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暖父亲”为女儿手绘书皮走红 -...

1
北青报: 最开始是怎么想到要手绘书皮? 李晓东: 回到本质上看,包书皮最大的作用就 是保护书,在书皮上画东西之后,女儿也会特别珍 惜,生怕弄脏了,这样她会更加爱惜书本。同时, 我们小时候父母也会用挂历或者报纸包书皮,现 在手绘书皮也是一种传承。 北青报: 手绘书皮上的图案是怎么选择的呢? 李晓东: 平时我们喜欢带孩子看电影,比如之 前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传达的价值 观我很欣赏,而且哪吒是神话传说人物,觉得和语 文比较相符,所以语文课本上就画了哪吒的形象。 北青报: 在手绘书皮的过程中,是直接画还是 会先打草稿? 李晓东: 之前有一点美术功底,但毕竟不是专业 的,有的部分是先简单打个草稿,然后再用马克笔或者 签字笔画。今年手绘这些书皮一共用了十几个小时, 女儿有时候也会参与,做些涂色、裁纸等小工作。 北青报: 在平时和女儿相处时,还做了哪些有 趣的事? 李晓东: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会一直记录她的 成长,家里的电脑存了几十个G的照片和视频。 在每年父亲节的时候,我都会抱着孩子拍一张照 片。我们一家三口曾经自驾跑了半个中国,觉得 在车上相处的感觉比去景点都好。我跟女儿说, 生命长度有限,但是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有更多 的体验。 北青报: 女儿同学喜不喜欢你手绘的书皮? 李晓东: 她的同学下课也会围过去看看,不过 因为之前一直在画,可能孩子们已经看习惯了。 北青报: 有想过会在网上受到这么多关注吗? 李晓东: 没有想过,孩子喜欢,我就高兴。这其 实就是件小事,我觉得还达不到“最暖爸爸”,可能 因为不少家庭中母亲照顾孩子多一点,所以才触动 了大家。我觉得爸爸妈妈都一样,只是大家对于爱 的表达方式不同。 本组文/本报记者 郭琳琳 统筹/池海波 手绘书皮也是一种传承 对话 “最暖父亲”为女儿手绘书皮走红 从女儿幼儿园开始为其手绘书皮 素材多为电影中人物 A8 看天下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校长说 占校长告诉北青报记者,如今邵坞小学的教学 条件较早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据占校长回忆, 2005年以前,学校坐落在一个半山腰上,只有东西 走向的两条羊肠小道通往山下,山路崎岖不堪,别 说骑自行车,就是步行也要格外小心,一到冬季,孩 子们的上学之路就十分艰难。 “现在政策好了,乡村教育也很受重视,我 们2005年搬到了山下,交通方便了,孩子们走路 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也有了新的教学楼。虽 然学生少,但是我们本着‘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的理念,只要有学生,我们就要提供标准化的教 育,不管是教具、体育场还是电脑设备,都配备 得很齐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最好的教 育。”占校长说。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卓雅 供图/卓忠伟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编辑/季飞 蔡卫卫 美编/杨信 责校/李萌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在今年的开学季,陕西汉中一位父亲因为给女 儿手绘书皮而走红,被称为“最暖父亲”。和其他学 生购买的书皮不一样,李晓东给女儿的教科书上画 上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等电影中的不 同人物,让女儿的书皮显得独一无二。李晓东告诉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女儿上幼儿园小班起,他就开始 给女儿手绘书皮。 李晓东是陕西汉中人,9岁的女儿李姿涵今年上 四年级。开学报到领了新书之后,孩子妈妈在校门 口买了白色包装纸,将书包好后交给李晓东,由他 来完成手绘。 在手绘前,李晓东会先在网上找一些素材, 根据实际需要,在画画的时候再进行加工调整和 排版。 在李姿涵的语文书上,李晓东画上了《哪吒之魔 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数学书上是电影《流浪地球》 中的人物,英语书上是《玩具总动员》的伍迪和巴斯 光年,美术书上是《千与千寻》中的千寻,而道德与法 治书上则是《复仇者联盟》中的主角,包括蜘蛛侠、钢 铁侠和绿巨人等。 李晓东手绘书皮一事传开后,不少网友称,这严 重拉高了当爸爸的平均要求。但在被称为“最暖父 亲”的李晓东看来,这只是他做的一件很小的事而 已,没有想过会受到关注。 宋思汉说,三趟长线旅游,走过 26 个国家,让他 感受最深的就是安全感,“在国内可能没有感觉,但 在一些国家,一旦入夜,会让人体会到什么叫没有安 全感。” 今年8月4日,宋思汉回国,完成了自己人生中 计划的3次长线旅行。他和朋友谈到旅游,或者听说 朋友要旅游,他谈得最多的词是安全,“国外远不及 国内安全,凡事小心”。 “凭什么一个男人就不能放下负担,为自己的想 法而活呢?”在大家都开始支持和向往宋思汉的生活 方式时,他又开始劝导大家注重责任。宋思汉说,这 些年,大家看到的都是他出去穷游、绘制“中国龙”的 事迹,但没人知道的是,他每一次远行回来,都对家 庭更加珍惜。 除了第一次辞职外,宋思汉之后的两次都是请假 旅行。 “世界这么大,不辞职也能去看看。我在旅途中 找回自我是为了开始一段更美好的人生,并没有放弃 当下的生活,更没有逃避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 经过了三次长线旅游,宋思汉准备在工作一段 时间后,和家人或者恋人开始体验一下环球自驾游, 到各大洲去看一看,用他的足迹去真切地感受,地球 是圆的。 文/本报记者 王浩雄 三次长线游感受最深是什么? “这几年因为村里的人搬去城里生活了,所以学 生越来越少。”占陆崽是江西上饶信州区灵溪镇邵坞 小学的校长,他任职的这所小学坐落在信州区最偏 僻的一个山区,前来就读的基本都是附近村子里的 孩子。“早几年孩子多的时候能有接近 100 个,今年只 有两个学生,一个二年级,一个四年级。” 生于 1993 年的张缘是学校三位老师里最年轻的, 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就来到了邵坞小学任教。 “我其 实算是兼职任教,主要教学工作是在隔壁村小学教数 学,在邵坞小学主要是教英语和语文。”张缘说。 张缘介绍,当初来邵坞小学是因为另外两位老师 年纪都偏大,需要人教英语还有音乐之类的小课。 “今年 因为教语文的老师身体不太好,所以也开始代语文课。” 由于学校只有两个学生,所以课程都是放在一 起上。每堂课,两个孩子坐在一起上着不同年级的 课程内容。 为了兼顾两个学校的教学,张缘经常上午在邵 坞小学教完英语,中午骑着电动车赶到几公里外的 隔壁村小学教下午的数学课。“基本上一天平均5节 课,但由于是三门不同的课,还跨越不同的年级,所 以备课的工作量比较大,每天大约需要 3 个小时。” 对于工作的辛苦,张缘说得轻描淡写,她更关心 的是两个学生的教育问题。为了拓展孩子的视野, 张缘时常搜集一些课外材料给孩子们“补课”。 谈起自己的规划,张缘说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孩 子,她就会一直教下去。“我是上饶本地人,住在学校 附近十几公里的镇子上。家里人有时也会劝我去城 里的学校工作,但是我挺喜欢现在的工作的,孩子们 也需要我。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觉得工作很有价 值。只要邵坞小学还有一个学生,我就会一直教。” 山区一小学仅两个学生 90 后女教师坚守讲台 小伙 72 天花费万元穷游八国 每次远行归来 都更珍惜家庭 张缘给学生上课 “我想在30岁之前,做一件自己到80岁想到都会笑的事。”月薪3000元出头的90后男孩宋思 汉用6年完成了3次国际长线旅行,走过了26个国家。如今,在旅途中找到自我的小伙子,也更加 珍惜家庭,更懂得男人的责任感。 宋思汉,1992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他皮肤黝 黑,一头短发,棱角分明的脸上总挂着笑容,是大众 眼中典型的阳光男孩。但只有和他熟悉的人才知 道,他 6 年前的体重达到 180 斤,穿着肥大的衣服,留 着络腮胡子。 2011 年 4 月,宋思汉为了放松心情,用打工赚的 钱,独自一人到了河南郑州。“这是我 20 年来第一次 单独出行。”在郑州火车站候车的时候,宋思汉担心 会坐错车,就壮着胆子向旁边的大叔问路,但是嘴张 开却开始结巴,吭哧半天什么都没说出来。“那大叔 倒是很耐心,慢慢安慰我。”宋思汉说,那一次交谈, 让他第一次觉得勇敢原来没那么难。 “我当时就觉得接触不一样的人,可能会慢慢给 我增添自信。”2012 年 8 月,宋思汉开始了自己的大 西北之行。虽然也是硬着头皮出发,但在途中,他真 切地感觉到了从旅游到旅行的转变。他从湘潭出 发,走过成都、拉萨、纳木错、格尔木、青海、哈密、吐 鲁番、呼和浩特等地,足迹遍布 34 个省份。 脚下的路越走越远,每天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宋 思汉逐渐学会了自律。旅途中,他的胆子大了,衣服 也“大”了,那一次旅行,宋思汉瘦了 50 多斤。看到他 以前的照片,很多“驴友”不相信那是宋思汉;回到家 后,家人也不相信当初邋遢、自卑的孩子,变成了他 们眼前的这副模样。 大男孩为什么走上旅途? “你有时间、有精力做长线游,肯定家里有钱。” 旅游这么多年,面对网友的质疑和猜测,宋思汉从来 不去争辩。宋思汉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家只是 普通的农村家庭。他在第一次长线旅游时,月薪只 有 3000 元,那时候,家人也都反对。 2014 年,宋思汉到湖南的一家珠宝店做导购,本来 就不善言谈的他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这也让他更坚定 了旅游的想法。用一个月的工资为自己置办了一台单 反,宋思汉暗中计划着自己的第一次跨国长线旅游。 “我当时的计划是走南亚入藏,穿过越南、柬埔 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 将终点设在拉萨。”宋思汉花了一年的时间在网上约 “驴友”,起初有 30 多人报名参加,可到了出发的前一 天,加上他也只剩下 6 个人。 2015 年 5 月 26 日,宋思汉的钱攒得差不多了,跟家 里打过招呼后,便辞去了工作,和伙伴们坐上了国内为 数不多的跨境火车。 这次旅行,他们幸运地遇到了团体游折扣,12 个小 时的软卧车程只花了168元。在旅途中,他第一次学着 去砍价。 “在越南,什么都可以砍价,过境的联乘巴士可 以从每人 45 美元砍到 36 美元,住宿也从 7 美元砍到 5 美元,斯里兰卡的一套海景房,折合人民币只花了60 元。”在南亚的八国游,交通费占据他们总体花销的 41%,除了交通,最花钱的就是吃。 8个国家72天的行程,宋思汉他们每人平均只 花了1万多元。宋思汉这次旅行的足迹,能在世界地 图上绘成一条“中国龙”。“我想证明即便月薪 3000 元,也能靠自己活得很精彩。”宋思汉说道。 月薪 3000 元如何穷游八国? 近日,90后女孩张缘坚守在仅有两个学生的山村小学任教的故事引发网友热议。这所位于 江西上饶山区里的小学,目前有两个学生、三位老师。张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学校设施齐全, 两名学生学习也很认真,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学生,她就会继续交下去,这一方讲台就还有意义。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Feb-2020

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北青报:最开始是怎么想到要手绘书皮?李晓东:回到本质上看,包书皮最大的作用就

是保护书,在书皮上画东西之后,女儿也会特别珍惜,生怕弄脏了,这样她会更加爱惜书本。同时,我们小时候父母也会用挂历或者报纸包书皮,现在手绘书皮也是一种传承。

北青报:手绘书皮上的图案是怎么选择的呢?李晓东:平时我们喜欢带孩子看电影,比如之

前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传达的价值观我很欣赏,而且哪吒是神话传说人物,觉得和语文比较相符,所以语文课本上就画了哪吒的形象。

北青报:在手绘书皮的过程中,是直接画还是会先打草稿?

李晓东:之前有一点美术功底,但毕竟不是专业的,有的部分是先简单打个草稿,然后再用马克笔或者签字笔画。今年手绘这些书皮一共用了十几个小时,女儿有时候也会参与,做些涂色、裁纸等小工作。

北青报:在平时和女儿相处时,还做了哪些有

趣的事?李晓东: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会一直记录她的

成长,家里的电脑存了几十个G的照片和视频。在每年父亲节的时候,我都会抱着孩子拍一张照片。我们一家三口曾经自驾跑了半个中国,觉得在车上相处的感觉比去景点都好。我跟女儿说,生命长度有限,但是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有更多的体验。

北青报:女儿同学喜不喜欢你手绘的书皮?李晓东:她的同学下课也会围过去看看,不过

因为之前一直在画,可能孩子们已经看习惯了。北青报:有想过会在网上受到这么多关注吗?李晓东:没有想过,孩子喜欢,我就高兴。这其

实就是件小事,我觉得还达不到“最暖爸爸”,可能因为不少家庭中母亲照顾孩子多一点,所以才触动了大家。我觉得爸爸妈妈都一样,只是大家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不同。 本组文/本报记者 郭琳琳

统筹/池海波

手绘书皮也是一种传承对话

“最暖父亲”为女儿手绘书皮走红从女儿幼儿园开始为其手绘书皮 素材多为电影中人物

A8看天下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校长说

占校长告诉北青报记者,如今邵坞小学的教学条件较早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据占校长回忆,2005 年以前,学校坐落在一个半山腰上,只有东西走向的两条羊肠小道通往山下,山路崎岖不堪,别说骑自行车,就是步行也要格外小心,一到冬季,孩子们的上学之路就十分艰难。

“现在政策好了,乡村教育也很受重视,我们 2005 年搬到了山下,交通方便了,孩子们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也有了新的教学楼。虽然学生少,但是我们本着‘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理念,只要有学生,我们就要提供标准化的教育,不管是教具、体育场还是电脑设备,都配备得很齐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占校长说。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卓雅供图/卓忠伟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编辑/季飞 蔡卫卫 美编/杨信 责校/李萌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在今年的开学季,陕西汉中一位父亲因为给女儿手绘书皮而走红,被称为“最暖父亲”。和其他学生购买的书皮不一样,李晓东给女儿的教科书上画上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等电影中的不同人物,让女儿的书皮显得独一无二。李晓东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女儿上幼儿园小班起,他就开始

给女儿手绘书皮。李晓东是陕西汉中人,9岁的女儿李姿涵今年上

四年级。开学报到领了新书之后,孩子妈妈在校门口买了白色包装纸,将书包好后交给李晓东,由他来完成手绘。

在手绘前,李晓东会先在网上找一些素材,

根据实际需要,在画画的时候再进行加工调整和排版。

在李姿涵的语文书上,李晓东画上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数学书上是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人物,英语书上是《玩具总动员》的伍迪和巴斯光年,美术书上是《千与千寻》中的千寻,而道德与法

治书上则是《复仇者联盟》中的主角,包括蜘蛛侠、钢铁侠和绿巨人等。

李晓东手绘书皮一事传开后,不少网友称,这严重拉高了当爸爸的平均要求。但在被称为“最暖父亲”的李晓东看来,这只是他做的一件很小的事而已,没有想过会受到关注。

宋思汉说,三趟长线旅游,走过26个国家,让他

感受最深的就是安全感,“在国内可能没有感觉,但

在一些国家,一旦入夜,会让人体会到什么叫没有安

全感。”

今年8月4日,宋思汉回国,完成了自己人生中

计划的3次长线旅行。他和朋友谈到旅游,或者听说

朋友要旅游,他谈得最多的词是安全,“国外远不及

国内安全,凡事小心”。

“凭什么一个男人就不能放下负担,为自己的想

法而活呢?”在大家都开始支持和向往宋思汉的生活

方式时,他又开始劝导大家注重责任。宋思汉说,这

些年,大家看到的都是他出去穷游、绘制“中国龙”的

事迹,但没人知道的是,他每一次远行回来,都对家

庭更加珍惜。

除了第一次辞职外,宋思汉之后的两次都是请假

旅行。“世界这么大,不辞职也能去看看。我在旅途中

找回自我是为了开始一段更美好的人生,并没有放弃

当下的生活,更没有逃避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

经过了三次长线旅游,宋思汉准备在工作一段

时间后,和家人或者恋人开始体验一下环球自驾游,

到各大洲去看一看,用他的足迹去真切地感受,地球是圆的。 文/本报记者 王浩雄

三次长线游感受最深是什么?

“这几年因为村里的人搬去城里生活了,所以学生越来越少。”占陆崽是江西上饶信州区灵溪镇邵坞小学的校长,他任职的这所小学坐落在信州区最偏僻的一个山区,前来就读的基本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孩子。“早几年孩子多的时候能有接近100个,今年只有两个学生,一个二年级,一个四年级。”

生于1993年的张缘是学校三位老师里最年轻的,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就来到了邵坞小学任教。“我其实算是兼职任教,主要教学工作是在隔壁村小学教数学,在邵坞小学主要是教英语和语文。”张缘说。

张缘介绍,当初来邵坞小学是因为另外两位老师年纪都偏大,需要人教英语还有音乐之类的小课。“今年因为教语文的老师身体不太好,所以也开始代语文课。”

由于学校只有两个学生,所以课程都是放在一起上。每堂课,两个孩子坐在一起上着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

为了兼顾两个学校的教学,张缘经常上午在邵坞小学教完英语,中午骑着电动车赶到几公里外的隔壁村小学教下午的数学课。“基本上一天平均5节课,但由于是三门不同的课,还跨越不同的年级,所以备课的工作量比较大,每天大约需要3个小时。”

对于工作的辛苦,张缘说得轻描淡写,她更关心的是两个学生的教育问题。为了拓展孩子的视野,张缘时常搜集一些课外材料给孩子们“补课”。

谈起自己的规划,张缘说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孩子,她就会一直教下去。“我是上饶本地人,住在学校附近十几公里的镇子上。家里人有时也会劝我去城里的学校工作,但是我挺喜欢现在的工作的,孩子们也需要我。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觉得工作很有价值。只要邵坞小学还有一个学生,我就会一直教。”

山区一小学仅两个学生90后女教师坚守讲台

小伙72天花费万元穷游八国

每次远行归来 都更珍惜家庭

张缘给学生上课

“我想在30岁之前,做一件自己到80岁想到都会笑的事。”月薪3000元出头的90后男孩宋思汉用6年完成了3次国际长线旅行,走过了26个国家。如今,在旅途中找到自我的小伙子,也更加珍惜家庭,更懂得男人的责任感。

宋思汉,1992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他皮肤黝黑,一头短发,棱角分明的脸上总挂着笑容,是大众眼中典型的阳光男孩。但只有和他熟悉的人才知道,他6年前的体重达到180斤,穿着肥大的衣服,留着络腮胡子。

2011年4月,宋思汉为了放松心情,用打工赚的钱,独自一人到了河南郑州。“这是我20年来第一次单独出行。”在郑州火车站候车的时候,宋思汉担心会坐错车,就壮着胆子向旁边的大叔问路,但是嘴张开却开始结巴,吭哧半天什么都没说出来。“那大叔倒是很耐心,慢慢安慰我。”宋思汉说,那一次交谈,让他第一次觉得勇敢原来没那么难。

“我当时就觉得接触不一样的人,可能会慢慢给我增添自信。”2012年8月,宋思汉开始了自己的大西北之行。虽然也是硬着头皮出发,但在途中,他真切地感觉到了从旅游到旅行的转变。他从湘潭出发,走过成都、拉萨、纳木错、格尔木、青海、哈密、吐鲁番、呼和浩特等地,足迹遍布34个省份。

脚下的路越走越远,每天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宋思汉逐渐学会了自律。旅途中,他的胆子大了,衣服也“大”了,那一次旅行,宋思汉瘦了50多斤。看到他以前的照片,很多“驴友”不相信那是宋思汉;回到家后,家人也不相信当初邋遢、自卑的孩子,变成了他们眼前的这副模样。

大男孩为什么走上旅途?

“你有时间、有精力做长线游,肯定家里有钱。”旅游这么多年,面对网友的质疑和猜测,宋思汉从来不去争辩。宋思汉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家只是普通的农村家庭。他在第一次长线旅游时,月薪只有3000元,那时候,家人也都反对。

2014年,宋思汉到湖南的一家珠宝店做导购,本来就不善言谈的他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这也让他更坚定

了旅游的想法。用一个月的工资为自己置办了一台单

反,宋思汉暗中计划着自己的第一次跨国长线旅游。

“我当时的计划是走南亚入藏,穿过越南、柬埔

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

将终点设在拉萨。”宋思汉花了一年的时间在网上约

“驴友”,起初有30多人报名参加,可到了出发的前一

天,加上他也只剩下6个人。

2015年5月26日,宋思汉的钱攒得差不多了,跟家里打过招呼后,便辞去了工作,和伙伴们坐上了国内为数不多的跨境火车。

这次旅行,他们幸运地遇到了团体游折扣,12个小时的软卧车程只花了168元。在旅途中,他第一次学着去砍价。“在越南,什么都可以砍价,过境的联乘巴士可以从每人45美元砍到36美元,住宿也从7美元砍到5美元,斯里兰卡的一套海景房,折合人民币只花了60元。”在南亚的八国游,交通费占据他们总体花销的41%,除了交通,最花钱的就是吃。

8个国家72天的行程,宋思汉他们每人平均只花了1万多元。宋思汉这次旅行的足迹,能在世界地图上绘成一条“中国龙”。“我想证明即便月薪3000

元,也能靠自己活得很精彩。”宋思汉说道。

月薪3000元如何穷游八国?

近日,90后女孩张缘坚守在仅有两个学生的山村小学任教的故事引发网友热议。这所位于江西上饶山区里的小学,目前有两个学生、三位老师。张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学校设施齐全,两名学生学习也很认真,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学生,她就会继续交下去,这一方讲台就还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