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广西钦州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 预警预报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 强;工程设计同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设

理论方法研究

1. 项目概况

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沿海,是广西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

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

贸易区的前沿城市,辖灵山县、浦北县、

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

区。“钦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项目,

归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由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钦州市国土资

源局承担。主要目标任务是在全面、系

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各县、区地质

灾害调查成果和相关规划的基础上,查

明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规律,把地质

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结

合钦州实际情况、发展目标,以建立健

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

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为核心,保障

社会稳定,促进钦州市经济、社会、环

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广西钦州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摘要:查明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规律,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

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为核心,保障社会

稳定,促进钦州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成果简介

2.1  钦州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钦州市发育崩塌、滑坡、不稳定斜

坡、地面塌陷、泥石流5种地质灾害。截

至2016年12月,查明灾害点总数为1582

个。其中,滑坡194处,占全市地质灾

害总数的12.3%;崩塌778处,占总数的

49.2%;不稳定斜坡605处,占总数的

38.2%;地面塌陷3处,占总数的0.19%;

泥石流2处,占总数的0.13%。地质灾害

发育绝大多数为小型规模。目前地质灾

害隐患点潜在威胁人口29733人,威胁财

产24151.7万元(表1)。在1582处地质灾

害点中,稳定性好的113处,稳定性较差

的602处,稳定性差的867处,分别占总

数的7.14%、38.05%和54.80%。钦州市地

质灾害主要发育在北东部的山地、丘陵

地带,以浦北县境内隐患点数量为最多,

达1017处,占隐患点总数的64.29%。地质

灾害分布密集程度自东北向西南呈由强

50

Page 2: 广西钦州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 预警预报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 强;工程设计同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设

2017 年 12 月(总第 068 ~ 069 期)

至弱的变化态势。其中,灵山县345处、

浦北县1017处、钦南区76处、钦北区118

处、钦港区26处,分别占总数的21.81%、

64.29%、4.80%、7.46%和1.64% (图1)。

区内崩塌大多为土质崩塌。山区内

房屋大多是切坡而建,形成的人工边坡

坡度较陡,且风化强烈,极易发生崩塌

地质灾害。滑坡以土质滑坡为主(图2、

图3),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残坡积层中,

以浅表层滑坡为主,其运动状态主要为

蠕滑。山区的居民点房前屋后,存在大

量的因削坡建房而引发的滑坡。滑坡规

模小,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

于致灾体距离建筑物近,运动速度快,

突发性强,带来的危害程度大,应引起

高度的重视。泥石流灾种主要为雨源型

泥石流,由于区内地形切割强烈、相对

高差大,给灾害的发生提供了重力势能

条件,特别是花岗岩分布区其深厚的风

化壳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

来源。不稳定斜坡以土质(残坡积土、

碎石土)为主;地面塌陷主要为岩溶型

地面塌陷和排水引发地面塌陷。

2.2  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1)地域上,滑坡、崩塌、不稳定

斜坡主要分布于浦北县中部到南部、灵

山县北侧文笔峰—观音山、灵山县北东

侧丰塘镇、钦南区北西侧康熙岭镇一带,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浦北县江城办事处北

部一带,均为暴雨型泥石流。

(2)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以土

质(残坡积土、碎石土)为主,占灾害

点总数的99.7%;有1577处崩塌、滑坡、

不稳定斜坡的规模属小型、1处崩塌规模

属中型、1处滑坡规模属中型、1处不稳

定斜坡规模属中型。大部分崩塌、滑坡、

不稳定斜坡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据统

计,绝大部分崩塌、滑坡发生在每年汛

期,触发因素主要为开挖坡脚等人类工

程活动及强降雨。

(3)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分布

特点:①多位于较坚硬—较软砂页岩岩

组、坚硬—较软砂岩、砾岩夹泥岩岩组

和块状坚硬花岗岩岩组分布区内;②多分

布于低山丘陵区等坡度较大的地带;③岩

层(体)风化强烈、坡残积层厚度大的地

表1  钦州市地质灾害潜在威胁统计表

灾种 /损失 威胁人口 /人 受威胁财产 /万元

滑坡 3995 12.50

崩塌 13392 10204.8

泥石流 110 210.0

地面塌陷 49 103.5

不稳定斜坡 12187 10613.6

合计 29733 24151.7

51

Page 3: 广西钦州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 预警预报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 强;工程设计同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设

理论方法研究

灵山县 浦北县 钦南区 钦北区 钦港区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灾害

点(

个)

钦州市各县(区)

崩塌 不稳定斜坡 地面塌陷 滑坡 泥石流

图1  钦州市各县(区)地质灾害数量分布现状图

段灾害点密度大;④褶皱及断裂构造发

育的区域灾害点的密度、规模相对较大;

⑤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特别是切坡修路、

建房的地段灾害点密度大。

(4)发生的2处泥石流均为暴雨型泥

石流,均是在强降雨的诱发下突然启动,

规模都属于小型。

(5)辖区发生的3处地面塌陷,由排

水和岩溶引发。

2.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根据钦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

害形成规律和目前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

情况,结合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综合分析

预测,钦州市地质灾害在今后一段时期

内发展趋势为:

(1)地质灾害灾种类型与分布基本

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自然降雨型滑坡、

崩塌等地质灾害相对集中发生在4~9月

份的汛期。

(2)随着农村集镇化建设进一步深

入,城镇化建设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

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等人

为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

(3)“十三五”期间,以交通和水利

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公路、铁

路建设工程中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会增加;同时,伴

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库岸边坡可能重新

失稳而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

(4)钦州市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

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环境保

护意识淡薄,现有矿山大部分为露采矿

山,采矿过程中易产生一些高陡边坡、

弃土和废渣,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

52

Page 4: 广西钦州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 预警预报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 强;工程设计同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设

2017 年 12 月(总第 068 ~ 069 期)

质灾害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加剧地质

灾害的产生。

如前所述,随着人类工程活动不断

加剧,所引起的各类地质灾害将愈来愈

严重。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

战,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地

质灾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2.4  地质灾害分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复杂的地质环境背景。全市地

质灾害易发区范围大,在一定因素影响

下容易形成地质灾害,区域地形地貌复

杂,地层发育较齐全,风化作用较强烈,

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气候条件影响下

这些区域,尤其是高、中易发区,极有

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体制有待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

预警预报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

强;工程设计同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设

计要求、工程建设同时建设地质灾害防

治设施、工程验收同时验收是否符合地

质灾害防治需要的“三同时”制度尚未

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备案制度还不够完善;各职能部门和其

他责任主体的防治职责需进一步明确。

(3)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

建设还不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还不

够完善,专业监测仅限于个别点,监测

网控制面积及精度不高,专业监测仪器、

设备十分缺乏,监测手段落后。地质灾

害信息系统建设进展较慢,尚处于基本

数据库建设阶段,地质灾害数据更新、

传递、动态查询功能较差,距实用要求

有较大差距,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

提供快速决策服务。

(4)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影响地质

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仍将持续,居民切

坡建房、坡地开发和利用、交通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等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将

较多。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引发新的

地质灾害隐患点,是钦州市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图2  2017年8月29日浦北县官垌镇方树木根村

桥头滑坡(毁坏居民楼房一栋)

图3  2017年8月23日灵山县平山镇独田村滑坡

53

Page 5: 广西钦州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 预警预报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 强;工程设计同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设

理论方法研究

吴福(1972- ),男,高级工程师 

广西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

站长。从事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与管理工作。近年来主持开

展了“柳州、桂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常乐幅、公馆幅、石康

幅等图幅的1∶5万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乐业、宾阳、横县等县1∶5万地质灾

害详细调查”等项目。

E-mail: [email protected]

2.5  钦州市地质灾害分防治规划

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

理体系和各项政策法规制度,全面掌握

地质灾害情况和危害程度,建立完善以

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

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使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

高;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地

质灾害治理力度,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

质灾害隐患点基本得到整治;完善建设

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从源头

上遏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隐患,把地质

灾害防治从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态转

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

见性的工作。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

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

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御

能力。

3. 成果意义

本项研究从钦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

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建立健全地质

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

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为核心,以汛期地质

灾害防治和突发性地质灾害防御为重点,

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预防和动态管

理相结合,尊重自然规律,加强地质环

境保护,加大法规宣传,加强统筹协调,

依法防灾减灾,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及实效和防治效率,最大限度避免和减

轻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促进

钦州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吴福供稿)

54


Top Related