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4-12/27/07/jlrb07bc27c_h.pdf ·...

1
学习实践 编辑 王爱童 Email: jlrbllb@126.com电话:(0431)88600500 2014 12 27 星期六 7 十五 十五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孝”与中国传统“差序”的人伦格局、家国 一体的社会结构相结合,由尊亲、敬长的血亲 之情推及至对宗族、国家乃至社会的义务担 当,成为具有丰富责任内涵的行为规范和道德 准则。 第一,善事父母。 孝是基于人的血缘关系、自然情感而形成 的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和责任。“父兮生我,母兮 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 我。”(《诗经 · 小雅 · 蓼莪》)父母养育儿女辛苦 劳瘁,子女理应报恩反哺。孔子提出敬亲之孝 以区别“犬马”的“能养”,孝养父母应该具有孝 敬之心、爱亲之情,在满足父母物质生活需要 的同时,给予精神、情感上的关怀与慰藉。尽 孝还要顺从父母意志,不得有违,即使意见不 合也要态度恭敬,不得忤逆背叛。 第二,养身修德。 孝亲是个体存养生命、保护身体、道德精 进的不竭动力。《孝经 · 开宗明义》有言:“身体 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 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女的 身体由父母所赐,能够做到“不亏其体,不辱其 身”(《礼记 · 祭义》),时常“启予足,启予手” (《论语 · 泰伯》),保持完整、健康、圣洁的身体, 保养生命;加强道德修养,具仁善之心,行道义 之举,显扬父母声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 第三,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是一种家族责任和历史使命, 是自我人生价值和宗族存在意义的双重实现。《孟子 · 离娄上》有 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养育子嗣是每一个家族成员 的应有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溺爱、偏私、放任,养育出不孝不 友、性情乖张、危害他人的子孙,败坏家族名声、辱没祖先声誉,是 对家族的失责。只有继承祖先善道和遗志,完成父母未竟的事业, 建立功德、创建功业、光耀宗祖、福荫子孙才是孝道之所在。 第四,仁爱忠义。 “孝”最初是存在于家庭伦理关系中的道德范畴,主要内容是 爱亲。孔子将“爱亲”拓展为仁爱天下,因而包含了不同的角色义 务,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是天子之孝; “保社稷、和人民”是诸 侯之孝;“保其宗庙”是卿大夫之孝;“保其禄位、守其祭”是士人之 孝;“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是庶人之孝。角色不同,所肩负的责任 也不同,形成角色认同,完成角色义务,担当社会道义也是孝子应 尽的责任与义务。 重新审视儒家孝道思想的责任意义,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可以 为当代社会的责任教育服务。 首先,爱亲敬亲、回报亲恩,激发自我责任意识。爱亲的朴素情 感是人们珍爱生命、保养身体,修养道德、完善人格,实现价值、成就 事业动力。然而,当前社会,自贱生命的现象迭出;自暴自弃大有人 在;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积极解释,没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自我责 任感极端弱化。现代人找寻不到情感维系的纽带、心灵的依归和责 任、义务的归属,以至于放弃自我、放弃人生、放弃生命。儒家以拳 拳赤子心、深深爱亲情召唤迷途之子,激励每个人挺立起对自我的 责任,激发个体对人生、对事业的责任感以回报父母恩情。 其次,养老育幼、和睦亲族,强化家庭责任担当。赡养父母,关 注其身心;养育儿女,光耀门楣;和睦亲邻,建构家庭和谐是孝道的 主要内容。时下,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被弃老人”、“受虐老 人”、“空巢老人”和“弃婴”、“流浪儿童”、“无助少年”,老人得不到 儿女的孝养和关爱,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兄弟打闹、夫 妻不和、婆媳争斗现象日益增多。儒家孝道以亲情之爱包容个体, 通过家庭人伦,明确个体角色和义务,有助于增强当代人的家庭责 任意识。 最后,尽己利人、忠诚敬业,实现社会责任践履。老人摔倒路 边,无人搀扶;行人路遭抢劫,无人问津;商人唯利是图,不顾民众 得失;司机疏忽大意,不顾路人安危;教师不传道授业,只图高薪、 升职;医生不救死扶伤,收受病人红包。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淡 化。传统孝道不囿于具有血缘亲情的亲子关系,倡导尽己利人,对 天下人负责,对事业尽己奉献,从而具有了社会性的道德意义,树 立起社会成员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自觉,对于激励人们承担社会 义务、履行社会职责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有句被后人传承 至今的警句格言,叫做“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笔者在此无须赘 言解读其中的深奥道理,但是借来浅谈一下舆论监督的规范与保 障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来,由于不规范的舆论监督行为所造成的有偿新闻、失实 报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等行业乱现象,不仅严重地扰乱了社会 关系的正常秩序,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虽说从业数十载,但却从未见闻任何文人或达官公开著书立 说否定舆论监督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由此可以印证这样 一个判断:舆论监督在助推民主政治和文明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 独特积极作用,是根本不可取代、偏废甚至扼杀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此就有必要首先对舆论监督的内涵实 质有个全面、准确、综合、透彻的认识与掌握。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力量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事 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并促使其沿着社会法制和社 会生活公共准则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权利。所谓舆论,即多 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中国《辞海》所指“监察督促”。其中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 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 题并促使其得到妥善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也就是社会各界通过 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 法并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 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施制约。舆论监督虽 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当分散的、 个别的议论经过传播裂变成社会的舆论时,便代表了众多人的看法 和意志,对社会生活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甚至巨大深远的影响力。 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 效形式,其主要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布内参等,但其核 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因为舆论监督的实现需要两个环节:一 是提供足够的舆论信息,即可以形成舆论的事实,使人们对经济生 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形成充分的了解;二是在拥有信息的情况 下,对各种社会现象以及有关人和事进行理性、坦率的评论。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权利,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 法监督同样需要科学的行为规范和严谨的制度保障。这里包含两 层意思:一是规范,二是保障。规范的主要目的是谨防公权私用; 保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监督权利。 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就 没有秩序。如果规范、标准缺失,不仅会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而 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生存质量。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 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 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 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由于行为规范是建立 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所以它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 组成部分,而且还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内涵延伸。 所谓保障,顾名思义,就是保护人身安全、公民权利、公私财产 等不受侵害。是指作为社会之间的某种意义上的交互动态的有限 支撑和支持,比如:基本生存、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就业、失业、阶 段性的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居住条件、安全、合情合理、正当 正义的言论自由等。因为保障是通过社会文明的逐渐进步、社会 财富的逐步增加,以及社会法制的逐步完善来实现的,所以对社会 全员的任何社会行为均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同理可证,舆论监督既需要规范,同时也需要保障。 舆论监督的规范与保障 陈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先 就明确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中 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 关系,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国家现 阶段的特点是地域广,人口多,民族多,经济、文化 发展不均衡,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如果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没有集中统一的 国家意志,国家法治化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届 四中全会提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 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 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 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 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 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党委要定期听取政 法机关工作汇报,做促进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 的表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 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委要领导和支持工会、共 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 积极发挥作用。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 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 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决策部署。各级人大、政 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 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 法、违法用权等行为。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 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各级党委政 法委员会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协 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 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带头依法办事, 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政法机关党组织要 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加强政法机 关党的建设,在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 保障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 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一是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依 法治国首先就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党的意志代 表了人民的利益,不是凭空产生的,法律是在党领 导下制定的,是党针对社会现实情况和人民意志 来进行立法的,以保证立法的科学性。二是坚持 党对执法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执法工作的领导 不是要党干预到具体案件当中,而是要通过党对 国家机关的监督,保证严格执法、严肃执法,使之 不受到任何法治以外的干涉。由此可见,党对执 法的领导与国家机关正常的行使职权并不矛盾。 只有在党领导监督下各国家机关的执法才能符合 人民意志,才能不背离立法精神。三是守法工作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 的,一经国家机关表决通过,全党全社会必须遵 守,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不允 许任何党组织和个人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 特权。我们的法律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 益,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人们能够自觉地履行义 务,享受权利。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社会上仍存 在着贪污腐化、官僚主义、个人无政府主义等现 象,针对这些问题党既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也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强化守法观念,提高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律的 认识。四是法律监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法律 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的 实施必然涉及各种集体与个人复杂的关系,势必 对决策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 才能有效避免法律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被滥用。现 实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关系,要求用法 律这一准绳对其发展需要及其规律性加以规范。 实践证明,这种没有党的领导的法律监督是难以 实现的,法律监督的决定性作用就在于健全和完 善以党的监督为灵魂,以权力机关监督为核心,以 检察监督为主体,及社会监督、法制监督和行政监 督等多方面的法律监督体系,从而保障在党的领 导下依法治国。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李春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法工作取得了 一定进展,但仍不适用迅速发展的文化事业。在 文化领域,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法律来巩固,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的诸多方面 需要法律来调整和规范。我们必须加快文化立 法的进程,提高文化立法质量,全面推进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法制建设。 加快文化立法是深化改革的需要。十八届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是治 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 更大的政治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 改革开放方向前进。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文化体 制改革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深 化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走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随着经济的不 断发展和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领域不断 出现新问题,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呈现,出现各 种新兴文化经营模式、融资模式等,在监管时 往往出现无法可依、无法可适的情况,权利和 义务无法认定,没有可以遵守的规范。长此以 往,必将影响经济发展和文化改革。文化的强 弱,是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 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信 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会 加快文化立法,不断完善文化立法,改革创新, 走以发展促文化,以文化谋发展的全面深化改 革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文化立法方面做了许 多工作。1999 年 3 月 15 日,文化部发布《文化立 法纲要》指出,文化立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的原则。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 际出发,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实 际状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际 需要,在充分考虑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现实发 展、民族特色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的前提下,根据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文化 立法的目标、内容和步骤,制定和完善文化法 规。立法纲要发布以来,我国先后出台和修订了 《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中国电影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征 求意见稿)、《文物保护法》和《旅游法》等法律规 章,初步形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和文 化市场法规体系,并且公共文化保障立法也在推 进。时代在发展,文化立法也要与时俱进和不断 完善,以适应发展变化的情况。 加快文化立法首先应该从一般法律的立法 入手。按照立法的难易程度,对比较没有争议 的、敏感度小的先进行立法。第一,对立法条件 完全成熟的列入全国人大立法的议事日程,比如 图书馆法、电影法、文化馆法、博物馆法和民族民 间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第二,对立法条件已基本 具备,但是还存在难点和问题的,应尽快加强研 究,在适当的时候立法,比如广播电视法、演出 法、文化产业发展法、文化社团组织法、互联网法 和文化企业法等。第三,对争议较大的和法律与 意识形态的关系较为密切的新闻法和出版法,要 加强理论研究,借鉴先进国家的成熟法律,争取 早日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满足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的符合国际公约要求的法律。 其次是地方法规和行政性法规的制定。党 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本世纪初开始, 我们在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 索,同时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比如吉林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 深化省直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意见》的通知等。 这些法规对吉林省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起了很 大的作用。我们在文化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 系列改革。对出版、发行、电影和部分非时政 类报刊、文艺院团、广电网络等进行改制。改 制后的企业迅速焕发活力,极大地丰富和活跃 了文化市场。在政府的主导下,对公益性文化 单位进行改革,向公众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 馆、文化馆、革命纪念馆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 益,我省比较突出的是长影集团和吉林出版集 团的改革试点,这些都是在地方性法规的支持 下取得的成绩。 现阶段文化立法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地方法 规和行政性法规等,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 探讨。我们要不断深化文化改革,加快文化立 法,不断推动文化管理体制创新,为创造良好的 文化发展环境而努力。 全面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夏雨红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通过 明确教师专业标准来凸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 教师专业化进程作为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 世界许多国家先后为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授 不同阶段中小学生的教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教 师专业标准,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修改,许多国家 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在我国, 同样把构建完备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来评估不同 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作 为重要的议题来对待,而且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更是从现实层面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 提上重要日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在2011年12 月12日,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 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促进各阶段教师专业发 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幼 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师专业标准可以定义为是国家教育机构跟 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制定出的关于教师 培养以及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师专业标准 规定了具体的教师专业结构要素中的各项实施方 法和准则,同时它也是用来描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 段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自身发展方面应达到 的专业水准及要求,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 教学质量,引领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提高教师的 专业地位和教师质量。斯里兰卡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教育学院等机构的专家认为,标准就是“优秀 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的标准”。 一、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位 置。 教师专业标准通过反映处于不同专业发展水 平和阶段的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为教师专业 发展从简单培养与训练到真正的自我专业探索与 学习,提供系统的和循序渐进的专业发展台阶,为 促进建立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终身学习模式奠定 科学的“能力本位”的专业发展基础。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围绕的重心是教师专业化,而教师专业化是以 教师专业发展为最根本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必须依赖于可以衡定 的标准—教师专业标准。也就是说只有明确的教师专业标准才能使教 师发展有明确目标可循,只有教师专业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 才有教师专业化。而且,教师教育制度确立以及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立 必然涉及到教师素质的问题,都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标准基础 上的。因为,不管是教师教育制度的确立,还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 立,都是以养成和发展教师素质为本质目的的,离开教师专业标准的确 立,则难以谈论有关教师的其他问题。 二、教师专业标准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教师专业标准不是建立在教师水平平均值之上的“平 均标准”,而是为了给教师发展创造一个“最近发展区”,从而激起教师专 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最终服务于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教师专业标准 体现着社会、家长、学生等教育相关利益群体对教师专业水平的适当期 待。因此,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必定能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一定的牵引 力和推动力,成为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马达和动力。 三、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前提。 建立科学和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使教学从一种职业真正转变成一 种专业,从而为教师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并最终确定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打下基础。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致各会员国《关于教师 地位的倡议书》中,以国际跨政府间的名义,第一次确认了教学是一种崇 高的专业,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就职前教师 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的改进、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重 要的建议和政策。该倡议书彻底改变了教师作为“教书匠”和“孩子王”的 传统形象。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关于 教师的政策举措的出台也都旨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但和许多行业相 比,教师的经济待遇依然不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也难以提升。由此可 见,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 需要立法和政策的确定,更需要教师队伍自身养成和提高专业素质。教 师专业标准的建立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前提。 四、教师专业标准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为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质 量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师质量也是决定教育质 量的一个重要前提。无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都证明,决定民族 未来的是人民的教育水平,人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来源于对教育质量的提 高,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整体素质。所以,投资教师就是投资全 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昌盛。因此,教师专业标准的建 立是提高教育和教师质量的重要条件,而且也将对未来一代学子的自身 素质和学习质量的指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新媒体 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新媒体是 指随着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的媒体传播形 式。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创新、传播形式的改变使新闻媒 体在新闻报道时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目前,新媒体主要体 现为网络、手机博客、微博论坛、手机报及视频等。 新媒体主要以网络、手机为媒介,因而在科技高度发展 的现今环境下,使全球各个地区实时发生的事件能够被快 速、准确、立体地展现在全人类的眼前。随着手机功能被更 广泛地开发,第一手的照片、音频、视频资料可以被快速地 在网络上传播,成为新媒体区别于旧媒体的重要标志。 新媒体的及时性。随着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几 乎成为全球人类必备的随身通讯工具。在新闻发生的同一 时刻,新闻媒体就会被告知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大致情况。 如 2014 年 8 月 2 日 7 时 35 分,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发生一起疑似因粉尘爆炸引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8时 即有网站进行相关报道。对于事件的及时报道,是报道新 闻事件的第一要义,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媒体可以及时 应对突发事件,使“瞬知”成为可能。 新媒体的广泛参与性。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事件 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转载、跟帖、回复,使得新闻事件可以迅 速被大众所知,而大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表达各自 对于新闻事件的态度及各自的观点,或支持、或赞扬、或反 对、或讽刺。大众的广泛参与,也是新媒体的特性之一。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要求也更高。新闻专 业学生作为未来新闻媒体的中坚力量,在学校学习的时候 就培养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以之作为自己终身的目 标及行为准则。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进退 有据;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只有 崇高的使命感,才能做到高屋建瓴、不拘一格;只有勇于奉 献的精神,才能做到不畏艰险、实事求是。 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 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世界观,必须学会分辨是非对错。一 切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要加以赞扬,一切阻碍历史前进 的,要坚决地予以鞭笞。新闻报道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大 众积极向上的生活,引导正确的舆论观。肯定正确的,否定 错误的,这就需要在学生时代就培养出自己的是非观念。 不能单从自己的好恶出发,歪曲事实的真相,刻意地标新立 异。 深刻的洞察力。每一件新闻事件的本身,也许不会如 水晶一样透明。其中必然包含着或多或少的杂质。作为新 闻专业的学生,要做到去伪存真,深刻剖析事件本身所包含 的深层含义,要使自己的报道能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能 够使大众从中感受到生活最深层次的感悟。要做到设身处 地,这就需要学生培养自己看待事件的视角,要学会剥离假 象,露出事件所反映的本来面目。 丰富的知识储备。所有发生的事件都不会是与生俱来 的单一个体,肯定或多或少地会与其他已知事件相似或重 叠。单一的事件是由无数个细微事件相互联系组成,而要清 晰地了解这个事件的脉络,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来判 别。单一的事件如果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相 联系,就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丰富的知 识能够让事件的本质更突出,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不 畏浮云遮望眼。 掌握多媒体技术。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掌握多 媒体技术,文字的报道、图片的拍摄和制作、音频视频的剪 辑、网络技术和软件的熟练应用,都是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 基本素养。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除了学习专业 知识,也需要多参与媒体实践,掌握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 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熟知法律。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必须 遵守本国的宪法及法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目前 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外资本主义思想 自由化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作 为社会舆论的引领者,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新闻报道时不能 超越中国的法律界限,不能单从自身利益出发,忽视事件本 身的客观性而歪曲事实,夸大真相。违反了法律的报道,必 然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承担严肃的法律责任。 自身的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 养,这也是新闻专业学生应该在学校期间就具备的基本素 养之一。打铁还要自身硬。由于新闻媒体肩负着舆论监督 的重大责任,新闻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必定成为影 响大众舆情的指南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使自己 经得起千锤百炼,从而增加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林楠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蓝皮书”利用先进的统计 学和劳动经济学进行分析研究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权 威性和说服力。不过在报告发布之后,许多学者和民众 对这份报告提出了质疑,许多应届毕业生和用工企业表 示,就业的满意度远没有达到报告中所得出的近90%就 业率的程度。企业招不到理想的员工,毕业生工作之后 发现工作环境并不理想,企业和大学生处于一种“两难” 境地。与此不同的是,被社会认为水平相对更低的技校 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不降反升,而且从2010年至今,一直 保持着90%的高水平。这一切的发生不是企业和就业人 员单方面造成的,可以说就业问题是一个多方面共同影 响的社会问题。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许多规模较大的公司,在招聘过程 中更加重视应聘者的能力和人脉,而这些是应届毕业生很 难具备的。对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由于自身发展受 限,能给予新员工的薪酬待遇不高,这就使许多本科毕业生 在就业时将需要大量人员的民营企业排除在外。从大学生 的角度来看,自 2000 年开始,大学本科大规模扩招,这样的 扩招虽然使得全国人民的素质普遍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入 学机会,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另外,目 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工作薪酬期待过高的现象,使自己错 失了许多良好的工作机会。与本科学生相比,来自高职院 校的学生却能很好地正视自己的情况,进而找到符合自身 的工作岗位,甚至于一些有技术的毕业生找到了比白领待 遇更好的蓝领工作。从院校的角度来看,自身的教育体系 和课程设置的落后已经桎梏了毕业生的就业。在大学书本 里学到的知识已经落后,并不能指导实践,而且,目前中国 一些大学的培养目标设定在了课本的学习上,放弃了学习 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必然造成学生毕业之后还需 要大段的时间去适应新的技术和新的社会氛围。如此这 般,就会使得就业周期的延长和双方满意度的下降。 虽然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家 众多宏观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国内的就业市场正朝着健 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由15个配套文 件组成的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与此同时,根 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全国已有27个省级政 府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引导和鼓 励应届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其中具体的政策包括实施 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村官” 等计划,以及专门面向偏远地区定向就业免学费等政策。 这些政策使大学生就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达到了平衡, 其次是鼓励各类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其中中小企业是重 点扶植对象,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 励,帮助企业招聘,解决户口,保险等毕业生切身利益问 题。最后提升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就业前的工作实 习和岗位职业证书问题,使得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成为可以 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各方努力之 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一个周期中的低谷,更是下一个就业 高潮的前奏,只要就业人员从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就 业难题,各方就业单位也能与时俱进,合理招聘,最终在全 社会的努力下使得社会资源达到最大化利用,社会稳定,经 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 韩亚男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Jul-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4-12/27/07/jlrb07bc27c_h.pdf · 孝亲是个体存养生命、保护身体、道德精 进的不竭动力。《孝经·开宗明义》有言:“身体

学习实践 编辑 王爱童Email:jlrbllb@126.com 电话:(0431)88600500 2014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六 7十五十五

学 习 贯 彻 党 的 十 八 届 四 中 全 会 精 神

“孝”与中国传统“差序”的人伦格局、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相结合,由尊亲、敬长的血亲之情推及至对宗族、国家乃至社会的义务担当,成为具有丰富责任内涵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第一,善事父母。孝是基于人的血缘关系、自然情感而形成

的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和责任。“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经·小雅·蓼莪》)父母养育儿女辛苦劳瘁,子女理应报恩反哺。孔子提出敬亲之孝以区别“犬马”的“能养”,孝养父母应该具有孝敬之心、爱亲之情,在满足父母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给予精神、情感上的关怀与慰藉。尽孝还要顺从父母意志,不得有违,即使意见不合也要态度恭敬,不得忤逆背叛。

第二,养身修德。孝亲是个体存养生命、保护身体、道德精

进的不竭动力。《孝经·开宗明义》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女的身体由父母所赐,能够做到“不亏其体,不辱其身”(《礼记·祭义》),时常“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保持完整、健康、圣洁的身体,保养生命;加强道德修养,具仁善之心,行道义之举,显扬父母声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

第三,光宗耀祖。“光宗耀祖”是一种家族责任和历史使命,

是自我人生价值和宗族存在意义的双重实现。《孟子·离娄上》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养育子嗣是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应有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溺爱、偏私、放任,养育出不孝不友、性情乖张、危害他人的子孙,败坏家族名声、辱没祖先声誉,是对家族的失责。只有继承祖先善道和遗志,完成父母未竟的事业,建立功德、创建功业、光耀宗祖、福荫子孙才是孝道之所在。

第四,仁爱忠义。“孝”最初是存在于家庭伦理关系中的道德范畴,主要内容是

爱亲。孔子将“爱亲”拓展为仁爱天下,因而包含了不同的角色义务,“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是天子之孝;“保社稷、和人民”是诸侯之孝;“保其宗庙”是卿大夫之孝;“保其禄位、守其祭”是士人之孝;“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是庶人之孝。角色不同,所肩负的责任也不同,形成角色认同,完成角色义务,担当社会道义也是孝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重新审视儒家孝道思想的责任意义,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可以为当代社会的责任教育服务。

首先,爱亲敬亲、回报亲恩,激发自我责任意识。爱亲的朴素情感是人们珍爱生命、保养身体,修养道德、完善人格,实现价值、成就事业动力。然而,当前社会,自贱生命的现象迭出;自暴自弃大有人在;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积极解释,没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自我责任感极端弱化。现代人找寻不到情感维系的纽带、心灵的依归和责任、义务的归属,以至于放弃自我、放弃人生、放弃生命。儒家以拳拳赤子心、深深爱亲情召唤迷途之子,激励每个人挺立起对自我的责任,激发个体对人生、对事业的责任感以回报父母恩情。

其次,养老育幼、和睦亲族,强化家庭责任担当。赡养父母,关注其身心;养育儿女,光耀门楣;和睦亲邻,建构家庭和谐是孝道的主要内容。时下,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被弃老人”、“受虐老人”、“空巢老人”和“弃婴”、“流浪儿童”、“无助少年”,老人得不到儿女的孝养和关爱,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兄弟打闹、夫妻不和、婆媳争斗现象日益增多。儒家孝道以亲情之爱包容个体,通过家庭人伦,明确个体角色和义务,有助于增强当代人的家庭责任意识。

最后,尽己利人、忠诚敬业,实现社会责任践履。老人摔倒路边,无人搀扶;行人路遭抢劫,无人问津;商人唯利是图,不顾民众得失;司机疏忽大意,不顾路人安危;教师不传道授业,只图高薪、升职;医生不救死扶伤,收受病人红包。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淡化。传统孝道不囿于具有血缘亲情的亲子关系,倡导尽己利人,对天下人负责,对事业尽己奉献,从而具有了社会性的道德意义,树立起社会成员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自觉,对于激励人们承担社会义务、履行社会职责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儒家孝道思想与当代责任教育

郝玉明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有句被后人传承至今的警句格言,叫做“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笔者在此无须赘言解读其中的深奥道理,但是借来浅谈一下舆论监督的规范与保障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来,由于不规范的舆论监督行为所造成的有偿新闻、失实报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等行业乱现象,不仅严重地扰乱了社会关系的正常秩序,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虽说从业数十载,但却从未见闻任何文人或达官公开著书立说否定舆论监督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由此可以印证这样一个判断:舆论监督在助推民主政治和文明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积极作用,是根本不可取代、偏废甚至扼杀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此就有必要首先对舆论监督的内涵实质有个全面、准确、综合、透彻的认识与掌握。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力量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并促使其沿着社会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权利。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中国《辞海》所指“监察督促”。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得到妥善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也就是社会各界通过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施制约。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经过传播裂变成社会的舆论时,便代表了众多人的看法和意志,对社会生活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甚至巨大深远的影响力。

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其主要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布内参等,但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因为舆论监督的实现需要两个环节:一是提供足够的舆论信息,即可以形成舆论的事实,使人们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形成充分的了解;二是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对各种社会现象以及有关人和事进行理性、坦率的评论。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权利,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同样需要科学的行为规范和严谨的制度保障。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规范,二是保障。规范的主要目的是谨防公权私用;保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监督权利。

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就没有秩序。如果规范、标准缺失,不仅会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生存质量。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由于行为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所以它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内涵延伸。

所谓保障,顾名思义,就是保护人身安全、公民权利、公私财产等不受侵害。是指作为社会之间的某种意义上的交互动态的有限支撑和支持,比如:基本生存、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就业、失业、阶段性的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居住条件、安全、合情合理、正当正义的言论自由等。因为保障是通过社会文明的逐渐进步、社会财富的逐步增加,以及社会法制的逐步完善来实现的,所以对社会全员的任何社会行为均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同理可证,舆论监督既需要规范,同时也需要保障。

舆论监督的规范与保障陈 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先就明确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特点是地域广,人口多,民族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果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没有集中统一的国家意志,国家法治化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党委要定期听取政法机关工作汇报,做促进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委要领导和支持工会、共

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积极发挥作用。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决策部署。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带头依法办事,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政法机关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在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保障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

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依法治国首先就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党的意志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不是凭空产生的,法律是在党领导下制定的,是党针对社会现实情况和人民意志来进行立法的,以保证立法的科学性。二是坚持党对执法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执法工作的领导不是要党干预到具体案件当中,而是要通过党对国家机关的监督,保证严格执法、严肃执法,使之不受到任何法治以外的干涉。由此可见,党对执法的领导与国家机关正常的行使职权并不矛盾。只有在党领导监督下各国家机关的执法才能符合人民意志,才能不背离立法精神。三是守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一经国家机关表决通过,全党全社会必须遵守,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不允

许任何党组织和个人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我们的法律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人们能够自觉地履行义务,享受权利。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社会上仍存在着贪污腐化、官僚主义、个人无政府主义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党既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也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强化守法观念,提高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认识。四是法律监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法律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的实施必然涉及各种集体与个人复杂的关系,势必对决策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才能有效避免法律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被滥用。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关系,要求用法律这一准绳对其发展需要及其规律性加以规范。实践证明,这种没有党的领导的法律监督是难以实现的,法律监督的决定性作用就在于健全和完善以党的监督为灵魂,以权力机关监督为核心,以检察监督为主体,及社会监督、法制监督和行政监督等多方面的法律监督体系,从而保障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李春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适用迅速发展的文化事业。在文化领域,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法律来巩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的诸多方面需要法律来调整和规范。我们必须加快文化立法的进程,提高文化立法质量,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法制建设。

加快文化立法是深化改革的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更大的政治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文化体制改革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领域不断出现新问题,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呈现,出现各种新兴文化经营模式、融资模式等,在监管时往往出现无法可依、无法可适的情况,权利和义务无法认定,没有可以遵守的规范。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经济发展和文化改革。文化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会加快文化立法,不断完善文化立法,改革创新,走以发展促文化,以文化谋发展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文化立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99年3月15日,文化部发布《文化立法纲要》指出,文化立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际需要,在充分考虑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现实发展、民族特色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前提下,根据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文化立法的目标、内容和步骤,制定和完善文化法规。立法纲要发布以来,我国先后出台和修订了《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电影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征

求意见稿)、《文物保护法》和《旅游法》等法律规章,初步形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和文化市场法规体系,并且公共文化保障立法也在推进。时代在发展,文化立法也要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以适应发展变化的情况。

加快文化立法首先应该从一般法律的立法入手。按照立法的难易程度,对比较没有争议的、敏感度小的先进行立法。第一,对立法条件完全成熟的列入全国人大立法的议事日程,比如图书馆法、电影法、文化馆法、博物馆法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第二,对立法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还存在难点和问题的,应尽快加强研究,在适当的时候立法,比如广播电视法、演出法、文化产业发展法、文化社团组织法、互联网法和文化企业法等。第三,对争议较大的和法律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较为密切的新闻法和出版法,要加强理论研究,借鉴先进国家的成熟法律,争取早日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满足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的符合国际公约要求的法律。其次是地方法规和行政性法规的制定。党

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我们在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同时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比如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深化省直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意见》的通知等。这些法规对吉林省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文化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出版、发行、电影和部分非时政类报刊、文艺院团、广电网络等进行改制。改制后的企业迅速焕发活力,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文化市场。在政府的主导下,对公益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向公众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革命纪念馆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我省比较突出的是长影集团和吉林出版集团的改革试点,这些都是在地方性法规的支持下取得的成绩。

现阶段文化立法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地方法规和行政性法规等,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们要不断深化文化改革,加快文化立法,不断推动文化管理体制创新, 为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而努力。

全面推进文化法制建设夏雨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标准来凸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作为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世界许多国家先后为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授不同阶段中小学生的教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教师专业标准,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修改,许多国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在我国,同样把构建完备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来评估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作为重要的议题来对待,而且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从现实层面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上重要日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在2011年12月12日,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促进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师专业标准可以定义为是国家教育机构跟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制定出的关于教师培养以及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师专业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教师专业结构要素中的各项实施方法和准则,同时它也是用来描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自身发展方面应达到的专业水准及要求,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引领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教师质量。斯里兰卡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教育学院等机构的专家认为,标准就是“优秀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的标准”。

一、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位置。

教师专业标准通过反映处于不同专业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为教师专业发展从简单培养与训练到真正的自我专业探索与学习,提供系统的和循序渐进的专业发展台阶,为促进建立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终身学习模式奠定科学的“能力本位”的专业发展基础。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围绕的重心是教师专业化,而教师专业化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最根本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必须依赖于可以衡定的标准——教师专业标准。也就是说只有明确的教师专业标准才能使教师发展有明确目标可循,只有教师专业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才有教师专业化。而且,教师教育制度确立以及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必然涉及到教师素质的问题,都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标准基础上的。因为,不管是教师教育制度的确立,还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都是以养成和发展教师素质为本质目的的,离开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则难以谈论有关教师的其他问题。

二、教师专业标准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教师专业标准不是建立在教师水平平均值之上的“平

均标准”,而是为了给教师发展创造一个“最近发展区”,从而激起教师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最终服务于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教师专业标准体现着社会、家长、学生等教育相关利益群体对教师专业水平的适当期待。因此,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必定能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一定的牵引力和推动力,成为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马达和动力。

三、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和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使教学从一种职业真正转变成一

种专业,从而为教师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并最终确定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打下基础。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致各会员国《关于教师地位的倡议书》中,以国际跨政府间的名义,第一次确认了教学是一种崇高的专业,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就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的改进、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议和政策。该倡议书彻底改变了教师作为“教书匠”和“孩子王”的传统形象。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关于教师的政策举措的出台也都旨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但和许多行业相比,教师的经济待遇依然不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也难以提升。由此可见,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立法和政策的确定,更需要教师队伍自身养成和提高专业素质。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前提。

四、教师专业标准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为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质

量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师质量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无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都证明,决定民族未来的是人民的教育水平,人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来源于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整体素质。所以,投资教师就是投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昌盛。因此,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是提高教育和教师质量的重要条件,而且也将对未来一代学子的自身素质和学习质量的指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专业标准与发展关系探析

纪国和

赵云娇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新媒体是指随着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的媒体传播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创新、传播形式的改变使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时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目前,新媒体主要体现为网络、手机博客、微博论坛、手机报及视频等。

新媒体主要以网络、手机为媒介,因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今环境下,使全球各个地区实时发生的事件能够被快速、准确、立体地展现在全人类的眼前。随着手机功能被更广泛地开发,第一手的照片、音频、视频资料可以被快速地在网络上传播,成为新媒体区别于旧媒体的重要标志。

新媒体的及时性。随着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几乎成为全球人类必备的随身通讯工具。在新闻发生的同一时刻,新闻媒体就会被告知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大致情况。如2014年8月2日7时35分,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疑似因粉尘爆炸引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8时即有网站进行相关报道。对于事件的及时报道,是报道新闻事件的第一要义,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媒体可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使“瞬知”成为可能。

新媒体的广泛参与性。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事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转载、跟帖、回复,使得新闻事件可以迅速被大众所知,而大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表达各自对于新闻事件的态度及各自的观点,或支持、或赞扬、或反对、或讽刺。大众的广泛参与,也是新媒体的特性之一。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要求也更高。新闻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新闻媒体的中坚力量,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培养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以之作为自己终身的目标及行为准则。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进退有据;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只有崇高的使命感,才能做到高屋建瓴、不拘一格;只有勇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做到不畏艰险、实事求是。

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世界观,必须学会分辨是非对错。一切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要加以赞扬,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要坚决地予以鞭笞。新闻报道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大众积极向上的生活,引导正确的舆论观。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就需要在学生时代就培养出自己的是非观念。

不能单从自己的好恶出发,歪曲事实的真相,刻意地标新立异。

深刻的洞察力。每一件新闻事件的本身,也许不会如水晶一样透明。其中必然包含着或多或少的杂质。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做到去伪存真,深刻剖析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要使自己的报道能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能够使大众从中感受到生活最深层次的感悟。要做到设身处地,这就需要学生培养自己看待事件的视角,要学会剥离假象,露出事件所反映的本来面目。

丰富的知识储备。所有发生的事件都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单一个体,肯定或多或少地会与其他已知事件相似或重叠。单一的事件是由无数个细微事件相互联系组成,而要清晰地了解这个事件的脉络,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来判别。单一的事件如果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相联系,就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丰富的知识能够让事件的本质更突出,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掌握多媒体技术。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掌握多媒体技术,文字的报道、图片的拍摄和制作、音频视频的剪辑、网络技术和软件的熟练应用,都是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也需要多参与媒体实践,掌握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熟知法律。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必须遵守本国的宪法及法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目前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外资本主义思想自由化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作为社会舆论的引领者,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新闻报道时不能超越中国的法律界限,不能单从自身利益出发,忽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而歪曲事实,夸大真相。违反了法律的报道,必然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承担严肃的法律责任。

自身的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这也是新闻专业学生应该在学校期间就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打铁还要自身硬。由于新闻媒体肩负着舆论监督的重大责任,新闻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必定成为影响大众舆情的指南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使自己经得起千锤百炼,从而增加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林 楠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蓝皮书”利用先进的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进行分析研究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不过在报告发布之后,许多学者和民众对这份报告提出了质疑,许多应届毕业生和用工企业表示,就业的满意度远没有达到报告中所得出的近90%就业率的程度。企业招不到理想的员工,毕业生工作之后发现工作环境并不理想,企业和大学生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与此不同的是,被社会认为水平相对更低的技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却不降反升,而且从2010年至今,一直保持着90%的高水平。这一切的发生不是企业和就业人员单方面造成的,可以说就业问题是一个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社会问题。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许多规模较大的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更加重视应聘者的能力和人脉,而这些是应届毕业生很难具备的。对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由于自身发展受限,能给予新员工的薪酬待遇不高,这就使许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时将需要大量人员的民营企业排除在外。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自2000年开始,大学本科大规模扩招,这样的扩招虽然使得全国人民的素质普遍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另外,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工作薪酬期待过高的现象,使自己错失了许多良好的工作机会。与本科学生相比,来自高职院校的学生却能很好地正视自己的情况,进而找到符合自身的工作岗位,甚至于一些有技术的毕业生找到了比白领待遇更好的蓝领工作。从院校的角度来看,自身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的落后已经桎梏了毕业生的就业。在大学书本

里学到的知识已经落后,并不能指导实践,而且,目前中国一些大学的培养目标设定在了课本的学习上,放弃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必然造成学生毕业之后还需要大段的时间去适应新的技术和新的社会氛围。如此这般,就会使得就业周期的延长和双方满意度的下降。

虽然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家众多宏观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国内的就业市场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由15个配套文件组成的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与此同时,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全国已有27个省级政府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引导和鼓励应届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其中具体的政策包括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村官”等计划,以及专门面向偏远地区定向就业免学费等政策。这些政策使大学生就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达到了平衡,其次是鼓励各类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其中中小企业是重点扶植对象,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帮助企业招聘,解决户口,保险等毕业生切身利益问题。最后提升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就业前的工作实习和岗位职业证书问题,使得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成为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各方努力之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一个周期中的低谷,更是下一个就业高潮的前奏,只要就业人员从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就业难题,各方就业单位也能与时俱进,合理招聘,最终在全社会的努力下使得社会资源达到最大化利用,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韩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