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繞畫魅力特質之研究 - nptuir.npt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9158/1/105nptu... ·...

187
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碩士論文 禪繞畫魅力特質之研究 Study on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Zentangle. 指導教授李學然 教授 研究生:呂佳螢 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碩士論文

    禪繞畫魅力特質之研究

    Study on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Zentangle.

    指導教授:李學然 教授

    研究生:呂佳螢

    中 華 民 國 一 0 六 年 七 月

  • I

    禪繞畫魅力特質之研究

    摘 要

    2005 年,禪繞畫自英美興起後,開始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美國藝術家先

    進將「東方禪」的精神結合「纏繞式」的畫法,有系統脈絡的建構出禪繞畫

    (Zentangle)之獨立領域。體驗者從作品獨特的美感價值中,感受到自我創作之

    成就感,帶領創作者從中體驗冥想靜心之感受,而成為一種心靈療癒的媒介,讓

    「禪繞畫」成為兼具時尚塗鴉的樂趣和藝術治療的潛力。

    研究目的欲透過文獻分析,探究禪繞畫的形成背景與發展趨勢,並運用魅力

    工學評價構造法整理資料的精神和方法,探究禪繞畫對於體驗者所存在的魅力因

    子及其美感價值為何。將其抽象感受轉換為具體因素。以及分析禪繞畫對不同背

    景的受測者族群所重視的魅力要素間的差異,再進一步推論禪繞畫應用推廣之可

    能性。

    研究首先以文獻研究法蒐集整理相關資料,訪談九位禪繞畫的高涉入者,依

    EGM 整理資料的精神和方法,萃取出 4 個原始評價項目,與 38 個具體魅力條件、

    44 個抽象魅力價值,作為問卷設計之項目依據,並透過問卷調查擴大為 155 份樣

    本做進一步的驗證。

    研究結論如下﹕

    (一)透過文獻資料之匯整,證實禪繞畫近五年來在臺灣迅速發展和受到推廣中。

    (二)問卷資料顯示,禪繞畫對體驗者具有高度的吸引力

    (三)禪繞畫的原始魅力因子為「簡易的創作過程」、「有自信的創作經驗」、

    「美的視覺效果」、「正向的精神療效」。

    (四)禪繞畫「流程只有八個步驟」之魅力因素,對於藝術教育、美學生活,確實

    具有全民推廣應用之價值。

    (五)禪繞畫「沒有政治包袱或時代背景的壓力」之魅力因素,破除時空、國界、

    語言的藩籬,建構藝術無國界的價值。

    (六)禪繞畫「沒有特定方向或角度的藝術表現」之魅力因素,可做為藝術行銷時

    標榜的魅力特色。

    (七)禪繞畫「裝飾性強,可妝點生活事物」之魅力因素,可連結文創商品市場,

    開啟藝術行銷的另一道門。

    (八)禪繞畫可帶來「放鬆心情,紓解生活壓力」之魅力因素,有助於達成藝術療

    癒的成效。

    關鍵字:魅力工學、評價構造法、禪繞畫、藝術療癒

  • II

    Study on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Zentangle.

    Abstract

    In 2005, Zentangle from the ri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began to spread widely in the world, the American artists advanced the "Oriental Zen"

    spirit combined with "winding" painting, a systematic context of Zentangle in the

    independent field. The experiencers feel the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of self-creation

    from the unique beauty value of the works, leading creators to experience meditation ,

    and become a spiritual healing media, so that " Zentangle " has potential both of

    fashionable graffiti fun and art for heal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Zentangle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o find out the attractiveness and the beauty

    value of Zentangle by using the spirit and methods of collating information of

    Evolution Grid Method (EGM) of Miryoku Engineering , to transform its abstract

    fascination factors into concert fascination factors. As well as, to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attractiveness between the groups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then further d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application promotion in Zentangle.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tudy, to collect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terview with nine people who are highly involved in Zentangle.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and methods of collating information of Evolution Grid Method

    (EGM) of Miryoku Engineering, to extracted four original evaluation items, with 38

    concert fascination factors, 44 abstract fascination factors, a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o expand to 155 samples for further

    verific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A)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confirm Zentangle nearly five years in Taiwan, have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B)According to questionnaire data, to show that Zentangle has high attraction on the

    experiencers.

  • III

    (C)The original attractiveness of Zentangle is "Simple creative process", " Have

    confidence in creative experience ","The visual effect of beauty", "Positive mental

    effect".

    (D)The attractiveness of Zentangle "process only eight steps" features, for art

    education, aesthetic life, indeed has the value of universal application.

    (E) The attractiveness of Zentangle "no political burden or pressure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o break the time and space, borders, language barriers,and to build the

    value of art without borders.

    (F)The attractiveness of Zentangle "no specific direction or angle of artistic

    expression" , can be used as force charm features on artistic marketing.

    (G)The attractiveness of Zentangle "strong decorative , can be decorated life ", can link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mmodity market, and open another door to art marketing.

    (H)The attractiveness of Zentangle "relax and relieve stress" , can help achieve the

    effect of art for healing.

    Keywords: Miryoku Engineering、Evaluation Grid Method,、Zentangle、Art for Healing

  • IV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錄…………………………………………………………………………………………………………Ⅳ

    圖目錄…………………………………………………………………………………………………..…Ⅵ

    表目錄…………………………………………………….……………………………………………….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 1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 2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 3 -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 5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關於禪繞畫(Zentangle) .................................................................. - 6 -

    第二節 魅力工學(Miryoku Engineering) ............................................. - 33 -

    第三節 關於藝術療癒(Art for Healing) ................................................. - 41 -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 46 -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 47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 47 -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 48 -

    第五節 訪談設計與實施 ................................................................................... - 51 -

    第六節 問卷設計與實施 ................................................................................... - 79 -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

    第一節 資料分析方法 ........................................................................................ - 86 -

    第二節 問卷結果分析 ........................................................................................ - 88 -

    第三節 綜合發現 .............................................................................................. - 142 -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 - 146 -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 - 153 -

  • V

    第三節 結語 ....................................................................................................... - 154 -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 - 155 -

    二、外文部分 ....................................................................................................... - 157 -

    附錄

    一、訪談信件 ....................................................................................................... - 158 -

    二、訪談答覆 ....................................................................................................... - 159 -

    (一)受訪對象--劉蘿拉老師 ...................................................................... - 159 -

    (二)受訪對象--戴安老師 ........................................................................... - 160 -

    (三)受訪對象--邱椲玲老師 ...................................................................... - 161 -

    (四)受訪對象--Amelie 老師 .................................................................... - 164 -

    (五)受訪對象--Julie 老師 ......................................................................... - 165 -

    (六)受訪對象-- Nelly 老師 ....................................................................... - 167 -

    (七)受訪對象-- Vita 老師 ......................................................................... - 168 -

    (八)受訪對象--許欣如老師 ...................................................................... - 170 -

    (九)受訪對象-- 廖鎵玉老師 .................................................................... - 171 -

    三、問卷 ................................................................................................................ - 172 -

  • VI

    圖 目 錄 圖 2-1:禪繞畫創始人 .................................................................................................... - 7 -

    圖 2-2:禪繞畫創始人 .................................................................................................... - 7 -

    圖 2-3:禪繞畫台灣創始人---劉蘿拉老師 ................................................................ - 8 -

    圖 2-4:禪繞註冊商標 ZENTANGLE® ...................................................................... - 9 -

    圖 2-5:禪繞認證合格教師 ........................................................................................... - 9 -

    圖 2-6:禪繞藝術寶盒 .................................................................................................... - 9 -

    圖 2-7:禪繞畫基本步驟 ............................................................................................. - 11 -

    圖 2-8:THIS IS ZENTAHGLE ................................................................................... - 12 -

    圖 3-1:研究架構 .......................................................................................................... - 46 -

    圖 3-2:劉蘿拉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54 -

    圖 3-3﹕戴安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56 -

    圖 3-4:邱椲玲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59 -

    圖 3-5:AMELIE 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61 -

    圖 3-6:JULIE 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64 -

    圖 3-7:NELLY 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67 -

    圖 3-8:VITA 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70 -

    圖 3-9:廖鎵玉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72 -

    圖 3-10:許欣如老師--禪繞畫魅力評價構造圖 .................................................... - 74 -

    圖 3-11:高涉入者之整合禪繞畫魅力因子評價構造圖 ...................................... - 77 -

    圖 4-1﹕基本資料分析-性別圓餅圖.......................................................................... - 91 -

    圖 4-2﹕基本資料分析-年齡圓餅圖.......................................................................... - 91 -

    圖 4-3﹕基本資料分析-學歷圓餅圖.......................................................................... - 92 -

    圖 4-4﹕基本資料分析-居住地圓餅圖 ..................................................................... - 92 -

    圖 4-5﹕基本資料分析-美術學習背景圓餅圖 ........................................................ - 93 -

    圖 4-6﹕基本資料分析-禪繞畫學習經歷圓餅圖 .................................................... - 93 -

    圖 4-7﹕基本資料分析-工作運用禪繞情形圓餅圖 ............................................... - 94 -

  • VII

    圖 4-8﹕基本資料分析-個人專業領域圓餅圖 ........................................................ - 94 -

    圖 4-9﹕禪繞畫吸引力指數分析橫條圖 ................................................................... - 96 -

    圖 4-10﹕禪繞畫原始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98 -

    圖 4-11﹕「簡易的創作過程」之具體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00 -

    圖 4-12﹕「有自信的創作經驗」之具體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02 -

    圖 4-13﹕「美的視覺效果」之具體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04 -

    圖 4-14﹕「正向的精神療效」之具體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06 -

    圖 4-15﹕「簡易的創作過程」之抽象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07 -

    圖 4-16﹕「有自信的創作經驗」之抽象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09 -

    圖 4-17﹕「美的視覺效果」之抽象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11 -

    圖 4-18﹕「正向的精神療效」之抽象魅力因子百分比堆疊橫條圖 .............. - 113 -

    圖 5-1﹕禪繞畫原始魅力因子 .................................................................................. - 147 -

    圖 5-2﹕「流程只有八個步驟」魅力因素顯著影響之族群 .............................. - 148 -

    圖 5-3﹕「沒有政治包袱或時代背景的壓力」魅力因素顯著影響之族群 .... - 149 -

    圖 5-4﹕「沒有特定方向或角度的藝術表現」魅力因素顯著影響之族群 .... - 150 -

    圖 5-5﹕「裝飾性強,可妝點生活事物」魅力因素顯著影響之族群............. - 151 -

    圖 5-6;「放鬆心情,紓解生活壓力」魅力因素顯著影響之族群 ................. - 152 -

  • VIII

    表 目 錄 表 2-1:禪繞畫基本步驟 ............................................................................................. - 10 -

    表 2-2:禪繞圖樣官方網站圖樣示例 ....................................................................... - 14 -

    表 2-3:ZIA 商品設計 .................................................................................................. - 19 -

    表 2-4:ZIA 多元素材之作品 ..................................................................................... - 20 -

    表 2-5:禪繞展海報和訊息 ........................................................................................ - 21 -

    表 2-6:2010~2016 年 國內禪繞畫相關書籍出版(依出版時間時近排序) .. - 22 -

    表 2-7:禪繞畫課程活動訊息 .................................................................................... - 25 -

    表 2-8:校內視覺藝術課之禪繞畫作品 ................................................................... - 26 -

    表 2-9:禪繞畫(ZENTANGLE)與塗鴉(DOODLE)的比較 ................................... - 27 -

    表 2-10:禪繞畫(ZENTANGLE)與線畫(LINE ART)的比較 ................................ - 28 -

    表 2-11:禪繞畫(ZENTANGLE)與印度手繪(MEHNDI)的比較 ........................ - 29 -

    表 2-12:禪繞畫(ZENTANGLE)與伊斯蘭圖騰(ISLAMIC TOTEM)的比較 .... - 30 -

    表 2-13:曼陀羅(MANDALD)與禪陀羅(ZENDALA)的比較 ............................. - 31 -

    表 2-14:魅力工學之理論基礎 .................................................................................. - 35 -

    表 2-15:魅力工學相關研究 ...................................................................................... - 37 -

    表 2-16:療癒相關研究 ............................................................................................... - 42 -

    表 3-1﹕受訪對象一覽表 ............................................................................................. - 51 -

    表 3-2:劉蘿拉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53 -

    表 3-3:戴安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55 -

    表 3-4:邱椲玲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58 -

    表 3-5:AMELIE 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60 -

    表 3-6:JULIE 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63 -

    表 3-7:NELLY 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66 -

    表 3-8:VITA 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69 -

    表 3-9:廖鎵玉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71 -

    表 3-10:許欣如老師之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表 ................................................... - 73 -

    表 3-11:禪繞畫魅力因子說明整合表..................................................................... - 75 -

  • IX

    表 3-12﹕禪繞畫原始魅力因子問卷規劃表 ............................................................ - 80 -

    表 3-13﹕禪繞畫具體魅力因子問卷規劃表 ............................................................ - 82 -

    表 3-14﹕禪繞畫抽象魅力因子問卷規劃表 ............................................................ - 83 -

    表 3-15:問卷發放一覽表 .......................................................................................... - 85 -

    表 4-1:提題類型與採用之統計分析方法 .............................................................. - 87 -

    表 4-2﹕受測者基本資料統計表 ................................................................................ - 89 -

    表 4-3﹕調整後受測者基本資料統計表 ................................................................... - 95 -

    表 4-4﹕禪繞畫吸引力指數分析統計表 ................................................................... - 96 -

    表 4-5 ﹕禪繞畫原始魅力因子分析 ......................................................................... - 97 -

    表 4-6﹕「簡易的創作過程」之具體魅力因子分析 ............................................. - 99 -

    表 4-7﹕「有自信的創作經驗」之具體魅力因子分析 ....................................... - 101 -

    表 4-8﹕「美的視覺效果」之具體魅力因子分析 ............................................... - 103 -

    表 4-9﹕「正向的精神療效」之具體魅力因子分析 ........................................... - 105 -

    表 4-10﹕「簡易的創作過程」之抽象魅力因子分析 ........................................ - 107 -

    表 4-11﹕「有自信的創作經驗」之抽象魅力因子分析 .................................... - 108 -

    表 4-12﹕「美的視覺效果」之抽象魅力因子分析 ............................................. - 110 -

    表 4-13﹕「正向的精神療效」之抽象魅力因子分析 ........................................ - 112 -

    表 4-14 ﹕具有美術背景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18 -

    表 4-15﹕不具有美術背景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20 -

    表 4-16﹕有美術背景與無美術背景之魅力構面比較表 .................................... - 122 -

    表 4-17﹕正式體驗者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24 -

    表 4-18﹕隨意體驗者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26 -

    表 4-19﹕正式體驗者與隨意體驗者之魅力構面比較表 .................................... - 128 -

    表 4-20﹕工作使用者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30 -

    表 4-21﹕非工作使用者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32 -

    表 4-22﹕工作使用者與非工作使用者之魅力構面比較表 ................................ - 134 -

    表 4-23﹕美工/教學/心輔專業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36 -

    表 4-24﹕非上述三項專業對四個魅力構面中具體魅力因子之複迴歸分析 . - 138 -

    表 4-25﹕美工藝術心輔專業與非上述專業之魅力構面比較表 ....................... - 140 -

  • - 1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黑白相間、看似複雜抽象的線條映入眼簾,卻營造出讓人眷戀的流動美感,

    這獨特迷幻的視覺畫面,喚起了藏在我心底的美感意識及感受,也不自覺聯想起

    印度 Henna 的手繪藝術、伊斯蘭教的幾何圖形、臺灣原住民圖騰、兒童黑白線畫

    的表現手法,試想著幾者間的異同,好似兒時隨手塗鴉的樂趣。

    上網仔細查詢資料,才知道已有國外藝術家先進將「東方禪」的精神結合「纏

    繞式」的畫法,有系統脈絡的建構出禪繞畫(Zentangle)之獨立領域,帶領創作

    者從中體驗冥想靜心之感受,正式開啟了我欲揭開禪繞藝術面紗之好奇心,研究

    意念源起於此。

    2005 年,禪繞畫自英美興起後,開始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期待融入「禪」

    的精神,而成為一種心靈療癒的媒介,幫助創作者體驗真正靜心的感受,因為不

    需使用眾多畫具、額外空間和特殊創作技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論是否具

    有專業藝術背景,都可以輕易上手,享受其中,從作品獨特的美感價值中,感受

    到自我創作之成就感,帶來鼓舞的力量,讓「禪繞畫」成為兼具時尚塗鴉的樂趣

    和藝術療癒的潛力。

    瑞士的分析心理學家榮格將曼陀羅想像為整體自我的核心,認為繪畫曼陀羅

    (Mandala)具有探索內心世界的力量,曼陀羅因而被轉換成藝術治療的方法之一(吳

    垠慧,2007)。禪繞畫的圓磚畫法在英文裡叫作 Zendala,中文譯作「禪陀羅」,

    是創始人結合禪繞畫(Zentangle)與曼陀羅(Mandala)這兩者去設計出來的新名詞,即

    是希望運用相同具有療癒理念的曼陀羅藝術可以跟禪繞藝術相結合。

    於是,因應生活步調的緊張忙碌,讓現代人們渴求身心靈的安靜與沉澱,從

    做瑜珈、靜坐冥想、打太極拳、著色療癒畫冊……等種種紓壓方式應運而生,可

    想像大眾在當代世界中尋求心靈平靜的需求,一種訴求禪定精神的紓壓方式,一

    種標榜沒有對錯的正向鼓舞力量,化複雜的步驟和媒材轉為簡單、易有成就感的

    創作行為,在創作過程中達到靜心冥思之功效,而成為新世代嘗鮮、接受度高、

    沉澱思緒、成就創作自信的新興藝術潮流。

  • - 2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近幾年,出版業市場上陸續出現訴求與標榜具心靈療癒效果之相關書籍,例

    如﹕禪繞畫、曼陀羅、著色畫冊……等,以及參與禪繞畫教師認證的人數年年倍

    增,許多社會教育單位亦廣設課程,提供各年齡層民眾和學員嘗試體驗禪繞畫的

    現象,甚而將其延伸至諸多商品的設計範疇,可想而知,禪繞畫風格逐步融入在

    民眾的生活之中,這是藝術欣賞、是休閒塗鴉,還是心靈療癒?與傳統畫派間存有

    多少的關聯性﹖是否具有對後續藝術教育應用推廣上之可能性?都是研究者冀望

    在研究過程中尋求解答的疑問。

    基於上續研究動機和待答問題,本研究之首要目的欲探究禪繞畫的魅力因子

    及其美感價值。

    本研究預定之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應用魅力工學評價構造法之精神,找出禪繞畫的魅力因子,將其抽象感受轉

    換為具體因素。

    (二)探究禪繞畫對體驗者所存在的魅力價值為何?

    (三)分析禪繞畫對不同背景的受測者族群所重視的魅力要素為何?再進一步推論

    禪繞畫應用推廣之可能性。

  • - 3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界定

    本研究所提及的藝術療癒(Art for healing;Self-help Healing Arts; The Art of

    Healing)並不等同於藝術治療(Art Therapy)。

    1.醫療程度的差異

    「藝術治療」介於「藝術與心理治療」、或是「藝術與醫學」二者之間的尷

    尬與模糊處境,「藝術療癒」則讓醫學專業的「治療」退位,以體驗者本身切實

    的處境、角度為立場,強調藝術療癒無目的性。

    2.實踐方法的差異

    藝術療癒是一種藉由藝術方法自助,以達到創作者療癒功效的藝術創作行為,

    創作體驗是自發性的,療癒效果的產生也是自然的﹔藝術治療是由藝術治療師的

    角度來從事研究,表達自身有目的性,創作過程中存有醫病關係、有個案研究、

    有病徵、有治療步驟與治療方式,兩者在美學基礎上類似,在實踐的定位上則不

    同(葉芷秀,2011)。

    3.研究對象的差異

    本研究中,藝術療癒的研究對象,泛指所有接觸禪繞畫、能自己主導創作行

    為的體驗者,真正體驗過正統禪繞認證教師引導的禪繞畫學員,不是一般存有很

    明顯的醫療取向、心理輔導、社會工作取向,被認定需要從事藝術治療的身心疾

    病患者、與需要被輔導的個案。

    (二)研究限制

    1.參考文獻方面 國內目前禪繞畫應用於臨床的實際研究甚為缺乏,可供參考的文獻資料亦相

    當有限,坊間出版的眾多禪繞書籍,半數為國外作者撰寫後翻譯的參考用書,或

    是國內禪繞認證教師集結個人作品後出版。

    2.研究區域方面

    因受限於有限的時間經費和資源,研究者以臺灣地區為主要研究區域,並未

    採集國外研究樣本,然預期研究結果和結論仍適用於推廣 Zentangle 的其他國家。

  • - 4 -

    3.研究對象方面

    研究者選擇的研究對象以國內禪繞畫認證教學者為主要受訪者,受訪者共計

    九位;並以曾經接觸禪繞畫,並進行體驗之創作者為問卷受測者,未開放隨機蒐

    集樣本。

    4.研究期程方面

    研究期程在 103 年 7 月至 105 年 12 月。

  • - 5 -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禪繞畫(Zentangle)

    2005 年,禪繞畫發源自美國,創造者瑪利亞‧湯姆斯(Maria Rhomas)和她的

    伴侶芮克‧羅勃茲(Rick Roberts)提出一種新穎的藝術形式---禪繞畫(Zentangle)。

    禪繞畫(Zentangle),「Zen」是取自「東方禪」的精神,「tangle」意為「纏

    繞式」的畫法,禪繞畫主要以大自然與周遭所見物體為原型,利用簡單的、基本

    的重複線條、圖形來填補空間,隨心所欲朝任何方向延伸創作,創造出美麗的圖

    案畫面,是一種藉由創造圖樣進入沉思冥想的繪畫方式,畫法簡單易學,每個人

    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創作,創作者可以享受畫畫的樂趣,又因專注、自然放空,

    焦慮和壓力隨之減輕消失,而產生平靜的療癒效果和愉悅放鬆的感覺。

    (二)魅力工學 (Miryoku Engineering)

    「魅力工學」一詞是由日本學者讚井純一郎(Junichiro Sanui)以及乾正雄

    (Masao Inui)先生在 1985 年提出。1991 年由日本學者宇治川正人(Masato Ujigawa)

    集合多位學者而發起的研究,即是一個為了「創造具魅力之事物」而生的技術體

    系,亦即一種以顧客喜好為主的設計觀念,以「創造具有魅力的產品、空間的技

    術與學問」為目的,其研究中心為確立「魅力感知機制」及「魅力評價量化方法」。

    (三)藝術療癒(Art of Healing)

    「療癒」一詞主要概念源自於日本,在日文稱之為「癒す」,「療癒」指的

    是任何能夠給予被療癒者舒適愉悅之感受,並協助解除痛苦、復原傷痛、紓解壓

    力、撫慰心靈、帶來安定感的特別事物或方式,包含符合期望的各類產品、市售

    商品、提供的服務、合適的活動、安排的時空、自我療癒的創作型態……等,任

    何能達到心情或情緒上之撫慰作用的人事時地物,都歸屬於療癒系的範疇。

    「藝術療癒」則泛指被療癒者能利用藝術創作中的各種手法,在表達、創作

    或體驗的過程中,讓負面情緒得以釋放、讓受傷心靈得以休養療癒、讓既存壓力

    得以紓解緩和,進而享有放鬆、舒適、愉悅之感受。

  • - 6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關於禪繞畫(Zentangle)

    (一)禪在中國的原意

    西元八世紀,約中國初唐時期,印度著名的佛教僧侶---菩提達摩,將「禪(Zen)」

    的精神自印度帶入中國,達摩被公認為禪宗的祖師爺,將中國的宗派稱為「禪」,

    源自於梵文中 Dhyana(冥想)之意,從此深深的影響了中國及東方的佛教,中國的

    道教也因為「禪(Zen)」的精神與道教思想相似,而於道教中逐漸融入禪宗思想。

    日本著名的禪宗大師鈴木大拙(1905-1971)在其著作〈禪與藝術〉中歸納出禪

    對藝術的影響:

    1.「禪」將焦點置於精神實體,無視於一切形式的存在。

    2.「禪」認為不完整的形式和缺陷更能表達事物的精神,因為太完美的形式,

    容易使人將注意力轉向形式本身,而忽視內在的真實。

    3.「禪」對形式主義、傳統主義、禮儀主義的否定,結果使精神直接暴露,

    回復到他寂寥與孤獨之中。

    一件藝術品所要傳達的不僅是作者的個人性格,還有作者創作時所處的環境

    與心靈狀態。

    簡世哲(2014)在《意隨心轉—色彩與線條的繪畫性表現研究》論文中指出,禪

    藝術的宗旨即在避開精湛、華麗、高超的技巧,使用最簡單的技術方法完成關切

    現實的狀態,後來,許多西方藝術思潮也借用了禪藝術的美學觀念,即使這些西

    方藝術家不一定真正了解禪藝術的深刻內涵,抽象表現主義、行動繪畫、觀念藝

    術……等,但這些藝術風都欲呈現禪化那簡省無心、自然表現的特質。

    所以,「禪(Zen)」的體悟主要透過心靈的修煉與精神的專注,不單著重外在

    形式,也無所謂的完美標準,形式的殘缺反倒才是自然直接的意象表達。

    「禪畫」的創作,是一種超越心靈和自我意識的表現,在冥想中,創作者能獲

    得心靈的自由和解放,獲得精神上的領悟和解脫,才是「禪(Zen)」精神的最高境

    界。

  • - 7 -

    (二)禪繞畫的源起

    2005 年,瑪利亞‧湯姆斯(Maria Rhomas)和她的伴侶芮克‧羅勃茲(Rick

    Roberts)(如圖 2-1、圖 2-2)提出一種新穎的藝術形式---禪繞畫(Zentangle)。

    圖 2-1:禪繞畫創始人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圖片來源:中華禪繞藝術學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442811179135035

    圖 2-2:禪繞畫創始人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圖片來源:好心藝工作室

    http://cwlblog.pixnet.net/blog/pos

    禪繞畫發源自美國,創造者芮克‧羅伯茲原是一位僧侶,以雕刻笛子和吹笛

    製樂為生,瑪麗亞‧湯瑪斯是一位書寫體藝術家,兩人合作出版音樂光碟而譜出

    戀曲,芮克因而為愛還俗與瑪麗亞結為夫妻,兩人欲將其在禪修與創作中得到的

    專注、愉悅、放鬆的相似經驗和感受,進一步複製歸納成一套簡單的繪畫方式,

    於是結合所長,共同創造出融合禪修精神與字體藝術的禪繞畫。

    禪繞畫(Zentangle),「Zen」是取自「東方禪」的精神,「tangle」意為「纏

    繞式」的畫法。「Anything is possible, one stroke at a time. 」(任何事都可能,一

    次只專注做一件事。)「Life is the art of drawing without an eraser.」(生命是一幅

    沒有橡皮擦的藝術作品),這是「禪繞畫」的核心概念。

    禪繞畫是一種小型的抽象藝術作品,最初通常畫在一張 8.9cm 乘以 8.9cm 的

    小張紙磚上,主要以大自然與周遭所見物體為原型,利用簡單的、基本的重複線

    條、圖形來填補空間,隨心所欲朝任何方向延伸創作,創造出美麗的圖案畫面。

    禪繞畫看似複雜的圖樣,其實是由一筆一畫的線條所堆疊組成的,只需要準備一

  • - 8 -

    枝針筆就能畫,畫法簡單易學,不必使用到很多工具、空間或其他特殊的專業能

    力,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創作,不需任何藝術創作背景就能勝任。

    創始者芮克‧羅勃茲(Rick Roberts)(2015)指出,禪繞畫是可以和科技平衡的一

    項藝術,它可以帶領我們回歸人類原始的創造力,在手眼協調下,創作出深具創

    意的記號,呈現在真實的紙張上,它提供了一種人人辦得到,簡單、原始又不受

    時間影響的創作能力。

    2010 年,臺灣「好心藝工作室」負責人,原本從事彩印工作的劉蘿拉老師,

    深受珠寶盒上的禪繞圖樣所吸引,上網查「Zentangle」這個字的意義後譯名為「禪

    繞畫」,因而遠渡美國學習,成為臺灣第一位獲得美國認證的禪繞畫教師(如圖

    2-3),再回到臺灣進行教學推廣。劉蘿拉老師指出:「禪繞畫不是西畫,也不是

    中國畫,但卻是一種有步驟的畫畫方式。結構和規律需要老師有步驟性的引導,

    但圖樣就是畫者創作的結果,適合沒有美術基礎的朋友,也適合有深厚美術背景

    的朋友。」

    圖 2-3:禪繞畫台灣創始人---劉蘿拉老師

    ●美國禪繞認證合格教師 Zentangle®CZT4

    ●臺灣首位取得美國禪繞認證教師

    ●2014 年,成立中華禪繞藝術學會

    圖片來源:劉蘿拉老師於 105 年 8 月提供

    芮克‧羅勃茲(Rick Roberts)(2015)提到,禪繞畫是在畫圖過程中專注,而不是

    專注在完成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以享受畫畫的樂趣,又因專注、自然

    放空,焦慮和壓力隨之減輕消失,而產生平靜的療癒效果和愉悅放鬆的感覺,是

  • - 9 -

    一種藉由創造圖樣進入沉思冥想的繪畫方式,被稱為「腦瑜珈」。加上完成品既

    漂亮又獨特,創作中獲得的成就感、滿足感油然而生,在潛意識的層面化解既存

    的挫折感,對自己的藝術能力也更有自信,因而受到大眾的喜愛,自英美開始,

    在許多國家陸續推廣開來。

    創始人瑪利亞‧湯姆斯(Maria Rhomas)和芮克‧羅勃茲(Rick Roberts) 在 2004

    年 7 月成立的公司,以「Zentangle®」登記註冊成為商標(如圖 2-4),Zentangle 官

    方網站中,由芮克夫婦提供禪繞課程的訊息、培訓禪繞認證教師 Certified Zentangle

    Teacher (CZT) (如圖 2-5)、販售禪繞寶盒(如圖 2-6)等專屬相關工具及商品、展示成

    員的禪繞畫作品,截至 2016 年 7 月止,臺灣登錄於 Zentangle 官方網站之認證教

    師已有八十五位。

    為了讓國人更了解禪繞畫,並有機會體驗這種簡單又紓壓的藝術,幾位有心

    推廣的禪繞愛好者,已於日前(103 年 7 月 26 日)正式成立中華禪繞藝術學會 Chinese

    Tangle Academy,由劉蘿拉老師擔任理事長,希望團過團體組織的力量,將禪繞畫

    藝術推廣社會各個角落,陸續已有百位教師透過中華禪繞藝術學會的安排,至美

    國參加師資培訓之研討會,正式得到官方禪繞教師認證。

    圖 2-4:禪繞註冊商標

    Zentangle®

    圖 2-5:禪繞認證合格教師

    全名為

    Certified Zentangle Teacher

    縮寫為 CZT

    圖 2-6:禪繞藝術寶盒

    資料來源:Zntangle 官方網頁 https://www.zentangle.com

  • - 10 -

    (三)禪繞畫方法的基本步驟

    禪繞畫的創作過程是一種有結構性的儀式,在重覆的過程中,幫助創作者有

    意識的轉換心境,從心神不寧到身心放鬆轉而專注其中,由焦慮不安轉換到心情

    平靜,芮克‧羅勃茲(Rick Roberts)(2015)曾提出禪繞畫方法的基本步驟如下表 2-1:

    表 2-1:禪繞畫基本步驟

    順序 基本步驟 說明

    1

    感恩與感謝 感恩擁有美麗的紙、筆、用具﹕感恩擁有此時難得的創作

    機會。

    2 在四個角落

    畫上圓點

    用鉛筆輕輕的在四個角落畫上圓點,作為創作的起步,而

    不至不知所措。

    3 邊框 用鉛筆輕輕的、自在的將四個圓點連成線,使其成為一個

    邊框。

    4 暗線 在邊框內輕畫暗線,將畫面劃分成數個區塊,創造出有結

    構性卻保有自由的矛盾。

    5 圖樣 圖樣是指經過解構的圖案,藉由一筆一畫有次序和結構性

    的畫出,可以輕易的重新再組出圖樣。

    6 陰影 灰階的陰影可以為圖樣帶來深度與透視,將平面作品呈現

    出立體的效果。

    7 姓名縮寫與

    落款

    禪繞畫裡這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在正面簽名,背面可以標

    註日期或寫下感想。

    8 欣賞 花點時間欣賞完成的作品,去發現創作時可能疏忽的情

    感。

    資料來源:芮克․羅伯茲、瑪莉亞․湯瑪斯(2015)。禪繞畫之書。臺北﹕遠流

    出版。

  • - 11 -

    圖 2-7:禪繞畫基本步驟

    步驟 1

    感恩與

    感謝

    步驟 2 四個

    角畫上圓點 步驟 3

    邊框

    步驟 4

    暗線

    步驟 5

    圖樣

    步驟 5

    圖樣

    步驟 5

    圖樣

    步驟 6

    陰影

    步驟 7 姓名

    縮寫與落款

    步驟 8

    欣賞

  • - 12 -

    (四)禪繞畫的精神

    禪繞畫講求的是在藝術中融合了放鬆、平靜、療癒的概念,只需要一枝筆就

    能夠簡單上手。禪繞畫使用了解構(deconstruct)1的技巧,將大自然及建築中的圖像

    拆解為簡單的元素,透過圓圈、線條與幾何圖形等元素的組合和重複創作,而營

    造具有美感的視覺畫面,同時在體驗的過程中,享受心靈平靜的氛圍,帶來靜心

    療癒的效果,有助於減低壓力和降低痛苦。

    圖 2-8:This is Zentahgle

    資料來源:Tanglepatterns 網站 http://tanglepatterns.com

    ■禪繞畫

    ․不需計畫的,結果總讓人驚喜

    ․不分上下-可以從任一角度欣賞,可以從任一方向開始畫

    ․非抽象性的代表藝術,是許多圖樣的蒐集,並非畫某件事物

    ․可以使用任一隻手進行創作

    ․小範圍,在 15 分鐘內即可創作完成

    ․擁有任何可能性

    ․不需受到技法的限制

    ․值得被珍惜的藝術作品

    1解構(deconstruct)在此是指將生活中所出現的不同圖案,如大自然及建築物中的圖

    像拆解為簡單的線條、圓圈及幾何圖形組成元素。

  • - 13 -

    禪繞畫強調的精神,筆者整理如下:

    1.任何事都可能,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

    禪繞畫強調用同樣的原形圖樣,重覆組合出不同的圖型,層疊起來甚至是加

    入陰影,都可以變成其他的圖案,反映出自己的獨特性。在專注之中,內心感到

    平靜,同時也可能會激發無限的創意,一個人能力或許有限,但在有限中組合出

    無限,禪繞擁有無限可能。

    2.禪繞畫是抽象的,保持不具象,沒有特定形狀或上下之分。

    禪繞畫作品原本設計的原意就是不具象,沒有特定形狀或上下之分,不需要

    花很多心思在表現任何具象的形式或刻意的設計,也就無關畫得像不像的問題,

    任一方向都能欣賞。基本的五元素筆劃,是單純而不具象的﹔圖樣也是不具象的,

    有些圖樣的命名,可能會反應出靈感的來源,來自於真實物品,例如﹕羽毛、植

    物、繩子……等,但並不是代表該樣物體。

    3.禪繞畫沒有對錯,不須使用橡皮擦或經過塗改。

    創始者強調不可使用橡皮擦、不可以鉛筆打底稿,作品無所謂對錯好壞,如

    果畫到某一筆不是你要的,就試著將那部分融合入作品的設計中,營造出不一樣

    的畫面結果,就如同人生不能重來,但是可以透過後續的補救或改善,改變結局,

    接納自己的錯誤與不完美。

    4.不對作品好壞,有高低美醜之分。

    禪繞畫的目的在解放心靈,而非刻意達成某種困難任務,事先不須特意規畫

    安排藝術形式,對成果也未有期許和預設目標,不須在意畫面美不美麗、有沒有

    設計感,當禪繞畫心中沒有特意的期待,就能自由的享受創作的過程,隨意勾勒

    的結果,反而有意料外的驚喜。

  • - 14 -

    (五)禪繞畫的圖樣示例

    Zntangle 的禪繞圖樣(示例如下表 2-2),自 2010 年已開發出多種圖樣並加以命

    名,也接受各國創作者在觀察大自然後解構出的禪繞圖樣,進行投稿。圖樣名稱

    可以官方命名或由發現者命名,沒有硬性規定命名的準則,但會刻意採用不具象

    (抽象)的英文字,才不會落入畫得像不像的疑慮。

    蘿拉老師舉例說明:

    「Florz 弗羅茲」這個圖樣,是創辦人之一 Maria 根據家中廚房的地磚得來的

    靈感,但她不採用「Floor」這個英文字,刻意選用了一個不是英文單字的「Florz」

    主要原因就是避開具象的印象,如果用 Floor,妳會想到就是地板,但其實是要

    傳達為不具象的圖樣。

    表 2-2:禪繞圖樣官方網站圖樣示例

    資料來源:Tanglepatterns 網站 http://tanglepatterns.com

    florz  a‐fog  afterglo  fescu‐2 

    beelight‐1  charlie  alaura  featherfall‐1      

         

    escalator  daggerly‐1  bubbles‐1  betweed‐1 

  • - 15 -

    (六)禪繞畫的療效

    「禪繞畫」背後隱含了基本的藝術治療運作原理,可以帶給使用者不同程度

    的放鬆和療癒作用,被視為一種促進心靈療癒的奇妙工具。

    Beckah ,K(2013)指出創始人芮克和瑪麗亞將此禪繞畫視為一種「冥想的藝術

    形式」,如同藝術家和運動員描述的「屏氣凝神」﹔瑜珈教練可能稱為創造「神

    聖空間」﹔有些人則會說是「放鬆的專注狀態」。這類創作活動可以讓人集中心

    力、激發創意、改善情緒、紓緩壓力,同時也可以調節生氣時的情緒。對於日常

    生活中需要應付各種複雜訊息的人來說,練習禪繞畫可以重啟大腦運作,效果就

    好像打個盹,醒來之後神清氣爽一樣。禪繞畫可以透過畫點點、設計圖樣、手繪

    線條,以及畫畫所需運用到的手眼協調能力,來獲得自信。

    禪繞畫除了創造生活美學外,其實也可以結合教育、心靈治療、藝術治療,

    蘿拉老師指出,她在美國學習期間,曾遇到一對母女,平時相處水火不容,兩人

    分別去看心理醫師,結果醫生的處方單上同時寫著「Zentangle」,於是母女一起

    報名學習,藉由禪繞畫做媒介,促使母女關係和諧。除此之外,禪繞畫也可用在

    企業破冰,及家人相處,是可以凝聚團體合作的力量。

    美國紐約市立醫院也利用「禪繞畫」來幫助患者。有位護士常與一群依賴嗎

    啡止痛的病人分享這種創作,結果發現病患在參與「禪繞畫」創作的階段,需要

    的嗎啡劑量有非常明顯的下降。另一位罹患嚴重度抑鬱症的女士,她經常在手袋

    內放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每當自己覺得不對勁的時,就拿出紙和筆開始畫畫。

    她發現壓力紓緩得多,透過「禪繞畫」,重燃希望。

    心理學博士梅雷迪思․尤哈斯(Meredith Yuhas) 進行了「Zentangle(禪繞)是否

    對心智有正向思考」的研究,在其發表的論文研究《Zentangle: Evaluation of a

    Mindfulness Activity》摘要中指出,Zentangle 是一個高效率的方法,可以支持並滋

    養正向思維。研究持續並一致性的發現,禪繞練習不僅有研究表示益於心智,同

    時也有益於身體健康。這些益處不僅對心理層面有所幫助,包含減低沮喪、降低

    焦慮、減緩壓力。同時對身體的慢性疼痛、 纖維肌痛的治療有所幫助;也可以增

    進腦部功能、加強免疫反應、改善血壓與失眠。

    尤哈斯博士還認為內觀(mindfulness,亦譯為「正念」),是一種察覺當下自我

    的方式,包含注意自己的身體、思緒、想法和感覺。內觀是一種很棒的工具,可

  • - 16 -

    以幫助病患處理病痛、壓力、慢性疾病、憂鬱並改善整體的安樂與幸福,禪繞正

    是練習和發展達成內觀境界所需的必要技能。

    匈牙利幸福科學開拓者,心理學家森特米哈里米哈伊(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在其關於心流經驗(experience-of-flow)的研究中指出,藝術家創建的行為似乎有時

    比完成的作品本身更重要,他完全被所謂「流動」的狀態所吸引,沉浸在激烈的

    重點和創造性參與的活動中。

    藝術治療師凱西・馬奇歐迪(Cathy Malchiodi)博士指出,禪繞其實締造的是一

    個「無目的性」(Aimlessness)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妳只專注在當下的每一

    個下筆,不被惱人的訊息分心、不用去思考和擔心那些存在或不存在,眼前只有

    這些連續圖形,以及自己,甚至於畫到後來,會失去自我與時間感,忘記自己的

    存在。

    所以,禪繞畫的療效,不只侷限在處於特殊情況和患有特殊疾病的人身上,

    禪繞畫可以帶給使用者不同程度的放鬆和療癒作用,有助於紓解壓力,獲取平靜

    安寧的生活心境,連帶著改善睡眠、疼痛管理、提升記憶力、降低血壓……等疾

    病也不藥而癒,擁有健康的生活型態,同時,禪繞畫也是個人處理創傷與悲痛的

    理想方式,幫助個案達到內在平靜,從中建立自信、自我探索、提升自我表現,

    被視為一種促進心靈療癒的奇妙工具。

  • - 17 -

    (七)禪繞延伸藝術(Zentangle Inspired Art) 的應用

    原始正統的禪繞畫(Zantangle®)多為禪繞基本元素重覆與任意組合後的圖樣

    ,非具體物像的,多是黑白色而非彩色。

    禪繞畫多變的圖樣可以延伸到其他領域,用來裝飾任何物體的表面,應面層

    面很廣,這些應用我們統稱為「禪繞延伸藝術」,英文名稱叫做 ZIA (Zentangle

    Inspired Art) 或 ZIC (Zentangle Inspired Creation),舉凡珠寶、創意糕點、拼布、

    室內景觀、衣服、印章等的圖飾設計,或是結合其他手作藝術、商品包裝、文化

    創意產業等發展,融合色彩的成分,激發創作靈感,充分展現設計風格。這些 ZIA

    作品中存有繪畫的本質、有設計的思維,為豐富的禪繞藝術營造更多生活美學的

    氛圍和價值。

    禪繞畫是一種奇妙並具有彈性的藝術形式(芮克‧羅勃茲,2015)。研究者曾見

    過創作者選用的物品表面有:書本、花邊壁貼、紙板、汽車、盤子、布料、指甲、

    地板、相框、餅乾罐、葫蘆、帽子、珠寶、鞋子、木頭、燈罩、領帶……等媒材。

    禪繞延伸藝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還包括:遮蓋污漬、掩飾汽車凹痕、大樓牆面

    的補綴、家具補漆…等。

    禪繞畫近五年來在臺灣迅速發展和推廣,可由以下幾點得到證實:

    1.商品設計富含禪繞風(舉例如下表 2-3)

    諸多商品例如:馬克杯、碗盤、布鞋、素面提袋、手機外殼……等,改選用禪

    繞圖樣作為主要設計圖騰,富含禪繞風外觀的商品,依然能受到市場消費群眾的

    歡迎和喜愛。

    2.創作用媒材豐富多元(舉例如下表 2-4)

    禪繞教師或體驗者願意主動嘗試將禪繞圖樣繪於不同素材上,如石頭、石膏塑

    像、帆布包、手機殼……等,讓禪繞畫是可以多元呈現的藝術形式。

    3.多次大型公開展覽(舉例如下表 2-5)

    藝術基金會、政府官方文化局、各級學校單位、中華禪繞協會及數位禪繞認證

    教師,都曾經舉辦公開大型展覽,由此可證明,禪繞畫是一項可以受普羅大眾接

    受的藝術形式。

  • - 18 -

    4.坊間書籍大量出版(舉例如下表 2-6)

    自 2010 年起,禪繞相關書籍迅速大量的在臺灣出版,包含禪繞畫精神內涵的

    介紹、禪繞畫技法的練習、禪繞圖樣的延伸應用……等,早期多數仍由外國作者

    主筆,臺灣禪繞教師翻譯,逐步由臺灣禪繞認證教師指導步驟技法,同時集結作

    品出版,足可見其藝術推廣之可能性。

    5.心理或藝術治療課程(舉例如下表 2-7)

    地方政府的社會局、大專院校的諮商輔導中心、各地的社區大學、單親家庭

    互助協會、文化基金會、藝文中心……等單位,陸續舉辦了紓壓工作坊、禪繞畫

    公益課程、禪繞畫藝術療癒團體……等相關活動,希望透過禪繞畫的體驗,進一

    步協助民眾在藝術療癒的過程中,達到紓解壓力、安撫心靈、心理諮商等成效。

    6.學校藝術課程的應用(舉例如下表 2-8)

    各級學校的藝術教師,嘗試將禪繞畫運用在課堂學習中,或許是為了幫助學

    子靜心﹔或許是純粹視覺美學的薰陶。周煜康老師(2012),曾提及圖像藝術可謂設

    計的基礎,發展空間亦相當多元,也因為圖案設計講求的重點在造型本身的美感,

    學生較容易拋開對寫實標準的侷限,恣意發揮想像力,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數

    學生均能做到一定的水準,從而享受設計的樂趣與在平常不易得到的成就感。

  • - 19 -

    ※商品設計富含禪繞風

    表 2-3:ZIA 商品設計

    ZIA 作品 圖片出處

    白底 帆布鞋

    手繪禪繞畫 v.s 改造小白鞋

    取自 tw.gigacircle.com

    瀏覽日期:105/06/22

    錫雕面紙盒

    禪繞畫 畫開心中的糾結/郭媽看文創

    取自好心藝工作室

    http://solomo.xinmedia.com/music/

    10390-LauraLiu

    瀏覽日期:105/06/22

    黑檀墜飾

    黑檀木精雕墜飾

    取自草木禪繞- 綺璃

    www.pinterest.com-

    瀏覽日期:105/06/22

    繞風手機殼

    設計館 菲比人星球 Vibian.k28

    取自 http://www.pinkoi.com/product/

    1u6VeySB

    瀏覽日期:105/06/22

    手繪 收納包

    手繪收納包

    取自 http://www.pinkoi.com/product/

    kquzl35F

    瀏覽日期:105/06/22

  • - 20 -

    ※創作素材豐富多元

    表 2-4:ZIA 多元素材之作品

    ZIA 作品 圖片出處

    石頭彩繪

    石頭畫練習/艾瑞卡煮婦的部落格

    取自 http://blog.udn.com/ericachen

    1076/18740049

    瀏覽日期:105/06/22

    大型裝置藝術

    中華禪繞藝術學會 blog

    取自 http://taiwantangle.pixnet.net

    /blog/post/243083618-%E6%8A%8A%E5%BF

    %83%E7%95%99%E5%9C%A8%E8%88%8A%E9%87

    %91%E5%B1%B1

    瀏覽日期:105/06/22

    人體塑像

    取自 www.flickr.com8135773545_

    8d526f5306_o

    瀏覽日期:105/06/22

    手繪禪繞畫書籤

    清華大學諮商中心工作坊

    取自 http://counsel.web.nthu.edu.tw

    /files/14-1091-75856,r491-1.php

    瀏覽日期:105/06/22

    陶瓷 杯盤

    禪繞畫 畫開心中的糾結/郭媽看文創

    取自:好心藝工作室

    http://solomo.xinmedia.com/music

    /10390-LauraLiu

    瀏覽日期:105/06/22

  • - 21 -

    ※多次大型公開展覽

    表 2-5:禪繞展海報和訊息

    禪繞展海報 展覽訊息

    禪繞集體創作

    ․主題:Let's go 美果樹禪繞藝術創作

    ․時間:103/07/06

    ․地點:台中市全國大飯店

    ․主辦單位: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禪繞教師戴安、家扶中心小朋友

    禪繞藝術展

    ․主題:「轉動畫心-禪繞藝術展」特展

    ․時間:104/1/24-104/4/05

    ․地點:新北市美麗永安生活館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作者:禪繞教師、民眾

    校園藝術作品展

    ․主題:禪繞話心晴

    ․時間:105/06/02-105/06/08

    ․地點:台南市永康區大灣高中

    ․主辦單位:台南市大灣高中

    ․作者:台南市大灣高中師生

    禪繞藝術特展

    ․主題:擁抱美麗『心』世界

    -禪繞畫藝術特展

    ․時間:104/06/01-104/07/31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台灣金融研訓院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作者:禪繞教師、民眾

    禪繞師生聯展

    ․主題:蔓漫禪繞心樂園

    -瑪莉安師生聯展&課程活動

    ․時間:105/06/08-105/08/07

    ․地點:新北市淡水紅樓 2樓

    ․作者:瑪莉安師生

  • - 22 -

    ※坊間書籍大量出版

    表 2-6:2010~2016 年 國內禪繞畫相關書籍出版(依出版時間時近排序)

    書籍封面 書名 作者/譯者 出版

    出版

    日期

    禪繞畫構圖練習創作書

    :60 個官方圖樣╳12 星

    座圖,畫出靜心藝術療癒

    力!

    Julie 野人 2016-

    05-05

    禪繞畫之書

    The Book of Zentangle

    芮克‧羅伯茲、

    瑪莉亞‧湯瑪斯

    著,蘿拉、戴寧

    、戴安譯

    遠流 2015-

    10-29

    禪繞花園:ZIA 彩繪舒壓

    著色本

    椲玲 好人 2015-

    10-07

    一次就畫出美麗紓壓的

    禪繞畫 Zentangle®

    Jane Marbaix 著

    張雅芳譯

    碁峰 2015-

    07-30

    最新禪繞作品大全:500

    幅全球最新、啟發創意、

    充滿設計感的禪繞作品

    範例

    500 Tangled Artworks: A

    Showcase of Inspired

    Illustrated Designs

    貝卡.克胡(Beckah

    Krahula)著

    吳琪仁譯

    遠流 2015-

    04-01

  • - 23 -

    書籍封面 書名 作者/譯者 出版

    出版

    日期

    禪繞畫構圖練習創作書 Julie 著 野人 2016-

    05-05

    禪繞畫生活:創造屬於自

    己的禪繞圖樣 Creative

    Tangle: Creating Your

    Own Patterns for

    Zen-Inspired Art

    崔西.萊哈特

    (Trish

    Reinhardt)著

    王翎譯

    楓書

    2015-

    01-0

    戴安老師教你畫禪繞(進

    階篇):步驟式分解示

    範、「萬花筒」獨創畫法、

    彩色應用畫法

    戴安著/繪 遠流 2014-

    11-29

    禪繞畫新手變達人的第

    一本書:155 個禪繞圖樣

    與延伸應用,完全圖解

    The Art of Zentangle®

    瑪格麗特‧布瑞納

    (Margaret

    Bremner)等著

    李斯毅譯

    遠流 2014-

    07-01

    心靜禪繞畫:一筆一畫,

    靜心紓壓 Joy of

    Zentangle: Drawing

    Your Way to Increased

    Creativity, Focus, and

    Well-Being

    蘇珊‧麥尼, 珊

    蒂‧史汀‧巴叟勒

    繆, 瑪莉‧布朗妮

    徐月珠譯

    三采 2014-

    05-09

  • - 24 -

    資料來源:取自高雄市立圖書館官方網站 http://www.ksml.edu.tw/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20 日

    書籍封面 書名 作者/譯者 出版

    出版

    日期

    蘿拉老師教你畫禪繞(入

    門篇):24 種底線練習、

    最新有機圖樣與進階畫

    法一起輕鬆學會

    蘿拉著 遠流 2014-

    05-01

    大家一起來學禪繞畫:6

    週圖解練習、200 個圖樣

    與範例,保證學會 One

    Zentangle a Day: A 6-Week

    Course In Creative

    Drawing For Relaxation,

    Inspiration And Fun

    貝卡.克胡拉

    (Beckah

    Krahula)著

    金黎晅譯

    遠流 2014-

    01-27

    放手畫禪繞 2:頭腦的瑜

    珈練習 Yoga for Your

    Brain: A Zentangle

    Workout

    珊迪.史汀.巴塞

    洛繆(Sandy Steen

    Bartholomew)著

    喬喻譯

    積木 2014-

    01-11

    放手畫禪繞:我的 108

    種禪繞畫練習 Totally

    Tangled: Zentangle and

    Beyond!

    珊迪.史汀.巴塞

    洛繆 (Sandy Steen

    Bartholomew)著

    喬喻譯

    積木 2013-

    10-19

    教你一次學會禪繞畫:12

    種基本圖樣、125 個範例

    統統學會

    Zentangle Untangled:

    Inspiration and Prompts

    for Meditative Drawing

    凱絲.霍爾(Kass

    Hall)

    王亦穹譯

    遠流 2013-

    05-01

  • - 25 -

    ※心理或藝術治療課程

    表 2-7:禪繞畫課程活動訊息

    禪繞畫課程 活動訊息

    公 益 課 程

    ․主題:禪繞畫公益課程

    ․時間/參與單位:

    104/11/02 台北希望小站-08 愛俱樂部

    105/05/11 心朋友工作坊

    105/05/13 單親家庭互助協會

    105/05/18 南機場關懷據點

    ․地點:台北市梅迪奇藝文中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創藝文化基金會

    療 癒 禪 繞 畫

    ․主題:療癒系藝術禪繞畫

    ․時間:

    105/03 起 為期 18 週

    ․地點: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主辦單位:CloudTangle 創意輯

    藝 術 療 癒 團 體

    ․主題:禪繞畫藝術療癒團體

    ․時間/參與單位:

    105/04/22 中華單親家庭互助協會

    ․地點:台北市民權東路

    ․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紓 壓 工 作 坊

    ․主題:心境禪繞畫-紓壓工作坊

    ․時間:102/06/07

    ․地點:實踐大學 A 樓

    ․主辦單位:實踐大學諮商輔導中心

  • - 26 -

    ※學校藝術課程的應用

    表 2-8:校內視覺藝術課之禪繞畫作品

    禪繞畫作品 資料來源

         [藝遊趣]-台北市永安國小三五年級美展 五年級作品簡介

    取自:http://cloud.yaes.tp.edu.tw/artfun

    grade5.htm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嘉大附小呂文雅教師網頁/作品觀摩/創作者黃祺文 取自:http://140.130.211.182/eweb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左營國小呂佳螢教師網頁/作品觀摩/創作者巴紫芸

    取自:http://class.kh.edu.tw/12849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國立彰化高中教學園地/藝能科

    取自:http://www.chsh.chc.edu.tw/files/15-

    1000-1840,c274-1.php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義民中學周煜康老師教學講義/廣設科學生作品

    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a/chsc.tw/78/

    zhuan-ti-yan-jiu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台北市私立強恕高中

    美工科 210 班 創意設計- 禪繞畫 X 創意符碼

    取自 http://www.qshs.tp.edu.tw/mainnewsdetial.

    瀏覽日期:105 年 6 月 30 日

  • - 27 -

    (八)禪繞畫與其他技法之比較

    1.禪繞畫(Zentangle)與塗鴉(Doodle)的異同

    表 2-9:禪繞畫(Zentangle)與塗鴉(Doodle)的比較

    禪繞畫 塗鴉

    相異點

    英譯名 Zentangle Doodle

    圖例

    繪者:研究者本人

    試筆塗鴉取自 http://www.

    worldjournal.com

    源起 ․發源於美國。

    ․創始者在禪修與創作中得

    到的專注、愉悅、放鬆的

    相似經驗和感受,將「東

    方禪」的精神結合「纏繞

    式」的畫法,進一步複製

    歸納成一套簡單的繪畫方

    式。

    ․塗鴉原本是人們不分場合

    、出於不同目的、隨意取

    材、信手塗抹的行為狀態

    ․塗鴉指在公共、私有設施

    或牆壁上的人為和有意圖

    的標記。塗鴉可以是圖畫

    ,也可以是文字。

    創作方式 ․利用簡單的基本的重複線

    條、圖形來填補空間,創

    造出美麗的圖案畫面。

    ․有結構性的、有步驟的、

    按照次序。

    ․不須按照次序、可不必重

    複圖樣,無目的性的、隨

    意的。

    創作目的 ․在專注的過程中達到心靈

    放鬆的療癒作用,為清空

    心中雜念。

    ․消磨時間,為排遣無聊,

    心中可能想著很多其他的

    事情。

    創作時機 ․創作時多視為單一的「主

    要活動」。

    ․創作時常為附屬的「次要

    活動」。

    共同點 1. 作品乍看下形象有些相似。 2. 均可以黑白表現,不須講求色彩。

    (本研究整理,2016。)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1%97%E9%B4%89

  • - 28 -

    2.禪繞畫(Zentangle)與線畫(Line Art)的異同

    表 2-10:禪繞畫(Zentangle)與線畫(Line Art)的比較

    禪繞畫 線畫

    相異點

    英譯 Zentangle Line Art

    圖例

    繪者:研究者本人

    繪者:學生作品

    定義 ․將「東方禪」的精神結合

    「纏繞式」的畫法,達到

    心靈療癒的靜心工具。

    ․線畫是透過記憶與觀察

    以線條表現為主的繪畫

    方式。

    源起 ․發源於美國。

    ․創始者在禪修與創作中

    得到的專注、愉悅、放

    鬆的相似經驗和感受,

    進一步複製歸納成一套

    簡單的繪畫方式。

    ․線畫名稱的由民國 64 年

    國小課程標準美勞項目

    名稱而定名。

    ․以符合兒童發展能力為

    主的教學活動。

    繪圖工具 代針筆 各種筆材不拘

    重要意涵

    ․禪繞畫的創作過程是一

    種有結構性的儀式,在重

    覆的過程中,幫助創作者

    有意識的轉換心境。

    ․線條是人類用來傳達與

    紀錄訊息,可表現明暗、

    輕重、疏密、強弱、快慢

    等不同特質,更可表現畫

    面的立體及空間感。

    共同點

    ․均善用觀察能力,表達心中意象。

    ․多以黑白區塊和線條變化,營造畫面的視覺效果。

    (研究者整理,2016。)參考資料:新竹師院國小美勞教師進修網站教材庫

    http://www.aerc.nhcue.edu.tw/2-0/01.htm

  • - 29 -

    4.禪繞畫(Zentangle)與印度手繪(Mehndi)的異同

    表 2-11:禪繞畫(Zentangle)與印度手繪(Mehndi)的比較

    禪繞畫 印度手繪藝術

    相異點

    英譯 Zentangle Mehndi

    圖例

    ․繪者:研究者本人

    ․印度 Henna 彩繪

    取自 blog.xuite.net

    繪圖材料 代針筆 天然指甲花汁液 Henna

    源起 ․發源於美國。

    ․創始者在禪修與創作中

    得到的專注、愉悅、放

    鬆的相似經驗和感受,

    進一步複製歸納成一套

    簡單的繪畫方式,

    ․印度傳統裝飾藝術,象徵

    吉祥祝福之意。

    ․貴族新娘嫁娶時的重要

    活動:表達祝福、考驗定

    性耐力、展現美麗風情。

    色彩導向 ․原始正統的禪繞畫多為禪

    繞基本元素重覆與任意組

    合後的圖樣,非具體物像

    的,多是黑白色非彩色。

    ․禪繞延伸藝術 ZIA,則以

    設計思維為重,色彩不在

    此限。

    ․Henna 著色於皮膚最外層

    ,自開始的黑褐色漸轉至

    橘紅色,約可保持二週。

    精神象徵 ․心靈療癒的靜心工具。 ․身體裝飾藝術的時尚潮流。

    共同點

    ․精神專注的繪畫過程,與寧靜的自我相處,均能達到靜心

    的效果。

    ․兩者均能展現視覺效果之美。

    (研究者整理,2016。)

  • - 30 -

    5.禪繞畫(Zentangle)與伊斯蘭圖騰(Islamic totem)的異同

    表 2-12:禪繞畫(Zentangle)與伊斯蘭圖騰(Islamic totem)的比較

    禪繞畫 伊斯蘭圖騰

    相異點

    英譯 Zentangle Islamic totem

    圖例

    ․繪者:研究者本人

    ․教堂圓頂。圖片取自

    http://pic.pimg.tw/pullee

    /1343979095-1245323555_n.

    jpg

    源起

    ․發源於美國。

    ․創始者在禪修與創作中得

    到的專注、愉悅、放鬆的相

    似經驗和感受,進一步複製

    歸納成一套簡單的繪畫方

    式。

    ․發源於伊斯蘭教國家。

    ․宗教思想限制下,不允許

    畫真實人像物象,崇尚抽

    象的紋飾藝術,象徵神的

    崇高思想。

    圖樣來源

    ․主要以大自然與周遭所見

    物體為原型,利用簡單的

    基本的重複線條、圖形來

    填補空間,隨心所欲朝任

    何方向延伸創作,創造出

    美麗的圖案畫面。

    ․裝飾圖案主要分三大類:

    幾何紋樣、植物紋樣、文

    字紋樣。這三類既有單獨

    存在的,也有複合構成

    的。

    應用層面

    ․正統禪繞純以達到心靈療

    癒為目的,ZIA 則可廣泛

    運用於各種物品裝飾設計。

    ․常運用於寺廟建築的裝

    飾物:如花磚、玻璃、細

    工鑲嵌圖、光滑的磚、壁

    畫和木板。

    共同點 ․裝飾圖案中均採用植物圖樣為原型設計的靈感來源。

    ․均具有裝飾性,圖樣皆能展現視覺效果之美。

    (研究者整理,2016。)

  • - 31 -

    6.曼陀羅(Mandald)與禪陀羅(Zendala)的異同

    表 2-13:曼陀羅(Mandald)與禪陀羅(Zendala)的比較

    曼陀羅 禪陀羅

    相異點

    英譯 Mandald Zendala

    取自

    http://www.she.com/health

    /2015/08

    取自

    http://www.cloudtangle

    .asia/2015/10

    定名 ․曼陀羅來自梵文

    Mandala,冥想之意。

    ․源於西元七百年前的印度

    ,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視

    為神聖和儀式象徵。

    ․禪繞畫的圓磚畫法,是創

    始人結合禪繞畫

    (Zentangle)與曼陀羅

    (Mandala)這兩者去結合

    出來的新名詞。

    ․泛指禪繞畫中圓形圖騰

    的表現。

    象徵 ․西方:圓代表的是界限,

    是個人內在整體的核心,

    神聖的圓輪軸心象徵圓滿

    及平衡。東方:圓被視為

    是圓融、圓滿的象徵。

    ․對西方人或是華人來說都

    具有特別的意義。

    ․禪繞與曼陀羅的結合,

    即是希望運用相同具有

    療癒理念的曼陀羅藝術

    可以跟禪繞精神相結合。

    繪圖工具 ․可使用尺或圓規繪製。 ․徒手繪畫,不使用尺或圓

    規繪製。

    推廣應用 ․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應

    用於心理治療領域,反映

    潛意識下的內在力量

    ․創始者希望體驗禪繞畫

    的過程中擁有藝術的成

    就感,也達到心靈療癒的

    目的。

    共同點 ․繪圖時均需要極大的專注力,達到心靈平靜的效果。 ․轉移注意力暫時放下負面情緒。

    ․滿足追求創造力的慾望。

    (研究者整理,2016)

  • - 32 -

    (九)小結

    透過文獻資料之匯整,我們可以從中釐清禪繞畫的起源、特色、發展脈絡與

    近幾年的推動成果。

    禪繞畫自 2005 年起發源自美國,2010 年,臺灣「好心藝工作室」負責人劉蘿

    拉老師將其譯名為「禪繞畫」,成為臺灣第一位獲得美國認證的禪繞畫教師,再

    回到臺灣進行教學推廣。

    為了讓國人更了解禪繞畫,並有機會體驗這種簡單又紓壓的藝術,同時希望

    將禪繞畫藝術推廣社會各個角落,臺灣已於 103 年 7 月 26 日正式成立中華禪繞藝

    術學會 Chinese Tangle Academy。

    禪繞畫,畫法簡單易學,主要以大自然與周遭所見物體為原型,利用簡單的、

    基本的重複線條、圖形來填補空間,隨心所欲朝任何方向延伸創作,創造出美麗

    的圖案畫面,不必使用到很多工具、空間或其他特殊的專業能力,每個人隨時隨

    地都可以進行創作,不需任何藝術創作背景就能勝任。

    禪繞畫近五年來在臺灣迅速發展和推廣,可藉由以下幾點得到證實:

    1.商品設計富含禪繞風。2.創作用媒材豐富多元。3.多次大型公開展覽。4.坊間書

    籍大量出版。5.心理或藝術治療課程。6.學校藝術課程的應用。

    它是可以和科技平衡的一項藝術,可以帶領我們回歸人類原始的創造力,在

    手眼協調下,創作出深具創意的記號,呈現在真實的紙張上,它提供了一種人人

    辦得到,簡單、原始又不受時間影響的創作能力。

  • - 33 -

    第二節 魅力工學(MiryokuEngineering)

    (一)魅力的定義

    關於「魅力」一詞,日本《廣辭苑》辭典將其定義為「牽引人心的力量」,

    而《研究社新英和辭典》則解釋為:吸引力(Attraction)、迷人(Charm)及眩惑

    (Fascination)(魅力工學研究部,1992)。

    「魅力」是一種模糊性概念,歷來很難做具體的評價。然而事物的存在往往

    都帶有模糊的特點,「魅力」,可看成是迷惑力、吸引力、誘導力、感染力、感

    動力等征服人心的總稱。它是整體性的,具社會功能的影響力,不是某一局部所

    產生的單一功能的作用力(馬敏元、洪嘉永與曾麗丹,2005)。

    「魅力」是促進人類的文明、社會的發展、活絡生命、感動心靈的重要酵素

    ,與人類的感覺息息相關,是生活中的重要的內涵與動力(曾麗丹,2007)。

    「魅力」來自於內心的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決定了魅力的深度與強度,魅力

    因子是整體性的概括,具社會功能的影響力,不是某一局部產生的單一功能的作

    用力(陳文東,2009)。

    「魅力」日文原文為「魅力(miryoku)」、「魅力要素(miryokuyouso)」或「魅

    力因子(miryokuyinsi)」,英文譯為「Attractiveness」、「Attractiveness Factor」或

    「Attractive Factor」。魅力因子是指使某事物具吸引力之要素,其概念由日本感

    性工學相關研究領域所提出 (賴于仙,2013)。

    魅力的感知必定要先賦予刺激,然而根據狀況的不同,魅力可能是接收到刺

    激的瞬間即刻便感知到,亦可能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感知到;前者是屬於感性的、

    非理論性的,後者則屬於理性的、理論性的;這樣的魅力感知過程是無法用醫學

    理論來解釋的(魅力工學研究部,1992)。

    有些時候我們會沒來由的對某樣東西產生欲望,這件物品大多是如藝術品一

    般的東西,也有些是與個人的記憶或經驗有關;此時,這件物品機能與性能幾乎

    可以被忽略,單從其造形、色彩等所產生的印象就可形成魅力所在,在一瞬間就

    感受到其魅力(賴于仙,2013)。

    總結來說,「魅力」是一種吸引力和影響力,即是一種牽引人心、使人迷惑

    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決定了魅力的強度和深度,理性與

    感性的感知過程,可能源於個人的記憶經驗以及控制欲望的心理狀態,而影響

    個人性格與行為的表現。

  • - 34 -

    (二)魅力工學的相關理論

    1970 年代,日本學者長町三生(Nagamachi Mituo)即預測在物質文明時代之後,

    追求滿足心理欲求的情緒時代將來臨,並建立「情緒工學」(Emotion Technology)

    學門進行相關研究。

    1986 年,日本 MAZDA 汽車公司山本健一社長(當時)提出「汽車必須能夠對

    文化之創造有所貢獻」,展開汽車文化論,為因應使用者需求,由基本的機能層

    面進化至心理層面的消費趨勢,同時提案運用「感性工學」之手法,進行乘坐感

    與汽車內裝設計,使符合乘坐者需求、感性要求,其成功案例也引起全世界對感

    性工學之關注(賴于仙,2013)。

    1988 年,長町三生將情緒工學改名為「感性工學」(Kansei Engineering),日本

    學者持續進行感性工學之研究,並實際運用於產品設計。日文感性(Kansei)原意是

    指「對於某事物所產生的感覺與意象」,因此感性工學即是研究人與物之間的相

    互關係,著眼於以科學的角度,將人對物的感覺量化,其最終目標即是將消費者

    對產品之感覺轉換為設計要素(長町三生,1997)。

    「魅力工學」是 1991 年由日本學者宇治川正人(Masato Ujigawa)集合多位

    學者而發起的研究,即是一個為了「創造具魅力之事物」而生的技術體系,亦即

    一種以顧客喜好為主的設計觀念,以「創造具有魅力的產品、空間的技術與學問」

    為目的,其研究中心為確立「魅力感知機制」及「魅力評價量化方法」。

    1998 年,日本感性工學會成立,魅力工學編入為其中的一部分。魅力工學

    一詞是由日本學者讚井純一郎(Junichiro Sanui)以及乾正雄(Masao Inui)先生經

    由參考臨床心理學家 Kelly 在《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1985)一書的

    概念而開發出來之研究,主要是捕捉個人認知概念並列表整理的方法(曾麗丹,

    2007)。面對工業化後,消費者喜好多元化的環境,產業開始研究「如何避免商品

    開發失敗的技術」以及「如何開發出具魅力的商品」等課題(馬敏元,2010)。

    宇治川正人(Masato Ujigawa)(2000)針對使用者偏好與產品魅力的意義指出:

    「偏好是由人的價值評價系統而來,屬於一種態度的表現,而魅力則為產品或系

    統的屬性。」消費者的主觀喜好主要來自於其價值判斷系統,此判斷除了來自於

    消費者的感官接收、心理決策、社會學、藝術評價等範疇,許多有關魅力的問題

    會在創造新產品時產生。

  • - 35 -

    由日本所發展的魅力工學(Miryoku Engineering)即是以此為前提的一種以消

    費者喜好為主的設計觀念,使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有一溝通介面。經由了解消費

    者有關選擇產品的方式和產品設計之成功經驗,便可以捕捉產品的魅力本質,進

    而創造出一個具魅力的設計(朝野熙彥,2001)。

    魅力的萃取是很多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致力要尋找的要素。魅力工學探討的

    理論基礎主要在於以下三點:基礎理論學說、造形(研究及分析技術)以及設計

    (Ujigawa,2000)。

    表 2-14:魅力工學之理論基礎

    範疇 Area 特性 Peculiarity 概念、理論和方法 Concept, theory and method

    基礎理論

    Basic Theories

    定義

    (Definition)

    識別

    (Recognition)

    內在識別(Inclusive Recognition)

    圖樣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

    流行、具特色商品(Fashion, Character goods)

    具參考性族群(Reference Groups) 學習

    (Learning)

    價值系統

    (Value System)

    模型化

    Modeling

    架構識別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因數標識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分割預報

    (Segmentation Forecasting)

    深度訪談

    (Depth Interview)

    合成效應

    (Composite Effect)

    群集分析

    (Cluster Analysis)

    模擬

    (Simulation)

    評價構造法

    (Evaluation Grid Method)

    配對比較

    (Paired Comparison)

    迴歸分析

    (Regression Analysis)

    聯合分析

    (Conjoint Analysis)

    設計

    Design

    計畫

    (Planning)

    現地思考

    (On-Site Thinking)

    劇本製作

    (Scenario making)

    設計策略

    (Design Strategy)

    定位

    (Positioning)

    認知地圖

    (Cognitive Map)

    具體化

    (Materializing)

    原型創造

    (Prototype Creation)

    使用者參與

    (User participation)

    (資料來源:Ujigawa,2000)

  • - 36 -

    (三)魅力工學的應用層面

    近年來,日本學術領域與企業更積極的導入感性工學的觀念從事設計研發,

    亦向歐美推廣,感性 KANSEI 之日文發音已成為專有名詞,相當多的研究者都投

    入感性相關之研究(Harada, 1998)。

    其應用也從日本汽車產業與家電電子產業至諸如化妝品業、鞋業、女性生理

    用品、高齡者看護用品、運動用品、服裝、室內裝潢、辦公座椅、陶瓷業、漆器

    等,先後導入感性工學的技術,研發新商品 (馬敏元,2013) 。

    2000 年,臺灣學術界由陳國祥、管倖生、鄧怡莘、張育銘等學者積極地將

    感性工學導入教學與研究方法之中,也逐漸引起臺灣各界重視,並有感於感性工

    學應用在設計領域之潛在效益,以及臺灣產業未來的發展需求之趨勢,於 2008 年

    底正式成立臺灣感性學會 (Taiwan Institute of Kansei, TIK),積極推動感性學門在台

    灣之相關研究活動(馬敏元,2013)。

    魅力工學初期多運用於探討工業產品的設計開發,被賦予新型機能的產品也

    會讓人產生擁有的欲望,但當一個更新的產品推出時,這個欲望便可能馬上轉移,

    例如:3c 產品、智慧型手機、遊戲軟體、可口可樂飲品。然而,有些物品是愈使

    用愈能感覺其魅力所在的,因此在考量魅力因子時,時間性也是一大要點。

    其後,魅力工學也被應用於文化創意產業、消費性產品、中國書法、服務與

    觀光等領域,魅力工學相關研究如下表 2-18。馬敏元(2006)應用魅力工學於有關中

    國書法的魅力研究﹔蔡宜恬(2008)古坑咖啡文化創意產業之魅力因子﹔陳文東

    (2009)應用魅力工學於竹山工藝產業的研究﹔范凱錚(2009)台灣鐵道地方支線產業

    體驗模式之研究﹔曾麗丹(2012)台灣節慶魅力評價﹔陳怡蓁(2015)應用魅力工學於

    7-ELEVEN 便利商店之 ibon 魅力研究﹔陳宜貞(2015)應用魅力工學於電影 KANO

    之影視觀光產品魅力研究﹔宋昱亭(2015)療癒燈具魅力要素研究……等。

    諸多魅力因子的相關研究,經由對研究主題具有高涉入度的族群深度訪問並

    建立評價構造圖,從消費者、體驗者的實際行為案例,比較產品的各項特點,整

    理出真實可信的意見評量,因此即使是難以捕捉的抽象感受,亦能經由魅力工學

    的評價構造法進行分析統計。因此對文創、藝術、觀光、影視、服務性等產業而

    言,魅力工學亦是可找出產業魅力的一項工具。

  • - 37 -

    表 2-15:魅力工學相關研究

    編號 年代 作者 研究主題 研究要點

    1 2005 葉思岑

    情緒舒緩玩偶產品魅力要素

    之研究

    本研究擬探索造形玩偶之形態、

    色彩、材質、動作等設計特點對

    應於消費者所感知的魅力要素,

    整合應用魅力工學方法論-評價

    構造法,進行擬定玩偶產品之評

    價分析,整理並檢討玩偶設計特

    點形成產品供給心理安慰之可行

    性,並經數量化I類量化分析各

    類目影響權重。

    2 2005 馬敏元

    洪嘉永

    曾麗丹

    臺灣地方文化創意產業魅力

    評價研究-以觀光節產業為

    本研究是臺灣地方文化創意產業

    魅力研究系列之一,為階段性的

    研究。主要目的是以工學的研究

    法將觀光節產業活動分類並將魅

    力的模糊概念與思維,以評價構

    造法做系統性的探討,從中萃取

    觀光節產業的魅力因素

    3 2005 蘇安妮 臺灣竹管家具的文化特質研

    本研究主要探討竹管家具技藝,

    透過田野調查、半結構式訪談、

    紮根理論、魅力工學 EGM 等研究

    方法,從中分析竹管家具文化特

    質,有助於台灣竹材產品之設計

    製造,提升台灣設計的品質。

    4 2008 蔡宜恬 古坑咖啡文化創意產業之魅

    力因子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產業推動

    者、經營者與消費者彼此所認知

    的古坑咖啡文化創意產業之魅力

    因子為何,並提出後續發展建議。

    5 2009 陳文東 地方工藝產業魅力因子研究

    -以南投縣竹山鎮竹藝產業

    本研究主要探討竹山鎮竹藝產業

    的魅力因子,傳遞竹藝內涵,提

  • - 38 -

    為例 升產品價值和競爭力。

    6 2009 范凱錚 臺灣鐵道地方支線產業體驗

    模式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鐵道三大支

    線吸引遊客的魅力因子,並以體

    驗模式之四大構面進行分析。

    7 2012 嚴亮晴 臺南市舊建築再利用為餐飲

    空間的魅力因子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討經營者對於舊建

    築再利用為餐飲空間的魅力因子

    ,分析餐飲空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