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24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 申报单位层次: 四川大学 本科院校 □高职高专院校 光学 □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公共课) 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所属一级学科门类/专业大类: 物理学类 所属二级学科门类/专业二级类: (专业课程填写):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朱建华 2017.5.30 四川省教育厅 制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Aug-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

 �

申 报 单 位 :�

申 报 单 位 层 次 :�

合 作 单 位 :�

� � � � � � � � � � � � � � 四川大学 � � � � � � � � � � � � � � � � �

本科院校� � � � � � � � � � � � □高职高专院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 � � � � 家�

课 程 名 称 :� � � � � � � � � � � � � � � � � 光学 � � � � � � � � � � � � � � � � � � �

课 程 类 型 :� □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公共课)�

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所属一级学科门类/专业大类:� � � � � � � � � � � � � � � 物理学类 � � � � � � � � � � � � � � � � �

所属二级学科门类/专业二级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 属 专 业�( 专 业 课 程 填 写 ):�

� � � � � � � � �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 � � � � � � � � � �

课 程 负 责 人 :� � � � � � � � � � � � � � � � 朱建华 � � � � � � � � � � � � � � � � � �

申 报 日 期 :� � � � � � � � � � � � � � � 2017.5.30 � � � � � � � � � � � � � � � �

�四川省教育厅 制

Page 2: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2—

 

填 写 要 求

一、 本表用 A4 纸张双面打印填报,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

面。�

二、 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

真实性负责。�

三、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四、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填写数据截止日期为 2017 年 5 月 30 日。�

五、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Page 3: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3—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情况

姓 名 朱建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0.4�

学 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

学 位 博士�行 政

职 务 副院长�

院 系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手 机 18980076575�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

(邮编)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610065)�

教学情况

授课情况:1.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承担职责任务、授课学时数量、参

学学生人数、取得教学成效等,文字描述,100 字内);�

近三年每年为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试验班)、(基地班)学生讲授本课程,周

学时 4,总学时数 72,该课程为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每年选课学生人数限定在 25 人以

内。本课程 2013 年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情况(见下表)。�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

程名称(不超过 5门) 课程类型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光学(试验班)�本科生专

业基础课4� 5 届� 125�

现代光学研讨�本科生专

业课�2� 5 届� 213�

数字衍射光学�硕士生专

业课�4� 5 届� 32�

物理学前沿�博士、硕士

生专业课2� 1 届� 44�

信息光子学�博士生专

业课�3� 3 届� 16�

Page 4: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4—

承担实践研究情况: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 �

1.� 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指导,五届共 622 人�

2.� 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指导,五届共 325 人�

3.�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五届共 10 人�

4.�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及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指导,五届共 16 人�

教学研究情况: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

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

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四川大学国家物理学基地本科生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

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2.《光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教育部,2013-2016�

3.� 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指导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

计划研究课题,批准号 201631,2016-2017�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光学》课程获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 批准时间:�2016.6,� 第一完成人

2.�“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光学》课程的全面建设与改革实践”获

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证书编号:SCU2016024,获奖时间:2017.1.10,

第一获奖人�

编写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

1.�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出版,第

二作者(编写第五、六、八三章,共 18 万字)�

2.�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10 出版,第二作者(编写第五、六、八三章,共 15 万字)�

Page 5: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5—

2.课程团队�

人员构

成(含课

程负责

人、主讲

教师、辅

导教师、

实践指

导教师、

外聘教

师、教学

设计人

员、技术

人员、支

持服务

人员等)�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职务

学科专业在本课程中承担

的工作

备注(如联合申报

请在本栏目中注明

所在高校)

朱建华 男 1970.04 教 授 光 学 课程负责人、总体

规划和建设、主讲

教师

郭永康 男 1938.11 教 授 光 学 课程顾问、指导青年

备课师教研教改 �

王 磊 女 1963.02 教 授 光 学 主讲教师、教案及

演示文稿编写 �

杜惊雷 男 1964.09 教 授 光 学 主讲教师、教学研

究 �

高福华 男 1975.07 教 授 光 学 主讲教师、教学研究�

刘彦允 男 1962.07 副教授 理论物理 主讲教师、课程上

网建设 �

岑理相 男 1975.02 教 授 理论物理 课程建设、教学研

究 �

聂 娅 女 1975.11 讲 师 光 学 习题讨论课、拓展

资源建设 �

姚 欣 男 1982.01 讲 师 光 学 主讲教师、拓展资

源建设、课程上网

建设

 

3.合作单位情况�

序号� 合作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合作内容�

1� � � �

2� � � �

3� � � �

……� � � �

 

Page 6: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6—

4.教学内容与资源 

4-1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光学�

课程网址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6043.html� (爱课程网站)�

http://cc.scu.edu.cn/� (四川大学课程中心网站)�

上线平台

平台名称: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

类型:爱课程网� □其他国家级平台� □省级平台�校级平台�

覆盖学生

总数:� � 568� � 人,其中已注册的在校学

生� 215� � 人,非在校学生:� � 123� 人,

经过在线学习已获得学分学生:� 86� 人

在 线 点 击

量(人次)

爱 课 程 网 站点 击

量 11045,� 四 川

大 学 课 程 中心 网

站点击量 47655�

开设年限 自� � � 2013� � � 年开设,目前已开设� � � 4� � � 年�

总学时� 72� 总时长 34.95 小时� 总学分� 4�

况�

序号 视频名称 时长 主讲教师

1 绪论 1 39:23 郭永康

2 绪论 2 34:10 郭永康

3 第一章第 1 节 几何光学的基本

定律

26:35 王磊

4 第一章第 2 节 费马原理 29:58 王磊

5 第一章第 3 节 成像的基本概念 8:43 王磊

6 第一章第 4 节 光在平面上的反

射和折射

6:21 王磊

7 第一章第 5 节 光导纤维 10:06 王磊

8 第一章第 6 节 棱镜 12:08 王磊

9 第一章第 7 节 光在单球面上的

折射和反射

36:34 王磊

10 第一章第 8 节 薄透镜 18:21 王磊

11 第一章第 9 节 共轴球面系统的

逐次成像法

15:00 王磊

Page 7: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7—

12 第一章第 10节 共轴球面系统傍

轴成像的矩阵方法

36:04 王磊

13 第二章第 1 节 光阑 20:28 姚欣

14 第二章第 2 节 像差 23:49 姚欣

15 第二章第 3 节 人眼的光学系统 15:41 姚欣

16 第二章第 4 节 放大镜和目镜 10:46 姚欣

17 第二章第 5 节 显微镜 21:12 姚欣

18 第二章第 6 节 望远镜 19:31 姚欣

19 第三章第 1 节 光波 12:45 杜惊雷

20 第三章第 2 节 光波场的数学描

38:07 杜惊雷

21 第三章第 3 节 波函数的复数表

示 复振幅

12:16 杜惊雷

22 第三章第 4 节 光波的偏振态 22:01 杜惊雷

23 第三章第 5 节 光在各向同性介

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1)

32:05 杜惊雷

24 第三章第 5 节 光在各向同性介

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2)

29:26 杜惊雷

25 第三章第 6 节 负折射率介质 18:52 杜惊雷

26 第四章第 1 节 波的叠加和干涉 17:52 刘彦允

27 第四章第 2 节 光波相干的条件

和产生方法

26:16 刘彦允

28 第四章第 3 节 杨氏实验 25:55 刘彦允

29 第四章第 4 节 其它几种两光束

分波前干涉装置

11:09 刘彦允

30 第四章第 5 节 两束平行光的干

15:29 刘彦允

31 第四章第 6 节 光的非单色性对

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光场

的时间相干性

27:01 刘彦允

32 第四章第 7 节 光源宽度对干涉

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光场的空间

相干性 部分相干性

28:32 刘彦允

33 第四章第 8 节 薄膜干涉(一):

等倾干涉

27:39 刘彦允

34 第四章第 9 节 薄膜干涉(二):

等厚干涉

26:33 刘彦允

35 第四章第 10 节 薄膜干涉(三): 16:48 刘彦允

Page 8: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8—

应用举例

36 第四章第 11节 迈克耳孙干涉仪 19:23 刘彦允

37 第四章第 12节 傅里叶变换光谱

仪 光学相干层析术

16:30 朱建华

38 第四章第 13 节 多光束干涉 24:32 刘彦允

39 第四章第 14节 法布里—珀罗干

涉仪

27:29 刘彦允

40 第五章第 1 节 光的衍射现象 17:17 朱建华

41 第五章第 2 节 惠更斯—菲涅耳

原理

17:05 朱建华

42 第五章第 3 节 狭缝和矩孔的夫

琅禾费衍射

12:40 朱建华

43 第五章第 4 节 圆孔、圆环和多

边形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10:50 朱建华

44 第五章第 5 节 互补屏 巴俾涅

原理

8:55 朱建华

45 第五章第 6 节 成像仪器的像分

辨本领

30:41 朱建华

46 第五章第 7 节 振幅型平面透射

光栅

25:57 朱建华

47 第五章第 8 节 光栅光谱仪的特

20:41 朱建华

48 第五章第 9 节 正弦型振幅光栅 7:47 朱建华

49 第五章第 10 节 闪耀光栅 12:52 朱建华

50 第五章第 11 节 菲涅耳衍射 30:33 朱建华

51 第五章第 12 节 波带片 26:45 朱建华

52 第六章第 1 节 傅里叶变换 24:36 朱建华

53 第六章第 2 节 衍射理论中的傅

里叶方法

31:54 朱建华

54 第六章第 3 节 理想薄透镜的傅

里叶变换作用

10:49 朱建华

55 第六章第 4 节 阿贝成像原理 12:24 朱建华

56 第六章第 5 节 空间频率滤波 21:00 朱建华

57 第六章第 6 节 光全息术 35:36 朱建华

58 第七章第 1 节 晶体双折射和双

反射

37:46 王磊

59 第七章第 2 节 产生线偏振光的

元件

8:04 王磊

Page 9: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9—

60 第七章第 3 节 相位延迟器 29:50 王磊

61 第七章第 4 节 偏振光通过波晶

片后偏振态的变化

13:19 王磊

62 第七章第 5 节 偏振光的干涉 13:43 王磊

63 第七章第 6 节 旋光及圆二色性 11:07 王磊

64 第七章第 7 节 光调制器 10:27 王磊

65 第七章第 8 节 偏振态及其转换

的矩阵描述

16:44 王磊

66 第八章第 1 节 光的吸收 9:45 朱建华

67 第八章第 2 节 光的色散 7:37 朱建华

68 第八章第 3 节 光的相速和群速 8:51 朱建华

69 第八章第 4 节 光的散射 16:28 朱建华

70 第八章第 5 节 光的吸收及散射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4:17 朱建华

71 第九章第 1 节 光与原子系统的

相互作用

13:47 高福华

72 第九章第 2 节 激光的原理 19:28 高福华

73 第九章第 3 节 激光器 12:46 高福华

74 第九章第 4 节 激光的应用 13:49 高福华

75 第九章第 5 节 光学倍频和混频

效应

14:58 高福华

76 第九章第 6 节 光学相位共轭 08:06 高福华

Page 10: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0—

4-2 课程内容

课程完整教学内容简介、章节安排、学时分配、重点和难点、考核方式等。�

(1) 内容简介

本课程将系统、透彻地介绍了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及其重要应用。内容

选择的理念是:加强基础,精选传统内容、及时适度地反应现代光学和高新技术的新成就,密

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建立既有系统理论,又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

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培养目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光学,光波

及其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信息处理及全息术,光在晶体

中的传播,光的色散、吸收和散射,激光与非线性光学等。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两部分,波动光学是其主体。各个模块的主要内

容如下: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单球面、透镜及共轴球面系统成像;

共轴球面系统傍轴成像的矩阵方法;

光阑和像差;

助视光学仪器 ;

波动光学:光波场的描述及其在界面的传播特性;

光波的叠加原理;

光的干涉(分波前、分振幅、多光束)及其装置;

光场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

费涅耳衍射;

夫琅禾费衍射;

衍射光栅;

傅里叶光学基础;

阿贝成像原理;

空间频率滤波;

全息术;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

(2) 章节安排及学时分配 (共 72 学时)

绪论 2 学时;

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8 学时;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2 费马原理

1.3 成像的基本概念

1.4 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5 光导纤维

1.6 棱镜

1.7 光在单球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1.8 薄透镜

Page 11: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1—

1.9 共轴球面系统的逐次成像法

1.10 共轴球面系统傍轴成像的矩阵方法

第二章 光阑、像差和成像光学仪器 5 学时;

2.1 光阑

2.2 像差

2.3 人眼的光学系统

2.4 放大镜和目镜

2.5 显微镜

2.6 望远镜

第三章 光波及其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 6 学时;

3.1 光波

3.2 光波场的数学描述

3.3 波函数的复数表示 复振幅

3.4 光波的偏振态

3.5 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

3.6 负折射率介质

第四章 光的干涉 11 学时;

4.1 波的叠加和干涉

4.2 光波相干的条件和产生方法

4.3 杨氏实验

4.4 其它几种两光束分波前干涉装置

4.5 两束平行光的干涉

4.6 光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光场的时间相干性

4.7 光源宽度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光场的空间相干性 部分相干性

4.8 薄膜干涉(一):等倾干涉

4.9 薄膜干涉(二):等厚干涉

4.10 薄膜干涉(三):应用举例

4.11 迈克耳孙干涉仪

4.12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光学相干层析术

4.13 多光束干涉

4.14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第五章 光的衍射 8 学时;

5.1 光的衍射现象

5.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5.3 狭缝和矩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5.4 圆孔、圆环和多边形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5.5 互补屏 巴俾涅原理

5.6 成像仪器的像分辨本领

5.7 振幅型平面透射光栅

5.8 光栅光谱仪的特性

5.9 正弦型振幅光栅

5.10 闪耀光栅

5.11 菲涅耳衍射

5.12 波带片

Page 12: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2—

第六章 光信息处理及全息术 6 学时

6.1 傅里叶变换

6.2 衍射理论中的傅里叶方法

6.3 理想薄透镜的傅里叶变换作用

6.4 阿贝成像原理

6.5 空间频率滤波

6.6 光全息术

第七章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 6 学时;

7.1 晶体双折射和双反射

7.2 产生线偏振光的元件

7.3 相位延迟器

7.4 偏振光通过波晶片后偏振态的变化

7.5 偏振光的干涉

7.6 旋光及圆二色性

7.7 光调制器

7.8 偏振态及其转换的矩阵描述

第八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4 学时;

8.1 光的吸收

8.2 光的色散

8.3 光的相速和群速

8.4 光的散射

8.5 光的吸收及散射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第九章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 4 学时;

9.1 光与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9.2 激光的原理

9.3 激光器

9.4 激光的应用

9.5 光学倍频和混频效应

9.6 光学相位共轭

习题及专题研讨课、MATLAB 编程辅导及模拟课、现代光学前沿专题报告共 12 学时

 (3) 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重点: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费马原理,成像基本公式及物像关系。

难点:费马原理及其应用,共轴球面系统傍轴成像的矩阵方法。

第二章 光阑、像差和成像光学仪器

重点:光阑及其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像差及其校正方法,常用成像光学仪器的原理及应用。

难点:光阑的作用及其判定。

第三章 光波及其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

重点:光波的数学描述,光场的时空周期性,复振幅,光波的偏振态。

难点:光波的空间频率,偏振特性,菲涅耳公式,振幅反射比和透射比,半波损失

第四章 光的干涉

重点:相干光的产生条件,光程差与相位差,产生相干光波的分波前法和分振幅法,几种典

型的干涉装置:迈克尔孙干涉仪和 F-P 干涉仪,光波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Page 13: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3—

难点:光波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及其反比公式,相干长度,干涉孔径角。

第五章 光的衍射

重点: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菲涅尔衍射积分公式和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半波带法和振幅

矢量图解法,成像仪器的像分辨本领,几种典型衍射屏的衍射特性,衍射光栅,波带片。

难点:衍射场的计算和特性分析

第六章 光信息处理及全息术

重点:傅里叶变换,衍射理论中的傅里叶方法,空间频率滤波,全息术

难点:衍射理论中的傅里叶方法。

第七章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

重点:单轴晶体中 o 光和 e 光传播方向的惠更斯作图法,产生偏振光的元件, 相位延迟器,

偏振光的干涉。

难点:偏振光通过波晶片后的偏振态变化,偏振光的分析,偏振光的矩阵描述

第八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重点: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的基本原理,相速和群速

难点:相速、群速及其关系

第九章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

重点:激光原理,光的倍频和混频效应

难点:光与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光的非线性效应

(4) 考核方式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评定学生成绩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以及能力锻炼。成

绩评价分成四个部分:

平时成绩:书面作业,计算机模拟题作业,课堂教学及教学活动出席情况,课堂讨论的报告。

占总成绩 20%;

平时测验:分成 4 单元测验共 4 次。占总成绩 20%;

1)第 1、2、3 章;2)第 4、5、6 章;3)第 7 章;4)第 8、9章

课程报告:以课程论文形式进行书面报告。占总成绩 10%;

期末考试:分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均两小时完成。占总成绩 50%。

Page 14: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4—

4-3 课程资源

相关教学资源储备情况�

为了方便地为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提供资源,课程组充分利用信息化、

数字化平台,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良性互动的网络课

程平台。建设了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质量高的光学教学资源库。其主要内容如下:

(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课程组汲取近十多年来光学的最新发展和作者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新成果,于

2005 年 12 月编写出版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10 月修订出版了“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翻译出版了美国加州大学经典光学教材 Jenkins and White: Fundementals

Optics(高教出版社出版)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2008 年 5 月编著出版了《光学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2)图库

我们从国内外著名教材、专业博物馆和网络上精心收集和自己制作的图片中精

选了六百多幅图片组成图库。

(3)参考文献索引库

编辑自 1960 年激光诞生以来中、美两国的重要物理教学杂志上的有关光学的教

学研究文献,共收录论文 600 余篇。

(4)题库

建立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典型计算题,模拟计算题及光学考试试题构

成的题库。

(5)光学教学名词

从国家权威机构审定文献中选编了中英对照的供教学用光学名词 360 条。

(6)网络资源库

2013 年《光学》课程在四川大学课程中心网站 http://cc.scu.edu.cn 上线,

访问量已达 47655;2014 年《光学》课程在“爱课程”网站 http://www.icourses.cn/

上线。提供了电子课件、教案、教学录像、题库、图库、动画库、模拟计算题的解

题程序;近 50 年光子学大事记,与光学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奖,2015 年联合国“光

和光基技术国际年”专家报告等专题材料。目前网上电子资源总数已有 260 余项,

总量达 20GB,访问量(PV)已达 11045 次。

Page 15: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5—

5.  教学设计与方法 

5-1 教学设计

5-2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安排及课程教学手段、方法情况。�

本课程以小班化、探究式课堂系统讲授为主,辅以习题课、讨论课、演示实验等多种形式,

并注重采用演示文稿、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全方位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加强讨论,启迪学生创新性思维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夯实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讨论,实施师生

互动、双向交流,使教学过程具有研究性,通常以教师选编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讨论题目,

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在师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和课后讨论,并将分析讨论的结果写成

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情况�

课程定位:

光学一直是物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

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各种光现象的基本规律、分

析方法及其应用。由于 20 世纪以来现代光学和光子学的兴起,光学已成为现代科学和许多高新

技术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将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接触并初步了解学

科某些前沿,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

学习和将来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光学基础。

课程目标:

1.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各种光现象的基本规律

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光学和光子学的前沿及光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分支,

为进一步学习和将来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光学基础。

2.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能力,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奠定相关基础。

Page 16: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6—

小论文。

(2)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研究性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培养。光学课程组教师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科技部专项、国防研究基金等科研课题,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和面试,选拔部分优秀

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研素质。

(3)习题课内容的更新

在习题课中除了传统的习题分析讲解外,增加了模拟计算题,引导学生利用 MATLAB 软件建

立物理模型、编写程序对光学问题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既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手段,

又帮助学生深化对光学问题的理解。模拟计算习题的引入为改革传统的习题课提供了一种新途

径。

(4)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集中力量制作了全部电子课件、一批动画演示和多媒体

录像资料片,使复杂的光学时空图像可视化、立体化,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

高了课堂效率,化解了难点,改善了教学效果。

(5)考试方式的改革

随着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也应体现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

和创新性能力的考察。近年来,我们探索了成绩评价方式及考评体系的改革,将平时成绩与期

末成绩的计分权重因子改为 5:5,注重课程的多过程考核,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程小论文

成绩、计算机模拟题成绩等多个环节组成,期末笔试部分着重考察学生掌握光学基本概念、基

本规律和分析方法及应用的能力;平时成绩部分着重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

据参与讨论的情况、计算模拟题完成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小论文部分着重

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Page 17: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7—

6.教学评价与影响 

6-1 教学评价

6-1-1� 自我评价(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教学与科研结合,将科研成果中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教

学,建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又密切联系现代高新技术实际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既加强了基础,又及时适度反映了现代光学的新成就,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学术视野。

(2)不断探索,形成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新方法。

以学生为本,知识与素质教育并重,积极开展小班化、探究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充分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光学教学内容中的多种实验装置、复杂的时空图

像、丰富的色彩,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平。

(3)构建了全面立体的教学资源库及课程网络平台。

编写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学习指导书、翻译出版了国外著名教材,建立了题库、图库、参考文

献索引和资料库、模拟计算程序库,开设了系列学术讲座,在四川大学课程中心网站

http://cc.scu.edu.cn 及“爱课程”网站 http://www.icourses.cn/建立了内容丰富、方便学

生自主学习、师生良性互动的《光学》课程网络平台等。

本课程的影响力分析:

课程组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均进行了大力探索与改革实践,取得了

多项创新成果。分别于2009年获批成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获批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程(国内只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光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编

写的教材先后申报获得了十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在本校及国内多所大学、研究院所长

期使用,课程网站先后在四川大学课程中心网站、“爱课程”网站上线,网上电子资源总数已

有260余项,总量达20GB, 网络课程访问量分别达47655、11045次,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课程组骨干教师已多次受邀在国内教学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建设成果获得国内本领域专家

同行的高度肯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Page 18: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8—

6-1-2� 学生评价(填写学生的评价意见)�

四川大学教务处每学期都要安排学生在“四川大学学生综合教务系统”内对所修读课程的

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教,评教指标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水平、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等多项内容。在历年的教学评价中,《光学(试验班)》课程主讲教师朱建华教授、《光

学》课程主讲教师王磊教授历年的学生网上评教成绩均位于学院任课教师前列,近 3 年的排名

如下:

教师姓名 授课学期 参评课程或教师总数 学生网上评教成绩排名

朱建华

2013 年秋季 157 门课程 第 27 名

2014 年秋季 258 门课程 第 1 名

2015 年秋季 113 位教师 第 16 名

王 磊

2013 年秋季 157 门课程 第 57 名

2014 年秋季 258 门课程 第 45 名

2015 年秋季 113 位教师 第 26 位

“四川大学学生综合教务系统”反馈的学生对两位主讲教师的主观评价意见如下:

朱建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精良,课堂内容十分丰富,能为我们介绍相关领域科研的前沿内

容,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授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举例恰到好处,能激发我们思考;上课

经常给学生带一些诸如全息图等光学元件来演示,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了解;尊重并且

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和蔼可亲,热心指导,亦师亦友。

王磊:教课认真,讲解很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上课生动有趣;学识渊博,拓展也比较多,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助益学生发散思维;课后补充内容较多,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对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极大地锻炼;授课非常认真且很有耐心,对待同学态度很好。

6-1-3� 社会评价(课程面向社会开放后,相关人员的评价)�

校外专家评价: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济大学物理

科学与工程学院顾牡教授评价: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建华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学专业《光学》课程的教学,辛勤

耕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国内同行的赞誉和历届学

Page 19: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19—

生的欢迎。

川大光学课程组先后编写、翻译出版教材多部,在国内外发表有影响的教学研究论文多篇。

课程组编写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反映了他们多年来执教该课程的经验,吸取了

国内外近年来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其突出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光学已成为许多高新科技的基础,

将近年来现代光学和光子学的若干新成就有机地融合于传统内容中,在光学教学内容更新方面

作了新的有意义的尝试。特别是该课程于 2009 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以来,他们在教学内容的

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拓展资源的建设等方面继续不懈地努力,取得了新的成果。

朱建华教授先后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06-2012)、教

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研究理

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参与过多届全国高校光学教学和学术研讨会,熟悉国内外光学教学改

革动态,对推动国内光学课程的建设作了大量工作。

朱建华教授主持的光学课程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整体实力强,他们

的教学思想先进,为实现精品课的转型和升级不断推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成果突出,在国内

有较大影响。特此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校内专家评价:

(1)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洁教授评价:

长期以来,我校有多位专家教授主持和参与了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材建设、教

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国

家级、省一、二等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光学课程作为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

学院的品牌课程,在本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课程组编写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已再版和重印多次。该书将近年来光学、

光子学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新进展及时适度的引入到基础课教学内容中,如偏振梯度场、负

折射率介质、光学相干层析术、数字全息、光的吸收和散射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等内容在国内

是首次被引入这类教材。作者在引入新内容的同时,十分重视用现代光学观点去审视和发展传

统内容,使教材不仅有清楚的理论脉络,又有着光学的现代面貌,充满时代的气息。

为了方便地为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提供资源,课程组建设了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质量高的光学教学资源库。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等基本

资源以及图库、动画库、参考文献索引、中英文对照光学教学名词、计算机模拟题及解题程序

Page 20: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20—

库、近 50 年光子学大事记、与光学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等拓展资源。

朱建华教授主持的光学课程组人员配置合理、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水平高,其成员长期从

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形成了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氛围, 是一个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充满

活力的教学团队。光学课程自 2009 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以来,课程组根据国家对精品资源共

享课的要求,继续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在课程的转型升级方面做了

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特此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四川大学教学督导组专家,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谢茂浓教授评价:

四川大学光学课程主讲教师朱建华教授、王磊教授等在讲授光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如下主

要特点:

1、教师已讲授光学课程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前准备充分,讲授内容娴熟,物理概念准

确、物理图像清晰、数学推导简洁、逻辑体系严谨、重点突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激情洋溢,

有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较高。

2、几位主讲教师长期从事光学方向的科研工作,课堂讲授过程中注重介绍与基础光学内容相关

的前沿新成就,同时注意利用光学发展史中许多生动的材料,配合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

课堂实物展示和实验演示等多种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积极组织课堂讨论,倡导学生撰写课程小论文;

注重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既扩大了课堂信息量,又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

新的启迪。

4、在习题课中除了传统的习题分析讲解外,还开设了计算机设计与模拟专题,从低年级开始引

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编写相应的仿真程序,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5、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上建立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方便课程资源的共享及师生互动,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6、光学课程组教师总体水平高,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效果好,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团

队协作精神好,发展潜力大。

Page 21: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21—

6-2 效果与影响

课程教学效果及影响概述�

本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 2009 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 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

共享课程立项以来进行了持续建设,课程建设水平高、资源丰富且有明显特色,受到国内同行

专家的一致好评,课题组编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先后被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

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深圳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多所学校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科

研单位将其选作教材、主要参考书或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从 2005 年 12 月在高等教育

出版社出版以来已重印 5 次,发行 1万多册。

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教研教改成果列表如下:

2005 年 12 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 年 5 月,《光学》课程配套教学参考书《光学学习指导》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 年 8 月,《光学》课程获批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2012 年 8 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学》(第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2013 年,《光学》课程在四川大学课程中心网站 http://cc.scu.edu.cn 上线

2013 年 12 月,《光学》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

2014 年 6 月,《光学》课程在“爱课程”网站 http://www.icourses.cn/上线

2014 年 9 月,《光学》(第二版)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

2016年 6月,《光学》课程通过验收,正式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6年 12月,“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光学》课程的全面建设与改革实

践”获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学校推荐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Page 22: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22—

7.支持与服务学校支持措施:�

四川大学一直重视加强课程建设,把课程建设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

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规划,在政策导向、建设规模、课程遴选、建设管理、课程评价、资金

保证等方面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

1. 对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师教学工作量按 1.5 倍计算,并在教学名师培养、教师评定晋

级、岗位评聘及津贴分配等方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政策倾斜. 积极支持教师队伍建设,鼓

励师资培训,在教学条件的满足、教学工作的安排等方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给予

优先照顾. 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2. 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并且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所在学院也

要实行相应的 1:1 经费配套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3. 学校加大了教材建设的力度. 根据学校教材建设的总体规范,结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

实施,每年进行优秀教材的评选、重点教材的立项建设;

4. 学校加大投入力度,2012 年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要求,设立了四川大学课程中心和

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服务器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综合开发平台,同时展示四川大学优质课程资源,

扩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专人负责管理. 学校组织拟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

程拍摄教学录像并承担所有费用;

5.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相关指导工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指定专人

负责“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提交工具”的使用培训、维护与更新工作,为申报国家级精品资源

共享课提供了平台;

6. 学校为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后续建设,对被评为国家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给予配套

经费和相关奖励,并要求课程所在学院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 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展教育教学

改革项目、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和双语教学改革项目等多种途径配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情况:�

一、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网站及特色资源收到广泛欢迎,访问量不断攀升

课程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内容丰富、质量较高、方便使用和具有特色

的教学资源。其中除了精心编制反复修改的大纲、授课教案、演示文稿、教学录像、

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必备且各部分对接

良好的基本资源外,还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使用价值颇高的拓展资源,例如用激

光和水银灯拍摄的迈克耳孙干涉环的吞吐和劈尖干涉条纹随顶角变化的视频图片;

从国内外著名物理教学杂志中搜集选编的光学教学研究论文索引;从哈佛大学博物

馆拍摄的巨型天然石英晶体照片;澳大利亚出现的罕见的双虹图片、中英文对照光

学教学名词、光子学 50 年大事记、Nobel 物理学奖与光学、计算机模拟题及解题程

序库等。资源总数已有 260 余项,电子资源总量达 20GB,已全部在爱课程网站上传

加工完毕并开放共享,课程访问量(PV)已达 11045 次。《光学》课程在四川大学

课程中心网站上线以来,访问量已达 47655,在 2013 年 10 月教务处组织的四川大

Page 23: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23—

学课程中心优秀课程网站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二、编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本校及国内多所大学长期使用

课题组编写的教材凝聚了作者多年来从事光学教学及教学研究积累的经验和学

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联系了光学学科的发展前沿和高新技术的新成

就,得到了本校及国内多所高校师生的欢迎和赞许。先后被武汉大学、同济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多所学校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

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将其选作教材、主要参考书或研究生入学考试

指定参考书。从 2005 年 12 月出版以来已重印 5 次,发行 1 万多册。

三、教研教改成果获得专家肯定,已多次受邀在教学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课程组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拓展资源的建设等方面取得

的教研教改成果先后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顾牡教授,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工

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洁教授,四川大学教学督导组专家,四

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谢茂浓教授等国内多位专家的肯定,被认为“教师总体水

平高,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效果好”,“成果突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课程的

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课程组骨干教师朱建华教授、郭永康教授先后受邀在 2009 年“第五届大学物理

课程论坛”(四川成都)、2011 年“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内蒙古呼

和浩特)、2012 年“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及学术研讨会”(北京)、2015 年全国高等

学校光学教学暨学术研讨会(广东珠海)等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介绍光学课程

的建设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及光学课程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8.承诺与责任 

1.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2.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3.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

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课程负责人签字:

学校公章:

日期: 

Page 24: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ccftp.scu.edu.cn/Download/20170612143136150.pdf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 J0830308,2009-2011

—24—

9.课程审核情况 

申 报 �院 校 �初 审 �意 见 �

(签字盖章)�

年� � � � 月� � � � 日�

省 级 �专 家 �组 评 �审 意 �

见 �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 � � 月� � � � 日�

教 育 �厅 审 �批 意 �

见 �

四川省教育厅�

年� � � � 月� � � �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