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任晓璐 校对/刘子真 微机操作/李 丽6 副刊XINGTAI DAILY

村里人都说,北方养不活竹子。可父亲不信,偏把偶然得来的竹子种在东窗下边。没想到,几年之后,这竹子郁郁葱葱,竟然成了一片竹林。

冬天,其他的树木已经冬眠,只有几片干枯的叶子在枝头挥手,我们的小院却一片生机,翠油油的。村里的鸟们早已经南飞,只有麻雀和喜鹊在村子的上空闲逛。喜鹊是高傲的,它们依旧住在杨树杈上,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它们对村庄里这片唯一的绿色充满好奇,站在一旁的电线上、房檐上往下看。麻雀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住进竹林里,一到晚上,就成群成群地飞回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晚上,它们藏在密实的竹叶里,看上去,像是一群叶子在叫。

有时候,忽然来一场大雪,把竹子都压弯腰了。父亲并不急于清理,而是拿一枝木棍在雪上书写。父亲喜欢书法,自幼练习草书,家里的地上、木板上到处都是他练习的阵地。那些水痕一遍遍盖上去,过一小会儿

便干掉,但那乐趣留在父亲心里。在雪竹下边,练习草书的父亲像一位隐世大侠。那些字迹龙飞风舞,与翠竹相映成趣。

就算其他的季节,竹林也是不寂寞的。春天,竹笋从某处忽然冒出来,有的甚至跑到门口,更调皮的就直接从门槛里边冒出来。母亲不得不把门内的竹笋清理掉,刚要对准门外那两棵,父亲却坚决不同意,说竹拱门,分明就是吉祥之意。所以,半年的时间里,一家人都绕着竹子走,父亲把自己喜爱的诗词刻于竹杆上,诗词也跟着往上长。半年后,竹子已经高出房顶,门被切成两部分,进进出出都要侧着身子,实在不方便。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才举起那把斧头,把它给砍掉了。那截带着字迹的竹竿便被留了下来。等到了冬天,它便是一截在雪里行走的竹笔。

父亲有三五个好友,是这竹林的常客,他们大多是农民,有一位是教师,平均年龄将近60岁。农忙的时

候,大家各自在地里侍弄庄稼,农闲的时候,便聚在一起,聊书法、论诗词。在屋里写字显然不过瘾,爱墨的人受不了这竹林和这鸟鸣的诱惑,把大桌子搬出来,摆在竹林下,铺上白宣纸,挥毫泼墨。他们有的写楷书,有的人写隶书,有的写行书,一位书写时,其他人在旁观望、品评。

他们在屋外忙着,母亲便在屋里生起火,炒菜、炖肉,桌子上已经放好了酒。母亲叫好几遍都叫不动他们,后来干脆把餐桌也搬到外边,竹林青翠,鸟声悦耳,墨香伴着酒香,和着院子里开得绚烂的紫薇和月季,就连不喝酒的我们也醉了。

父亲写书法这事儿,村里人都知道,谁家都珍藏着一本、两本他的“书法集”。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叫他去记账,虽然是无报酬劳动,但他依然忙得不亦乐乎。过年的时候,这些农民书法家们也都活跃起来,给各家写起了春联,他们的春联贴在各家的门侧,成为节日中的美景。在我

家小院的不同门口,就贴着不同人的作品。在春节,这些墨香似会说话一样,流露出一种喜庆,那是书者的神情。在我看来,这些长者的书法行云流水,他们书写时,只为自己内心喜欢,从不为讨好谁。在农村这一方天地,书者是寂寞的,书写为他们带不来什么功名利禄,他们聚在一起时,将彼此视为知己。在这方小田地,因为这诗词古韵、墨香和鸟鸣,让他们的变得格外可敬。

父亲有时也即兴来一首打油诗,这样的状态让他看起来更显年轻。

不写书法的时候,他唱唱评剧、哼哼小曲,听说早年父亲可是唱皮影的好手。看着这竹林,这小院,我们常会觉得,如果能有快乐的个性,老年也是一段美好的光景。我们也一次次设想,等到我们的老年,把身心从城市的壳里脱出来,回到乡下,在竹林里筑下另一种风景。不知道那时守在竹林里的鸟会不会是现在这些鸟雀的子孙。

竹林里的鸟语墨香刘云芳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伊始,市

委市政府就深入开展了“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守底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如何凝聚全市力量,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进行讨论,笔者认为,政府已经确定了发展蓝图,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这个蓝图贡献自己的力量。开春就要有新气象,就个人来说,新的一年,该如何让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新的成长?作为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又该如何求“新”呢?

历史上,我们智慧的先人们,早就有了对“新”的认知:“四书五经”中,成书于春秋至秦汉的《礼记·大学》里,就汇总了先人们对“新”的追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简单翻成白话文,意思是: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日知新,就应保持天天向新,更新了还要再更新。”《康诰》说:“人要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在追求完善。这些简洁隽永的古语,反映了先人们对

“新”的重视,为我们展示了他们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蓬勃朝气,其中蕴含的深邃智

慧和创新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梁实秋先生在《蓦然一惊已到中

年》中,给出了一句警语:“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想起宋末蒋捷那首著名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年轻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南宋咸淳十年(1274 年) 中进士,尚未一展鸿图,1279年南宋王朝便告覆亡,他饱受战乱流离之苦,将自己的中年境况用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孤雁悲鸣的江上秋雨图展现出来,鲜明地为我们展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息息相关。

于是,从这个春天的开始,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定位,充分感受生活在一个平安稳定繁荣发展社会中的美好,充分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人生经验,发挥自身所长、优势,并不断学习、理解、运用新知识、新技能,不断焕发新的精气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天的奋斗都有价值,让我们在努力创造中去感悟和实现生活的美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新”悟刘秀清

我们诞生在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们是一朵“不完美”的小花。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夜空中眨着眼睛的小星星,虽然有时候没有那么的光彩夺目,却仍然有自己的价值,依然会吸引他人的目光。

有谁天生就是被完美所定格的呢?南宋诗人戴复古曾说过:“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连金子都无法纯而又纯,我们又怎么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变得那样完美。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很经典的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完美。我们有不一样的外貌、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脾气,因为我们天生就是不同的。我们身上可能会有着别人没有的闪光点,或许你觉得它很平淡但是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拥有着羡慕的眼光投向你。我们可能会经常抱怨我们没有的东西,却忽视那些在我们身边围绕已久的。

舒伯特有一首 《未完成》 的交响曲。这首作品的特殊风格不同于前面的作品,以至于破坏了原有的风格。舒伯特最终选择了放弃创作,然而这种不完整的风格却受众人追捧,得到了超乎寻常的赞美。正是这种不完整让舒伯特的音乐世界走上了巅峰。所以有时候太过完整的并不完美,因为残缺美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

有一对夫妻,他们的生活没有那

么的精彩,女主角会时常抱怨她的丈夫没有能力让她有足够舒适的生活,有花不完的金钱,有想拥有就立刻拥有的满足感。男主角脾气憨厚老实,他确实没有那么的完美,没有让自己的妻子过上高品质的生活,所以每次被妻子抱怨的时候他的内心都是惭愧的。但是男主角十分顾家,虽然他没有足够的金钱,但是他一看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他会准时下班为自己的妻子做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没有任何的怨言,虽然没有精湛的厨艺,但是至少那一刻他是全身心的投入在其中。这个故事可能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会经常去抱怨一些事情,可是我们在抱怨的同时又何曾想过我们已经拥有了多少,毕竟人生很难事事如愿,生活总不能过于完美。

最近一部很火的电视剧《漂亮的李慧珍》。女一号有一头乱糟糟的卷发,满脸的雀斑,一副难以让人欣赏的外貌。可是她内心善良,工作积极,为人处世都是想着大家,所以没过多久很多人都喜欢她,让她又重新拾起了自信,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变得漂亮。虽然没有让人满意的外貌但是我还是被她的角色所吸引,相比之下我觉得这样才更完美。

所以在这个世界把每一个不完美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互相弥补,那便更加完美,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完美,那么我们何谈追求与改变。

“不完美”的小花宗 佳

在我的故乡村南,有一块绿似小海的苇地,人们习惯称它为南苇地。苇地呈东西走向,东西长,南北宽,大约有三亩多地。苇地的东边是一条通往村中的土马路,北高南低,大概有二十左右的坡度。北边是石头垒砌的堰,大约有一米五左右的高度,堰的后边是菜园。西边是一条通往种地的小路。南边是一个池塘,池塘后边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春天来了,随着万物复苏,苇子尖尖的嫩芽不经意间钻出了厚重的土地。初春乍寒,苇子的嫩芽开始呈紫红色,慢慢地伴着气温升高,嫩芽由紫变黄,再由黄变绿。在宁静的夜晚坐在池塘旁,仿佛能听到苇子“吱吱”的拔节声。春风带着召唤,苇子在阳光春雨的沐浴下,茂盛地窜起来,远远地望去,似一片深绿色的海洋,苇子随风波动,碧波荡漾,煞是壮观。

转眼到了五六月间,株株苇子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出落的挺拔俊俏,深绿色的叶子随风舞动,紫白相间的苇花欢快地起伏。忽有一阵风吹来,花须飘落在池塘里,好似在水面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纱罩。吹落到小河中,引逗得小鲤鱼上下翻滚,追逐嬉戏。

很快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妇们仨仨俩俩,提着荆篮,拿着剪刀,说说笑笑地来到苇地旁,认真细致地选择宽厚而带有韧性的叶子,小心翼翼地剪下来,叠好捆绑之后,储存到干燥凉爽的地方备以后包粽子用。每年端午节前,农妇把选好的苇叶取出,放在大锅里煮上十多分钟,以增加它的柔软和韧性。把早已备好的糯米、红枣和红糖等掺和均匀后包装。包装时农妇心灵手巧,根据苇叶的宽窄长短,包成方形、棱形,但一般会以三角形居多,形状各异,小巧玲珑。包装好粽子,放到锅里煮熟后,一打开,香溢四邻。

收割苇子时,老农挥舞起锋利的镰刀,熟练麻利的动作,瞬间苇子纷纷

倒地。随后老农把苇子分类捆绑,稍细一些的苇子经编织好后铺房顶。匠人首先量好房顶的尺寸,然后按照规格编织起苇箔。图案也很讲究,或方形、或棱形。等房子主体工程建起,先上大梁,大梁的木质一般是榆木、椿木、槐木及松木等。梁的粗细大致二十七八公分。梁的上方经水平测量,开凿架垫三个凹槽,以便架檩、檩的两头设有公母槽,凸出为公,凹进为母,两头镶嵌后严丝合缝,檩条平整直溜,然后在檩条上方钉椽,整个椽铺钉好后,再在上面平铺苇箔。上苇箔时,首先在房子的一侧架上两个梯子,人们从下而上托起苇箔,缓缓送上屋顶铺整好,随后在苇箔上加粘土、白石灰及沙子后,充分打磨光滑则完工。

稍粗一些的苇子是用来编织炕席的。儿时的我是睡在铺着苇席的土炕上长大的,那时家里没有木板床。匠人在编织炕席时,先把土炕面积量好,然后选择好场地,把成捆的苇子摆放在那,用锋利的镰刀利索地劈开苇子,苇条宽窄均匀、柔软光滑。匠人按照房主的意愿,设计好图案花纹,便熟练地编织起来。随着匠人那双老茧粗壮手的灵活摆弄,苇条在上下翻舞,渐渐地柔软的苇条似懂得匠人的心意,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不到半晌的功夫,一面平整结实、光滑漂亮的炕席问世了,铺在炕上不大不小。我高兴得在光滑的炕席上竟然翻起了跟头。

我的伙伴小牛,很是机灵,找出直溜溜光滑的苇筒,用小刀把它割成六公分左右长度,并在一头削成斜面,在斜开的面上,再割离一条缝隙,屏住呼吸,小心地从苇筒里取出苇膜,夹在苇缝中,一个小小的苇笛就此而生。吹起来清脆、悠扬、婉转抑扬之声灌满苇地周围,响遍故乡大地。

五十多年过去了,时不时想起故乡南苇地旁那清脆动听的笛音,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欢乐和悠悠的怀念!

故乡的南苇地施有民

刊头美术房明辉刊头题字师运德

曾见过这样一对老人,他们满头白发如霜,每天清晨,他们都要穿过街道到对面的公园练一阵功;而黄昏时,他们又要沿公园散一阵步。每次,男的总是走在前面,显得很刚毅,女的却总能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手中的一根拐把石板叩得清脆而有节奏。

很多不如意的时候,我都要为这一对老人感动。最美不过夕阳红。我不知道他们已于风雨中穿越了多少时光遂道,但透过那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感觉,我已读到了一份人生幸福的佳品。

什么是幸福?幸福又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如此乞望。仿佛幸福是一只神秘鸟,遥想而不可及,曾让无数寻找渴望幸福的人为之魂牵梦绕,扼腕叹息。然而,事实上幸福有时就在你身边,只是我们并不懂得品味。

一位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女孩抱怨她的母亲太烦,原来,每天起床穿衣她的母亲都要叮咛几句,出门上班又是叮嘱再三,什么注意车辆、骑慢点,早点回家等等。简直把她当成了长不大的孩子。为此,她很烦恼。我说:你真幸福啊!我都羡慕死你了,难道你就感觉不到这份母爱的温

暖吗?要知道有多少父母离异的孩子想听一句这样关怀的话也听不到!

一位刚结婚不久的女孩诉苦:说她的丈夫是如何的不开窍,不懂得一点情调,呆板死了。老丈人病了,他提着一只鸡去医院,却不知道买一束康乃馨;自己过生日,他也只知提一块蛋糕称两斤肉,不知道写一封情书买一张音乐卡……看她一脸苦恼的

样子,我无言以对,还能说什么呢?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能对她这样说:你真幸福啊,找了一个如此朴实的男人,你已经很浪漫了,这足以把你的小家装扮得温馨典雅。要是你的丈夫很会对女孩子来事,你还能如此舒心吗?

幸福是可以用心感知的。然而,在你被感知之前,幸福却是真实无声的。有时它就像一阵酥雨,把你干涸

的人生滋润得生机盎然,却不为知所知;有时它又像一盏浓夜里透射的路灯,照引着你走出了迷罔,却并不让你牵记。

有一对生活很清贫的夫妻,为了能在结婚纪念日给对方送上一件礼物,他们各自私下想尽挣钱之法终无所获,只好上医院。在献血处,他们意外相遇。一瞬间的惊诧、沉默、震

颤之后,他们抱头痛哭。他们懂得彼此的心。于是一同牵手走出了那家医院,在一家商店里买了十支红烛。纪念日那天夜晚,他们围着象征十年恩爱的烛火,说了许多许多悄悄话,他们在泪水和笑声里回忆着曾经的快乐……他们什么礼物也没有,然而他们又什么都有了。

因此,幸福的密码又是那么无法轻易地破译。有的人很穷,但他很幸

福;有的人很富有甚至腰缠万贯,但他又那么地不幸。这一切缘于幸福的心灵感应。重拾书包进学堂可能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相儒以沫儿贤子孝可能是老人的幸福,事业通达满面春风可能是商家的幸福。不幸可以倾诉,而幸福不必言说,它占据着我们生活的全部、生命的始终。

于生活中感悟幸福,于生命中阐释幸福。幸福可以澎湃激流,但真正的幸福宛若清溪淌于涧上,清澈透底。幸福是结果,也应是过程。幸福的福祗抵达心底,便有了挂在脸上的笑,淌在嘴角的歌。幸福的过程往往很平淡,但真实持久,一个简单的问候,一个纯粹的微笑,都足以荡起幸福的涟漪。

品味幸福,有时也只有在对比中才懂得被我们忽视的幸福。美国作家海伦曾渴望三天的光明,只要三天就足够了。然而就这么一个再单纯不过的要求,也永远无法实现了。因为她的双目见不到半点的光芒。可我们呢?明亮的眼睛每天关注着太阳从东方升起,再从西方落下,看到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看到世间万物新老交替——因此,我们是幸福的。

品味幸福杜 政

●新年新气象 阔步走新路●流金岁月

●乡村记忆

●心灵感悟

●灯下漫笔

一声鸟鸣叩开泛白的东方,随红日冉冉升起的薄雾,掀开大地清新的美。春天的清晨,手执书卷,惬意品读,那是人生多美的享受啊!不思上进的人说“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可在我看来,春来正是读书天。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每次吟诵起熊伯伊那朗朗上口的《四季读书歌》时,都有春风荡漾绿波起伏的感觉。修学者,善读书;善读书者,择春日。我喜欢在暖风轻拂的春天里,端坐阳台,一卷在手,淡雅的思绪似小鸟般自由飞翔。沏一壶香茗,观一窗山海,触摸书中的温情与睿智,聆听心灵的吟哦与律动,享受人生的宁静与惬意,那是何等安逸、何等优雅。

待暖日当空,云开雾散之后,随手执书一卷,踏青郊外,席地盘坐葱绿草地上,任凭野草浸染一身馨香,一同沉

醉于生机盎然的春光里。“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流芳千年的诗句,读来清新飘逸,意味深长。此情此景何止季节带来的美,更有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芬芳。

一年之计在于春。无论经商置业,还是修德治学,人们都不要枉度春光,别让时间从指间悄然流逝。“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的《闲居书事》,就是劝告世人要珍惜光阴,趁大好时光用心读书,不要做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遗憾事来。

人言春日静好。让我们在春天里觅得偏安处,把读书的乐趣升华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中去,让浸润心脾的书香洗涤尘世凡俗的思维,才能做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的淡定与坦然。春来正是读书天,让我们在千娇百媚、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手捧书卷,细心阅读。从书中品味生活的美,从书中感悟人生的美。

春来正是读书天刘 刚

●心香一瓣

是摇曳的竹影还是飘动的云彩是滚落的雷霆还是炫目的闪电

特有的姿态牵动每一道血管神奇的速度潜入每一个细胞迷人的魅力震撼每一根神经

在模糊中清晰

在轻快中紧凑

在固守中奔放

那骄傲的

春天的舞蹈啊

以摇滚的节奏

带来不衰的笑意

以快意的掌声

孕育鲜花的信念

春天的舞蹈程应峰

●如歌行板

声 明张会英不慎将 2012

年6月8日开具的1份税收电子转账专用完税证(第一联和第二联)丢失,号码:(20102)冀地电转 00667521,个人购买 商 铺 税 款 :11320 元整,声明作废。

声 明程哲标(身份证号:

132235196601080034)不慎将伤残证丢失,编号:冀工000434,声明作废。

声 明刘鑫,王海静不慎

将女儿刘家颖的出生医学证明丢失,出生证编号:N130480855,声明作废。

声 明

声 明闫保华不慎将位于

桥东区邢州南路东牛角东方花园一区 1#楼 3—201 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丢失,证号:邢市国用(2008)第 D 分—89 号,声明作废。

声 明简丽娜不慎将会计

从业资格证丢失,证号:130534198010017321,特此声明。

声 明郭力凯,郭娟肖不

慎将儿子郭子垚的出生医学证明丢失,出生证编号:K130865593,声明作废。

李丽云不慎将流动人员人事代理合同书丢失,档案编号:18468,声明作废。

声 明周亚旗不慎将与邢

台市开发区人才交流中心签订的人事代理合同书 丢 失 ,档 案 编 号 :2015242,声明作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