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 - pku · 2019-03-12 · 二、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Post on 26-Jun-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中 国 古 代 史(上)

导言

先秦部分

秦汉部分

魏晋南北朝部分

导 言

• 一、主要参考书

• 二、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三、关于研究方法

通史著作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国通史)

翦伯赞:《中国史纲》

钱 穆:《国史大纲》

郭沫若:《中国史稿》

白寿彝:《中国通史》

12卷,22册,1989~1999年陆续出版。

叙说、综述、典志、传记

一、主要参考书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北大出版社《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外国史、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地理学、考古学

一、主要参考书

通史教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六卷本

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

教程》五卷本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

史教学参考手册》:年

表类、目录类、职官类、

地理类、学术类

一、主要参考书

二、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胡适客观现实世界就像一个任人摆布的女孩子,“百

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

儒家历史观 上古三代最美好

进化史观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学术思

想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等

唯物史观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二、中国通史研究的特点和现状

“五朵金花”

古史分期

土地制度

农民战争

汉民族的形成

资本主义萌芽

二、中国通史研究的特点和现状

姜义华

随着国家转入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新

的历史时期,历史研究的重点很自然地从原先关注

阶级斗争、政治斗争,转到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先前

各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生产力总和,什么

样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什么

样的精神的文化的及制度化了的各种资源。

“一贯之道”

中国人、中国、中华文明、中国的世界性联系形成

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为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提供一种思路,一种

思考框架,一种认识方法。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白寿彝:《史学概论》

三、关于研究方法

注重考据:乾嘉学派

注重理论:进化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

陈寅恪“民族文化之史”

《金明馆丛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官制、礼制、兵制、法律、音乐、

财政、都城建筑

三、关于研究方法

三、关于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史学

重视理论与史料的结合

教条化、影射史学

论从史出、以论带史

中等层次的课题 比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小、比具体史实大

中等层次的方法比哲学具体、比考据学抽象,如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文化学、符号学等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经过社会学等中等学科的

折射,才能解决具体问题。

三、关于研究方法

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超稳定系统

经济子系统

政治子系统

文化子系统

控制论?结构功能主义?

后现代主义

史料批判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