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禪的語絲 - chiefsun.org.twchiefsun.org.tw/upfiles/file01309137631.pdfch’an, (jhana in...

3
16 佛弟子會訊 2011.7 Society of Buddhists 17 2011.7 佛弟子會訊 Society of Buddhists 素成班開課 文/雲嘉區服務處 報馬仔 大戴禮記云:「食肉勇敢而悍,食穀智慧而巧。」俗話也說:呷素身體健康 血不濁。隨著樂活、養生概念的倡導,以及地球暖化問題的嚴重,素食的接受度 也越來越高。但是對很多習慣葷食的人,面對素食時往往感到平淡無趣,尤其對 食慾旺盛的小孩及年輕人來說,如何做出好吃丶創意及具飽足感的素食,更是許 多希望家人吃的更健康的婆婆媽媽們在料理時的難題。為了讓素食能普遍讓大家 接受,「嘉義講堂」請到經營素食餐廳多年的何續惠居士,從4月份起在講堂每 週為想學習素食料理的民眾作烹調教授示範。 第一堂課老師準備的食材很豐富,顏色也賞心悅目,簡要的從一般飲食習慣 帶入素食概念,再由食材及調味料介紹,引領大家調配、選購。接著示範香椿松 子拌飯及紅麴炒飯。一般做炒飯,要炒得鮮香、爽口不膩,大有學問,就是飯要 煮的好吃要選對米,各種不同的米,味道各有特色,而不同的米互相搭配時, 米的比例改變,口味即不同。而紅麴自古以來就被當作珍貴漢 藥,也是血液的清道夫。香椿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也能有效 促進學習記憶力。因此只要了解各種食材特性,善加利用及互 相搭配,在日常料理中就能實踐「藥食同源」的生活智慧。 老師熟練順暢的示範,一時廚房內香氣四溢,學員們除了 仔細記筆記外,也熱烈的提問題請教,互相分享心得。有位學 員難掩興奮說:「看老師的作菜 方式,真想趕快自己做做看, 原來素食也這麼有變化。」 在示範過程中,老師也提到 利用炒飯的方式,將家裡一些“剩菜“變成“盛菜“的技巧。當天的菜式還有一 道燉湯。當三道菜完成時,經過老師的巧手排盤,學員們一陣驚嘆;真天廚妙供 啊!大家迫不及待試吃,讚不絕口,真是“幸福的素滋味“! 最後老師語重心長強調:吃素要吃對,用心煮好每道菜。這些上課準備的食 材容易買到,烹煮方式也簡單,煮出來卻非常美味,真正吃到食物天然味及營 養,減輕對重口味的依賴,長養對生命尊重的態度。一堂烹飪課讓大家從健康、 天然的觀點重新思考飲食觀,並從中體驗食物真正的美味。 文/選自《禪的語絲》翻譯‧若提 禪那無有定法可循,它不同於教,依經據典,有道理,有方法;所謂禪宗禪跡,盡 在日常生活中。古德們所說:「平常心即是道。」禪行者的修行,應該從日常生 活中,平常的任何起心動念,好好地抓住它;因為,那正是禪那的誘因,最能引發 「疑、思、悟」的殊勝之機,而進入「覺」的世界!” Ch’an, (jhana in Sanskrit, or Zen as popularized by the Japanese) in Buddhism according to Ch’an Master Bai Yun is: There are no fixed rules in the pracce of Ch’an. Ch'an pracce is different from Buddhism as a religion. As a religion, Buddhist teaching can be found in the scriptures in which theories are laid down and methods spelt out. But signs of Ch’an are constantly present in our daily acvies. Just as many accomplished masters had oſten said, “The way to Ch’an is simply ‘going with the flow’.” Therefore, as followers of Ch'an, one needs to learn to seize every thought as and when it arises as it is the very 'bait' that will lead to the process of ‘asking the quesons, doing the thinking and arriving at some kind of realizaon’, and eventually arriving at a state of perfect ‘enlightenment’. 禪的語絲 17 2011.7 佛弟子會訊 Society of Buddhists ~ ~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幸福 禪的語絲 - chiefsun.org.twchiefsun.org.tw/upfiles/file01309137631.pdfCh’an, (jhana in Sanskrit, or Zen as popularized by the Japanese) in Buddhism according to Ch’an

16佛弟子會訊 2011.7Society of Buddhists

佛弟子園地~

172011.7 佛弟子會訊 Society of Buddhists

佛弟子園地~

素成班開課

文/雲嘉區服務處 報馬仔

  大戴禮記云:「食肉勇敢而悍,食穀智慧而巧。」俗話也說:呷素身體健康

血不濁。隨著樂活、養生概念的倡導,以及地球暖化問題的嚴重,素食的接受度

也越來越高。但是對很多習慣葷食的人,面對素食時往往感到平淡無趣,尤其對

食慾旺盛的小孩及年輕人來說,如何做出好吃丶創意及具飽足感的素食,更是許

多希望家人吃的更健康的婆婆媽媽們在料理時的難題。為了讓素食能普遍讓大家

接受,「嘉義講堂」請到經營素食餐廳多年的何續惠居士,從4月份起在講堂每

週為想學習素食料理的民眾作烹調教授示範。

  第一堂課老師準備的食材很豐富,顏色也賞心悅目,簡要的從一般飲食習慣

帶入素食概念,再由食材及調味料介紹,引領大家調配、選購。接著示範香椿松

子拌飯及紅麴炒飯。一般做炒飯,要炒得鮮香、爽口不膩,大有學問,就是飯要

煮的好吃要選對米,各種不同的米,味道各有特色,而不同的米互相搭配時,

米的比例改變,口味即不同。而紅麴自古以來就被當作珍貴漢

藥,也是血液的清道夫。香椿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也能有效

促進學習記憶力。因此只要了解各種食材特性,善加利用及互

相搭配,在日常料理中就能實踐「藥食同源」的生活智慧。

  老師熟練順暢的示範,一時廚房內香氣四溢,學員們除了

仔細記筆記外,也熱烈的提問題請教,互相分享心得。有位學

員難掩興奮說:「看老師的作菜

方式,真想趕快自己做做看,

原來素食也這麼有變化。」

在示範過程中,老師也提到

利用炒飯的方式,將家裡一些“剩菜“變成“盛菜“的技巧。當天的菜式還有一

道燉湯。當三道菜完成時,經過老師的巧手排盤,學員們一陣驚嘆;真天廚妙供

啊!大家迫不及待試吃,讚不絕口,真是“幸福的素滋味“!

  最後老師語重心長強調:吃素要吃對,用心煮好每道菜。這些上課準備的食

材容易買到,烹煮方式也簡單,煮出來卻非常美味,真正吃到食物天然味及營

養,減輕對重口味的依賴,長養對生命尊重的態度。一堂烹飪課讓大家從健康、

天然的觀點重新思考飲食觀,並從中體驗食物真正的美味。

文/選自《禪的語絲》翻譯‧若提

禪那無有定法可循,它不同於教,依經據典,有道理,有方法;所謂禪宗禪跡,盡

在日常生活中。古德們所說:「平常心即是道。」禪行者的修行,應該從日常生

活中,平常的任何起心動念,好好地抓住它;因為,那正是禪那的誘因,最能引發

「疑、思、悟」的殊勝之機,而進入「覺」的世界!”

Ch’an, (jhana in Sanskrit, or Zen as popularized by the Japanese) in Buddhism according to Ch’an Master Bai Yun is:There are no fixed rules in the practice of Ch’an. Ch'an practice is different from Buddhism as a religion. As a religion, Buddhist teaching can be found in the scriptures in which theories are laid down and methods spelt out. But signs of Ch’an are constantly present in our daily activities. Just as many accomplished masters had often said, “The way to Ch’an is simply ‘going with the flow’.” Therefore, as followers of Ch'an, one needs to learn to seize every thought as and when it arises as it is the very 'bait' that will lead to the process of ‘asking the questions, doing the thinking and arriving at some kind of realization’, and eventually arriving at a state of perfect ‘enlightenment’.

禪的語絲

172011.7 佛弟子會訊 Society of Buddhists

幸福幸福素成班開課

禪的語絲

佛弟子園地~

佛弟子園地~

Page 2: 幸福 禪的語絲 - chiefsun.org.twchiefsun.org.tw/upfiles/file01309137631.pdfCh’an, (jhana in Sanskrit, or Zen as popularized by the Japanese) in Buddhism according to Ch’an

18佛弟子會訊 2011.7Society of Buddhists

佛弟子園地~

192011.7 佛弟子會訊 Society of Buddhists

佛弟子園地~

一處弘傳佛陀教法的勝境文/台北區服務處 筆耕隊

  這是個百家爭鳴、言論自由的時代,也是宗教道場林立、天人師善知識難遇

難逢的時代。

  在現代弘傳佛陀教法的高僧大德中,高齡九十七歲的上白下雲老禪師,是我們

最景仰的大修行者,聆聽他老人家言談,觀看他老人家舉止,彷彿盛夏啜飲清涼

甘泉。老禪師常提醒我們:「學佛是學佛的智慧,學佛法是學佛陀的道理方法,

如果佛法不能應用在日常生活,而讓人得到好處,那學佛何益?」聽到這樣的話

語,內心就晨鐘暮鼓,聲聲撞擊,句句敲扣,感動潸然淚下。

  老禪師七歲出家,僧臘八十餘年,講經說法一甲子。民國83年老師父為方便

北部信眾聞法共修,在松山火車站附近成立千佛山「台北講堂」。講堂位於永吉

路時,遭逢921及331大地震,講堂座落的大樓因使用海沙的關係,嚴重龜裂成危

樓。然而大樓並沒倒塌,也無傷亡,住戶認為托講堂之福,也蒙佛菩薩及龍天護

法庇佑。幾次遷移後於92年遷至羅斯福路五段現址,舉辦共修、法會、課程等活

動,只能應用有限的面積及空間,較大的活動常需另行商借場地。就以小小的地

下室來說,既是廚房大寮,也是齋堂餐廳、師父們的寮房和會議室,在這樣的環

境下,常住師父們卻甘之如飴。然而講堂式的道場對於接引信眾確實有諸多限

制、不便和困擾,於是大眾發弘誓願懇求,並蒙老師父同意覓地籌建「白雲禪

寺」。

  「白雲禪寺」坐落在新北市新店屈尺

梅花湖畔,山環水繞,環境清雅宜人,

已於99年9月開工動土,預計102年9月完

工。回顧這些年,從覓址、購地至興工動

土,十方善信護法及志工同心齊力,加上

山系與歷任講堂當家及常住師父無私奉

獻、投入,終能在老師父親臨主持開工動

土下,讓「白雲禪寺」新建向前邁開一大

步。

◎參觀「白雲禪寺」施工現場

  近來各地常有許多大型宗教活動,規模一場比一場大,人數一年比一年多,

但就如放煙火般,是否曾對所產生的饒益深入探究?這些年我親近千佛山和老師

父,對於佛陀的道理方法也較有深入體會,原來佛法不只是強調做好事-善有善

報的因果關係,還要更深入的瞭解因緣法則-它是什麼因,關係到什麼緣,才能

認知其中的道理並進一步調整自己的行為。老禪師一向強調深入法義與學習佛陀

的智慧。此次,「白雲禪寺」的興建,將增一處弘傳佛陀教法的勝境,這是極為

難得的因緣,更是饒益人天的大事。

  「白雲禪寺」歡迎你,邀約你來廣結法緣,在這建寺福田中,種下一顆種

子!(詳情請見P23)

◎宗 旨:培養寺院管理人才及弘法人才。

◎課程特色:

一、以 雲老禪師悠遊法海近九十年的心地發

明,引領學人深入修學佛陀各大學派法要

,建立正知見,親證如來覺悟境界。

二、以傳統僧團制度及叢林規矩為管理依據。

三、結合現代新知及多元教學方式,引導學人

習得自利利他的度生方便。

◎招考對象:出家、在家等男眾弟子

◎在學待遇:學雜費全免並提供膳宿(零用金須自備)

◎報名方式:即日起受理報名(經審核後通知入學)

◎開學日期:民國100年9月5日

院 址:高雄市甲仙區大田里百葉巷16號

電 話:07-6752919 傳 真:07-6754087

網 址:www.chiefsun.org.tw

E-mail:[email protected]

招生天岳山男眾佛學院

誠摯

邀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列

19

一處弘傳佛陀教法的勝境

一處弘傳佛陀教法的勝境

Page 3: 幸福 禪的語絲 - chiefsun.org.twchiefsun.org.tw/upfiles/file01309137631.pdfCh’an, (jhana in Sanskrit, or Zen as popularized by the Japanese) in Buddhism according to Ch’an

20佛弟子會訊 2011.7Society of Buddhists

佛弟子園地~

212011.7 佛弟子會訊 Society of Buddhists

佛弟子園地~我對往生的概念

文/淨方

  還記得五歲未上幼稚園的時候,常到玩伴家遊

戲(早期住在鄉下同宗親的孩子們常玩在一塊,那是

我們三、四年級年紀的人享有的共同時光,不像現在

雖是鄰居,卻陌生的很,哪來兒時回憶呢?),那時

玩伴的老奶奶突然往生,雖然已98歲,算壽終正寢,

家屬哽泣不捨,在我幼小心靈並不知道死亡是什麼,

只是認為她動也不動躺在那兒,大人們怎麼如此傷心

呢?慌張跑回家的我,撲向母親懷裡哭著說:「人老

了怎麼會不可以動呢?」慈母拍著我的背說:「傻孩

子,能活到九十歲是長壽了,人終究要死的啊!」這

是我第一次聽到「死」字,在我記憶中。

  求學過程中,離鄉背井,親戚朋友喪事似乎未讓我參與,甚至外婆喪禮也沒

參加過,不知人生的生與死問題,但已意識到生離死別滋味總讓人如此難過與不

捨,第二次聽到「死」,是大姊夫過世,留下幼小姪子女們,缺少了父愛在他們

人生當中。四十歲初有可能往生嗎?何況他是懂得中醫的藥商啊!我心裡想著。

大姊哭喊著怎麼偏偏是我會遇到此事,那時我有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誰也不知道

什麼時候死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雖然有如此深痛感受,生活卻依然迷迷糊糊過著,結婚後,因婆婆癌症住

院,照顧病人的經驗由此開始,在病院期間,才知道病人及死亡是如此頻繁。才

跟鄰床病人寒喧,沒隔多久,鄰床又換了新病人,一問之下,才知他已往生。這

種現象讓我發覺躺在床上的婆婆眼神中透露百般無奈與孤獨,她心裡想些什麼

呢?回想起當時情景,的確,處於生命的邊緣,讓她覺得孤獨、寂寞與病苦,直

到往生前,由她話中我認為臨終前,會有過往家人或冤親債主前來會面,而我左

右看什麼人也沒有,難道要往生的人,都有如此現象嗎?待我學佛後才知道臨終

助念意義及功德,至少可以減少亡者恐懼吧!

  我知道有生必有死,可是並沒有那麼認真,不然的話,我就不會輕易的離開

年邁的雙親,攜著子女漂洋過海移民十多年,總認為兩老會活到百歲等我回來

(那是父親在我要前往他國時答應的),愚癡的我,並沒有意識到生命的有限,

時光飛逝,連孝順機會都錯過,留下我這一生的後悔,如今唯有藉著學佛因緣誦

經迴向,以我至誠心,祈求諸佛加被以報答父母恩。

  將過知天命步入耳順之年的我,對死亡的概念或許有增加些,尤其是透過上

「生死學」課程,讓我更懂得「生命的意義」及「如何把握當下」,希望自己更

能當真的把「死」,時時耳提面命,在弘一大師的人生最後一段文章諸言中提到

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人生最後一段

大事,豈可須臾忘也!「面對往生,準備好了嗎?」

大般若經要解

般若慧如燈‧爍破千年闇  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般若波羅密,在眾波羅密中居於首要的地位,其甚深微妙

的智慧,在佛陀為上根者所述說的大般若經中可略窺一班,但若無善知識的引導講解,

則難以深入般若之藏。

  般若是什麼呢?大般若經要解又講些什麼呢?在老禪師深入淺出巧妙譬喻的講解中,

您不但可以毫無困難的去了解佛法的旨趣,更可以在得其精奧之後,自在灑脫地運用佛

法於現實生活裡!

  要想領略由立體到平面,面面皆顧及佛法圓融的妙用嗎?或想開啟無上智慧的您,絕

對的,您必須仔細的去吸收消化這一套開啟您智慧之鑰的[大般若經要解]!

  [大般若要解]榮獲87年度行政院新聞局優良文化教育有聲出版品,今應讀者要求,

彙整出書,讓文字般若法水流長。

◎白雲老禪師講述 編輯部整理

上中下共三冊套書

《大般若經要解》有聲書甫出版即榮獲八十七年度

行政院新聞局優良文化教育有聲出版品,今應讀者

要求,彙整出書,讓文字般若法水流長。

七月出書

紅塵

甘露

白雲書坊及千佛山全省各道場

高雄市左營區文府路546號 洽購專線:07-3461929 傳真:07-3419536

E-mail:[email protected]

21

我對往生的概念

我對往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