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會受到 業務與國際多角化的影響嗎 ·...

21
1 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會受到 業務與國際多角化的影響嗎? 本文利用 2010 2015 年間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非金融產業共 803 家公司 的年頻率資料,檢驗公司在業務與國際多角化的發展過程中是否會正向影響公司 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投入。雖然在過去已經有眾多對於公司業務與國際多角化效 應的相關研究,但其探討的方向多半著眼於營運風險或是財務風險,鮮少於研究 企業業務與國際多角化與企業社會責任投入之間的關聯,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此研 究缺口進行補強與探討。本文衡量產業國際化與多角化競爭的方式是以產品部門 數、赫芬達(HHI)指數以及 Entropy 指標作為代理變數,企業社會責任的量化指標 則是以根據天下雜誌、遠見雜誌社會責任評比所建構的變數以及社會貢獻值、每 股社會貢獻值以及資產的社會報酬率作為代理變數。透過相關分析與迴歸估計結 果發現,那些具有較高程度之業務國際多角化的公司,在社會責任的投入上有較 高的傾向,表示在企業多角化的進程中,不論是回應當今管理實務上的積極發展 或是建立自身的聲譽資本,投入資源在社會責任作為上是有其必要的。 關鍵字:業務多角化、國際化、企業社會責任、社會貢獻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競爭日異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為了因應經濟自由化 與國際化的要求,企 業邁進業務國際多角化經營一直是產業經濟、財務管理、尤其策略管理領域的重 要研究主題之一,因企業為提高收益與分散經營上的風險,通常在成長到某一階 段後,往往需要採取多角化策略伸展觸角,透過跨入新的事業領域來延長公司企 業的生命週期,為達到永續經營發展,國際擴充是一種「地域性多角化」,企圖 經營新的地理區域,但過去之研究不論是在分析單元或績效衡量指標上皆有許多 盲點的存在,而其所考慮的策略結構面上(多角化方向、方式)總是顧此失彼, 而國內外當中相關研究又因研究對象與定義上的不同,而導致研究結果的莫衷一 是。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Oct-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會受到

    業務與國際多角化的影響嗎?

    摘 要

    本文利用 2010 至 2015 年間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非金融產業共 803 家公司

    的年頻率資料,檢驗公司在業務與國際多角化的發展過程中是否會正向影響公司

    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投入。雖然在過去已經有眾多對於公司業務與國際多角化效

    應的相關研究,但其探討的方向多半著眼於營運風險或是財務風險,鮮少於研究

    企業業務與國際多角化與企業社會責任投入之間的關聯,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此研

    究缺口進行補強與探討。本文衡量產業國際化與多角化競爭的方式是以產品部門

    數、赫芬達(HHI)指數以及 Entropy指標作為代理變數,企業社會責任的量化指標

    則是以根據天下雜誌、遠見雜誌社會責任評比所建構的變數以及社會貢獻值、每

    股社會貢獻值以及資產的社會報酬率作為代理變數。透過相關分析與迴歸估計結

    果發現,那些具有較高程度之業務國際多角化的公司,在社會責任的投入上有較

    高的傾向,表示在企業多角化的進程中,不論是回應當今管理實務上的積極發展

    或是建立自身的聲譽資本,投入資源在社會責任作為上是有其必要的。

    關鍵字:業務多角化、國際化、企業社會責任、社會貢獻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競爭日異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為了因應經濟自由化 與國際化的要求,企

    業邁進業務國際多角化經營一直是產業經濟、財務管理、尤其策略管理領域的重

    要研究主題之一,因企業為提高收益與分散經營上的風險,通常在成長到某一階

    段後,往往需要採取多角化策略伸展觸角,透過跨入新的事業領域來延長公司企

    業的生命週期,為達到永續經營發展,國際擴充是一種「地域性多角化」,企圖

    經營新的地理區域,但過去之研究不論是在分析單元或績效衡量指標上皆有許多

    盲點的存在,而其所考慮的策略結構面上(多角化方向、方式)總是顧此失彼,

    而國內外當中相關研究又因研究對象與定義上的不同,而導致研究結果的莫衷一

    是。

  • 2

    因此本文試以上市公司為例,探討促使企業採取不同業務國際多角化策略的

    影響因素為何。判別分析與迴歸,分析是本研究主要方法。企業由於所處產業別、

    企業的諸多特性與核心人物均不會相同,因此選擇不同的多角化策略。另在研究

    國際化與多角化相關議題上,學者們普遍認為國際化經營應比不國際化經營更具

    備市場競爭優勢。但是隨著目前經濟趨勢國際多角化程度愈高,交易成本增加,

    造成績效將呈現 U 型曲線關係。所以國際多角化策略會比非國際多角化策略較

    有好的經營績效。在研究從過去的文獻裡發現,各學者對於國際多角化與績效間

    的關係至今仍無定論。Grant (1987) 收集了 1968 到 1984 年英國廠商的長期資

    料,發現了國際化與廠商的獲利呈正向關係; Contractor et al. (2003) 提出了國

    際化擴張的三階段理論,認為在國際化早期,國際化程度與績效為負向關係,中

    期為正向關係,到了晚期又出現負向的關係,兩者呈現謂的 S 型關係。多角化的

    研究同樣也無一致性的結論。Geringer et al. (1989) 在考慮產品之範圍與相關性

    之下,證實了國際多角化策略與淨利潤對銷售比率有顯著的相關性。

    目前因國際經濟情勢快速轉變,以及國內環境的巨變,國內的企業必須加速

    調整其營運的步伐,選擇一適當的業務國際多角化策略,以因應全球化競爭的來

    臨,而環境變遷與價值觀改變至使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盛行,社會大眾眼中所謂的

    「優質企業」,已經不再只是要會賺錢、追求利益、經營績效的表現以及高股價

    數字,而是必需要承擔如何善盡對社會、環境、利害關係人的責任,以能達成經

    濟繁榮、社會公益跟環保永續的目標。因此,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是與日聚增。

    像: 陸續爆發的毒澱粉、餿水油、飼料油到工業油以及眾矢之地的頂新集團事件,

    促使食安的問題不斷地在發酵、六輕公安爭議、日月光排放工業廢水到後勁溪事

    件、德翔台北貨輪油污石門與金山沿岸及海域門、三菱汽車竄改油耗測試數據事

    件等,這都是企業未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活生生例子。而且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已

    嚴然成為新國際趨勢,並為國內外利害關係人日益關注之面向。如邁進 21 世紀

    後,在國際上包括美國的安隆、世界通訊、台灣的博達與力霸、大陸的三鹿奶粉

    等,這些重大企業弊案層出不窮,不僅企業受害,連全球經濟及環境也一同遭殃。

    所以企業社會責任與一般人的關聯性,驟然緊密了起來。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概

    念是基於商業運作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想法,企業除了考慮自身的財政和經營

    狀況外,也要加入其對社會和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的考量。是指企業在創造最

    大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

    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要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

    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並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

    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 報告書) 將不再是著名企業才需要發行,而是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6%8C%81%E7%BB%AD%E5%8F%91%E5%B1%95

  • 3

    足國內外的企業,特別是上市櫃公司均應該格外重視的議題。 因人們更加重視企

    業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及企業社會責任之相關議題,期望企業能達到與社會共

    存的層次,負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以及其關聯性歐盟於 2011 年定義企業社會

    責任為企業對社會造成影響的責任(the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for their impacts

    on society) 詹場等 (2016)曾指出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係指公司在追求股東財富的同時,也能兼顧到其他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的福

    利。面對現今快速變遷的社會要求,企業必須要跳脫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經營模式,

    更要考慮到社會及環境面向的需求,以能達到企業永續經營。而目前我國上市櫃

    公司經營型態近九成為多角化企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且其是否會影響到

    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與對社會問題的回應,增加企業對 CSR 活動所需投入的負擔?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簡稱 WBCSD)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達到經濟永續發展,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

    德規範,整合社會與環境利益,共同與員工、家庭、社區及地方、社會一起營造

    高品質的生活。

    在實務上有很多公司企業不管是主動順應潮流還是被動的受制於市場上力

    量的約束,已投入愈來愈多的資源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投資或相關活動上。麥當勞

    集團發布可持續發展記分卡,並與供應商、專家和食品工廠進行合作,強化其對

    客戶的可持續發展承諾。富士通不斷提升作為全球 ICT公司的管理責任。富士通

    集團在其所有商業活動中,根據多個利益關係者的期望和需求,實行 FUJITSU

    Way,對社會和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要求

    自身工廠做好有害物質管理、節能、污染預防、節水與減廢等清潔生產,也進一

    步要求或協助供應商做好這些規則,再而主要供應商亦應要求其供應商也做好,

    幾年下來的努力逐漸形成了綠色供應鏈,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凌陽科技持續新產

    品研究與開發,提升經營效率,以回報股東最大資本利得,善盡環保責任,採用

    綠色封裝,持續永續經營,建立友善職場,維持員工良好生活品質,參與社會公

    益,關懷弱勢團體,以提昇全民生活品質為己任。裕隆汽車研究「環境會計」,

    透過環境會計系統,裕隆每年從國外進口汽車零件,會去計算過程所需的包裝材

    料,讓木箱重複使用、有效率的配送車程,這樣就可替公司省下一筆可觀的包裝

    與油料成本。以上幾家公司對於身處的環境、社會的關懷都不遺餘力,在持續於

    研發技術的提升及擴展通路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與維持傳統和諧的勞資關係,而

    且財務績效表現優異,展現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精神,妥善落實員工照顧、社會關

    懷及環境保護,不斷精益求精,逐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內涵,達到業務國際多角

    化,基業永續長青,地球環境永續美麗。

    國際多角化(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是新興經濟體企業的重要策略,它不

  • 4

    僅協助新興經濟體企業將市場機會擴展到外國,同時亦協助他們有效地面對母國

    中與外國的競爭壓力。Chapin & Jermain(1985)認為多角化通常是為了追求公司的

    成長、調整資產之風險/報酬組合,或管理者為尋求新的事業挑戰機會而採行。企

    業善盡社會責任已成國際趨勢,並為國內外利害關係人日益關注之面向。而公司

    邁進業務國際多角化中包含生產力、員工、人事穩定、組織型態、氣候等要素。

    例:富士康發生接二連三的跳樓事件初期,學術界一些人試圖把問題導向該公司

    缺乏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雖然富士康如郭台銘總裁以及蘋果公司的賈伯斯所

    定義的,它並不是血汗工廠;但是因為這件事情,傳統上有關「血汗工廠」的定

    義就已經被重新修訂了,不再只是拘泥在惡劣的工作環境、勞動條件與薪資報酬

    才叫做血汗工廠,而是工作上帶給員工過度的心理壓力,不當管理;包括了雖符

    合基本工資卻不足以支撐員工在外的生活開銷都可能是血汗工廠的新定義。而奇

    美實業被稱為幸福企業致力於提供全體從業員安全、合理的工作環境與維護從業

    人員權益,落實及確保奇美實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台灣營業總額第一的多角化公

    司遠東百貨零售集團,旗下事業版圖除了百貨公司(含遠東百貨、太平洋 SOGO

    百貨)外,也轉投資超市、愛買量販店、以及購物中心等等,透過業務國際多角化

    的經營,讓遠東百貨穩坐兩岸最獨特且完整的大型零售集團,驅動著遠百不斷轉

    型與突破。聯電率先同業編列企業環境年報,還通過全球報告協會認可為 A 級

    報告書,聯電每年花 20 億元推動環保。透過營運策略及管理創新,提高創造獲

    利的能力,同時擴大連結企業核心能力及影響力,善盡社會責任,創造經濟、環

    境、社會三贏的永續成長模式,與社會共榮共好、共同成長。由遠見雜誌主辦、

    經濟日報協辦的「第四屆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蕭萬長他強調,CSR 是

    打造企業品牌、文化的重要指標,西方社會早已經有 CSR 概念,台灣也要趕快

    與國際接軌,才能有活水經濟。

    綜上所述,產業業務多角化的程度會影響公司投入資源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多

    寡,所以本文將利用台灣上市公司的財務資料及企業社會責任獲獎紀錄進行研究

    分析,探討業務國際多角化程度與公司從事企業社會責任活動間之關聯,以了解

    業務多角化程度高的產業,其產業內的公司是否會投入較多的資源於企業社會責

    任的活動上。

    企業為了能永續經營,成長的模式除了可以在本業繼續深耕之外,更可以透

    過業務多角化方式進入其他產業。企業業務國際多角化資源龐大且經營範疇較為

    多元,可經由各種交易與投資活動,讓企業去減少外部支出,也可以讓跨國企業

    有更多管道可以進行租稅規避。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經營與企業社會責任看似為

    兩種不同方向議題。但事實上,公司多角化與國際化程度愈高時, 面對不同的環

    境、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有可能更需要投入 CSR 作為提升企業本身競爭力的主要

  • 5

    策略。一旦企業決定進行業務多角化,便會面臨多角化策略選擇的問題。對於多

    角化策略的劃分,各學說並無一致定論。

    Alfred D. Chandler於 1962 年由研究美國大型企業的歷史變遷過程中,發現

    企業的發展與其各階段的策略有關,當原有產品或市場漸趨飽和,發展受到環境

    限制,為保持企業的持續成長,將會尋求新市場或新產品,而以選選擇多角化策

    略來經營。Kotler(1975)對多角化策略之研究結果指出,企業之多角化可分類為集

    中式多角化、水平式多角化及複合式多角化三種:一、集中式多角化:是指公司

    計劃增加新產品,而且此產品在目前的產品線上,可以產生技術或行銷方面的綜

    效。二、水平式多角化:是指公司計劃增加新產品,而且此產品在目前的產品線

    上,無法產生技術或行銷方面的綜效且無關連,新產品的銷售對象可以是最終顧

    客或中間顧客。三、複合式多角化:是指公司以嶄新之產品向新顧客群進軍,其

    新產品和公司目前的技術、市場或行銷方面毫無關連,雖無綜效,但可分攤經營

    風險。

    上述幾乎都將重心放在多業務多角化如何影響公司績效與風險,但事實上公

    司業務多角化程度愈高,國際化程度程度愈高,將必須愈投入在 CSR 上,原因

    是事實上,公司所處產業業務多角化程度越高時,公司會藉由投入資源於企業社

    會責任活動上來增加公司本身競爭力,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優點是:企業必須

    投注在社會責任中,否則其它企業會攬下此份責任;其原享有的社會力量,也將

    被其它其企業取代。善盡社會責任符合企業成長利益:企業組織的未來發展,依

    賴其與社會的良好關係,若未善盡社會責任,社會將會反抗組織,抵制產品,打

    擊市場,故做好社會責任,是達成企業本身的長程利益。在道德倫理方面上,企

    業應負擔社會責任:企業組織構成為社會的必要部份,盡社會責任是企業在道德

    上的義務,例如提供安全產品性、淨化河川溪流、保護自然生態資源等。改善公

    司企業的公共形象:企業機構經營的利潤高低,有一部份應取決於其企業本身建

    立的公共形象。強化商業系統的生存能力:商業系統因它給社會利益而能存在,

    社會可以修改或撤銷其許可狀,這也是"責任鐵律"。促使股東獲得最大利益,在

    長期看來它會使股票增加價值。因為證券市場會有所評等,此公司為較低風險而

    有較高的獲利率。

    本論文在評估企業公司社會責任表現投入程度高低上,是依據社會責任的定

    義,「不止股東,也要照顧其他利益關係人的利益」,由財報(主要是損益表與股

    東權益變動表)數字加總公司在每年度分派給利害關係人的實際金額,稱為社會

    貢獻值(Social Contribution Value),作為公司為主要利害關係人創造的福利,同時

    再用此總額除總資產或除公司流通在外股數,成為資產的社會回報率(Social

    Returns on Assets)或每股社會貢獻值(Social Contribution Value Per Share)。此量化

  • 6

    指標相對較具體且可觀測,亦可跨期間、跨公司比較。實務應用上,此方法所計

    算出的社會貢獻值等變數亦可以在社會責任投資(Social Responsible Investment)

    上有所建樹,成為建構社會責任投資組合的參考標準以及交易所設立企業社會責

    任指數之成份股選擇的參考標準。

    二、研究目的

    本論文利用台灣上市公司的資料(2010-2015)年分析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是

    否影響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表現,有助於讓管理階層,投資人以及政府相關

    主管機構了解,隨著公司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擴大, 應當在企業社會責任上更為有

    所擔當,本研究實證分析目的是探討台灣產業進行國際化與多角化策略對企業社

    會責任的影響與關聯性,期望能從中客觀地審視及慎重考量臺灣對外投資的綜效

    結果;本研究方法主要是採多元回歸方式進行分析國際化及多角化對績效 進行

    檢定,並以 t 檢定來檢視是否具有顯著影響效果。

    貳、文獻回顧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探討公司企業所處產業之產業競爭如何影響公司投入

    在社會責任的多寡。本章第一節探討企業業務國際多角化的利益與成本,第二節

    探討企業社會責任的決定因素,第三節探討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與企業社會責

    任的關聯

    一、企業業務/國際多角化的利益與成本

    產品多角化可以為公司帶來許多利益,這些利益包括: 分散公司的投資風險

    (Chatterjee & Lubatkin,1990);創造較大的內部資本市場,有助於企業利用資源來

    達成範疇經濟(Economies of Scope);提高剩餘資源使用率(Reed & Luffman, 1986)。

    國際多角化的利益包括:運用當地國家的資源來發展自身的競爭優勢( Kogut ,

    1985; Deeds & Hill, 1999)、分散投資經營風險(Kim et al., 1993)、透過國際化達成

    規模經濟(Economics of Scale) 與範疇經濟(Grant, Jammine , & Thomas, 1988) 。

    但是業務國際多角化也會帶來許多成本,這些成本包括:組織溝通與協調成

    本,無效率的資源配置(Lamont & Polk, 2002; Franko, 2004),以及較高的交易成

    本(Hitt & Smart, 1994)。對於業務國際多角化的公司而言,不同國家間的法律規

    章、幣值波動程度、經貿限制等問題也會衍生出相關的成本(Sundaram & Black,

    1992)。過去研究多角化( 包括產品多角化與國際多角化) 的文獻顯示,公司進行

    多角化活動同時帶來效益與成本。多角化能夠達到經濟規模、創造內部資本市場、

    分散經營風險等,進而提昇公司價值。但是進行業務國際多角化的過程,使得組

  • 7

    織結構更為複雜,導致協商、監督與控制的成本增加;同時,當企業邁入跨國經

    營,也需面對不同國家的法律規範、文化差異、幣值波動以及經貿限制等問題。

    因此,不論企業直接以原有產品進行銷售,或進一步將其改良以符合新市場經營

    環境的需求,都會額外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導致公司價值下降。Chapin &

    Jermain(1985)認為多角化通常是為了追求公司的成長、調整資產之風險/報酬組

    合,或管理者為尋求新的事業挑戰機會而採行。而過去國內的研究發現,多角化

    不一定會帶來折價( 賴威廷,2004;黃世朋、陳美華,2008;喬友慶、于卓民、

    林月雲,2001;楊朝旭,2008),也有文獻指出,多角化會帶來溢價( 鄭政秉、李

    揚、黃晉偉,2006) 。因此,前述以多角化折價為立論基礎的研究不一定適用於

    台灣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我們也區分產品業務多角化與國際多角化對公司價

    值的影響,藉由本研究,我們可以得知是否兩者均為折價,均為溢價,或者其中

    之一為折價,另一個為溢價。股權分散的公司代理問題主要來自於經理人與股東

    間的利益衝突,由於業務多角化的公司資訊不對稱更為嚴重,因此,多角化的公

    司經理人與股東間可能面臨更大的利益衝突Sanders 與Carpenter (1998)則探討國

    際多角化與獎酬結構(Compensation Structure) 的關聯性。Sanders 與Carpenter

    (1998)的研究指出,國際多角化公司面臨高度不確定與複雜的經營環境,進行國

    際化投資的公司必須調整CEO 的獎酬結構因應較高的資訊處理需求

    (Information-process Demand)以及代理成本,這些因為國際化投資調整的獎酬結

    構包括:給予CEO 較高的薪酬,調高CEO 的薪酬中長期性的薪酬的比重。

    Carpenter 與Sanders (2004) 研究高階管理團隊(Top Management Team;TMT) 的

    薪酬結構對國際多角化績效的影響,他們的研究發現,如果高階管理團隊也採用

    前述的獎酬結構( 給予TMT 較高的薪酬,提高TMT的薪酬中長期性薪酬佔的比

    重),國際多角化的公司會有較好的績效。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決定因素

    實現企業的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一直都是企業管理階層所關注的議題,

    但首先應該如何在企業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

    下簡稱 CSR)範疇中,找到對於企業有實際效益的議題,並將企業的投入與執行

    成效完整呈現於 CSR 報告書(或稱永續報告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卻是一

    項巨大的挑戰。CSR 真實價值並不在於幫助企業塑造正面形象,而是在於企業面

    臨永續發展的風險時,透過積極主動的方式回應來自於企業內部或外部的風險,

    並降低這些風險所可能帶來的衝擊與損失,進而協助企業實現永續發展之目標。

    從企業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除了透過 CSR 思維進行風險管理外,透過主

    動與定期的揭露企業在 CSR 的投入與努力,對企業的利害關係人譬如消費者、

  • 8

    主管機關、股東、供應商、以及員工進行資訊揭露,才能夠加強企業與利害關係

    人間的溝通並累積公眾信任。

    目前一般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最早係由英國學者 Oliver Sheldon(1924)在《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一書中提到的,他認為企業在生產商品獲得利潤時,

    應該也兼顧到產業內外各種群體的需求,企業之經營應該同時為社區利益做出貢

    獻。美國學者 Bowen (1953)認為企業按照社會價值觀和目標來制定相關決策和生

    產經營規則。Davis (1960)指出企業所作的各種行為中,有一些看來並不是為了企

    業自身經濟利益的理由而做,這些超越經濟利益的作為即是企業社會責任。

    McGuire (1963) 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除了負擔起經濟與法律責任外,同

    時還要負有除以上義務之外的社會責任。Freeman (1984)《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一書中提出利害關係人理論,利害關係人是在一個組織

    中會影響組織目標或被組織影響的團體或個人,因此,他認為一位企業的經營者

    想要企業能永續發展,那麼這個企業的經營者就需要製定一個能符合各種不同利

    害關係人的策略才可以。美國學者 Carroll (1991)提出「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將企業社會責任當作是一個

    四層的金字塔,從企業考量的先後次序與重要性出發,分別是「經濟」(economic)、

    「法律」(legal)、「道德」(ethic)與「公益」(philanthropic)。其中,經濟

    責任係企業的主要基礎,倘不存在經濟責任,其他的企業社會責任也無法實現;

    法律責任被視為社會對企業行為最低標準的要求,強調企業要實現其經濟使命時

    仍須遵守法律規範;道德責任則為除法律規範外,社會期待企業以合乎公平、正

    義,及避免企業以附的人事物造成傷害等原則為前提下所做之事務;最後是最高

    層次的公益責任,社會未明確要求企業該做什麼與如何做,強調企業組織應該自

    願地對社會有正面貢獻,以提升社會正面積極的良善風氣,也被稱作自由裁量責

    任(discretionary responsibilities)。

    我國在企業社會責任此方面的發展,「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在 1997 年 5月正式成立,成為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WBCSD)全球聯盟成員的一員,配合國際趨勢

    從教育訓練、政策法令、環境管理、資源保護、生態效益、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育

    等各個領域,進行專業研究,發行出版品及擴大國際間之交流等方式,來推行我

    國企業永續發展之工作。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著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揭露,

    在「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 10 條及「公司募集發行有價證券

    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 32 條中,規範公開發行公司必需在其年報中

    記載公司對環保、社區參與、社會貢獻、社會服務、社會公益、消費者權益、人

    權、安全衛生等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形。另外,臺灣證券交易所在「上市上櫃

  • 9

    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中也規範上市上櫃公司應注重企業社會責任:上市上櫃公司

    董事會為健全監督功能及強化管理機能,得考量公司規模、業務性質、董事會人

    數,設置審計、薪資報酬、提名、風險管理或其他各類功能性委員會,並得基於

    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之理念,設置環保、企業社會責任或其他委員會,並明

    定於章程。(第 27條第 1項)上市上櫃公司應與往來銀行及其他債權人、員工、消

    費者、供應商、社區或公司之其他利害關係人,保持暢通之溝通管道,並尊重、

    維護其應有之合法權益,且應於公司網站設置利害關係人專區。(第 51 條第 1項)

    上市上櫃公司在保持正常經營發展以及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之同時,應關注消費

    者權益、社區環保及公益等問題,並重視公司之社會責任。(第 54條)

    三、業務國際多角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關聯

    至於「國際性產業與公司超競爭產業」方面, 產業的國際化是目前無法避免

    的方向,包括多國策略、跨國策略及全球策略,多國策略是一個企業同時在許多

    國家的市場出售產品, 跨國策略的企業,除了尋求上逑的最佳組合外, 再尋求其

    他地區國家的獨特發展性,全球策略的企業, 即在世界各地尋找最佳原料來源的

    國家、製造國家及行銷市場,以此來達成「最佳的產品組合」(Porter 的觀點). 以

    上, 公司層級的策略規劃的分析任務.例如,Teece (1980)與 Sundaram and Black

    (1992)研究發現企業多角化能夠達到規模經濟,Williamson (1970)創造內部資本

    市場,Kim, Hwang and Burgers (1993)分散經營風險,Reed (1986)提高剩餘資源使

    用率。反之,多角化對於企業營運上也會帶來缺點。例如,Smart (1994)較高的交

    易成本。若企業進行國際多角化,也可能面對各國不同的法律、匯率風險、貿易

    規範等限制問題。

    近年來,全球普遍認為企業除了追求利潤和對股東利益負責之外,也應該對

    員工、所處的社會以及環境擔起責任。世界經濟論壇專家所做的研究也顯示,在

    現今國際經濟與商業全球化的趨勢下,企業是否能成功,有無社會責任感是關鍵

    性因素之一。且企業想要永續發展,就得從事社會責任,企業的生產經營仰賴環

    境,而環境的品質又係由政府、居民、企業共同維護的,若企業的營運行為破壞

    了環境,使得環境無法承載,將不利於企業及社會的永續發展。

    公司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往往能為公司帶來相當的效益。池祥萱等 (2014),以

    財富雜誌 Fortune Magazine 所評選出全球前 500 大公司為樣本,其樣本期間為

    2002 年至 2008 年,包括全世界 34 個國家,橫跨 34 種產業,樣本總數有 3,500

    公司-年(firm-years)。將被納入道瓊永續性世界指數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 的公司,定義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沒有被選入 DJSI 之

    公司定義為未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之公司。在營運績效方面,發現公司從事企業社

  • 10

    會責任的當年度確實能為公司帶來價格溢酬的好處,提高公司獲利能力,此價格

    溢酬的優勢可長期持續。Saxinian (1994)在分析矽谷的產業特性時,便發現該地

    區的產業具有垂直分工的產業特性,各種與電子、電腦有關的廠商在此聚集,進

    而吸引其他金融服務業(創投、銀行)的進入。Deng et al. (2013)以美國的公司併購

    案例為樣本,檢驗企業社會責任是否能為併購者公司的股東們創造價值,實證結

    果發現相較於低社會責任公司,高社會責任公司於宣告併購時會有比較高的報酬,

    且在併購後有較佳的長期經營績效。除此之外,也發現高企業社會責任公司併購

    其他公司的失敗率較低,及併購時所花費的時間較少。這些結果表明併購者的社

    會責任績效是併購成功機率與併購成效的重要決定因素,並支持利益相關者價值

    利益最大化相關者理論的觀點。

    然而公司從事企業社會責任也可能為公司帶來額外的成本。Drucker (1974)

    說明公司多角化的理由,主要來自內部與外部壓力。McWilliams and Siegel (2001)

    認為相較於提供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不提供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有較低的成本,

    但他們面臨著一個不同的需求曲線。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相較於不從事企

    業社會責任公司及生產類似的產品的企業,在每個產出水平都有更高的成本。他

    們亦指出公司力行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從事差異化的策略手段,但是在行業生命

    週期的胚胎和生長階段,產品差異性很小,因為公司專注於完善生產過程並滿足

    快速增長的需求,此時公司如果致力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將會為公司帶來不

    必要的成本支出,造成公司的獲利能力下降。Barnea and Rubin (2010)以美國前

    3000大企業(合計占美國股票市場總市值的 98%)為樣本,實證結果指出,內部人

    員(經理人與大股東)可能為了他們的私人利益,而希望公司對企業社會責任這方

    面進行過度的投資,因為這麼做可以提高他們的聲譽。此意味著公司從事企業社

    會責任活動,並不是像大眾所見到的是為了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而是被經理

    人或大股東們拿來當做是提升個人聲譽的策略工具,如此看來,此類企業社會責

    任活動的支出越大,將對全體股東的利益損害越大。此外,從以往的研究中,我

    們可以得知影響公司投入社會責任的決定因素有許多種。Flammer (2015)指出企

    業社會責任做為競爭戰略,並區分為需求面跟供給面。在需求面方面,企業社會

    責任做為一種信號的傳遞,公司增加他們的社會參與,可以藉此向客戶們說明產

    品的優點,因為在購買決策中很大一部分是依賴對品牌、信譽的靈敏度和信任;

    在供給面方面,企業社會責任可以做為提高勞動效率的手段及提高資料效率的手

    段,公司透過培養與員工的關係(例如:提供工作福利、兒童看護及彈性上下班時

    間)可以吸引及激勵行業中最有才幹的員工,另外公司透過改進技術或生產效率,

    除了可以減少公司的環境足跡外,還可以增強其財務績效及經濟效益。

  • 11

    綜合本節文獻所述,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和企業社會責任間具有相互關聯。

    身處產業業務國際多角化程度較高的公司有更多的動機去從事企業社會責任活

    動,這意味著企業社會責任使企業提高本身競爭力,並藉此與競爭對手區隔,形

    成一種「差異化」的優勢。

    參、變數、公司樣本與實證模型

    本論文主要分析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程度對公司善盡社會責任程度多寡的

    影響。本章介紹文中所分析的變數之定義及英文代號,包括當中的被解釋變數-

    企業社會責任的衡量、主要解釋變數即企業的業務多角化與國際多角化的量化方

    式,以及其他幾個在既有研究中提到對公司社會責任表現有所影響的變數。本章

    還介紹公司樣本、資料期間與來源以及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即多重迴歸方程式的估

    計。

    一、 變數衡量

    (一)主要解釋變數-公司業務多角化與國際多角化程度

    本研究以下列六個變數衡量公司的業務多角化程度:

    (1) 根據公司產值所計算出的產品部門數(SEC_PN),部門數愈多,表示產品或業

    務多角化的程度愈高。

    (2) 根據公司各部門產值佔總產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赫芬達指數(HHI_P),指

    數值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愈高。舉例來說,其第 j 家公司

    第 t 年的 HHI的計算方式如下:

    n

    i

    tjitj SHHI1

    2

    ,,, )(

    其中tjiS ,, 第 j 家公司第 t 年第 i 個部門之產值佔該年度該公司總產值之百

    分比,而 n為當年度該公司產值共來自多少部門之數目。此指數即為各產

    品部門之百分比的平方和,其值愈大表示公司產值愈集中在少數部門,產

    品多角化程度愈低,反之亦然。此指數的值理論上介於 10000 與 0之間。

    (3) 根據公司各部門產值佔總產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 Entropy(ENT_P),指數值

    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愈高。舉例來說,其第 j 家公司第 t 年

    之 Entropy值計算方式如下:

  • 12

    )1

    ln(1 ,,

    ,,,

    n

    i tji

    tjitjS

    SENTROPY

    同上,tjiS ,, 第 j 家公司第 t 年第 i 個部門之產值佔該年度該公司總產值之

    百分比,而 n為當年度該公司產值共來自多少部門之數目。Entropy指數值

    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愈高。

    (4) 根據公司銷值所計算出的產品部門數(SEC_SN),部門數愈多,表示產品或業

    務多角化的程度愈高。

    (5) 根據公司各部門銷值佔總銷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赫芬達指數(HHI_S),指

    數值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愈高。

    (6) 根據公司各部門銷值佔總銷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 Entropy(ENT_S),指數值

    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愈高。

    另外,本研究以兩個變數衡量公司的國際多角化程度:

    (7) 根據公司營收中的外銷比例,可以得知公司是否有將產品外銷的虛擬變數

    (INT_D),公司之外銷比率大於零時其值為 1,否則為 0。

    (8) 公司營收中的外銷比例(INT_R),公司產品的外銷比率愈高,表示其國際化

    程度 愈高。

    (二) 被解釋變數-企業社會責任的衡量

    企業社會責任的量化衡量方式在既有研究中已經大有建樹(Shen and Chang,

    2009;沈中華與張元,2008;Wu and Shen, 2013;Kim, Li and Li, 2014),由於本

    論文的公司樣本為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台灣過去主要是根據天下雜誌

    與遠見雜誌對上市櫃公司之社會責任評比的資料來量化公司投入在社會責任上

    的程度。天下雜誌每年所舉辦的「天下企業公民獎」,邀請受金管會監督之連續

    3年(2013~2015年)獲利公開發行公司(含上市、上櫃、興櫃與公開發行公司),責

    任的企業典範並提供獲獎名單。遠見雜誌以企業概況、CSR 方案完備度、整體實

    施成效、資料提供等做為初選評選標準,並以初選每組篩選至多 6家企業入圍第

    二階段,每家入圍決選企業將派員與評審團進行口頭簡報及現場問答並頒發社會

    責任獎。兩家雜誌透過對公司各個構面的調查,了解參加評選公司在企業社會責

    任方面做了多少及投入了多少資源,最終能獲獎的皆是客觀上投入一定程度以上

    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所以本論文首先以天下誌雜「天下企業公民」及遠見雜

  • 13

    誌「企業社會責任獎」的得獎公司為樣本,來建構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程

    度。

    根據天下誌雜「天下企業公民」及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的歷年得獎

    名單中的上市公司名單,建構以下四個社會責任變數。

    第一項是社會責任當期表現(CSR_CD),用來描述某公司於特定年度是否為企業

    社會責任表現良好的公司,若某公司於特定年度有獲得上述二獎項(如僅獲得其

    中之一即計入),則 CSR_CD 等於 1,反之(兩獎項皆未獲得)則得等於 0。

    第二項是社會責任累積表現(CSR_CU),用來描述某公司於特定年度獲選為

    社會責任公司(只要獲得其中之一即計入)的累計年數,若該公司於資料期間的第

    四年已經有三年入選(今年沒有入選),則該公司在第四年之CSR_CU的值等於 3,

    以此類推。

    第三項是社會責任連續表現(CSR_CONT),用來描述某公司於資料期間是否

    連續皆為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良好的公司,若該公司於資料期間(共 6 年)中每一年

    度皆獲得上述兩獎項(一個年度只要獲得其中之一即可),則該公司在每一年度之

    CSR_CONT 之值皆等於 1,然而只要其中一個年度未獲得獎項,則該公司之

    CSR_CONT 之歷年的值皆等於 0。

    第四項是社會責任的重覆效果(CSR_OV),當一家公司於某一特定年度同時

    獲得此二獎項者(即被前述兩家雜誌同時評選為優良的社會責任公司 ),則

    CSR_OV 等於 1,假如只獲得其中一家的獎項或兩家的獎項皆未獲得者,則

    CSR_OV等於 0。本論文僅選取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另外,由於目前法定公司需公開揭露的資訊還尚未足以衡量企業對社會的貢

    獻,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企業公開揭露的事項中並不包含公司對社會貢獻的量化

    數據,如此限制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性。中國大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在 2008

    年 5 月 14 日發佈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指引》,除了倡導

    各上市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落實可持續發展及科學發展觀,促進公司在關心

    自身及全體股東經濟利益的同時,充分關注包括公司員工、債權人、客戶、消費

    者及社區在內的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外,還提出了

    「每股社會貢獻值」的定義,即在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礎上,增

    加公司一年度內為國家創造的稅捐、向員工支付的薪資、向銀行等債權人給付的

    借款利息、公司對外捐贈額等為其他利益相關者創造的價值額,並扣除公司因為

    環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會成本,所計算形成的公司為社會創造的每股增值額,

  • 14

    從而幫助政府單位與社會大眾能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為其股東、員工、客戶、債權

    人、社區以及整個社會所創造的真正價值。

    參考許孟書(2017),本論文從公司的各種財務報表(主要是損益表與股東權益

    變動表)中去擷取並加總公司在每年度分配給利害關係人的資金,除了考量公司

    在特定年度為股東所創造的盈餘外,每年度又為國家創造了多少金額的稅收、支

    付了員工多少金額的薪資、向銀行等債權人支付了多少的貸款利息,整體的統計

    出公司為所有的利益相關者所創造出的價值總額,稱之為該公司的社會貢獻值

    (Social Contribution Value;SCV),作為公司對主要利害關係人實際貢獻的金額。

    同時,將社會貢獻值除以公司總資產,成為資產的社會報酬率(Social Returns on

    Assets;SROA),而將社會貢獻值除以公司流通在外股數成為每股社會貢獻值

    (Social Contribution Value Per Share;SCVPS)。此三個源自於社會貢獻值的社會責

    任量化指標相對較具體且可觀測,同時亦可跨公司、跨期的進行比較與分析。計

    算方式如下:

    社會貢獻值=利息支出+稅捐+員工薪資+稅後盈餘,並對社會貢獻值取自然

    對數。

    資產的社會報酬率= 總資產

    社會貢獻值

    *100%

    每股社會貢獻值=流通在外股數

    社會貢獻值

    (三) 控制變數

    很多變數都會影響公司投入資源於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的多寡。為了控制除了

    公司多角化程度之外,會影響公司社會責任多寡的影響力量,本論文考慮若干公

    司特徵變數 (Characteristic Variable)與公司治理變數 (Corporate Governance

    Variable),這些變數在既有研究中也都被證實將影響公司在社會責任上投入的多

    寡。

    根據沈中華與張元(2008)、張元與蕭景瀚(2016)、Bertrand, Marianne and

    Schoar (2003)、Hong, Kubik and Scheinkman (2011)、劉美纓等(2014)與林景暄

    (2016),第一、規模(LNASSET),企業規模愈大較受社會大眾所關注,若未善盡社

    會責任,將因此遭受民眾抗議與抵制,故規模較大之企業應更加重視社會責任之

    履行。此外,許多規模較小之企業,由於缺乏資金,較無能力與意願落實社會責

    任。本文以公司總資產取自然對數,作為企業規模的代理變數。第二、負債比率

  • 15

    (DEBTR),定義為總負債除以總淨值,公司負債比率愈高將有愈重的利息負擔,

    投入在社會責任的資源將所剩無幾,因此本文以負債比率控制公司在社會責任上

    的投入。第三、資產報酬率(ROA),公司獲利愈佳將愈有資源投入在社會責任投

    資上,因此以此獲利能力指標控制公司在社會責任上的投入。ROA 定義為稅前

    息前折舊前純利潤除以資產總額。管理能力因素 (MANAGE),Stanwick and

    Stanwick (1998)表示擁有較好管理制度及能力的業,其維持競爭力,會考慮企業

    經營環境中所有可能會影響利害關係人利益的情況。管理能力之定義參考沈中華

    與張元(2008)的研究以資產週轉率作為代理變數,計算公式為銷貨淨額除以平均

    總資產。

    若干公司治理機制會影響公司社會責任的投入。第一、董事持股比率

    (DIRHOLD)以全體董事持有股數佔公司所有流通外股份之比例衡量之,此變數會

    透過董事與公司是否利益一致進而影響公司在社會責任上的投入。第二、董事會

    規模(BOARD) 以董事會之總人數來衡量,可觀察董事會監督(monitoring)與諮詢

    (advising)效率。Zahra and Pearce (1989)認為董事會可以有效率的解決公司內部與

    外部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並提升決策與經營的品質。而 Eisenberg, Sundgren and

    Wells (1998)認為董事會人數的增加會影響董事之間的溝通能力,進而影響到決

    策和經營的品質。第三、獨立董事比率(INDRATIO)指獨立董事之人數佔董事會總

    人數的比例。Jensen and Meckling (1976)、Forker (1992)、Elliot and Jacobson (1994)

    與 Chen and Jaggi (2000)提到董事會獨立性可增強監督董事會的運作,對於公司

    的決策品質亦是有所助益。董事會獨立性越高,也越能有效地監督管理者,企業

    也會更重視利害關係人利益與社會責任。第四、機構投資人(法人)持股比率

    (INSTHOLD):由於機構投資者有資訊和知識的優勢以增進內部與外部監督力量,

    因此對公司如何形塑利害關係人管理策略有正向助益。機構投資人持股率定義為

    政府機構持股、本國金融機構持股、本國信託基金持股、本國公司法人持股、本

    國其他法人持股、僑外金融機構持股、僑外法人持股與僑外信託基金持股之總合

    再除了公司流通在外股數。各個變數的詳細定義請參考表 1。

    表 1 變數的英文縮寫與定義

    變數 英文縮寫 定義

    被解釋變數

    社會責任當期表現 CSR_CD

    特定公司在特定年度有獲得遠見雜誌「社會責任獎」與

    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之獎項之一(如僅獲得其中

    之一即計入),則 CSR_CD 等於 1,反之(兩獎項皆未獲

    得)則得等於 0

    社會責任累積表現 CSR_CU 特定公司在特定年度獲得遠見雜誌「社會責任獎」與天

    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只要獲得其中之一者亦算)的

    累積年數

  • 16

    社會責任連續表現 CSR_CONT

    特定公司於資料期間是否連續皆為企業社會責任表現

    良好的公司,若該公司於資料期間(共 9 年)中每一年度

    皆獲得上述兩獎項(一個年度只要獲得其中之一即可),

    則該公司在每一年度之 CSR_CON 之值皆等於 1,然而

    只要其中一個年度未獲得獎項,則該公司之 CSR_CON

    之歷年的值皆等於 0

    社會責任重覆效果 CSR_OV

    特定公司於某一特定年度同時獲得此二獎項者(即被前

    述兩家雜誌同時評選為優良的社會責任公司 ),則

    CSR_OV 等於 1,假如只獲得其中一家的獎項或兩家的

    獎項皆未獲得者,則 CSR_OV 等於 0

    社會貢獻值 SCV 利息支出+稅捐+員工薪資+股利之合計數取自然對數

    資產的社會報酬率 SROA (社會貢獻值/總資產)*100

    每股社會貢獻值 SCVPS (社會貢獻值/流通在外股數)*1000

    主要解釋變數 依產值計算之產品部門

    數 SEC_PN

    根據公司產值所計算出的產品部門數,部門數愈多,表

    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的程度愈高。

    產值赫芬達指數 HHI_P 根據公司各部門產值佔總產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赫

    芬達指數,指數值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

    愈高。此指數的值理論上介於 10000 與 0之間。

    產值 Entropy ENT_P 根據公司各部門產值佔總產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

    Entropy,指數值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愈

    高。

    依銷值計算之產品部門

    數 SEC_SN 根據公司銷值所計算出的產品部門數,部門數愈多,表

    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的程度愈高。

    銷值赫芬達指數 HHI_S 根據公司各部門銷值佔總銷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赫

    芬達指數,指數值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

    愈高。

    銷值 Entropy ENT_S 根據公司各部門銷值佔總銷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指數值愈小,表示產品或業務多角化程度的愈高。

    產品外銷虛擬變數 INT_D 根據公司營收中的外銷比例,可以得知公司是否有將產

    品外銷的虛擬變數,公司之外銷比率大於零時其值為

    1,否則為 0。

    外銷比例 INT_R 公司營收中的外銷比例,公司產品的外銷比率愈高,表示其國際化程度愈高。

    控制變數

    資產規模 LNASSE 公司總資產取自然對數

    負債比率 DEBTR 總負債除以總資產

    資產報酬率 ROA 稅後盈餘/總資產

    總資產週轉率 MANAGE 銷貨淨額除以平均總資產

    董事持股比率 DIRHOLD (董事持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100%

    董事會規模 BOARD 董事會總人數

    獨立董事比率 INDRATIO 獨立董事人數/董事會總人數

  • 17

    外資持股比率 FOREIGHOLD (國外投資人持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100%

    註:資料來源為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遠見雜誌與天下雜誌。

    二、實證模型

    除基本敘述統計及變數的相關分析外,本論文以多重迴歸分析來估計公司多

    角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投入的影響,以下為待估計之迴歸方程式:

    tjtjtjtj

    tjtjtj

    tjtjtjtj

    INSTHOLDINDRATIOBOARD

    DIRHOLDMANAGEROA

    DEBTRLNASSETTIONDIVERSIFCACSR

    ,,8,7,6

    ,6,5,4

    ,3,2,10,

    其中 DIVERFICATION 為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的變數,分別以根據公司產值所

    計算出的產品部門數(SEC_PN)、根據公司各部門產值佔總產值之百分比所計算

    出的赫芬達指數(HHI_P)、根據公司各部門產值佔總產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

    Entropy(ENT_P)、根據公司銷值所計算出的產品部門數(SEC_SN)、根據公司各部

    門銷值佔總銷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赫芬達指數(HHI_S)、根據公司各部門銷值

    佔總銷值之百分比所計算出的 Entropy(ENT_S)、公司是否有將產品外銷的虛擬變

    數(INT_D)以及公司營收中的外銷比例(INT_R)共八個變數進行衡量。CSR 為社會

    責任變數,分別為社會責任當期表現(CSR_CD)、社會責任累積表現(CSR_CU)、

    社會責任表現連續(CSR_CONT)、社會責任重覆效果(CSR_OV)、社會貢獻值(SCV)、

    資產的社會報酬率(SROA)以及每股社會貢獻值(SCVPS)。LNASSET 為資產規模,

    DEBTR 為負債比率,ROA 為公司資產報酬率,MANAGE 為總資產週轉率、

    DIRHOLD為董事持股比率、BOARD為董事會規模、INDRATIO為獨立董事比率

    而 FOREIGHOLD為機構投資人持股比率。迴歸方程式的估計採用普通最小平方

    法(OLS)。

    三、樣本與資料來源

    本論文的公司樣本係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般產業公司(不包括金融業、

    產險業、壽險業和證券業),排除金融產業公司乃是因為金融產業公司之會計科

    目與制度、政府的管制以及績效的評估方式與非金融產業公司有重大的差異,所

    以本文的分析不考慮金融產業樣本,最後採用的樣本數計 803家上市公司。

  • 18

    本論文的資料期間為 2010年至 2015年,共 6年。公司之企業社會責任表現

    虛擬變數的資料是依據遠見雜誌及天下雜誌之社會責任獎與天下企業公民的得

    獎名單所整理而得。樣本公司之財務相關資料來自於台灣經濟新報(TEJ)資料庫。

    肆、實證結果分析

    一、敘述統計量與相關係數矩陣

    本文主要檢驗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程度對公司投入在企業社會責任上高低

    程度的關聯性。表 2報告各變數的敘述統計量,包括平均數、標準差、最小值與

    最大值。由表 2來看,(CSR_CD)的平均數為 0.0463,表示所有公司中有 4.46%

    的公司為經天下雜誌或遠見雜誌評選的社會責任公司。(CSR_OV)的平均數為

    0.0085,表示所有公司中僅有 0.85%的公司在同一年度中同時被天下雜誌及遠見

    雜誌評選為社會責任公司。由此可知,被評選為社會責任公司相當不容易,僅有

    極少數的公司被選中。

    表 2 變數的敘述統計量

    變 數 全 部 樣 本

    觀察值數目 平均數 標準差 最小值 最大值 CSR_CD 4,794 0.0463 0.2101 0.0000 1.0000 CSR_CU 4,794 0.2780 1.1266 0.0000 9.0000

    CSR_CONT 4,794 0.0087 0.0932 0.0000 1.0000

    CSR_OV 4,794 0.0085 0.0920 0.0000 1.0000

    SCV 4,288 2.1015 0.7943 -5.2716 5.3949

    SROA 4,288 10.6744 8.2437 -36.6530 162.1870

    SCVPS 4,051 3.7154 5.2337 -12.8700 151.7810

    SEC_PN 4,818 2.8092 2.7893 0.0000 38.0000

    HHI_P 4,818 0.4469 0.3449 -1.0000 1.0000

    ENT_P 4,618 0.5206 0.5352 0.0000 2.9816

    SEC_SN 4,818 3.9095 2.8518 0.0000 47.0000

    HHI_S 4,818 0.4070 0.2644 0.0000 1.0000

    ENT_S 4,561 0.7224 0.5184 0.0000 2.9485

    INT_D

    INT_R

    LNASSE

    4,818 0.7976 0.4018 0.0000 1.0000

    4,747 50.9716 38.876 0.0000 100.2350

    4,788 15.7687 1.3518 4.6052 21.6747

    DEBTR 4,788 36.1395 17.6215 0.0000 108.9600

    ROA 4,763 8.0373 9.4004 -50.1000 82.7900

    MANAGE 4,763 0.7671 0.6380 0.0000 6.0200

    DIRHOLD 4,684 19.7785 13.9743 0.1200 99.7100

    BOARD 4,684 7.2749 2.3165 2.0000 21.0000

    INDRATIO 4,684 16.1485 17.2222 0.0000 62.5000

    FOREIHGOLD 4,682 9.9997 13.3835 0.0000 95.5000

    附註:本表報告變數的敘述統計量,包括平均數、標準差、最小值與最大值。資料期間為 2010

    至 2015年。所有資料共 4,818 個公司-年(firm-year)樣本點。

  • 19

    表 3及表 4報告變數之間的相關係數。首先,(CSR_CD)與(ENT_S)、

    (INT_D)、(INT_R)的相關係數顯著為正(0.0314、0.0334、0.0382),表示社會

    責任當期表現較佳的公司其銷值 ENTROPY 與產品外銷虛擬變數及外銷比例也

    會較高。第二,(SCV-PS)與(ENT-S)、(INT-D)、(INT-R)的相關係數顯

    著為正 (0.0359、0.0337、0.0663),表示那些處於業務國際多角化中的公司,其每

    股社會貢獻值是顯著較高的。第三,(SCV)與(HHI-S)、(ENT-S)、(INT-

    D)與(INT-R)的相關係數顯著為正(0.0562、0.0603、0.1545與 0.1199),表示在

    業務國際多角化較高產業,其社會貢獻值的總額也將顯著的較高。

  • 20

    表 3 相關係數矩陣

    變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SEC_PN 1.

    (2)HHI_P 0.1286* 1

    (3)ENT_P 0.8505* 0.3225*

    1

    (4)SEC_SN 0.7852* 0.3377*

    0.6147* 1

    (5)HHI_S 0.4274* 0.5994* 0.6197* 0.5403* 1.

    (6)ENT_S 0.6038* 0.5168* 0.7221* 0.7939* 0.8641* 1.

    (7)INT_D 0.1571*. -0.2314* 0.1790* 0.0655* -0.0212

    0.0889* 1

    (8)INT_R -0.0426* -0.2353* -0.0181 -0.1720* -0.1190* -0.1294* 0.6359*

    1

    (9)LNASSE 0.1595* -0.0006 0.0796* 0.1817* 0.0044 0.0703* -0.0307* -0.0360* 1

    (10)DEBTR 0.0173 0.0009 0.0328* -0.0157 0.0056 -0.0166 -0.0976* -0.0551* 0.199* 1

    (11)ROA 0.0073 0.0341* 0.0206 0.0072 0.0196 0.0160 0.0093 0.0165 0.1463* -0.1717* 1.

    (12)MANAGE 0.0777* 0.0339* -0.0545* -0.0637* -0.0046 -0.0346* 0.1198* 0.0921* 0.0143 0.2419* 0.1999* 1.

    (13)DIRHOLD 0.0064 0.0770* 0.0272 0.0340* 0.0525* 0.0495* -0.0538* -0.1022* -0.0849* 0.0008 0.1073* 0.0694* 1.

    (14)BOARD 0.1608* 0.0776* 0.1084* 0.1839* 0.1039* 0.1441* -0.0319* -0.1059* 0.3648* -0.0084 0.0748* 0.0253 0.1593* 1

    (15) INDRATIO -0.0660* -0.0301* -0.0624* -0.0889* -0.0532* -0.0616* 0.0989* 0.2284* 0.0278 -0.0137 0.1098* 0.0871* -0.0015 0.0874* 1

    16)FOREIGHOLD 0.0436* 0.0476* 0.0031 0.0814* -0.0170 0.0072 0.0402* 0.0724* 0.5568* -0.0024 0.2323* 0.0647* -0.1060* 0.1835* 0.0912* 1

    附註:*表示相關係數至少達 5%顯著水準(顯著異於零)。

  • 21

    表 4 主要解釋變數與被解釋變數間的 Pearson 積差相關係數矩陣

    附註:本表報告主要解釋變數與被解釋變數間的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資料期間為 2010至 2015 年。所有資料共 4,818 個公司-年(firm-year)樣本點。

    二、迴歸分析結果

    本研究以社會責任當期表現(CSR_CD)、社會責任累積表現(CSR_CU)、社會責

    任連續表現(CSR_CONT)、社會責任的重覆效果(CSR_OV)、社會貢獻值(SCV)、資產的

    社會報酬率(SROA) 、每股社會貢獻值(SCVPS)等七項為應變數,此七項為企業社會責

    任的指標,檢驗與以下八項變數作為企業多角化程度的代理變數,依產值計算之產品

    部門數(SEC-PN)、產值赫芬達指數 (HHI-P)、產值 Entropy(ENT-P) 依銷值計算之產

    品部門數(SEC-SN)及銷值赫芬達指數銷值 Entropy(HHI-S) 、產品外銷虛擬變數(INT-

    D) 、外銷比例(INT-R)等多角化程度的代理變數,用以衡量企業多角化的程度企業社

    會責任的關聯性。

    表 5 為依產值計算之產品部門數(SEC_PN)對公司業務/國際多角化與企業社會

    責任之關聯迴歸分析結果。由模型表中可以發現,公司依產值計算之產品部門數

    (SEC_PN))與社會責任當期表現(CSR_CD)估計係數為 0.1748(t 值為 1.48)是正相關,

    只不過此估計係數沒有達到統計顯著性,但社會貢獻值(SCV)代表公司估計係數為

    0.2406(t 值為 3.57)是呈現顯著正相關,達 5%顯著水準。產品部門數越多,對社會責

    任當期表現(CSR_CD)是有利的。

    變數 CSR_CD CSR_CU CSR_CONT CSR_OV SCV SROA SCVPS

    CSR_CD 1.

    CSR_CU 0.7756* 1

    CSR_CONT 0.4266* 0.5192* 1.

    CSR_OV 0.4215* 0.4496* 0.6476* 1

    SCV 0.1040* 0.1026* 0.0795* 0.0796* 1.

    SROA 0.0942* 0.0855* 0.0857* 0.0999* 0.8384* 1.

    SCVPS 0.1412* 0.1438* 0.0820* 0.0871* 0.4813* 0.5583* 1.

    SEC_PN 0.0495* 0.0770* -0.0316* -0.0110 -0.0057 0.0356* 0.0052

    HHI_P -0.0022 0.0140 0.0247 0.0010 0.0230 0.0721* 0.0351*

    ENT_P 0.0301* 0.0330* -0.0171 -0.0131 0.0434* 0.0161 0.0411

    SEC_SN 0.0561* 0.0976* -0.0116 0.0113 -0.0004 -0.0238 -0.0006

    HHI_S -0.0024 0.0071 0.0054 -0.0048 0.0562* 0.0437* 0.0218

    ENT_S 0.0314* 0.0506* 0.0110 0.0056 0.0603* 0.0290 0.0359*

    INT_D 0.0334* 0.0180 -0.0257 -0.0158 0.1545* 0.0512* 0.0337*

    INT_R 0.0382* 0.0211 0.0235 0.0160 0.1199* 0.0647* 0.0663*

    LNASSE 0.3139* 0.3933* 0.1935* 0.1813* -0.1393* -0.1792* 0.1548*

    DEBTR -0.0040 0.0073 -0.0003 0.0041 -0.1252* -0.1314* -0.0145

    ROA 0.1163* 0.1164* 0.1175* 0.1087* 0.5446* 0.5476* 0.4678*

    MANAGE 0.0652* 0.0562* -0.0278 0.0006 0.3223* 0.3038* 0.2111*

    DIRHOLD -0.0369* -0.0269 -0.0287* -0.0350* 0.0933* 0.1130* 0.0323*

    BOARD 0.2017* 0.2506* 0.0914* 0.0957* 0.0607* 0.0272 0.0635*

    FOREIGHOLD 0.3222* 0.3805* 0.2077* 0.2182* 0.1204* 0.0986* 0.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