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22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第九屆原住民雲端科展 2017年原住民族文化科教獎~發現原住民族文化的科學智慧 編號:2017034 作品名稱: 捕鼠泣:當原住民族傳統智慧遇到校園淘氣鼠-陷阱製作與運用 新北市新莊區丹鳳國小 團隊學生 指導教師 五年一班 楊沛璉 五年一班 顏家妤 五年一班 方瑜萱 五年一班 陳聖峰 吳駿勇 林立港 李文盛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Dec-2019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第九屆原住民雲端科展

2017 年原住民族文化科教獎~發現原住民族文化的科學智慧

編號:2017034

作品名稱:

捕鼠泣:當原住民族傳統智慧遇到校園淘氣鼠-陷阱製作與運用

新北市新莊區丹鳳國小

團隊學生 指導教師

五年一班 楊沛璉

五年一班 顏家妤

五年一班 方瑜萱

五年一班 陳聖峰

吳駿勇

林立港

李文盛

Page 2: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捕鼠泣:當原住民族傳統智慧遇到校園淘氣鼠

-陷阱製作與運用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目的

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習俗中,狩獵與織布是重要的傳統技能之一。狩獵首先要

瞭解獵物的生態環境,觀察獵物的獸徑,知道捕捉的時間、地點和工具,認識可

食/有毒植物、辨識毒蛇/毒物等,懂得如何渡河、砍材取火等技能。狩獵是英勇

及智慧的指標,強調非個人的團隊合作,捕獲的獵物帶回部落中與族人共享,這

也是原住民族「分享」的傳統美德。都市原住民小孩咸少接觸傳統技能,唯有透

過教育傳承、耆老知識傳遞來讓文化綿延永續。

一般來講,原住民族的狩獵方式可分為置陷阱,槍射和圍捕三種。本研究為

了讓都市原住民學生可以接觸傳統陷阱,頭套式、壓板式陷阱操作成為本研究的

第一個研究目的。

傳統陷阱的美妙之處,在於祖先流傳的智慧─陷阱的原理,而按照這樣的原

理製作陷阱,可以因地理環環、製作材料、設計內容、捕捉對象等而有所調整。

此計畫在於將先人的智慧加以改良、運用在校園環境中。適逢本校近來老鼠數量

增多,為了有效減少老鼠的數量,配合校園環境架設陷阱,成為本研究第二個研

究目的。

本次參展作品主題為捕鼠泣(器),發想於校園老鼠變多,但卻又只能花費大

量經費在黏鼠板購置與用藥(投藥、噴灑藥劑)。但前者缺點在學校經費有限且黏

鼠板屬於非回收物,對於環境破壞性極大;後者則是對於環境衛生及安全有極大

的疑慮。

為避免投藥與黏鼠板的過多使用,造成環境二度傷害,改以部落狩獵的陷阱

製作來取而代之,不僅讓原民文化得以傳播,也讓校園回收物(廢棄課桌椅、枯

木、細竹、環保筷)得以再利用。而在部落文化傳承方面,藉由和學校科展的結

合,讓原民智慧得以發揚,透過小型陷阱製作,運用於校園之中,讓耆老的智慧

在學校體驗,達到經驗傳承的目的;利用改良後的陷阱捕捉老鼠的成功經驗來讓

孩子獲得 learning by doing 的實際體驗;也可用隨手可得的校園廢棄素材-竹、

樹、課桌椅等,製作環保陷阱,減少黏鼠板與捕鼠籠等浪費,成為了我們最終的

研究目的。

Page 3: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二、研究動機

為了有效捕獲校園日漸猖獗的老鼠、減低黏鼠板、捕鼠籠使用量,並結合多

元文化教育、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環境教育、生命教育與衛生教育等多重目的,

推廣校園廢棄物重生、傳遞祖先傳統智慧。

由學生依據題目發想,上網、到鄰近圖書館、訪問師長的方式來查找資料,

再藉由團體協作(內化)、上台報告(外化)與同儕回饋(社會化)。經由報告的方式,

學生在準備的過程加深對於自己研究的了解。

(一)學校老鼠為患

近期學校老鼠奔竄的情形時有所聞,教室內也有排遺、鼠屍等接連發現。校

方在避免學生誤觸消毒藥劑、誤食老鼠藥的前提上,只能大量購買黏鼠板,以及

布置捕鼠籠,造成資源浪費。

(二)耆老智慧

部落智慧俯拾即是,耆老即原住民族的重要文化財。本團隊的組成包含有原

籍教師(太魯閣族)、非原籍教師、原籍學生(太魯閣族、阿美族)、非原籍學生。

在設計陷阱捕捉校園褐鼠的發想中,包含老鼠猖獗、陷阱運用、材料獲得、人員

刪減等,在各個拼圖逐漸成形組成科展研發團隊時,始終暗藏著那麼一點不完整。

丹鳳校園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與部落文化有著懸溝,原籍教師與孩童雖常能利用

寒、暑假回歸山林,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卻讓部落文化帶至校園中,有著一道鴻

溝。

Page 4: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但這次的參展作品成為了那一道曙光。藉由安排與耆老的訪談互動、視訊教

學、影片錄影及陷阱製作傳承等方式,讓世代間經驗得以傳承,留下影像紀錄更

是重要的里程碑;陷阱的親手製作也讓孩子習得傳統狩獵技藝。最後,再藉由陷

阱的改良,讓此項技藝藉由科展發想傳達至校園非原民學生的教學上,讓原民技

藝的種子如蒲公英般,隨風搖曳奔放。

本研究採取以下方式與耆老的互動:

1.採開放式問題:由學生先行思考查訪提問,提列題目,再由師生共同討論

後,列出最終採訪問題與主題。

2.口頭訪談:教師回到部落,根據主題與問題訪問耆老與獵人。

3.影像紀錄:訪談傳統獵人、新生代獵人關於狩獵文化與陷阱製作技巧。

針對研究困難與問題擬定問耆老的問題。發下紙條,每人想五題想問耆老的問題,

將學生初步擬定的題目透過螢幕播放,運用集體討論與刪除整併,來擬定問題重

點。

貳、認識鼠患

一、鼠患成因

環境衞生署食物及公共衞生部指出:「學校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適當的學習環

境,但校園亦可能是一個適宜各種對人類健康有害的蟲鼠生長的地方,尤其是當

校園為這類蟲鼠提供了易於覓食、躲藏和繁殖的環境,更容易成為蟲鼠聚居之處。

故對學校而言,防治蟲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著重於「淘氣鼠」,據觀察,只要有食物和躲藏地方,就容易有老

鼠。校園內老鼠最易躲藏的包括花圃、排水溝、雜物堆、垃圾場。

Page 5: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二、校園常見處遇形式探究

1、三不政策推行

根據台北市環保局,防治鼠類「三不政策」包括有:

(1)「封閉鼠道,不讓鼠來」:封住居家周圍可能的老鼠洞及相關空隙,防

止老鼠進入屋內。建議門窗裝上孔徑不超過一公分的金屬紗網。

(2)「斷絕糧食,不讓鼠吃」:斷絕鼠類食物來源,將食物與飲水收藏於適

當的封閉容器內,以免引來老鼠覓食,務必做好廚餘回收,將廚餘從垃圾

中分離出來,如果無法馬上丟棄,應立即予以加蓋,碗盤廚具使用完畢後

儘快清洗,保持廚房整潔。

(3)「整理環境,不讓鼠住」:住家盡量減少堆積雜物,屋內陳設力求簡單,

天花板、夾壁等建築物盡量避免,如有庭園應定期清除雜草,以免供給老

鼠躲藏與築巢的處所。

2、投藥、大規模式消毒恐有安全疑慮

一般而言,對老鼠的投藥通常以抗凝血劑為主。食用後,就會因內出

血而逐漸死亡,此期間其行動、體力可能受影響,部份中毒的老鼠會因體

弱而至水邊飲水。但主要缺點是在校園中,充斥著 5~12歲的孩童,會有

誤觸、誤食的疑慮,使用上需要非常謹慎注意。

3、捕鼠籠和黏鼠板的資源浪費

民間傳說使用後的捕鼠籠再度使用時,「別的老鼠就不會來了」,因此,

常見的方式是用拋棄式的黏鼠板或是用完即丟的捕鼠籠。雖經研究,同一

種類老鼠的糞尿、氣味,易誘引其友伴,且捕鼠籠是可以連續捕獲老鼠的。

而在黏鼠板方面,用完即丟,造成浪費。一旦成功捕獲老鼠後,因為用力

掙扎,往往造成骨肉分離,對於生命教育而言,是背道而馳。

三、學校處置後造成校園的影響

1、正面效果:擺設黏鼠板、捕鼠籠、消毒、投藥後,老鼠相對減少,減少傳

染病的傳播。

2、負面效果:如同前面所述,黏鼠板會造成老鼠死前掙扎、身體殘缺,極

不人道;捕鼠籠則會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消毒、投藥可能會有誤食、誤

觸疑慮。不管是在生命教育或是環境教育上,負面效果遠大於正面意義。

Page 6: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參、研究方法

一、名詞定義:

(一)溝鼠:

鼠,又稱老鼠或耗子,是一種屬於囓齒類的總科,台灣記錄有十三種。根據

其棲息活動場所可分成野鼠和家鼠二大類(維基百科,2018/03/20):

1、野鼠:常年棲息在野外,為害林木及農作物的鼠類,又可分為:

(1)高山性野鼠類:高山白腹鼠、菊池田鼠、台灣森鼠……等,種類繁多,主

要為害林木、樹苗。

(2)帄地性野鼠類:小黃腹鼠、赤背條鼠、田鼷鼠、溝鼠等,主要為害農作物。

2、家鼠:在家屋內或住家附近活動的鼠類,咬壞建築物及住家的設備,盜食糧

食,並為鼠類傳染病的重要媒介。有溝鼠、屋頂鼠和月鼠三種。本研究以溝

鼠為主要對象。

溝鼠,又稱挪威鼠、褐鼠。體大形,鼻部較鈍,腹部灰白色,成鼠體重

約 350-450公克,尾較體略短,上層為暗色,下層為白色。眼和耳較小。善

於挖洞。糞粒大,呈膠囊狀。活動場所:多活動於地面,如庭院內外及排水

溝中,經常在房舍牆角、豬舍、養雞場、排水溝邊、綠籬樹叢下、花台下、

廢棄物堆積處及垃圾堆下挖洞而居。

(二)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陷阱種類

依據師生透過多次討論後,由原籍老師回到花蓮部落訪談部落耆老、獵人

(107/02/16),詢問以下問題:

1、太魯閣族文化。

2、狩獵文化。

3、狩獵儀式。

4、陷阱製作與種類有哪些。

示範石板式陷阱 耆老分享傳統狩獵與文化 祖靈儀式示範

開學後,師生一同觀看訪談耆老影片(107/03/02),並整理寒假所蒐集的資

料。步驟如下:

Page 7: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1.從觀看耆老、族人的影片中,得知狩獵文化的訊息。

2.彙整同學蒐集的資料,整合狩獵文化的資訊。3.探討蒐集的資訊,彙整後成為

成果的一部分。

資料蒐集、彙整與探討

學生觀看耆老與族人的回覆

原住民族傳統陷阱,大致分為三類,本研究以壓板陷阱為主,腳套陷阱為輔。

1、腳套陷阱:捕捉山豬、山羌等大型獵物。

2、壓板陷阱:捕捉小型鳥類或鼠類。

3、地窖、木刺、竹刺:專門用來捕捉大型動物。

Page 8: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三)研究團隊

這次「捕鼠泣」研究的發想起於團隊中原籍教師對於原住民傳統與文化智慧

的癡迷與熱愛,結合近年來學校鼠患橫行,進而延伸出這有趣的研究方向,而在

這次的研究團隊裡總共有三位指導老師與四位五年級孩子組合而成:

1、指導教師

(1)原籍教師:藉由對於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了解,回到部落探訪「耆老智慧與文

化」、「學習傳統陷阱製作與擺放」、「實地操作與演練」,學成歸校後開始做

「課程設計與執行」與「知識分享與實作」。

(2)非原籍教師:指導學生「文獻蒐集與彙整」來增加研究的豐富性與支持度,

事前「學校環境評估與探勘」確保研究安全性與可行性,擬定「研究設計方

向」讓整體研究更有架構與深度。

2、學生

透過「資料蒐集與學習單撰寫」充實對研究主題與原民文化的了解,之後師

生共同「擬定耆老訪問問題」學習訪談技巧,再到實際「陷阱製作」從中學習傳

統狩獵技藝的科學原理,與「陷阱置放」的先人智慧,了解陷阱偽裝與不同物種

習性之重要性,更透過「影像紀錄」將過程記錄下來,最後將研究「成果發表」,

讓文化之美更廣為人知。

Page 9: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架構(心智圖)

(二)研究設備與器材

1、傳統陷阱:竹、竹片、棉繩、鐵鍬。

2、改良式陷阱:廢棄學生椅、棉繩、Y型樹枝(或竹筷)、魔鬼沾、美勞課回收

的 PP板、剪刀。

Page 10: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三)設置環境

1、傳統陷阱:

設置於本校後花園-玉輝園。四周環繞排水溝、庭中則以黃金竹、奇石、

石桌、石椅為主要擺設。

2、改良式陷阱

設置於一般教室中。教室內包含有學生課桌椅、教具、收納箱等物品。

Page 11: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四)參展作品科學原理內涵

狩獵文化一直是我們原住民的傳統,在透過科展的機會,可以讓學生透過多

元文化的理解認識族群的狩獵文化。原民師資提供改良傳統陷阱方式誘捕老鼠。

示範用校園廢棄的木椅板子、砍伐後的樹枝、竹片、棉繩等回收物資製作陷阱,

稱之為腳套陷阱(用來將獵物的腳,以陷入這個陷阱,然後這個繩子就將它緊緊

的套住),此類陷阱主要用來捕捉山豬、山羌等大型獵物。

另外,以校園破損的石板與樹枝等做成的重壓式,只要輕輕觸動其中一樹枝,厚

重的石板透過重壓來補獲獵物,主要為捕抓老鼠、松鼠、鳥類等小型動物。

經討論後,決定在本校玉輝園布置頭套式陷阱,在教室布置壓板式陷阱。主

要科學原理內涵為:

1、生態路徑分析(獸徑)、棲息地點探查。

2、機關需要多大的重量可以觸發。

3、環保素材運用,了解何種素材種類適合陷阱製作。

(五)陷阱自製與捕捉實驗

原住民族傳統陷阱的運用與製作是一個循環過程,透過學習研究、改變使其

符合地形地貌、實地操作;再學習研究、改變、再操作,不斷的讓傳統陷阱得以

在校園中運用。本研究在傳統式陷阱的學習上主要為「腳套式陷阱」和「壓板式

陷阱」,在傳統陷阱製作架設上讓學生實地操作腳套式陷阱、在改良式陷阱製作

架設上讓學生操作壓板式陷阱。

1、傳統式陷阱製作-實驗-改良

原住民傳統陷阱實作與原理,是否可以運用於校園捕鼠呢?這是本研究遇到

的第一個問題。而完成陷阱製作的先決條件是三名指導老師都可以完整學會陷阱

製作與原理的了解,因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教師組的先行學習與試作。在本階段

所遇到的挑戰為:

(1)用校園現有素材竹子製作傳統陷阱,發現竹子軟硬度無法統一,每次陷阱觸

發的力道不一。

(2)竹子素材用幾次之後彈性會下降且容易斷掉,是需要克服之處。

經過教師組三天的學習與架設後,開始協助並教學學生團隊親手製作套頭式

陷阱。在初步教學時,發現學生對於陷阱的原理概念較難想像與理解,決定讓其

做中學,邊操作邊學習。

Page 12: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放置陷阱(107/1/15)後,經過了三天的不斷調整,陷阱始終完好如初,面臨

首度重挫。經過討論後,提出相關疑問:

1、老鼠的路線到底是怎麼走的呢?逛大街?沿著溝邊?沿著陰暗處?

2、會不會玉輝園沒有老鼠呢?

3、陷阱可以承受多重呢?會不會是老鼠太小、太輕,無法觸動機關呢?

根據以上疑問,決定以下處置方式:

1、尋找鼠徑:透過尋找足跡與排遺來分辨鼠徑。

2、探究玉輝園是否有老鼠:放置黏鼠板來探查玉輝園是否有老鼠出沒。

3、以重量作施測:透過改變黏土重量來施測本陷阱可以捕捉鼠齡多大的老鼠。

在製作的過程(107/1/18)中,學生對於陷阱的大小與竹子的彎度都提出疑問,

經由學生集思廣益的討論出,決定將陷阱的角度、長度與竹子做固定,操作的變

因只限定在老鼠的重量上。透過改變重量來施測本陷阱可以捕捉鼠齡多大的老鼠

(本研究根據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動物相關資料中母鼠體重週齡對

照表來決定黏土重量)。

Page 13: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另根據台灣環境有害生物管理協會研究報告指出,溝鼠的性成熟期約為 3-5

個月(12-20週),此時期成鼠會開始脫離巢穴,獨立覓食。故本研究以母鼠重量

為依據,做實際測量,檢驗是否可以成功觸發陷阱。經過實驗,只要母鼠達到 7

週(172 克)即可成功觸發陷阱,證明本陷阱有效。

套頭式陷阱

固定變因(角度)

角度 30 度

操作變因(重量)

黏土重量 母鼠齡(週) 是否可觸動機關 備註

172 克 7 可

197 克 8 可

214 克 9 可

235 克 10 可

245 克 11 可

256 克 12 可

Page 14: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在陷阱操作的同時,學生同時透過資料收集與分享,得到更多資訊,彙整後

研擬未來上台報告方式。而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自行發展出有三條路徑的

陷阱,並透過觀察鼠徑路線,決定陷阱設置地點。

在此過程中

1.每個學生都學會親手陷阱的架設,透過溝通與互相協助讓陷阱更完美。

2.透過鼠徑的探查與資料蒐集,了解老鼠的特性後,一起擬定出架設地點。

2、改良式陷阱製作-實驗-改良 經過傳統套頭式陷阱的布設後,發現校園竹子取的不易,架設場地也是帄時

學生遊憩的場域,可能間接造成了老鼠不敢靠近的因素。因此,當石板式陷阱開

始製作的同時,在校內也發現了老鼠排遺,是故研議將布置場地移至室內。

Page 15: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教室發現老鼠排遺

教師組初版壓板式陷阱(107/03/09)

學生首先嘗試將教師組發展出的初版陷阱改良並修正(107/03/12)。首遇問

題為:

1.檔板無法順利密合,老鼠容易逃脫。 2.老鼠逃脫的路徑初判,改造現有陷阱。

思考如何用現有之校園素材作改良 用熱熔膠增加魔鬼沾與木板固定。

Page 16: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持續討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良陷阱後(107/03/14),發現陷阱三側的木條

檔板不夠堅固,需加以改良。木條檔板間細不得超過 1~1.5CM(預設),並用熱熔

槍加強黏接處。

增加木條檔板的固定性 學生實際操作改良 固定後的捕鼠器

學生椅壓板式捕鼠器誕生,但架設數天,機關都未被觸動(107/03/19),經

過與學校行政處室討論發現近期校園有投藥和消毒,可能會使老鼠活動力銳減;

另外,機關啟動器磨擦力過大,也有可能讓陷阱無法順利觸發:

1.因學校定期消毒與不定期投藥,校園老鼠降低,近期校園較無老鼠蹤跡。

2.啟動機關之素材採用木頭做為機關,摩擦力大,需要較大力量才能觸發。

雖然始終沒有老鼠的蹤跡,但科學實驗沒有因此中斷(107/03/26),本次改

良主要為增加檔板的範圍:

1.利用美勞課回收的 PP板增加木質檔板的範圍

2.透過增加檔板的範圍後,再利用魔鬼沾提升陷阱的沾粘性。

教師說明概念,學生自行操作 學生實際操作,嘗試調整、修正

Page 17: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3、學生椅壓板式陷阱誕生

透過教師組與學生組的討論(107/3/30),發展出最為便利之捕鼠器,唯有經

過不斷地實驗與設計,才有可能有現在的作品,而透過校園廢棄物成為素材,始

終是我們的中心思想。

終極版的樣貌 捕鼠器機關處

(1)捕鼠器結構測量

實際測量捕鼠器各個機關的長度與角度,使得捕捉時的位置都能夠統一。但

因為本研究機關較為精緻,為避免照片無法詳盡說明,造成結構不夠清楚,個研

究團隊老師特以手畫稿將捕鼠器結構拆解製圖。

Page 18: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圖一 上面-拉力桿、中間-置物紙片、下面-Y型桿角度實測

1、Y 型桿角度約 30~35 度之間,材質為竹筷。

2、在製物紙片上黏貼透明膠帶或雙面膠,避免食物(五穀米)脫落。

圖二 捕鼠器內部空間解析 包含檔板、內部空間大小、Y型機關

Page 19: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圖三 捕鼠器結構圖

1、學生椅旁的封條間隙控制在 1.5公分以內,避免老鼠從間隙中鑽出。

2、觸發機關後的檔板,可以直接使用課桌椅拆卸下的木板或是使用後的 PP板作

為材料。與地面大約保留 0.5~1.5 公分的間隙,避免陷阱落下後,因與地面接觸

而無法完全閉合。

(2)購買實驗鼠-哈姆太郎-直接做實驗(107/04/09)

建立專屬實驗空間,直接測試捕鼠器是否有效。實驗鼠在實驗結束後,將做

為班級鼠,由全班共同扶養。

實驗空間,觀察實驗鼠的動態 實驗觀察捕鼠器之問題,並加以解決

Page 20: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為了對於壓板式陷阱機關靈敏度做更實際的測量。在此以紙黏土模擬出相對

應的重量,透過改變重量來施測是否可以有效捕捉老鼠。

重量範圍設置分別為 109 克、145 克、172克、197 克、214克、235克、245

克、256 克,相對應母鼠年齡為 5周到 12週。(研究指出 12週才會開始自行覓

食)。經過角度的變化與重量的改變,證實本陷阱是可以拿來實際運用(打 V代表

可觸動陷阱)。

壓板式陷阱測試現況

壓板式陷阱

拉力桿角度

母鼠齡(週次)

黏土重量

10 度 20 度 30 度

5 週 109 克 V V V

6 週 145 克 V V V

7 週 172 克 V V V

8 週 197 克 V V V

9 週 214 克 V V V

10 週 235克 V V V

11 週 245克 V V V

12 週 256克 V V V

Page 21: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肆、研究結論與限制

一、研究結論

(一)校園環境影響陷阱捕捉變數大

1、投藥、消毒前後鼠隻變化大

當總務處決定消毒、投藥後,因為藥性的關係,大約在一周後,老鼠

數量會開始銳減,也會間接造成陷阱設置後,捕捉獵物的成功率。

2、天氣冷熱影響老鼠出沒

根據文獻,老鼠生活的理想溫度大約 25 度上下,如果天氣太冷,可能

出現類似冬眠的狀況。本次實驗橫跨 12月到 4月,中間經歷了秋、冬、春

的氣候型態。其中寒假期間,恰好是學生不在校園活動,最適合擺放陷阱

的時間段,可惜寒流來襲,老鼠都躲藏起來避寒,長達一周的擺設時間,

無論是黏鼠板、捕鼠籠、或是自製陷阱,都無法成功誘捕老鼠。

(二)傳統式套頭式陷阱需要達一定重量才能觸發

學生對於原住民族傳統陷阱的原理概念難以想像與理解,無法透過影

片或是老師講解就準確切中要領,因此需要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邊

操作邊學習。套頭式陷阱最大關鍵在於素材的取得與運用,素材主要以竹

子為主,但廢棄後的竹枝,通常較為乾燥,容易斷裂,大約只能使用 10 次

左右就會失去彈性而破損。

第二個關鍵點在於老鼠獸徑的探查,透過尋找排遺、腳印來尋找老鼠

可能行走的途徑,再決定陷阱設置地點,將會大大提高誘捕率。第三個關

鍵點則在於機關需要多大的重量才可以觸發,經過測量才能知道此陷阱能

捕捉鼠齡幾週的老鼠。

經過研究探查:

1、老鼠的路線是沿著溝邊,陰暗角落走。

2、本校玉輝園的確有老鼠出沒。

3、在竹子與角度恆定的狀況下。經過實測,只需要大於 145 公克就能觸動

機關,也就是表示當鼠齡大於六週,就可將陷阱觸發。

Page 22: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 …yabit.et.nthu.edu.tw/2017yabit/results/2017034/Results.pdf ·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研究團隊:吳駿勇老師、林立港老師、李文盛老師

楊沛璉、顏家妤、方瑜萱、陳聖峰

(三)改良式陷阱設置-學生椅壓板式陷阱

學生在不斷地改良並修正壓板式陷阱後,製作出屬於他們的獨有改良式

陷阱-學生椅捕鼠籠(壓板式陷阱)。經過檔板密合的改良、間隙空格的再修

正、檔板門的範圍擴增,再經過寵物鼠(150克)的實驗後,證實陷阱的確適

合用來捕捉老鼠。

而為了更精確地確認機關角度與老鼠重量是否可以觸發陷阱的實驗當

中發現,109 克(母鼠零 6 週)的重量,都可以成功觸發角度為 10 度、20 度

和 30度的陷阱機關。在此也證實本研究的學生以壓板式陷阱是真實可用

的。

(四)老鼠捕捉後處理方式

經過與自然老師討論後,建議團隊成員在抓到老鼠後,可以在盛水的桶

中加入清潔劑至起泡程度,將鼠籠或黏鼠板浸入,讓鼠隻迅速窒息死亡,減

少鼠隻痛苦。可以雙層塑膠袋密封使其窒息,再將鼠屍交由清潔隊處理。

二、研究限制

(一)套頭式陷阱中竹子彈性難以恆定

竹子延展性有其限制,無法長時間使用,經過施測,大概只能使用八到

十次,超過一定次數後,會失去彈性,無法成功拉起機關。

(二)校園環境變因過大,投藥、消毒、學生是否在學都嚴重影響誘捕成功率

投藥、消毒後,老鼠會有一段時間無法行動,存活率也大為降低,直接

影響陷阱的捉捕成功率。學生上學期間,對於陷阱環境的干擾程度較大,增

加不少不穩定性。

參考:

一、臺北市環保局加強重點區域投藥滅鼠及環境潔工作,並稽查環境衛生及水溝

清理,同時提出居家防鼠「三不政策」供民眾配合參考

http://www.dep.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CB6D5C560DE4D2DD&sms=72

544237BBE4C5F6&s=2D431DD117E1A9D3

二、鼠-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C%A0

三、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_動物相關資料

http://www.ncku.edu.tw/animal/ch/r_weight.html

四、台灣環境有害生物管理協會 -- 老鼠

http://www.tepma.org.tw/html/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33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