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言言微微最近,铁路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应

用试点范围的消息再次刷爆了朋友圈。铁路部门在去年 11 月 22 日海南环岛高铁试行电子客票的基础上,陆续在上海至南京、成都至重庆、广州至珠海 (湛江西)、昆明至大理至丽江 4 条高铁城际铁路开展电子客票应用试点。新增的电子客票试点既包含发达地区、旅游热点城市,又涵盖西部地区,兼顾了各种运输业务场景和旅客不同服务需求。旅客走的路少了、进站快了,心里的满足感更强了。

无形的车票背后彰显的是有心的服务态度。此次电子客票试点范围扩大,铁路部门在推进便民服务方面又迈进了一步。车票“无纸化”为更多旅客快速出行带来了便利。无需排队取票、没有丢票落票顾虑、刷证高效进站……从海南环岛高铁半年多时间里发售 2087 万张电子客票,足见电子客票强大的“圈粉”能力。

电子客票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是铁路部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旅客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车票“无纸化”,旅客出行更加智能化。从硬板票到粉红色软纸票、纸质磁票再到电子客票,方寸之间的小小车票从有到无,见证了铁路部门不断提升科技水平,让旅客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走得智能、走得方便的转变,真正做到了让科技创新多跑路,旅客群众少跑路。

化有形于无形,变验票为验证,电子客票的推广也贴合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电子客票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将进一步为车票“瘦身”,减少车票使用后和因退票改签产生的废票数量,既降低损耗又减少污染,为社会节约更多的资源,让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以贴心服务伴旅客舒心出行。电子客票的不断推广顺应了旅客群众对美好出行生活的向往。车票无形、服务走心,电子客票的广泛应用必将持续提升旅客出行的幸福指数。电子客票,未来可期!

车票无形 服务走心■李 欢

社址: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邮编:100038 零售:每份1元 每月:31元 全年:365元 本报自办发行 北京人铁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108号(1-1) 新闻热线:51848789 征订热线:51841579 广告热线:51843544 51895861 电邮:[email protected] 本版编辑 李 欢 本版美编 乔 谦 本版审校 胡 茗

今日导读

▶A2铿锵玫瑰逐梦动车组驾驶室综合新闻

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微信

聚焦 铁路应对台风“韦帕”

短短新闻新闻现场现场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主办 全国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发行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1-0096 国外代号 D958 人民铁道网 www. peoplerail.com

2019年 8月 3日 星期六 己亥年七月初三 第 11708期 今日 4 版

PEOPLE’S RAILWAY DAILY

伴随着嗡嗡的马达声,无人机从二连国际口岸站编组场直线上升。从 300米的高空俯瞰整个二连站宽轨场、机械作 业 场 , 繁 忙 景 象 清 晰 可 见 。 50 吨位、40吨位、36吨位、20吨位共计 16台大型龙门吊、2 台正面吊,往来如梭;准轨、宽轨线上,一列列整装待发的货物列车鳞次栉比。

7月 30日上午,记者来到二连站采访,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宁货运中心二连货运车间党总支副书记王连成说,到 7月底,二连国际口岸站今年进出口运量达 731万吨、同比增长 10.9%,开行中欧班列 884列、同比增长 45.9%。

“先有二连站,后有二连浩特市。”20世纪 50年代,因铁路而兴盛的小集镇发展成中蒙贸易枢纽二连浩特。改革开放后,借助特殊的口岸区位优势,二连浩特成为黄金口岸。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源源不断的过境中欧班列让边境小城成为中蒙俄欧的国际贸

易大通道。在二连站干了 30 多年俄语翻译的

崔海森谈起这几年学到的“新词”感慨万千:“过去,一天只翻译几单货票,现在,一天就要翻译几百单货票,翻译内容也由过去的木材、矿石等增加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郑州陆港、义乌商贸、供应链、电商等……我自己制作了一本翻译词典,内容总在不断更新。二连站的发展就像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汪洋里的一滴水。这滴水,折射出新中国辉煌壮丽的 70 年历史。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再一次让二连浩特这个百年古驿炫出斑斓的新色彩。”

火车拉来“斑斓之城”

崔海森口中的百年古驿,是指二连浩特的前身——伊林驿站。

“二连浩特”是蒙古语,“二连”意为“斑斓”,“浩特”意为“城市”,二连浩特意为五彩斑斓的城市,是牧民对

戈壁景色的美好描述。这里自古就是北方的通商要道,久

负“茶叶之路”与“北方丝绸之路”的盛名。元朝在这里设玉龙栈,清嘉庆年间在此设立伊林驿站。1889 年,清政府架通张家口至库伦 (现蒙古国乌兰巴托) 的电话线、设电报局,并将此地标入当时的地图,名为“二连”,这里成为张家口到库伦商道的必经之地。

1953 年 , 集 二 铁 路 动 工 修 建 。1956年 1月,集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随后,以二连站为中心的建筑群就逐步成为二连浩特城区的雏形。火车开通后,二连浩特的人口数量和贸易往来不断增加,铁路设立商品供应站后,二连浩特开始有了商业经营。1965 年,集二铁路从宽轨拨轨改为准轨,二连站也改为国际铁路联运换装站,承担进出口货物交接换装作业和国际旅客列车转向架换装作业,并办理国内客货运输。

“那时二连浩特的人口很少,而且生活艰苦,‘市民’几乎都是来自各地的铁路建设者,外加一些其他单位的职工。全城只有一条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生活用水、各类生活物资全都是靠火车拉来的。”二连站最早

的建设者之一楚庆安老人,对二连浩特的发展史依然记忆犹新。

从二连站开通运营,到 20 世纪 70年代末的 20 多年间,二连站的进出口过货量始终在 270万吨左右徘徊,过站旅客列车也仅有北京到乌兰巴托、到莫斯科的K3/4次国际列车。

改革开放让北疆小城获新生

改革开放为二连浩特这个边塞小城吹进了春风。依托独特的口岸优势和边境进出口贸易,二连站也开始迸发出新的活力。二连站作为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和连接东欧各国的重要咽喉通道,意义重大。北京到莫斯科经二连站比绕道满洲里走西伯利亚铁路缩短了 1141公里。

在 20世纪 90年代中蒙、中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二连浩特被国务院列为 13 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二连站 1956 年的设计理念已远不能满足当时铁路运量急剧增长的需求,对二连站进行扩能改造、提高口岸站吞吐、换装和通关能力,打造边贸发展“硬脊梁”的战役随之打响。

(下转A2版)

百年古驿炫新彩——二连国际口岸站建设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任卫云 本报通讯员 李明哲

壮丽壮丽7070年年 奋斗新时代奋斗新时代

本报北京 8 月 2 日电 (记者张依) 8月上旬仍处于“七下八上”防洪关键时期,加上全路施工任务繁重,暑运客流居高不下,铁路运输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对此,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以雨为令,加强防洪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汛期行车措施,严防死守,保障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7 月以来,全路先后经历了 5 轮强降雨,启动防洪应急响应 12 次,各单位重点抓好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经受住了台风、地震等灾害考验。广大一线干部职工认真落实防洪安全各项规定,加强雨中雨后检查,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和汛期行车安全措施,涌

现出多起发现隐患、防止事故的好人好事。其中,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针对鹰厦线路堑坍塌 14 处的灾情,迅速调集 1500 余名抢险人员,协调 5个施工单位,经过 3个昼夜连续奋战顺利完成抢修任务;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针对管内地震和水害频发的情况主动避险,确保了行车安全;中国铁路广州、南宁等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应对“木恩”“韦帕”等台风登陆影响,启动应急预案,巡查处置 617处隐患,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据天气预报显示,8月上旬,华南沿海地区仍有较大风雨,北方地区多降雨过程,且上述地区的累计降雨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多两至五成,西南部分地区

偏多 1倍以上。对此,按照国铁集团统一部署,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特别是北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认真组织再排查、再评估,对防洪重点地点加强动态管理,强化驻点看守和雨中、雨后检查。

全路各级防洪办密切关注天气动态,积极与地方气象、水利部门沟通联系,加强雨情水情监测,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工务部门立即封锁线路,及时出动检查,尽快抢通线路,在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开通线路、放行列车。此外,针对当前天气特点,各单位积极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加强防洪预案和应急措施的检查,确保抢险人员、机具、物料和措施时刻处于待命状态。

8月上旬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铁路部门以雨为令全力以赴保障汛期行车安全

本报徐州8月2日电 (通讯员束为) 7月 26日,新建徐淮盐铁路拉开全线静态验收大幕。

此次静态验收是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工艺、设备性能等的全面检查。预计今年 9月初,徐淮盐铁路将完成静态验收工作,随后进行联调联试。

徐淮盐铁路起自京沪高铁徐州东站,终至新长铁路盐城站,正线全长 315.55公里,是时速 250公里的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全线设徐州东、后马庄、双沟、睢宁、宿迁、泗阳、淮安东、阜宁南、建湖、盐城 10个车站。2015年 12月,徐淮盐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今年 9月开始进行联调联试,12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为把徐淮盐铁路建成绿色、精品、人文、生态环保工程,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北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大力推进精益建造、智能建造,创新运用桥梁自动化监测技术、大跨度钢桁架结构整体提升施工关键技术及BIM应用、路桥过渡段填筑轻质混凝土应用等技术;在站房公共区域卫生间增加智能送排风系统、智能调节灯照系统、高清智能防雾卫浴镜等智能化设施,同时积极推进站城融合,打造新时代的特色客站。

徐淮盐铁路是江苏省境内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首条整条线路都在苏北地区的高速铁路。沿线经过五省通衢的徐州,项王故里、中国酒都宿迁,淮扬菜发源地淮安,革命老区盐城。徐淮盐铁路开通运营后,将改写淮安、宿迁两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江苏 13个地级市将全部进入动车时代。徐淮盐铁路将与同步开通的连镇铁路连淮段及明年底建成的盐通铁路、连镇铁路淮镇段形成苏北区域高铁网络,助力苏北各市更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徐淮盐铁路拉开静态验收大幕

本报成都 8月 2日电 (记者傅洛炜 通讯员何冬梅) 7月 29日,成都东站的广播里不断循环播报着成渝高铁试行电子客票的消息。在候车厅二楼A15检票口,乘坐成都东至沙坪坝G8545次列车的李先生手里只拿一张身份证,在闸机感应区一刷就检票成功了,他说:

“现在实行电子客票,不用取票,出行

更方便了。电子客票在手,再也不用担心弄丢车票了,真好!”

据了解,电子客票试行后,在铁路12306 网 站 注 册 的 用 户 , 通 过 铁 路12306手机客户端成功完成人脸身份核验,购买电子客票后可凭铁路 12306手机客户端生成的动态二维码,直接通过车站安装了动态二维码识读装置的自动

检票机检票进站。此次成渝高铁电子客票试行范围包

括成都东、简阳南、沙坪坝、重庆西、重庆北等 13 个站和到发站均在试点站范围内运行的所有“C、D、G”字头动车组列车。

成都东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实施电子客票,可减少旅客因丢失车票带来的麻烦,旅客出行更便捷;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在纸张、设备等方面的运营成本将降低,售票、乘降组织效率将得到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不用取票出行更方便了”

本报南宁 8月 2日电 (记者莫育杰 通讯员罗婕 封荣权) 受今年第 7号台风“韦帕”影响,广西南部沿海、广东中西部沿海出现大风、强降雨天气。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迅速启动防洪、防风应急预案,科学有序应对,维护正常运输秩序。

鉴于台风可能对管内中南部地区造成的影响,南宁局集团公司切实做好台风及强降雨防御工作,在沿海铁路、河湛茂地区等有较强降雨和大风天气的区域,组织相关单位加强对工务、供电、电务设备、站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及施工、装卸设备进行排查加固,加强对铁路沿线危树、临建设施、彩钢瓦,铁

路两侧及公铁立交桥上安装的广告牌,临近既有线大型施工机械及路料等薄弱处所的检查加固和处置。

截至 8月 1日,他们在沿海铁路排查隐患 210 处,加固防风薄弱处所 62处,拆除不牢固的建筑物 10 处,拆除横幅 35条,砍伐危树 42棵。

南宁局集团公司还提前备足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等防台风应急食品,及时发放到现场和值班岗点,保证每个岗位防台风期间应急所需。他们在沿海铁路、河湛茂地区各客运车站及时备好沙袋,积极做好车票退改签等准备工作,并协调站内商铺准备饮用水、方便食品,严阵以待防御台风。

周密布控 科学应对8 月 1 日,中伏第 11 天。一大早,

地处库布齐沙漠边缘的包头供电段响沙湾车间就响起嘹亮的军歌。

记者的目光扫过绿树成荫的车间大院,50 余名职工正在“厉兵场”上出军操。没有打扰他们,记者跨步迈入粉刷一新的职工宿舍。草绿色军被叠成方块,铺着一色的洁白床单,一双双拖鞋按同一方向放置,水杯摆成一条直线……简直就是标准化的部队营房!

“这里的职工八成以上曾是军人。虽然退役了,但军人的精气神还在。”退役老兵、56岁的响沙湾车间党总支书记宁震聊起这群“兵蛋子”,无比自豪。

进入暑运,响沙湾车间管内区域最

高气温直逼 40 摄氏度,地表温度更是超过 60 摄氏度。脱下绿军装、穿上黄色对比服的这群“兵”,不顾烈日和沙地的双重炙烤,保障着 30 对旅客列车和 12列万吨重载列车的安全运行。

走出宿舍,从东边爬出的日头已开始“发威”。响沙湾接触网工区工长梁伟指着火红的大太阳说:“中午是阳光最毒的时候。这个时段接触网参数变化大,设备容易出现线索松弛、定位偏移等‘中暑’症状。万吨重载列车通过时设备负载剧增,即使几毫米的设备参数波动,都可能造成弓网故障导致列车停运,因此接触网巡检作业必不可少。

随着毒日头向头顶移动,线路上巡

检的职工已是汗流浃背。曾在部队担任过狙击手的测量员杨阳蹲在枕木上,手持激光测量仪,对白天巡检发现的设备缺陷处进行认真复核,那专注的神情,俨然还是一名“狙击手”。6 米高的接触网支柱上,复转军人薛磊使用棘轮扳手等工具,将吊弦、定位器等装置恢复到标准状态。曾在武警部队服过役的刘春宇乐呵呵地说:“这毒日头比起夜晚作业算是幸福的了。那个时段,旷野中的蚊子一团团聚集在头灯周围,专心作业的工友成了它们的美餐,肿起的大红包一周都消不下去。要说不苦不累,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曾经是军人。”

暑运场上那抹精彩“绿”■本报记者 傅世忠 本报通讯员 王 巍

强基达标 提质增效记者记者在一线 128

本报通辽 8月 2日电(记者韩庆潇 通讯员张立鹏 杨亮) 炎炎酷暑日,换枕正当时。7月31日7时30分,通辽北站内,一列橙黄色的“变形金刚”随着嘹亮的风笛声缓缓驶入施工区间。

配 属 于 沈 阳 工 务 机械段沈阳机筛车间大修列队的“变形金刚”真名叫 DXC-500 型大修列车,全长 84 米,总重近300吨,由扣件车、作业车、动力车等组成。

在动力车的驱动下,“变形金刚”能完成旧枕拾取、新枕铺设等多项工作。只见它擎起一根 360公斤的Ⅲ型轨枕不费吹灰之力,相比人工作业不仅效率显著提高,而且 还 破 解 了 站 内 、 隧

道、桥上、多线并行地段的换枕难题。8时 05分,“变形金刚”就位,“变

形”开始。对位、分解、下架、连接履带润滑油管……动作矫健、一气呵成。

8 时 18 分,“变形金刚”进入“战斗”状态,列车上的龙门吊鸣响风笛,运输轨枕开始。一根根旧枕被拾起,随后,“变形金刚”身下的平砟犁又开始作业。一根根新轨枕被整齐地铺设在既有道床上,旧枕则被吊运到轨枕车上。

10时 25分,“变形金刚”正式“复原”,旧枕拾取装置、平砟犁、新枕铺设机构陆续上架……当天,“变形金刚”共更换轨枕567根。

﹃变形金刚﹄显身手

眼下正值三伏天,杭州北车辆段合肥运用车间检修工人忙着对货运列车进行检修维护,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图为8月1日,检修工人正在检修列车车底零部件。

黄博涵 摄

烈日下的货车烈日下的货车“体检员”

本报广州 8月 2日电 (记者朱进军) 今年第 7 号台风“韦帕”于 8 月 1日分别在海南文昌和湛江坡头区沿海登陆。受其影响,海南铁路、广东西部地区铁路受到大风和强降雨袭击。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7月31 日在海南和广东地区启动防台风、防洪应急响应,抢险应急队和各关键岗位包保人员于 7 月 31 日 12 时前全部到岗到位,做好随时出动抢险准备。

为确保跨越琼州海峡的铁路轮渡运输安全,广州局集团公司提前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微博、报纸、电视等

平台,提前发布预警停航信息,有序引导旅客避开台风出行。复航后,全面加强铁路渡轮作业安全管控,保证渡轮作业安全、快速运输过海旅客。

随着台风“韦帕”的步步行进,海南、广东西部地区普降暴雨,湛江至海安南铁路、广州至茂名铁路个别路段出现边坡溜坍等水害。该局集团公司海口综合维修段、肇庆工务段等单位抢险人员迅速出动,封锁线路、处置水害,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台风过境期间,广州局集团公司管内未发生一起因台风导致的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和旅客受伤事件。

台风过境 排险有招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