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 台灣美術運動永遠的領航員 「中部美展」創辦人 一代宗師 林...

2
13 台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緬懷 台灣美術運動永遠的領航員 「中部美展」創辦人 一代宗師 林之助 每年美術節「中部美展」固定展出時間,心繫台灣畫壇的林之助,必僕僕風塵自太平洋東岸飛 回台灣,直至五、六月「全省膠彩畫展」,「中日友好展」的展覽結束,才又返回美國,像候鳥一樣 夏去春回,他守護著一生辛苦手創的「台灣中部美術協會」、「台灣膠彩畫協會」一年一度的年度大 展。而今年,他缺席,也將永遠 永遠缺席了!林之助大師因年邁體弱,於2008212日於美國洛杉 磯住處在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年92歲。今年三月二十五日美術節,「中部美展」展出時刻,也成了全 國文化界、藝術界為他老人家舉辦隆重追思的日子。 從歷史的回顧加以檢視,百年來台灣美術發展,林之助先生和老一輩畫家們頂著悲情歲月,穿越 封建的社會、政治的歧異和戰爭的災難,以及光復後本省畫壇另一個激情與擴張的世紀,步履艱辛, 但卻開創出今天蓬勃壯麗的台灣美術天地。尤其對中部美術的推展與振興膠彩畫一脈,林之助先生可 謂盡心盡力,居功厥偉。沒有他,沒有今日薪傳五十五年仍屹立畫壇的「中部美展」。 「生活可以隨意,生命要莊嚴」 林之助 西元一九四○年,留日十二年的林之助,甫自帝國學校畢業一年,以作品「朝涼」入選紀元 二千六百年奉祝紀念展」(帝展),並與王彩珠小姐締結連理,雙喜臨門,為其生命中最得意絢爛的 一年。 翌年十一月自日偕妻返台,船行中,太平洋戰爭爆發,其再赴日繼續創作研究的希望破滅了, 既無法扭轉戰爭和時代的巨脈,畫家追求一份繪畫生命的莊嚴,緊握畫筆,深扣生命中的細微處。 一九四二年,以作品「母子」獲得第五屆府展第一名總督獎。一九四三年,作品「好日」再獲第六屆 府展特選第一名總督獎,皆以妻子、長女為模特兒,表現人世間母愛親情,真誠至性的作品。隨著戰 役轉劇,轟炸頻頻,台灣美術活動全告停止,林之助成為台灣畫家唯一連續兩年獲得府展特選第一名 的紀錄保持人。 而在日本政府實施嚴厲的物質管制下,台灣米糧、物資大量輸日,殖民地的子民,只有農民才能 配得較多的口糧,在現實環境下,「富家少爺」也因此放下畫筆,跟著佃農一起幹活,舉凡鋤草、挑 糞、施肥、收割……等農稼樣樣都來,一點也不遜在地的「田莊兄弟」。 一望無垠的水田,亞熱帶的綠野風光,草木石頭,躍然成為畫家畫布上的題材,取材獨到,加上 精練細膩的技法,在林之助筆下的台灣農村依然悠靜、溫馨而富詩意,沒有狼藉烽煙,亦無燒殺屠掠 的悲慘世界,他呈現繪畫世界的「唯美」,他並未因時代的劇變而產生嚴重的適應失調或中輟畫筆。 登上台灣美術展覽的領導地位 應聘中師任教 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 台灣光復第二年,台灣第一屆全省美術展隆重開展,挾以顯赫的畫歷 與創作實力,林之助年僅二十九歲,榮膺國畫部評審委員,為評委中年紀最輕者。此後,續任省展評 審三十四年,後任評議委員,藝術成就普受畫壇一致肯定。同年四月,林之助應聘到台中師範學校任 教,當時同校教席的還有西畫的廖繼春,雕塑的陳夏雨,皆為一時之選。林老師主要教授色彩學、水 彩、素描等一般繪畫課程,幽默風趣,深受學生歡迎。基於教學需要與對美術教育的熱誠,他著手編 著高中、國中、小學美術教科書,出版「衣服的配色」、「配色學新論」等有關色彩學方面的著作, 一直到民國六十八年( 一九七九) 退休為止,他將一生青春歲月奉獻於該校美術教學與地方美術活動的 推展上。「他所擅長的「膠彩畫」因被大陸籍人士指為「日本畫」,在仇日意識高張的時代,並無法 在學校中正式傳授,只好選擇較有天份且有興趣的學生課外免費指導,當時所培育的學生,大部分都 已成為今日膠彩畫界的中堅畫家。」 台灣膠彩畫之父 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後,時當大批中原水墨畫家來台,為台灣畫壇重新接駁中原文化之 際,由於風格、認知的差異,大家對膠彩畫源流與特質均不甚瞭解,引發了長達十五年「正統國畫之 爭」,在這時代環境裡,林之助老師積極倡導,以媒材特質為分類標準,使得這本就源自我國唐宋金 碧山水的繪畫一脈能得正名,不僅從此擺脫長期被爭議的角色,且得昂首闊步於台灣畫壇。尤其在林 老師的奔走催化下,一九八一年,成立「台灣膠彩畫協會」,每年定期聯展,培育新血;到東海大學 美術系教授膠彩畫,致使大學院校增列膠彩畫課程與研究,各地區美術比賽增設「膠彩畫部」……。 情意 1998 紙本膠彩 38×46 cm 春日和 2002 紙本膠彩 38×45.5 cm 清韻 1998 絹本膠彩 41×53 cm 爽秋 2005 絹本膠彩 41×53 cm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Oct-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緬懷 台灣美術運動永遠的領航員 「中部美展」創辦人 一代宗師 林 …€¦ · 封建的社會、政治的歧異和戰爭的災難,以及光復後本省畫壇另一個激情與擴張的世紀,步履艱辛,

13台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緬懷 台灣美術運動永遠的領航員 「中部美展」創辦人

一代宗師 林之助每年美術節「中部美展」固定展出時間,心繫台灣畫壇的林之助,必僕僕風塵自太平洋東岸飛

回台灣,直至五、六月「全省膠彩畫展」,「中日友好展」的展覽結束,才又返回美國,像候鳥一樣夏去春回,他守護著一生辛苦手創的「台灣中部美術協會」、「台灣膠彩畫協會」一年一度的年度大展。而今年,他缺席,也將永遠 永遠缺席了!林之助大師因年邁體弱,於2008年2月12日於美國洛杉磯住處在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年92歲。今年三月二十五日美術節,「中部美展」展出時刻,也成了全國文化界、藝術界為他老人家舉辦隆重追思的日子。

從歷史的回顧加以檢視,百年來台灣美術發展,林之助先生和老一輩畫家們頂著悲情歲月,穿越封建的社會、政治的歧異和戰爭的災難,以及光復後本省畫壇另一個激情與擴張的世紀,步履艱辛,但卻開創出今天蓬勃壯麗的台灣美術天地。尤其對中部美術的推展與振興膠彩畫一脈,林之助先生可謂盡心盡力,居功厥偉。沒有他,沒有今日薪傳五十五年仍屹立畫壇的「中部美展」。

「生活可以隨意,生命要莊嚴」 — 林之助西元一九四○年,留日十二年的林之助,甫自帝國學校畢業一年,以作品「朝涼」入選紀元

二千六百年奉祝紀念展」(帝展),並與王彩珠小姐締結連理,雙喜臨門,為其生命中最得意絢爛的一年。

翌年十一月自日偕妻返台,船行中,太平洋戰爭爆發,其再赴日繼續創作研究的希望破滅了,既無法扭轉戰爭和時代的巨脈,畫家追求一份繪畫生命的莊嚴,緊握畫筆,深扣生命中的細微處。一九四二年,以作品「母子」獲得第五屆府展第一名總督獎。一九四三年,作品「好日」再獲第六屆府展特選第一名總督獎,皆以妻子、長女為模特兒,表現人世間母愛親情,真誠至性的作品。隨著戰役轉劇,轟炸頻頻,台灣美術活動全告停止,林之助成為台灣畫家唯一連續兩年獲得府展特選第一名的紀錄保持人。

而在日本政府實施嚴厲的物質管制下,台灣米糧、物資大量輸日,殖民地的子民,只有農民才能配得較多的口糧,在現實環境下,「富家少爺」也因此放下畫筆,跟著佃農一起幹活,舉凡鋤草、挑糞、施肥、收割……等農稼樣樣都來,一點也不遜在地的「田莊兄弟」。

一望無垠的水田,亞熱帶的綠野風光,草木石頭,躍然成為畫家畫布上的題材,取材獨到,加上精練細膩的技法,在林之助筆下的台灣農村依然悠靜、溫馨而富詩意,沒有狼藉烽煙,亦無燒殺屠掠的悲慘世界,他呈現繪畫世界的「唯美」,他並未因時代的劇變而產生嚴重的適應失調或中輟畫筆。

登上台灣美術展覽的領導地位 應聘中師任教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 台灣光復第二年,台灣第一屆全省美術展隆重開展,挾以顯赫的畫歷

與創作實力,林之助年僅二十九歲,榮膺國畫部評審委員,為評委中年紀最輕者。此後,續任省展評審三十四年,後任評議委員,藝術成就普受畫壇一致肯定。同年四月,林之助應聘到台中師範學校任教,當時同校教席的還有西畫的廖繼春,雕塑的陳夏雨,皆為一時之選。林老師主要教授色彩學、水彩、素描等一般繪畫課程,幽默風趣,深受學生歡迎。基於教學需要與對美術教育的熱誠,他著手編著高中、國中、小學美術教科書,出版「衣服的配色」、「配色學新論」等有關色彩學方面的著作,一直到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退休為止,他將一生青春歲月奉獻於該校美術教學與地方美術活動的推展上。「他所擅長的「膠彩畫」因被大陸籍人士指為「日本畫」,在仇日意識高張的時代,並無法在學校中正式傳授,只好選擇較有天份且有興趣的學生課外免費指導,當時所培育的學生,大部分都

已成為今日膠彩畫界的中堅畫家。」

台灣膠彩畫之父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後,時當大批中原水墨畫家來台,為台灣畫壇重新接駁中原文化之

際,由於風格、認知的差異,大家對膠彩畫源流與特質均不甚瞭解,引發了長達十五年「正統國畫之爭」,在這時代環境裡,林之助老師積極倡導,以媒材特質為分類標準,使得這本就源自我國唐宋金碧山水的繪畫一脈能得正名,不僅從此擺脫長期被爭議的角色,且得昂首闊步於台灣畫壇。尤其在林老師的奔走催化下,一九八一年,成立「台灣膠彩畫協會」,每年定期聯展,培育新血;到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膠彩畫,致使大學院校增列膠彩畫課程與研究,各地區美術比賽增設「膠彩畫部」……。

情意 1998 紙本膠彩 38×46 cm 春日和 2002 紙本膠彩 38×45.5 cm清韻 1998 絹本膠彩 41×53 cm 爽秋 2005 絹本膠彩 41×53 cm

Page 2: 緬懷 台灣美術運動永遠的領航員 「中部美展」創辦人 一代宗師 林 …€¦ · 封建的社會、政治的歧異和戰爭的災難,以及光復後本省畫壇另一個激情與擴張的世紀,步履艱辛,

1� 台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從奠定膠彩畫復興的基礎到延續發揚這門瀕臨失傳的國粹,林老師竭心盡力,畫界一致推譽他為「台灣膠彩畫之父」。

籌組中部地區第一個畫會—台灣省中部美術協會民國四十三年(一九五四)三月,鑑於台中州美術展停辦有年,地區

美術風氣有待振興,為結合美術界同道共同研究發表,以提高美術創作水準,發掘鼓勵新進畫家,也希望激發大眾對美術欣賞研究的興趣,實現生活藝術的理想,乃結合一群愛好美術的熱心朋友,顏水龍、楊啟東、江燦琳、陳夏雨、葉火城、呂佛庭、賴高山、王水河等,在藍運登、郭頂順、蔡惠郎、徐灶生、張煥珪……等地方仕紳的贊助下,齊心共組中部地區第一個畫會「中部美術協會」,為中部五縣市藝術界點燃一把傳承的火炬。中部美術協會包括墨彩、膠彩、油畫、水彩、雕塑、書法、攝影等部,會員達一百四十餘人,每年定期舉辦「中部美展」,內含會員展及公募展,各部分置獎項以獎勵提攜新秀,獲得各界肯定與讚揚。其間,林之助老師連任理事長三十五年,領導中部美術協會,中部藝壇一派祥和團結,美術運動蓬勃發展。對促進中部藝術,推動美術教育,提升地方藝術文化,可謂貢獻卓著就像中部美協創始會員藍運登回憶所說:「想當年阿助兄創辦中部美術展的豪情,四處奔波,為畫展五十元、一百元、三百元……銖錙籌款的艱辛和傻勁,真正感動人! 」而更感人的是在其理事長任內,發動畫家冬令義賣救濟展,舉辦非畫家聯展,合辦中部兒童畫展…在會務及主掌中日美術交流展的作業上,事不分巨細,小自寄發通知,重至搬運作品、整理會費等,雖有總幹事及學生協助,林老師仍都事必躬親,一絲不苟,一介不取;其盡心盡責、高風亮節的精神與操守,深得會員愛戴。

一向難得服人的老畫家楊啟東都豎起大拇指說:「阿助兄對中部地方美術的推展功勞第一。」無為、坦蕩,他將辛苦耕耘三十五載領導中部畫壇的棒子毅然交給筆者,創下本省民間美術團體傳承的首例;不論對事、做人、處世的態度和胸襟,他老人家都是會員、學生的典範。「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獎」,「金穗獎」,遲來的「行政院文化獎」,總算給予這一位為台灣美術發展長跑七十餘年的運動員一個肯定的評

價。

淡泊雅逸 永遠的導師在中部畫家的心目中,他是畫界的大家長,人人欽敬的師長,生活

的導師。他常說:「我只畫美好的事物。」「美麗的有情世界,是我樂予表現的。」他以唯美形式與純粹的繪畫觀漫寫自然與人世間的「真」和「美」,彩筆下勾繪的盡是圓滿與喜歡,溫馨怡人。

每次展覽,老師的畫總是最精煉的演出,雍容端麗,流露著完美之美,那一份優雅自在的風采,充滿音樂性與詩情的作品,讓人由內心感覺到愉悅的享受。越到晚期,畫風愈臻收放自如,爐火純青;畫畫見新意,在在都是畫家造詣與高尚情操最高的展露。

他畫花畫鳥畫身邊熟悉的事物,他畫「生活」,記錄他與生活環境的對話,而更可貴的是他懂得生活!他執著創作,淡泊雅逸,人生智慧、生死大事見諸詼諧笑談間,儘管等買畫的人成隊,他揮桿於綠野白雲,渾然無視畫價漲升;他也不只一次對收藏他作品的朋友說:「您們應該要希望我有意外才對,像座機撞山了,這樣收藏的作品就可升值了。」對於死亡,他有他的看法:「死,就像是睡覺,明天,要是沒有起來,就是死了,什麼都不知道。人生自古誰無死!怕就怕一事無成,

或是要死不死的,那就不好!」仁慈而豁達!

台灣美術史上,留下永恆的光輝可是,老師啊!我們真無法接受您這『長眠』

的殘酷事實,我們需要您!尤其,在您所創立的「中部美展」五十五週年開展與頒獎時刻,將傳承獎勵的獎座頒給畫壇年輕的競跑者,光輝在台上,沈痛的思念卻流轉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您是台灣美術運動永遠的領航員,在台灣美術史上,將留下永恆的光輝!我們會努力把這一把藝術薪火傳承下去,願您在天之靈也能像往常一樣守護著您這辛苦手創的「中部美展」。

安息吧!敬愛的老師!

倪朝龍

林之助與畫友合影於展覽會會場。前排(左)

葉火城,(右)江燦琳。後排左起林之助、陳

夏雨、賴高山、呂基正

1976年,林之助作畫中情景

1997年,中部美展創始會人之一籃運登先生伉儷(前排右三、右四)返國,與昔日創會伙伴及繼任理事長倪朝龍聚會。合影者:前排林之助伉儷(左一左

二)、顏水龍(左三)、張錫卿(右二)、賴高山(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