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让小微企业质量不“小微”epaper.cqn.com.cn/images/2017-12/14/01/ZLB01B20171214C.pdf2001/12/14  · 中国质检报刊社出版 本版责任编辑 牛 虹 编辑中心电话:010-84649691

中国质检报刊社出版 本版责任编辑 牛 虹 编辑中心电话:010-84649691 电子信箱:zlbbjzx@vip.sina.com

微 信

2017年12月14日 第6340期 今日8版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67 邮发代号:1-148 http://www.cqd.com.c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

星期四星期四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前不久,由中检集团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专项培训会在吉林长春举行。户外寒风刺骨,会场内却热情高涨。来自大型连锁商超、餐饮、生鲜门店以及近 80家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无独有偶。今年夏天,由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主办、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质量之行走进雄安新区暨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培训班”在河北雄县开班授课,雄安新区三县(雄县、容城、安新)150余家小微企业负责人及质量管理骨干参加培训,场面同样很热烈。

从河北到东北、从夏天到冬天,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培训,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提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一条相同的主线——质检总局免费开展的小微企业服务活动。此前,还在云南开展了“中国质量之行:质量精准扶贫

走进小微企业”培训活动;在深圳、山西、北京、湖南、山东、厦门等地举办了进口食品大讲堂及食品标签及相关法规标准、农食企业品控等多项培训活动。

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

在我国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占比超过企业总数的 90%,是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基础,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主力军。但是,我国的小微企业当前也存在质量管理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2015 年质检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14项主要的举措。

今年出台的《质检总局关于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十三五”期间,在创新创业活跃区域、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域以及产业集聚区域,建成一

批以公益服务为主的检测服务平台,有效支撑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质量月”期间印发的《质检总局关于广泛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为主题,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 10大类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活动(以下简称“双零”活动)。

以食品安全为重点提升质量以食品安全为重点提升质量

中检集团检验公司为一家以奶牛养殖、经营和对外贸易等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提供全产业链的检测技术支撑,对该公司各养殖基地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诊断,有效帮扶该公司13个奶牛养殖基地、60余家小微企业,通过全产业链质量培训、咨询、检测和扶持,找到了一条通过帮扶小微企业质量发展,

进而带动大中型企业质量发展之路。作为质检总局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活动

项目的承办单位之一,中检集团检验公司通过质量培训、标准咨询、出口咨询以及充分利用高访资源、项目交流、跨部门合作(如商务部、驻外使领馆)等方式,打出一套“组合拳”,有效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出口贸易和质量发展。

据 质 检 总 局 调 查 ,2016 年 我 国34.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额3265.6亿元,占出口额的 2.4%。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仅次于汇率对我国出口影响最大的障碍。从 WTO 成员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涵盖的产品范围看,农食产品已成为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最大的行业。 (下转2版)

本报讯 (张 律 记者曹吉根)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 12月 6日在杭州召开。记者从会议获悉,在浙江省和国家标准委的合力推进下,试点第一阶段 36 项主要任 务 和 18 项 重 要 试 点 目 前 已 经 基 本 完成。会议提出,通过改革试点,浙江标准化战略被摆在了新高度上、“标准化+”行动结出新成果、标准化体制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入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写入大会报告,成为引领和支撑未来 5年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委将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纳入 10项重大突破改革项目之一,省政府召开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暨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动员推进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推进标准化综合

改革。今年以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和省长袁家军先后 15次就标准化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指导改革试点工作。此外,浙江还将标准化工作纳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浙江论坛”专题报告会内容,领导干部的标准化思维和理念不断强化提升。

浙江省对标准化改革的重视,还体现在重视标准化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今年10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时,省长袁家军亲自决定将重大贡献奖奖励金额由提议的 50万元提高到 100万元,比省科技进步奖最高奖励金额还高出 50 万元。在精减议事协调机构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政府还成立由省长亲自任组长的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省很多市县也都加强了标准化工作力量,杭州市还成立了市长

任主任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为发挥“标准化+”效应,浙江今年印发

了《浙江省“标准化+”行动计划》和《浙江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全方位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和认证为手段,深入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完成纺织、服装产业和皮鞋等10项重点产品对标,摸清了浙江相关产业产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差距,明确了提升路径。浙江在全国率先发布“最多跑一次”改革系列地方标准;发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确定8方面16个重点领域,建立健全普惠性、兜底线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发布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会议还对 2018年省部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做了部署。要求在新一年工作中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督察,研究建立浙江省

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展改革试点评估。

2018 年,浙江将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县级试点,调动基层标准化工作积极性;要确保全年发布“浙江制造”标准 100项以上,推动一批企业实施“浙江制造”标准;要分批分行业对照国际先进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开展“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要构建“平安浙江”标准体系,以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

2018 年,国家标准委将支持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并承担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试点工作;支持论证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力争上升为国家标准,并支持浙江省参与电子政务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本报讯 (陈杭杭 记者史玉成)日前,随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通过专家验收,预示着我国高端动力装置的关键参数测量能力实现大幅提高,将为我国轨道交通、高端船舶等核心动力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和产业化开发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实现了以高新技术引领相关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高 端 动 力 装 备 是 先 进 交 通 运 输 设备、大型发电设备和精密加工机械等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心脏,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保障动力装置的工作能力、效率、运转寿命和安全性,必须对传动轴等基础部件的扭矩、转速等关键参数进行准确测量。该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力学与声学计量研究所所长张跃研究员以大型舰船为例说,其推进系统的传动主轴通常需要承受几十千牛米的扭矩。舰船快速机动时,瞬时扭矩甚至可高达十几万牛米。如果不能对扭矩、速度进行快速高准确度测量和控制,将损伤传动主轴、降低装备使用寿命,严重时可直接导致主轴失效。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端动力装备在设计、制造中,对扭矩、转速等关键参数的测量仍然依赖于进口高端仪器。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高速列车转向架、大型船舶推进系统、航空发动机、风力发电机组等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设计和研发。为此,中国计量院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的支持下,针对高端动力装备对转矩、速度等关键参数的测量需求,展开了对相关科学仪器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2012年,中国计量院在近 40年的扭矩计量经验基础上,经反复论证,提出了基于新型结构的 20kN·m高精度大扭矩标准装置设计方案。“为减小支撑部件带来的摩擦扭矩、提高测量准确度,我们选择采用静压空气轴承来替代传统的刀口支撑。但承载力高达 20kN·m 的空气轴承 ,当 时 即 使 是 德 国 也 不 具 备 加 工 能力。”张跃介绍说。

为此,中国计量院与合作单位专门就静压空气轴承制造工艺展开了重点攻关。经近 4年的努力,项目组克服了材料处理、几何量测量、精密加工和装配等难题,实现了大尺寸、超高精度、超低摩擦扭矩空气轴承的自主研制,使我国空气轴承制造技术水平全面超越进口产品,不仅承载能力高、支撑状态稳,而且更加节能。

除减小轴承支撑部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外,该装置还充分考虑了力臂、砝码等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研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力臂系统、悬挂系统、砝码加载系统和扭平机构等精密机械和测控系统,并实现了扭矩测量过程的全自动控制。为保障砝码量值的准确可溯源,项目组还自主研发了一套高准确度大质量参数测量装置,首次在国内实现了最高 2000kg 的 F1 等级砝码的准确称量。

截至项目验收时,20kN·m高精度大扭矩标准装置的测量范围达到了 100N·m~24kN·m,不确定度优于 0.002%

(k=2),综合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该装置将我国扭矩基准装置的测量上限从5kN·m扩大到24kN·m,解决了高端动力装备等对大扭矩量值的溯源问题,打破了大扭矩测量仪器和空气轴承等核心部件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相关装备的自主设计研发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技术保障。

项目还针对速度、加速度参数,成功研制了速度测量范围(20~350km/h)的双天线雷达测速仪和加速度计动态特性校准装置,为我国高速铁路能力提升、国产汽车安全气囊加速度计自主研发和产品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据悉,目前,项目建立的大质量参数测量装置已服务于国家 863计划项目燃料电池-氢气电池的能效分析,空气轴承、扭矩标准装置和安全气囊加速度计校准装置等也已形成面向工程化、产业化的技术档案,将持续引领我国相关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驱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让小微企业质量不“小微”全国质检系统多措并举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全国质检系统多措并举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标准化标准化++””效应充分显现效应充分显现浙江省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浙江省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国高端动力装置测量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高端动力装置测量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将提升我国高端动力装备研发能力和关键部件制造水平

将提升我国高端动力装备研发能力和关键部件制造水平

据新华社电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17中国特别报告》12月 12日在昆明发布。报告认为,中国能源结构将逐步转换到清洁发电,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正越来越多依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电力,而煤炭需求有所回落。

这是从 12月 12日在昆明召开的《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国特别报告》全球发布会暨云南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了解的。该报告在北京、昆明等城市巡回发布,主要对到2040年的中国能源需求和结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国际能源署项目官员在会上解读了报告。

报告指出,在新政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每年下降 1%左右,不到自 20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的 1/6。这是经济结构转变、强劲能源效率政策实施和人口变化所带来的综合效应。

报告认为,中国能源增长需求正更多依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电力,煤炭需求将有所回落。预计到2040年,煤炭在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从 2016年

的 2/3下降到 40%以下,电力将在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报告认为,中国能源结构将逐步转换到清洁发电,强大的部署和有力的政策持续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太阳能光伏将成为中国最经济的发电方式,以水力、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引领的低碳装机容量将迅速增长,到2040年将占总装机容量的60%。

报告预测,到 204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缩减至 45%左右,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增至60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在中国主要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从不到6%上升至12%以上。

报告预测,市场改革、成熟的常规天然气产量和前景不明的页岩气是决定中国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情况的主要因素。

报告认为,中国能源领域的环保措施的步伐将更加稳健,能源和环境政策的改变正在改变全球能源需求的发展趋势,将对全球市场、贸易、投资现金流、技术成本以及实现全球共同目标产生深远影响。

国产国产ARJARJ2121飞机执飞飞机执飞首条国内支线航线首条国内支线航线

据新华社电 12 月 13 日 13 时 许 ,成 都 航 空 一 架ARJ21飞机平稳降落在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机场。成都至上饶航线的开通,标志着ARJ21国产飞机正式执飞首条国内支线航线。

从成都航空有限公司获悉,13日首次执飞由成都航空副总经理、ARJ21 飞机全球首位飞行教员张放带队执飞。该航线每周三、四、六执飞。ARJ21 正式执飞国内支线航线,对国产飞机的商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喷气支线客机,ARJ21飞机可载客 78~90 座,航程 2225~3700 公里。能满足开通或加强中小城市点到点的直达航班需求,以及中小城市通过枢纽机场中转的输送航班需求。

作为 ARJ21 飞机全球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运营商,成都航空已先后为ARJ21飞机开通了成都至上海虹桥、成都至长沙、成都至长沙至上海虹桥、成都至济南、成都至合肥等干线航线。成都至上饶航线是第一条ARJ21执飞的支线 航 线 ,上 饶 三 清 山 机 场 也 成 了 全 国 首 个 由 中 国 民 机ARJ21执飞的支线机场。

中国能源结构将逐步转换到清洁发电中国能源结构将逐步转换到清洁发电

2017年 12月 12日,一座 3000米深水铺管船托管架系统在烟台打捞局船厂完工。该系统总长 110.2m,全重1428吨,可实现半径80-800米弧度调整,满足6-60英寸管径的深水铺管要求。据了解,托管架系统是实现深水铺管能力的核心装备,3000米是世界上目前深水铺管的最大作业水深。该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必将显著增强我国的深水铺管能力,对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影响深远。 唐 克 摄

本报讯 (黄军根 洪海峰)12月 12日,江西省召开质量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省上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江西省省长刘奇出席大会并部署江西质量工作,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宜智对江西质量工作提出要求,江西省副省长谢茹主持。

刘奇感谢质检总局对江西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指出,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强化企业主体作用,突出标准引领,加强平台建设,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不断促进供给体系质量提升;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健全品牌培育体系,打造江西特色品牌,优化品牌建设环境,着力提升江西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始终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的底线,加快向质量强省迈进。他强调,质量工作体现的是综合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共同构建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新格局。质量监督部门要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发挥好主力军作用。要强化质量工作考核,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全省质量发展水平。

秦宜智指出,质量创造历史,质量成就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江西能够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质量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进一步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质量工作机制、激发质量主体作用、增创对外开放优势、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优质发展、以质取胜的新路子。要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着力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国检试验区口岸功能平台作用,助力更多江西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出口;加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机认证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等质量品牌建设,纵深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培育江西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质检总局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江西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充分运用质检政策和技术职能优势,助力江西省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全面提升质量创新能力和质量总体水平,打造中部质量标杆,建设中部质量高地,推动更多江西优质产品“走出去”。

会议为荣获第二届江西省井冈质量奖及提名奖的组织和个人颁奖。

走出一条优质发展

走出一条优质发展

以质取胜的新路子

以质取胜的新路子

江西省召开全省质量大会

江西省召开全省质量大会

省长刘奇出席

省长刘奇出席

中国质量的中国质量的

记录者记录者

质量中国的质量中国的

观察家观察家

质量提升行动进行时

亚行再次上调亚行再次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据新华社电 在亚洲开发银行(亚行)12月 13日发布

的一份最新报告中,亚行再次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将 9月份报告中的预期 6.7%调高至 6.8%,对明年中国的增长预期保持不变,仍为6.4%。

今年 9 月,亚行发布《2017 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报告,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较 4月份预测水平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至6.7%和6.4%。在此次发布的补充报告中,得益于强韧的消费动力,亚行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会达到6.8%。

同时,基于亚洲地区超过预期的出口和国内消费动力,亚行预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将达到6%,明年增速为5.8%。

在 9月份的报告中,亚行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是由于中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外部需求增加和“供给侧改革正在向前推进”。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