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绿护深红 楠木诵豳堂 -...

1
看无锡 2020.6.25 星期四 责编 金钟 | 版式 周洁 | 校对 李萍 A07 盘旋宛游龙 枯干多劲枝 农安吾亦安 豳人七月诗 昆成/文 生平/摄 密绿护深红 楠木诵豳堂 绿叶摇缥青 榴花照眼明 2020年5月14日 本报A07 《楝香锡山 年华维新》 2020年6月11日 本报A07 《返本开新 增广玉兰》 2020年6月04日 本报 A08 《黄檀复萌 渔庄新韵》 2020年5月28日 本报A08 《黄金树侧畔的名园迷踪》 2020年5月21日 本报A08 《楸华高吐 厚植东林》 往期索引 2020年6月18日 本报A06 《龙渚杨梅掩遗迹》 “灵根逐汉臣,远自河源至。流离遍 中壤,今兹尽苗裔。畏日助殷红,冻雨涤 浓翠。宜携避暑客,花下纵横醉。”这是司 马光所作《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明 白交待了一朵异域之花,早已成为中国人 家园中的生活之花,而浑然不觉生分。石 榴花热情如火,石榴籽团结和睦,中国人 喜欢石榴,以之象征多子多福,但有庭院 怎能不种石榴呢? 目录 目录编号 编号 117 117树高 树高 6 6. .9 9 胸围径 胸围径 88 88 厘米 厘米冠幅 冠幅 4 4 平方 平方 树龄约 树龄约 120 120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梅园诵豳堂东侧 践行“初心·使命” 红七月系列活动 读者服务站向老党员献礼 福利大放送 红旗高飘扬,国人走向强。 践行“初心·使命”,弘扬红 色革命精神,无锡日报保健周 刊读者服务站开展践行“初心· 使命”主题活动,回馈广大读者 对读者服务站的关注和支持, 凡条件相符者,即可领取内容 丰富的“红色大礼包”,若老党 员是“三老”人群,凭证件还可 额外领取一箱农家土鸡蛋(30 只装)。 三老人群:退休干部、退休 医务工作者、退休教育科技工 作者 红色大礼包 5 斤装富硒大米一袋:优质富硒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 色泽光亮、口感松软、富含硒元素; 15只装正大富硒鸡蛋:科学的养殖方式使鸡蛋营养更丰富、 更均衡,对人体更健康; 750ml富硒石榴酒一瓶:口感 醇厚,物以“硒”为贵; 4.5L生命源水一桶:源自中国 第一富硒村的健康饮用水; 2L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除 菌率99.9%,持久留香。 (礼包解释权归孝仁堂所有) 领取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55 周岁以上的老党员; 持个人有效证件(能证明是老党员) 及《无锡日报》《江南晚报》近期任意一 期报纸,每个品种限领一次,每次限领 一样; 不按要求或规则参与者视为自动弃 权; 需参与本次活动流程方可领取礼 包,他人不可代领; 已参与领取福利者不再受理。 参与细则及要求: 领取时间: 周一至周日8:00-17:00 领取热线: 0510-82835969 领取地址: 梁溪区中山路 686 号读者 服务站 乘车路线: 乘90、81、65、85、509、 60、83、96、57、29、33、133、207、52、 71、79、99、609、635、602支线、619、 79 区、25 支到莲蓉桥站下车向南 50 米即到(孝仁堂内) 地铁: 乘地铁一号线到胜利门站下 车,沿中山路走 761 米(莲蓉桥方向) 即到(孝仁堂内) 广告 东山上的梅园在构园之 初,便在诵豳堂东侧栽下一 株石榴,百多年来,它年年 着花、年年结实,常伴梅 林 青 山 。 它《目 录》编 号 117,树高 6.9 米,胸围径 88 厘米,冠幅 4 平方米,树龄约 120年。就一棵树而言,它堪称 枯而不朽、绝处尤生。主干已经 中空外翻,树身向南倾倒又回转挺 起,恰如游龙卧地盘旋、回探升 腾,密生小枝依旧绿叶红花,真 是遒劲苍老,坚韧顽强。 石 榴 原 产 波 斯(今 伊 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 传入中国。西晋张华《博 物志》云 :“汉张骞出使西 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 故名安石榴。”据载,石榴传入 长安后,最早在皇家园林种植, 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内有 “安石榴十株”,后又栽植于骊山温泉 宫。东汉后,石榴出现在王公贵族的 庭院,并逐渐延至民间。 “石榴”这个叫法,最早出现在三国曹 植的《弃妇诗》中,“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 青”。古人有“石榴裙”的说法,用以指代佳 人。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南朝梁代何思澄的 《南苑逢美人》:“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 裙”。据信为唐代周昉所作的《簪花仕女 图》,绘有仕女着火红的石榴裙。所谓“石 榴裙”,是指其色红艳,而不是石榴花型的 裙子。古人用植物作“石榴花染”,将服饰 染成石榴花般的红色,而具体是 哪些植物却语焉不详。 春花开过之后的初夏,石 榴花开得最为热烈。石榴花 是两性花,又有单瓣、重瓣 之分。单瓣花是结实的, 而一般重瓣花基本是不结 实的。人们把重瓣石榴叫做 “看石榴”,中看不中用,自家庭 院里是不作兴种的。 五月榴花照眼明,古人把石 榴花当作阴历五月的月令花,诗 家多有题咏。白居易《题山石榴 花》,“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 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 下,任人采弄尽人看”,说 它娇美又易于亲近。北 宋诗人王禹偁写《咏石榴 花》,“谁家巧妇残针线,一 撮生红熨不开”,则极言石榴 花瓣多皱褶,好像熨了半天也 没用,分明是一朵看石榴。杨万 里《憩冷水村,道傍榴花初开》,却 一眼就望到了初夏的欣欣向荣, “蒨罗绉薄 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不肯染时轻著 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这东山密绿掩映的又岂止枝 头点点深红。诵豳堂因建筑构件 中有楠木,俗名“楠木厅”。主体 构件本为胡埭西溪秦广生家的清 早期建筑,迁建时向两侧各接出 三间厢房,于1916年完工。1995 年5月大修时查证,正厅廊柱两 根、正脊桁和西次间步桁,确为楠 木。此堂为梅园主体建筑,其左有 乐农别墅,右为留月村,前置香海 轩,后设招鹤亭,正如众星托月,堂 皇焕然。荣德生先生自述: “正厅 名诵豳堂,取诗经中《国风·豳风· 七月》章,余自拟也。乞李梅庵书 匾。邑人孙寒崖有赠联云: ‘七十 二峰青未断,万八千株芳不孤’,为 一时传诵。”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 (在今陕西旬邑县、邠县一带)民 歌,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真 实展现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 种人物面貌、主从关系,被后人 誉为最生动的农事诗、最含蓄的 悯农诗、最真切的纪实诗。 堂名“诵豳”反映的正是园 主的农本思想,也与他自号乐农 相称。民以衣食为本,荣氏振兴 民族工业始于面粉,继之以纺 织,这两大产业的基础在农业, 故园主取吟诵稼穑辛劳之作,自 题堂名为“诵豳”,用典雅正而不 忘根本,再在后墙内壁悬挂清末 书家时乃风手书的颜体《七月》 八章木匾,互为呼应,满堂生 辉。前庑正中悬匾“湖山第一”, 为前清两广总督岑春煊所书。 堂中所挂字画对联,各具特色, 颇多故事。这里择要介绍一 二。如中堂抱柱联,“为天下布 芳馨种梅花万树;与众人同游乐 开园囿空山”,申明造园宗旨,展 现宽广襟怀。边墙悬有一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 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 行”。“发上等愿”一联,语出一代 名臣左宗棠,最先撰录于陕西三 原明都城隍庙大殿。堂中之联, 为钱塘人沈兆霖于清咸丰壬子 年(1852 年)书 于 其 书 房 静 香 斋。沈氏同治元年曾任陕甘总 督,与左宗棠同朝为官,亦支持 洋务运动。1862年8月,沈氏自 甘肃碾伯(今乐都)回西安途中 突遇山洪,被冲没遇难。想来许 是荣氏得到沈氏此联墨宝,因感 其内容,遂央人刻于堂上。 明艳鲜花,琳琅文章,园囿繁 荣山盈盈,真不愧“湖山第一”! 访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Jul-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看无锡2020.6.25 星期四责编 金钟 | 版式 周洁 | 校对 李萍 A07

定位

盘旋宛游龙枯干多劲枝

农安吾亦安豳人七月诗

昆成/文 生平/摄

密绿护深红 楠木诵豳堂

绿叶摇缥青榴花照眼明

2020年5月14日 本报A07《楝香锡山 年华维新》

2020年6月11日 本报A07《返本开新 增广玉兰》

2020年6月04日 本报 A08《黄檀复萌 渔庄新韵》

2020年5月28日 本报A08《黄金树侧畔的名园迷踪》

2020年5月21日 本报A08《楸华高吐 厚植东林》

往期索引

2020年6月18日 本报A06《龙渚杨梅掩遗迹》

“灵根逐汉臣,远自河源至。流离遍中壤,今兹尽苗裔。畏日助殷红,冻雨涤浓翠。宜携避暑客,花下纵横醉。”这是司马光所作《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明白交待了一朵异域之花,早已成为中国人家园中的生活之花,而浑然不觉生分。石榴花热情如火,石榴籽团结和睦,中国人喜欢石榴,以之象征多子多福,但有庭院怎能不种石榴呢?

《《目录目录》》编号编号 117117,,树高树高 66..99米米,,胸围径胸围径 8888 厘米厘米,,冠幅冠幅 44 平方平方米米,,树龄约树龄约120120年年

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梅园诵豳堂东侧

践行“初心·使命”

红七月系列活动 读者服务站向老党员献礼 福利大放送红旗高飘扬,国人走向强。

践行“初心·使命”,弘扬红

色革命精神,无锡日报保健周

刊读者服务站开展践行“初心·

使命”主题活动,回馈广大读者

对读者服务站的关注和支持,

凡条件相符者,即可领取内容

丰富的“红色大礼包”,若老党

员是“三老”人群,凭证件还可

额外领取一箱农家土鸡蛋(30

只装)。

三老人群:退休干部、退休

医务工作者、退休教育科技工

作者

红色大礼包●5斤装富硒大米一袋:优质富硒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色泽光亮、口感松软、富含硒元素;●15只装正大富硒鸡蛋:科学的养殖方式使鸡蛋营养更丰富、更均衡,对人体更健康;●750ml富硒石榴酒一瓶:口感醇厚,物以“硒”为贵;●4.5L生命源水一桶:源自中国第一富硒村的健康饮用水;●2L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除菌率99.9%,持久留香。

(礼包解释权归孝仁堂所有)

活动礼包发放须知:

领取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55周岁以上的老党员;

②持个人有效证件(能证明是老党员)

及《无锡日报》《江南晚报》近期任意一

期报纸,每个品种限领一次,每次限领

一样;

③不按要求或规则参与者视为自动弃

权;

④需参与本次活动流程方可领取礼

包,他人不可代领;

⑤已参与领取福利者不再受理。

参与细则及要求:

●领取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7:00

●领取热线:0510-82835969●领取地址:梁溪区中山路686号读者

服务站

●乘车路线:乘 90、81、65、85、509、

60、83、96、57、29、33、133、207、52、

71、79、99、609、635、602支线、619、

79区、25支到莲蓉桥站下车向南50

米即到(孝仁堂内)

●地铁:乘地铁一号线到胜利门站下

车,沿中山路走761米(莲蓉桥方向)

即到(孝仁堂内)广告

东山上的梅园在构园之初,便在诵豳堂东侧栽下一株石榴,百多年来,它年年着花、年年结实,常伴梅林青山。它《目录》编号117,树高6.9米,胸围径88厘米,冠幅4平方米,树龄约120年。就一棵树而言,它堪称枯而不朽、绝处尤生。主干已经中空外翻,树身向南倾倒又回转挺起,恰如游龙卧地盘旋、回探升腾,密生小枝依旧绿叶红花,真是遒劲苍老,坚韧顽强。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传入中国。西晋张华《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据载,石榴传入长安后,最早在皇家园林种植,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内有

“安石榴十株”,后又栽植于骊山温泉宫。东汉后,石榴出现在王公贵族的庭院,并逐渐延至民间。

“石榴”这个叫法,最早出现在三国曹植的《弃妇诗》中,“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古人有“石榴裙”的说法,用以指代佳人。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南朝梁代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据信为唐代周昉所作的《簪花仕女图》,绘有仕女着火红的石榴裙。所谓“石榴裙”,是指其色红艳,而不是石榴花型的裙子。古人用植物作“石榴花染”,将服饰

染成石榴花般的红色,而具体是哪些植物却语焉不详。

春花开过之后的初夏,石榴花开得最为热烈。石榴花是两性花,又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花是结实的,而一般重瓣花基本是不结

实的。人们把重瓣石榴叫做“看石榴”,中看不中用,自家庭院里是不作兴种的。

五月榴花照眼明,古人把石榴花当作阴历五月的月令花,诗家多有题咏。白居易《题山石榴花》,“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说它娇美又易于亲近。北宋诗人王禹偁写《咏石榴

花》,“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则极言石榴

花瓣多皱褶,好像熨了半天也没用,分明是一朵看石榴。杨万

里《憩冷水村,道傍榴花初开》,却一眼就望到了初夏的欣欣向荣,“蒨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这东山密绿掩映的又岂止枝头点点深红。诵豳堂因建筑构件中有楠木,俗名“楠木厅”。主体构件本为胡埭西溪秦广生家的清早期建筑,迁建时向两侧各接出三间厢房,于1916年完工。1995年5月大修时查证,正厅廊柱两根、正脊桁和西次间步桁,确为楠木。此堂为梅园主体建筑,其左有乐农别墅,右为留月村,前置香海轩,后设招鹤亭,正如众星托月,堂皇焕然。荣德生先生自述:“正厅名诵豳堂,取诗经中《国风·豳风·七月》章,余自拟也。乞李梅庵书匾。邑人孙寒崖有赠联云:‘七十二峰青未断,万八千株芳不孤’,为一时传诵。”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县、邠县一带)民歌,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真实展现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面貌、主从关系,被后人誉为最生动的农事诗、最含蓄的

悯农诗、最真切的纪实诗。堂名“诵豳”反映的正是园

主的农本思想,也与他自号乐农相称。民以衣食为本,荣氏振兴民族工业始于面粉,继之以纺织,这两大产业的基础在农业,故园主取吟诵稼穑辛劳之作,自题堂名为“诵豳”,用典雅正而不忘根本,再在后墙内壁悬挂清末书家时乃风手书的颜体《七月》八章木匾,互为呼应,满堂生辉。前庑正中悬匾“湖山第一”,为前清两广总督岑春煊所书。堂中所挂字画对联,各具特色,颇多故事。这里择要介绍一二。如中堂抱柱联,“为天下布芳馨种梅花万树;与众人同游乐开园囿空山”,申明造园宗旨,展现宽广襟怀。边墙悬有一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发上等愿”一联,语出一代名臣左宗棠,最先撰录于陕西三原明都城隍庙大殿。堂中之联,为钱塘人沈兆霖于清咸丰壬子年(1852 年)书于其书房静香斋。沈氏同治元年曾任陕甘总督,与左宗棠同朝为官,亦支持洋务运动。1862年8月,沈氏自甘肃碾伯(今乐都)回西安途中突遇山洪,被冲没遇难。想来许是荣氏得到沈氏此联墨宝,因感其内容,遂央人刻于堂上。

明艳鲜花,琳琅文章,园囿繁荣山盈盈,真不愧“湖山第一”!

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