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n 3112 note

22
BCN 3112 语 () 语语 1. 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 o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o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o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语语语”语语语语 o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一,,、。 2. 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 a) 语语语语语小小小 o 语语语语 o 语语语语 语语语语语 、。 o 语语语语 语语语语语语 、、。 o 语语语语语语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o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b) 语语语语语小小小 o 语语语 ,,。 o 语语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c)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小小小/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o 语语语语语语 o 语语语语语语语 ,,,,一,。 o 语语语语语语 o 语语语语语语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o 语语语语语语语 体:,,一,。 3. 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 a) 小 小 o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o 语语语语语语 b) 小 小 o 语语语 ,,。 c) 小 小 o 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语 ,,。 Page 1 of 22

Upload: yap-lee-hua-lee-hua

Post on 22-Mar-2017

58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8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Bcn 3112 note

BCN 3112 语言测验原理与实施(备考笔记)概论

1. 小学语文测验的含义o 测验——指根据考核目的的编制试题,对学生的解答或操作结果计分评等的过程。

o 测验——可运用于心理、智能等方面。o “测验”与“考试”的区别:在于记分的形式——考查采用“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

o 标准化考试——以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考试,试题编制、施测过程、评分记分、分数合成与解释等全过程均有统一的标准,且对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其试题形式以判断、选择题居多数。

2. 小学语文测验的特点a) 测验内容的综合性

o 覆盖面广。o 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o 注重识字、理解、运用。o 有测量常用字的识别和运用能力的单字测验、注音测验;测量对词语理解的词语测验;测量阅读的理解、速率、分析、综合与评价的阅读测验;测量提炼、组织材料的作文测验,还有以上组合而成的综合测验。

o 全面评定学生的语文水平,既测定书面语言,也测定口头语言水平。b) 测验形式的复杂性

o 书面语言适宜考笔试,口头语言适宜考口试,学生查阅字典的能力则要借助实践操作。

o 题型:客观性试题中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对考查学生汉语拼音、识字、阅读知识较有效。论文式试题中的作文题以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有效。

c) 试卷编制和评分的主观性/测验的编制和评分难以客观化o 凭借主考人的个人经验进行的。o 主考人对考试目标的理解,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正确答案的认识,给分标准的掌握,总是不可能完全一致,带来局限性。

o 主要表现于作文测评中。o 题目限制过多,学生难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少加限制,则不能给学生的答题定向。

o 难以制定具体详尽的评分标准:受阅者的认识经验,风格偏好及其他心理因素影响,对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评阅者评定的成绩会不同。

Page 1 of 29

Page 2: Bcn 3112 note

3. 小学语文测验的作用a) 衡量语文水准,评定教学效果

o 检查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熟练程度,也可以了解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

o 成绩反映语文教学效果。b) 诊断学习困难,反馈教学情况

o 检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进步程度,提供教师改进教学的信息。

c) 激励学习动机,促进教学工作o 外部动机,促使学生更努力学习,促使教师更勤奋地工作。o 语文测验作为刺激物,使成绩优异的学生积极性更高,对成绩不佳的学生有督促作用。

o 负面影响:高分的学生骄傲自满,低分学生自暴自弃。o 教师能发现存在问题,从而改进教学。

4. 现行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a) 测验过程不科学(采用经验命题,对试题不作试测和质量分析)

o 大多是临时组织教师或任课教师凭经验主观命题。o 既无双向细目表,题库中的题目也不经试测、校正就直接施用,对测验结果也不作质量分析,一些基本问题如信度、效度等也无法作科学的回答。

b) 测验内容不全面(试题少,覆盖面窄,缺乏代表性)o 测验结构:1. 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阅读分析、作文 2. 由单项测试和综合测试组成。

o 都无法反映学生听说能力,不能体现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要求,作文题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写作能力,使语文测验的可靠性下降。

c) 测验卷编制技术不规范o 常有语法性、知识性错误、导语不明确、各类题型的编制不符合题型要求。

o 例:判断题蕴含暗示性词汇、选择题的选项形式不一致或少于三项、填充题的语境不完整。

o 传统考试的题型主要为论文式试题。d) 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

o 学校自编测验中评分标准有误时有发生。

Page 2 of 29

Page 3: Bcn 3112 note

o 对测验结果即分数意义的认识和应用上也存在偏差。o 一次测验的分数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语文学科的整体水平。o 存在的问题:

i. 认为语文分数绝对地代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ii. 语文分数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iii. 不顾具体需要、条件、不切实分析具体情况,任意扩大语文

分数的应用范围。iv. 测验结果的利用率低。只看重一次测验的结果,忽略对以前

测验结果的利用。o 论文式试题,评分标准可以是明确的,但每个评阅者却不可能有一致的理解和把握。

o 即使同一评阅者在不同时间里评分,也可能会得出高低悬殊的成绩。5. 小学语文测验的改革

o 语言测验本是评价语文教学效果的手段,可是在应试教育中成了语文教学追求的目的。

o 学生把主要精力全部集中于可能考到的知识上,严重影响学生思想、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o 应最大限度克服测验分数功能的绝对化,淡化不必要的选拔功能,强化测验的诊断功能,充分利用语文测验的反馈信息,调节语文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o 具体而言:i. 在测验内容方面,应以语文教学目标为准则,突出能力考核。

结合具体课文内容、知识着重考核学生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查找资料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考核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目前的小学语文测验偏重于读写能力的考核,忽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写字能力的考核。

ii. 应以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对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考查。

iii. 测验方法要灵活多样,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iv. 可采用开卷课堂笔试、开卷课外笔试、课堂小组讨论、口试等方法,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高度热情,把被动答卷变为强烈兴趣下的主动探求。(应特别注意鼓励独创精神)

v. 在成绩的使用上,强调个人的纵向比较、与教学目的的具体比较,少与他人作横向比较。

vi. 提高命题人员的能力。

Page 3 of 29

Page 4: Bcn 3112 note

测验的分类1. 依据测验方式分类

a) 分立式测验(单项测验)o 把测验分成细小方面,如可把语言知识分成语音、语法、词汇等,再分门别类编制试题,逐一加以测验。

o 题目很小,一个题目只牵涉到一个很小的语文知识或技能,如写同义词、反义词,选择拼音(声母或韵母)、字词等。

b) 综合式测验o 把各种语文知识、技能、能力进行交叉相互渗透的测验。o 听写、听力、阅读、口头、完形(填充)测验是语文综合测验常用的方式。

o 同时测量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c) 交际性测验

o 测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o 考查学生对手势语、表情、声调等交际手段的运用能力。o 在学生无准备地与教师进行自然交谈的情况中进行的。

2. 依据答题形式分类a) 口头测验(口试)

o 要求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或进行演讲、朗诵、背诵,主要用以衡量学生的听、说能力。

b) 书面测验(笔试)o 有开卷和闭卷两种,以衡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c) 操作性测验o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当场查字典、作书法表演等,以评定学生某些语文技能。

3. 依据目的要求分类a) 能力测验(难度测验)

o 提供充裕的时间,测定学生完成语言难题的能力。o 试题有难易程度的等级差异。o 95%以上的学生都有时间作完全部试题。

b) 速度测验o 限制时间,测定学生完成语言问题的速度快慢。o 试题难度相等,题量很大,即使最好的学生也不能作完全部试题。

4. 依据实施时间和功能分类a) 安置性测验

o 在一个新的教学阶段前进行。o 为按水平分组、分班,设计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Page 4 of 29

Page 5: Bcn 3112 note

b) 形式性测验o 在教学过程某特定的阶段进行,以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程度,调整教学过程。

o 期中测验即为形成性测验。c) 诊断性测验

o 在形成性测验后已知学生存在着学习困难,但又不知症结所在时进行。

d) 总结性测验o 在一个学期、学年的学习结束后进行。o 一个完整阶段学习的总结性评定,如 UPSR, PMR, SPM。

5. 依据参照标准分类a) 常模参照测验

o 把学生成绩与某规定集体的平均状况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学生在这一集体中的地位或等第。

o 竞赛、选拔性测验。b) 目标参照测验

o 把学生学习情况与预先设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比较,明确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

o 期中测验、单元测验。

测验的基本要求1. 有效性(效度)

a) 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b) 检查出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多少和语文能力的高低。c) 突出考查语文某项知识和能力,测验内容尽量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d) 应注意的几点:

o 分析教学目标:列出教材内容的重点和所要测量的学习结果。o 编制双向细目表:根据细目表选择材料。o 编拟试题:试题要求需明确,避免误解题意所带来的误差。o 采用多种题型和测验方式:从不同角度考核,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2. 可靠性(信度)a) 排除可能发生的误差,使分数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b) 应做到:

o 试题指导语明确。o 试题有一定的数量。o 排列先易后难。

Page 5 of 29

Page 6: Bcn 3112 note

o 评分标准明确、具体。o 施测的手续、主试的指导相同。o 环境安静。

3. 鉴别力(区分度)a) 区分出学生水平高低的能力。b) 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

4. 便利性(实用性)a) 要求测验所需的时间、人力为客观条件所允许。(不宜:测验内容过多、时间过长、评分繁杂、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b) 为便于分数解释,必须提供常模资料,如年级常模、年龄、百分位、标准九分、Z分数、T分数常模等。

c) 将学生的分数或等级与常模比较,就可推知学生在某一团体中的等第。

语文测验的过程1. 设计测验蓝图

a) 3环节:决定测验目的、制定测验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2. 编制测验试卷

a) 达到测验的真实性、评分的客观性、总结的全面性。b) 5环节:

o 编写和审定题目o 对题目试测和分析o 将题目组配成试卷o 对整卷试测与分析o 规定测验的使用方法(详尽说明)

测验的目的、功能 编制试题的依据和素材来源 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评分方法与参考答案 测验的效度、信度资料及其获得的情境 常模资料

3. 实施与评分a) 安排试场、组织监考老师。b) 组织、训练试卷评阅者对学生的答卷判分评等。

4. 测验结果的分析a) 对测验测质量必须作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b) 分数解释:使分数具有明确的意义。

Page 6 of 29

Page 7: Bcn 3112 note

小学语文测验题型1. 客观性试题

客观题形式 各题型形式 编拟要求判断题 o 正误式

o 是非式o 订正式o 选择式

o 答案必须明确,且无争议。o 宜选择不易掌握、容易混淆的教学内容。o 试题含义必须单一,不宜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o 避免使用有暗示作用的词汇。(总是、通常、可能)

o 对错答案要随机排列。选择题 o 最佳式

o 正答式o 多项式o 否定式o 替换式

o 选项形式应该一致,文字长短也要相近。o 题干和各选项都应连得通顺。o 选项至少应有三个。o 所有选项应有一定的合理性,错误答案应有迷惑性。

o 宜采用直接问句形式。o 各题正确答案应注意随机排列,不宜都排在同一序位。

配合题 /配伍题(有选择填充也算)

o 连线式o 配伍式o 排列式o 归类式

o 题干(前提)数不能多于选项。o 连线式的配对题,分开两组的各组内,项目的性质必须一致。

o 明确配对、分类或排次序的依据,指明一个答案只许用一次,还是不限用一次。

o 选项宜控制在 10以内。o 正确答案随机排列。

填空题(没选择的填充题才算)(完形填充)

o 单一式o 综合式o 图表式

o 直接抄自教材的填空题数量不宜多。o 要删去重要的部分。o 只能有唯一的答案,答案要简明。o 避免过多的删节。

简答题(半客观性试题)

o 修改式o 直答式

o 要严格限制答题范围、形式。o 重视测试语文实际能力。o 答题不宜太长。o 避免出现是非叙述形式,要缩小猜想因素。

2. 论文式试题论文式试题形式 各题型形式 编拟要求翻译题 o 文言材料尽可能用与课文难度相当的阅读材

料。o 要求明确。最好指明用直译还是意译,不能有多种译法,否则影响客观评分。

Page 7 of 29

Page 8: Bcn 3112 note

问答题 o 限定答题的内容范围,不使试题过于广泛笼统。交待答题长度如何,可节省学生答题时间,也可提高评分的客观性。

o 问题应有明确的结论。o 一般不给学生提供随意选择试题的机会。o 写出理想答案。可为评分提供依据,利于发现试题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修改。

作文题 o 多段短文测验(分段写评法)(写短文/片段)

o 普通作文测验

3. 题型特点及选择a) 各题型优缺点

题型 优点(**) 缺点(**)客观题 o 题目量大,考核面广。

o 评分准确、迅速。o 可利用机器阅卷,节省人力、物力。

o 试题保密性好。

o 限制较多,学生想象、创造力等发挥余地不大。

o 选择题的编制,要求高,费时多。

o 答题存在猜测得分的情况。论文式试题 o 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

o 考核书面表达能力。o 从智力角度看,作文对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都能有效地加以考核。

o 学生答题费时多。o 教师评分费时费力,且不易客观。

o 学生会猜题、押题。

b) 题型的选择原则i. 根据测验目的选择题型。(全面考虑测验目标、内容、对象,灵活

选用不同试题类型,例:测量辨别能力可用是非题、选择题;测量综合评价的认知能力可用问答题、作文题;低年级——判断/选择题;中年级——判断、选择、填空;高年级——填空、选择、问答、作文)

ii. 编制一种测验,试题类型不宜过多。iii. 应考虑实用性原则。宜采用易于实施、评分的题型,以提高工作效

率。iv. 处理好试题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关系。v. 题型的确定必须服从测验内容的需要。

Page 8 of 29

Page 9: Bcn 3112 note

语文测验蓝图的制定1. 确定测验目的(jadual m/s 27)

a) 方法:从总体上明确所要测验的知识和能力、明确测验的功能。b) 功能不同,对试题的难度、鉴别力及其内容和形式要求均不同。

2. 制定测验大纲a) 制定工作包括:决定试卷的组成部分,各部分比例,相对重点,题目主要形式、数量,测验方法及时间安排等。

b) 语言测验内容条目:o 对象、目的和要求o 试卷结构:测试时间、测试项目、各项目要求、得分比例。o 项目结构:各项目具体要求、题量、试题形式、时间、得分比例等。o 试题与答案界限o 附件:制定试测规格表,测试的各项具体内容以供命题人员从中抽样编制试题。

3. 编制双向细目表a) 指明测验的知识内容、学习水平两方面及其所占的相对比重。b) 确定知识内容:

o 按“整体——局部——整体”的分析过程,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o 列出知识体系框架图。例:

i. 字的知识:183个生字的形音义和三种构字法。ii. 词的知识:433个词(文学词语、成语、专门名词)以及成

语和双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法。iii. 句的知识:练词造句的方法和修辞方法。iv. 篇的知识:段落结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中心思想、表

现方法等。v. 拼音和标点。vi. 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

o 把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独立的知识点。知识点即独立的知识单元。一般而言,涉及技巧、能力的目标详尽些;重要的具有较大迁移价值的知识比其他次要的知识详尽些;即时目标比长远目标详尽些。

c) 确定相应的学习水平。(Bloom) 6个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o 识记:记忆先前学过的材料。知道事物的名称、具体事实、处理具体事件的方法和程序,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

Page 9 of 29

Page 10: Bcn 3112 note

o 理解:掌握意义的能力。解释事实和原理、法则、语言材料、图像;对要点作出分类、摘要、归纳;转换材料形式;推理结果;确定方法和程序。

o 应用:将学过的材料用到新的和具体的情景中去的能力。将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实际运用。

o 分析:将材料分解成部分,以了解它的组织结构的能力。识别未经说明的设想、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辨别事实和推理、评价材料的相关;分析作品的组织结构。

o 综合:组合各个不同部分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写作文或其他创造性作品;制定计划或提出方案。

o 评价:根据一定目的判断材料价值的能力。评价书面材料的逻辑一致性;评价证明结论的材料是否适当、充分;评价作品的价值。

d) 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步骤:o 逐条将教学知识内容填入细目表左端纵行里。o 对教材内容加权(加上分数)。【根据授课时数,分配适当的加权。多以百分比表示。】

o 逐条将认知能力填入细目表的上端横行里。o 对认知能力加权。o 确定表内空格的权重系数。(教学知识内容权重)X(教学认知目标权重)÷总分

语文试卷的编制1. 基本要求

a) 测验既要顾及全面性,又要突出重点。o 试卷的编制要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o 在语文知识和能力之间,可适当侧重语文能力。o 一般能力与语文特殊能力之间,应侧重语文特殊能力。o 听话、说话、识字、阅读和作文诸特殊能力之间,应侧重读写能力。

b) 试题表达要明确,指导语应清楚。o 试题的语言应简明易懂。o 小学作文题目不能太宽,使学生不知要写什么,从何写起。o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测试题型的做法,可在试卷上举出例题示范。

c) 试题的难度、份量要适当。o 要从大多数学生实际出发,但又要使学生的不同水平距离明显。o 难度在 0.50时区分度最大。o 目标参照测验:难度以 0.80为宜。o 常模参照测验:难度以 0.50为宜。

Page 10 of 29

Page 11: Bcn 3112 note

o 时间控制在中等生能作完全部试题并剩有几分钟检查为佳。d) 各试题必须彼此独立。

o 题目之间不可连环,也不可有暗示性。o 前一个题目解答正误,应不影响后一题目的解答。

e) 选择合适的题型,注意评分方便、客观。o 题目的答案要明确、具体。o 评分标准的拟定应准确、肯定,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2. 试题的编排(方法、e)试卷的印刷)a) 按照试题内容编排。

o 将教材中同一内容的试题编排在一起。o 如语文知识按字词句段篇排列;语文能力按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顺序排列。

o 优点:便于检查学生知识、能力上的缺陷。使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思考性质相同的问题。

b) 按照试题的测量的认知目标编排。o 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不同层次的试题集中在一起。

o 优点:便于检查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运用同一智力活动来回答试题。

c) 按照试题类型编排。o 将判断题、选择、填充、回答、作文题等不同类型试题集中在一起。o 优点:减少由于试题类型变换对学生产生的干扰。

d) 按照试题难易程度编排。o 将试题由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使整个试卷具有难度的层次性。o 优点:提高全体学生的应试信心。

e) 试卷印刷技术要求:o 试卷大小以 16开纸为宜。o 一组之内的各个小题目应在同一张卷子上。o 试题间应空行(或半行),便于阅读。o 一个测验若分成独立的几个部分,每部分应换也开始。o 题目指令应醒目。

3. 复份试卷的编排a) 要注意复份的等值性。b) 要符合以下条件:

o 测量同一知识或能力。o 有相同的内容、形式、试题数量和难度,但具体题目不应重复。

c) 编制程序:把测量相同的内容、同一教学目标的试题,按难度大小依次排列编号。

Page 11 of 29

Page 12: Bcn 3112 note

d) 若编制两份, 可:o A卷:1, 4, 5, 8, 9…

o B卷:2, 3, 6, 7, 10…

e) 若编制三份:可:o A卷:1, 6, 7, 12, 13…

o B卷:2, 5, 8, 11, 14…

o C卷:3, 4, 9, 10, 15…

语文测验的实施与评分1. 试场组织管理

a) 目的:使所有学生在相同条件下接受测验。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光线充足、通风流畅、温度适宜、嘈杂声音小等。

b) 应注意几点:o 座位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1-1.5米之间。o 随机编订座位(蛇形座位),防止相熟者坐在邻近串通作弊。o 配备足够的监考者,与考生比率 1:25为宜。o 在测验过程中做到:

i. “三不”:不讲与测验无关的话、不要过分强调测验的重要、不可恐吓学生。

ii. 学生答题时,尽可能排除一切外界干扰,不准与测验无关人员进入。监考老师在场走动不能过于频繁。学生要求澄清问题或说明题意时,监考者说明应力求简短,且尽量减少次数。

iii. 监考老师不能给学生暗示。o 学生交卷后应立即离开考场。o 测验后,监考者不得对外泄露任何测验情况。

2. 测验的评分a) 评分基本要求

o 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分数应反映出学生所达到的水平与教学大纲规定要求之间的关系。

o 评分要准确、正确,力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程度。o 评分应有助于鼓励学生的创造性。o 形成性测验(某一阶段要会的技能的掌握)的评分,应充分发挥其反馈、调节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o 保持分数客观性,又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方法:暂不计分法、半计分法、计分加评语法。

b) 计分方法i. 百分记分法

Page 12 of 29

Page 13: Bcn 3112 note

o 以百分为满格,通各科平均计算,每科得 60分为及格。o 特点:等级多,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列。o 缺点:没有确定的评分标准,每一分的意义不明确。用于问答题、作文题,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

ii. 五级记分法o 通常用“5、4、3、2、1”五个等级记分,分别表明“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劣等”。

o 评分标准六方面: 教学大纲规定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知识的巩固性。 应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错误的数量及性质。

o 五分的要求:透彻地熟悉与理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材,并能深刻领会和巩固地掌握。在口头和书面回答中,能正确地表达而不发生错误。

o 三分的要求:熟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教材。答案内容与语言结构极少有错误。

o 一分是对教材完全不了解。o 优点:方法简单明了,特别是在平时考查中运用比较方便。o 缺点:评分标准具体掌握时有一定困难。

iii. 常态分布记分法o 将学生的语文答卷以成绩高低排列,然后依据常态分布原理分等。

o 例:五级制:优秀 7%、良好 24%、中等 38%、及格 24%、不及格 7%。

o 特点:把学生的分数拉开距离,比卖弄分数过高,产生“分数贬值”,或分数过低,产生“分数升值”,可区分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o 缺点:只能反映学生在某集体中的地位,不能显示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

3. 影响评分的因素(心理因素)**

a) 工作态度o 评分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会带来偏差。

b) 风格偏好o 评分者所喜欢的易得高分,而厌恶的易得低分。

c) 气质性格Page 13 of 29

Page 14: Bcn 3112 note

o 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在评分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o 有的耐心细致,始终如一;有的马虎粗心,缺乏毅力。

d) 情绪心境o 评定者心情开朗、精力充沛,掌握标准较客观,评定成绩准确。

e) 光环效应o 对一个人的某种印象会影响特定方面的评价,从而造成评分偏差。

f) 位置效应o 先批和后批的评分标准掌握往往不同,一份试卷在一批试卷中所处的位置会影响教师给分。

4. 提高评分客观性的方法a) 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o 论文式试题每个要点给多少分,都应有明确的规定。b) 在正式评阅前,将全部试卷概览一遍,以了解学生大略水平,将试卷分成上、中、下组。

o 在这基础上再进行评分,可以把水平相当的试卷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斟酌给分。

c) 采用分题评阅的方法。i. 个别分题评阅。

o 先只评阅全部试卷中这一个题目,直到评完再换一题。o 教师可以比较熟练地掌握各个题目的评分要点和给分比例,而且便于对学生的作答情形逐题进行比较。

ii. 集体分题评阅。o 每位教师分别负责一个或二个题目。o 优点是标准一致,公平合理,检查校阅方便。

d) 采用分析评分法和整体评分法。o 分析评分:根据事先拟定的若干项评定标准逐项评定成绩,然后统计出一个总成绩的评定方法。

o 整体评分:根据学生答案的总体印象给定成绩。特点: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答题(特别是作文)的整体效应。缺点:程序笼统,经常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e) 其他方法技术。o 重要的测验可有诸多人评分,然后求出平均分。o 试卷尽量在短期内评完。o 评卷者疲劳厌倦,精神不能集中,或者周围环境过于嘈杂,建议暂停评阅,或稍事休整。

语文测验结果的分析Page 14 of 29

Page 15: Bcn 3112 note

1. 测量质量的分析a) 定性分析

o 即依靠分析者的知识、经验,经过逻辑判断,对测验过程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o 分析内容主要有:i. 分析测验目的的适宜性。考查测验目的是否恰当,知识覆盖

率如何,能否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检查测验类型、题型是否适应测验的目的需要。

ii. 分析试卷所测的知识和能力,检核双向细目表。iii. 试题难度和长度是否适宜,学生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测验。iv. 检查测验的实施情况。试题编排是否适当,试卷印刷是否易

读、经济,测验实施是否符合无偏向性要求。v. 评价试题本身质量。有无知识、思想性错误,试题陈述是否

准确、清晰,符合命题的技术性要求。b) 定量分析

i. 难度o 就是题目的难易程度。o 目标参照测验:难度以 0.80为宜。o 常模参照测验:0.50

ii. 区分度o 指某题能够区分出学生高低水平的程度。o 区分度在 0.30以上,属优良水平。o 0.19以下,劣,需淘汰或作较大的修改。o 区分度与难度有密切的关系,难度为 0.50左右,区分度最大;当难度为 0和 1时,则没有区分度。

o 区分指数在+1和-1之间,低于 0.40,表示试题的区分度小。iii. 信度

o 即测验的可靠性,指对相同的应试者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的程度。

o 几次测验得到大体相同的结果,那么测验的信度是较高的;反之信度较低。

o 方法: 稳定系数:使用重测法计算稳定系数。把同一测验在适当的时间间隔里对相同的学生施测两次,然后计算出两次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系数较高,说明两次测验所得结果相似。前后两次测验间隔要适宜,稳定系数大小,受时间间隔影响。间隔时间以多长为宜,应

Page 15 of 29

Page 16: Bcn 3112 note

视测验类型和目的而定。适用于速度测验,不宜于难度测验。

等值性系数:采用复份法计算。以题型、题数、难度和区分度相同的但具体内容不同的两个等值测验,在最短时间内对相同的学生分别施测,然后计算两次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高,信度则高。两次测验的时距尽可能缩短,避免知识经验积累、练习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两个测验相似,信度系数有时稍有偏高的倾向。

内部一致性系数:对同一测验的两个部分的得分求相关系数。以一次测验所获得的资料计算信度系数。3

种方法:折半法(根据题号把测验分成奇偶两半,然后求得两部分试题得分的相关系数。测验越长,信度越高。)、库德—理查森法(根据个人总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求信度系数。当测验答案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得分也只有两种)求信度常用此法。)、克隆巴赫法(论文式测验,学生答题得分方差,评分很难客观化,计算信度系数可使用此法。

评分一致性系数:论文式测验,评分越不一致,评分者信度越差。两种方法: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用于 2

人评 N份试卷或一人先后两次评 N份试卷)、肯德尔和谐系数(用以计算三人以上评分者的信度)。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精熟教材决断法:第一次测验超过决断分数的学生,第二次测验的成绩若大多数已达到事先规定的水平,则说明上次测验信度很高。复本决定法:用等值的两个测验施用于相同的学生,根据两次测验都在决断分数以上和以下的人数百分比来判断测验的信度。一致性系数越大,测验越可靠。0

以下不可靠,可信度差。接近 1的一致性高,信度好。 速度测验的信度:方法:把测验时间分成两半,并分别印制试卷施测,最后用折半法估计信度;把测验等分为 4段,分别施测,然后把第一段和第四段得分相加,把第二段和第三段得分相加,最后把两列分数求得相关,得信度系数。

测验信度系数一般应达 0.90,标准化测验常达 0.95。iv. 效度

o 内容效度:指测验能代表所欲测量的内容和引起预期反映的程度。方法:把测验题目与教材内容进行比较。

Page 16 of 29

Page 17: Bcn 3112 note

o 结构效度:指测验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某种结构或特性的程度。方法:分析某种结构和特性与测验题目的关系、比较两组应试者进行同一测验的结果、把测验结果与另一性质相同而被公认的有较高结构效度的测验结果比较、运用因素分析的多元统计法估计。

o 效标关联效度:指测验与另一测验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方法:同时效度(用一种测验结果与另一同时获得的其他资料的相关系数描述。)、预测效度(指测验结果对未来行为或成就能够预测的程度。)

o 一般要求在 0.60以上才是有效的测验。2. 测验分数的解释

a) 百分等级(graf m/s 85)o 优点:容易计算,容易理解,各种测验普遍适用。o 缺点:只表示顺序,不能加减乘除,大多数统计分析无法进行。转换百分等级时,接近中间部分的原始分数的差异被夸大,而接近分数两端的原始分数则被缩小。

b) 标准分数o 是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的。o Z分数的范围大致在-3和+3之间。

3. 教学情况的分析a) 统计测验总成绩。

i. 平均数:即算出平均数,说明学生的总体水平。ii. 全距:分数分布的最大范围,反映分数分布的大概趋势。iii. 标准差:用以表示学生的离差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分数分布越

广。学生水平悬殊越大。说明分数越集中,学生程度差异越小。iv. 各分数段学生的百分比:可划为 100-90,89-80…,看学生的分数主

要集中在哪一分数段。v. 画 S-P表:即每个学生(S)在各个测验题(P)上的得分情况表。

优点:可了解每个学生在该测验中的答对率,也可看出该测验的各个试题对该班学生的难易程度。缺点:只可以 0(错)和 1(对)两种方式计分,即每个试题占分相等。

b) 学生内部差异的分析。o 揭示学生经过教与学的历程后,在指定学习范围内达标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o 横断分析:对一个人所具有的特性进行比较。可看出学生各种能力的差异度。例:学生的语文能力哪方面比较突出,哪方面较差。

o 纵向分析:几次语文测验进行比较。例:A学生成绩不稳定,B有进步,C则有退步趋向。

Page 17 of 29

Page 18: Bcn 3112 note

o 还可从学生答题的特点判断学生的个性倾向性。

语文测验方法(exam问特点/优缺点)1. 文档式测试

a) Portfolio

b) 教师定时查阅、回馈c) 学生需明确目标、所需准备的内容、评分方式d) 优点: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收集资料、可讨论、可得到很多资料、最后成品不会太差。

e) 缺点:耗时、作品原创性低、教师须定时评分(批改费时)2. 观察式

a) 可测试:学习兴趣、习惯b) 无法测试:知识、技能的确切程度

3. 合约式a) 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b) 师生之间的合约。

4. 问答式a) 正式:口试b) 非正式:聊天、讨论

5. 作业式a) Project

b) 给予充分的时间完成作业c) 优缺点与 1.相同。

听说能力测评1. 指标

a) 指标的要求:一致性、易测性、全面性、独立性、明晰性b) 听话指标:

i. 威尔金森的听力模型因素o 应具备认知、感情、情境、文化等因素。o 指标:1。对说话内容的理解o 2。领会说话者突出强调的词语涵义o 3.理解语言上下文所必需的语法、词义主题等基础。o 4.对相应语言情境的了解o 5.从说话者使用的语言认识他们的角色及其关系。

ii. 默尔格拉芙的言语困难症状检测指标o 检查学生言语失调症状:

Page 18 of 29

Page 19: Bcn 3112 note

机能性言语失调——幼儿式说话、发音缺陷(人为的口齿不清、舌音过分、误发舌边音、误发鼻音)、言语粗俗(外来语口音、地区方言)

器官性言语失调——器官性口齿不清、短舌头、裂腭、长期声音嘶哑、鼻音过分、无鼻音

情绪性言语失调——口吃、神经性口齿不清、神经性声音嘶哑

iii. 布朗的听力理解诊断测验的八项指标o 辨认和回忆口头表达的细节o 能够听从指导语的详细说明依次而行o 牢记细节足以回答问题o 能够为辨别口头讲过的主要观点而有思考的听o 能从口头讲述中的支持事实推导结论o 能区别有关材料与无关材料o 运用上下文线索理解词义o 认识句子中成分的转折

iv. 胡兴宏的听话能力测量指标o 顺序的识别o 细节的识别o 内容的记忆o 语句的理解o 中心的理解o 要点的概括

c) 说话指标:i. 张鸿苓、张锐《口语表达质量评价指标》

o 语音o 语量o 语力o 语调o 语汇(语言正确、准确、朴实、生动、纯正)o 语速o 语脉o 语境o 语态

ii. 沈大安、程大海《说话能力评价标准》o 普通话o 口齿音量o 仪态

Page 19 of 29

Page 20: Bcn 3112 note

o 说话欲望o 礼貌用语o 语句正确o 语句连贯o 语义完整

iii. 张敏的听、说测评指标体系o 听话:

感知与记忆——词汇感知、细节感知、要点记忆、内容记忆

理解与组织——理解词义、了解句型、排列顺序、理解内容、概括中心、猜测隐语、推断结论

反应与评价——听后答问、听从指令、分辨正误o 说话:

日常应对会话能力——叙事状物、语句正确、回答问题、礼貌用语、会话应对、神态表情、体势动作

看图说话能力——顺序条理、中心主题、表达具体 基本说话能力——标准语音、语量语速、语意明晰、连贯流畅

2. 方法a) 间接测验、半直接测验、直接测验b) 字(词)量统计法c) 语速测定法

通过测出所听的或所说的语言速率,作为衡量听说水平的标志。 评定学生听话速度和说话的流畅性。 可用每分钟词数来计算。

d) 问题应答法 提出预定的问题、一般性问题,或看图提问,测试其了解题意与应对能力。

e) 内容复述法f) 意义理解法

让学生听一篇材料,再口答或笔答有关听力理解、辨析、评价方面的问题,以答题的正误程度为听力水平的考查成绩。

g) 等级评定法 根据一定的质量指标,对学生的听或说,或听说综合能力加以评定。 前提是有一个合理的评价工具。 可以是由教师作“他人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我检测”。

h) 诊断检测法

Page 20 of 29

Page 21: Bcn 3112 note

对学生在听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进行鉴定,从而为日后教学中改进有关缺陷,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与改善的方法提供依据。

诊断和矫正言语:幼儿式说话、语言含糊不清、发音清晰度差、鼻音过分、说话伴有呼吸声、结巴、口吃、音量过高、声音刺耳、音量过低

i) 习惯检查法 问卷

j) 情境测验法 提供一定的语言情境,从而考察其综合性的言语交际能力。 例:角色扮演、看图讲故事、按预定话题交谈和自由交谈等形式。

3. 工具a) 美国“教育进步系列测验”的听力部分

识别主要观点 记忆重要的细节 记住材料的简单顺序 认清讲述者的倾向和偏见 判断信息的正确性 区分想象与事实 判断细节与观念的联系 确定言语上下文的组织结构 认识 讲述者想要听讲者去做和相信的东西。

测验形式为让学生听一段材料,然后做选答题。答案纸预先印好相应的问题及四个备择选项。

主要用于测量学生听的理解、解释、评价和应用能力。b) 学生演说评分表

主题选择 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结构 词汇 发音 可闻度 表达 仪表

c) 口头表达等级量表 讲述 内容 听众反应 总体效果

Page 21 of 29

Page 22: Bcn 3112 note

d) 听力自我检测表 供小学生自我检测听话能力和习惯的表格。

e) 《小学生听说能力系列量表》 问答测试 情境对话测试 看图说话测试

采用以上张敏的评分标准。f) 《小学毕业生听话能力测验》

采用胡兴宏的指标。g) 《口头作文成绩评定表》

思想内容——内容立意、结构(语脉) 口头表达——语汇、语句、语量、语速、语调、语态

识字、写字能力测评1. 识字指标

a) 听点:主试者逐个报出汉字的音、义,让被测试者在字单上指出相应的字。b) 认读:被试对指认的字,逐个说出它的音义。c) 听写:由主试者逐个摆出汉字的音义,令被试写出相应的字。d) 默写:要求学生在不需外界形音义的提示下,能正确地将一定时间内学过的生字全部写出来,再进一步在表达某一思想时,能将学过的字词用出来。

2. 测定识字量的方法a) 总体测定法

对规定的某一范围内的全体汉字进行测查的方法。b) 抽样测查法

在一定范围内的字量中抽选部分字进行测查。 可分为:从通用字典中抽样、从现代实际应用的字数中抽样、从常用字表中抽样、从教材用字中抽选。

c) 分等测字法 是一种抽样测查,在抽查前,先将全部字数按常用度分成几个等级,再从中抽选测验用字,编成适用于不同程度的测验卷。

由三种试卷组成:标准卷、发展卷、水平卷。 测验方式:要求给每个字注音和组词。评分采用百分制。

3. 识字率测验法a) 字音测验

认读法o 主试指点测验的字,让被试读出字音。

选音法Page 22 of 29

Page 23: Bcn 3112 note

o 让被试选出测验字的拼音音节或同音字。 注音法

o 给测验的汉字注上拼音。b) 字形测验

认字法o 听音认字和看图认字两种。o 听音:由主试读出一个字,并加以解释,要求被试在四个选择中圈出所读的字。

o 看图:主要适用测试实词的字形。 辨形法

o 测验时让学生将每行五个符号中一个是字的圈出。 改错法

o 把测验题中错字找出,并加以纠正,写出准确的字形。 听写法

o 听音义写出字形的测验方式。c) 字义测验

组词(联句)法o 考查学生理解字义并通过组词联句等加以应用的方式。

释义法o 可分为口头释义和书面选择题两式。

图示法4. 工具

a) 《小学默字测验》b) 《初小默读测验》

测验一,辨字。 测验二,用字。 测验三,释字。 测验四,造句。

c) 《汉字测验》d) 《小学识字量表》

5. 写字测量指标a) 考虑因素:字体、字形大小、书写工具b) 方炳林《书法评分表》

结构 30%

运笔 20%

用墨 20%

韵味 10%

态度 20%

Page 23 of 29

Page 24: Bcn 3112 note

c) 李聪明《书法作品检核表》 字的形体整齐 笔势均舒有力 全部配字调和美观

d) 《书法量表》

阅读能力测评1. 指标(m/s 224,226 jadual)

a) 阅读b) 朗读c) 默读

2. 朗读指标a) 格雷朗读测验中的检测指标

朗读错误分类:完全误读、部分错读、漏读、代替、插入、重复b) 哈里斯的检测指标

检测的主要项目:流利、断句、有感情、词汇识别、语音、姿势c) 《斯拜契诊断性阅读量表》的测验指标(表m/s231)

3. 朗读工具a) 吉尔莫朗读测验b) 哈里斯的《学生朗读检核表》

朗读错误:代替、读音错误、提示词、忽视标点、插入、结巴、重复、漏读

与默读相比较 流利 词语识别 应用上下文 分解生字难词 在词语分解上的特殊困难 声音运用方法 阅读姿势习惯

c) 《小学二年级朗读测试表》 正确、流利、有感情

d) 小学三年级朗读水平量表》 感情、流利、正确 关于错读:盲读(不认识字)、误读(加读、漏读、破读、回读、调读、跳读)

e) 《中学生朗读考核表》Page 24 of 29

Page 25: Bcn 3112 note

考核项目:o 理解力——内容理解、基调把握o 表达力——语量语音、语调重音、语速停顿、语态、准确度

4. 默读速度的测定法a) 数字法

o 让学生默读测验材料,到一定时限(如 2分钟)叫大家停止读,各人在自己最后读的那个字画圈或作其它标记。

b) 计时法o 让被试阅读测验材料,全部读完后,把阅读所用时间记录下来。

c) 悬牌法o 各人读完后,分别记下当时主试所示速度牌上的数字(或其他文字、符号)。

d) 划记法o 举行阅读测验时,主试每若干时间按铃一次。被试每次听到铃声,即划一个记号在所读到的字处,直到读完为止,然后计算划记次数。

e) 消字法o 在测试材料中,加入一些多余的字,让被试在默读时随时划去。可由划去字数核算阅读字数和速率。

f) 机器测速法5. 阅读理解的测验法

a) 美国的迈尔斯·津茨对阅读理解技能因素的解析对我们选择与使用阅读测试手段颇有启发。阅读测试题项目分析图:字面的理解 基础技能 扩大词语的概念

- 运用句子的其他部分确定词义- 词义配对- 词语分类- 选择同义词- 辨识句子中思想的顺序- 确定句子说明的是原因、时间还是地点- 懂得代词所替代的先行词寻找和记忆细节了解和领会指导语了解段落的结构

从上下文理解意义 为寻找答案而阅读从一段文章或一个故事中找出中心思想在故事中按适当的顺序表述思想

解释的技能 学会预测意义 完形测验预料下文的发展

引出推论Page 25 of 29

Page 26: Bcn 3112 note

作出概括选择与评价 事实与设想

选择与特定题目有关的材料夸大或虚构的措辞判断对所读内容的情绪反应

b) 阅读理解方法:i. 文图相联法ii. 正误辨析法iii. 执行指令法iv. 复述内容法v. 回答问题法vi. 确定要旨法vii. 预测结果法viii. 情感体察法ix. 文句评鉴法x. 排列次序法

作文能力测评1. 指标

a) 小学作文测评指标o 12项目:

i. 审题ii. 立意iii. 材料iv. 思想v. 详略vi. 开头结尾vii. 层次段落viii. 过渡衔接ix. 表达方式x. 修辞xi. 词汇xii. 语言基本功

b) 斯科内尔《英文作文评分计划》o 三个项目十个因素:思想内容和词汇、结构、技能的准确度

i. 思想清楚有连贯性ii. 有独创见解

Page 26 of 29

Page 27: Bcn 3112 note

iii. 题材有意义/没意义iv. 用词v. 句子的多样化:连接词和句型vi. 句子构造的正确性vii. 分段和协调性viii. 字母拼写法ix. 标点x. 语法的正确性

c) 特罗丝《作文整体评价项目表》d) 赵保纬的作文评定项目(六年级)

o 8个项目:i. 思想ii. 中心iii. 内容iv. 条理v. 语句vi. 书写vii. 错别字viii. 标点符号

e) 《创造性作文测评指标》o 4项标准:

i. 流畅性ii. 多样性iii. 独特性iv. 周全性

f) 希尔里奇的作文测评标准o 组织结构o 用词造句o 创造性o 流畅性o 技巧

g) 日本《国语能力表》2. 方法

a) 分项评定法o 根据作文能力的结构要素或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编织成相应的评定标准,从而逐项评价作文成绩。

o 5项:创造性、组织和形式、技巧(基本功)、句子结构、易读性(书写清晰度)

Page 27 of 29

Page 28: Bcn 3112 note

b) 按错记分法o 分析文章中的错误和缺点来评定作文的优劣。

c) T单元分析法o 计算作文中每个 T单元所用词数来估计学生作文水平的测评方法。

d) 多方评分法o 分别由两个或以上的评分者给同一篇作文判分,最后把评出的几个分数相加,求其平均值即得到该篇作文的成绩。

e) 分项综合评分法o 评分者先按照预先拟定的评分标准分项给作文打分,然后再给以汇总的积分。

o 四项标准:书写格式、质料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f) 九堆评分法

o 依照评分与总体的概观把作文分上、中、下三个等级,并把每一堆再细分出上、中、下三级。

g) 参照量表法o 最先采用作文量表来评分的方法。o 优点:短时间内评定大量作文可以防止标准的“自流”现象。

h) 整体评价法o 评价全文的得失,指出不足之处,为修改文章提供建议。o 作文整体评价表:

i. 内容:兴趣、主题、目的、形成、联系、连贯、组织、语言ii. 结构技巧:语法和惯用法、大写、标点、拼写、行款

小学语文题库的组建1. 题库组建的条件

a) 题量方面——所储试题的总体能够覆盖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语文学科的全部内容,并备有从不同角度考查的试题。

b) 题质——每一试题都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并备有答案和评分规定。同时有参数值,如难度、区分度等。(试题具科学性)

c) 形式——每一试题须注明考核的课本、题型、预计难度、满分量和评分规定,及试题编制、审定人等项目。(题目资料详细)

d) 备有符合命题大纲要求的若干份(如五至十份)标准样卷。e) 题库必须是动态的,要不停地予以更新、充实、调整、删改。(定期更新、调整)

2. 题库组建的形式a) 卡片式——即将试题及其答案等有关内容以卡片形式记录下来。

Page 28 of 29

Page 29: Bcn 3112 note

b) 软盘式——将试题及其答案等有关内容输入电脑建立库,然后以软盘形式保存。

3. 题库组建的过程a) 积累试题

o 来源:收集和征集试题、聘请专家集中命题。o 收集试题——要放开眼界,历次考试,各种书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尽量多翻阅,多收集,多积累。

o 征集试题——采取“约稿”方式,哪种题型不足,约请多人分头出题。

o 集中命题——组织教师分册集中命题。b) 审定试题

o 聘请语文学科的专家和考试专家进行审定。c) 制片保存/软件保存

o 编号保存。

Page 29 of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