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earning

74
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 合合合 2001/10 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 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合

Upload: peter-lai

Post on 25-May-2015

1.566 views

Category:

Busines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這是學校教育訓練的檔案

TRANSCRIPT

Page 1: Colearning

合作學習與創新教學

賴和隆 2001/10台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資訊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

Page 2: Colearning

大綱 網際網路與學習科技

社群與知識管理在教學上的運用

主題研究教學模式

學習科技應用軟體與教學平台

Page 3: Colearning

網際網路 (Internet) 的身分 網路 (Network)

媒體 (Medium)

市場 (Market)

交易平台 (Transaction platform)

發展平台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Page 4: Colearning

網際網路的基本特性 連結性強

互動性高

資訊內容與通訊環境的結合

開放的技術環境

新應用服務不斷出現

Page 5: Colearning

網路融入教學情境 ( 由低到高 )

傳統面對面教學

網路輔助傳統面對面教學

網路學習為主,面對面教學為輔

完全在網路上進行學習活動

Page 6: Colearning

媒體觀點的溝通情境 溝通對象: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溝通方式:同步、非同步

溝通內容:文字、聲音、影像

Page 7: Colearning

何謂學習科技 ?

教學平台

內容製作工具

學習服務

Page 8: Colearning

利用學習科技協助教學進行的優點

利用人工智慧做到因材施教 透過線上評量充分掌握學習狀況 建構比口語互動更精緻的思考歷程 完整紀錄全部的學習歷程

Page 9: Colearning

學習科技 - 教學平台 線上教學 課程討論 訊息收發 線上聊天 家庭作業 自我評量 實例

Page 10: Colearning

學習科技 - 內容製作工具 Word PowerPoint WebGuider StreamAuthor

Page 11: Colearning

學習科技 - 學習服務 海闊天空 Go2school 虛擬大學

Page 12: Colearning

中小學資訊教育推動政策 具體指標 四年內教師 ( 含新任及在職 ) 均能運用

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學習活動時間達 20% 。

投入資源 四年 16 億。

種子學校建立 600 所 (20%) ,發展資訊教學特色。

Page 13: Colearning

資訊融入教學特色模式 主題教材教案設計

– 如學習加油站 網路合作學習

– 如網界博覽會 網路群體學習及互動教學模式

– 如亞卓市 利用新資訊科技工具進行專題探討

– 如天文模擬教學

Page 14: Colearning

合作學習 溝通與資源分享 學習歷程紀錄 討論區 參考網址

Page 15: Colearning

網路個人化免費資源 網頁空間 E-mail 網路硬碟 新聞 股市 書籤

Page 16: Colearning

建立網路個人化資源 www.kimo.com.tw

Page 17: Colearning

課堂練習 至本課堂網站 http://tw.club.yahoo.com/clu

bs/CoLearning 下載今日的上課投影片,使用今天已建

立的網路上電子郵件帳號以附帶檔案的方式寄到 [email protected] ,信中請簡單自我介紹。

下次上課前請準備好與教學相關的 Word及 Powerpoint檔案各兩個,並搜尋與自己學科相關的網站網址三個。

Page 18: Colearning

合作學習 教學實例

Page 19: Colearning

第二週

Page 20: Colearning

社群與知識管理在教學上的運用

知識管理

社群

Page 21: Colearning

知識管理 知識的位階 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知識的定義 知識的基本類型

內隱與外顯 知識管理的方法

Page 22: Colearning

資料如何轉變為資訊 數據結合意義,才會成為資訊,有下列幾種方法

文字化 (Contextualized) 分類 (Categorized) 計算 (Calculated) 更正 (Corrected) 濃縮 (Condensed)

Page 23: Colearning

資訊轉變為知識的方法 比較 (Comparison)這情形和以往我們碰到的有何不同

結果 (Consequences)這資訊對決策與行動有什麼啟示 ?

關聯性 (Connections)這些知識和其他部分的知識有何關聯 ?

交談 (Conversation)其他人覺得這資訊怎麼樣 ?

Page 24: Colearning

知識的定義 結構化的經驗、價值。 文字化的資訊。 專家獨特的見解,為新經驗的評估、整

合與資訊提供架構。 起源於智者的思想 存在文件與儲存系統中,也蘊含在日場

例行工作、過程、執行與規範當中。

Page 25: Colearning

知識的基本類型內隱式知識 ( 主觀的 )

經驗的知識 ( 實質的 )

同步的知識 (此地此時 )

實務知識

外顯式知識 (客觀的 )

理性的知識(心智的 )

連續的知識( 非此時此地 )

理論知識

Page 26: Colearning

知識轉換的模式 內隱內隱

– 共同化 內隱外顯

– 外化 外顯外顯

– 組合 外顯內隱

– 內化

Page 27: Colearning

知識螺旋 - 知識互動與其機制內隱與外顯知識互動產生創新

共同化 : 由設立互動的「範圍」開始

外化:由「對話或集體思考」開始

結合:連結外顯知識,新創的與既有的

內化的原動力:邊做邊學

Page 28: Colearning

知識管理的定義 指能協助企業組織或個人 (People) ,透過資訊科技 (Technology) ,將知識經由創造、分類、儲存、分享、更新,並為企業或個人產生實質價值的流程 (Process) 。

Page 29: Colearning

知識管理示意圖

Page 30: Colearning

知識社群經營的階段 創辦

分享

合作

社群形成

Page 31: Colearning

人什麼要參加社群 ?

興趣

人際關係

幻想

交易

Page 32: Colearning

網際網路上社群的形式 電子報

討論版

新聞群組

Page 33: Colearning

社群的成長要素 會員

臨界點– 內容與設備

Page 34: Colearning

討論版的經營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引導的技術與方法

Page 35: Colearning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組織的功能

設定討論的議程及規則 社會的功能給予參與者溫暖與被接納的感受

知性的功能 使討論的焦點集中在問題的關鍵點上,適時提出問

題並探查參與者的反應,以鼓勵他們建立並擴展自己的見解。

技術的功能讓參與者對討論使用的環境與操作環境有所熟悉,使其樂於參與並專心致力於討論的主題。

Page 36: Colearning

引導的技術與方法 創始階段

– 引發討論並鼓勵參與者加入討論 導引階段

– 引導討論者討論並導引正確的討論方向 維持階段

– 使討論持續進行並加強討論的深度與品質 結束階段

– 考慮是否將討論結束或開啟相關議題

Page 37: Colearning

隨堂練習1.請於 Yahoo!Kimo 上建立一個與自 己教學或業務相關的【家族】2.將本課堂的網址至入酷連結3.於下次上課前邀請五位同仁加入 該家族4. 上網蒐集十個連結5.於檔案庫中置入三個教學或行政 相關檔案。

Page 38: Colearning

課後練習 下次上課前,請隨時注意自己的郵件信箱,將有兩個課後練習發送。

Page 39: Colearning

第三週 網路上的社群

主題研究教學模式

研究結果的呈現

Page 40: Colearning

網路上的社群 財經類

– 如 23XX

學習類– 亞卓市

BBS

- 台大椰林 telnet 140.112.2.100 聊天室

– 奇摩聊天室

Page 41: Colearning

電子報 奇摩訂報區 PCHOME epaper Seed.net 中時信天翁資訊追蹤服務系統 http://www.quote123.com/ 全國教師會

Page 42: Colearning

社群的使用與管理 酷連結 檔案庫 討論區 發信區 ( 電子報 ) 首頁基本設定

Page 43: Colearning

主題研究教學模式 主題研究

專題研究

獨立研究

Page 44: Colearning

研究的基本類型 質性研究

量化研究

Page 45: Colearning

科學實驗活動層次分類表層次水準 問題 方法步驟 答案 0 給 給 給 1 給 給 開放 2 給 開放 開放 3 開放 開放 開放

PS 1. 主題研究 2. 專題研究 3.獨立研究

Page 46: Colearning

探究技能 探究技能包括 (1) 科學過程技能 (2) 科學

探究流程模式。 為「解決問題」所採取的過程就稱為「探究過程」。

科學探究過程所需的技能歸納為「科學過程技能」。

Page 47: Colearning

科學過程技能 基本技能

– 觀察、分類、測量、預測、應用數據、應用時空關係、推理與傳達。

統整技能– 解釋資料、控制變因、形成假說、操作型定義與實驗。

Page 48: Colearning

探究科學的流程 縱向

– (1)認識問題 (2)產生假說 (3)驗證 (4)形成假說 (5) 發現 (6)提供下一個探究題材

橫向– (1)歸納法流程– (2)演繹法流程– (3)辨正法流程

Page 49: Colearning

指導學生獨立研究的三階段模式 階段一:聚斂性與擴散性思考技能

– 從基本科學探究技能到整合性科學探究技能

階段二:問題解決與創造性問題解決技巧– 自教師所選擇的問題進行團體的探究

階段三:獨立研究專題– 進行獨立研究或實驗

Page 50: Colearning

獨立研究的步驟1. 評估學生的興趣2. 提供不同領域的學習動機會3. 進行個別晤談4. 學生寫一份書面計劃5. 決定研究方向和訂定時間表6. 教師安排多種資源7. 腦力激盪出最後的結果8. 提供必要的方法協助9. 找出適當的聽眾10. 評鑑

Page 51: Colearning

獨立研究進度表示例 日期 工作進度90.9.15 閱讀資料、尋找主題90.9.30 師生討論主題90.10.15 確定研究主題90.10.30 擬定初步研究問題90.11.15 資料蒐集與紀錄90.11.30 擬定最後研究主題90.12.15 師生討論問題90.12.20 進行研究

Page 52: Colearning

獨立研究進度表示例 (續 )

日期 工作進度90.1.10 資料整理分析90.1.20 師生討論90.1.30 撰寫報告90.2.28 成果討論會90.3.15 繳交報告

Page 53: Colearning

基本示例90.9.1 告知欲進行主題報告。90.9.10 給定方向,教導學生在網路上

收集資料,並整理分享。 90.9.30 分組、訂定主題方向,說明資

料整理結構與重點。90.10.15 持續收集整理資料、給予適度

引導。90.10.31 討論主題90.11.15 初步資料組織、教導呈現方式

Page 54: Colearning

基本示例 (續 )

90.11.30 師生討論 90.12.25 報告撰寫完畢 90.1.10 成果討論

Page 55: Colearning

研究結果呈現的形式 模型 廣播錄影 繪畫 戲劇表演 照片 小說 詩文 實驗操作 文字陳述理論

Page 56: Colearning

研究結果的呈現 (舉例 )

以廣播報導的方式介紹一項古蹟巡禮以實景描繪辛亥革命的一場戰役以遊戲活動來說明分子結構的不同以照片為實景來說明都市建築的特色以木偶戲來演出一段英語對白將自己創作的音樂路程音樂帶

Page 57: Colearning

數位工具與研究間的關係 蒐集

– 搜尋引擎– 資料庫

整理– 網路個人化資源 ( 如家族、筆記、書籤 )– 文書處理

組織– 文書處理、網頁製作

呈現– 文書檔案、簡報、試算表、繪圖、網頁

Page 58: Colearning

第四週 學習科技

心得分享

參考書籍

Page 59: Colearning

1996 年國家教育技術目標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

or the 21st Century: 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

所有的教師皆能接受訓練並給予支援,以便他們能幫助學生學習使用電腦和網際網路。

所有的教師和學生皆能在教室之中,使用多媒體電腦。

所有的教室皆能連接上資訊高速網路。 有效的軟體和線上學習資源皆將融入學校的每一課程之中。

Page 60: Colearning

2000 年國家教育技術目標e-Learning:Putting a World-Class Edu

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

所有的教師和學生皆能運用資訊科技 (Acces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不論他們是在教室、學校、社區或家中。

所有的教師皆能有效的運用技術,幫助學生達到高的學術水準。

所有的學生皆能具備技術和資訊的素養。 「教」和「學」的研究與評估,以改善下一代

教學技術的應用。 數位內容和網路應用將改變未來的「教」和「學」。

Page 61: Colearning

學校組織推動學習科技應用的關鍵議題

系統 組織

應用

Page 62: Colearning

關鍵因素 系統面

– 穩定性、可靠性– 頻寬– 趨勢評估

組織面– 主官 ( 管 ) 的高度支持– 學習型組織– 資訊素養與數位落差– 相關資源– 考核與評鑑

應用面– 環境建置– 創新教學方法研究– 課程與教材發展

Page 63: Colearning

LANCASTERU N I V E R S I T Y

知識

理解力

應用

評鑑綜合

分析

基於行為主義者的學習理論

Bloom 的教育目標分類法

Page 64: Colearning

資料來源: http://p1.ncue.edu.tw/cn/cl/bk1/ch11.htm

學習金字塔

Page 65: Colearning

品質的議題 (1) ~科技的妥善運用 教育科技運用的品質包括

– 計畫– 教育設計– 教職員工發展– 科技的支援

以確保– 目標的妥適性– 適合於目標

Page 66: Colearning

品質的議題 (2) ~教學品質(一)

Laurillard-- 積極的學習

學習活動 多媒體形式 參與 敘述性 調查 互動性 討論 溝通性 實驗 適用性思想情感的表達 創造性

Page 67: Colearning

品質的議題 (3) ~教學品質(二)

多媒體型式       科技 描述性 印表機、電視、影音及影像光碟機 互動性    圖書館、影像光碟機、全球資訊網 

溝通性      研討會、線上討論團體   適用性        實驗室、模擬研究  創造性        論文、作品、模型

Page 68: Colearning

LANCASTERU N I V E R S I T Y

• 為學習群體設計的學習任務

• 團隊學習的評鑑

• 輔導教師的專業發展

• 組成有效的同儕團體

合作學習相關的實際議題

Page 69: Colearning

學習管理平台的趨勢 1999 年底約僅 10 種平台,如今達 112套以上。

新一代的平台稱為 Learning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LCMS) ,主要以 Learning Objects 的理念與標準為設計的核心,目前有接近 30 家業者正投資發展中。

Page 70: Colearning

學習管理平台的類別

Enterprise LevelOpen CMI System

ClassroomManagement

System

E-LearningLauncher& Tracker

Application ServiceProvider

Compet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tentManagement

Systems

Content Library

LearningManagement

Systems

Page 71: Colearning

EnterpriseApplications:E-Commerce•HRIS•ERP•CRM•LMS

EnterpriseApplications:E-Commerce•HRIS•ERP•CRM•LMS

學習管理平台的組成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Content Development

Learning Management

Content Delivery

EnterpriseGateway

Page 72: Colearning

技術發展的趨勢

• 寬頻網路• 多元化媒體

的傳送• 無線傳送• 技術配合使

用者的需求

•窄頻網路•文字、語音等單調的傳送

•有線傳送•使用者適應技術的發展

Page 73: Colearning

延伸閱讀:網上學習

Page 74: Colearning

參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