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mbrb.greatwuyi.com/pc/att/202005/19/20c8f784-daa9-4d97-9983-5a3a6bd832... ·...

Post on 24-Aug-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20.5.19 星期二 责任编辑:黄 燕 责任校对:魏光荣电话:8820675 电子信箱:mbrbjyzk@163.com0808

“教育信息化绝不是简单的‘教育+科技’,不是片面追求高大上的装备升级,而是真正以信息化为牵引,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的深刻变革,让教育同时具有温度和深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谈起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初衷时,建阳区实验小学校长李玮这样说道。“请你说一说,小豆豆

是去了哪个学校上课。”2019年9月5日,建阳实验小学学生匡筱筱在图书室借走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同年9月7日,她的妈妈手机上有这样一条信息。原来,这是建阳区实验小学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定制的3+2+n阅读模式。“我们引进了月芽阅读平台,将图书室里的3万册书的编码信息均录入该平台。学生把书借走后,后台将实时记录借走时间,并按照书本正常阅读进度,及时将涉及书本内容的相关问题发送给家长,确保学生阅读有效性。”李玮说道,通过平台学校还能收集学生的阅读习惯,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便于提供学生高质量且受欢迎的图书类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疫情期间,学生只能通过在家上网课的方式学习。教育云平台中的微课功能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师可直接在手机上制作微课,再分享到微信群里,孩子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在上课过程中答题,最大程度上保障线上课堂中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了解。“平常孩子做作业遇到问题我们也不

能很好地给她解答,现在可以让她直接去看老师的微课回放。既能巩固知识点,又提升了孩子的自学能力。”童游中心小学新校区五年级学生家长刘琼说,“老师讲的知识点很详细,而且内容可以随时点开,方便又快捷。”

不仅学生受益,老师同样如此。在“智慧教育云”平台里,有一个资源中心模块,里面有着大量建阳区优秀教师上传的课件和视频。“我在资源库里看到别的教师利用游戏闯关的模式教授学生进行识字,非常有趣。于是我仿造着按这种方式进行拼音教学,果然,学生们都踊跃参与,效果非常好。”童游小学新校区一年级语文老师王秋荣说,此外,在老师们集体备课时,大家可以直接从资源库里寻找不同的教案和课件进行讨论,省去了之前在网上花大量时间去搜索教案的精力。

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

为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建阳区致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记事

□本报记者 钟伟欣黄炜莉 通讯员 赖仁潭陈泽良

建阳区处建溪上游,位于武夷山南麓,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因崎岖的地势和蜿蜒的山路,导致地区内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为了满足让孩子们“上好学”的需要,一场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接力赛方兴日盛。

从粗放分散到均衡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建阳区致力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应用,注重区域整体协调发展,通过教育信息硬软件建设,弥补了偏远学校薄弱学科的师资不足,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把为“上好学”产生的烦心事,变成了一件件让群众称赞的舒心事,为保障区域教育质量优质均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育建设在上海、南京、泉州、福州等城市落地生花,各地信息化教育的建设带来的惠果,为建阳区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2018年6月,集教学、学习、科研、管理等应用于一体的集成平台——“智慧教育云”建成并投入使用,翻开了建阳区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为了使该平台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家校服务覆盖全区学生及家长,建阳区教育局信息中心联合负责该平台建设的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智邦创新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各个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多场培训。“我们根据云平台的模块,分别对每个模块的使用方法进

行应用培训。主要是采用送培进校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到全区每一所学校进行面对面的培训。疫情期间,我们也通过直播的方式继续进行培训。由于直播间人数有限制,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师们的学习需求,基本上每天都会有直播课程,确保每位老师都能掌握云平台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建阳区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冯嵘介绍,截至目前,已开设160余场培训,培训人群覆盖城乡所有教师。

对教师使用平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区教育局信息中心都会联系平台建设公司及时解决。“有的学校只能用多媒体投影上课,这导致轻课堂二维码可能会模糊不清,教师无法登录。在收到老师的反馈后,我们联系平台技术人员在二维码下面添加了同屏码,在二维码不清晰的情况下,手机客户端输入同屏码同样可以登录。”冯嵘说道,此外,微课不能下载、教师无法追踪作业接收状态等问题也统统得到了解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智慧教育云”平台也变得越来越接地气,使用越来越方便。

搭建“智慧教育云”

打造信息教育新模式

“同学们,‘下’的书写要点为,上宽下窄、横细竖粗,另外,竖要在米字格偏左处,都记住了吗?”2019年5月,建阳区实验小学、小湖中心小学和黄坑三峡民族小学的学生们,通过教室的白板,共同上了一堂书法课。

三间教室的白板同步显示着授课情况,实验小学的

老师提问,黄坑三峡民族小学与小湖中心小学的学生可随时作答;学生所写的字也可实时展示给实验小学的老师看,实现当场交流。三个课堂,三个班级的学生,共享课件内容,共享课堂氛围,共同参与课堂活动。这是一堂建阳区普通的城乡远程同步上课课堂,既能弥补偏远校区师资力量的不足,也能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学校距离城区有84公里,全校只有36个学生,

11名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音乐、美术、书法等技能科的培养上还是相对薄弱的。通过云上课的方式,不仅对孩子们来说是种难得的学习机会,对学校老师来说也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黄坑三峡民族小学的校长张金旺说道。“通过这样的远程互动教学平台,把城里学校和农村

学校连成一体,使两个课堂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同步教学、同步互动,从而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不配套的难题,确保农村学校开齐课、上好课。”建阳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王滨称,截至目前,建阳区已打造城乡云直播上课学校106所,数字校园覆盖率达100%。

“云”上教学 让偏远村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平台的拓展,更是教育模式,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换句话而言,“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课堂形态。“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三角尺上有什么呀?”2019年

9月12日,建阳实验小学二年(8)班的数学老师梁长妹指了指三角尺上的角,正引导学生进入授课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早在课前,梁长妹就已经将有关“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文本、PPT课件、教学微视频等分享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上课时,她只需在云平台里登录轻课堂模块,便可以将教学课件展示出来,开始上课。在上课过程中,她还可直接用手机拍下学生课堂作业通过轻课堂同步到课件里,实时展示出来,进行讲解分析。“请同学们通过小卡片选择下,下面四个图形中哪个

是角?”没过一会,教室的白板上便统计出了学生们的正确率,以及每个选项所选的学生人数。梁长妹所说的小卡片,便是建阳教育为智慧教学所配置的智慧卡。“在课堂中,通过智慧卡的使用,我们可以得到实时的反馈。除了课堂习题的回答情况能得到实时统计外,智慧卡里还设计了一个疑问的选项,当班上有10%的学生按下这个按钮后,我的手机便会震动。这时,我便会将所讲知识点再细细地教一遍,确保学生都能听明白。”梁长妹表示,使用智慧卡教学不仅方便了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该智慧卡还是一个校园安全助手,在课外,学生佩戴智慧卡除了能进行日常考勤及班级点名外,在学生进入停车场等不安全区域时智慧卡还会发起安全预警,教师能第一时间得到提醒并定位准确地

点,保障校园安全。如今,在建阳区绝大多数学校里,大家对“智慧教育

云”并不陌生。学生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电脑上预习、复习;老师翻翻页面,就能编写学案、推送微课、了解整体学情;家长关注“建阳教育”微信公众号,就能在手机上接收孩子的作业信息及通知公告,了解孩子的学习轨迹和综合评价……据统计,当前建阳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已在43所中小学投入使用,用户量高达100700人。

建阳区教育局领导表示,下一步,“智慧教育云”平台将以教育大数据的建设为核心,提供教育大数据分析决策功能,建成相对完整、科学、有特色的智慧校园系统。

“互联网+” 改变传统课堂形态

建阳区实验小学、小湖中心小学、黄坑三峡民族小学三所学校在线远程同上书法课

▼ 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教师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集体备课

建阳区将口中心小学教师参加“智慧教育云平台——智慧教研和资源中心应用培训”

�建阳区实验小学景贤校区360度全景图

建阳区实验小学刘瑞珍老师利用轻课堂上三年级数学《货比三家》

11 22

33

44

�建阳区实验小学学生在图书馆阅读,尽享读书之乐

▼建阳区实验小学学生利用小小的智慧卡,自主选书,自助借阅图书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