6 个调查组分赴11 地调查

在随后 3 个月的时间里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先后 3 次开会 ,研究特定问题调查实施方案 、分析研究调研情况。

2016 年 6 月 24 日,特调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讨论了特定问题调查实施阶段工作方案, 通过了调查委员会专家名单和分组名单, 听取了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汇报。

会后, 特调委分成 6 个调查小组, 由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礼和、 史文清、 魏小琴 、谢亦森 、马志武 、冯桃莲带队,奔赴该省 11 个设区市开展实地调查,完成包括实地察看、组织抽查 、暗访 、技术检测 、开展问卷调查、 立法调研等在内的各项调查任务。

同年 8月 11 日, 特调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6 个调查组汇报了调查工作进展情况。洪礼和在会上透露,这次调查着力发现“四小”食品生产经营及监管现状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对监督手段的更新、 对调查内容的拓展、 对各地经验做法的挖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及对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和提炼。

针对如何做好调查的后续工作,洪礼和表示,进行补充调查、延伸调查,边调查边整改。特调委下一步要紧扣立法的重点难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立法调研,分别听取有关政府部门及基层消费者意见,“要聚焦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为老百姓立好一部良法、一部管用之法。”

同年 9月 8日,特调委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对《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特定问题的调查报告(讨论稿)》和《关于 〈江西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条例(草案)〉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 “最完整 、最详细 ”报告催生专门立法

2016 年 9 月 20 日,在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 28 次会议上,特调委委员、江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沈建华作了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特定问题的调查

报告。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的决议。

“这次特定问题调查高位推动有力、参与人员众多、调查广泛深入、监督效应明显、社会影响广泛, 是我省目前最完整、最详细的关于‘四小’的报告。”洪礼和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首次启用特定问题调查,用刚性监督手段推动解决食品安全领域重点难点问题。

同年 12月 1日, 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 29 次会议审

议了《江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并获该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全票通过。条例充分考虑了江西省“四小”现状,吸收了特调报告中诸多意见和建议,回应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2017 年 1 月 18 日,在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洪礼和作《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首次启动特定问题调查,依法成立高规格的特定问题

调查委员会,就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食品安全问题开展拉网式调查,触角遍及城乡市场, 实际入户 3万余人次,面对面听取意见近 1500 人次,抽检采样近 300 批次,组织之周密、工作之深入、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同时,把监督与立法和监督与重大事项决定有机结合,就加强“四小”监管制定法规、作出决议,全方位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对校园欺凌,宽容不纵容代表建议,设立校园警察,提高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本报记者 谢文英

近年来,全国多地频繁曝出恶性校园暴力事件。残忍的施暴者、无助的受害者和冷漠的围观者,是媒体上常见的画面 。部分校园暴力事件手段残忍,不计后果, 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对此,两位在中小学任教的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和拜秀花非常关注,在多种场合积极建言。

校园欺凌和暴力缺乏统一衡量标准

2017 年 2 月 17 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系统治理、综合施策 ,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暴力和欺凌事件。此前的2016 年 5 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下称《通知》), 要求各地中小学校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进行专项治理。同年 11 月, 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印发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措施发挥了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作用。但是,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发生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校园欺凌和暴力没有统一

衡量标准。比如,《通知》对“校园欺凌”的定义是 ,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 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 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刘希娅认为, 就这样一句话,学生、教师和家长很难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欺凌。

在现实中,被欺负的学生只要没有出现严重后果,往往被视为恶作剧之类的小事,认为这只是因为小孩子天性调皮、闹着玩儿而已,一般是放纵不管或进行谈话提醒 , 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甚至发生了欺凌现象还认识不到。对校园欺凌和暴力没有统一衡量标准,是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频发、学生对欺凌和暴

力不以为然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对欺凌和暴力行为的

惩戒力度小。刘希娅说,我国刑法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

的,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中不包括欺凌和暴力行为。这样的法律设计会让不少学生误读,认为当校园欺凌和暴力发生后也会从轻处罚。

对于如何对实施暴力的学生进行处理,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惩戒措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鉴于此,刘希娅建议,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校园欺凌中的安全教育、管理和防范责任,明确校园暴力定义,细化类别 ,制定相应的惩

戒措施。并适度调整未成年人刑法适用年限和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罪行种类。

此外,她还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并在中小学设立校园警察,联合学校成立专门的学校纪律管教部门,专门负责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调查、处理,并对有校园暴力行为的学生作出参加义务劳动、纪律处分等处罚。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处理制度滞后

2016 年 5 月 , 最高人民法院从 2013 年至 2015 年各级法院审结的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 100多件典型案件样本进行梳理 。 其中 , 故意伤害罪占57%, 故意杀人罪占 6%。 抽查样本涉及的 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 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占 35%; 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占 65%。 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占 35% , 重伤的占32%。

几乎在同一时间,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3 年至 2015 年间全国检察机

关经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92 万余人, 不批准逮捕16 万余人,起诉 108 万人,不起诉 5万余人。

面对校园暴力和低龄未成年人恶性刑事案件增多的趋势,对于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如何做到宽容而不纵容,社会还缺乏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高级教师拜秀花认为,校园暴力对受害者和施暴者都会造成莫大的伤害,如果处理不好,其危害性远不只是学生所受到的屈辱和痛苦。对未成年人的严重暴力犯罪,检察机关应该坚持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原则。 对未成年人贯彻 “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 ”原则 ,并非否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制裁。适当运用刑罚手段,并不违背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惩罚也是为了教育。

拜秀花建议 , 治理校园暴力,应遵循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在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 净化社会风气的同时,还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孩子们不懂法、对法律缺少应有的敬畏 , 说明法治教育没有落实到位。针对当前校园暴力低龄化的趋势,拜秀花建议适当降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同时,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将预防和惩治校园暴力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校园暴力事件的法律干预。

刘希娅代表 拜秀花代表

姚雯漫画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