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地书 父子情 - lyd.com.cnlyrb.lyd.com.cn/images2/1/2018-09/06/012/20180906012_pdf.pdf ·...

Post on 22-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编辑:石蕴璞 校对:小新 组版:雪薇书 香12

河 洛 书 香 书 界 动 态

——王群芳《三年陪伴——写给儿子的九十五封信》自序

同地书 父子情 近日,亚马逊宣布其全球出版纳入翻译出版计划的中国文学作品达22部,其中19部已成功翻译出版,并已完成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路遥中篇小说《人生》和张翎《劳燕》的海外出版签约工作。自去年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亚马逊美国网站的中文图书数量实现高速增长,目前亚马逊美国网站已拥有几十万册中文纸质书,Kindle中文电子书店图书数量超过11万册。

作为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亚马逊全球出版持续挑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并专门成立译者平台将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介绍给全球读者,贾平凹、陈忠实、冯唐、路内、虹影、韩寒、刘心武、秦明等多位知名作家的作品已经通过亚马逊美国网站成功“走出去”。去年 8 月,贾平凹《高兴》的英文版 Happy Dreams在亚马逊全球 14 个站点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为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亚马逊又推出该书的印度版(英文),并有望授权阿拉伯版(阿拉伯语)。此次新增的《秦腔》曾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人生》则是首部授权海外出版社进行翻译出版的路遥著作。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艳梅

亚马逊翻译出版《秦腔》

步兵、航空兵、文艺兵,卫生员、情报员、理发员,这是一部由无数“小人物”汇成的英雄史诗。日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烽火记忆——百名抗战老战士口述史》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7 年暑假期间,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网信办、省民政厅、团省委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 80周年为契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寻访千名抗战老战士”活动。全省 450 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用各种方式寻访到 1037 名目前生活在江苏的抗战老战士,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留存下口述历史资料 600 余份。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课题组全程参与,选派了一批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对寻访工作和资料整理进行指导,并对部分抗战老战士又进行了深度访谈,最终精选102位抗战老战士口述资料集结成册。

据介绍,在这 102 位抗战老兵中,年龄最大的是出生于 1915 年、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学兵总队炮兵团上尉参谋的徐恭权,年龄最小的今年也已 88 岁,还有 6 位巾帼英雄。书中不仅记载了抗战期间部队衣食住行、官兵关系、军民关系、武器装备、情报侦察、卫生教育、奖惩抚恤、通讯情报等,更将战时的爱情婚姻、娱乐生活一一呈现。 (据新华社)

《烽火记忆——百名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出版

扫二维码,阅读本书精彩序言,了解更多背后故事

短网址:http://shouji.lyd.com.cn/n/872724

第五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将于 9 月 14日至 16 日在武汉举行,将有 52 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刊及出版单位前来参展,展出期刊 9000 多种近 5 万册,其 中 包 括“ 一 带 一 路 ”国 家 和 地 区 报 刊 千 余 种 5000余册。

本届刊博会展销面积共3万平方米,设有省区市期刊展区、中直报刊展区、新媒体展区、中国邮政展区等8个功能展区,并专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期刊典藏展,系统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特别是期刊产业改革发展成果。

刊博会期间将穿插举行百场活动,包括第六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中国报刊发行高峰论坛、数字出版高峰论坛、年度“中国最美期刊”遴选、年度“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发布、年度“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及“勉学书屋”爱心捐赠等活动。 (据新华社)

中国刊博会将在武汉举行

这其实也是一段故事,有三年那么长。

2014 年夏天,儿子被本市某高中录取,给我这位望子成龙的父亲敲响了警钟——儿子原本应该更优秀!

于是,我和妻子开始规划:多花点心思在儿子身上,让儿子全身心地去学习,争取考一所理想的大学。

三年前的三年前,儿子步入初中,我却钻在自己的文学世界

里,对儿子很少关心,任凭儿子自由发展,儿子

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 怎 么

办?我和妻 子

很着急。训诫,诱导,自然必不可少。然而,成效并不明显。

“养不教,父之过。”儿子到了高中,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本想多和儿子交流,多陪伴他,可是,儿子选择了住校……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了写信,想通过写信来和儿子交心,让儿子能够养成良好习惯,潜下心来学习,去实现我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

我刚开始写的信,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梦想、责任、吃苦、细节、习惯、毅力、自信、计划、沉着、书写、效率等,都是针对儿子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尽量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而现身说法。这些书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儿子的学习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开始有一些成就感了,虽然这成就实际上是属于儿子的。

书信还是应该写下去,于是改变了内容,从善良、孝顺、感恩、爱国、宽

容、舍得、诚信、家风、礼仪、气节、修身等方面入手,试图比较全面地培养儿子的道德修养,使他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我感觉,这样的目的也达到了。他变得更懂事了,知道心疼父母、关心别人了。

我更有成就感了,当然这成就仍然是属于儿子的。

我的有些书信,也在无形中给儿子增添了压力。每当我看到儿子疲惫不堪的样子,每当我得知他的学习成绩出现起伏时,我便有些犹豫,我还要继续给他写信吗?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中断了和他的书信交流。直到有一天,儿子问我:“你最近怎么不写信了?”我当时愣了一下,反问:“你觉得我还有必要给你写信吗?”

“当然有了!”儿子回答。于是,我又恢复了给儿子写信,

并且暗暗告诉自己:哪怕一封信中只有一句话对儿子有益,我也要坚持写下去!

就这样,我写了三年。这三年,我写了将近一百封书

信,和儿子分享名人故事,帮儿子化解情感问题,提醒儿子锻炼身体,鼓动儿子享受美食,鼓励儿子自强自立,倡导儿子友爱合作,告诫儿子慎思慎独,培养儿子大度大气,教育儿子忠诚爱国,引导儿子无私奉献……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儿子被录取到了河南农业大学。

这或多或少与我对“农”字的情愫有关。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儿子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我希望他多沾一些农气,多接一些地气,这样他的人生步履迈得会更坚实一些。

把儿子送入大学之后,我开始反思这些年对他的教育问题。高中这三年,妻子主要负责他的物质生活,

我主要负责他的精神生活——主要通过写“同地书”的渠道。这些信,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来写:学习,健康,情感,修养。书信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教育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最终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心智是第一位的,身体是第二位的,学习是第三位的。

为了写好这些书信,我借阅了许多名人家书,诸如《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林则徐家书》《总统教子书》等,还购阅了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诸如《改变孩子的九封信》《老爸的叮咛》《哈佛女孩刘亦婷》等,汲取了一些有益的东西。

为了写好这些书信,我还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每介绍一个人物,每引用一个事例,都要认真查勘,力求准确无误。

为了写好这些书信,我推脱了很多应酬,甚至放弃了自己的长篇小说创作计划。

为了写好这些书信,我在困顿、疲惫、想偷懒时,总会提醒自己:儿子还在拼搏呢,你应该做好表率才是!

在写这些信的三年时间里,可以说,我和儿子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今天,将这些书信结集出版,定名《三年陪伴——写给儿子的九十五封信》,我只是想,如果可以让我的亲朋好友及其子女们看看,或许还是有一定的益处吧。

(本文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本《愚说》,作者自认为是“愚人愚言”,却又讲,“能不能有益智的内容,我想也许能有”。这话颇有些机智在里面,这本身就带有寓言的味道了。古来大智藏于拙。拙在用力,拙在用心。世间的事从来是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我读《愚说》,更是深有感触。全书共分五辑,余途用了诗的形式来述说他对生灵的觉悟、对自然的感怀、对生命的求索和对人间的感触与思考。

《愚说》驻足于人间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关注于花开、阳光与大海。余途选取了一百多个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然后反复敲打淬火,让思想的火花飞上天际。我在想象中拼接画面,每每得出这样的结论:余途的坚韧体现于对生活爱得深沉,在对苦难的咀嚼中却品出理想的况味。

在看向人间的慧眼后面,定藏着一颗纯真美好的心灵。不然又怎能有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灵动的情感和充满灵性的“愚说”?

小书大世界。我猜想,余途应是要

把这本小书献给孩子们的。我于是把这本书带回家。果不其然,13岁的男孩子看了爱不释手,一气读完。特别是前面的动物花草天地自然,那一丝一缕的智慧之力如精灵般穿行在万物之间,惹得他不时酿出笑意。那些智慧的光亮就是这样在余途的笔下一点一点地渗入到孩子的心灵。

是的,童真虽美,总有一天会到达终点。如何更好地完成成长,于此,余途定然是花费了许多心思的。书的后半部分,开始了更多的思考:如何向亲爱的孩子指点山川险恶、水流湍急?又如何给成人们指点人生盲区和坦途?余途以巧妙的编排把二者结合起来。家长的伴读和老师的辅导,不仅是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对成人来讲,这个过程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成长?如此看来,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孩子的,也是写给大人的。

余途用他的“愚”,认真倔强、执拗顽强地试图做到这一点。于是我们看到,哪怕是狂风暴雨,在《愚说》里都有一层善意的光亮。这一层光亮,驱逐黑

暗,接引光明。正如余途自己所讲:世界并不因为孩子弱小就不向他们展示强悍的特性,孩子恰恰是在不断接触和积累中增加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是的,人生有限,这一路上的风光有多少来不及细细观看。唯有用发现致敬发现,才不会辜负一路的好景色。而思想比生命更久长。这个认识世界的过程叫作成长。

所幸,孩子们的余叔叔走在前面,用并不强壮的臂膀划出力量的弧度。这臂膀托起日月山川、花草树木,也托起人文历史、社会现实。全世界的好与不好、幸与不幸,在余途眼里,都化成了诗意。诗与思、理想与现实,在余途笔下,不故作深沉,也不妄自菲薄。每一篇什由诗和格言组成,不是创新,却自带新意。书里的每一首小诗,都有哲思的闪光,读者对内容的关注常常遮蔽了对诗韵的苛求。常有思想的火花噼啪作响,照亮时而不那么明媚的道路。

“愚说”不愚。(据《中华读书报》作者:肖惊鸿)

古来大智藏于拙

扫二维码,了解小记者精彩活动

小记者热线:63232410

专 题

新学期,新面貌。亲爱的小记者们,小记者研学系列活动又与大家相约啦!经过一个暑假的等待,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吧,一起来看看活动内容吧。

你知道雨雪、雷电是如何形成的吗?你知道气象变化的规律吗?带着疑问,9 月 8 日(本周六),我们将前往洛阳日报社小记者采访采风基地——洛阳市气象局,在教师和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偃师市气象局观测站,探索气象的奥秘。

参观气象仪器 走进“气象课堂”

据悉,2018 年洛阳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将于 9 月 15 日在洛阳市科技馆举行,在此之际,带领小记者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在实践活动中,小记者们将见到百叶箱及监测雨水、土壤温度、风力等的各种各样的气象仪器,了解各种仪器的性能。偃师市气象局工

作人员还将为小记者们举办气象知识讲座,生动地讲解雨、雪、风、霜等现象形成的原理,深入浅出地介绍气候知识、气象灾害预警、防灾避险常识等。

洛阳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相比于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实践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的

“气象课堂”将引发小记者们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并使他们通过学习气象知识,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增强防灾避险能力。

揭秘天气预报 感受“风云变幻”

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产生的吗?气象工作人员是如何监测重要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复杂计算的?他们又是如何通过对卫星、雷达等提供的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得到天气预报的数据的?这些气象科技的奥秘,都将在活动中一一揭晓。

在活动中,偃师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将带领小记者们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还将向小记者们讲解多种气象仪器的工作原理,带小记者们参观能见度观测仪、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仪等一些自动化观测设备,开阔大家的视野。

怎么样?这样丰富又有趣味的研学活动,一定打动你了吧。本次活动名额有限,先报先得,还不赶快报名参加? (王喆)

小记者研学活动再相约——

本周六,走进气象站,聊“天”问“风雨”

小记者走进“天气课堂”(往期活动资料图)

★作者 余途★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版转载文章作者,请联系编辑(电子邮箱:lyrbshb@163.com)告知地址,以奉稿酬。

品 读 杂 笔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