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物 - daoist.orgdaoist.org/booksearch/booksearch/list012/40-8-78.pdf ·...

7
弘道 2009 年第3 期 / 總第 4 0 期 78 仙人物 馬一浮(1883 - 1967),浙江 紹興上虞人,幼名福田,字耕餘。後改 名浮,字一浮,號湛翁,別號太淵、一 佛、宛委山民、聖湖野老,自號蠲叟或 蠲戲老人。因終身弘揚傳統儒家「六藝 論」,大儒梁漱溟先生譽之為「千年國 粹、一代儒宗」、周恩來總理稱其為 「當代理學大師」,並與梁漱溟、熊十 力一起被當代學人尊奉為「現代新儒家 三聖」。 陳攖寧(1880 - 1969),安徽 安慶懷寧縣人,原名元善、志祥,字子 修,後改名攖寧,道號攖寧子,近代最 知名道教學者與仙學社會活動家,中國 道教協會的主要創立者。因終身倡導、 弘揚並實踐道教文化與仙學學術,被譽 為「仙學學派創始人」、「神仙科學 家」、「當代太上老君」 1 、「一代 仙學巨子」。 一、幾乎相同的人生閱歷 我們如果對一代國學大師馬一浮 先生、一代仙學巨子陳攖寧先生的人生 閱歷進行比較式閱讀,可以發現兩位大 師級人物的生平軌跡有著驚人的相似之 處:年幼聰慧、博洽群籍、任職浙江省 文史研究館、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共 同神交於兼通儒釋道的著名學者謝無量 先生。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馬一浮與陳 攖寧之間的往來信函中疏解二人的 「道緣」。 1 、年幼聰慧 陳攖寧自幼隨父讀書、學習、作 張宏敏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區域文化研究中心 馬一浮陳攖寧之間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Aug-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78

    神仙人物

    馬一浮(1883 - 1967),浙江

    紹興上虞人,幼名福田,字耕餘。後改

    名浮,字一浮,號湛翁,別號太淵、一

    佛、宛委山民、聖湖野老,自號蠲叟或

    蠲戲老人。因終身弘揚傳統儒家「六藝

    論」,大儒梁漱溟先生譽之為「千年國

    粹、一代儒宗」、周恩來總理稱其為

    「當代理學大師」,並與梁漱溟、熊十

    力一起被當代學人尊奉為「現代新儒家

    三聖」。

    陳攖寧(1880 - 1969),安徽

    安慶懷寧縣人,原名元善、志祥,字子

    修,後改名攖寧,道號攖寧子,近代最

    知名道教學者與仙學社會活動家,中國

    道教協會的主要創立者。因終身倡導、

    弘揚並實踐道教文化與仙學學術,被譽

    為「仙學學派創始人」、「神仙科學

    家」、「當代太上老君」1 、「一代

    仙學巨子」。

    一、幾乎相同的人生閱歷

    我們如果對一代國學大師馬一浮

    先生、一代仙學巨子陳攖寧先生的人生

    閱歷進行比較式閱讀,可以發現兩位大

    師級人物的生平軌跡有著驚人的相似之

    處:年幼聰慧、博洽群籍、任職浙江省

    文史研究館、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共

    同神交於兼通儒釋道的著名學者謝無量

    先生。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馬一浮與陳

    攖 寧之 間 的 往 來 信 函 中 疏 解 二 人 的

    「 道 緣 」 。

    1 、年幼聰慧

    陳攖寧自幼隨父讀書、學習、作

    張宏敏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區域文化研究中心

    馬一浮與陳攖寧之間的

  • 79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文,「三歲時開始讀書,到六歲時已讀

    完 《 三 字 經 》 、 《 四 字 經 》 、 《 百

    家 姓 》 、 《 千 字 文 》 、 《 論 語 》 、

    《 孟 子 》 、 《 大 學 》 、 《 中 庸 》 。

    七歲到十一歲,讀完《詩經》、《書

    經 》 、 《 易 經 》 、 《 禮 記 》 、 《 左

    傳》。十二歲到十四歲,學做詩文,讀

    古文、古詩、八股文、試貼詩」2 。在

    少年時代,陳攖寧已經打好了關於中華

    傳統文化的堅實基礎,有學者認為:

    「先生學有淵源,造詣深厚,乃一代博

    學之士,在我國歷史上亦屬罕見,就是

    歷史上的金聖歎、張之洞輩,雖是一代

    名聲顯赫的神童才子,設若與攖寧先生

    比較,恐不及多矣。」3

    馬一浮六歲隨父讀書識字,九歲

    就 能 誦 讀 《 楚 辭 》 、 《 文 選 》 , 過

    目不忘,鄉里譽之為「神童」;因刻

    苦攻讀,進步神速,以致業師感到難以

    勝任,請辭教職。十六歲,奉父命赴府

    城紹興參加縣試,榮獲第一,同科應考

    的周作人在所著《知堂問想錄》中回

    憶說:「……會稽凡十一圖,案首為

    馬福田,予在十圖第三十四,豫才兄

    (即魯迅)在三圖第三十七……馬福

    田即係浙江名流馬一浮。」4

    2 、更改名、號

    馬 一 浮 、 陳 攖 寧 二 人 在 成 年 之

    後,均對自己的名、字(號)做過改

    動,而更改的文本典籍出處都是《莊

    子》。陳攖寧「原名元善、志祥,字子

    修,後改名攖寧,號攖寧子」,而「攖

    寧」二字,取自《莊子‧大宗師》:

    「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5 莊子

    這裏,「攖寧」指稱一種雖受外界干

    擾,但是仍能保持的一種寧靜自如的精

    神境界。南宋道家學者林希逸(1193

    - 1270?)在《莊子口義》中提到:

    「『 攖』者, 拂也 。即 攖擾 汩亂 之中

    而其定者常在。『寧』,定也。攖擾

    而後見其寧定,故曰攖寧。」

    馬一浮「幼名福田,字耕餘」、

    後改「名浮,字一浮」。「浮」字,

    就 是 取 自 《 莊 子 ‧ 刻 意 》「 其 生 若

    浮,其死若休」6 之語而來,意即人生

    而浮於世,死而歸於平靜安然,對待生

    死之間應該秉持一種處置淡然的境界與

    態度。成玄英疏云:「夫聖人動靜無

    心,死生一貫,故其生也如浮漚之蹔

    起,變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勞休息,

    曾無繫戀也。」從「浮」之義,可以

    看出馬一浮的生死觀受老莊哲學影響很

    深。

    3 、學貫儒釋道

    陳攖寧係歷史上少有的遍閱《道

    藏》之人,而馬一浮則是罕見的遍覽

    《四庫全書》之人,陳、馬二人對佛學

    (教)皆有興趣,參訪的高僧大師幾乎

    一致。 1912年至 1914年,陳攖寧來到

    上海,住在姊丈喬種珊家,日往上海白

    雲觀通讀《道藏》,用整整三年時間通

    讀了明朝《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

    共 5485卷,有人以為這「是《道藏》自

    明正統年間刊印流傳到今五百餘年以

    來,通讀全書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之

    一」。1915年,陳攖寧又去杭州海潮寺

    華嚴大學閱讀佛經,早年參訪過楊仁

    山、八指頭陀、諦閑法師、治開和尚、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80

    月霞法師 7 ,與高鶴年一起讀《大藏

    經》,身邊的朋友黃懺華、高觀如、

    黎端甫、謝無量等皆對佛學研究頗深。

    年青時候的馬一浮遍覽了《四庫

    全書》。 1906 年,馬一浮隻身來到杭

    州,寄居在延定巷姐夫家,刻苦讀書。

    後來,索性寄居在西湖邊廣化寺(現

    西 泠 印 社 ) , 通 讀 文 瀾 閣 《 四 庫 全

    書》凡79072卷。李叔同曾對學生豐子

    愷說:「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如果

    一 個 人 一 生 下 就 讀

    書,且每天都讀一厚

    冊,而此人又活到一

    百歲,他一生也只能

    讀 三 萬 六 千 五 百 冊

    書,可馬先生讀過的

    書 遠 遠 超 過 這 個 數

    目。」馬一浮一度對

    佛學十分癡迷,研閱

    了大量佛典:楊文會

    居士在南京創設祇洹

    精舍時,曾延請馬一

    浮前往任教;天台宗

    僧諦閑法師在寧波開

    講《法華經》,馬一

    浮亦曾一度發心前往

    聽經聞教;1912 年,馬一浮結交了在

    杭 州 海 潮 寺 續 辦 「 中 華 佛 教 華 嚴 大

    學」的月霞法師,專注於華嚴宗。此

    外,他還與弘一、楚泉、肇安等法師之

    間交往相當密切。

    4 、任職政界

    馬 一 浮 由 於 博 古 通 今 , 學 貫 中

    西,於諸子百家,儒、佛、道學乃至考

    据學、醫學、西學等莫不探究,兼擅詩

    詞、書法,無論在學術研究界、還是在

    政治上的影響力在浙江當代史上罕見,

    所以1953年至 1966年,馬一浮一直擔

    任著具有無上榮譽與「統戰」性質的浙

    江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1953 年,時年

    74 歲的陳攖寧,離開了居住三十多年

    的上海,應入室弟子胡海牙的多次邀請

    遷往杭州定居,並經由馬一浮的引薦被

    浙江省人民政府聘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

    首批館員。因為在當代

    道 教 界 影 響 力 頗 大 ,

    1956 年,陳攖寧被邀請

    為中國道教協會籌備委

    員會委員;1957 年,中

    國道教協會正式成立,

    陳攖寧被選為副會長兼

    秘書長;1961 年,又眾

    望所歸地當選為中國道

    教協會會長。

    正是因為馬、陳二

    人在學問、政治上不同

    凡響的影響力,所以他

    們 還 同 時 被 推 選 為 第

    三 、 四 屆 全 國 政 協 委

    員,為新中國的國家政

    權建設建言獻策。然而,在「文革」

    期間,馬一浮、陳攖寧均未能逃脫這場

    「浩劫」的所帶來的精神與肉體的雙

    重折磨:1967年6月2日,馬一浮在憂

    病交加中磕然與世長辭;1969年5月25

    日,因「文革」而抑鬱惶恐、心力交

    瘁的陳攖寧羽化升天。

    5 、著述等身

    馬一浮的書法作品。

  • 81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神物人仙

    陳、馬二人一生勤於理論研究與

    學術創作,在「博洽 籍」的同時也

    「著述等身」。陳攖寧為踐行道教,

    擔任過道教仙學雜誌《揚

    善 半 月 刊 》 、 《 仙 道 月

    報 》( 張 竹 銘 醫 師 創 辦 )

    的主筆,並親自進行過外

    丹試驗,8同時為後世學者

    留下了大量的道學論者,

    諸 如 《 黃 庭 經 講 義 》 、

    《孫不二女工內丹次第詩

    注》、《靈源大道歌白話

    注解》、《最上一乘性命

    雙修廿四首丹訣串述》、

    《論性命》、《神經衰弱

    靜功療養法》、《靜功總

    說 》 、 《 道 教 知 識 彙

    編 》 、 《 中 國 道 教 史 提 綱 》 、 《 道

    教與養生》等。

    馬一浮先生為踐行「六藝學」,

    在 講 學 刻 書 的 同 時 , 創 辦 並 主 持 過

    「復性書院」工作。馬一浮一生著述

    弘富,內容廣博,涉及眾多學科領域,

    舉其要者如《泰和會語》、《宜山會

    語 》 、 《 復 性 書 院 講 錄 》 、 《 爾 雅

    台 答 問 》 、 《 爾 雅 台 答 問 續 編 》 、

    《 濠 上 雜 著 》 、 《 蠲 戲 齋 雜 著 》 、

    《 法 數 鉤 玄 》 、 《 蠲 戲 齋 詩 編 年

    集 》 、 《 留 美 日 記 》 、 《 復 性 書 院

    日記》以及大量的詩、文、詞、賦、

    筆記、鈔稿和書法作品等。

    二、往來信函交往

    由上所述,不難發現,馬一浮與

    陳攖寧人生閱歷相似,成為「志同道

    合」式的摯友順理成章。關於馬、陳

    二人開始交往的確切時

    間,筆者限於學力無法

    詳細考證;但是筆者以

    為,謝無量在馬一浮、

    陳攖寧之間的交往之中

    扮 演 著 十 分 重 要 的 角

    色,因為謝與馬、陳二

    人終身交往, 1935 年,

    馬一浮、陳攖寧、謝無

    量 三 人 相 伴 共 遊 了 天

    台 、 黃 山 等 道 教 聖 地

    ( 詳 見 下 文 ) 。 這 裏 ,

    筆 者 主 要 依 據 收 錄 於

    《 馬 一 浮 集 ‧ 蠲 戲 齋 詩

    編年集》之中馬一浮寫給陳攖寧的信

    函 , 來 解 讀 陳 攖 寧 與 馬 一 浮 之 間 的

    「 道 緣 」 。

    《 蠲 戲 齋 詩 編 年 集 》( 辛 巳 壬

    午)收錄有馬一浮在 1942 年歲暮「有

    懷諸古舊」詩作二首:

    攢眉猶自入山行,

    今日青城是赤城。

    忽憶天台桐柏觀,

    清泉皓月坐雙瓊。

    草庵雲外倚枯藤,

    鶴怨猿愁已不勝。

    欲問幾時生羽翼,

    黃山頂上見飛昇。

    馬 一浮 在 這 兩 首 詩 下 有 案 語 :

    「攖寧好道術,曾與同遊天台、黃山,

    有異人為君授記,言丹成當於黃山飛

    陳攖寧仙學論著一種。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82

    昇。」9 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陳攖

    寧、馬一浮二人先前已經有交遊,一同

    出遊過道教名勝──浙江天台和安徽黃

    山,尋訪方外高道。詩句之中的「青

    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傳說

    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得道於青城山,並

    在此羽化飛昇,道書上稱之為中國道教

    十 大 洞 天 中 「 第 五 大 洞 寶 仙 九 室 之

    天 」 。 此 外 , 「 青 城 山 , 一 名 赤

    城 」 , 馬 一 浮 遂 有 「 今 日 青 城 是 赤

    城」語。其實,此時身在四川(主持

    復 性 書 院 工 作 ) 的 馬 一 浮 睹 「 山 」

    (「 青 城 」) 生 情 , 因 為 浙 江 境 內 的

    「赤城」為天台山南門,同樣為道教

    南宗聖地,道書稱「金庭洞天」,為

    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這裏,馬

    一浮憶及與陳攖寧二人(實際還有謝

    無量)月夜之下共遊浙江境內天台山

    桐柏觀的往事情境,「忽憶天台桐柏

    觀 , 清 泉 皓 月 坐 雙 瓊 」 。 此 外 , 從

    「欲問幾時生羽翼,黃山頂上見飛昇」

    句 以 及 「 言 丹 成 當 於 黃 山 飛 昇 」 案

    語,可以知道,陳攖寧曾得方外高道點

    化,「丹成之日」,「當於黃山羽化

    升 天 」 。

    《蠲 戲齋 詩編 年集 》(乙 酉下 ,

    1945)收錄的「簡陳攖寧」詩作之「黃

    山高睨說遊仙,白髮飄零遂十年」10句,

    交待了馬一浮、陳攖寧相伴共遊黃山的

    時間為1935年:「莫道西南真產藥,只

    看滄海屢桑田。峨眉汶嶺俱成夢,松子

    王喬並杳然。他日相逢唯一語,大唐國

    裏本無禪。」1945年,八年抗戰即將結

    束,馬一浮仍身在「大後方」,而陳

    攖寧一直堅守的抗戰前線上海,行醫救

    人。從詩句之中可以看到,陳攖寧希望

    摯友馬一浮能從戰事相對緩和的大西南

    (四川、重慶等)山川(峨眉)汶嶺之中

    尋覓一些中草藥或醫病、或煉製丹藥;

    然而,陳攖寧哪裏曉得馬一浮所在的大

    後方的時局也是相當惡化,也是國民抗

    擊日寇的主戰場。所以,馬一浮只能用

    「他日相逢唯一語,大唐國裏本無禪」

    的戲謔之語答覆。

    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4月

    20 日,是年 64 歲的馬一浮自重慶乘飛

    機到上海,然後回杭州,暫時寓居裏西

    湖的葛陰山莊。 11 是年秋,馬一浮有

    「簡陳攖寧」的詩作一首:

    憶從巴峽穿巫峽,

    已自三春歷九秋。

    菰菜蒪羹鄉味薄,

    青天白日戰雲愁。

    看朱成碧緣多誤,

    轉綠回黃事不侔。

    物外期君相共語,

    人間何處有丹丘。12

    該 詩 首 句 , 意 為 馬 一 浮 本 人 自

    1937 年因日寇侵華被迫避難,輾轉異

    地,到 1946 年重返浙江(杭州)已經

    有九年之久。言中之義,馬一浮與陳攖

    寧已經九年未曾見面寒暄敘舊。「物

    外期君相共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

    的思念。「丹丘」為天台山的別稱,

    唐 代詩 僧 皎 然 〈 飲 茶 歌 送 鄭 容 〉 詩

    云:「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

    羽 翼 。 」 詩 自 注 云 : 「《 天 台 記 》

    云 : 『 丹 丘 出 大 茗 , 服 之 生 羽

    翼。 』」馬一 浮「人 間何 處有 丹丘 」

    句,喻指願與陳攖寧以「道」為媒,

  • 83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神物人仙

    共續友情。

    1948 年,馬一浮在〈玉皇山紫來

    洞 書 所 感 寄 嗇 庵 〉( 案 : 謝 無 量 號

    「嗇 庵」)中有「緬 想天 台遊 ,頓 憶

    登黃山」句。這裏,我們還可以得出

    這麼一個信息:1935 年,馬一浮、陳

    攖寧共遊黃山時,馬、陳二人共同的摯

    友謝無量也一同陪遊。

    1955年的重陽日,時年73歲的馬

    一 浮 與 學 生 蔣 蘇 庵 一 同 暢 遊 並 「 服

    氣」於杭州龍井村,其「服氣」之舉

    就是受到陳攖寧的啟發:「予友陳攖寧

    為余言,服氣須就林木佳處,得清泉佐

    之。因有九日龍井之約,意不再登高

    也。」13 晚年的馬一浮對陳攖寧的「服

    氣」之論頗為稱讚並身體力行之。引申

    一下,「服氣」,又稱「食氣」、「行

    氣」,語最早見魏晉玄學家稽康的《養

    生論》:「呼吸吐納,服氣養身。」就

    是說在呼吸、吐納天地精 的過程中煉

    養身體。《淮南子‧墜形訓》:「食

    氣者神明而壽。」14《論衡‧道虛論》

    引 : 「 食 氣者 , 壽 而 不 死 , 雖 不 穀

    飽 , 亦 以 氣 盈 。 」1 5 《 正 一 修 真 略

    儀》曰:「修行之要,在於服氣。若

    五 行 大 全 , 則 神 真 咸 備 。 」 一 般 以

    為 , 行 「食 氣 」 功 法 , 要 在 環 境 清

    靜、心情安逸的狀態下進行,煉此功法

    可以達到「長壽成仙」的理想。

    1957 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成立

    大會在北京召開,陳攖寧作為籌備委員

    之一,因工作開展的需要必須離開杭州

    北 上 。 馬 一浮 因 此 賦 〈 送 陳 攖 寧 北

    遊〉詩一首:

    道在樊籠亦自然,

    入廛垂手信君賢。

    生民食氣方言壽,

    大地浮空本易遷。

    周遍已能知物性,

    剎那何用計光年。

    西湖別後看新月,

    依舊霜林水石邊。16

    該詩首句「道在樊籠亦自然」,

    出典於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久

    在樊籠裏,復得返自

    然 」 。 在 馬 一 浮 看

    來,作為修仙煉丹之

    士的陳攖寧之修養工

    夫已不一般,即使身

    在「樊籠亦自然」,

    但卻「入廛垂手信君

    賢」,詩句表達了對

    陳攖寧主持開展道協

    工作的信心。馬一浮

    「 生 民 食 氣 方 言 壽 」

    句,則是對陳攖寧的

    囑託,期望陳氏利用杭州蔣莊馬一浮故居。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84

    自己在丹道方面的才能修為來給民眾造

    福。要之,晚年的馬一浮對道教仙學

    「服氣」、「食氣」深信不疑,並從

    中受益良多。我們必須承認,這其中應

    有好友陳攖寧的薰染與影響。

    1958 年,馬一浮、陳攖寧分手一

    年,馬一浮對老友念念不忘,雖「患

    目 疾 」 , 堅 持 賦 詩 一 首 〈 寄 懷 陳 攖

    寧 〉 :

    別來彈指已經年,

    莫問先天與後天。

    舉世紛紛求五石,

    何人了了悟重玄。

    法從緣起都無礙,

    道本希夷不可得。

    忽憶相尋山水窟,

    附書遙寄白雲邊。17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時年76歲的

    馬一浮可謂已經進入「從心所欲不逾

    矩」的生命狀態。該詩雖多引用道教

    教術語,然而本意卻不在探討丹道修

    煉,而是「忽憶相尋山水窟」,回憶

    早年共遊天台、黃山等風景佳勝之處而

    締結的友情。

    1959 年,陳攖寧八十大壽之時,

    馬一浮有 「挽陳攖寧先生八秩壽」 聯

    一首,以敘友情:

    八百跂修齡,若逢旬始增

    遐筭。

    大千能洞視,早識長桑飲

    上池。18

    1964 年初,陳攖寧來函索寄「會

    刊」(具體名稱待考),馬一浮覆函

    並賦〈戲簡攖寧索寄會刊〉詩:

    雪後無黃獨,

    山中只白雲。

    丹砂如已就,

    青鳥遣相聞。 19

    道教煉丹術之中,「丹砂」被視

    為是萬靈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

    馬 一浮 向 友 人 詢 問 「 丹 砂 」 修 煉 事

    宜,說明對陳攖寧仙學修為的關注。

    總 之 , 馬 一 浮 一 生 秉 持 「 儒 本

    位」 的 為 學 立 場 , 恪 守 傳 統 儒 家 精

    神,以「六藝該攝一切學術」為學宗

    旨,雖對道教缺乏宗教體驗,但是也能

    夠對其進行「同情的理解」,這種精神

    是難能可貴的。

    1 、 7 、 8 蒲團子:〈陳攖寧先生生平述略〉,

    香港:《弘道》,第38期(2009 第 1期),

    第 5 3 頁,第 5 8 頁,第 6 0 頁。2 胡海牙編著:《仙學指南》(北京:中醫古

    籍出版社, 1 9 9 8 ),第 2 頁。3 楊思澍:《仙學‧前言》(北京:中醫古籍

    出版社, 1 9 9 8),第 1 頁。4 樓宇烈:〈理學大師馬一浮〉,載《中國

    當代理學大師馬一浮》(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 1 9 9 2),第 2 6 頁。5 、 6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

    局, 19 6 1),第 253 頁,第 53 9 頁。9、10、 12、 13、 16、 17、 18、 19《馬一浮集》第三冊,

    第 174 頁,第 393 頁,第 422 頁,第 584 ,

    第 60 3 頁,第 61 7 頁,第 88 9 頁,第 71 5

    頁 。1 1 吳光:《馬一浮研究‧馬一浮先生小傳》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8 ),第

    34 7 頁。

    1 4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

    書局, 19 8 9),第 1 4 3 頁。1 5 國學整理社編:《論衡》(北京:中華書

    局, 1 9 5 4),第 7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