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疊內容: a25 文匯教育...

Post on 06-Jul-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內地免試招港生擴至90校西交大東南大等加入 校長推薦可酌情計英數成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內地大學免試招收

香港學生計劃自2012年推出以來持續發展,成為文

憑試考生的新出路。教育局昨日介紹國家教育部已

落實了2017年度計劃的具體安排:參加免試招港生

的內地高等院校,將再增加6所至90所,新增學府

之中更包括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等全國知名的

頂尖大學。另一方面,計劃中的香港中學校長推

薦、可酌情處理英文及數學科成績的名額亦增加至

每校6個。有升學輔導專家指,免試計劃新增內地

名校供港生選擇,且入學競爭也比內地學生低,相

信有助吸引更多學生參加。

20162016年年1111月月1111日日((星期五星期五))A25 新 聞 透 視 眼■責任編輯:霍柏宇文 匯 教 育

今年中應考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報告前日出爐,其中用作研究檢討、約50所學校參

加的小三試行版評估,中文科達標率下降0.6個百分點,但英文及數學兩科達標率則微升0.7個百分點及2.3個百分點。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回應指,將會因應TSA報告加強專業支援,向學校提供不同形式的數據分析,希望幫助優化教與學;而關於TSA未來取向,仍需要負責檢討TSA的委員會就有關資料作全面討論才能知道。

家長對試行版整體反應正面近年不少意見試圖將TSA和學業壓力拉

上等號,但吳克儉指,近日與家長討論時,他們都提出學業壓力涉及多個層面和性質,而TSA屬於當中的「基本能力」測試,兩者並不相同;而關於今年的TSA試行版,普遍家長都認同題型有所改善,問題亦不再那麼刁鑽,整體反應正面。吳克儉又引述今年TSA報告公佈後,有個別學校或校長會代表提及測試能對學校提供有效回饋,例如可因應不同科目哪些地方學生較多犯錯而優化教與學。他重申TSA為基本能力測試,理應不會構成任何壓力,亦不需要特別的操練,而檢討TSA委員會會就試行計劃的各項相關資料作詳細及全面討論,才會就未來的取向提建議。 ■記者 高鈺

吳克儉:活用TSA數據優化教與學

網絡資料多篩選 網上學習宜導引

�*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國際幼稚園一向不乏「捧場客」,有本地芭蕾舞學院與新加坡辦學團體合作,預計明年在港開辦新加坡卓薈國際幼稚園。負責人指,學校將致力讓香港及新加坡兩地學生配對成「International bud-dy」,從幼兒階段讓學生認識文化與差異,使學生對外國文化有更深體會。校方並可安排學生畢業後選擇到新加坡升讀小學。上述幼稚園由SDM爵士芭蕾舞學院與新加坡

辦學團體Chatsworth合作開辦。SDM集團主席趙家樂介紹指,新加坡教育保留了華人社會特色,且英語及普通話並重,新幼稚園的課程亦將以兩文為主,但會安排一星期3課廣東話堂。

課程六成學術四成藝術文化體會亦是該校特點,趙家樂表示,將會

為香港及新加坡學生配對,結合通訊科技透過對話認識對方文化與彼此差異,另兩地學生亦有機會共同學習相同課題,從中建立國際視野。此外,新幼稚園課程將以「六成學術、四成藝術」比例設計,由專業藝術導師專科專教,發掘學生多元才能。近日新辦國際學校的校舍、註冊及入學債券

議題受關注。趙家樂指,新幼稚園校舍將設於九龍塘劍橋道31號,一棟兩層共6個課室,目前正進行裝修,料明年9月可開學,設上下午校,開辦幼兒班、幼低班及幼高班,每級60個名額。他又笑言辦學宗旨並非賺大錢,並不設入學債券,家長只須每月交港幣約6千元學費就可。

星卓薈國際幼園明年落戶港

年輕新一代都是數碼原居民,使用社交平台、網站的技巧比成人純熟。遇上問題時,家長常鼓勵他們自行上網尋找答案,但成年人有否先教導他們如何辨別資料真偽?還

是假設他們有足夠認知,可獨立在網上蒐集和分析資料?

盲信賴結尾「.org」網站史丹福大學曾進行18個月的研究,分析青少年判斷網上訊息的能力。研究分析了約8,000名初中至大學的學生,結果發現初中生無法分辨廣告和新聞故事,高中生經常引用一些看似權威組織的錯誤資料,而大學生會誤以為結尾為「.org」的網站便是可信賴的標誌。

研究人員又邀請了史丹福大學25名本科生,花10分鐘以他們慣常尋找資料的方法去驗證美國兒科學院及美國兒科醫生學院這兩個近似的網站內容的可信性。結果一半以上的學生覺得兩個組織大致相同,同樣可靠。不過,事實上兩個組織的歷史及會員人數分別很大,在跨性別兒童治療、同性組成「父母」等議題的立場上有極大差異,甚至是對立。學生只着重網站表面的技術性內容,而忽略了內容的深層意義及灌輸的價值觀,可見即使是精英,也未必擁有判斷網上資訊的能力。

近全班同學資料來自維基在香港亦曾有學校讓學生於網上搜尋資料完成功

課,結果幾乎全班同學的資料都來自維基百科,可見學生沒有穩固的資訊素養和應用網絡的知識,只

會找唾手可得的資料,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專家,也會將一些錯誤的Whatsapp訊息廣傳,沒有求證,更不明白誤傳訊息的後果。最令人擔憂的是,部分青少年不知道一些網站、

社交平台會投其所好,提供讀者喜愛的資料,篩掉他可能不喜愛的內容,他們卻誤以為已經掌握了全部資訊,影響了判斷。要評估網站資訊是否可靠,要先驗證網站擁有人

的背景,不要完全相信網站自己的簡介,更不應太倚賴搜尋器,搜尋結果的排序與網站的可靠性根本毫無關係。網絡世界擁有海量資訊,當中卻會有人魚目混珠,我們必須教會學生掌握搜尋、驗證、分析、判斷等能力,才能真正駕馭網絡。

(標題與小題為編者所加)■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

教育局昨發新聞稿指,國家教育部早前公佈2017年內地免試招港生計劃的具體安排,其中參與招生

的內地大學,將由今年的84所增至90所,分佈於內地共15個省/直轄市及一個自治區。在新增免試招港生的大學之中,包括西安交大、東南大學兩所屬於「985工程」的名校,還有浙江師範大學,以及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3所「211工程」大學。免試招生計劃一般以「3322(即文憑試中文英文達3

級、數學通識達2級)」為入學指標,不同大學或會另設最低錄取要求。

推薦名額每校增至6個計劃並提供「校長推薦」名額,讓獲中學校長推薦的文憑試考生,最低錄取要求可改為「3232」,即酌情處理英文及數學科成績。2017年度計劃會放寬校長推薦部分,推薦名額可由每校5個增加至6個,更方便港生入學。

隨着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整體人數減少,今年內地免試招港生計劃現場確認的報名人數亦略減近300人至2,600多人。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認為,新措施包括不少名校,有助吸引心儀新增院校的學生。他又提到,過往到內地升學的港生,不少會傾向選擇文化相近的廣東省院校,而近年免試招生計劃的廣東省以外的大學持續增加,亦可讓港生接觸不同的文化。吳寶城表示,雖然一般文憑試生多以本地大學優先,

但內地升學其實亦有明顯好處,港生宜多加考慮,「例如透過免試計劃報讀內地名校,相對的競爭較內地學生低,更易考獲名校學位。」為讓學生和家長更深入了解免試計劃及有關大學,教

育局將與國家教育部於12月 17日至 18日聯合舉辦「2016內地高等教育展」,講解收生程序及安排,屆時並有專科專題分享會,由多所內地大學的代表作介紹,免費入場。計劃網上報名將於明年3月1日開始,詳情可請瀏覽教育局網頁www.edb.gov.hk/expo1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教聯會調查顯示,有96%受訪老師在過去一個學年曾生病,當中六成人會帶病上班,主要是擔心影響教學進度,及不想增加同儕工作量。對於現時「整合代課教師津貼」,以教師病假中位數2.5日作計算,逾八成教師認為2.5天不足夠。教聯會認為,教師帶病上課會影響身心健康和學生學習,建議提高教師病假中位數至4日或以上,並容許學校實報實銷聘請代課教師。教聯會在上月底成功訪問了587名中小學教

師,96%受訪教師於過去一個學年曾經生病,當中六成人帶病上班,有受訪教師指,帶病上班延誤病情,身心健康受影響;加上受藥物副作用影響,精神欠佳,影響教學質素。此外,73%教師表示學校要求請假教師復工後

需要補回代課節數,當中63%教師對此感到壓

力。對於現時「整合代課教師津貼」以教師病假中位數2.5天作計算,89%教師期望可將中位數調整至3日或以上;79%教師支持教育局恢復「實報實銷」制度,讓學校申請發還聘請代課教師薪金。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指出,教育局在十多年

前為設有法團校董會的學校提供「整合代課教師津貼」,取代以往實報實銷的模式,但津貼一直沒有調整,不足以應付學校實際需要。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指,若教師請假多過2.5

天,就會減少整體同工的病假數量,「有學校更會在校務處設置『病假龍虎榜』,讓全校教師看到自己和同工的請病假情況」,變相增加請假壓力。有學校更有不成文規定,請病假的教師復工就要自費「請食嘢」,以「慰勞」代課同工。

六成師帶病上班 教聯倡增代課津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按教育局現行規定,公營學校的標準教學設施並不包括冷氣設備,但受噪音影響的課室和特別室,就可安裝隔音窗和冷氣,並可申請「消減噪音津貼」。一項調查顯示,有59%受訪學校受惠於噪音津貼;但超過四成學校則要自費安裝冷氣及電費開支,這類學校平均花73萬元裝冷氣,更有一校最高花費達300多萬元,學界認為政府應將冷氣列為標準教學設施,以免為學校財政帶來負擔。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上月成功訪問了191所公營中

小學及特殊教育學校,各校都有安裝冷氣。當中59%受訪學校透過「消減噪音措施」獲得政府資助安裝全部或部分課室冷氣,當中有63%受訪者指噪音津貼不足以支付空調電費開支。

一校最高花費97萬維修另有超過四成受訪學校需要自費安裝冷氣及電費

開支,至於維修保養均由學校承擔,受訪學校指每年平均需要支付21萬元,更有一所學校最高花費97萬元維修。群育學校校長蔡子宗表示,2004年起在該校擔任

校長時,只有教員室和校務處裝有冷氣,夏天校園的蟬鳴聲浪很大,加上蚊蟲多,學生雙腿都被咬得體無完膚,上課「大汗疊細汗」,影響學習。後來學校獲辦學團體及非牟利機構資助,3年前終可在課室、特別室和學生活動中心等裝上冷氣。小學校長莊聖謙表示,雖然學校已安裝冷氣,但由於政府不會資助更新禮堂冷氣系統的費用,他估計要靠籌款解決,預計需要60萬至70萬元。教育局發言人表示,若要進一步在所有資助學校

的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安裝空調,將涉及龐大資源,在審視運用公共資源的優次時,當局必須審慎考慮有關影響,當局會繼續不時檢視現行政策,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協助學校改善校舍設施。

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發文指,元朗伯特利中學規定學生上課期間上廁所要填寫表格,交予守廁所的老師和校工,才可如廁。有人質疑校方的做法

不恰當、違反人權,但亦有網民估計該校不少學生經常「借尿遁」影響上課,校方才出此下策。該校校長吳釗美回應指,為營造安全及有秩序的學習環境,校方於本月開始推行新措施,其後學生在上課期間上洗手間的情況大減。據了解,該校要求學生上廁所前填寫「上課時間學生往洗手間通知書」,包括填寫學生姓名、班別、課室位置、出入時間及日期,並由任課教師簽名。學生離開課室前,需填寫一式兩份的通知書,其中一份交予洗手間當值人員,返回課室後須將通知書交予上課的教師。網民對此意見不一,有人批評校方做法不恰當,亦有人認為校方或有難言之隱。校長吳釗美回應傳媒查詢時指,此舉為培養學生時間管理,善用小息時間上廁所,以及專注上課,並強調新措施實施後,學生在上課期間上洗手間的情況大減。她又指,理解學生可能不習慣新措施,但事前已向他們解釋,填表登記只為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況,並會定期檢討有關措施。■記者 鄭伊莎

.0.0(3(3

伯特利防「借尿遁」上課如廁要填表

■■西安交通大學北大門西安交通大學北大門。。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趙家樂(右二)指課程將以「六成學術、四成藝術」比例設計,由專業藝術導師專科專教。

■教聯會調查指,有六成受訪教師即使生病亦沒有請病假,帶病上班。圖左一及左二為胡少偉與蔡若蓮。 黎忞 攝

■■東南大學學生慶祝畢業東南大學學生慶祝畢業。。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冷氣未列標準設施四成學校自費頭痕

�����4BZ�4BZ

本疊內容:文匯教育 社團新聞 中國新聞 玩轉粵港澳 國際新聞 文匯副刊 娛樂新聞 體育新聞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