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9
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的、重要的、核心的能力與概念。命題取材則是以教育部所公布的範圍為依據,依統編課本 內容以及其合理的延伸來設計。本次學力測驗各學科組題以符合第一次的難度分配為原則, 兩次測驗之內容為同等程度的基本學力。 本次測驗題目呈現的方式亦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題目設計上仍保持活潑,以期能從 不同的角度測驗學生的基本能力。部分題目的情境以生活化的事件為題材,其中包括網站首 頁的公告、學生日記、留言條、動物園、猜年齡的遊戲、公車站牌、家犬傷人、學生打工的 年齡、海報、選擇旅遊地點、電視、歌謠等等,非常廣泛。此外,還有一些題目是強調學科 知識的應用,包括請柬及中式信封的寫法,以及一些法律方面應用的知識等等。 基本學力測驗著重評量學生在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層次的能力。學 生除了需要具備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外,尚需應用這些知識來詮釋問題、資料和圖表,甚至進 一步地應用學科知識及邏輯推理來整理出問題的答案。整體而言,基本學力測驗並非只是評 量片段的知識,而是希望能測驗出學生是否能統整在國中階段所學過的知識,並加以融會貫 通。 若考生對第二次測驗的試題有疑義,可在6月25日上午8時至6月27日中午12時止, 依招生簡章所載明的方式將試題疑義傳真至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傳 真號碼(02)2394 -8937 ,未按簡章規定者不予受理。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Feb-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的、重要的、核心的能力與概念。命題取材則是以教育部所公布的範圍為依據,依統編課本

內容以及其合理的延伸來設計。本次學力測驗各學科組題以符合第一次的難度分配為原則,

兩次測驗之內容為同等程度的基本學力。

本次測驗題目呈現的方式亦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題目設計上仍保持活潑,以期能從

不同的角度測驗學生的基本能力。部分題目的情境以生活化的事件為題材,其中包括網站首

頁的公告、學生日記、留言條、動物園、猜年齡的遊戲、公車站牌、家犬傷人、學生打工的

年齡、海報、選擇旅遊地點、電視、歌謠等等,非常廣泛。此外,還有一些題目是強調學科

知識的應用,包括請柬及中式信封的寫法,以及一些法律方面應用的知識等等。

基本學力測驗著重評量學生在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層次的能力。學

生除了需要具備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外,尚需應用這些知識來詮釋問題、資料和圖表,甚至進

一步地應用學科知識及邏輯推理來整理出問題的答案。整體而言,基本學力測驗並非只是評

量片段的知識,而是希望能測驗出學生是否能統整在國中階段所學過的知識,並加以融會貫

通。

若考生對第二次測驗的試題有疑義,可在 6月 25日上午 8時至 6月 27日中午 12時止,

依招生簡章所載明的方式將試題疑義傳真至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傳

真號碼(02)2394-8937,未按簡章規定者不予受理。

Page 2: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2

各科試題特色

壹、國文科

以第一次的難度為基準,評量學生於國民中學所習得的學科知識與能力,並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與同儕經驗,以教育部編本第一冊至第六冊語文常識(下)所涵蓋之語文知識、文化常識為命題架構,但凡與教材相關之國學、語文、應用文常識,及坊間程度適中之古今中外文學、報章雜誌、媒體廣告⋯⋯等,皆在選材之列(但選修教材不在本次測驗的取材範圍)。以生活化、實用性高者為主(如 23、26 題),絕對避免冷僻、艱澀的內容(如 30 題),或無用、繁瑣的知識記憶。如試題內容出現學生範圍之外的生難字詞,則加註註釋或短文說明(如37~39、40~41 題),避免學生因為生疏的材料而阻礙其對題意的了解,以致無法作答。

一、以選擇題評量作文能力

如第 2 題,將一首名為「春天」的童詩次序打亂,要求學生利用題目給予的語境做判斷的依據,再依語文的邏輯重新組織全詩,旨在以選擇題測量學生作文能力中的組織能力。

二、生活化情境,使考題更貼近生活

如第 30 題,將評量學生字音能力的題目,捨棄過往片段、支離的呈現方式,加入生活中常見的對話,評量學生是否能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使用正確的讀音,更能測出學生是否有將課文中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帶得走」的能力。

試題示例:

2.「春天的喊叫聲/春天一定站在門外/把綠葉叫醒/門才會笑口常開/也從棉被裡把我拉 甲 乙 丙 丁

起來」,這首題目為「春天」的童詩,依照詩意,正確的順序應該是什麼?(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乙丁甲丙(D)丁乙甲丙

30.以下是甲、乙兩人的對話,()內的注音,哪一選項完全正確?(A)甲:姊弟戀該受到社會的撻(ㄊㄚˋ)伐和抨(ㄆㄥˊ)擊嗎(B)乙:那是個人的選擇,無關道德,我不會因此揶揄(ㄧㄝˊ ㄩˊ)他們(C)甲:哼!媒體就愛揭(ㄐㄧㄢ)發這類緋(ㄈㄟˇ)聞,加以炒作(D)乙:嘿!不要以偏概全,媒體也不乏動中(ㄓㄨㄥˋ)事理,鏗(ㄎㄣ)鏘有力的報導

Page 3: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3

貳、英語科一、題本分為兩大部分:

單題 16題,題組 29題(11則)。題組又分段落式填充(克漏字)和整段式閱讀,段落式填充之題型和單題較為接近(皆為填空式的選擇題),因此置於單題之後;三篇段落式填充中第一則為文法測驗,第二、三則為文意測驗。在各題型中試題依難度由易而難排列。

二、試題特色:著重語言使用之整體自然情境,內容符合生活化、趣味性、教育性等原則,以多樣化的體裁呈現,如:日記、對話、網路、留言條、海報、求才廣告、一般文章等。

試題示例:本題組(32~34)內容為孩子們備感親切的動物園慶生海報,希望能讓英語科題本顯得活

潑,並降低學生對閱讀外國語文的畏懼感。海報中之動物名稱 llama,並非用來測驗學生考前是否早已背過此一單字,而是用來評量學生能否理解海報上下文,進而推知其意義。動物園名為福爾摩沙(Formosa),慶生活動有林爺爺說故事,這些內容顯示英語科本土化的努力。

Page 4: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4

32. What is a “llama”?(A) A zoo. (B) A boy. (C) An animal. (D) An important day.

33. Ted’s family visited Formosa Zoo on Nov. 14. In their family, who could get a special present from the zoo?(A) Ted. He drew a picture of Wally at the Children’s Park.(B) Ted’s brother. He sent an e-mail to Formosa Zoo. (C) Ted’s mother. She helped make cakes for Wally’s party.(D) Ted’s father. He and Wally have the same birthday.

34. Stella learned a lot about Wally’s life and history on Nov. 14. Which activity did she join?(A) “Grandpa Lin’s Story Time.” (B) “Picture Drawing.”(C) “The Birthday Party.” (D) “Best Wishes to Wally.”

Page 5: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5

圖(二)

圖(十六)

圖(二十)

參、數學科

一、取材自課本活動,著重數學知識具體的了解及應用 本次測驗中部分試題取材於課本活動,藉由具體操作題材的過程強調數學知識的應用性。例如,第 31 題,結合長方形的排列,經由面積概念評量學生對於「乘法公式」的了解及應用。

二、試題「原創性」的呈現,強調基本概念的理解 「原創性」的呈現是為了使試題可以真正評量到考生應有的能力,而不是考生對「考古題」的嫻熟度,更不是應試的技巧。例如,第 5 題,在評量學生是否真正了解「等差中項的意義」時,避免由「等差中項」的符號定義解題,而以填數遊戲的實例評量學生是否對此概念的了解。

三、作答不用特殊解法、不需強記性質及公式,評量學生真正的數學能力本次測驗的題目走向,強調學生在作答時只要具有基本的、正確的數學能力,運用基本

的概念去思考,自然能夠解題。例如,第 28 題,平分的作圖方法,評量學生是否能對梯形圖形的基本認識,做進一步的推理及判斷。

試題示例:

31. 如圖(二十),有 A型、B 型、C 型三種不同的紙板,其中A 型:邊長為π公分(π為圓周率)的正方形,共有 7 塊;B 型:長為π公分,寬為 1 公分的長方形,共有 17 塊;C 型:邊長為 1 公分的正方形,共有 12 塊。從這 36 塊紙板中,拿掉一塊紙板,使得剩下的紙板在不重疊的情況下,可以緊密的排出一個大長方形,請問拿掉的是哪一種紙板?(A) A 型(B) B 型(C) C 型(D)完全不用拿掉,就可排出一個大長方形

5. 如圖(二),橫列有 9 個方格,直列有 7 個方格。若將每個方格內都填入一個數字,使得橫列方格內的數字由左到右成等差數列,直列方格內的數字由上到下也成等差數列。已知共同方格內的數字是 42,求a b− = ?(A) 44(B)42(C) 40(D) 38

28. 如圖(十六),梯形 ABCD中, //AD BC 、AB DC≠ 。請問下列那一種作圖法,可將此梯形分割為兩個面積相等的圖形?

(A)連接 AC(B)作BC 的中垂線L(C)分別取 AB和CD的中點 P 、Q ,連接PQ(D)分別取 AD 和BC 的中點H 、K ,連接HK

Page 6: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6

肆、社會科

國中基本學力社會科的測驗內容回歸教育目標,評量基本能力,強調內容整合,並力求知識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一、測驗回歸現階段國民中學社會科課程標準社會科測驗回歸教育目標,以現行課程標準為依據,評量學生接受三年國中社會科教育

後,是否具備的應有的能力,避免繁瑣的記憶內容,以基礎、核心及重要的知識為測驗的重點。

二、試題取材跨科、跨冊、跨課整合為求測驗學生整合社會科學習內容的能力,跨冊跨課整合部分,如:第 4 題、第 7 題、

第 30 題、第 46 題、第 52 題、第 61 題及第 62 題。跨地理、歷史、公民與道德三科整合部分,如:第 2 題。跨地理、公民與道德二科整合部分;如:第 13 題。跨歷史、公民與道德二科整合部分,如:第 35 題。跨歷史、地理二科整合部分,如:第 49 題。

三、試題內容取材生活化試題取材自現實生活,貼近國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如第 2 題、第 7 題、第 8 題、第 11 題、

第 13 題、第 16 題、第 19 題、第 24 題、第 28 題、第 45 題、第 47 題、第 56 題、及第 57 題等,以量販店購物、參加演講、看連環漫畫、購鞋經驗、上音樂課、新聞報導、家犬傷人糾紛、投資理財、公車站牌、選擇旅遊地點、健保部分負擔、學生打工等內容,讓測驗內容與學生之生活經驗相結合,內容呈現相當活潑及生活化。

四、評量概念結合重要時事題材,掌握社會脈動。試題內容結合近幾年之時事題材,如第 1 題、第 2 題、第 12 題、第 14 題、第 25 題、第

46 題、第 60 題、及第 63 題等以水旱災保費評估、選舉口號、《家庭暴力防治法》、社區總體營造、縣長選舉、缺水調度、產業外移、鵝鑾鼻外海污染等內容,在試題中呈現社會現況,強調學科知識的應用性,讓學生藉由所學得的知識判斷問題。

五、評量概念重視資料掌握的適當性與正確性。本次測驗使用許多的圖表呈現資料,著重學生解讀及轉譯圖表資料的能力。試題內容設

計上提供足夠的答題訊息,測驗學生理解及掌握資料的適當性與正確性。如:第 1 題、第 3題、第 15 題、第 17 題、第 18 題、第 32 題、第 43 題、第 45 題、第 47 題、第 58 題、第 62題、及第 63 題。

試題示例:

63. 圖(十三)是希臘籍貨輪於 2001 年元月在屏東鵝鑾鼻外海造成重油污染的海域位置示意圖。當時清除海岸油污的工作遭受風浪阻礙,進行不易。請問:此風浪主要由下列哪一個風向所引起的?(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南風(D)西北風

圖(十三)

Page 7: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7

說明:試題設計以鵝鑾鼻外海重油污染事件為背景,學生需分析圖表資訊並具備臺灣地區元月盛行風(東北季風)的知識,以判斷哪一個風向對清除油污工作造成最大阻礙。內容結合時事與學科知識,相當實用且具獨創性。

19. 章老師上音樂課時,向同學講解音樂所傳達的精神,如「英雄交響曲」表現出對英雄的崇拜感情、「田園交響曲」描述大自然的和諧與美麗、「命運交響曲」展現出與命運博鬥的精神等。請問:這些作品最能代表歐洲哪一種文藝風格?(A)人文主義(B)理性主義(C)浪漫主義(D)現實主義

說明:試題設計是以歷史事實為素材,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從音樂課的內容呯應課本所提重要的、核心的概念。評量的重要在於學生是否能了解浪漫主義所代表的文化特色,不同於坊間一般的試題,必須記憶特定的音樂家或樂曲。

25. 樂利國安和縣將於今年十一月舉行縣長改選。請就表(一)四位候選人所提出的參選政見判斷,哪一位的政見屬於縣長的職權範圍?

(A)藍中翊(B)黃小靜(C)白大鑫(D)洪阿財

說明:藉由對候選人參選政見的判斷,評量學生是否理解縣長一職的職權範圍,有助於學生未來在參與各項公職人員選舉時,能合理評鑑候選人政見的可行性,藉以選擇最適任的公職人員。

姓名 主要參選政見

藍中翊加入聯合國拓展官方外交

黃小靜修改稅法平衡中央與地方財政

白大鑫發展交通建設推動鄉土文化教育

洪阿財修改全民健保法提供縣民免費醫療

表(一)

Page 8: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8

圖(十二)

伍、自然科一、試題的呈現

自然科試題共分為單題與題組兩部分:第一部份為單題共 51 題、第二部份為題組題共 7 題

二、命題特色

本次試題根據自然科能力指標與自然課程內容指標之雙向分配,加以取樣組成題本。組題之原則如下:

1.力求能力指標與學科內容指標平均分配,充分代表基本學力測驗之意涵。2.取材以國中學生生活情境與生活經驗,並配合學習經驗的試題為優先考慮。3.試題的學科性質以整合多科材料內容之試題優先考量。4.試題數量以符合一般考生能在考試規定時間內完成為前提。5.試題情境中,所涉及人物性別、種族、職業、地區等,力求中立平衡,避免偏頗。

綜觀本年度試卷內容與試題性質,大體上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1.與現今世界倡導環境保護的理念契合。2.與國中學生課本所學之基礎知識互為表裡,相得益彰。3.避免單純記憶性的試題,重視實驗操作,使學生回歸正常的學習。4.試題宣揚正確科學觀念,又適度評量學生在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礎能力。5.與第一次相較,同樣保留了生活化、活潑化的特色,運用圖表圖示使題目敘述更簡潔清晰,也更能配合國中學生的學習經驗。

試題示例:

22. 將紅豆放在玻璃管中,置於僅有唯一光源的暗室如圖(六),經過一段時間,根的生長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實驗結果的推論,哪一項最合理?(A)在玻璃管內發芽的植物,根只會沿水平方向生長(B)根表現向溼性,所以有水的情況下就沿水平方向生長(C)將豆子水平放進玻璃管,所以呈水平生長方向(D)根同時表現了向地性與背光性,因而沿水平方向生長

說明:取材自國中生物上冊第五章第五節第 82 頁,評量學生是否了解植物對不同環境因子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反應,並活用課本中習得的植物向地性與背光性等核心概念做合理的推論。試題設計避免單純的知識記憶,而是注重學生充分瞭解與靈活運用。

36. 甲、乙和丙為三個燈泡,甲之電阻為 1 歐姆,乙和丙之電阻皆為2 歐姆,將此三個燈泡連接成圖(十二)之電路型式,若燈泡之電阻皆符合歐姆定律,則甲和乙兩燈泡的電功率比為多少?(功率P=IV,歐姆定律 V=IR)(A) 1:1 (B) 1:2 (C) 2:1 (D) 4:1

說明:取材自國中理化第三冊第 14 章第 5 節第 115 頁,評量學生運用附圖及所提供的公式作推理的能力。功率與歐姆定律等基本定律為理化課程之重點,學生只要徹底理解這些定律,無須強記公式即可推導出答案。

Page 9: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1 新聞稿 九十一年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特色 試題研究組提供 本次命題的方向和精神與第一次相倣,仍是著重在評量學生於國中階段所應具備之基本

9

露點溫度的飽和水氣含量

當時溫度的飽和水氣含量

17.330.4

×1 00%100%

30-2020

×1 00%100%

30.4-17.317.3

×1 00%100%

2030

×1 00%100%

根據下列所提供的資料,回答 55 ~ 58 題

早期許多家庭都從水井打水回來,儲存在水缸中備用。每當山頂出現烏雲時,水缸的外部就有水滴凝結,好像穿了裙子一般,所以有句農諺:「水缸穿了裙,半山起黑雲」。這是因為定溫下空氣中的水氣含量有一個最大值,達到這個數值就稱為飽和,飽和水氣含量隨溫度上升而增加,如表(六)所示。當溫度下降時,空氣中原有的水氣含量就超過了飽和量,多出的部份即凝結成水滴,附著於物體的表面,這就是「水缸穿了裙」的由來。

空氣的潮濕程度可用「相對溼度」來表示,這是指空氣中水氣的實際含量相對於當時溫度下飽和水氣的百分比。圖(十九)是一種測量相對溼度的儀器,稱為露點溼度計。圖中的金屬筒內貯放乙醚,其溫度可由溫度計甲顯示出來。乙醚在室溫下是一種易揮發的液體,操作時擠壓橡皮球,將空氣送入金屬筒使乙醚快速揮發,直到金屬筒表面開始結霧而失去原有的光亮(相較於一旁的 U 型金屬片可立刻察覺出來),此時溫度計甲的讀數稱為「露點溫度」,而加裝於筒外的溫度計乙則指示當時周圍空氣的溫度,分別查出兩個溫度下的飽和水氣含量,即可以下列公式算出相對溼度:

相對溼度 = ×100%

55. 在一個陽光照不到的開放式院子裡,放著一個裝滿水的水缸,已知當時院中空氣的水氣含量為 17 克/立方公尺。則院中的溫度在下列哪一種情況下,最容易發生「水缸穿了裙」的現象?(A)維持在 20℃ (B)維持在 25℃ (C)由 20℃上升為 25℃ (D)由 20℃下降為 15℃

58. 某日雅嫻用露點溼度計測得教室內之露點溫度為 20℃,而教室中的溫度為 30℃,此時教室內之相對溼度為下列何者?

(A) (B) (C) (D)

說明:題組 55~58 以相關科目課本所學之基礎知識配合選文提供之訊息作為評量素材,期使國中學生學習與應用相互印證。試題充分具備了評量學生下列的基本能力:(1)文意與圖表之了解。(2)運用資料綜合判斷的能力。(3)比較與推理的基本能力。(4)統整自然科學的能力。

表(六)氣溫(℃) 30 20 10 0 -10飽和水氣含量(克/立方公尺空氣)

30.4 17.3 9.4 4.8 2.4

圖(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