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相机演变五十年 - newworldtimes.us · 相机单镜头和120大底片的特点。同 前面两款老相机一样,全部手动操作, 没商量!这种相机的好处是不拍摄时

我的业余爱好之一是摄影。回想起来,从开始接触照相到现在,也有 50年了。摄影技术仍停留在扫街的水平,惭愧!但是,经手了不少各式相机。不久前,觉得把 50年来相机的演变小结一下,也许有点意思。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图片和文字。众所周知,50年里相机的产商,种类,型号,功能多如牛毛。这里仅就几个主要功能的演变,按时间顺序大致地划分一下,故为缩影。

因为本人知识水平有限,文中不免有有误,请各位多多包涵。

(1)前苏联фЭD-2 135 胶片

这是我接触的第一台 135胶片相机,费得 2。它是我父亲六十年代初留苏回国时带回来的。同时还带回来一个相片洗印放大器。我从初中开始就鼓捣它们。放大器最后坏了,被我拆着玩了。

这台单镜头相机手动曝光,手动对焦,手动上卷。一卷胶卷可照 36 张。曝光控制全凭经验。高手们用测光表定曝光量。俺没有!取景器里中心部位有个黄色的圆斑。圆斑里有两个错位的影像。对焦时把错位影像调到完全重合即可。它伴随我从初中到大学。

这时期的单镜头相机并非单反相机。机身里没有反光镜。快门是布帘式快门。这玩意儿现在国内还可以淘到,人民币几百元左右。

(2)海鸥12

海鸥双镜头,是文革前后时期国产的普世相机。因为它有两个镜头,小时候老觉着双镜头的比单镜头 135相机要高级!

它上面的镜头后面有一个 45度的镜片,把影像反射到顶部取景器里面的毛玻璃上。对焦时,打开取景器天窗,看里面毛玻璃上的图像,调整对焦到图像清晰为止。老花眼就没辙了!下面的镜头是给胶片采光的。曝光仍需手控。120底片个大,一般不用放大,直接洗印即可。一卷可照12张或16张。还没照几下,就要换胶卷了,比较闹心!

(3)红梅120胶片皮箱折叠

120皮箱折叠式胶片相机也是六七十年代另外一种很普及的机型。它用120底片,但仅有一个镜头,合并了 135相机单镜头和 120大底片的特点。同前面两款老相机一样,全部手动操作,没商量!这种相机的好处是不拍摄时可以把镜头折叠进机身内,减小体积。这种相机是估测焦距的相机。拍摄时要事先估计好物距大概是几米,然后把镜头上的对焦环转到物距的刻度。此类相机有的是上下折叠,有的是左右折叠。

我插队时就带了一个 120折叠相机下乡,给村里的老乡们照了不少相片,回北京洗印。山沟沟里的老乡们有的一辈子也没张照片。能拍几张照片可是高兴死了!

(4)理光 (Ricoh)胶片傻瓜(Ricoh, pointand shoot)

文革后,改革开放。不少人走出国门出访留学。回国时会带回些礼品。其中胶片傻瓜机就属其一。这个相机是我来美后回国探亲时给家里买的。

这个相机曝光,对焦,上卷全自动,还外加个小闪光灯。它的镜头是个定焦的小镜头,没有广角和长焦之分,乃一镜走遍天下。

尽管如此,它比手动曝光,手动对焦的传统胶片相机更受到人们的青昧。那个时期国内相机业不发达,人们还是比较崇拜洋货的!

(5)佳能(Canon)135 胶片单反

这是我来美国后买的第一台 135胶片单反相机:佳能A-1。它在当时佳能非专业相机里,算是比较好的。在80年代,为买它,俺在纽约真省吃俭用了一阵子!穷学生,手头紧,只能配了两个Vivita的镜头。

也许因为它是我来美后的第一个单反相机,对它情有独钟。它做的特别瓷实,不像现在的好多相机,拿在手里像捧着快塑料肥皂似的。三十多年了,那快门的声音还是那么清脆!

尽管它是个单反相机,对焦和上卷还是手动。快门依然是布帘快门。拍照时取景框中间有两个错开的影像。对焦时把两个影像对齐就好了。取景框里有曝光量的测定反馈。如果曝光量不对,光圈或速度的 LED显示会闪动。有了它,比全凭经验控制曝光要方便准确多了。

(6)拍立得 (Polariod)

拍立得,在八九十年代很流行。它不用负片,拍完后即输出一张相片。最流行的做法是把相片放在胳肢窝底下夹几分钟后,影像就逐渐显示在相片上了。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体温加快药水的化学反应。记得在旅游景点,时常有人用拍立得为游人拍照 — 赚钱。其实,拍立得目前还有的卖,有人用,并未消失。

这个拍立得是我岳父当年去柯达公司参观时,柯达公司送给他的礼物。作为礼品的拍立得,壳子用透明塑料制作,内部的元器件可一幕了然!可见当时的龙头老大一点不怕泄露“机密”。

从某种角度讲,拍立得是一个全自动相机。曝光,对焦都不用管,二拇指头一按,照片就出来了!

(7)尼康(Nikon)135这也是个 135胶片单反机。有了

佳能A-1,干嘛还买尼康N80呢?记不清了。好像是因为 Mid Age Crisis?

如果没记错的话,买它是因为它有自动对焦的功能。再加上自动曝光测量,自动上卷,这比我以前所有的相机自动化程度都高。像我这样三天钓鱼

两天晒网的,也就配装个腾龙(Tamron)的镜头。

我觉得这款相机已经很接近目前DSLR的结构。有各种模式设定,可以连拍,可以选择测光的区域,机身前后都有调节转盘,顶部有液晶显示,等等。

遗憾的是,这台相机我使用得最少。因为那个时期主要是拍家庭生活为主,而全自动傻瓜相机使得挺舒服,N80基本就当文物给收藏起来了。

(8)奥林帕斯(Olympus)胶片傻瓜

这个奥林帕斯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 135胶片相机。它曝光,对焦,上卷全自动,不用动任何脑筋!

比早期的胶片傻瓜更先进的是,这一代的傻瓜机配有变焦镜头。这个相机镜头的变焦也就是 3X ,焦距范围38-90mm。如上所述,那个时期主要拍家庭生活照,这个小玩意,得心应手,出门就很少扛单反了。

(9)奥林帕斯早期数码(傻瓜机)

二十一世纪初,我买了我的第一个数码相机:奥林帕斯 C-4000, 4兆像素。

这里多罗嗦两句。数码相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入市场了。我记得那时实验室老板买了个柯达的数码相机,使用 3 1/2 inch floppy disk(720KB)存贮。那时的像素太低,没法和胶片的画质相比。如果不是想立刻能在计算机上看图像的话,绝对没优势。柯达也是很早就研究数码相机的厂商之一。据说柯达没看好数码相机前景,以为胶片相机还可以长期称霸天下。虽然起步早,但发展慢,以至错失良机,从此风光不再!

言归正传。这个数码相机的感光板只有7.1mm x 5.5mm 那么大。一张照片几百KB 而已。但是,其它的操作的就全自动了。自从有了这个数码相机后,就跟胶片相机拜拜了!

它配一个 3X的光学变焦镜头,焦距范围6.5-19.5mm。除此之外,还附加了一个10X 的数码长焦性能。其实,数码长焦是个虚货!把四周的像素都扔掉,只保留中间部分,看起来像是取得了长焦距的效果,但画质降低很多。奥林帕斯数码相机的最大优点(我个人觉得)是色彩还原最真实。比当时的佳能,尼康的都好!

(10)佳能半幅

早期的数码相机虽然快捷,但毕竟没有单反机的强大光学系统。折腾了几年小数码相机,又被单反数码相机给诱惑了。

我的第一个数码单反相机是一个半幅(APS-C)的佳能 40D。说句实话,自从有了它以后,才又重新开始学习摄影是怎么回事!这个半幅相机的像素是10兆。

当然啦,曝光对焦控制全自动。新的比拼性能集中在提高像素,曝光测量的准确度,自动对焦的点数,和如何防抖上。

几年后,为了加快连拍速度,又买了个半幅的 7D2,连拍速度号称每秒 10张。但是,这款相机的对焦准确度和20兆的像素都不是很理想。因为用它主要是打鸟。但是一般鸟都在很远,在片子上仅占很小一部分。后期制作一裁剪,清晰度明显受损。

(11)佳能全幅单反

既然买了半幅的数码单反,进个全幅的数码单反是早晚的事!上了佳能的贼船,下来就不易了。佳能5D1错过时机。佳能 5D2,不喜欢它的快门,听起来肉乎乎的。等 5D3一出,立马进货。

全幅数码单反的感光板如同 135底片的大小。像素提高到 22兆。为了解决防抖问题,搞了个带防抖的24-105变焦。这个 24-105的小变焦很快成为必需品,随我东游西逛!

除了像素增加以外,还有连拍,HDR,更多的对焦点,等等改进,无法一一列举。另外,增加了高清晰(1080)录像功能。据说Disney有的动画片就是用佳能5D系列的相机录制的。 当 然了,现在许多更新的全幅数码单反的性能指标比这好得多。发烧友们比我更清楚!

这台相机我已经用了七年,还在用,是我手里最物有所值的一台相机!

(12)索尼(Sony)近期数码(高档傻瓜机)

单反数码相机马不停蹄地更新换代,小型的数码傻瓜机也没闲着。图中的索尼数码傻瓜的功能比我第一个数码傻瓜相机性能强大多了!

它 的 感 光 板 的 增 大 到 11mm X7.5mm,像素18兆,并有防抖功能。既可以照相,也可以录像。它的一个特点是可以拍摄并在机内就合成全景照片(panorama)。相机厂家预先安装了许多预定的拍摄模式,省得玩主现琢磨。另外,镜头的光学焦距范围增加到30X,4.1-123mm。后面的显示屏幕也大许多,还可以180度翻转。

(13)手机右上图是现在人人都有的相机—

手机。它的出现使全民摄影成为可能!目前,手机的功能异常强大,以至于它的使用者都成立了手机党!摄影,录像,单镜头,多镜头,正拍反拍,五花八门。特别是强大的智能后期制作,片子拍完,后期制作也按选定模式进行了自动处理。许多时候,手机的创作质量令玩单反的朋友们自愧不如,大有“弃暗投明”的欲望!

最创新的也是最要命的手机特点的自拍功能。旅游途中,到处可见举着自拍杆的游客在享受这自拍的快乐。

但是,我记得有一个报道说,旅游业第一大杀手是汽车交通事故,第二大杀手就是手机+自拍杆!喜欢自拍的朋友千万要小心呦!

(14)索尼半幅微单

如果说单反数码相机不惧怕傻瓜数码或者手机摄影的挑战的话,那么微单(mirrorless)数码相机的出现,就开始撼动单反数码的统治地位。

微单的根本性革命是去掉了单反的反光镜,使得相机的体积减小许多。

左图中的这个相机我没有,从网上截了个图。这个微单还是半幅感光板。和数码傻瓜相比,微单的最大优越性是它可以更换不同的镜头,不被傻瓜机上的单一镜头所限制。因此,它给摄影家提供了和使用单反相机类似的摄影功能。

(15)索尼全幅微单

全画幅微单的出现,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索尼经过几代微单机型的磨练,现在它的微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右图的 a7R3有42兆像素。刚刚推出的 a7R4有61兆像素!用得着那么多像素吗?

早期玩微单,犹豫的是没有太多镜头可用。近期,索尼为微单设计推出了各式镜头。另外,其他厂家的镜头也猛为索尼微单添油加醋,这样就给摄影爱好者们解除了没有镜头的后顾之忧。

按现有设备来说,索尼微单配上24-105的小变焦镜头或其它短焦距定焦镜头,总体积和重量减小不少。对旅游者随身街拍来讲,非常棒!遗憾的是,索尼的高档长焦或长焦距变焦镜头依然很大很重。虽然机身轻便了,但是装上镜头后,总重量也没减轻太多。

现在佳能,尼康也推出全幅微单相机,企图瓜分市场地盘。试看将来三国如何演绎吧!

过去的五十年,相机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方面。今后的五十年,光学技术上能有突破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再过五十年,谁知道那时的相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不管相机怎么变,自己玩儿着高兴就行。

如果您想玩儿,就赶紧玩儿,痛快地玩儿!

等身子骨不行了,腿脚不利落了,想玩儿也玩儿不成了!是这个理儿吧?

(7-23-2019)

枝青

相机演变五十年72美文欣赏 新世界时新世界时报报2019年7月26日

NEW WORLD TIMES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