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一校一款 - epaper.timedg.comepaper.timedg.com/page/2018-11/06/B01/20181106B01_pdf.pdf · 朱华华看来,全部采用文言文, 不符合时代语言体系的发展, 全部使用白话文,则又不符合

调查

应对

EDUCATIONWEEKLY

01-04□责任编辑/赵海霞□视觉编辑/苏连娇□责任校对/周淑梅

东莞时间网 www.timedg.com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正向价值观值得孩子学习

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里有快意恩仇,有长剑裂帛,有英雄气概。东莞中学松山湖语文教师朱华华表示,先生的武侠情节里,藏着正能量,扬善惩恶的价值观贯穿他的每一部著作,在那个年代,滋养了很多

人的灵魂,“而且先生的作品不低俗,有操守和底线,没有任何低层次感官的描写,没有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读金庸利于文言文学习和想象力培养

先生对于武侠故事和情节的展现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他的15部作品中,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对一招一式的描述,都充满了想象的张力,让人脑洞大开,“这种超人的想象力是当下教育中非常需要的,不禁锢的思维和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创造创新的优质土壤,先生的作品恰恰给读者补给了这份营养。”朱华华说。

此外,先生使用的文体是半文半白,与时俱进地促进了青少年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朱华华看来,全部采用文言文,不符合时代语言体系的发展,

全部使用白话文,则又不符合先生所处时代的表述方法,且失了文字的美感,半文半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汉语的魅力,对当下学生理解和学习文言文有非常大的帮助。

而宏大的故事构架则是先生小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每一个故事都气势恢宏,结构庞大,故事人物众多,情节曲折,

“这需要非常强的驾驭能力,学生读这样的书籍,会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收获。”朱华华说。

武侠人物成长历程揭示教育之道

除了能领略到以上魅力外,先生的作品无不是“好教育方式”的典范。

东莞中学语文教师张持指出,金庸先生笔下的主人公大多经历一个锤炼的过程,他们的习武过程也是一个教育江湖,主要体现在学和教方面。

从“学”的角度看,金庸先生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基础、坚持不懈、不停反思、博采众长等。金庸笔下的武侠主角人物大都非常注重基础的积累。郭靖的资质比较愚钝,江南七怪教他们武艺没多大长进,后来全真教的马钰教他内功,慢慢有了根基,其武功才有了后面武学大家的指点后的突飞猛进。除此,少林寺教武功也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坚持不懈是成就大家的另一重要原因。仍以郭靖为例,马钰教他练内功,他能做到风雨无阻,每天晚上都准时到达约定的山崖上去练习。而其他的闭关修炼数年乃至数十年,终成大家的也比比皆是。

正如孔夫子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金庸笔下的武侠大师无不在时刻反思自己的武功招式以及时机的把握,其他派别武功的优势与纰漏等。令狐冲在

参悟风清扬所受武功,多数是在临阵中、反思中习得武功真谛。

博采众长是成功的另一原因。无论是郭靖、令狐冲还是黄蓉等,无一不是广博地学习各家各派的武功,才成就绝世武功。

张持老师还表示,从“教”的角度看,强调实战中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段誉在临敌中数次得到王语嫣的指点,令狐冲在大战田伯光的时候风清扬的指点都是实战中点拨的最好例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不到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老师不要去开导,学生不到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老师不要去启发他。少林寺方证方丈给令狐冲传授《易筋经》的时候,只是在令狐冲百思不得其解的紧要之处才加以点拨,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快意恩仇蕴藏教育玄机金庸留给我们的教育财富

上周,金庸先生的离世在教育界也引起很大关注。他的武侠情怀和文字,影响了无数人的少年时代。东莞多位语文名师均认为,金庸的一些作品值得中学生阅读。他作品中折射的教育思想也值得教师和家长思考。

本报记者 覃凤春/文

新方案要求,各校校服选用要注重经济适用和购买便利。具体来说,校服款式一经选定要保持相对稳定,减少重复支出和资源浪费。提倡将品相尚可的校服进行环保循环利用。鼓励学校立足环保节约,探索校服循环

使用、回收捐赠等利用机制。此次校服改革,依旧对

校服费用作出减免要求。要求对家庭困难学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要采取各种措施无偿提供校服,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

人等社会力量,公益捐助学校或学生校服。学校在处理困难家庭学生校服费用减免时,首先应在学生注册缴费通知书说明具体的办理,让有需要的学生、家长知晓,做到及时减免,避免先收后补,减轻其家庭经济压力。

新校服方案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学生服将从固定款式变为“一校一款”,校服质量最受家长关注

从本月1日起,我市正式实施新的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自上月公布以来,受到众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新方案鼓励各中小学校服“一校一款”、校服选用要公开透明、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等。

为了解家长对新校服方案的关注点,同时梳理我市各校目前新校服方案实施进度。上周,本报旗下“东莞日报教育学堂”微信公众号(dgjyxt)发起微调查,线上线下3000余名家长参与。

本报记者 张理萌/文

在新校服方案未出台之前,东莞市属公办学校采用统一设计制作的校服款式,即家长普遍知晓的绿白款。这种校服款式的制定可追溯至2014年7月,当时,东莞发布《东莞市规范中小学学生服管理办法》,规定市直属学校学生服实行统一款式,具体的类别及款式由市教育局确定,镇街学校学生服原则上实行“一镇一款”,具体的类别、款式由镇街教育主管部门确定。

直到去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地对中小学校服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今年1月,我市已有部分学校着手校服新方案。例如,1月5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发布了征集校服设计的通知,明确从今年9月开始,该校新生将使用个性化的新款校服。

从本月1日起,我市正式实施新的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意见。我市学生服将正式从固定款式改革为“一校一款”。

“目前高一学生还没有校服,学校的新校服正在制版,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与记者分享了该校的新校服实施进度。黄灿明介绍,在校服征集阶段,共收到10个单位的申请,初选7个单位进入设计环节。设计好的校服进行第一轮投票,4个单位入选。4个单位设计的校服作品再做展示,按要求,由师生和家长共同投票,其中,老师投票仅占20%,以学生和家长意愿为主。黄灿明说,由于第一次投票,每个单位的校服作品投票数均未过半,便取最高两件设计作品再次进行投票,最终,由学生投票选出的校服作品成为新校服。

虽说校服新方案才公布一周,但我市已有不少学校在今年秋季开学前提前应对,部分学校新校服已投入使用。“厂家先供应方案,提供检测报告,投标成功后,在网上进行公示。”对于新校服诞生的流程,东莞市第一中学校长熊盛才介绍,要严格按照省、市的标准制定,并将学校的文化告诉厂家,在保证校服质量的同时,也让学校的校服文化得到一定的传承。目前,该校新校服已于秋季开学投入使用。“高一新生注册时,学校现场提供样板,供家长和学生选择。包括数量、款式等。”记者了解到,市一中的校服有春、夏、秋装和礼服款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校服使用更加自由化和个性化,备受家长和学生好评。不过,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和学校也必须对校服的选用、生产、质量等环节把好关。针对家长对此次我市公布的新校服方案关注点,本报旗下

“东莞日报教育学堂”微信公众号(dgjyxt)发起微调查。

在“你最关心校服哪个方面”选项中,质量、价格、

款式居前三位。过半数家长认为,孩子校服最重要的是舒适度。“校服的布料要舒适,颜色要鲜艳一点,款式最好以运动系列为主,当然,价格也要亲民。”网友一米阳光说。多数家长表示,校服其实得体,安全省心就好。调查显示,在校服款式方面,投票仍以运动服和休闲服居多。

黄灿明介绍,目前,新校

服采用社会购买形式,学校只负责确定样式,不负责制作。“只要是符合规定的公司都可以参与制作,学生也可自行拿回家制作”。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校长黎灼辉认为,新校服方案可行度高。一方面,学校有各自的文化,可在校服设计上融入校园元素,不再是单一款式,辨识度强;另一方面,由学生投票选出来的校服,学生也愿意穿。

校服改革,可谓“众望所归”。校服价格和监管历来也是家长关注点之一。新方案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强化校服质量监管和惩处机制。按要求,从校服的制定到投入使用环节,各部门各司其职。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校服采购工作进行指导和

监督。工商部门负责核查校服企业登记情况,负责监管市场零散销售的校服质量,打击销售假冒伪劣校服的不法企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联合教育部门加强对东莞市辖区内的校服供货企业的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学校负责本校校服管理

工作的组织及实施,对校服的选用、采购、质量进行监管,负首要责任。

新方案规定,各镇街(园区)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采购校服工作的指导,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严禁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地方保护,要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

各司其职监管校服质量

延伸阅读

校服从固定款式到“一校一款”

新校服由学生票选产生

家长最注重校服舒适度

家庭困难学生减免校服费用

第四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广东科技学院夺两项目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 张理萌)近日,第四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举行。此次创新节创新技能竞赛由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竞赛、大学生生化实验技能竞赛、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竞赛、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大学生无动力环保小车设计与制作竞赛五个子项目组成,各个子项目均由在莞高校组织报名。

在无动力环保小车设计与制作竞赛和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两个子项目中,广东科技学院学子以突出的操作技能,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均夺得一等奖。其中,无动力环保小车设计与制作竞赛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作品设计答辩,第二个环节是直道赛,第三个环节是避障小车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该校参赛队伍发挥出色,包揽了总分前四名。

“送上门”的专家号广东医科大学14名主任医师、副主

任医师进社区送健康本报讯(记者 张理萌 通讯员 王丽君 邓泽萍)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14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组成了一支专家队伍,在该校的50多名志愿者以及两支中医理疗队伍的协助下,走进社区开展了专家义诊、急救培训、养生体验、健康宣传活动,活动当天接诊300多人次,为老人送上健康大礼包。

当天,内分泌科、骨科、妇产科、口腔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肿瘤科等科室的专家齐上阵,无需挂号,排队即可看病。“母亲年轻时脚受过伤,得知此次义诊有骨科专家坐诊,便带着母亲来了。医生给出的建议很中肯、很专业,回家后会遵循医嘱,帮助母亲提高其生活质量。”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父母年纪大了,作为子女,希望他们能够高质量的安享晚年。

急救,是一场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的“硬战”,为了让急救培训课更加“接地气”,该校志愿者们别出心裁,通过现场情景模拟,以“快闪”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市民,心肺复苏、处理气管异物堵塞等急救技能现场展现,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急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刮痧、针灸、拔罐、耳穴、艾灸等特色中医理疗更让广大市民过足了瘾,很多被失眠、肩周炎等疾病困扰的市民纷纷为活动竖起大拇指。该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迟宏罡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光荣使命,服务地方,让更多人享受健康更是广东医科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学校将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更好地服务市民。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公布2019年普高英语听说考试大纲

本报讯(记者 张理萌 通讯员 省考院)日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9年广东普通高考英语科听说考试大纲。包括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题型、题型说明、样题几个方面。

英语科听说考试的内容分为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三环节,分别赋分20、16、24分。在模仿朗读环节,要求考生观看一段大约一分钟的片断,然后考生开始模仿训练:先阅读文字稿,再对照文字稿听录音。完成训练之后考生开始模仿朗读:考生对照片断的字幕朗读,要求考生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尽可能与片断保持一致。

角色扮演环节,要求考生观看一段大约两分钟的片断,明确自己拟要扮演的角色以及要完成的任务。看完片段之后首先根据中文提示,准备20秒钟后用英语提出三个问题,计算机将回答考生的提问;然后计算机向考生提出五个问题,考生必须根据自己所听的内容(包括片段和计算机的回答两部分)回答问题,回答问题之前考生有10秒钟的准备时间。

故事复述环节,要求考生先听一段大约两分钟的独白,录音播放两遍。考生准备一分钟之后开始复述所听的内容。要求考生尽可能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而且复述内容应涵盖尽可能多的原文信息点。选取的独白其体裁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

此次英语科听说考试的时间约30分钟。英语科听说考试最终计入总成绩的分值=卷面成绩(满分60分)×0.25,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试卷满分60分。评卷采用人工评卷和计算机评卷相结合的方式。

东莞日报设有多个家长交流群,群里有专家免费接受咨询,针对群友还会不时举办读者活动。请加小编微信,受邀入群。

东莞日报教育学堂专业、权威、原创

本土教育资讯第一家

一校一款

新政

漫画/苏连娇

18名院士走进东莞校园

【B02-B04】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